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考古的理想与现实挑战.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504458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考古的理想与现实挑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云考古的理想与现实挑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云考古的理想与现实挑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云考古的理想与现实挑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云考古的理想与现实挑战摘要:中国考古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很多新的变化。在一线工作五至十年的考古人,已经可以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这些变化,工作面临刷新自己观念和知识的紧迫任务。这些新的观念、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有的容易理解和掌握,但有些技术的要求和进步,是有一定挑战的,有些的确需要专业人士现场的处理。中国考古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很多新的变化。在一线工作五至十年的考古人,已经可以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这些变化,工作面临刷新自己观念和知识的紧迫任务。这些新的观念、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有的容易理解和掌握,但有些技术的要求和进步,是有一定挑战的,有些的确需要专业人士现场的处理。 经过长期的努力,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中

2、国的大部分地区已经初步建立了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考古学家可以较为容易地从考古遗存中去探索时空框架之外的问题。这个变化,导致现在的考古工作的内容丰富多样。再加上测绘记录、对考古现场文物的保护及文物提取的新要求。条件比较好的考古队伍构成已经发生了变化,从事田野考古发掘的专业人员仍然是核心,但也配备了可能来自不同单位的从事 GIS、现场测绘、动植物考古、体质人类学、文物保护等方面的专家。按现今考古工作的要求,对考古发掘区域周围大范围的地形、地貌等等地理信息的收集和准备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专门从事 GIS 工作的专家全程参与考古工作。现场文物及遗迹现象的保护和提取也需要领队和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充分的

3、沟通,协同开展工作。对于考古工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注意文化遗存所在环境以及文化遗存中包含的古代人类社会的信息。这些信息的存在有的比较明显,已经为考古学家所关注并提取,有的却非常隐秘,可能至今还没有被意识到。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如果能认识到某类信息存在的可能性,就可以寻找合适的技术和方法去提取。在筹划发掘计划的时候,领队就要和相关专家进行接触并充分协商,在发掘的过程中也是要深入讨论,择机实施。随着对公众考古的重视,还必须有一部分人员来具体从事这方面的宣教工作。现今比较流行的一个词“云计算”,可能对描述这种状态有帮助。“云计算”是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的发展或者说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

4、业实现。其技术实质是计算、存储、服务器、应用软件等 IT 软硬件资源的虚拟化。“云”的概念是从“电子云”借来的,电子和电子核关系紧密,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某区域内出现,好像带负电荷的云笼罩在原子核的周围,人们形象地称它为“电子云”。可以说,以田野考古工作者为核心,来自不同单位、多种专业背景的专家积极全程参与的云考古已经初现雏形。云考古的核心仍然是考古调查、发掘和整理,负责考古调查、发掘以及整理研究的田野考古学家是整个工作的中心。从事考古工作的各个科研机构和高校的考古系或者院就像大的电子核,各个具有领队资格的考古专家像一个个小的电子核。理想情况下,核心人物就是田野考古工作项目的领队或者考古课题负

5、责人。根据具体的发掘对象及任务,领队需要像电子核一样呼风唤云, 各个具有田野考古以外、和考古有关的专家和技术设备的科研机构或高校像电子云团。有的云团大,有的云团小。比如国家级的考古研究机构、被设为某项国家考古基地的单位,都是比较大的云团。高校中的考古学院或者考古系,也都是比较大的云团。一些散布在非考古专业的科研机构中的人才可以看作小一些的电子云。他们的团队也可以在考古学家的组织下,积极参与到田野考古工作中。他们的专业如条件允许,可以纳入考古专业的体系中发展。在国家文物局的组织和支持下,根据各个文物单位的特点及技术优势,已经在全国的很多单位成立了科目不同的基地。 这个举措非常及时,从国家文物局的

6、层面明确了一些单位的优势项目,并且在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可以让这些工作更上一层楼,带领整个行业中相关技术的进步。可以预见,将来还会出现一些不同技术的基地和中心,这些基地或者中心都是各地开展考古工作重要的技术支撑,是实现云考古重要的技术资源库和专家库。云考古相较于过去的考古,首先,是现在其他学科的专家不是作为一个辅助部分参与工作,而是整个考古工作非常重要的有机构成,其工作成果是考古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是考古报告重要的章节,而不是附录。其次,是这些专家可能要花更多的时间在考古发掘现场,和田野发掘负责人积极协调,甚至在田野工作启动前,就参与到工作的筹划当中。再次,多学科的专家可以来自全国不同的单

7、位,甚至有可能是全世界。课题制的普遍实施客观上促成云考古渐成气候,课题负责人可以根据需要,从更大的范围组建科研队伍。最后,不同次的发掘,可能是由同一个考古领队负责,但由于发掘对象的不同,学术目的的不同,参与工作的相关专业的专家构成会有很大的不同。云考古的方式一方面满足了现今考古工作需要提取各种信息的要求,另外一个方面,也可以保证考古工作能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实现云考古的 平台有几种。首先是一般性的田野考古工作,除了重大发现,这类发掘由于时间的关系,实现云考古会受到较大的限制。最好的平台是带有学术目的. 以课题的形式开展的主动性发掘。云考古的规模有大有小,大的比如“文明探源工程”。这种大的项目实

8、际上是多次云考古以及不同规模云考古聚合而成的。实际上,每次组织有效、多学科合作的考古发掘和后期研究工作都可以看作是一次云考古的实现。在一些田野考古工作中,如果文化堆积较为特殊,或者是学术任务的原因,核心人物可能不是负责发掘的人员,而是擅长某项非田野发掘专业之外的人员。云考古的确可以动用大范围中的人才和技术资源,最大程度地实现复原历史的目的,而且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不过,在现阶段要全面推广这种考古方式,还有很多的客观条件限制。首先,相关专业的人员比较紧缺。比如从事现场文物保护的专家数量远远无法满足工作的需要。第二,一些技术还没有被完全掌握。第三,资金是否充裕也是限制原因之一。第四,起到核心作用

9、的单位、领队或者课题负责人个人情感以及人脉关系会影响云考古的实现,在选择合作机构和专家的过程中,融洽密切的个人关系是重要的考虑因素。第五,各个考古单位为了保护自身权益,可能也不会按照技术优先的原则组织工作团队。第六,从国家的层面说,有的时候为了保护和扶持相关机构和技术的发展,不会完全在全世界范围选择最优秀的合作者。只有一些非常重要的田野考古工作,特别是一些中外合作的考古项目,可以实现这种理想的状态。不过这也有优点,稍微落后一些的机构、专业人员因此可以无失业之忧。另外这也鼓励各个高校或者研究机构中的考古单位认真定位,集中资金和人才,努力发展具有自身特点和优势的项目,争取成为云考古中受欢迎的单位。

10、解决以上一些矛盾,近期只能靠考古学家自己来完成一些需要专业工作人员完成的工作。这就要求经常对领队以及从事考古发掘的人员进行培训。除了理论培训,更多的是技术性的培训实践,使考古工作人员能掌握相关的技术操作。还有就是培养高水平的技工,提高技工的身份和待遇,让他们能替代处理某些专业人员的工作。比如测绘制图、现场文物保护和提取等等技术性的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是各类取样的工作,如果没有条件请相关专家亲临现场,通过平时具体的培训和考古现场与相关专家的通信沟通,能把需要的样本取好、取足,也算是一种实现云考古可行的变通的方式。简而言之,云考古就是以从事田野考古的单位或者领队为核心,根据每次工作特点、需要和预算,在本单位、全国、全世界邀请各相关专业人员,全程参与的多学科协同工作的考古。其原则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从田野考古工作中,获取最多的信息,提取、保护好最多的文物和遗迹现象。虽然细究起来,“云考古”还是没有和电子云本身的机制完全对应,也和计算机界中的“云计算”概念有一定差距,但这个词的确能简洁地描述今天考古工作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因此,不揣冒昧,对此进行一些论述。算是抛砖引玉,引起大家的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