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防接种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 06 岁儿童和其他重点人群。二、服务内容(一)儿童预防接种证(卡)管理。及时为辖区内所有居住满 3 个月的 06 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二)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接种。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针对性接种,包括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和钩体疫苗。根据传染病控制需要,开展乙肝、麻疹、脊灰等疫苗强化免疫、查漏补种和应急接种工作。(三)采取预约、通知单、电话、手机短信、网络、口头、广播通知等适宜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 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在边远山区、海岛、牧区等交通不便的地区,可采
2、取入户巡回的方式进行预防接种。在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可设立临时接种点,适度增加门诊开放的频 率和服务时间等,提供便利的接种服务。(四)接种前的工作。接种工作人员在对儿童接种前应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卡、薄)或电子档案,核对受种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及接种记录,确定本次受种对象、接种疫苗的品种。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可采用书面或(和)口头告知的形式,并如 实记录告知和询问的情况。(五)接种时的工作。接种工作人员在接种操作时再次查验核对受种者姓名、预防接种证、接种凭证和本次接种的疫苗品种,核 对无 误后
3、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规定的接种月(年)龄、接种部位、接种途径、安全注射等要求予以接种。(六)接种后的工作。告知儿童监护人,受种者在接种后应留在留观室观察 30 分钟。接种后及时在预防接种 证、卡(簿)上 记录,有条件的地区录入计算机并进行网络报告。与儿童监护人预约下次接种疫苗的种类、 时间 和地点。(七)处理、报告和登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如 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接种人员应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进行报告和处理。同时应及时向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 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填写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卡。三、服务流程四、服务要求(一)接种单位要求。接种单位必须为区县级卫生行政部
4、门指定的预防接种单位,并具备有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规定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链管理制度并按照要求进行疫苗的领发和冷链管理,保证疫苗质量。(二)接种人员要求。承担预防接种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 执业护士或者乡村医生资格,并 经过县级或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方可上 岗。(三)主动发现预防接种对象。乡镇卫生院、村 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积极通过民政、公安部门等多种渠道,采取各种办法,主动发现未建卡建证的儿童。(四)接种服务。至少每半年对责任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进行 1 次核查和整理。合理安排接种门诊日,有条件的机构每周至少开展 2 次接种服务
5、。五、考核指标(一)建证率=年度辖区内建立预防接种证人数/年度辖区内应建立预防接种证人数100 。(二)某种疫苗接种率=年度辖区内某种疫苗年度实际接种人数/ 某种疫苗年度应接种人数100。六、附件1.疫苗免疫程序2.预防接种卡附件 1 疫苗免疫程序疫 苗 接 种 对 象月(年)龄 接种剂次 接 种 部 位 接种途径 接 种 剂 量/剂次 备 注乙肝疫苗 0、1、6 月 龄 3 上臂三角肌 肌内注射酵母苗 5g/0.5ml,CHO 苗10g/1ml、20g/1ml出生后 24 小时内接种第1 剂次,第 1、2 剂 次间隔28 天卡介苗 出生时 1 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 皮内注射 0.1ml 脊灰
6、疫苗 2、3、4 月 龄,4 周岁 4 口服 1 粒 第 1、2 剂 次,第 2、3 剂次间隔均28 天百白破疫苗3、4、5 月 龄,1824 月龄 4上臂外侧三角肌肌内注射 0.5ml第 1、2 剂 次,第 2、3 剂次间隔均28 天白破疫苗 6 周岁 1 上臂三角肌 肌内注射 0.5ml 麻风疫苗(麻疹疫苗) 8 月龄 1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皮下注射 0.5ml 麻腮风疫苗(麻腮疫苗、麻疹疫苗)1824 月龄 1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皮下注射 0.5ml 乙脑(减毒) 8 月龄,2 周岁 2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 0.5ml 流脑 A 618 月龄 2 上臂外侧三
7、角肌附着处 皮下注射 30g/0.5ml 第 1、2 剂 次间隔 3 个月流脑 A+C 3 周岁,6 周岁 2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皮下注射 100g/0.5ml2 剂次间隔3 年;第 1 剂次与 A 群流脑疫苗第 2 剂次间隔12 个月甲肝(减毒) 18 月龄 1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 1ml 出血热疫苗(双价) 1660 周岁 3上臂外侧三角肌肌内注射 1ml接种第 1 剂次后 14 天接种第 2 剂次,第 3 剂次在第 1 剂次接种后 6 个月接种炭疽疫苗炭疽疫情发生时,病例或病畜间接接触者及疫点周围高危人群1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皮上划痕 0.05ml(2 滴) 病例或病畜
8、的直接接触者不能接种钩体疫苗流行地区可能接触疫水的760 岁高危人群2 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 皮下注射成人第 1 剂 0.5ml, 第2 剂 1.0ml713 岁剂量减半,必要时 7 岁以下儿童依据年龄、体重酌量注射,不超过成人剂量 1/4接种第 1 剂次后 710天接种第 2 剂次乙脑灭活疫苗8 月龄(2 剂次),2 周岁,6 周岁4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皮下注射 0.5ml 第 1、2 剂 次间隔 710天甲肝灭活疫苗18 月龄,2430 月龄 2上臂三角肌附着处肌内注射 0.5ml 2 剂次间隔6 个月注:1.CHO 疫苗用于新生儿母婴阻断的剂量为 20g/ml。2.未收入药典的疫
9、苗,其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参见疫苗使用说明书。附件 2预防接种卡姓名 编号-性别: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监护人姓名: 与儿童关系: 联系电话: 家庭现住址: 县(区) 乡镇(街道)户籍地址:1 同家庭地址 2 省 市 县(区) 乡镇(街道)迁入时间: 年 月 日 迁出时间: 年 月 日 迁出原因: 疫苗异常反应史: 接种禁忌: 传染病史: 建卡日期: 年 月 日 建卡人: 疫苗与剂次 接种日期 接种部位 疫苗批号 有效日期 生产企业 接种医生 备注1 2 乙肝疫苗3 卡介苗 1 2 3 脊灰疫苗4 1 2 3 百白破疫苗4 白破疫苗 麻风疫苗 1 麻腮风疫苗2 麻腮疫苗 1 麻疹疫苗2 1
10、A 群流脑疫苗 2 1 A+C 群流脑疫苗 2 1 乙脑(减毒)活疫苗 2 1 乙脑灭活疫苗 2 3 4 甲肝减毒活疫苗 1 甲肝灭活疫苗 2 二类疫苗填表说明1姓名:根据儿童居民身份证 的姓名填写。可 暂缺,儿童取名后应及时补充记录。2出生日期:按照年(4 位)、月(2 位)、日(2 位)顺序填写,如 19490101。3监护人姓名:只填写一个,并在“与儿童关系”中注明母亲、父 亲或其他关系。4家庭现住址:只填写至乡级 。5户籍住址:若同家庭现住址,则在“同家庭现住址”前数字 1 上划“”,若不同,请具体填写只填写至乡级。6异常反应史、接种禁忌和传染病史:在每次接种前询问后填写。7每次完成接种后,接种医生应将接种日期、接种部位、疫苗批号、生产企业、接种单位等内容登记到预防接种证中,并及 时签名;同时将接种日期、接种部位、疫苗批号、有效日期、生产企业、接种医生等内容登 记到儿童预防接种卡中。其中,“接种部位”只填写注射用疫苗的接种部位:左侧用 1 表示,右 侧用 2 表示;“ 有效日期”指有效截止日期。8“备注”栏用于记录某疫苗某剂次接种的其他重要信息,例如:接种乙肝疫苗的种类(酵母苗/CHO 苗)、接种百白破疫苗的种 类(全细胞苗/ 无细胞苗)、特殊情况下的不同接种剂量等等。9接种二类疫苗时,按上述内容进行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