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503714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 年)卫生部 民政部 公安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二二年四月十日)卫疾控发2002 96 号我国精神卫生工作既包括防治各类精神疾病,也包括减少和预防各类不良心理及行为问题的发生。做好精神卫生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对保障社会经济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全球约有 4.5 亿人患有神经精神疾病,占全球疾病 负担的近 11。前10 位造成功能残缺的疾病中有 5 个属于精神障碍。我国目前精神疾病患者约有 1600 万人,还有约 600 万癫痫患者。神经 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约占疾病总负担的 20。此外,受到情 绪障碍和行为问

2、题困扰的 17 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约 3000 万,妇女、老年人、受灾群体等人群特有的各类精神和行为问题,也都不容忽 视。国内外研究都提示,心理与行为问题增长的趋势还将继续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负担到 2020 年将上升至疾病 总负担的四分之一。精神卫生问题作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和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和国际社会的共识。2001 年 3 月 8 日,江 泽民主席在致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布伦特兰博士的信中提出要“ 动员 全社会,努力为精神障碍患者重返社会创造适宜的环境”。- 2 -当前,我国精神卫生总体发展水平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和人民群众的需求相距甚

3、远,面 临众多的问题和艰巨的任务,要求精神卫生工作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和提高。在 认真总结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的经验教训和世界精神卫生 领域发展动态、全面分析和充分认识精神卫生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的基 础上,提出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 年)(以下简称 规划)。 一、指导原则 (一)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江泽民总书记有关精神卫生工作的指示精神, 坚持卫生工作“为人民健康服务,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的宗旨,使我国精神卫生服务能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适应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二)遵循“预 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

4、管理 ”的工作原则,全面推进新世纪精神卫生工作的发展。二、总目标 (一)基本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和社会团体参与的精神卫生工作体制和组织管理、协调机制。(二)加快制定精神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初步建立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精神卫生工作保障体系。(三)加强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全社会对精神卫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健康水平。(四)强化重点人群心理行为问题干预力度,改善重点精神疾病- 3 -的医疗和康复服务,遏止精神疾病负担上升趋势,减少精神疾病致残。(五)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完善现有精神卫生工作机构功能,提高精神卫生工作队伍人员素质和服 务能力

5、,基本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卫生服务需要。 三、具体目标与指标 目标一:加强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精神卫生知识水平。指标 1:广泛宣传,普及大众精神卫生知识。到 2005 年,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达到 30;到 2010 年,达到 50。目标二:开展重点人群心理行为问题干预,遏止精神疾病患病率上升趋势。指标 2:加强儿童、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减缓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上升趋势。 到 2005 年,在校学生心理保健知识知晓率达到 40;到 2010 年,达到 60 。 到 2005 年,遏止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总患病率上升趋势;到 2010 年,儿童

6、、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 和精神疾病总患病率降低到 12。 指标 3:开展孕产期妇女心理保健,提高孕产期妇女心理健康水平。到 2005 年, 妇幼保健机构医护人员的孕产妇常 见心理行为问题识别率达到 30;到 2010 年,达到 50。 指标 4:普及老年性痴呆、抑郁等老年期精神疾病知识,降低老- 4 -年期精神疾病危害。到 2005 年,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员和照料者对于老年性痴呆、抑郁等精神疾病的常见症状和预防知识知晓率达到 30;到 2010 年,达到 50。 指标 5:建立国家重大灾害后精神卫生干预试点,开展受灾人群心理应激救援工作。到 2005 年,重大灾害后干预试 点地区受灾人群获得心理救

7、助服务的比例达 20;到 2010 年,重大灾害后受灾人群中50获得心理救助服务。 目标三:完善精神卫生服务和保障措施,作好重点精神疾病的医疗和康复。指标 6:提高精神分裂症治疗率。到 2005 年,达到 50;到 2010年,达到 60。 指标 7:提高综合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抑郁症识别率,提高抑郁症患者接受治疗的比例。 到 2005 年,地市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的抑郁症识别率达到40,县级综 合性医院达到 30;到 2010 年,分别 达到 60、50。 到 2005 年,抑郁症患者接受治疗的比例在现有基础上提高60;到 2010 年,提高 120。指标 8: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至少建

8、立 1 个老年性痴呆防治试点,开展老年性痴呆防治工作。到 2005 年,试点地区老年性痴呆早期发现率达到 50,其中 50得到干预;到 2010 年, 扩大试点,早期发现率达到 60,其中 60得到干预。 指标 9:大力推广“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疾病防治康- 5 -复工作模式。到 2005 年,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覆盖人口达到 4 亿;到 2010 年,覆盖人口达到 8 亿。 目标四:建立、完善各级精神卫生工作体制和组织管理、协调机制,初步形成功能完善的全国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和网 络。 指标 10:基本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和社会团体参与的各级精神卫生工作体制和组织管理、协调机制。2

9、002 年,建立国家精神 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或协调办公室;到 2003 年完成省 级领导组织和协调机构建设;到 2005 年,完成地市级、县级领导组织和 协调机构建设。 指标 11:明确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精神卫生工作职责和任务,将精神卫生工作纳入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部 门年度工作计划,落实相关工作经费,开展实施情况监督、检查 。到 2003 年,完成地方精神卫生工作规划及实施方案的制定和颁布。 指标 12:初步形成功能完善的全国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2002 年,建立国家级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到 2003 年,完成各省级服务体系和网络的建设;到 2005 年,完成地市级 、县级服

10、务体系和网络的建设。 目标五:加强精神卫生工作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和服务能力。指标 13:开展多层次、多方面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培训。到 2005年,完成 50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培训;到 2010 年,完成 80。 开展综合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精神卫生工作的专业人员知识、技能培训,提高其服务能力。到 2005 年,完成 50相关人- 6 -员的培训;到 2010 年,完成 80。 指标 14:拓展提供精神卫生服务渠道。到 2005 年,70的直辖市和地级市至少有 1 所综合性医院能提供精神卫 生服务;到 2010 年,50的县级及以上地区至少有 1 所综合性医院能提供精神 卫生服务。 目

11、标六:掌握精神疾病基本信息。 指标 15:到 2005 年,完成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基本掌握全国重点精神疾病患病率和疾病负担情况。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府对精神卫生工作的领导,形成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和社会团体参与的精神卫生工作体制。 各级政府要把精神卫生工作列入政府重大议事日程,明确目标责任,掌握精神疾病发展趋势及其对社会、经济、政治的影响。 县级以上政府成立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和协调组织,明确有关部 门职责,统筹落实和安排精神卫生工作所需经费,组织、协调各部 门开展精神卫生工作和落实各项措施。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制定本地区、本部 门可持续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部门规

12、 划、计划时,必须将精神卫生工作列为必要内容。 各有关部门和社团(组织)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全面推行精神卫生工作的各项措施。 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精神卫生工作的积极性,鼓励并支持单位、团体、个人以多种形式提供 资助和志愿服务。 (二)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为精神卫生工作- 7 -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卫生部门会同民政、公安、司法等部门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草案)立法调研、起草、 论证,及时报请 国务院审核并送全国人大审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进一步完善精神 卫生专业机构的资质审核

13、与管理,规范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准入制度;制定、完善精神卫生相关标准和工作制度;规范心理治疗与咨 询;会同编制部门制定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设置方案。 计划部门要将精神卫生工作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以满足群众的精神卫生需求。 宣传部门要制定鼓励新闻单位开展公益性、群众性精神卫生知识宣传的政策, 积极发挥新闻单位在社会动员、传 播知识方面的优势作用,倡导 体质健康、心理健全的生活方式。 教育部门要结合素质教育的实施,将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心理行为问题工作纳入学校日常工作计划,并落实保障措施。 科技部门要积极组织和支持开展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防治的研究。 劳动保障部门在全面推进城

14、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和逐步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时,要妥善解决参保的重点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问题;促进康复后有劳动能力的精神疾病患者就 业。民政部门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的实际情况,及时收- 8 -容和治疗社会上无法定抚养人和赡养人、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以下简称“三无人 员” )的精神病人,研究制定对患有重点精神疾病有家无业且支付精神疾病基本医疗费用有困难的患者实行救助的政策。 公安部门要重点掌握辖区内可能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的基本情况,落实 日常监管和控制措施;依法做好严重肇事肇 祸精神疾病患者的强制收治工作。 司法行政部门应配合卫生部门制定和完善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政策

15、;要结合监禁及强制性教育改造场所的医疗卫生工作,加 强被监禁人群和强制性教育改造人群的精神卫生工作。 人事部门要会同卫生部门、民政部门建立和规范心理治疗与咨询、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技术资格管理制度;研究制定加 强精神卫生专业人员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扩大队伍规模,调整 专业结构。 财政部门要根据政府职责和工作需要,适当安排精神卫生工作经费,逐步增加对精神卫生工作的投入。 物价部门要根据各地经济发展和精神卫生服务的实际情况,确定精神卫生服务的价格体系,适时调整服务收费结 构和价格。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各类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举办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康复服务、技能培 训、生活照顾的机构,

16、对接受有 劳动能力的精神残疾者就业的企业实 行优惠政策,倡导全社会消除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使精神疾病患者在痊愈后 拥有平等就学和就业的机会。 (三)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渠道、多方位、多层次筹资模式。 - 9 -各级政府应根据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及精神卫生工作的需要,编 制经费预算,用于精神疾病的预防、社区康复和健康教育等。多渠道、多方位、多层次筹措资金,建立和完善贫 困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和救助制度;制定具体办法,鼓励单位、团体和个人 资助贫困精神疾病患者和支持精神卫生事业发展。 完善有利于精神卫生的财税支持政策和物价政策,引导社会资源投向精神卫生工作。(四)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加强精神

17、卫生宣传、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防治知识。大众传播媒介及各宣传单位应积极开展经常性精神卫生宣传工作,特别是覆盖面广、群众喜闻乐见的广播、电视 、报刊、杂志等媒介应积极提供公益宣传服务,并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政府有关部 门和社会团体应组织定期精神卫生宣传活动。积极开发和利用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向大众传播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防治知识,提供精神 卫生服务信息。各级残联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残疾人事业计划纲要提出的精神疾病防治康复任务,协调建立以政府为主导 、有关部门各尽其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组织管理体系,和以医疗 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 为依托的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体系,宣传普

18、及精神卫生知识,采取 药物治疗、心理疏导、康复 训练和社会服 务等综合防治措施,推行有利于精神疾病患者参与社会生活的开放式管理,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治疗康复服务,提高康复质量,依法保障精神残疾人的合法 权- 10 -益,促进精神疾病患者康复、回归社会。各级工会组织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别职工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计划,开展 职工精神卫生工作,疏导和缓解职 工因工作、竞争、失业、家庭生活等带来的压力;基层工会组织应该定期开展 职工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各级共青团组织要积极配合学校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和生活品质的工作力度;基 层共青团组织应积极开展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寓

19、科学、教育、 娱乐为 一体的学生课外心理健康课堂活动,促进提高学生精神健康水平。各级妇联组织要协助政府全面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加大对 弱势妇女群体的法律救助和心理问题预 防和疏导的工作力度;基层妇联组织要定期开展妇女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 询服务,在妇女自杀率较高的地区推动建立起妇女危机干预 网络和危机救助系统。各级老龄组织要因地制宜采取各种有效形式,积极在中老年人群及其家庭成员和看护者中开展老年心理卫生宣 传工作,普及老年性痴呆、抑郁等老年期精神疾病和常见心理问题的有关知 识;基层老龄组织要关心老年人的生活,为处于离退休、丧偶等各种生活 变故中的老年人提供多种形式的支持和帮助,有条件的地方要开设老年心理咨询热线或心理咨询服务。各级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综合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精神卫生相关学会和协会要主动开展精神卫生宣传和咨 询服务,为其他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