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从心开始.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509213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20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幸福从心开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幸福从心开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幸福从心开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幸福从心开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幸福从心开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幸福从心开始:李子勋的 100 个快乐处方 序 (2007-07-23 21:40:31) 分类:我的连载序 文化视觉是心理医生主导的视觉文化的多样性是心理医生首先要考虑的内容。有一个笑话,说在瑞士阿尔卑斯山上居住着一个高山民族,他们与世隔绝,生活在海拔四千米上下的地方。一般在这个海拔高度,土壤和水含碘很少,所以,这儿的人个个都是大脖子。一天,有几个登山运动员来到这个村落,村落里的人立即发现他们是细脖子的人。孩子们围观并嘲笑他们,好心的人斥责道:“不要歧视身体有残疾的人!”并为他们找来了村落里的医生。一番检查后,医生对他们说:“你们不幸患了碘中毒,病得不轻,要严格禁碘,必需服用低碘饮食。”大脖

2、子对于这个村庄的人来说是健康与美丽的象征。大多数的心理冲突来源于文化(观念系统、生活方式、群体规则)的冲突,心理医生如果一心只为健康理念工作,有时会像那个村落医生一样可笑。用跨文化的方式研究精神疾病中的幻听也让人觉得有趣。东方文化以耻感为重,幻听的内容多半是自己作风不好,品行不端。西方文化以罪感为主,幻听多是被指责有罪、邪恶一类。而幻听在非洲部落或印第安部落又不一样,因为幻听被解读为通灵,所以幻听的内容又多是预兆与神的启示。在这样的地方幻听是一种天赋的才能,幻听的人被大家奉为智者,受到爱戴和崇敬,所以人们会有意去发展幻听的能力。由于幻听的指向是预告灾难、天气、节气、播种、出猎等,当人具有幻听的

3、时候,不仅不苦恼,反而欣喜若狂,这样的幻听自然也不会干扰到他正常的生活。这本书主要是我对涉及有关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人际间亲密关系的一些疑难问题的解答。这些解答和普通心理学的解释可能会很不一样,原因是我一直试图对心理困惑背后的文化进行解读。大多数心理困扰其实是观念冲突所引发的痛苦。我在一个学习班上问,谁能举出一个不受文化影响的心理痛苦,有人说亲人死亡引发的悲伤是不受文化影响的。我马上会指出不同文化下面对死亡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有的民族在亲人离去时,会举行欢快的告别聚会,送亲人回家(去天堂)。感谢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同意为我出这个集子。当然,也希望这个集子给读者带来一些新的体验,并提供一些面对心理困境的

4、新方法,帮助读者开拓人生的快乐之旅。1. 心理世界心理世界存在于内心,和外部世界明显不同。我们共同观察到的物体是外部世界的客观存在,当我们离开这个物体,去向别人描述时,只能描述物体留在我们内心的印象,这个印象因每个人对物体的观察不同而不同,也因每个人对物体的感知不同而不同。我们看到的同一个物体经由描述后就变得不那么一样了,这是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差别。客观世界是硬的,内心世界是软的,不要以为你对现实的感受一定等同于别人的感受,差异是自然的。抹杀两个世界的差异或者不能很好地设立两个世界的边界,人就会陷入无穷无尽的烦恼之中。很多心理困境是文化造成的。人类创造了文化,创造了人类社会。文化反过来又把自

5、然的、动物性的人改变为文明的、社会的人。社会人与自然人最大的不同是需要遵循社会的游戏规则,并表现出符合社会规范的个性和行为。不要以为你表现出来的东西就代表了你自己,其实那只是你在某种文化观念下的自我面具。面具下面,是自我内部的阴影。荣格认为人的面具越完美,掩藏的阴影越大,内心的烦恼和冲突就越强。神秘的事物本身并不神秘,我们是因为无知和好奇才有神秘的内心体验,很多我们感觉神奇的东西在动植物看来,假定它们有智慧的话,恐怕是非常自然、平凡的东西。人类的心智仿佛不能穷尽这个世界的奥秘,世界是不可知的。知道这一点我们就会,心生敬畏;心存敬畏,我们就找到了在这个世界的立足点,我们坦诚地面对人类的限制,面对

6、这个世界,既不狂妄白大,也不妄白菲薄,并由此获得内心的安宁。1.1.1 恐惧-“我很爱看恐怖片,但每次看完后都要害怕好几天,可还是控制不住地想看,我是不是很胆小?”-恐怖是潜意识中的快感体验,你对恐怖片的感觉几乎是一种世界性的人类经验。对恐怖又爱又怕是真正享受恐怖艺术的心灵源泉和情绪状态,这也是为什么恐怖片的市场票房经久不衰的原因。日本的心理恐怖片我也挺喜欢看的,比如去年的午夜凶铃。刚看完时,家中的电话真的响了,一家三口谁也不敢去接,嘴里不说,心里都在想:“会不会是凶兆?”我的女儿更是一反常态,拔掉她好不容易才争取到手的、自己房间里的电视电源和天线,怕会有贞子之类的东西从屏幕中爬出来。这倒省得

7、我们担心她在学习时间偷偷地看电视。恐惧体验的确是世界性的。还在一百年前,著名的生物进化论学家达尔文就发现,哺乳动物的恐惧表情与人类的恐惧表情几乎一样。在恐惧的瞬间表现为:“眉梢上扬、瞳孔扩大、眼光发直、嘴张大、无意识地惊声尖叫或呼吸暂停、憋气、脸色苍白、表情呆若木鸡。”更大的恐惧会伴有肌肉的紧张发硬、不由自主地震颤、毛发竖立、起鸡皮疙瘩、毛孔张开、冷汗直流,同时,内脏器官功能亢进、肾上腺素分泌、血压升高、思维变慢或停滞,这就是我们俗称的被“吓傻了”。体弱的人还可能出现短暂晕厥,其心理机制是对恐怖情景的一种快速逃避反应,什么都不知道了,恐惧也就不存在了。有的人事后还会出现选择性遗忘,这是对恐惧体

8、验的一种无意识压抑,只有在催眠状态下才能唤起回忆。动物界就存在这种假死状况,旨在回避危险与恐惧。恐惧过后,人会有一种解脱的快感,全身的肌肉、骨骼乃至精神、情绪的松弛、放松,长长地呼吸,内心洋溢着一种绵绵不断的舒适、平和与惬意,对自我处境的安全感、幸福感、满足感接踵而来。这种惊吓过后的舒服、失落后的重获、痛苦过后的快感、死后的再生都是人类共有的最深层的内心感觉模式和最原始的文化与精神的原型。心理学认为每个人在潜意识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未解决的恐惧冲突,比如对衰老和死亡的恐惧、对危险的恐惧、对失控或精神错乱的恐惧、对暴露自我的恐惧、对失去或改变的恐惧,等等。这些未解决的恐惧感或多或少会影响我们内心

9、的和谐,使我们下意识地做一些本不愿意做的事。而观看恐怖片可以帮助我们体验到内心潜藏着的恐惧意识,并尽可能地释放它,由此获得内心的补偿与平衡。中国文化认为,人有七情六欲,恐惧正是人类的意识与感觉要素。生活在安全感中的人,恐惧感和恐惧的表达被压抑,需要找一些恐怖的情景来感觉它和释放它。正如生活在幸福、富足中的人喜好看悲剧片,看似在为男女主角掬一把同情泪,实则在畅心舒怀,顺肠通气;而生活贫困的人们喜欢喜剧片大团圆,以此来满足他们对成功与幸运的联想。临床心理学有一种艺术治疗,让一些有焦虑、恐惧的神经症患者观看恐怖电影、聆听惊悸的音乐,或在家中悬挂沉船、火灾、地震等恐怖或悲伤的画卷,通过他们的日日面对来

10、释放内心的恐惧感,使之不能积聚到某种可能导致当事人失去正常生活能力的强度。痴迷恐怖片的人,会因为被刺激过多而对恐惧感觉难受。当他们对恐惧已经不再那么害怕的时候,去看恐怖片就有点儿味如嚼蜡,甚至有点儿麻木不仁。美国电影惊声尖叫系列的确创造了许多胆大、不再害怕的人。由于所有的足以引发恐惧的电影手法都使用过了,现今的恐怖片导演已经黔驴技穷,留给人们的只是一种滑稽的重复和平淡而虚假的造作感。所以,我个人以为,看恐怖片切不可接二连三,最好有一个相当的时间间隔。当然,每个人内心的恐惧激发都有一定的阈值,这个阈值还可能随年龄的不同、心境的不同而改变。一般说来,恐怖情景有描述上的等级,从小到大排列是吃惊、惊愕

11、、恐怖、惊恐、震骇。有的人在很低等的恐怖中也会表现出一种很强的恐惧色彩,被心理学认为有一种夸张性;另一些人在很高的等级中也无恐惧表现,具有一种情绪的压抑和掩饰性。这样的表现都可能有一些复杂的心理动因在起作用,需要精神分析去诠释和理解。上面的个案对恐惧的感觉是敏锐的,他在观看恐怖片时的体验自然是异常鲜明和清晰的,这一点不用奇怪。相反,这恰恰说明他正是恐怖片的最佳受众和最好的受益人。建议他勇敢地踏进影院,在一遍惊叫声中去体验生命活生生的感觉;或者,买回自认为优秀的恐怖片,打开影碟机,关上灯,拉上窗帘,屏住气,去接受与死亡的握手,与“魔鬼”的契约,与恐惧的共舞吧。1.1 人类的情绪体验人们对自然万物

12、的感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自身的观察系统。用非此即彼的思维逻辑来看这个世界,我们很自然地会把所有的事物都分出好坏、黑白、正反、对错、胜负、有序与无序、规则与杂乱、稳定与突变、发展与退化、物质与精神、男人与女人、直线因果与循环互动。我们会觉得许多事情都处在矛盾的对立之中,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当我们摘掉非此即彼的眼镜,用自然的、存在性的眼光,在更长的时间序列中去观察世界,又会发现对立的两者浑然一体,很难截然划分。比如,我们感知到的黑夜与白昼,是不会同时出现的;当我们的视觉跳出自我感觉,立即就能知道,地球的黑夜和白昼是同时性的;如果我们的视觉跳得更远一些,又会发现并没有黑夜白昼,有的只是一片蔚蓝。因

13、而,大多数我们自以为是的真实,其实只是我们的心智和观察系统发明的。1.1.1 恐惧-“我很爱看恐怖片,但每次看完后都要害怕好几天,可还是控制不住地想看,我是不是很胆小?”-恐怖是潜意识中的快感体验,你对恐怖片的感觉几乎是一种世界性的人类经验。对恐怖又爱又怕是真正享受恐怖艺术的心灵源泉和情绪状态,这也是为什么恐怖片的市场票房经久不衰的原因。日本的心理恐怖片我也挺喜欢看的,比如去年的午夜凶铃。刚看完时,家中的电话真的响了,一家三口谁也不敢去接,嘴里不说,心里都在想:“会不会是凶兆?”我的女儿更是一反常态,拔掉她好不容易才争取到手的、自己房间里的电视电源和天线,怕会有贞子之类的东西从屏幕中爬出来。这

14、倒省得我们担心她在学习时间偷偷地看电视。恐惧体验的确是世界性的。还在一百年前,著名的生物进化论学家达尔文就发现,哺乳动物的恐惧表情与人类的恐惧表情几乎一样。在恐惧的瞬间表现为:“眉梢上扬、瞳孔扩大、眼光发直、嘴张大、无意识地惊声尖叫或呼吸暂停、憋气、脸色苍白、表情呆若木鸡。”更大的恐惧会伴有肌肉的紧张发硬、不由自主地震颤、毛发竖立、起鸡皮疙瘩、毛孔张开、冷汗直流,同时,内脏器官功能亢进、肾上腺素分泌、血压升高、思维变慢或停滞,这就是我们俗称的被“吓傻了”。体弱的人还可能出现短暂晕厥,其心理机制是对恐怖情景的一种快速逃避反应,什么都不知道了,恐惧也就不存在了。有的人事后还会出现选择性遗忘,这是对

15、恐惧体验的一种无意识压抑,只有在催眠状态下才能唤起回忆。动物界就存在这种假死状况,旨在回避危险与恐惧。恐惧过后,人会有一种解脱的快感,全身的肌肉、骨骼乃至精神、情绪的松弛、放松,长长地呼吸,内心洋溢着一种绵绵不断的舒适、平和与惬意,对自我处境的安全感、幸福感、满足感接踵而来。这种惊吓过后的舒服、失落后的重获、痛苦过后的快感、死后的再生都是人类共有的最深层的内心感觉模式和最原始的文化与精神的原型。心理学认为每个人在潜意识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未解决的恐惧冲突,比如对衰老和死亡的恐惧、对危险的恐惧、对失控或精神错乱的恐惧、对暴露自我的恐惧、对失去或改变的恐惧,等等。这些未解决的恐惧感或多或少会影响我

16、们内心的和谐,使我们下意识地做一些本不愿意做的事。而观看恐怖片可以帮助我们体验到内心潜藏着的恐惧意识,并尽可能地释放它,由此获得内心的补偿与平衡。中国文化认为,人有七情六欲,恐惧正是人类的意识与感觉要素。生活在安全感中的人,恐惧感和恐惧的表达被压抑,需要找一些恐怖的情景来感觉它和释放它。正如生活在幸福、富足中的人喜好看悲剧片,看似在为男女主角掬一把同情泪,实则在畅心舒怀,顺肠通气;而生活贫困的人们喜欢喜剧片大团圆,以此来满足他们对成功与幸运的联想。临床心理学有一种艺术治疗,让一些有焦虑、恐惧的神经症患者观看恐怖电影、聆听惊悸的音乐,或在家中悬挂沉船、火灾、地震等恐怖或悲伤的画卷,通过他们的日日

17、面对来释放内心的恐惧感,使之不能积聚到某种可能导致当事人失去正常生活能力的强度。痴迷恐怖片的人,会因为被刺激过多而对恐惧感觉难受。当他们对恐惧已经不再那么害怕的时候,去看恐怖片就有点儿味如嚼蜡,甚至有点儿麻木不仁。美国电影惊声尖叫系列的确创造了许多胆大、不再害怕的人。由于所有的足以引发恐惧的电影手法都使用过了,现今的恐怖片导演已经黔驴技穷,留给人们的只是一种滑稽的重复和平淡而虚假的造作感。所以,我个人以为,看恐怖片切不可接二连三,最好有一个相当的时间间隔。当然,每个人内心的恐惧激发都有一定的阈值,这个阈值还可能随年龄的不同、心境的不同而改变。一般说来,恐怖情景有描述上的等级,从小到大排列是吃惊

18、、惊愕、恐怖、惊恐、震骇。有的人在很低等的恐怖中也会表现出一种很强的恐惧色彩,被心理学认为有一种夸张性;另一些人在很高的等级中也无恐惧表现,具有一种情绪的压抑和掩饰性。这样的表现都可能有一些复杂的心理动因在起作用,需要精神分析去诠释和理解。上面的个案对恐惧的感觉是敏锐的,他在观看恐怖片时的体验自然是异常鲜明和清晰的,这一点不用奇怪。相反,这恰恰说明他正是恐怖片的最佳受众和最好的受益人。建议他勇敢地踏进影院,在一遍惊叫声中去体验生命活生生的感觉;或者,买回自认为优秀的恐怖片,打开影碟机,关上灯,拉上窗帘,屏住气,去接受与死亡的握手,与“魔鬼”的契约,与恐惧的共舞吧。1.1.2 快乐-我本质上是一

19、个情绪比较低沉的人,凡事都爱往坏处想,偶尔的快乐也很快就消失。我想做快乐主义者,想知道如何寻找快乐并把快乐留住。-快乐是一种内心资源,不快乐也是一种内在动力。快乐是一种给予,让内心的阳光点燃别人;不快乐是一种吝啬,把好情绪压制在内心,不愿与人分享。不快乐在社交场景中有两种象征意义:让喜欢的人来亲近我,给予关怀,潜台词是“我需要你!”同时也是让不喜欢的人离自己远点,“别来烦我!”太多的快乐让人觉得你没心没肺;太多的不快乐让人感觉你孤僻古怪,好像别人总欠你的。恰到好处的快乐会点亮自己和所有的人;恰到好处的不快乐会控制局面,控制喜欢你的人的心。持续的快乐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的情绪是有起伏的。当一个人感

20、觉快乐的时候,好的情绪在释放,并慢慢平复,不好的情绪也会慢慢显现。每个人都有特定的情绪曲线,快乐与不那么快乐总是像水一样流动着,想做快乐主义者去追求并留住快乐是无用的。过度满足和快乐的情绪很快就会转换成挫折与不满。如果说人的情绪是天生的,那么有三个办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多地体会到快乐。一是让快乐来和走得慢一些。激情对快乐的消耗很大,也让快乐溜走得快。节制的、清淡的愉悦感可以帮助我们更长久的保持着快乐与满足的心境。二是提高心理对快乐的敏感。其实抑郁的人不是没有快乐而是内心失去了体验快乐的能力。当情绪压力来的时候,决定把情绪朝向快乐还是不快乐全在于我们对情绪的联想。快乐的人做积极的联想,得到快乐;不快

21、乐的人做消极的联想,得到悲伤。三是创造可以感受快乐的情境。快乐是专心致志去从事一项活动,或潜心于一件有回报的事情,或创造性地实现一种关系后的副产品。好奇心是快乐的必备要素,探索精神是快乐的源泉,学会去爱是快乐的动力,活在当下是快乐的保证。不可能单纯为了追求快乐而获得快乐,快乐需要付出与创造,就像农民辛劳地播种、耕作,最终才会有收获。1.1.3 敌意-我是个比较随和的人,跟所有同事的关系都不错,但唯独对一位同事会无端地产生厌烦,讨厌她的个性和习惯。其实她人不坏,也没惹我,可我就是看着她烦。这是怎么回事?-为自己找到一个假想敌是一种处理内心愤怒最安全、最省力、最有益的办法。人活得哪怕是非常的中立和

22、客观,仍免不了受内心好恶的影响。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会有意无意地把一些内部的愤怒转移给他人,心理学称这样的情绪转移为“负性移情”。人们也会把热情、爱、欣赏投射给另一些事物和人,和他们分享快乐,这是一种“正性移情”。如果你只能通过对同事的无端厌烦来平衡情绪,私下里你应该对她心存感激。真正的厌烦是冷漠麻木、没感觉和不知道。人对某件事、某个人的恼怒有时混杂着许多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往往是某事某人激发了自己潜藏已久的焦虑,因为无意识害怕这种内心焦虑再现,而迁怒于他人、他事。在我看来,那位同事的某些个性或习惯,正好对应了你内心一直刻意要压抑的东西,你厌烦的恰好可能是部分的你自己。每个人的心中都存

23、在着一些个性的阴影,自己难以察觉,你对某个人好或对某个人歹,其实都是内心自我的具体化,类似一种心理愿望的表达。比如,我们都喜欢美丽的东西,心理愿望正是渴望自己也那么美;我们不喜欢丑陋的人和事,因为我们害怕自己变丑陋。与人交往很像是照镜子,你总能发现镜中人的美中不足,喜欢也好,遗憾也罢,那就是你对自我的态度。用分析的眼光看,这是一种对关系的依赖,通过攻击别人来感知自己,获得“我不像她!”的自我感。比如,有人很风情,而你内心似乎也很风情,但你不愿意这样,或不愿意让人觉得你这样,你就会起劲地攻击那个人很风骚,这样就证明自己不是那类人。这很像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哟!读你的东西,我还感觉到另外一层心理含意。

24、你敢于无端对她不敬有可能是你潜意识觉得她比较安全,她可能不具备伤害你的能力,正如大国可以随意评论和欺压小国一样。所以,我敢说你不敢用同样的态度去对付那些尖酸刻薄的厉害角色,即使你不想讨好他们你也会退避三舍。真正的解决办法是向你的同事率先伸出友好的手,对她的接纳会让你变得更加成熟。1.1.4 嫉妒-我的工作能力强,身体与相貌比较好,喜欢与英俊聪明的男士交朋友。不料议论我的风言风语铺天盖地而来,我百般解释,却越抹越黑。真不知道人们的心理为什么那么促狭?-人们的确有一种善妒的心理,大多数人都喜欢捕风捉影、道听途说、以讹传讹,其实这正是内心的嫉妒在作怪。人们在意你,说明你有比别人强的地方。一个美丽的未

25、婚女子,跟多个帅哥来往,的确容易让许多自惭形秽的男女艳羡。有种心理防御叫“心理反向作用”,指人越渴望做一些反常规、反传统、反伦理的事,越会公开地贬低和攻击这样的事,通过一种表面的否定来掩藏自己的暧昧居心。其实,被人嫉妒既是痛苦的事,也是快乐的事,因为人的嫉妒心是由羡慕心演化而来的。伟大的但丁说过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是一句很大无畏的话,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一般来说,嫉妒是一种迂回的认同,被嫉妒的人某些方面常常比嫉妒者要好。所以,被嫉妒的人常常处在心理上的优势地位,嫉妒别人的人常常处在心理劣势。明白这点你也许不会再痛苦。对抗嫉妒有三种方法。一是保持距离。嫉妒情绪容易发生在与你

26、平起平坐的人、朋友、同事、同学、邻里、兄弟、姑嫂之间,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人们懒得去嫉妒。与他人保持心理距离和关系距离,会让对你敏感的人脱敏,失去对你的兴趣。二是平抑自己。在公众环境里保持一种随同性,服从社会的一般游戏规则,以此来平息人们的猜疑。但这样一来,你可能失去心理的自由。三是通过对抗,辩解来反击,让嫉妒者自讨没趣。不过,这很容易被认为是欲盖弥彰,引起猜疑的升级。真正的反击是不予理睬。有位名人对一个小报记者的挑战置之不理,任其百般地挑衅和辱骂,就是不肯应战。他说如果我应战就贬低了自己的身份,这是一种但丁的精神。谣言在它亦真亦假时才吸引人,激起人们的猜疑心,不妨干脆大胆些,不打自招。谣言一经

27、证实,就失去了传播的动力,人们反倒会见怪不怪。从另一个角度看,你对风言风语的敏感,说明你也处在一种患得患失的心理冲突中。生活中的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永远是矛盾对立的,只有接纳这种对立性,你才能找到内心的秩序和平和。1.2 多样的心理现象人生活在两种不同的现实中,一是内心现实,二是客观现实。客观现实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内心现实却有些含混、模糊与不确定。心理现实基本是人对客观存在的一些主观建构。比如,一张书桌摆在那儿,谁都可以用手摸摸,在上面写写画画。可这张书桌反映在人的内心,引发的感受,离开后书桌给内心留下的印象却因人而异。当人要把对书桌的印象描述出来时,会发现描述出来的书桌只是一些感知的

28、细节,且与他人的描述存在明显差别。书桌是现实的,我们对书桌的感知是内心的。由此可知现实是硬的,内心是软的,多样的,不确定的。知道这些,我们应该理解这句话“被描述出来的真实已经不再是真实”。1.2.1 内心现实-我不小心看到了一个同事好友的日记,才发现她最讨厌的人竟是我!在日记里,她毫不留情地表达出对我的鄙视。我希望自己能装作什么也没有发生,但是很难!我该相信现实中她对我的友情,还是相信日记里她对我的感觉? -你的问题让我想起好莱坞电影The cell中,进入别人大脑意识的医生凯瑟林。她看到的东西让人瞠目结舌一个卑微的罪犯内心却是个华丽的统治者。你在日记中看到的东西不是你朋友现实中的真实,而是另

29、一种形式的真实内在真实。人的内心现实可能有一种对外部现实的补偿性,在生活中看起来顺理成章的事在内心深处可能会掉了个,变了形。爱一个人的深处也许还隐藏对这个人的恨、嫉妒与攻击性。事实上,心理研究认为,人的言行和内心常常是不一致的,很多时候恰巧是相反的。因为言行要求服从现实规则,而思想却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有时甚至是喜欢偏激和走极端的。比如,渴望权威的人表现出来的是有意无意地对上级的讨好巴结;内心怯懦的人故意要装出一副让人害怕的样子。另一方面,爱和恨、喜欢和不满在心理现实中是同义词,有着同一等级的感觉体验和压力。你与好友不仅在工作中很接近、很亲密,在她的精神世界里你们也是密不可分的。恨你、嫉妒你

30、、渴望击败你或控制你可能是她内在的精神动力。这种动力的另一面是她对你的依赖(愿意服从你)和移情(把一种深层的情感投射给你)。但对你的依赖和移情是她理性中不能接受和认同的东西,因而她产生了对你既无奈又愤怒的感觉,不得不通过写日记贬低你来平衡自己,以此掩藏她心理深层的自卑感。你完全可以相信现实中的那个好友,至于日记中的那个她,你可以敬而远之。除非你也同样在依赖她和需要她认同你,不然,你不会渴望被她全盘接受。你无意中读到的东西,只是好友的内心独白,知道她认知中的双重性,有利于你与她保持一种合适的关系边界。有这样一个边界,你们彼此相处起来反倒可以轻松一些。精神分析理论说,人需要一个竞争的对手,如果没有

31、,精神会创造出一个来。好友在日记里对你的不满、贬低,甚至鄙视,说明你无形中给了她很大的压力。她无法在现实中战胜你,不得不在精神的私人领地中扮演一个强者或道德评判者。其实,爱一个人和恨一个人都是针对自我的挣扎。我猜想你的好友在小时候的情感成长中,可能有一个让她又爱又怕的人。她需要制造出一个分离的自我来同时接受两种情感。在与你的关系中,这种情感模式被再现了。那么,我们怎样来识别好友只是心理层面需要一个情感投射的对象,还是一个真正对你心怀叵测的人呢?如果她在需要你帮助或利益的驱使下刻意地附和你、迎合你,甚至讨好你,另一方面又有意无意地在某些不起眼的方面给你出难题,渴望看到你出错,甚至在你陷入困境时落

32、井下石,这样的人你就不得不提防。另外,我感觉,相比之下,你对她的关注要比她对你的关注少得多,我想你对她多少有点儿冷,有点儿高高在上。单就这一点,好友有理由在内心表示对你的不满。其实,内心世界是一种绝对隐私,在那里很多的现实问题都会被扭曲、变形来适应精神的感觉模式。你读到的只是好友内心的影子一个还没有长大的、有点恋母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喜欢攻击最接近她的人。每个人内心都有阴影,可以说我们的影子是我们自己的一个部分,但不等于自己。检视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我们都可以发现许多非理性的、黑白颠倒的东西。真正的原因是,物质存在的本身是没有对错的,但人类社会的有序存在需要秩序,所以对错就被发明出来。人类在现实领

33、域要保持一种有序状态,精神世界就会缓慢地滑动到对立的极点无序存在,让被篡改过的东西再扶正回来,以此来实现一种内在的均衡。如果不信,请你不假思索地、记日记似的记下你一天中的游思杂想,看看结果会不会令自己惊讶,看看到底有多少东西你觉得是你喜欢的,又有多少东西让你惊讶地认识到你原来是如此的糟糕透顶、俗不可耐!如果有一种仪器能解读人的脑电波,那么人们才能真正地意识到内心现实不等于外部现实。内心现实是无序、无道德感、无规则、黑白颠倒和混乱的。1.2.2 暗示-我老是用别人的评价来左右自己的判断。太容易接受别人的暗示,使我的生活乱成一团。我怎样才能学会有条理地生活?-暗示性的确是人类特有的、有趣的精神现象

34、。据一些科学报道,生物界某些动植物种类也有对暗示的反应能力。每个人对暗示的敏感性不一样,有的暗示性高,有的低。暗示性越高对世界的感知能力越强,具有高暗示性的人的内在感觉也要比别人更丰富多彩。经典的测试暗示性的方法是用两杯清水,说其中有一杯含有少量酒精,暗示性高的人就可以嗅出酒味来。暗示又分语言暗示和非语言暗示、被动暗示和自我暗示。被动的、非语言的暗示更像是一种经典的暗示方法,常用在心理治疗中。你的问题是一种很无聊的自我暗示。表面上你是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实际上你是活得有点儿不真实,好像时时刻刻在问:“我是谁?”要对抗暗示并不难,你只要做到充耳不闻、视而不见,谁想暗示你都不成。当然,暗示性高也可

35、以是很积极的。你常常会对某些事有特殊的预感,或者有一种超能力,你能一眼看出某个人可交不可交,要骗你很难。你对情爱的联想远比一般人绵长、复杂,一个眼神可以让你的心热情如火,也可以刹那间冷若寒冰,或者“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暗示性高的人也不怕孤独,因为你的心难得有休闲的日子。近日无忧,你还会留恋于往昔或徘徊于将来,人间的大悲大喜无不在你的心中穿梭跌宕,雁过留痕。暗示性高的人喜欢幻想,更多地流连在自己内心建构的世界里,可能引发社会接触不良,或孤僻倾向。心理学的催眠技术就是建立在人容易接受暗示的基础上,用一种诱导技术,让人慢慢专注于催眠师的语言,并以此产生需要的联想,心理困扰在这样的联想中就被悄悄地

36、处理掉了。所以,不要怪暗示搞乱了你的生活,在你还没有活到老眼昏花的时候,不必过早让生活变得过分有条有理。1.2.3 敏 感-每次跟别人谈完话,我的脑子里会反复出现谈话过程,担心自己说错了话。别人早把谈话忘掉了,而我还纠缠在这里面,很累。-担心自己说错话实质上是一种人际敏感,说明你还处在一个充满困惑的年龄。说实在的,大多数心理问题是被自己努力建构出来的,这是一种指向自己的“执著”。人在成长的某一阶段,都会用一种非此即彼的直线逻辑思维来认识这个世界和认识自己,把事物分成对与错、是与非的两种状态。你现在正处于这样的年龄,你的痛苦是一种成长的痛苦。解决的方法大体上有两种。第一种是接纳的态度。把这种人际

37、敏感看作是一种培养记忆的“游戏”,喜欢它,不要排斥它。敏感本身是一种不自主形式,把它变为一种主动的、自主的形式,它所引起的烦恼就会大大减少。精神能量最怕压抑,你不再压抑它,精神的动力就会很快衰竭。第二种态度是等待。相信成长的力量是世界上最原始、最伟大,也是最不能抗拒的力量。人际敏感只是一种年轻的伴随状态,只要你的生命在继续,它就只是你生活中的一个“过客”,它来了,但它还会离开。中国古训中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就是人心智成熟的规律。如果你想二十就不惑,三十就知天命,那么你首先要放弃对因果、是非的执著。接下来你还要放弃对直线逻辑、唯物质主义、唯科学主义的执著,承认存在是唯一的现实,承认存在只是一种状态,没有原因也没有极向,也就无所谓对错。语言一旦说出去,别人听了怎么想有时你根本猜不到。每个人对语言含义的理解本来就不同,听话的时候每个人的心境也会不同,对语言引发的心理联想因为个人的生活经验也会有不同,那么多的不可知因素同时存在着,去思考自己语言的对错是多么无聊啊!放弃了对错,你才会获得思想与表达的自由,也就获得了社交中的快乐。那个时候,什么样的烦恼都难纠缠你了。1.2.4 误 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