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张打油的打油诗.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505654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读张打油的打油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再读张打油的打油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再读张打油的打油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再读张打油的打油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再读张打油的打油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再读张打油的打油诗人们常把一些以俚语俗话入诗,不讲平仄对仗,所谓“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诗称为打油诗。为什么叫打油诗呢? 原来中唐时代,有一位姓张名打油的人,他就爱作这样的诗,在以诗赋取士的唐朝,他的诗确是“别树一帜” ,引人“注目” 。如他的“咏雪”就颇有名:“江山一笼统,井口一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咏雪”通篇无一个雪字,看来这位张打油作诗是动过一番脑筋的。 不过张打油之所以闯出牌子,以至这类诗竟冠以他的名字称之为打油诗,还有一段轶事:有一年冬天,一位大官去祭奠宗祠,刚进大殿,便看见粉刷雪白的照壁上面写了一首诗:“六出九天雪飘飘,恰似玉女下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

2、的使锹。 ”大官大怒,立即命令左右,查清作诗人,重重治罪。有位师爷上禀道:“大人不用查了,作这类诗的不会是别人,一定是张打油。 ”大官立即下令把张打油抓来了。 张打油听了这位大官的呵斥,上前一揖,不紧不慢地说道:“大人,我张打油确爱诌几句诗,但本事再不济,也不会写出这类诗来嘛。不信,小的情愿面试。 ” 大人一听,口气不小,决定试张打油一下。正好那时安禄山兵困南阳郡,于是便以此为题,要张打油作诗。张打油也不谦让,脱口吟道:“百万贼兵困南阳, ”那位大人一听,连说:“好气魄,起句便不平常!”张打油微微一笑,再吟:“也无援救也无粮, ”这位大人摸了摸胡子说:“差强人意,再念。 ”张打油马上一气呵成了

3、后三句:“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这几句,与“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 ”如出一辙。大家听了,哄堂大笑,连这位大官也惹笑了,终于饶了张打油。张打油从此远近扬名。“打油诗”的称谓也不胫而走,流传至今。 打油诗最早起源于唐代民间,以后瓜瓞绵绵,不断发展,表现出活跃的生命力。这类诗一般通俗易懂,诙谐幽默,有时暗含讥讽,风趣逗人。 唐人张打油不过是一般的读书人,有人说他是个农民,总之是个无名小卒。但他的咏雪 “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一鸣惊人,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打油诗体,名垂千古。此诗描写雪景,由全貌而及特写,由颜色而及神态。通篇写雪,不着一“雪”字,而

4、雪的形神跃然。遣词用字,十分贴切、生动、传神。用语俚俗,本色拙朴,风致别然。格调诙谐幽默,轻松悦人,广为传播,无不叫绝。 清代有个新嫁娘,众宾客酒足饭饱之后,开始大闹新房,欢声笑语,热浪阵阵,直至深夜,还逼新娘吟诗一首,表达新婚之夜的感受。这真是强人所难。新娘无奈,终于口占一首:“谢天谢地谢诸君,我本无才哪会吟?曾记唐人诗一句, 春宵一刻值千金 。 ”可是这一吟,非同小可,立刻产生轰动效应。众宾客哗然大笑,乐不可支,都说“好,好!”有的说:“新娘急了,时间宝贵!”说着乘欢而散。此诗妙在末句,虽为引语,但此时此地,别有新意,个中奥妙,当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当可神通而不可语达。 打油诗到了现代,更成

5、为许多人的拿手好戏和取乐讽刺的工具,而且在内容和题材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人民的思想、要求和愿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但打油诗的艺术风格没有改变。如 1927 年以后,蒋介石建立了蒋家王朝,收罗了各路诸侯,他们表面上道貌岸然,但实际上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各怀鬼胎。于是鲁迅先生写了四句南京民谣打油诗:“大家去谒陵,强盗装正经;静默十分钟,各自想拳经。 ”揭露国民党的内部摩擦,对他们伪装正经的行为进行辛辣的讽刺。格调幽默风趣,语言通俗如话,生动形象。解放战争后期,著名诗人袁水拍有一首咏国民党纸币的打油诗,也很有意思。诗云:“跑上茅屋去拉屎,忽然忘记带草纸,袋里掏出百万钞,擦擦屁股

6、满合适。 ”这是对国统区通货膨胀的幽默讽刺,反映国民党的经济危机和政治黑暗。语言风趣逗人,俚俗可笑。 新中国成立后,反映各个年代现实的打油诗,如五十年代,有一首干部下乡的民谣打油诗:“下乡背干粮,干活光脊梁。早上挑满缸,晚睡硬板床。 ”反映的是解放初期干部清正廉洁、以身作则、吃苦耐劳的精神。陈毅外长写了咏原子弹的打油诗:“你有原子弹,我有原子弹,大家都有弹,协议不放弹。 ”这是针对美国政府的核垄断、核讹诈和核威胁的,表明中国政府的态度和立场。七十年代, “文革”动乱中,许世友将军写了莫猖狂打油诗:“娘们秀才莫猖狂,三落三起理应当。谁敢杀我诸葛亮,老子还他三百枪。 ”矛头直指江青反党集团,表示坚

7、决要保护邓小平同志的决心。1974 年,文化名人夏衍在狱中,模仿清代剃头诗写了整人诗:“闻道人须整,而今尽整人。有人皆可整,不整不成人。整自由他整,人还是我人。试看整人者,人亦整其人。 ”揭示了“文革”中林彪、 “四人帮”整人的社会现实,反映了作者处逆境而达观、洒脱的心态;同时说明这些蓄意“整人者”绝没有好下场,觉醒了的人们也将“整其人” ,叫他们永世不得翻身。 “文革”之后,大文豪郭沫若在悼念被迫害致死的阿英同志时,写了咏臭老九的打油诗:“你是臭老九 ,我是臭老九 。两个臭老九 ,天长又地久。 ”发泄了对“四人帮”残害知识分子的愤懑之情。 打油诗是作者对现实社会、现实生活假丑恶的感应,当然也

8、有对真善美的感应,但主要的是前者而不是后者。任何社会、任何时代,只要有可笑可恨之事,就会有幽默风趣、冷嘲热讽的打油诗应运而生。龙?成的新好了歌 云:“本人也盼党风好,惟有官位忘不了!只要职务升三级,权术自然不搞了。本人也盼党风好,只有车子忘不了!且等上海换奔驰 ,特权即刻取消了。”反映了党内一种奇特现象,对那些口是心非、两面派干部进行了幽默的讽刺和调侃,读来可笑而又可恶。党风有问题,社会风气也有不正的地方。在改革开放中,曾经一度有些人借考察学习之名,行公款旅游玩乐之实,于是有人仿效南宋林升传世之作题临安邸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写了一首“公款歌舞

9、”的剥皮打油诗云:“山外青山楼外楼,公款歌舞几时休?香风薰得“诸公”醉,九州处处作杭州。 ”讽刺那些肆意挥霍人民财富的所谓公仆们。 打油诗是典型的俗文学。也许正因为这“俗” ,一些“正统”文人才把它视为旁门。但文化名人周作人说:“思想文艺上的旁门往往比正统更有意思,因为更有勇气和生命。 ”周作人对旁门文艺的高度评价,也适用于对众多名人打油诗的评价。许多精彩的打油诗确实比好多正统的诗歌更有意思。打油诗的魅力在于它的趣味性、知识性和故事性,还有就是通俗性。不但诗本身有趣、幽默、俚俗,暗含讥讽,包容文史知识,体现名人的个性、爱好、轶事和思想,而且很多与诗有关的故事也很生动有趣。这种别样的“山寨情调”

10、拉开了中国打油诗的序幕。此后因其通俗与幽默,更是蓬勃发展,瓜瓞绵绵。连现代文学大师鲁迅也写过一首拟古的打油诗:我的所爱在山腰;想去寻她山太高,低头无法泪沾袍。爱人赠我百蝶巾;回她什么:猫头鹰。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心惊。开元年间的一天,冷风嗖嗖,雪花飘飘。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三人相约去酒楼饮酒。诗人们碰到一起自然就畅谈诗歌,这是共同的爱好,也是大家的长处。聊着聊着,忽然见一群歌女走进酒?,登楼献唱。按照唐代的习俗,歌女们唱的都不是流行歌曲,而是七言或五言的流行唐诗。 “凡有井水处,必能歌柳词” ,人们通常只知道宋词是用来唱的,却很少有人注意,其实唐诗在唐代也是可以唱的,它本身就是流行乐

11、曲的歌词。三个诗人一看歌女上来,顿时来了雅兴,于是相约说, “咱们几个平素都觉得自己颇负诗名,你不服我,我也不服你,这次咱们较量一下。看这群歌女唱谁的作品多,就说明谁更有名,更受人喜欢。”不一会儿,有一个歌女起身唱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不像普通“送别诗”那样极力渲染离情,而是以寒雨、孤山来衬托自己的孤独。虽然没有直说自己思念朋友的心情,但却想象着朋友们对自己的思念,而且叮嘱说,假如他们问起我的话,一定要告诉他们,我的心依然像冰一样纯洁,玉一样高贵。用冰和玉来映衬自己的志向,深藏了巧妙的语言功力,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确是上

12、乘佳作。王昌龄一听唱了他的作品,非常高兴。他就用手指在墙上画了一道记号, “一首了啊!”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个歌女站起来唱:“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今寂?,独是子云居。 ”这是高适哭单父梁九少府五言诗中的前四句。高适一听很高兴,也在墙上画了一道。 “有我一首绝句了啊!”接着,第三个歌女站起来又唱了王昌龄的长信秋词 ,王昌龄赶紧又画了一道, “两首绝句了啊!”这时候,王之涣开始郁闷了。本来觉得自己很出名,可这些歌女竟然没人唱他的作品,面子上有点挂不住了。他转头对高适和王昌龄说, “你们不要高兴得太早,这几个歌女唱的都是下里巴人的东西。你们看那个最漂亮的歌女不是还没唱呢吗?等她要唱的话,还唱你

13、们的,我就甘拜下风,再也不与你们争短长。要是唱我的,你?就得拜我为师。 ”话音刚落,王之涣说的那个最漂亮的歌女便站起来唱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这首凉州词虽是一首怀乡曲,却写得慷慨激昂、雄浑悲壮,毫无半点悲凄之音。 “黄河远上白云间” ,既有奔涌磅礴的气势,也有逆流而上的坚韧。一片孤城,羌笛何怨,将冷峭孤寂的情思脱口而出,却没有消极和颓废之感。万丈雄心与盛唐气象如水银泻地,流畅自如。诗人们听到歌女果然唱了王之涣的诗后,都禁不住哈哈大笑。但是歌女们不明就里,赶紧?过来问, “几位大人在笑什么呢?”三人高兴地说,你们唱的都是我们写的诗。歌女们

14、纷纷施礼, “我们有眼不识泰山!”随后邀请他们去喝酒,大家又是诗又是唱,非常愉快。这就是唐诗中著名的“旗亭画壁”的故事。所谓“画壁” ,就是像三位诗人一样,拿手指在墙上画一道。人们越是欣赏你的诗,说明你普及程度越高,流行范围也越广。不过,说起流行来,诗坛之上,恐怕非白居易莫属。白居易被贬江州后,曾经给好朋友元稹写信, “这一路从长安到江州,三四千里的路程,遇到了许多的客栈和酒楼。墙上、柱上、船上,到处都有我的诗;?女老少人人都能够背诵我的诗。 ”白居易非常高兴自己的诗能受到大众的喜欢。而诗写得越好,名气也就越大,喜欢的人也就越多,流传得也就越广。这似乎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在众多白居易的发烧友中,

15、有一个人最为奇特,他的崇拜方式也非常疯狂。这个人叫葛清,就是酉阳杂俎中“白舍人行诗图”中的主角。现代年轻人常常为了买签名书、看首映场、听音乐会,不惜在寒冬腊月或三九伏天排上几个小时的队,到了现场还又哭又笑,又跳又叫。常常给人一种疯狂的感觉。但和葛清比起来,这些实在是小巫见大巫。葛清是白居易的忠实粉丝,?实到什么程度呢?就是文身。葛清的身上文的不是青龙白虎,麒麟貔貅什么的,他是全身刺字。前胸后背,手臂大腿,他的身上一共文了三十多首白居易的诗。而且他对这些诗的位置还特别熟悉,别人问起白居易的哪句诗,他都能指着自己的前胸或者后背说,你说的这首诗就在这里。别人一看,果然是在他指的那个地方。他这样走来走

16、去,很像一块流动的诗板,所以大家就叫他“白舍人行诗图” 。古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葛清为了崇拜白居易竟然遍身刻字,体无完肤,可见他对白居易诗歌的狂热和痴迷。如果敢于大胆假设的?,或可推测他得到了父母妻儿的认可,全家都是白居易的发烧友也说不定。无论是旗亭画壁的浪漫,还是葛清文身的震惊,唐代人对诗歌的喜爱,对诗人的崇拜,恐怕都是空前绝后的。而时间,虽然可以消磨诗人们留在墙上的画痕,或将“白舍人行诗图”永远地留在唐朝的深处;但她们刻在历史深处的记忆却永不退色。画壁也好,文身也罢,都没能被岁月的风沙所掩埋,她们犹如唐诗的两条图腾:既有写诗者的冲动,也有读诗者的激情风流婉转,万古飘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