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因为在外地,手头没有现成资料,只好网上搜点东西供各位讨论了:=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鱼袋的起源。在网上查到的资料有两种说法,1、我国最早的身份证 身份证早在隋代就开始使用了,但真正意义上的身份证,是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年间为官员们颁发的“鱼符” 。鱼符是用木头或金属精制而成。其形为鱼,分左右两片,里面刻有官员的姓名、在何衙门任职、官居几品、俸禄几许,出行享受何种待遇等,比隋代仅有姓名、官品的身份证要完整得多。唐太宗还为五品以上的官员另备有盛放鱼符的袋,称为“鱼袋” 。2、鱼袋是唐、宋时官员佩戴的证明身份之物。唐高宗永徽二年(651 年)始,赐五品以上官员鱼袋,饰以金银,内装鱼符,出入宫庭时须经检查,以
2、防止作伪。武则天时,暗谶她姓武,是玄武,就是龟了,曾改佩鱼为佩龟。三品以上穿紫衣者用金饰鱼袋,五品以上穿绯衣者用银鱼袋,此即为“章服制度。 ”虽然有一定的出入,但可以确定的是,鱼袋最开始是用来装鱼符的,而鱼符就是古代的身份证,当然,能够使用这种身份证的,都是官员。网上还有如下描述:3、至宋代,不再用鱼符,而直接于袋上用金银饰为鱼形。亲王有被赐以玉鱼者。金鱼袋紫色衣称为“金紫” ,银鱼袋绯色衣称为“银绯” ,一旦受赐,十分荣耀。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曾被赐以银色袋及绯色公服。官员出京外任或作使臣时,还可“借紫” 、 “借绯” ,即借用比原先高一等的章服。4、佩龟与金龟婿这个美称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为有
3、诗:“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写一贵族女子在冬去春来之时,埋怨身居*的丈夫因为要赴早朝而辜负了一刻千金的春宵。将丈夫称为“金龟婿” ,与唐代官员的佩饰有关。据新唐书?车服志载,唐初,内外官五品以上,皆佩鱼符、鱼袋,以“明贵*,应召命” 。鱼符以不同的材质制成, “亲王以金,庶官以铜,皆题其位、姓名。 ”装鱼符的鱼袋也是“三品以上饰以金,五品以上饰以银” 。武后天授元年(690)改内外官所佩鱼符为龟符,鱼袋为龟袋。并规定三品以上龟袋用金饰,四品用银饰,五品用铜饰。可见,金龟既可指用金制成的龟符,还可指以金作饰的龟袋。但无论所指为何,均是亲王或三品以上官
4、员。后世遂以金龟婿代指身份高贵的女婿。但在现代汉语中,其“贵”的含义正在逐渐减弱,而“富”的含义却有逐日加强之势。5、 唐代放官印、鱼符(龟符)的佩袋与装细物的佩囊分开使用,据朝野佥载记载:“上元年中,令九品以上佩刀砺等袋,彩为鱼形,结帛作之,取鱼之象,强之兆也。 ”刀砺袋,鱼形袋,新、旧唐书称之为“鱼袋” 、 “蹀躞七事” 。 “七事”即佩刀、刀子、砺石、契真、哕厥、针筒、火石袋等物。蹀躞七事应是后来的“七事荷包” (歧路灯第七十八回)的前称。6、 据考,唐宋时期作为饰物随身带的“鱼袋” 、 “龟袋”还多是盛物的口袋。荷包成为珍贵佩饰物当缘始于唐代。唐封演封氏闻见记?降诞:“玄宗开元十七年,
5、丞相张说遂奏以八月五日降诞日为千秋节,百寮有献承露囊者。 ”杜牧过勤政楼诗:“千秋令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承露囊,即荷包,由眼明囊演变而来(眼明囊之俗:古俗农历八月初一凌晨,妇女以彩帛之囊盛装树木花草上的露水,相传以此洗眼,能使人一年之内保持目明) 。百官献囊名曰“承露囊” ,隐喻为沐浴皇恩。民间仿制为节日礼品相馈赠,用作佩饰,男女常佩于腰间以盛杂物。所以,基本可以确定,鱼袋实际上是一个小荷包,在唐代时,里面放有鱼符,而宋代之后就没有鱼符了。这不仅是一种装饰,也可以当放小东西的口袋,古人的衣服都没有口袋,随身必须携带很多小玩意的话,就只能靠荷包了。在封建社会,连这样的小荷包都要体现出等
6、级制度,分为了金鱼袋和银鱼袋,只有六品以上才能佩鱼袋,四品以上(唐宋可能不同,有三品说)才能佩金鱼袋。而对于本身品级不能够穿紫衣服,佩金鱼袋的官员赐给紫金鱼袋,就是说给他这个资格,能够穿紫袍,佩金鱼袋,这当然是一种恩宠。这两种赏赐可以一起赐,也可以分开赐,但大部分时候是一起的,赏给老臣,大都是表示荣誉,而给新人,则表示赞赏居多,当然,也就是说皇上看这个人特别顺眼,预示着这个人可能的飞黄腾达。 7、紫金鱼袋:官阶未及三品以上(元丰元年后四品)以上,而特许改服色,换紫,配金鱼袋,称赐紫金鱼袋,官衔中须带此名。也就是说,古人的官职中,必须要带上这个衔,例如司马光,他在资治通鉴书前面就戴上了自己全部职衔:资治通鉴标示:”端明殿学士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朝散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候、食邑一千八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鱼袋的具体样子如下,历史还是要看,比讲千万句都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