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检索,王金英图书馆参考咨询部,我们需要扫盲吗?,知识的一半,是知道到哪里去寻找它。明日的文盲,不是不能阅读的人,而是缺乏检索能力的人 赫伯特,绪 论,一、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二、学习文献检索课的意义三、文献检索课与专业课的关系,一、为什么学习这门课,20 年相对 100 万年?你的脑袋能装多少?你的脑袋还够用吗?你的“照相机”还管用吗 ?知识减肥?万事通不如包打听?,20 年相对 100 万年?,23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和弟子们在林荫道上散步。走到一颗树下,亚里士多德若有所思地发了一声感叹:“无书可读啊!”弟子们便问道:“难道图书馆里的书您都读完了?”亚里士多德回答说,早在自己收门徒之前,
2、图书馆里的书就已经全部读完了,连可以搜集到的外国书籍也都已经倒背如流。 同一时期的中国汉代儒生,也是如此。虽然经历过黄帝、炎帝时代和夏、商、周三代,中国文明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古籍也很多。但是,经过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代的儒生们手头上却只有寥寥几种种树、占卜的书,以及有关秦人对秦王朝歌功颂德的碑文。于是,他们也只能自己写书,供后人阅读。,20 年相对 100 万年?,直到 500 多年前,人类“无书可读”的情况仍然没有太大的改变。文艺复兴时代,伟大的实践科学家、画家达芬奇就抱怨无书可读。他重复着前人的老路,以自己的亲身实践,写下了许多科学论著。 然而,进入 20 世纪之后,情况却发生了巨大的
3、变化。海量的知识突然决堤一般向人们袭来,成为工业时代之后最宏伟的人文景观。最近 20 年来,人类生产的信息总量,已经超过自人类产生以来 100 万年生产的信息总和。 几乎在一夜之间,人类面临的就不再是如何拥有更多知识的问题,而是如何消化和利用海量知识的问题了。,你的脑袋能装多少?,中国现存的第一张电影海报宣传的是哪部电影?劳力士手表齿轮的齿数是单数还是双数?中国清朝皇帝头戴的皇冠有几颗 珍珠?“人类穿的鞋什么时候开始分成左右脚?,(燕山侠隐 )(19世纪70年代 ,沈炳根),你的脑袋能装多少?,另一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公司的办公室秘书身上。这个秘书非常聪明,记忆力特好,在很多时候,老板都把她当作数
4、据库来使用。有一次,老板遇到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不能解决,急忙把秘书叫来询问。“这个产品的那个部件,到底是什么花纹?”“某某某“从美国发货到达北京需要多久时间?”“告诉我准确的产品部件型号和规格”。秘书一时想不起,忙说:“不知道,等我查查”。老板一时心急,不禁大发雷霆:“你怎么什么都不知道!你的脑袋不是什么都知道吗?!”一向自信满满的秘书,顿时产生了一种严重的挫折感。,你的脑袋还够用吗?,这些人真的是脑袋不够用了吗?我们人类的脑容量究竟有多大?我们的大脑到底能够储存多少信息?,人的脑袋,似乎真的不够用了!,钱钟书的“照相机”还管用吗?,著名学者钱钟书有着“照相机”式记忆力的赞誉。其实,不止钱钟
5、书先生,中国自古以来,就从不缺少以博雅为高的文人学者。远者,如韦编三绝的孔子、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著名宰相王安石、大文人苏轼等等。,钱钟书的“照相机”还管用吗?,据三国演义第六十四回载,益州张松初见杨修,杨修出示孟德新书,以夸曹丞相大才。张松看了一遍,说是战国无名氏所作,曹操“盗窃以为己能”,于是从头至尾背诵一遍,并无一字差错。杨修大惊说,“公过目不忘,真天下奇才也!” 又据说,王安石在一次与下属官员闲聊时,听到其中一个官员话里的偏僻典故有些错误,于是脸色有点忿然,说:“尔辈坐不读书!”,钱钟书的“照相机”还管用吗?,近代以来,拥有“照相机”式记忆的大人物也不少,如林纾、梁启超、康有为等等,
6、无不如此。,钱钟书的“照相机”还管用吗?,在青年时代,陈寅恪就感叹中国“无书可读”。于是,陈氏负笈西渡,遍游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十几年后归国,又再一次感叹世界“无书可读”。在陈氏的大作柳如是别传中,他引用了经、史、子、集以及散落于各处的野史传说书籍多种,又结合了政治史、经济史、世界史、考古学、文献学、民俗学等多门学科的论据,对明末清初的名妓、“秦淮八艳”之一柳如是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其记忆力之惊人,恐怕也只有钱钟书等极少数人可以媲美。,钱钟书的“照相机”还管用吗?,在惊叹这些著名文人、学者难以企及的“照相机”记忆力之余,我们产生了这么一个疑问:尽管拥有着这样惊人的记忆力和这样
7、渊博的知识,但是,他们的学术成果却更多地产生于文学、史学、考据、经学、伦理学等领域,而不是在思想领域,更不用说自然科学领域了。,钱钟书的“照相机”还管用吗?,中国之所以长期停留在中世纪,而没有产生“文艺复兴”,没有催生出“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一直得不到飞速的发展,与这样一种读书方式和文化风气不能说是没有一点关联的。就像宋代文人,读书极多,文化极高,议论起来口沫横飞,排山倒海,但是到敌人兴兵犯境的时候,却拿不出一点应对之策,最终国家不免亡于异族之手。我们承认,他们这些人在文学、史学、考据等方面,以及文化创建等等方面是一流的,不可取代的。,脑袋不够用了怎么办 ?,也许更大的问题并不在于人类的脑袋
8、能不能够储存人类生产的全部知识。最大的问题是就算能够全部储存,又有这个必要吗?,历史不需要“两脚书橱”!,据说,大发明家爱迪生想找一个助手,却总是找不着。爱因斯坦问他判定应征者合格或不合格的标准是什么,爱迪生把一张写满问题的纸条递了过来。“从纽约到芝加哥有多少英里?”爱因斯坦读完一个问题,便说:“这需要查一下铁路指南”。“不锈钢是用什么做成的?”爱因斯坦依然自问自答,“这得翻一翻金属学手册”。读完之后,爱因斯坦幽默地对爱迪生说道:“看来,我也不能做你的助手。我落选了!”,有一次,爱因斯坦出外散步,一边思考问题,不小心走迷了路。于是,他在公路旁用公用电话给电话局打了一个电话:“喂,我是爱因斯坦。
9、我迷了路,不知道怎么走回家,也不记得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您能告诉我吗?” 另一次,朋友向爱因斯坦要他家的电话号码。爱因斯坦说了一声“可以”,便开始翻出电话黄页查找。朋友大吃一惊,说:“难道你连自己家的电话号码都不记得?”爱因斯坦却回答道:“我为什么要费脑筋去记这么容易就可以在黄页上找到的东西呢?”,有一天,爱因斯坦在给学生们上课时突然忘记了一个数学公式。他非常自然地对同学们说:“等我到图书馆查到这个数学公式之后,我会在下一堂课告诉你们”。然后,爱因斯坦跳过这一段,继续讲课。,据说,钱钟书先生在一次访问美国时,参观了美国的国家图书馆。他对记者说,我没有想到,世界上还有这么多书不需要读。,中国秦代
10、以前的文化典籍之所以得到保存,据说是因为一位名叫伏生的老人能够把那些书全部背下来。 当人类进入 21 世纪的信息社会,已经掌握了比印刷术更方便、更快捷、储存量更大的信息储存与传播的技术电脑和网络,利用人脑储存知识的“伏生”们已经圆满完成了他们的使命,可以彻底地告别历史了。,帮助学生应对信息超载帮助学生适应大学学习帮助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脑袋不够用了怎么办 ?,我们被信息的海洋包围着, 但是却被知识饿死了!,“万事通”不如“包打听” ?,有两个高中时期的好朋友,一个人称“万事通”,是学富五车的“书虫”知识份子。很多人遇到不了解的知识,或者无法解决的难题,通常会先请教或咨询他。另一个人称“包打听”
11、,大专毕业。尽管逻辑思维很强,理解力也很强,数理化成绩越超一流,但是记忆力差,老忘事。他的好奇心还特别重,经常地跟人问这问那,随时随地一副“不耻下问”和“恭请赐教”的面孔。多年之后,他们老友重聚,聊到当年共同的爱好足球,“万事通”说得头头是道。“包打听”一言不发地听着“马特乌斯”、“里杰卡尔德”、“巴乔”这些熟悉又陌生的球星名字,不禁有点黯然他毕竟还是比我强啊!,“万事通”不如“包打听” ?,临别之际,双方突然想到应该互留电话地址,这才交换名片。“包打听”一看“万事通”名片上的头衔,不由得暗自惊讶,心想:以他的学历和知识来看,这个头衔实在太小了,只不过是一个公司的小职员。看来,他在事业上不怎么
12、顺心?“包打听”有点恍然大悟,为什么“万事通”对工作和事业之类的话题总是顾左右而言他,为什么谈到生活、收入、爱情、婚姻、名利时,他总是沉默不语。像他这样对知识有浓厚兴趣,甚至有点“知识癖”的人,多多少少是信奉庄子所谓“无用之用”的哲学的。因此,对于“入世”的社会实践而言,“万事通”如此大量的知识积累,不见得是一种竞争优势了。,“万事通”不如“包打听” ?,在中国,“万事通”和“包打听”谁比谁强的问题,常常引起人们的争议。我们在这里的讨论,并不是说“万事通”真的不如“包打听”,而只是想要说明一个道理:在现实生活中,也许“包打听”比“万事通”更能捕捉到瞬息万变的变化,并相应地做出策略上的调整。所以
13、,在一定的条件下,“包打听”完全有可能比“万事通”更容易、更快捷地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万事通”不如“包打听” ?,人积累了很多知识当然好,但是知识并不意味着智慧!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是不是人才,要看他是否能够通过无限的探索和发现创造价值,而不是先期拥有多少知识。,“万事通”不如“包打听” ?,归根结底,人们所能掌握的信息终归是有限的,但是与此相对,人们取得知识的途径却是多样的。进入现代社会之后,计算机网络的发明,几乎无限制地增加了获取知识的可能性。 “包打听”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已经从历史舞台的配角、小丑一跃成为主角之一,可以与“万事通”同台竞技了。,“万事通”不如“包打听” ?,而且,从另
14、一个方面说,知识的积累往往是在探索中完成的,如果以前积累的知识成为你创造价值的累赘,就应该抛弃 。,侠客岛的故事,似乎给了我们更多的启示。那些智商很高的大侠们,整天围绕着诗句和注解的文字意义争论不休,完全忽略了文字形体的意义。从心理学上说,这叫“思维定势”,是他们过多的知识阻碍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而对于石破天来说,他不认识字,不懂得什么文字理解。在这个时候,他的敏锐的直觉却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从文字的笔画形体上“悟”出了真谛,成功地解读了别人读不懂的武林秘籍。,知 识 减 肥,信息时代,随着互联网的诞生,出现了永远消化不完的知识,读不完的信息,我们的知识不是不够用,而是太多了。臃肿的知识储存
15、使我们的脑袋“内存”不能够灵活调用,致使人脑这台天生的“计算机”运行起来变得异常缓慢和迟钝。人们需要只记忆最有用的知识来解放大脑,只有我们暂时遗忘掉无用的知识,把它们抛到无意识的最深处,才可以接受新的有用知识,扩充我们的认知能力。,在国际影星、武术大师李小龙身上,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原本练习空手道和泰拳的学生问李小龙,为什么自己总是不能领悟到截拳道的武学真谛,练习的时候总感觉不对劲。李小龙拿出两个水杯,全部倒满了水,然后问这个学生:“你怎么样才能把左边杯里的水,注入右边的杯子里”。学生想了半天,说:“这是不可能的”。李小龙微微一笑,把右边杯子里的水全部倒掉,然后再将左边杯子里的水注入右
16、边杯子里,说:“很简单,我们只需要把左边杯子里的水倒掉就可以了。你要学习、理解和运用一种新的武术,就必须把你脑子里的武学知识全部抛弃掉”。,研究机构在对世界 10 家跨国公司进行调查后发现,人们每天要处理的信息远远超过他们的分析能力,大大妨碍了决策效率,甚至导致决策失误,或者难以作出最佳决策。有专家分析认为,目前美国公司在收集信息方面花费的成本,已经超过了信息本身的价值。,“知识减肥”概念,还涉及到一个知识运用的效率问题。宋朝有一个学禅的人,向大禅师和尚宗杲请教“禅”的真义。宗杲答了一句:“弄一车兵器,不是杀人手段。我有寸铁,便可杀人”。这句名言说得很漂亮,甚至连当时的理学大师朱熹也非常欣赏。
17、在后世人编的朱子语类里,就曾记载朱熹引用这句名言,并对之加以发挥,以教导学生抛弃无用的知识,直达有用知识的彼岸,掌握最有效的学识能力,成就真正的学问。,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这就意味着,“知识减肥”已经不仅是一种时代的风尚,抑或是一种人们寻找、容纳和获取有用知识的有效手段,更演变成了时代发展对人类能力的强烈要求。,什么是信息素养?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是从文献检索技能演变而来的,其中包含很多实用、经典的文献资料查找的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遍应用,传统文献检索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如何在现代信息环境下,适时、高效地获取信息成为现代人的一个重要素养-
18、信息素养。,信息素养信息时代的减肥利器,一、为什么学习这门课:信息素养的培养,能够知道什么时候需要信息能够有效地去获取信息能够正确地评价和利用所需的信息,信息意识:对新知识、新信息的敏感力、观察力、判断力、吸收能力以及对开发利用信息知识的主动性。信息道德:指整个信息活动中的道德规范,包括: 尊重他人的学术成果;尊重知识产权;抵制违法信息及信息行为;学会在信息活动中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走出知识迷宫,在希腊神话中,准备杀死迷宫中吃人牛怪的英雄忒修斯,在面对迷宫时也不知所措。他曾经以为,自己在杀死牛怪之后,必定也被困死在牛怪藏身的迷宫之中。但是幸好,在一位公主的帮助下,他终于得到了一种走出迷宫的
19、方法,那就是拿着一个线团,在进入迷宫时放出长长的线,待杀死牛怪之后,再循着这根长长的线走出迷宫。通过这个方法,忒修斯终于在杀死牛怪之后没有被困死,而是英姿勃发地走出了被牛怪精心设计的迷宫。,走出知识迷宫,我们从忒修斯的故事中想到,人们在知识的迷宫里找到一个出口,也许需要的只是一条小小的线索,而这个线索又往往是可以自己制造和发现的,就像忒修斯用线团放出长线一样。 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这个道理就显得非常简单了。一个初次进入图书馆的人,总会对成千上万的图书望洋兴叹。但是,当他学会使用目录索引,一切知识就向他打开了方便之门。这些目录索引,就是引导我们既能进得去又能出得来的知识迷宫的忒修斯线团。 不独知
20、识如此。人的生活和经历,也像是一个一个的迷宫,只要找到那个小小的线索,就可以找到出路,解决问题。但是,社会生活往往没有目录索引,也就是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走出迷宫的。,二. 学习信息检索的意义*,1促进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 信息检索就像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掌握并有效利用它,便能获得和利用人类的精神财富,并使其转化为社会物质财富,并创造出更多的精神财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2.有利于减少课题的重复研究、提高科研成功率,任何科学研究都是在继承前人的知识后有所发明、有所创新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把前人认识事物的终点作为继承探索的起点。,2.有利于减少课题的重复研究、提高科
21、研成功率,任何人从事某一特定领域的学术活动,或开始做一项新的科研工作,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有关文献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摸清国内外是否有人做过或者正在做同样的工作,取得了一些什么成果,尚存在什么问题,以便借鉴、改进和部署自己的工作。只有这样方能做到胸中有数,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前进,否则容易造成重复劳动,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例如日本高能物理研究所,由于检索和利用国外的情报资料,研制成功的第一台高能加速器的投资为40亿美元,仅为国外同类投资的50。又如,我国葛洲坝工程二江电站出线方案,由于情报人员及时搜集、查阅、分析了大量国内外情报资料,提出高压架线路方案,该方案被采纳后,仅投
22、资一项就节约了400万元。,3有助于节约时间、提高科研效率,据美国和日本20世纪60年代的一个统计,科学工作者在从事科研活动中所花的时间为,试验研究占32.1,计划、思考占7.7,数据处理占9.3,查找情报资料占509,如果熟悉文献检索方法,就能大大节省查找资料的时间,从而加快科研速度,早出科研成果。,“汪克尔”转子发动机是德国人发明的,日本此项开展研究的时间比德国晚l0年,但由于日本政府和有关公司全力以赴搜集、检索德国这方面的情报,结果使得日本装有这种发动机的小汽车先于德国10年投入市场,前后共计为日本赢得了20年的时间。,4有利于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在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
23、劳动者不仅要有生产经营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更要有善于收集、加工、处理和应用知识与信息的能力,信息检索能力是当代大学应该具备的一种重要的信息素养之一,具备了这种能力,就可以说具备了终身学习的能力基础,它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在一生的学习和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掌握了索取知识的门径,使自己在接受新教育和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更加顺利。,终身学习成为21世纪的生存概念!,要学习,就要会学习,不会学习,等于没学习。这就是说,未来的竞争不仅是知识量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学习能力的竞争。正如有人所说“知识是可以被遗忘的,但能力却不会被丢弃,它将伴随你的终生。”,专业课给予了具体的专业知识,是授人以鱼,是从事科技工
24、作的根本。而文检课则是传授获取新知识的方法,是授人以渔的方法课,教给我们受用一生的技能。,三. 文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课程目录,第一章:文献信息的基本知识第二章: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第三章:网络信息检索第四章:本馆信息资源的检索,第一章文献信息的基本知识,第一节:文献信息的基本知识第二节:工具书的基本知识第三节:传统工具书的检索与利用,第一节:文献信息的基本知识,一、信息的含义二、信息、知识与文献三、信息的特征四、信息源的分类,一、信息的涵义 I,经济学,信息是与物质、能量相并列的客观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是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的有效数据。,心理学,信息是存在于意识以外的事物,它存在于自
25、然界、印刷品、硬盘及空气之中。,新闻学,对事物运动状态的陈述,是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之间的特征传输。,哲学,能被其他事物感知的,表征该事物特征的信号内容即为该事物向其他事物所传递的信息。,信息的涵义 II,在信息论理论角度,将信息定义为用来减少随机不确定性(Uncertainty)的东西,信宿未收到消息前并不明确信源将发出什么消息,只有在收到消息后才能消除信源的不确定性。,信息的定义多元化的成因,1、信息本身的复杂性,信息是多元化、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物。2、信息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它的许多分支学科仍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其内涵与外延并不明确。3、人们出于不同的研究和使用目的
26、,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出发,对信息概念作出不同的解释。,本体论 认识论,二、信息、知识、文献*,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问题:队员带哪三件物品合适?,理想的答案:钢刀、火石、指南针钢刀能获取猎物;火石可以取火;指南针可以指明方向。,人类要在世界上生存与发展要获取物质、能量、信息三大要素。上面例子中的指南针就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一种工具,有了它,陆战队员们就可以用它获取走出原始森林的方向
27、,没有它,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原始森林。而指南针向指的方向就是一种信息,即方向信息和方位信息。,冰消雪融、草木发芽,这是自然带给我们季节变换的信息;新闻报道、商品广告,这是社会带给我们的信息;闹钟的铃声把我们从睡梦中叫醒,这是生活中的信息。我们无时无刻不与信息发生着联系。生活充满了信息。听课、看书读报、看电视、听广播、我们接受信息,同时我们点头、摆手、跺脚、摸鼻子、说、唱等,一举一动都在发出或传递信息。人与人间传递信息可通过:肢体语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等。综上所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人不用。 信息就在你边。,古代的信息,烽火台夏商时期,在天之下,王廷里设“政务官”、“宗教官”和“事官”
28、等百官。宗教官执掌祭祀、占卜和纪事,有专人为国王发布文告命令。周代统治者为了掌握社情民意,在立国伊始就建立了社会调查制度。“采风”制度便是其中之一。政府有“采诗之官”,专管朝觐聘问,随时听候天子咨询,提供民情。,现代的信息,三大资源:材料、能源和信息,信息最具活力、最具影响的重要资源。 信息:一种非物质形态的社会财富。信息时代:科技革命(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自然界的信息,随处可见:无机界-有机界,宏观的宇宙天体-微观的基本粒子,从单细胞生物到结构复杂的人体,古老、全新:人类出现之前就已存在,并在宇宙间的万物中进行着交换。,人类社会中的信息,知识改变命运,信息改变生活
29、!信息对于人类来说,它和空气、水、食物等一样,都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讲,还显得更为重要。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特别是在步入信息社会的今天,信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可以说,谁占有了信息,谁在收集、加工、处理和利用信息方面领先一步,谁就能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原始社会占有更多的生活资料奴隶社会占有更多的奴隶封建社会占有更多的土地资本主义社会占有更多的生产资料当今社会占有更多的信息,人类社会各时期富有的象征,可见信息对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重要,学会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已经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而从事信息的管理的科学和服务,将是当今最为热门和尖端的学科和活动。,信
30、息的结构,精炼的知识,记录下来的知识,对信息的理解与认识,有组织的数据,信息的原材料,智慧,文献,知识,信息,数据,客观事物本身的运动,信息、知识与文献,数据:是对客观事物本身运动的记录,是信息的原材料。 信息:是有组织的数据,是对数据整理提炼出来的消息,是知识得以形成和传播的中介,而不是知识本身。 知识:是对信息的理解与认识。知识是经过精心研究、领会后的有用信息,是人类对信息加工处理后的产物。获得知识有赖于获得信息;,返回,信息、知识与文献,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具体地说,文献是将知识、信息用文字、符号、图像、音频等记录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的结合体。由此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文献具有三个基
31、本属性,即文献的知识性、记录性和物质性。它具有存贮知识、传递和交流信息的功能。,返回,信息,数据,客观事物的运动,客观事物的运动,信息、知识与文献的形成流程,传递运用后,三、信息的特征*,(1)客观性地震,海啸,花草树木的发芽、生长和枯萎,广播电视、网络的新闻、广告等等发出的信息,不管你知道不知道,感知不感知,它都是客观存在。只要有物质存在,就有信息的存在。因此,信息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是现实世界中各种事物运动与状态的反映,它可以被人们所感知、处理、存储和使用。它的客观性还表现在反映客观世界变化的信息包含在各种物质之中。,(2)时效性,信息的时效性:是指信息从大众媒介发出到
32、受众接收、利用的时间间隔及其效率。 随着大众传播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信息时效性有增无减的需求将会得到进一步满足,信息传播与接收将会越来越快。在时间面前,信息是易碎品。即使是十分真实的、很有价值的信息,一旦失去了时效,它就会变成无人问津的东西。 客观事物总是不断地发展变化,因而信息也会发展变化,如果信息不能适时地反映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那么,这一信息就失去其效用。,(2)时效性,例如.在咸阳出土的一个两千年前的秦国军书,现在看来已经是废纸一张了 ,从信息的角度来看,由于距现在的时间太长了,起军事价值几乎为零(倒是有点考古价值的.) 又如说个实际的吧.考试时作弊.,要是下课才把答案给人家,
33、考试都结束了,那几个破答案还有什么用啊。虽然是个很不正经的例子吧.但本人觉得,对信息的时效性来说还是很恰当的。,(2)时效性,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 在美国出兵朝鲜之前,美政府曾请美国著名的咨询机构兰德公司做一预测:如果美国出兵中国会不会出兵?兰德公司请了大批资深专家,从中共历史、军力、国际关系、甚至中共领袖性格等各方面做了精深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是:“中国将出兵朝鲜” 。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在自认为中共不敢出兵的假设下,冒险出兵,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一直到前些年,美国政府检讨当年决策错误
34、时,向兰德公司付了一大笔款,表示对科学预测的重新估价与信服。很明显,如果美国政府当年尊重科学预测,相信中共会出兵,他是决不敢冒这个险的,那朝鲜历史将重新改写,抗美援朝也就不存在了。 由上例可以看出信息是具有较强时效性的。,(3)传递性,信息的传递性:是指任何信息只有从信源出发,经过信息载体传递才能被信宿接受并进行处理和运用。 也就是说,信息可以在时间上或空间上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可以通过语言、动作、文字、通信、电子计算机等各种渠道和媒介传播。,(3)传递性,古代的烽火狼烟、飞鸽传书 蜜蜂在找到蜜源之后通过跳舞的方式来传递信息大庆油田产量失密事件,(3)传递性,1960年王进喜被冠之以“铁人”的
35、称号以后,国内的各大报纸对他都有了相关的报道。谁想到被狡猾的日本人嗅出蛛丝马迹,竟从中了解了大庆油田开采的一些情况。 日本人发现,王进喜原来的工作地点是甘肃玉门油田,1959年10月参加国庆观礼后他就销声匿迹了,由此推断大庆开发时间应该为1959年9月;,(3)传递性,1966年7月,中国画报曾刊载王铁人头戴厚厚瓜皮帽的照片,凭着对中国地理的熟知,日本人很快就推断出王进喜的工作地应该在零下30度的东北地区;还根据运原油的列车上灰尘的厚度,测算出了油田与北京的距离,断定油田应在哈尔滨与齐齐哈尔之间;10月份,人民中国也刊登出宣传王进喜的文章,在其中透出一个“马家窑”的地理信息,日本人便由此推出大
36、庆在安达车站附近。,大庆油田失密事件,1959年9月25日,中国石油勘探队在东北松辽盆地陆相沉积中找到了工业性油流。国庆十周年= “大庆” 。日本要了解:【信息分析的任务】大庆油田的位置?大庆油田的规模?,1964年:人民日报,中国的大庆油田确有其事。,王进喜的事迹,王进喜是玉门油矿的工人,是1959年到北京参加国庆之后志愿去大庆的。大庆油田在1959年国庆以前就开钻了王进喜出席了第三届全国人代会,可以肯定油田已出油。,1966年:中国画报,服装衣着:北纬46度至48度的区域内,零下三十度的齐齐哈尔与哈尔滨之间的东北北部地区。油罐车上有很厚一层土,从土的颜色和厚度可以分析出大庆油田在东北三省偏
37、北,1966年10月,人民中国杂志,马家窑位于黑龙江海伦县东南的一个村子,在北安铁路上一个小车站东边十多公里处。,最早钻井是在北安附近着手的人拉肩扛钻井设备“王进喜一到马家窑看到大片荒野说:好大的油海!我们要把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丢到太平洋去。”,1966年10月,人民中国杂志,王进喜所站的钻台上手柄的架式,推算出油井的直径是多少;从王进喜所站的钻台油井他背后隐藏的油井之间的距离和密度,又可基本推算出油田的大致储量和产量。,日本决策机构推断,中国在近几年中必然会感到炼油设备不足,买日本的轻油裂解设备是完全可能的,所要买的设备规模和数量要满足每天炼油一万吨需要。日本人迅速设计出适合大庆油田开采用的
38、石油设备。当我国政府向世界各国征求开采大庆油田的设计方案时,日本人一举中标。,从上例中可以看出,大庆油田的信息是刊载在人民画报等这些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上的,而日本人正是利用这些公开的报纸、杂志分析中我国大庆油田的产量和设备需求,获取了最高的经济利益。 在本例中,大庆石油信息从国内报刊杂志社这一信息的发源地通过人民画报等报刊杂志这些载体,传到了日本人的手里,经过他们的分析、处理后,加以运用,获取了高额的经济利益。,(4)共享性,共享性:同一内容的信息可以在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里被多个信息用户使用。 英国剧作家萧伯纳说: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然是每人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
39、,彼此交流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4)共享性,一条信息被用户吸收和利用并不影响信息的本身和被其他用户的反复使用,各用户分享的份额也不会因为分享的人的多少而受影响。正如萧伯纳所举的“苹果与思想”的例子,苹果交换以后双方仍然各自仅有一个苹果,但信息交换以后双方都有了两种信息。信息共享性是推动社会交流的原动力。,(5)中介性,人们看柳树发芽,就知道春天来了,看到天上乌云滚滚,就知道要下雨了,这就是这些自然世界发出的信息。信息是介于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之间的过渡状态的东西,是人们认识事物、感知世界的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它贯穿于认知活动的始终,认知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以信息为中介的信息运动过程
40、。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从客观世界获得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然后通过实践活动反作用于客观世界的过程。,四、信息源的分类,信息的来源叫做信息源。 信息源可按不同的方法分类描述,比较常见的分类方法有如下三种:1、按信息的载体形式划分(电子文献等);2、按信息加工的级别划分(四次文献);3、按信息的发布形式划分(十大文献信息源等),1.按信息的载体形式划分信息源,1)印刷型(Printed form)以纸张为载体2)缩微型(Microform)以感光材料为载体3) 声像型(Audio-Visual form)以声像记录材料为载体4) 电子型(Machine
41、Readable form)以计算机信息存储设备为载体,2、按信息加工级别划分信息源,信息出版量的急剧增长,信息类型的多样化和信息分布的离散状态,获取相关信息犹如大海捞针。利用信息的可塑性,将信息处理为不同等级。通常文献学上将其称为“三次文献”:一次文献/信息 primary Literature/ info二次文献/信息 secondary literature /info 三次文献/信息 Tertiary literature/ info零次文献/信息,一次文献 (原始文献):是科研人员根据科研成果撰写的文献,具有创造性,新颖性,先进性,是文献检索的主要对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次文
42、献的数量越来越多,大大超过了个人所能收集和查阅的能力, 因此需要把这些分散的, 数量庞大的一次文献加以整理和加工,这就产生了二次文献。 二次文献: (检索性文献)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归纳,简化,将其组织成为系统的、便于查找的资料,也就是目录,题录,文摘,索引等检索工具,以提供一次文献的线索。 三次文献(参考性文献): 是根据一定的需要与目的对一次文献进行综合浓缩,提炼出来的成果,如综述、述评、百科全书词典、年鉴、手册等工具书。,文献结构示意图,书目 题录索引文摘,词典名录指南手册年鉴,综述评述论文丛集百科全书,二次文献,原始文献(一次文献),三次文献,三次文献之相互关系,作者发表,出版社发表,
43、专家发表,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读者查找,二次文献与三次文献的区别: 对象不同二次文献以“ 篇” 或“ 本” 为单位进行加工, 三次文献则归纳了较多的一次文献内容 用途不同二次文献为检索一次文献的工具;三次文献能直接提供检索答案.,零次文献,零次文献:记录在非正规物理载体上的未经任何加工处理的源信息叫做零次信息,比如书信、论文手稿、笔记、实验记录、会议记录等,这是一种零星的、分散的和无规则的信息。 零次信息的载体形式就称之为零次文献,这是近20年来被逐步认识和重视的一类文献,它具有原始性、新颖性、分散性和非检索性等特征。,各级文献的特点,零次文献:实验记录、手稿、原始录音、档案(原始性
44、、新颖性)一次文献:全文!期刊论文、图书等二次文献:非全文!检索工具,目录、题录、文摘,比如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搜索引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三次文献:工具性!综述、进展报告、百科全书、手册、年鉴、辞典等,(1)图书 (6)科技报告 (2)期刊 (7)政府出版物 (3)会议文献 (8)标准文献 (4)专利文献 (9)科技档案 (5)学位论文 (10)产品样本,特种文献,3、十大信息源按出版形式划分,(1)图书(Book):,对已有的研究成果或生产经验作概括论述.特 点 : 带有总结性、成熟定型;出版周期长,信息传递慢;传授知识,而不是报道最新情报。图书一般分为两类:阅读型:教科书、专著等工具型
45、: 字典、百科全书、年鉴、手册,国际标准书号(ISBN),(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每一种正式出版的图书的唯一标识代码。ISBN7501312893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第一段:语区号,代表国家、地区、语种,如0,1英,2法,3德,4日,7中第二段:出版商代号,由国家或地区ISBN中心分配;第三段:出版图书号,由出版商按出版顺序所给第四段:校验位,中国标准书号,1982年中国参加ISBN系统,并成立中国ISBN中心(设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标准书号(China Standard Book Number)自1987年1月1日起实施,至1988年1月1日完
46、全取代原用的统一书号。 中国标准书号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ISBN,是主体部分;第二部分为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基本大类类号和种次号。类号除工业技术诸类图书用两个字母外,其他各学科门类图书均用一个字母。,中国标准书号,种次号是同一出版社出版同一学科门类图书的顺序号,由出版社自行编定。类号与种次号之间用中圆点()隔开。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两行排列,也可用斜线隔开,排成一行。例如:ISBN 7-144-00316-X/TP340。,根据ISBN判断图书真伪,用1-9这9个数依次乘以前面的9位数,然后求它们的和除以11的余数,如果正好是最后一位校验码,则为正规出版物。 ISBN7-5600-3879-
47、4 1x7+2x5+3x6+4x0+5x0+6x3+7x8+8x7+9x9 = 7+10+18+0+0+18+56+56+81= 246= 242+4= 22x11+4,ISBN发展动态,2004年,国际ISBN中心(IIA)出版了13位国际标准书号指南,2007年启用13位的ISBN例如: EAN-13:978-7-301-04815-3 前缀978(代表图书),中间一部分与ISBN相同, 最后一位是校验码,校验位的加权算法与10位ISBN的算法不同。,上次课程回顾,绪论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意义文献检索课与专业课的关系第一章 第一节信息的含义信息的结构信息的特征信息源的分类
48、,(2)期刊,journal, periodic 特 点:名称固定 有连续的卷、年月顺序号 出版周期短,报道速度快; 数量大,内容丰富;据估计,从期刊获取的科技信息占整个信息来源的60%-70%,ISSN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 ),是根据国际标准ISO3297制定的连续出版物国际标准编码,其目的是使世界上每一种不同题名、不同版本的连续出版物都有一个国际性的唯一代码标识。 该编号是以ISSN为前缀,由8位数字组成。,ISSN号,每一个ISSN与它所对应的连续出版物的标准题名连接,这个标准题名就是我们所说的“识别题名”(Key Title),当出版物题名有重复现象时,追加题名的限制信息以区分其它类似的题名。原则上,ISSN具有唯一性,当连续出版物题名(例如刊名)发生改变,应视为另行发行一种新的连续出版物,必须另行分配一个ISSN号。,ISSN,申请国际期刊号(ISSN),可使刊物达到国际标准,得到联合国的认可,刊物名称只要不重复,便可使用,如期刊名不变,则该期刊号长期有效。 国际标准期刊号可以准确、快捷的识别该期刊(报纸/杂志等)的名称及出版单位等。该系统在全世界大部分国家被使用,成为标准期刊的显著标志。 如,ISSN1001-8867为中国图书馆学报的国际标准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