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改革与探索摘要:本文介绍了我院结合校级教改课题,针对“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组织、软件实践项目的考核形式与标准等方面的改革所做的探索。 关键词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 :软件工程;课堂教学形式;小组考核 1 引言 “软件工程 ”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与该课程相关的教材都是理论性很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把它当作文科类课程来学习,靠记忆课本上的一些基本理论来通过考试。等到了毕业设计这一环节时,很多学生都不知道对指导教师布置的题目该从哪一步开始做。因此,如何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研究课题。 其实
2、,软件工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教材上的很多基本原理都是国内外软件工程研究者的经验总结,它并不像数学那样经过严格的证明,也没有必要进行理论证明,因此不能用对待公理的态度去生搬硬套,而应该在实际中灵活运用,检验其是否有效。所以,应用才是软件工程学习的关键。 本文结合校级教学研究项目“计算机专业学生软件工程能力的培养研究” ,就如何在较短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能较快而扎实地掌握软件工程课程的内容并具有一定的软件开发能力,主要针对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的组织进行了探讨。 2 课堂教学形式的组织 目前,与本课程相关的教材都是沿着两条主线来阐述软件开发的过程,首先讲述传统的软件开发过程,然后由传统软件开发过
3、程的缺点引出当今主流的软件开发思想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为了让学生能将这两种软件开发思想应用于实践,同时体会后者的优点,我们将软件 04 级 1、2、3 班的同学在各班级内以至多 5 人一小组的方式进行自由组合,最后形成了 10 个软件开发小组,每组选一个负责人。每个软件开发小组可以选做教师布置的题目,也可以自行选题,但要求 10 个小组内不能有多于 2 个以上的小组做同一题,以防抄袭。期末考试的成绩由四部份组成:平时考勤 10%,实验环节 10%,软件开发项目 60%,期末笔试 20%。 软件工程课程有54 学时,理论学时占 42 学时,实践学时占 12 学时。在 42 个理论学时内,我们的教
4、学时间安排是:12 个学时讲授传统的软件开发思想;18 个学时讲授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思想,余下的 12 个学时由每组的小组负责人选派一名小组成员担任教师的角色向其他各组的同学讲述自己的软件开发计划、进度、需求分析、设计等等。 3 实践教学形式的组织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根据学院教学计划规定,要求在实验室完成。我们在实践内容的安排上注重了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 由小组负责人安排每个小组的同学坐在一起或相邻的位置上,方便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协作。 (2) 由于指定的实践学时远远不能满足软件项目开发的要求,所以要求每小组负责人安排课外时间。(3) 由于每次实验上机时间只有 2 学时,所以根据这种实际情况
5、,我们要求学生在这段时间内主要学习软件开发过程中常用软件的操作和使用,以方便各小组在后阶段提交各种文档。 (4) 要求学生必须熟练使用三种软件:Microsoft Project、Microsoft Vision、Rational Rose。 4 小组考核标准 10 个软件开发小组课堂讲述时间总共为 12 学时,分三次。每一次演讲的时间由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安排提前两周通知学生。每小组的本次得分是其余 9 个小组评分的均值。每次考核完成后的 1 周内向教师提交阶段性的成果和文档。三次考核的要求和标准如下表所示。 可以看出每一次考核内容各不相同。从第 1、2 次到第 3 次的过渡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传统
6、的软件开发方法在分析与设计之间由于概念与表述方法不同,因此在需求的分析与设计之间存在着鸿沟。而面向对象的方法由于问题域的基本单位是对象,在分析与设计阶段采用一致的概念和表示法,分析与设计之间不存在鸿沟。经过实际项目开发的对比,学生可以感受到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的优点。同时,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由于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分阶段布置任务,并让学生分阶段地提交相应的文档和开发成果,督促学生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软件开发的任务,从而真正达到了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目的。 5 改革的效果 对于本次“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内容形式的改革,我院在软件 041、2、3 班共 69 人中进行了实践,实践后达到了以下的效果:
7、(1)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书本上的理论,更重要的是掌握了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并能将书本上的理论初步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2) 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软件工程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性,减少了学生对该课程感到枯燥无味的情绪。(3) 软件 042 班的刘俞同学利用这次软件工程课程的学习,为自家的家具销售公司开发了一个实际的进存销管理系统,解决了父母用传统的方法管理账目的不便。 参考文献 1 王春玲. “C+程序设计” 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 计算机教育,2007,(12):3-4. 摘要:本文分析了信息素养的内涵,即信息获取能力、信息思想和信息行为能力,给出了学生应掌握
8、的信息能力和遵循的信息规范。另外本文还研究了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计算机文化基础”的课程特征,并结合笔者多年教学实践经验,阐述了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培养、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 :信息素养;信息能力;信息思想;信息行为 1 引言 随着信息革命和现代教育的发展,信息对社会和教育的作用与日俱增,社会对信息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信息素养已成为衡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准。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要素,也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具有了一定的信息素养,才有可能将学习延伸到正规的课堂教学环境之外,才能在离开学校之后,在生活中的各种复杂环境中进行独立的研究,加强对
9、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已成为大学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1。而信息素养在国内是出现不久的新概念,因此,加强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研究,对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目前许多高校根据教育部精神,为提高本专科新生开设的通识课程,主要提高学生对计算机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创新和运用能力,即可以通过该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文化底蕴。 2 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的概念在国内才出现几年的时间,而且没有一个规范统一的概念,在国外,较早出现的是美国图书馆协会在 1989 年的年终报告中提出的“信息素养人”:必须具有能够知道何时需要信息,并具有寻找、评价和有效利用所
10、需信息的能力。 “信息素养人”即通常所说的具有信息能力的人,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就是要将绝大多数的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一定信息素养能力的信息素养人。 信息素养是指具有信息能力的人所必须具有的信息素质、涵养和行为,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人是能够遵循信息处理规律,而不违背信息规律,能在法律和道德的范畴内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服务自身和社会的人。反之,产生和传播信息垃圾及有害信息、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危害信息安全、非法破坏和窃取他人信息、利用信息进行犯罪活动的信息行为都是应该进行坚决抵制的,这些行为是一具有高信息素养人需要排除的。高校学生在信息素养的培养过程中,要形成良好的、规范的、高品位的信息素养,从思想上和行
11、为上抵制不良信息行为。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信息能力、信息思想和信息行为三个方面,下面进行概要说明。 所谓信息能力一般包括对信息系统的操作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理解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以及信息表达能力,同时也包括掌握处理信息的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能力2。它是高校学生必备的一项能力,是衡量人才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通过对 windows 系统和 office 系列软件的操作实践提高学生的信息操作能力和信息理解及综合运用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行业的信息化程度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例如,企业资源计划(ERP),它能很好地提高企业员工处理日常业务的能力,基于 WEB
12、 结构的设计方法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解决了企业海量数据的处理问题3。政府部门有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网络办公系统和网络会议等信息系统。教育机构有许多应用于教学和管理的信息系统,如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远程网络教学系统等。在铁路、航天、石化、医疗、采矿等各领域无不需要信息系统的管理和控制。 信息获取能力包括利用设备、计算机软件、及人工方法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信息素养人能掌握信息的规律,利用适当的工具来接收信息,例如应用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搜索。信息获取设备和传感设备是很重要的,它具有很好的及时性、准确性,海量数据一般要通过设备进行获取。例如,交通控制系统中速度感器来获取路面车辆的速度参数,远
13、程医疗遥感设备来获取病人身体参 数并进行远程操作控制。高校学生要通过学习文字处理软件、多媒体软件、高级程序设计软件、CASE 工具等提高信息处理能力,例如,利用 OFFICE、WPS 系列软件来处理文字和数据,利用COOLDRAW 来绘制图像,利用 AUTHORWARE 来制作幻灯片,利用 ASP、PHP、JSP 技术来开发网站等。 信息表示能力研究如何将信息表示为人和设备能快速识别和处理的媒体形式。目前,多媒体技术是主要的信息表示技术,它将信息表示为人和机器方便处理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信息。利用适当的信息表示方法可以使用信息处理员更清楚和容易地掌握信息,高校学生应加强在具体事例中运
14、用准确信息来表示信息的能力,学会针对不同事物使用不同信息表示的能力。信息表示的途径也受到人的身体和心理局限和影响,如触觉和嗅觉等信息表示问题因为研究的不足而不能很好的利用,这些虚拟现实技术所依赖的信息表现形式需要医学和制造业的突破性发展,若能利用这些亚信息形式则电子商务、虚拟游戏、远程医疗等技术将有很好的发展和利用。 信息思想是具有信息能力的人对信息在心理、意识、思维上产生的一种信息观,是思想意识形态对信息的一种客观或主观的反映,信息思想也应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遵循信息发展的规律,做到人与信息的和谐。信息行为是在信息思想的指导下从事信息学习、信息处理、信息传播的多种信息活动,是具有信息
15、能力的人在信息中的一种能动反映,有改造和发展信息的良好行为,也有违背信息规律的不良行为。 在对高校学生进行信息能力培养的同时,必须为学生树立起健康向上的信息思想,培养他们利用信息服务自身和社会的良好意识,规范化他们的信息行为,做到不滥用信息、不发布有害信息、不利用信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在高校学生进行信息处理时应普遍遵循一些道德和行为规范。 3 信息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 信息素养培养的目的是要求高校培养出具有在其专业领域有合格信息能力的、信息思想健康的、信息行为规范合法的专门和综合信息化人才。首先,培养的信息人才是服务信息化社会的、有利于信息和社会发展的而不是具有危害性的,其次,具有将信息技术运用
16、到其本专业应用领域的能力,特别促进广大非计算机专业领域的信息化,例如机械制造信息化、交通控制信息化、贸易管理在线化等。 信息素养培养的指标主要根据高校信息基础设施指标(网络、多媒体教室等) 、信息资源指标(电子图书、教学软件等)、教师信息素养指标、学生信息素养指标等综合因素来考虑。下面主要论述信息素养本身指标的构成和评价的标准,按照上述信息素养的定义并参考其他文献列举一些主要的指标5。 信息素养指标主要包括信息能力指标、信息思想指标、信息行为指标在内的 3 个一级指标和 12 个二级指标,具体情况如下表 1。按照实际情况给每个指标设置一个合适的权值(一般是模糊值) ,结合实际指标掌握的量或比例
17、,可以得到信息素养的加权平均值等参数。不妨设有 n 个指标,其权值向量为W=w1,w2,wn,指标量为 L=l1,l2,ln,则 D=WL 为加权和,D/n 为加权平均值,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参数来评估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 4“计算机文化基础”的课程特征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近几年来开设的主要计算机基础课程,各类教材和实验资料已比较完整,配合有计算机一级和二级考试,教师和学生在此投入的时间比较多。随着无纸化考试的开展,考试系统、试题库、评分系统的开发,逐步利用计算机系统代替了传统人工教学的方法,也走在了各学科教学的前列。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在课程教学的发展中也必然要经历课程教学的三个发展阶段,即人
18、工教学、文件管理式教学和信息化系统教学。第一种即传统教学,没有利用计算机技术,根本无信息化概念;第二种利用计算机进行文档管理,处理字符、图像、声音等多媒体信息,能教育学生表达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第三种信息化系统教学中,师生利用教学信息系统进行交流和教学,例如网络多媒体系统、课程视频点播系统等。 从上述三个阶段来看,反映了计算机文化基础目的就是教授学生如何处理、分析、操作、表示信息,而最高的程度就是对信息系统的处理和掌握。学生在课程教育中提高了信息能力,也就为今后开展各类信息化工作打下了基础。目前大多数学校的课程教学停留在第二阶段,因资金、网络建设、人才储备问题而未能达到第三阶段,但经济发达和教育
19、程度高的地区已初步进入第三阶段,向发达国家靠拢。 计算机文化基础主要是提高高校学生适应其在今后工作中面对信息时所需要掌握的基本信息能力和具备的信息素养,是目前我国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课程,为学生学习数据库、程序设计等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信息基础。通过省级和国家级的一、二级考试资格认证,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我院通过率均保持在 85%以上,优秀通过率在 30%左右。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院内的精品课程,课程试验报告和书面作业均利用网络多媒体系统来代替,实现了学习和考试的全电子化过程。 5 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5.1 教材与教学内容的时代领先性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要与计算机最新发
20、展和应用同步,紧跟信息化发展的步伐,首先就要在教材上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与其他理论基础课程不同的是,计算机技术在 1-2 年的时间就有阶段性发展,计算机硬件设备、软件及操作系统将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和版本更新,如果学生使用的课程教材不能及时的更新,学生将很难适应实际操作环境,更谈不上掌握最新知识点。因此,课程教材要与时代同步,要不断地修改教材,编写最新的版本来满足现代社会要求。一般来说,1-2 年左右要更新教材,要及时对教师进行信息能力提高性培训,及时更新好的优秀教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剔除过时的知识点、补充新的知识内容,将前沿的计算机信摘要:本文在分析我国医学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课程设置现状和存在
21、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元依赖关系的设置课程的方法,并结合教学实际,对该专业计算机课程单元的整合、教学内容的优化及实践教学方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多元依赖;整合;优化 1 引言 我国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 专业先后经历了专业创建、实践探索、调整改革、飞速发展四个阶段1。在每一个阶段中,课程体系都有较大调整,其中计算机课程无论从课程单元还是课程内容变化最大2,3 。随着信息技术在医学信息处理中的广泛与深入地应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中计算机课程设置超着动态性和开放性发展。为此,立足学科知识结构,遵循计算机科学课程间的内在规律,体现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以技能培养为目
22、标,改革实践教学,整合课程类型和课程内容,才能科学设置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计算机课程。 2 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设置概况 课程设置服务于培养目标。我国的医学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目标大致有两类1。一类基于信息资源管理,其培养目标以医学情报学为主,兼有向医学信息处理方向扩展的趋势;一类基于信息技术应用,其培养目标以信息技术为主,突出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及应用。培养目标不同决定了其中计算机课程设置的不同 根据对我国 10 余所有代表性的开设该专业的高等医学院校关于计算机课程设置的情况调查,我国医学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教育大致分为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三个
23、层次,其课程设置情况如下:第一层次的课程,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离散数学、计算机原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第二层次的课程,包括数据库、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C 程序设计、VB 程序设计、网络数据库、操作系统。第三层次的课程,包括计算机信息检索、多媒体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引论、软件工程、数据挖掘与数据仓库。另外,一些学校还开设了计算机课程的前导数学类课程,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 2.2 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从各学校同类专业计算机课程设置可以看出,主要存在以下不足。计算机课程设置没能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整体知识结构相融合,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简单抽取的
24、子集,在整个医学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表现出孤立性、游历性和离散性。缺少课程单元的整合和教学内容优化。计算机课程设置体现不出开放性、动态性,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不同步。其中的必修课程居多,选修课程较少且针对性不强。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不利于技能培养和综合能力提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意识,不利于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医学信息分析与处理的能力。这是各高校计算机课程设置中非常突出的问题,包括实验项目中基于课程群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所占比例较少,基于单课程的验证性实验占多,提升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集中性实践环节不足,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不足等。3 计算机课程的优化设置及教学改革建议 在医学
25、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认为,计算机课程设置要运用系统的观点,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身的学科基础和知识结构出发,突出计算机技术与医学信息管理的交叉和融合,突出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性和先进性。 3.1 以多元依赖关系为指导,设置计算机课程。 在课程体系中,应选择既依赖于本学科课程又依赖于相关学科的课程作为课程群的课程单元,我们把这种课程之间的联系称为多元依赖关系。比如“数据结构”和“数据库技术”课程既和“程序设计” 、 “离散数学”存在依赖关系,也同“信息组织与存储” 、 “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 、 “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存在依赖关系。根据依赖关系选择的课程可以实现不同学科课程间的交
26、叉和融合,从而使其被真正纳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形成本学科完整的知识结构。图 1 说明了“数据结构”和“数据库技术”的依赖关系图。 3.2 整合和优化课程,完善课程设置 计算机课程的设置要符合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科性质,体现其学科特色,而不是符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科性质,因此必需对计算机课程进行整合和优化。课程内容的优化。计算机文化基础适当介绍用于医学处理的应用软件,抛砖引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进行医学统计的SPSS、SAS 、ROCKIT 等;进行流行病分析的 EPI;用于化合物及化学方程编辑的CHEMDRAW;为生理学、药理学、毒物学的研究者提供的数
27、据采集和实时处理软件IOX、数据后处理软件 DATANALYST、心电图分析软件 ECG-AUTO 等等。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以设计方法、指针及应用为重点。离散数学以集合与图论为重点。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内容以技术应用为主,原理为辅,同时还可以减少对计算机原理、数理逻辑等前导课程的依赖。课程单元的整合。在内容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课程。数学课程群的整合,将高等 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卫生统计学、离散数学整合为课程计算机数学基础。硬件课程群的整合,将电路分析、大学物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整合为课程电子技术基础,将汇编语言、计算机原理组合成计算机原理。软件课程群的整合,重点学习高级程序设计
28、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技术、软件工程等课程。应用课程群的整合,重点学习医院信息系统,计算机信息检索、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医学信息分析与研究等课程。增加选修课是为了使学生及时了解计算机科学的最新发展方向和新的技术增长点,保证本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的动态性和开放性。可增加的选修课有:数据挖掘与数据仓库、网站建设与维护、多媒体技术、数字图书馆、网络数据库及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网络安全与管理等。 3.3 强化实践环节,突出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性特色。 为充分发挥计算机课程在医学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实施中的作用,应加强实践教学,主要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减少验证
29、性实验,如医学信息分析与研究、医学信息检索等。增加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如网络数据库、可视化软件编程等。增加面向市场的实验课程,如 JAVA 程序设计、网站建设与维护等。增加课程设计,如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数据库技术课程设计、高级程序语言课程设计等;尤其应增加基于课程群的课程设计,以提高学生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能力。改革毕业设计、毕业实习。联合医学信息技术公司,采用“毕业实习职业培训就业”的模式,为学生就业应聘提供从业经历。 4 结束语 计算机课程是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知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贯穿于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教学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医学信息处理及医院信息化技术发展非
30、常迅速,只有不断更新计算机课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才能满足社会对医学信息技术人才的时代需求。 参考文献 1 王伟. 美国 I-Schools 对我国医学信息教育发展的启示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17-19. 2 田梅. 改进医学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相关课程设置与教学的建议J. 医学信息,2005,(10):1284-1286. 3 李明,姜燕等 . 医学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课程设置与教学刍议J. 郧阳医学院学报,2007,(4):126-127. 摘要:程序设计中的主观题自动评判历来是一个难题,我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程序设计主观题自动评判方案,并完成了系统的设计开发。本文则较为详细
31、地给出了改革的主导思想、系统的功能和使用效果。 关键词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 :程序设计;主观题;自动评判;测试用例 1 问题的提出 程序设计如同作文一样,是主观性很强的训练,哪怕是同一个题目,不同的人、不同的方法,使得程序的质量和效率都完全不同。正是由于这一点,教师需要对每个学生的程序细节逐一评判,才能真正了解学生掌握的程度。而面对越来越多的学生和高负荷的工作,教师要做到完全细致的人工评判和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是很困难的。所以长期以来,各种考试中的这种主观题也沿用无纸化考试的一般方式,即 A、B、C、D选择题,或者挖个洞叫“填空”的填空题。例如国外知名度较高的程序员考试,国内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32、也不例外。这对程序设计来说,无异于竞猜游戏,对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特别对培养学生编程能力带来了极大的障碍。而这种障碍迟迟不能解决的主要原因是主观题的评判机理问题,就如同学生的作文不能让机器判分一样。 自 1999 年起,我们以 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龙头开始建设教学支撑平台,围绕主观编程题的评判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研究,于 2003 年建立了 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网络教室和课程网站,在此基础上,引进了国外的先进系统,采用了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面向对象技术和分布式技术支持,完成了在全真环境下对主观编程题进行自动评测的系统开发,并先后开发了网上考试系统、辅导答疑系统及其它辅助教学软件,对教学和测
33、评是强有力的支持,加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了教学质量。 2 主观题自动评判方法 所谓自动评判,就是要让学生提交的程序经过语言处理系统的编译器进行实际编译运行,将其结果返回到课程评测系统中,其流程如图 1 所示。 其中的核心部分是自动测评系统,它完成的主要功能是接收源程序,在实际编译环境下按预先设置好的测试用例进行测试评判,并提交到远程环境进行相似性比对,最后将所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3 自动评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 自动评测功能设计 在技术方面,我们首先引进了被国际上许多高校采用的、开源的 moodle 系统作为教学辅助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支持多种教学资源管理、方便师生交流等功能。在此
34、基础上,我们借鉴了 ACM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采用的程序测试方法,自行开发完成了针对 C 语言主观编程题进行自动测试的功能,实现了对学生提交的程序按事先设计好的测试用例逐一由系统完全自动编译并投入运行,自动进行运行结果统计分析。 图 2 是学生看到的题目及测试用例。其中包括题干、教师设计的公开测试用例(程序的输入和预计的输出) 、题目进程控制(开启时间、折扣时间和关闭时间 )、题目分数 (正常得分和折扣比例)等信息。其中的测试用例是保证程序设计质量的有效措施,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适当的测试用例全面测试学生程序,提高和锻炼学生的编程能力。可以为每一道题设计多个公开的或保密的测试用例,例如对于题
35、目 7-3 而言,不仅需要学生调试出程序的结果,而且需要通过题目设定的 1 个公开的测试用例和 2 个保密的测试用例。系统将按照测试用例的执行情况评价程序并给出成绩。 图 3 是学生提交程序的界面。提交的程序是学生在本地的开发平台自己调试通过的源程序。通过“提交”窗口,系统在后台对学生的程序进行自动编译,对每个测试用例进行实际运行,然后将评判结果即时返回学生。 为了对学生学习过程实施有效监控,我们将美国斯坦福大学强大的实时程序比对功能嵌入到该系统中,通过相似度分析控制学生的编程质量。图 4 是学生看到的测试结果。 通过自主进行的二次开发工作,成功实现了对主观编程在真实的环境下进行自动评判。这样
36、彻底改变了以往在静态环境下“编写”动态程序设计的局面,使学生真正得到了实际操作的训练,通过即时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3.2 自动统计功能设计图 5 界面是教师看到的每一题目学生完成的总体情况,图 6 是教师看到的每个学生的每个测试用例通过的情况。通过这个系统,扩展了教学空间,强化了教学过程监控,方便了师生交流互动。 任课教师可以通过这个系统看到学生平时作业和上机练习,控制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全部作业和上机答案均通过课程支撑平台提交,任课教师也可以通过课程支撑平台为每一道题目设置作业的最后提交时间,以便控制课堂教学整体进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网络考试系统
37、”定期公布各章小测验题目,要求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测,根据自测结果自己调整学习方法和学习进度。教师通过学生的自测情况掌握全校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 4 结束语 借助于先进的技术支撑,针对主观题的评判测评问题所研发的测评系统,解决了长久以来程序设计课程的测试评价难题。应用这种测评方式,加强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管理,也为学生提供了全真的学习和评判的环境,有利于能力培养。这套系统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希望得到同行专家的批评指正。参考文献: 本文出自: 计算机毕业网 1 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课题研究组. 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8、. 2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试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摘要:本文从高职应用软件教学的现状出发,将计算机应用软件学习过程分为模仿期、熟练应用期和创新期三个阶段,提出了针对不同的阶段分别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驱动法、任务驱动法等研究型教学模式。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软件;研究型教学;问题驱动法;案例驱动法;任务驱动法 计算机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应用软件是指在计算机硬件和系统软件的支持下为解决各类实际问题而设计的软件。在高职教学中开设了大量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类课程,如图形图像处理的 PhotoShop
39、、CorelDRAW 、Illuatrator;动画制作的 Flash、3DS MAX、MAYA;制图方面的 AutoCAD、Protel 以及其它专业领域的应用软件。高职教学中计算机应用软件课程和其它课程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计算机应用软件课程是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要学好一定的理论知识,更要注重熟练操技能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于应用软件课程自身的特点,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1 高职应用软件教学的现状 高职应用软件课程教学的形式和手段,普遍采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作为主要教学手段,以计算机上机实践作为重要的辅助手段。一般而言,应用软件教学主要采用两种教学模式:
40、一种是“讲授学生上机练习巩固” ;另一种是“演示讲解学生同步操作练习” 。虽然教学形式和手段发生了改变,但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围着教师和一本教材转的旧有教学模式,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了解工具的操作方法、菜单命令的执行、简单任务的练习为教学目的,常常侧重于把应用软件中的所有工具、菜单命令依照顺序罗列一遍。而在这种被动教学的模式下,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往往不能够正确、灵活地运用工具和菜单命令,使完成的设计任务缺乏新颖的创意。 2 高职应用软件课程的教学要求与教学方法 高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在生产一线从事制造、施工等
41、技术应用工作的高级技术专门人才。学校开设应用软件类课程,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一专多能,为今后的就业打基础。因此,应用软件的教学应把握下列要求:一是实用性要求。计算机应用软件是为解决、处理专业领域内的具体问题而提供的环境和工具。因此,所选应用软件应是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广泛使用的软件。二是发展性要求。由于各专业领域的应用软件层出不穷,而且对处理同一专业问题的应用软件也会不断更新。因此,在教学中要考虑到应用软件的发展性特点,着重于对学生自学、自用软件能力的培养。三是技能性要求。利用应用软件解决专业领域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对应用软件工具、按钮的操作。问题的最终解决必须依赖于人对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操作。因此,在应用软件的学习中,学生的操作是关键。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探索性实践能力。 近年来,在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教学改革中,广泛采用研究型教学法。所谓研究型教学,就是将课内讲授与实践、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教材与阅读有机结合并达到完整、和谐、统一的教学。研究型教学强调引导学生对知识学习的自主性与探究性,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实践与体验,侧重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主要目标是激发创新情感、培养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