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导讨论:研讨型教学的原则与艺术,李松林,,一、研讨型教学的缘起,,二、研讨型教学的实践问题,三、来自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启示,普遍与特殊求同与存异一元与多元共性与个性,一对一的个别问答 一对一的个别谈话 一对多的小组讨论,使自以为知者知其不知:发问、反问、追问、迫问、设问 使自以为不知者知其所知:助产与发现,“我既不知道,也不自以为知道” “以身作则”,四、基于当代知识论与学习论的理解,(一)知识性质的完整理解客观性与建构性:强调建构性学习普遍性与境域性:强调情境学习个体性与社会性:强调合作学习明确性与默会性:强调内隐学习简单性与复杂性:强调复杂学习,(二)学习性质的重新理解,布置研讨任务提供资
2、料划分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研讨主题的选择与确定,二,主题概述;创设情境; ,研讨的引入,三,研讨形式的选择研讨活动单元的设计研讨中的问题设计,研讨活动的设计与展开,四,五、研讨教学的基本框架,研讨前的动员与准备,开放性;整合性;研究性;针对性,一,,Company Logo,(一)研讨主题的选择与确定,研究性,针对性,与学生的个体生活相联系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以问题或项目驱动,(二)研讨前的动员与准备,布置研讨任务提供资料划分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目标认同角色分配资源依赖能力组合,(三)研讨的引入,主题概述创设情境巧设悬念:激疑;巧“问”;示“错”;设“障” 求“变”;留“味”设疑导思:走近
3、生活,设计耐人寻味的问题;走向社会,设计发人深思的问题;追踪科技,设计扣人心弦的问题格言导引故事引入,Company Logo,(四)研讨活动的设计与展开,研讨形式的选择,研讨活动单元的设计,研讨中的问题设计,3.A、设计推进式问题,引导讨论不断深入,1、寻根问底,设计层层深入的问题:探究原因;预测后果;推测可能;寻求解析2、推波助澜,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寻找连接;比较异同;列举途径;摘取要义3、发散思维,设计突破成规的问题:扮演角色;提出假想;交换角度,3.B、设计延伸式问题,促进讨论升华,承上启下,设计铺垫型问题;联系实际,设计迁移型问题;大胆创新,设计拓展型问题,,Company Log
4、o,4、研讨中的教学策略运用,A主动参与,提供人际关系支持: 延缓判断、容忍暧昧;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冲突引导和清晰思路;注意个别差异;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能力,B合作学习,任务要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处理好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的时间分配小组研讨要有民主性和独创性适时引进竞争机制和激励性评价,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倾听(尊重与信任)、交往(沟通与理解)、协作(互助与竞争)、分享(体验与反思),C体验成功:三点认识,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需要充分尊重、信任和关怀。,国内情境教学的经验:,以培养兴趣为前提,激发主动性;以指导观察为基础,培养感受性;以思维训练为重点,释放创造性;以陶冶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主动参与为主线,贯彻实践性。,D探究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形成假设;收集资料,得出结论;验证和修正结论,,Company Logo,(五)研讨教学的基本要求,开放的心态,真诚的交流,深度的汇谈,平等的对话,自以为不知;放下自己的权威;尊重个体差异;允许不同的声音。,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真实地暴露自己的不足与问题;善于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真诚地指出别人的不足与问题。,独白对话(争论、磋商、妥协);求同存异理解;记忆理解思考创造;,给学生自由;民主的教学作风;和蔼可亲的教学态度。,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