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高母猪繁殖效率的技术措施母猪繁殖效率的高低是决定养猪场(户)经济效益的基础。培育好后备母猪、精细化饲养管理繁殖母猪、优化母猪群胎次结构、缩短经产母猪的繁殖周期和养好哺乳仔猪,是提高母猪生产效率,实现母猪高产高效养殖的关键技术。1、后备母猪培育技术要点培育后备母猪是养猪场应该高度重视的技术问题但生产中往往被一些养猪场(户 )忽视,造成母猪终生繁殖效率低下,或者过早淘汰。配种时间过早,体重不达标是后备母猪培育过程中的一个严重问题。正常情况下,后备母猪在第二次发情时配种,猪体应达到 210240 日龄、体重 140kg 以上、背腰 20-22毫米。但因受原来饲养土种猪和土杂猪的影响,很多养猪场认为
2、后备母猪要限制饲养,以防止配种时体重过大、膘情过肥。而事实上,近 20 年来由于受市场需求的变化,现在饲养的母猪大部分是从欧美引进的瘦肉型品种这种瘦肉型猪背膘储备低,如果还采用过去的饲养方式限制饲养,必然会导致配种时体重偏小、基础营养储备严重不足。正确的饲养方法是:后备母猪要饲喂专用的后备母猪饲料且不能用生长育肥猪阶段的饲料代替。3080kg 阶段的猪不能限制饲养,应该一直让其自由采食。80kg 以后的猪可适当限饲,但有条件的养猪场,6 月龄以上的后备母猪可适当饲喂一部分青绿饲料,可以锻练猪的胃肠消化功能。饲养方式采用 46 头大栏群养,保证每头猪有 l8 平米左右的活动面积。要在 160 日
3、龄时候利用试情公猪进行早期诱情刺激,每天 l2 次,每次直接接触 20 分钟左右。2、繁殖母猪精细化饲养管理繁殖母猪的饲养水平对仔猪的初生重、断奶体重、成活率以及母猪的连续生产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母猪的繁殖周期包括空怀期、妊娠期、哺乳期和断奶发情间隔期四部分。其中妊娠期时间最长,约占母猪繁殖周期的 75左右,因此搞好妊娠期母猪的饲养管理,对提高母猪的繁殖效率十分重要。妊娠各期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如下: 妊娠前期:配种后 l-30 天,饲养管理工作的重点是保胎。要供给妊娠前期母猪专用饲料,日粮饲喂量控制在 1820kg 之间,要防止因饲料采食量过多,引起血液中孕酮水平降低导致胎儿存活率下降。有条件的
4、养猪场,可给此阶段的母猪每天饲喂 20kg 左右的优质青绿饲料,以增加母猪的饱腹感和补充部分维生素。此阶段的胚胎,在子宫内以游离状态存在,很容易因疫苗接种、转群以及运输等而产生应激导致胚胎死亡或被机体吸收,应引起高度重视。妊娠中期:配种后 31-85 天,要调整好母猪的体况为泌乳期能采食更多的饲料和防止发生便秘、无乳症的出现打下良好的基础。要继续供给妊娠前期母猪饲料,日粮饲喂数量要控制在 22kg 左右,可以多饲喂优质青绿饲料,以减少便秘和增加母猪的饱腹感。有条件的养猪场,每天安排母猪 1.2 小时的运动,达到增强体质、减少难产发生的目的。对待母猪不能有大声吆喊、鞭打和追赶等粗暴动作。妊娠后期
5、:配种后 86 天到产前 3 天。饲养管理的重点是提高仔猪初生重和为减少母猪产后体失重创造条件。饲料由妊娠前期饲料调换成妊娠后期饲料,并根据母猪体况每天增 0305kg 饲喂量。妊娠母猪应单圈饲养,防止因机械挤压引起流产,但可适当增加驱赶运动,对顺利生产有很大好处要经常检查饲料是否有发霉现象,绝对不能饲喂发霉变质饲料,特别是麸皮在贮存过程中很容易发霉,使用时一定要注意。粪便干燥的母猪可在饮用水中加少量的轻泻剂。临产期:做好母猪产前、产后监护工作,防止母猪难产、产程缩短,减少仔猪不必要的死亡,是提高母猪生产效率的重要措施,因此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在母猪分娩前 7 天,将产房冲洗干净并严格消毒,
6、使产舍干燥、卫生和保温,产前 5 天把母猪赶人专门的分娩舍,使母猪习惯新的环境。二是应在产前 3天减少饲料一半喂量,以防母猪因胃肠内容物过多压迫子宫而引起早产、难产,并注意在饮用水中适当添加适量的轻泻剂,以防止母猪分娩期便秘。三是要做好人工接产所需的碘酊、抹布、催产素及产后仔猪的保温设备等物品的准备工作,防止母猪难产和产程延长。若遇母猪难产,可注射催产素。如注射后仍无效,则采用手术助产,减少仔猪不必要的死亡。四是母猪分娩后,当天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促使子宫内胎衣碎片的彻底排出,对母猪断奶后再发情十分有利。在产后 2 天内,每天肌肉注射抗生素预防母猪子宫炎的发生。泌乳期母猪:产后不要急于给母猪饲
7、喂,待休息 12 小时后先喂一些加少量食盐的热麸皮水,直至体力得到一定恢复再开始喂饲料。产后要根据母猪的采食量、泌乳量逐渐增加饲料,7l0 天饲料喂量最高,一般每带 1 头仔猪给母猪饲喂 05kg 饲料比较适合。另外,要注意母猪的饮水量。由于母猪在泌乳高峰期采食量和泌乳量都在增加,相应的饮水量也应该增加,如果母猪饮水量不增加或者还减少的话,一定要找出原因,是水质发生了变化,还是水流速度慢,或者是其它问题。因为母猪在泌乳期饮水量减少很容易发生便秘现象从而引发子宫内膜炎。3、优化猪场母猪的胎次结构,建立高产母猪群生产经验表明,无论什么品种的母猪,都是第 l 胎和第 2 胎产仔数相对较少,第 3 胎
8、至第 6 胎产仔数相对较多,第 7 胎后产仔数逐渐减少。因此,调整优化猪场母猪的胎次结构,是建立高产母猪群的基础。母猪群中合理的胎次结构以第 12 胎的青年母猪占 3035,36 胎占 60,7 胎以上占510为宜。但还应根据母猪品种的繁殖性能、饲养管理水平等因素灵活掌握,如繁殖力强的母猪,其高胎母猪可适当增多。4、缩短母猪繁殖周期母猪的繁殖周期由妊娠期、哺乳期和断奶至配种间隔期三阶段组成。母猪的妊娠期平均 ll4 天,是相对稳定的,而哺乳期长短可以改变。因此,实行仔猪早期断奶,可缩短母猪的哺乳期,使母猪早发情早配种,是缩短母猪繁殖周期的关键措施。仔猪早期断奶,一般以 2128 天为宜。此时断
9、奶,对母猪膘情和下窝产仔数影响较小,而且对仔猪的应激也较少。但对于青年母猪的断奶时间应推迟到 35 日龄左右,这样有利于维持或提高第二胎的产仔数。要缩短母猪断奶至配种间隔期,使母猪能在断奶后 l 周内发情,则主要是控制好母猪断奶后的体况,使母猪断奶体失重不能大于 l5kg。具体做法:一是饲养好哺乳期母猪,保证饲喂的饲料营养全面;二是适时增加饲料饲喂数量;三要注意母猪哺乳期的饮水量;四是要做好母猪的保健工作,防止母猪在哺乳期发生疾病。5、养好哺乳仔猪养好哺乳仔猪的目的是获得高的成活率、大的断奶窝重和个体重。其技术要点如下: 一是固定乳头,早吃初乳。初乳与常乳相比,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含有抗体免疫球
10、蛋白,可提高仔猪的抗病能力;初乳中含有较多的镁盐,具有轻泻作用,可促进胎粪排出;初乳 PH 值低,酸性较强,可促进消化道的活动,所以仔猪吃不到初乳很难成活。做法是母猪分娩完成后稍休息一会,人工辅助让仔猪吃足初乳。将弱小仔猪固定在中等泌乳量的乳头上,既能吃饱又不浪费;中等体格的仔猪固定在前面的乳头上:强壮的仔猪固定在泌乳量较差的后面乳头上。固定乳头需要饲养员有耐心,坚持 23 天人工辅助训练,一旦仔猪认定相应的乳头之后,整个哺乳期便不会改变。二是保温、防冻、防压,确保成活率。仔猪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出生后若无保温措施,直接裸露在低温的外界环境中很容易被冻僵甚至冻死,所以新生仔猪要及时放入保温箱。
11、仔猪适宜的温度:13 日龄 3032,47 日龄 28301530 日龄 2225,23 月龄为 22。防寒取暖的措施很多,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首先要解决好母猪产房大环境的保温措施,堵塞风洞,地面产仔加铺垫草,增加取暖热源,使产房环境温度保持在 2023。其次要设置仔猪保温箱,为仔猪创造一个温暖舒适的小环境。三是补铁剂、防贫血。铁是形成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仔猪出生后若不补铁剂一周左右就会出现贫血症状,正常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所以大部分养猪场(户) 实行补铁技术。但是,有不少养猪场(户)认为 2 次补铁效果要好于 l 次补铁,常给仔猪 2 次补铁。通过对比试验和大量生产实
12、践效果证明,哺乳仔猪 2 次补铁与 l 次补铁效果差异不显著,而且 2 次补铁费工费时,还给仔猪带来应激,因此认为 2 次补铁没有必要。具体补铁的方法为:在仔猪出生后 2 日龄,选择每毫升含铁 l00mg 以上浓度,并含有维生素 A、D 、E 等复合成份的注射铁剂,每头仔猪肌肉注射 lmL 即可。四是强制补饲,促进哺乳期仔猪消化机能早发育、早成熟。有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仔猪断奶前若能累计采食 500g 以上饲料,断奶后就能减轻由于饲粮抗原过敏反应引起的小肠绒毛萎缩、损伤。而哺乳期 20 日龄内的仔猪,一般在母乳供给良好的情况下,并无自动采食饲料的愿望。那么要想让 28 日龄早期断奶仔猪在哺乳期采食 500g 以上饲料,必须采取人工强制饲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