通信中的几大效应.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498977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中的几大效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通信中的几大效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通信中的几大效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通信中的几大效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通信中的几大效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孤岛效应是基站覆盖性问题,当基站覆盖在大型水面或多山地区等特殊地形时,由于水面或山峰的反射,使基站在原覆盖范围不变的基础上,在很远处出现“飞地“,而与之有切换关系的相邻基站却因地形的阻挡覆盖不到,这样就造成“飞地“与相邻基站之间没有切换关系,“ 飞地“ 因此成为一个孤岛,当手机占用上“飞地“覆盖区的信号时,很容易因没有切换关系而引起掉话。什么是孤岛效应? 问:怎样发现某个掉话点是由于“孤岛效应”产生的?答: 分析 1 掉话2 掉话现象: 一直不切换, 直至掉话。主服小区与邻区同 BCCH 同 BSIC 也是这个现象吗?3 确定目前主服小区是多少, 距离基站距离是多少?4 然后从掉话点开始查看是

2、否存在六个邻区中没有与主服务小区建立邻区关系,5 如果有邻区关系, 仍然一直不切换, 直至掉话, 是信号质量差。6 如果没有邻区关系, 是因为漏加了邻区关系, 还是孤岛效应,怎样区分?7 如果确实是邻区, 是漏加了邻区, 如果不是邻区,是孤岛效应?8 怎样确定孤岛效应的区域范围? 怎样消除孤岛效应?漂移小区与相邻小区同 BCCH、BSIC ,以至没有邻区可以切换什么是越区覆盖? 它和孤岛效应有什么关系?孤岛的一个原因是越区覆盖。孤岛效应和越区覆盖都属于基站覆盖性问题。无遮挡传播远?天线高度高?高山站、街道的波导效应?湖泊的反射效应?“飞地效应”:当基站覆盖在大型水面或多山地区等特殊地形时,由于

3、水面或山峰的反射,使基站在原覆盖范围不变的基础上,在很远处出现“飞地“ ,而与之有切换关系的相邻基站却因地形的阻挡覆盖不到,这样就造成“飞地“与相邻基站之间没有切换关系,“飞地“因此成为一个孤岛,当手机占用上“飞地“覆盖区的信号时,很容易因没有切换关系而引起掉话。楼房会有“飞地效应”吗?“伞状覆盖”效应: 服务小区由于各种原因(无线传输环境太好、基站位置过高或天线的倾角较小) ,导致覆盖太大以至于将邻小区覆盖在内,造成在某些小区的覆盖范围出现一片孤独区域(所谓的伞状覆盖) ,此孤独区域在地理上没有邻区,类似于“孤岛” 。如果移动台在此区域移动,由于没有邻区,移动台无法切换到其他的小区导致掉话发

4、生。“孤岛效应”多出现在网络扩容后。 GSM 新站开了之后, 要避免产生什么不良情况?新站信号强, 吸收话务, 但是配置低,很快拥塞了, 用户打不出去电话,还需要做邻区关系,随着新基站的割接入网,需对原来的小区覆盖范围作调整吗?孤岛效应-孤岛效应 服务小区由于各种原因(无线传输环境太好、基站位置过高或天线的倾角较小) ,导致覆盖太大以至于将邻小区覆盖在内,造成在某些小区的覆盖范围出现一片孤独区域(所谓的伞状覆盖) ,此孤独区域在地理上没有邻区,类似于“孤岛” 。如果移动台在此区域移动,由于没有邻区,移动台无法切换到其他的小区导致掉话发生。“孤岛效应”多出现在网络扩容后。随着新基站的割接入网,需

5、对原来的小区覆盖范围作调整,但小区覆盖范围收缩太快会造成 2 个小区切换带上覆盖不好,反之,容易形成“孤岛效应” 。通常解决此类问题的手段可通过大量的 DT 测试发现问题,一般可减少小区的覆盖范围以及增加邻区列表。孤岛效应-孤岛效应解析 用冗余相邻关系消除“孤岛” ,减少掉话。无线优化主要解决掉话、频率干扰、切换问题与及网络拥塞,在这里谈谈用冗余相邻关系降低掉话的方法。造成掉话的原因有很多,如带内带外的频率干扰,切换关系的漏定错定,硬件故障,覆盖不够而导致弱信号掉话,用户手机掉电等。这其中很多问题已经有同行们做过探讨。在这里想谈谈在切换关系定义方面来解决掉话的方法。由于我们的网络覆盖已经相对较

6、好,开通跳频后,频率间干扰也比以前小了很多。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发现很多掉话是因为切换关系造成的,如下例子:在一般情况下,B 基站的 CELL3 只定义 A 基站的CELL1、CELL2 为相邻小区,在 CDD 中一般也是这样定义,我们常常人为的认为 B 基站的 CELL3 只会跟 A 基站的 CELL1 和 CELL2有切换。但在实际路测中常常发现 B 基站的信号会越过 A 基站而跑到 A 基站的 CELL3 覆盖区,在局部形成其信号强度高于 A 站CELL3 且成为最强小区的情况,即常见的“ 孤岛效应” 。尤其是在基站密集的地方,会有很多重复覆盖,形成许多“小孤岛” (如图中的小圆圈) 。由于

7、这些孤岛面积较小,而且随着无线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如果路测中按照固定路线一直走下去的话,往往很难发现它们的存在。只有恰好处在这些小孤岛中一段时间,手机重选上 B 小区CELL3,此时你拨打电话并移动时,一般都会因没有更好的相邻小区而导致掉话。另一方面,若还有一基站 C,A 基站位于 B、C 之间,则当 A 站拥塞或被闭塞时,从 B:CELL3 到 C 基站将没有直接的切换关系。相应的,从 B 基站向 C 基站移动的用户将可能因为无法找到较好的小区切换或仍然切到一个较差的小区而最终掉话。由于这些“小孤岛”有较强的隐蔽性,致使我们常常忽视它。在指标上也常常难以反映出来。常用的解决办法有给天线增加倾角

8、,降低发射功率或用 TALIM 参数限制小区的最大覆盖范围,但这些办法都有其弊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采用加定冗余单向切换关系的办法来加以解决,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可以加定 B:CELL3 到 A: CELL3 或C: CELL1、CELL2 的单向切换关系,甚至加定 B:CELL3 到 C 的三个小区的单向切换关系。不过,由于现在的频率复用度很高,可能会出现 A:CELL3 与 C:CELL3 BCCHNO 相同的情况,此时加定切换关系还需要更换其中一个小区的 BCCHNO,避免相邻小区BCCHNO 相同。移动通信中的乒乓效应、孤岛效应、波导效应 - 通信工程分类:通信工程 | 2009 年

9、 12 月 09 日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http:/ 再呼叫型区间切换处理电平”(参考值:23dB)和“再呼叫型区间切换区域的选择电平”(参考值:32dB)。这两个参数表示在通话时,当手机接收到原基站的信号强度降到 23dB 时,手机发起申请,要求做基站间的切换(Handover),即切换到下一个基站上通话。但下一个基站信号必须在 32dB 以上,手机才能真正切换过去,否则只能在原基站上通话。之所以这两个参数间有 9dB 的差值,目的是防止“乒乓效应” 。为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假设这两个电平值接近,比如都为 23dB。此时,手机虽然可以很容易地切换到下

10、一个基站上去,但是由于移动通信的信号有不稳定的特点,很可能刚切换过来的基站的信号又变弱,手机又开始往回切换,从而造成“乒乓效应” 。这两个值相差越大, “乒乓效应”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但太大又可能造成手机在合适的时候无法使用下一基站通话。一般情况下,我们都采用上面给出的参考值;一些特殊环境也可考虑改变这些参数。上面我们讨论的是由手机发起切换申请的情形,另外还有由基站发起申请的情形,即当基站接收手机的信号弱到一定程度(6dB) ,由基站通知手机做切换,如果此时手机能找到一个信号强的基站(32dB以上),则切换到该基站上通话。造成“乒乓效应”有两种可能,一是通信信号很不稳定,二是两参数值间隔太小。

11、 有这样一个例子,某一高层楼房,外面采用日立大功率基站定向覆盖,楼内采用 20mW 京瓷基站覆盖。在楼房内的办公室中,当客户通话过程中如果转动身体,则手机便做频繁的切换,甚至无法通话。这是因为,开始时假如用户使用外面的基站进行通话,手机的上行信号能够经过窗口(较强)和透过墙壁(较弱)到达基站。当转动身体时,手机通过窗口的信号减弱,造成外面基站几乎收不到手机的信号,于是基站申请要手机做切换,以使用周围的比如室内基站。当用户再转动身体时,室内基站信号又变弱,室外基站信号变强,手机又往回切,造成“乒乓效应” 。这里的情况主要是由于外面基站采用定向天线的天线阵阵元数目太少(基站侧的另两根全向接收天线对

12、手机的上行信号几乎不起任何作用,因为它们在该用户方向上的接收增益非常微弱) ,造成下行信号在室内和上行信号在基站侧的多径衰落深度加大,信号不稳定。对于室内 20mW 基站,其信号强度本身就弱,并且它的天线也为简单阵元结构,本身消除多径效应的能力也很弱。所以,用户所处环境多径衰落非常明显,信号在空间上(手机侧)和时间上(基站侧)很不稳定。 要解决这个问题,须将两个定向天线同时覆盖该楼房,并将另外两根全向接收天线也换成定向天线,以接收来自大楼方向的手机信号;还可以适当调高周围相关基站的两个切换参数间的差值。或者将日立基站换作京瓷基站(因京瓷基站 4 根天线均为发射和接收天线,可以更好的减小多径衰落

13、;但此时基站会由于采用了定向天线,其自适应功能而被浪费掉) 。在满足话务覆盖的情况下,室内的20mW 基站也可以不用安装。 孤岛效应服务小区由于各种原因(无线传输环境太好、基站位置过高或天线的倾角较小) ,导致覆盖太大以至于将邻小区覆盖在内,造成在某些小区的覆盖范围出现一片孤独区域(所谓的伞状覆盖) ,此孤独区域在地理上没有邻区,类似于“孤岛” 。如果移动台在此区域移动,由于没有邻区,移动台无法切换到其他的小区导致掉话发生。“孤岛效应”多出现在网络扩容后。随着新基站的割接入网,需对原来的小区覆盖范围作调整,但小区覆盖范围收缩太快会造成2 个小区切换带上覆盖不好,反之,容易形成“孤岛效应” 。通

14、常解决此类问题的手段可通过大量的 DT 测试发现问题,一般可减少小区的覆盖范围以及增加邻区列表。 波导效应波长越短的无线电波,当遇到在物体时,在其表面发生镜面反射的可能也越大。当信号在两侧是规则楼房的街道中传播时,便是以反射方式进行,我们称之为“波导效应” 。当手机收到强弱不同和接到达手机时间不同的信号会有什么效果,可能会掉话也有可能出现通话质量差,就像光波一样,有直射的信号也有反射和折射的信号被手机检测到。波导效应在城市环境中存在,由于街道两旁有高大的建筑物,结果使得沿传播方向的街道上信号增强,垂直于传播方向的街道上信号减弱,两者相差达 10dB 以上,这种现象在离基站距离越远,减弱程度就越小,隧道覆盖会存在波导效应,微波传输也会存在波导效应,波导效应衰落的比较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