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朱熹七绝管窥200204 班 潘宏恩摘要 长期以来,在宋代文学研究中,朱熹及其理学诗倍受冷落与忽视。理学家诗无法获得公正的文学史地位。但是大量的理学家诗以及它所带来的影响又是客 观存在的,无 视其意义将割裂文学史链条。基于此,南京大学莫砺锋的朱熹文学研究对朱熹文学作了全面细致的深入探察,填 补了学术空白。本文就是在莫著基础上,参考国内其他研究者相关成果,以朱熹七言绝句为个例,对其主题、情感特征、艺术技巧等分别予以概括总结、 评价鉴赏。本文通过对文本的 释读,发现朱熹七绝内容以抒写自我情怀为主,以自然平淡为旨,以“理趣”为最高审美追求等特征。朱熹 诗 歌的这些特点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奠定了朱熹在两
2、宋诗坛上独一无二的地位。关键词 朱熹 七绝 主题 抒情 艺术技巧引言朱熹文学及理学家诗研究概述在我国漫长的古典文学研究史中,理学家诗作为文学史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长期为研究者所忽略。早在明代,胡应麟的诗薮就发现朱熹是“文名”被“学名”所掩。 1理学家因为“学名”而掩蔽“文名”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学者对理学家诗艺术性的不认可。正像锺嵘评论玄言诗那样“理过于辞,淡乎寡味” (诗品序 )但是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深入,特别是全宋诗等总集的整理出版。面对大量的理学家诗 2,及理学家诗、理学对文人化创作的渗透、影响等一些无法回避的事实问题 3,重新整理研究理学家诗就变得极为必要。一些文学史研究者
3、开始抛开哲学本体,以文学为中心对理学家诗进行关照。莫砺锋的朱熹文学研究为我们之后的探索提供了绝佳范例。全书在对朱熹文学思想、文学创作综合审视中,结合朱熹诗经学,楚辞学等研究,全面而具体的对朱熹“文名”予以重新认定。这在朱熹文学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新世纪以来学界在宋诗与理学关系的探讨中也屡有创获,成绩斐然。由陶文鹏、马东瑶执笔的中国古代文学通论(宋代卷) 第六章第一节“宋诗与理学”乃此中翘楚。文章涉及“理学诗分类” 、 “理学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 “宋诗理趣特点的形成原因”等一系列重要议2题,最后得出结论理学对诗歌的影响有二:重道轻文思想阻碍文学发展。理学思想、理学观物态度与方式促进宋
4、诗理性精神和哲理趣味形成,并丰富了文学审美风格“平淡”的内涵。 4关于朱熹诗歌的具体研究。对朱熹诗歌的具体研讨也只是在近年才兴起。较具代表性的有郭齐论朱熹诗 (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 年第 2 期) 、石明庆朱熹诗学思想的渊源与诗歌创作 (南开学报哲社版2003 年第 1 期) 。郭文在全面梳理朱诗基础上,对朱诗思想、内容、艺术形式予以评价。石文则着眼于朱熹诗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并从内在机制上探讨朱熹诗歌创作的特色。朱熹文学研究方兴未艾。据笔者检索,国内学界尚无专著、专文或专论对占朱熹诗歌 1/3 的七绝 5予以单独研究。但是朱熹作品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作品也正出自七绝。本文就是在以上诸学
5、者已有成果基础上,对朱熹七绝进行尝试性的系统探究。一、朱熹七绝创作概览朱熹生于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 1130 年)卒于宁宗庆元六年(公元 1200 年) 。历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七十年。朱熹的文学活动贯穿终生。七绝作为其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朱熹创作活动同步,可以作为了解朱熹作品的一个窗口单独予以研究。七绝系年情况如下表 1. 6庙 号 年 号 公元纪年 七 绝 数 量高宗朝 绍兴(二十二年起)(11521162)六十二首 7孝宗朝 隆兴凡二年乾道凡九年淳熙凡十六年(11631164)(11651173)(11741189)十一首百二十三首五十五首光宗朝 绍熙凡五年 (1190 一首3
6、1194)宁宗朝 庆元凡六年 (11951200)二十九首总计:281 首。 8历时四朝共 49 年。如表,朱熹七绝比较集中地分布于孝宗乾道、淳熙这二十五年之间。包括观书有感二首 、 武夷棹歌十首皆出现于此时段。联系朱熹的学术活动,我们不难找出原因。表 2. 9乾道二年四年五年八年九年朱子顿悟“中和之学”史称“丙戌之悟” 。作观书有感二首程氏遗书成。弃“中和旧说”形成新说。史称“己丑之悟” 。论孟精义成;资治通鉴纲目成;八朝名臣言行录成西铭解义成。太极图说解 通书解成。 程氏外书成, 伊洛渊源录成。淳熙元年二年四年六年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十四年十六年编次古今家祭礼同吕祖谦编近思录成。与陆氏兄弟学
7、术争辩,史称“鹅湖之会”论孟集注成, 论孟或问成, 诗集传成, 周易本义成。修复白鹿洞书院。与陈亮辩王霸、义利。论浙学之非。论陆学之非。易学启蒙成。 孝经刊误成。小学成。序大学章句 中庸章句4可以说朱子一生最主要的学术活动基本发生在这一阶段。此外,孝宗朝朱熹屡次被征,屡次辞隐。还曾不避权贵上书孝宗直陈时弊。 10 反映在创作上,这一时期朱熹作品不仅留存数量多,创作频繁 11,质量也属上乘。36 岁-60 岁的朱熹经历了自己事业的颠峰。他以诗笔记录下了这一段心路历程。相对于早期作品的谨慎锤炼,晚期的畅达淡远。朱子以他独有的体物观物方式将愈益成熟的心境隐喻于和自然的一次次深情对话中。因此,我们应对
8、朱子这一时期作品予以特殊关注。二、朱熹七绝主题钩索莫砺锋朱熹文学研究第二章第一节“诗情、理趣的融合”对朱诗主题曾有过精到分析。此文还曾以“理学家的诗情论朱熹诗的主题特征”为名单独发表。文章把朱子诗分为理学家诗、写实诗(时事诗、民瘼诗) 、述志诗(包括抒写个人情怀、情趣的生活诗) 。莫文以重塑朱子文学家身份为目的对这几类诗予以分析、比较。得出结论,朱子是“宋代最倾心于诗歌美的理学家,是一位真正合格的诗人。 ”12 朱子七绝中属于“ 理学家 诗” 的有如下几个内容:押韵之语录。这类作品在七绝中比重不大,仅存四首。例如二十七日过毛山铺壁间题诗者皆言有毛女洞在山绝顶问之驿吏云狐魅所为耳因作此诗 。由题
9、即知这是首教导人们破除“迷信”的诗。 “诗性”微乎其微。此类诗中的朱子以“纯儒”面目出现。警训后学。同样这类作品也不多,只有五首。例示四弟 再答择之 伯谏和诗云邪色哇声方漫漫是中正气愈駸駸予谓此乃圣人从心之妙之叹成诗重以问彼二诗或谆谆教诲或声色俱厉地对后学离经叛道的行为予以训诫。这类诗艺术价值也极有限。阐释学术思想或读书心得。这类诗多作于朱子早年学道期间,即高宗绍兴间。现存九首。如困学二首记录了早期朱子逃禅归儒时的思想变化。 克己 曾点 伐木是彼时之读书笔记。 题米仓壁是对老庄境界之神往。 春日偶作则是发出一声“天问” 。 山寺逢僧谈命表达了“死生有命”的人生观。从思想价值角度讲,我们可以从这
10、类诗作中理出朱子思想变化的编年史,意义重大。从文学审美价值角度讲,它们还是有一定文学史地位的。相较于东晋玄言诗,这些作品在艺术形式创造上已有较大进步。如克己:5宝鉴当年照胆寒,向来埋没太无端。只今垢尽明全见,还得当年宝鉴看。玄言诗对此类问题的探讨只会用“玄言尾巴”直接明理,与全诗意境无法契合。而这首诗全以物之精妙微理隐喻心性的方法就进步了许多。这种方法发挥到极致就是我们下面要了解的以景喻理诗。以景喻理诗。这是朱熹作品中最有特色的一类。或可称作“理趣诗” 。“理趣”是宋诗着力追求的一种美学风尚。是宋诗审美价值之所在。它创造了一种需要接受者深入体验领悟的极富哲学意蕴的境界。这种风尚的形成与理学之推
11、动密不可分。理学家大多终生沉溺于“穷理尽性至命”的冥想中。 “究天人之际”是永恒的命题。其中“天道(道) ”是至理之所在(类似今之所谓万物之规律,也类似黑格尔“绝对理念” ) 。天道是抽象概括的,人道则是具体的。理学家试图找到二者合理的交汇,进而以人道知天道。他们在研究中发现:天道虽渺,却不是无迹可求。 “道”就蕴藏在四时兴替、草木山川、朝飞暮卷之中。只有借助于“悟”这种传统的中国式认知方式,才能发现自然之“真趣” 。 “真趣”背后即“道”之栖息所。因此,理学对天人之间的媒介自然,有着“超乎常人的兴趣和独特的观照方式” 。 13所谓“即物即理,即境即心” 。这种观念落实到诗歌创作中又带来新的问
12、题。诗人是要在对自然的描述中体现自我主体意识,而道学家则是通过观自然造化去体贴天理、领悟天道。二者似乎有距离。处理不好,一味求“理意” ,就会如严羽所说的“本朝人尚理而病于意兴” (沧浪诗话诗辨 ) 。表达方式成了关键。其实东晋末刘宋初的山水诗已有相应作法。在进行主客体交融后,诗人常以美的需要为内驱力到自然中提取造化之奇妙神工,再以生花之笔稍加点化,诗句即隽永非常,富于“真趣” 。这种“真趣”是“情趣”与“理趣”的完美融合。包括朱子推崇备至的陶渊明也是这种诗风的履践者。但是,山水诗的弊病也很明显。比如谢灵运的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固然有“林气敛暝色,云霞收夕霏”式的妙句。却还有“寡味”的玄理说教
13、“虑淡物自轻,理惬意无违” ,破坏了完整的诗意美。这个问题最终在朱子等人的理趣诗里得到解决。上品理学诗是难觅“理迹”的。例如:朱熹观书有感二首 。6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朱子在诗中为我们展开两幅图象:其一,一泓清水映碧空,白云舒卷自如,随风飘走,在镜鉴般池水上不留痕迹。诗人在描绘如许美景的同时暗示、引导读者沉潜入静思中。 “天光云影”不仅可以映像于池水上,且更具“共徘徊”之细微情态。这一笔写活了景致,又承接前句暗示了池水“清”且“深”的特征。 (霍松林评) “清、深”方能映照云
14、影呈现“徘徊”之态。“浅、浊”是无法达到如此效果的。第三句,诗人代读者进而提出疑问:池水为何“清、深”如许?按照常理,池水多为死水,浑浊异常,愈深愈浊。可是眼前之深池却清澈可喜,为何?末句解答:是有“源头活水”汩汩而出,填注池塘。故而能“清、深”映空千里。全诗前半写景,后半说理,说理却不说透,迥异于一般言理诗。言明理义而无一字涉理,只一问“清”一答“活”就将种种理趣说尽。 “清”中所涵容的“天光云影”及其所代表的大千世界(“徘徊”抑或可为人影之代) ,由明镜般池水反照,又多呈其趣,何者为真?何者为幻?何为动?何为静?妙处尽在不言中。 “活”既是生命的代指,又是一种对动态过程的描述,活水源源不断
15、的注入,时刻更新着清池中之水。玄理深奥。以上只是一种理解。也可以理解为学养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学问人生都进入一种“化境” (孔子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 )中的状态;是庄子逍遥游风厚载大翼的另一种诠释;也还是韩愈答李翊书中“气盛言宜”的诗化。总之,朱子的这首小诗为后人多角度、多层次理解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平台。从字面意义看,诗意是确定的,但文字背后的哲学意蕴却是不确定的。就在这样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间,诗歌产生了突破时空限制的永恒的审美价值。其二,巨舰搁浅于浅滩,夜中忽来春水,推舰破浪前进。据程千帆先生解释,这首诗是讲思维活动的由量变向质变转化的过程。二诗都是讲思维活动的言理诗,却能将“它所蕴涵的理
16、即见于描写和叙述之中” , “启迪读者自己去领悟” 。 “它们的表现7方式完全诉诸于艺术形象” 。 14二诗以形象喻理的方法使它们既具启发意义,又不失诗味。有“理趣”而无“理障” 。与玄言、山水诗相比,朱熹是以独特的观物方式实现这种艺术性创造的。 “只把作景物看亦可,把作道理看,其中亦尽有可玩索处。大抵看时,要胸次玲珑活络” 。 15与其他理学诗相比,朱子这首诗又胜在诗境的开拓上。抛开说理因素,上面二首诗未尝不是写景之佳篇。其一中流转的意境、诗人净洁喜悦的内心。其二中自适之畅快均给人以深刻印象。诗人兼理学家的朱熹以审美的意味阐明了大道。单从这类诗看,朱熹诗人的身份就毋庸置疑。写实诗。朱子七绝中
17、写实类主要是记时事发议论和苦民瘼感哀悯两类。前者代表作有闻二十八日之报喜而成诗七首及次子有闻捷韵四首记述朱子风闻抗金大捷后狂喜的心情。赞朱熹爱国常引用此二诗。后者以杉木长涧四首 (两首七绝)为代表。儒者仁心,于是见之。此外,写实诗还有朱熹晚年怨愤“党禁”的戏答杨庭秀问讯离骚之句二首等。这类诗特色不多。述志诗。朱子所言之“志”涵义相当宽泛。生活情趣、个人情怀等均为“志”之所涉。七绝中大部分可划入此类。朱子多次于诗中表达自己矢志山林、立志学问的高士情怀。例如“但将迂阔话平生” (送德和弟归婺源二首 ) “我亦平生不怨天” (次刘明远宋子飞反招隐韵二首 ) “且将余日付残编” (南城吴氏社仓书楼为余
18、写真如此因题其上庆元庚申二月八日沧洲病叟朱熹仲晦父 )朱子勤勉治学终生不渝之志令人叹服。关于朱子抒发自我情怀的作品,下文予以专门讨论。三、朱熹七绝中的情愫中国古典文学以抒情文学为主导,诗歌为其载体。但是理学家则“以道为宇宙人生的根本;以成圣成贤为安身立命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将以理节情作为心性修养的基本途径。 ”16朱熹身为理学宗师很少在诗作中任意、直白地挥洒情感。诗人主体性符号代词“我” ,于七绝中绝少出现。 “我是溪山旧主人,归来鱼鸟便相亲” 。 (用丘子服弟韵呈储行之明府伯玉卓丈及坐上诸友 )是一种身心得以释放后的快感。但这是罕见的特例,绝无仅有。朱子本人对诗歌主情性也很矛盾。他曾说:“作诗
19、,间以数句适怀亦不妨,但不用多作,盖便是陷溺尔。当其不应事时,平淡自摄,岂不胜如思量诗句;至如真味发溢,又却与寻常好吟者不同。 ”(朱子8语类卷一四零) )一句话转折数回。在这样矛盾心理之下,朱子“性情”隐而“平淡适意”显。日常抒情类。这类诗包括怀旧、题赠、思乡、思亲、忆故等等。比较突出的作品是崇寿客舍夜闻子规得三绝句写呈平父兄烦为转寄彦集兄及两县间诸亲友 。此诗作于淳熙六年,朱子是年辞官不许,被迫赴任南康途中。其一:空山初夜子规鸣,静对琴书百虑清。唤得形神两超越,不知底是断肠声。其二“空山中夜子规啼,病怯余寒觅故衣。不为明诗堪眷恋,久知歧路不如归。其三:空山后夜子规号,斗转星移月尚高。梦里不
20、知归未得,已驱黄犊度寒皋。首诗以初夜闻子规鸣叫开篇,形神虑清,似有超越物我之情。实则诗人心中不平,鼓荡不止,故而久久不寐。次诗自述出山之无奈。句末“久知歧路不如归”借禽言映照自己心境,又能押韵,收一箭双雕之效,实在高明。末诗中夜深而听啼叫“号” ,凄凉之意袭来,念起家乡,彻夜不眠的诗人陷入沉思。家乡画景于脑海中时时隐现。这一组绝句以空山初夜、中夜、后夜子规之鸣、啼、号来起篇,既绾合全诗意境又适时映照作者心迹,妙笔!除此之外, 用西林旧韵二首等诗篇也是真切感人。这些为数不多的朱子衍情之作,可以看到他“性情人”的一面,感知其最真切的情感变化。是全面了解朱子的珍贵资料。情景交融类。朱子七绝中此类作品
21、数量很多。下面予以概述。登山有作次敬夫韵借对傍晚后山色、夜月的摹写展现作者一片磊落胸次。同样载于南岳唱酬集 17的道中景物甚胜吟赏不暇敬夫有诗因次其韵虽为即行写景之作,但9“随处留情随处乐”式的闲散又潇洒给人印象深刻,让人联想起苏轼定风波中的“一蓑烟雨任平生” 。 晚饮列岫里诗人在苍霞危亭中举杯“满目江山一杯酒,哦诗莫遣太雄夸” 。尽显放旷豁达之胸襟。总之,朱子写景以清淡旷远为旨,绝少雕琢藻饰,以符合其作诗“养性”“适怀”的目的。同时,又有一部分诗则在淡远之外再添一份快意,读来畅朗。 临江买舟:征骖聊驻近江楼,南市津头问买舟。共说明朝乘雪水,长歌一日到洪州。诗人驻次近江楼,在渡口与船家商讨买舟
22、东下。后二句犹妙。 “雪水”之用精绝非常。雪本为固体凝滞之物,而春来融尽之雪水则化作一种欲发未发的动能,虽为虚写,却更能令人觉蓄力巨大。 “长歌一日到洪州”颇似太白“千里江陵一日还” 。是乘客急切心情的写照,诗意畅快淋漓。两句均巧妙地把时间变化之速与空间位移之大结合。时空的巨大差异交错在一起,产生了飞腾似的“极速”感。两句之妙处就是昭显出诗人在心灵的“极速”体验中亢奋、急迫、神形俱飞的心理状态。两句都是诗人出发前的虚写想象,并不是途中见闻。这种完全在诗人想象中飞驰的情景更能表现诗人主体的舒畅自放、心胸开阔、潇洒自适的情怀。这种情怀又恰恰是朱熹诗作中不多见的。它是朱熹真性情的无意流露,也是朱熹完
23、整人格的一部分,值得注意。自东湖至列岫得二小诗(其二) “重对晴天豁晚襟”可以看到朱子虚怀若谷,胸中风来风往,快哉!朱熹情景七绝中还有一首值得一提。 林间残雪时落铿然有声:青鞋布袜踏琼瑶,十里晴林未觉遥。忽复空枝堕残白,恍疑鸣璬落丛霄。诗人行走于雪后林中,身心俱悦,沉浸在静谧纯净里。末二句, “空枝”在雪中本也不多见,只因其不起眼,难以引起注意。可能是微风摇枝,可能是栖鸟惊起, “残白”落下。常人10看来本也无奇。但是对于沉浸在雪境阒寂中的诗人朱子则好似千钧巨石落入镜面般平静的水中,激起层层浪花。朱子主观感受是鸣玉由九天陨落。静极的雪景中,稍有响动,朱子平静的审美感受都会被打破,而又激发新的审
24、美体验。此写法是王维“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 )的继承。王维这首诗是“由静及动”因动而益发觉静。王诗由静及动的转折点是“月出” 。月光无声无息地照到栖鸟,鸟惊而飞,鸣声不绝。隐隐鸟声恰使幽静未堕入无法感知的“空境” 。一两声禽语正提醒了观景人,林中极静。朱诗虽然也用了王诗手法“动静相生” ,但对比之下,王诗中的叙述主体是静态的“观物者” ,而朱诗中的诗人则在雪中行进,是动态的“感物者” 。所以尽管都是内心体验,王诗其实是对自我内心虚境的体验。朱诗却是对身外实境的体验。二诗,手法似而意韵异。孤赏诗。朱子修炼心性日久,难免会有“高处不胜寒”之感。周遭人世物事不惬意,诉之于诗作中就是“孤
25、赏心理” 。例如壁间古画精绝未闻有赏音者一诗有“千年粉壁尘埃底,谁识良工独苦心”之句。这怕是朱子对自己一世学者人生的感慨。尽管朱熹生前身后毁誉积身,但他仍以饱满的热情与自信投入学海索珍之中,勤学不辍。朱子的“孤赏”并不是妄自尊大。而是对自己所从事事业意义的清醒认识。这种认识来自朱熹对儒家思想核心的深刻理解。儒家讲求济世奉献,这种思想天然的具有悲剧色彩。所谓“知其不可而为之” 。例如论语微子记载孔子南游遇到“独善”的楚狂接与,长沮、桀溺等人的感慨。孔子未尝不知道自己所追求事业的艰险,但是出于对“群体价值载体”社会、国家的责任感,又不得不牺牲自己而为万世百姓谋福。朱子深谙此中之道,义无返顾的承担起
26、责任,但是没人理解,于是他也只好略带伤感的在诗中“孤赏”了。上诗引用的两句颇似唐人刘长卿诗“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之幽琴 )表面上看二诗均是苦知音难觅。深层次的心理原因却是“孤赏” 。两首诗中诗人同伤于“古画” “古调”之湮没无闻。 (“伤”的前提是对“古画” “古调”本身价值的高度肯定与自己高欣赏品位的坚信)可是面对眼前不被时代接受的残酷现实,诗人也只能无奈的叹口气,将辛酸尽付笔端。诗外,无奈归无奈,坚守之信念不容更改。这就是儒家思想之精髓。 莲花峰次敬夫韵 、 次刘彦集木犀韵三首都是此类作品。在这两首诗中,朱子略带傲骨的孤独感借助于莲之高洁、 18桂之香馥得以抒发。概括地说,朱熹七绝不求激切跳宕的强烈感情释放而追求平淡自然旷远之美。从中可以看到理学观念的深刻影响。从发生机制上讲,朱子刻意于平淡的原因是:“内在焦灼” 19 通过淡雅诗语表达求得意味绵长获得永恒意义惬心心灵复归于平静。得益于这种关系,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