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勋《陪孩子长大》.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511952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DOC 页数:94 大小: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子勋《陪孩子长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李子勋《陪孩子长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李子勋《陪孩子长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李子勋《陪孩子长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李子勋《陪孩子长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陪孩子长大(李子勋亲子关系 36 讲) 转自 天涯读书第 1 章 温暖的港湾培养亲密依恋幼儿期心理发展任务依恋是由儿童与母亲的共生关系引发的,心理学理论认为孩子在刚生下来的头两个月,处在原型自恋状态,类似一种自闭,对外部世界浑然不知。这个时候的婴儿相当于生活在伊甸园,享受着欲求与满足。是母亲的爱抚、温暖、怀抱和哺乳,让孩子从自体依恋转向客体依恋,开始感知外部世界,感知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感知身体的边界。如果母亲性格强硬,动作粗糙,情绪不好,对孩子管理疏忽(让孩子处于饥、渴、冷、湿等不安状态),或不愿亲自陪伴孩子,把孩子寄养别处,甚至虐待孩子,那么孩子就可能很难与人形成良好的依恋,心理发展延续甚

2、至出现自闭倾向。有很多不能形成依恋的孩子,在成长中慢慢出现边缘型人格障碍或自恋型人格障碍等。孩子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很重要,母亲的接纳、喜欢、拥抱、躯体抚慰和精神关注,将促进孩子与母亲形成信任、安全、温暖的关系,这样的依恋关系能让孩子变得健康、活泼、开朗、自信和自尊。很多母亲会担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因为自己初产没有经验,工作繁忙,住房条件不理想,而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其实心理学低估了婴幼儿的心理能力,我们忘记了存在本能这个东西,绝大多数婴幼儿都有主动与环境适应的能力。在没有语言的时候,他努力用笑、眼睛的追随、手舞足蹈、哭来表达内心趋向,讨好并控制母亲或照料他的人。母亲或养育他的人不要挫败孩子这样的努

3、力,给予必要的回应可以鼓励并激发孩子努力发展与人的交流和建立亲密关系。如果孩子在两岁前,母亲由于种种原因,如外出、产后抑郁、让保姆或奶奶全权喂养,没有与孩子形成好的依恋该怎么办呢?孩子在前两年已经出现一些心理发展问题又该怎么办呢?不要担心,只要孩子五岁前回到父母身边,一切就都来得及。儿童的发展其实并不像精神分析说的那样是一种时间性、顺序性很强的线形发展,我觉得儿童的心理发展很多是齐头并进、并存不悖的。儿童的心理发展也可以看成一种心理欲求,这种欲求的满足可以因为环境而延迟或阶段性潜抑,只要母亲给予孩子无条件的接纳、欣赏,并适当地增加与孩子的躯体接触、温暖地拥抱、轻柔地抚慰、细心地照料,孩子仍旧可

4、以重新获得与母亲的依恋。唯一不同的是,这种依恋可能会维持得比普通孩子更长一些。与父母形成深层依恋的孩子有以下特征:人际关系中,开朗活泼,有自信和自尊,懂得爱别人,能与人“共情”,没有暴力倾向,善良,宽容,知道自我的边界,不对别人过度要求。能正确解读父母教育自己的信息,打得也骂得,孩子不会忌恨父母,一般也不会让父母太伤心。依恋不够的孩子打不得也骂不得,因为父母这样做会激发孩子内心深处对父母的不信任。2当孩子回家,回到母亲身旁需要和母亲重建依恋的时候,母亲最好不要做的事:对孩子身上的某些行为、特征、习惯不满意,忙着纠正孩子,让孩子感觉很糟糕,没有安全感。很长一段时间里不要批评孩子,如果什么事非说不

5、可,也要这样说:“孩子你这样做很不错啊,不过,妈妈还有一种方法,你想不想试试?”急于向孩子或让孩子表达亲密感,结果遭到孩子拒绝,引发大人的挫败和孩子的焦虑害怕。拒绝原来曾与孩子形成依恋的人(如老人、阿姨),嫉妒孩子对那个人太好,让孩子在客体关系发展中产生混乱的感觉。扔掉孩子随身携带的旧手帕、毛绒玩具、漫画书,给他买更好的。其实,这些东西对孩子内心平静很重要,是一种对父母依恋的替代品,要暂时保留,耐心地等待孩子自己失去兴趣。父母要用一种平和、坚定、温暖的心去引导孩子,孩子会慢慢地完全投入父母的怀抱,完成儿童时期的心理发展任务依恋。1.亲情浓于血单身母亲的烦恼我的宝宝现在一岁零八个月,在她十个月时

6、,我和她父亲分居了。虽然这是一场让我痛苦的婚姻,但我的女儿却给了我很大的安慰,她还不到两岁已经显得特别懂事、聪明,一个人抚养女儿,辛苦自不用说,但我最担心的是单亲生活给她的性格或心理的发育带来阴影。前几天,我们一起看婴儿画报,里面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三口之家,我问她哪个是宝宝,她一次就指对了,又问她哪个是妈妈,她也是一次就指对了,问到哪个是爸爸,她就是不指图中的爸爸,这让我别提有多心疼了。还有,前些日子,她见我叫我的爸爸,她也叫“爸爸” ,我纠正她:“你应该叫姥爷” 。我原来的想法是等宝宝长到十八岁以后再慢慢告诉她亲生父亲是什么样,我想这样做也许能把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可是现在我有了疑惑。我的

7、问题是:1.是现在就慢慢告诉她,还是等她问我“为什么我没有爸爸”时再对她讲?2.是对她讲真话,还是编一个美丽的谎言?我是个单身妈妈,我女儿现在一岁九个月,她见到小朋友的爸爸就发愣,她也会用疑问句说出“爸爸?”这个词。虽然她说不清,但我明白她的意思,她想3问为什么她少了个爸爸。而我看到动画片或儿歌里讲爸爸的地方也发愣(连婴儿画报上都有爸爸的内容!) 。因为我还没想好怎么同女儿说,她爸爸又不愿意回来看她。在街上也会有人对她说:“哎呀!多可爱的宝宝!你爸爸呢?”我急需帮助,因为我越来越焦虑,我不希望女儿受到太大伤害,当然我明白她肯定会受到伤害。但我确实应付不来,我甚至希望女儿不再长大,希望老师能提供

8、一些帮助。单亲家庭并不一定会给孩子的心理发展带来影响,事实上,某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发展得比普通双亲家庭的还要好。当然,单亲家庭的孩子要发展好需要一些条件。一是带孩子的母亲必须是成熟的人,个性独立、开朗、快乐,并且乐于关照自己的孩子。二是母亲要有良好的社会身份与不错的经济收入,住房要宽一些,这样容易形成孩子与母亲各自的空间。三是孩子生长的环境,如社区、幼儿园、小学等不歧视单亲家庭的孩子。四是离婚的父母彼此宽容、认同,没有相互的怨恨、冷漠与隔绝,双方在孩子面前要维持一种亲情。五是有一个彼此和睦的、扩大的亲友系统,如孩子喜欢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舅舅、姨、叔叔等,他们都共同来关注孩子的成长。六是离

9、家的父亲要保持与孩子的接触,并承担抚养与教育的责任,让孩子知道自己有父亲。如果上面的六点都具备,孩子的心理发展就不会出现问题,如果缺少其中的一两项,基本上是可以缓冲的,出问题也不会出大问题。如果缺少两项以上,未来就很难预测。其实,单亲也有单亲的优势。首先在教育上更具有一致性,母亲容易轻松地贯彻自己的养育思想,没有旁人来干扰。不用考虑丈夫,母亲对孩子的关爱会更多,可以促使孩子更容易地形成与人的依恋关系,孩子爱与被爱的能力得到发展,自我认同得到发展,会觉得自己很重要。更重要的是,稍大一些的孩子有机会反过来关心母亲,甚至照料母亲,替代父亲的功能。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独立,提升社会能力与助人能力。还有,

10、孩子与母亲容易形成清晰的信息交流,不必摇摆在父母之间。单亲的不利因素主要在孩子五岁的时候,不容易与母亲完成依恋分离,性格发展可能滞后。原因往往是母亲对孩子的依恋太多,无意识地阻碍了孩子对外部世界的兴趣,这可以用扩大的亲友系统来缓冲,让孩子与爷爷、姥姥、舅舅、阿姨等建立亲情关系,防止母亲的情感占据孩子的全部身心。如果男孩没有父亲的引导,在性别发展上可能会不够男性化,或者,孩子用过度补偿来弥补家庭的男性角色,显得过于男子气。其实,社会、学校对男性角色的认同可以帮助孩子实现性别意识的健康成长。当孩子与母亲发生情绪冲突时(生活在一个屋檐下难以避免) ,缺乏家庭内部的缓冲人,母亲可以凭借良好的个性帮助母

11、子渡过难关。当然,还有社会歧视的问题。许多公众信息过于强化单亲子女的教育困境,不恰当地夸大单亲的危害,使孩子内心留下阴影,结果造成更多的单亲孩子陷入混乱,因此改变公众信息导向可以让单亲孩子的成长更为顺利。4上面案例里的女孩很小就离开了父亲,没有与父亲的亲密感,在孩子心中父亲只是个象征,也许更像是个玩具。和蔼地、自然地告诉孩子父母离婚的事,不会给孩子形成太大的心理伤害,当然孩子可能有些缺失感,每个孩子都希望拥有更多的东西。在告知孩子离婚事实的同时,要给孩子适当的保证,说自己非常地爱她,不会离开她,一定会照料好她等等。讲故事、做游戏,通过隐喻的方式来让孩子易于接受父母分离是心理学常用的方法。孩子五

12、岁以后才离婚的家庭,是否告诉孩子要复杂一些,因为孩子的内心已经有父亲的存在。这时候不要着急,让孩子慢慢接受父亲不再回家的事实,给孩子内心的缓冲时间。开始的时候可以给予一些模糊信息,不要一下切断孩子内心的期待。用孩子不能理解的话直白地告知,常常会带有母亲的情绪,可能孩子并没有明白发生了什么,却因母亲的情绪感觉害怕,从此不敢提到父亲。这个时候孩子需要对父亲的幻想,鼓励孩子维持正面的、良好的父亲形象很重要,因为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发展需要父亲的形象。尤其不要让孩子觉得父亲是被母亲赶出家门的,否则可能给孩子埋下母亲怨恨父亲的种子。由于父亲的缺席,孩子很可能表现得更依恋母亲,行为会更乖一些,更听话和懂事一

13、些,这是假象,不要沾沾自喜。孩子害怕再失去母亲,不得不过多的讨好母亲,放弃了自己年龄应该有的兴趣和个性发展。很多母亲希望对孩子更好来补偿孩子,却使孩子更多地失去自我空间,结果更糟。离婚的父亲要保持与五岁至九岁孩子的密切接触,让孩子感觉他实际上并没有失去什么,只是父母不再生活在一起而已。十岁以上的孩子想隐瞒是隐瞒不了的,孩子比谁都精。事实上这个时期的孩子对父母的离婚会有自己的成见,会偏向一边而把愤怒投向另一边,主动地卷入父母的离婚之中。父母最好彼此补台,不要让孩子觉得是因为他才离婚的,不要让孩子产生抑郁、自卑、敌意、逆反等情绪。心理医生不太认同美丽的谎言,谎言对五岁的孩子也许有效,对十岁以上的孩

14、子就会适得其反,孩子会觉得被欺骗。坦诚的告知是可取的,不过母亲不能流露悲伤情绪或对前夫的愤怒,这样的告知会给孩子内心带来阴影。母亲要先修补好自己的创伤,等自己可以平静的接受离婚时,再告诉孩子会更安全一些。李子勋支招:如何把离婚告诉孩子一、坦诚平和的态度,重要的不是说什么,而是用什么情绪在说。二、不彼此抱怨,让孩子感觉离婚后的父母更开心幸福,自己也更被关心。事实上这点很难做到,中国主流文化对离婚仍然是否定的。所以,这点上不要说得过火,要用行动让孩子感觉到。三、不要让孩子卷入离婚事件,比如说离婚是因为他太淘气,或父亲觉得母亲没有教好他,等等,这样的话会给孩子内心留下永久的伤痛,甚至无法再信任亲人。

15、另外,如果母亲还年轻,努力寻找合适的对象再婚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孩5子很小的时候比较容易接纳新来者,七八岁以后就困难一些,十二岁以后基本不情愿融入新结合的家庭。让一个青春期后的孩子接受继父或继母是件很费脑筋的事。母亲应该争取在孩子五岁前把自己嫁出去,这样更能重获一个温馨家庭,孩子接受起来要容易许多。我想提醒单身母亲:孩子不是你生活的全部,只是你爱与职责的一部分,你的职责还有很多。你首先要继续完成自己,善待自己,不要放弃追求幸福的机会,越是这样孩子的心理发展越好,因为母亲对生活的态度就是孩子成年后对生活的态度。2.靠爱心包容爱听表扬的儿子星期天,我带着两岁的儿子去玩滑梯。只有我们两个人的时候,

16、他玩得好好的。后来,有一位奶奶从这里经过,他就坐在滑梯的最高处不动了,扭过头去看着她。当老奶奶也注意到他的时候,他立刻“噌”地一下就滑下来了,老奶奶就表扬他:“这小家伙真棒呀!”他特别高兴,冲着老奶奶呵呵地笑。以后每一次坐滑梯,他都会观察旁边有没有别人在场,如果有的话,他就赖在那里不下来,一定要等别人注意到他的时候才滑下来,然后笑着等着别人的表扬。起初,他能很好地和别人交流,得到别人的称赞我也很开心。可是,后来我发现他越来越在意别人的目光。从楼道里出来,和叔叔阿姨打招呼,他也是那样呵呵地笑,可是这种笑我感觉好像不是发自内心的。倘若对方没有注意到他,他会显得特别失望。从孩子刚刚会交流起,孩子每次

17、有什么新的进步,我都有意识地表扬他、鼓励他,希望他能在这种表扬与鼓励当中增长本事。可是现在他的做法是不是太不自然了?一方面我担心这样在意别人的表扬会对他的成长不利,觉得是不是因为我对他的表扬太多了才造成今天这个局面;另一方面他得不到表扬时的那种失望,也让我这个当妈的心里挺不是滋味。我想大多数情况下是这位母亲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很难说,孩子在意别人的目光是否是她无意识的多次鼓励与强化的结果。或者她曾经起劲地赞许了这样的行为,而现在又为这样的行为担心。从另一个角度讲,孩子冲别人微笑或期待别人的关注,精神指向还是站在旁边的父母,当父母故意走开的时候,多数的孩子不再对别人感兴趣,这个时候的沮丧实际上是他

18、的行为没有得到父母及时肯定的结果。当然,孩子的内心是非常复杂的,不像许多儿童学者自认为的那样简单。我们对孩子内心世界的了解非常少,却自以为懂得的非常多。原因是我们处在强势,经常不自觉地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孩子,逼迫孩子放弃天赋中的能力,努力学习如何与成人相处,学习成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可笑的是,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教育。也许孩子凭直觉知道如果不这样或那样,他就不能与母亲很好相处。他的很多自发行为与兴趣既有自己的坚持,又需要母亲的及时肯定。他把母亲当作资源,学习成人的行为规则,并以此在成人的世界里生存。6如果我们假定孩子对陌生人的赞许需求是即兴的,那么母亲对孩子关注别人的反应,以及这些反应让

19、母亲内心不是滋味就值得分析。假定孩子完全不是母亲理解的那个样子,那么母亲的一切心理反应就只是她自己的,前者是对孩子需要别人关注的一种嫉妒,后者是母亲对孩子不能吸引别人关注的一种失落。她把这些情绪不假思索地投射给了孩子,并通过行为与语言来强化,最终让孩子被迫认同。这是一个糟糕的建构过程,挫败了孩子对这个世界旺盛的好奇心,使孩子失去对自己的信任。比较合适的做法是要承认我们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当孩子坐在上面等待别人关注时,自己走开,看看会发生什么。当孩子在别人赞许下飞快地滑下,故意装着没有看见的样子,看看又会发生什么。其实,孩子的兴奋点可能有阶段性,面对这个无穷复杂的大世界,孩子的兴奋点会很快地游移。

20、从儿童发展心理学来看,孩子两岁前由感觉主导,二至四岁由感觉与直觉混合主导。这个阶段的孩子与他人接触时,往往采用类似于与母亲接触的方式,因为当他关注母亲的表情并与之互动时,他曾得到许多他想得到的东西。一般说来,四岁以前的孩子是比较乖的,陌生的叔叔阿姨让他唱歌或跳舞,得到母亲的首肯后,大多可以来一段激情表演。五岁以后就没有那么听话了,孩子已经具有判断能力与经验,知道他不干也不会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谈到孩子的笑,我想说大人的笑又有多少是真正为了取悦自己而不是取悦他人和环境的呢?孩子的笑一样多少有些工具性,因为哭与笑是他可以熟练驾驭的信息技术,他就是这样来操控父母的。为什么母亲觉得孩子的笑不一样呢?因为

21、心境不一样。母亲觉得孩子对自己的笑是真心的,因为彼此相依相爱,对别人的笑是勉强的,因为对方是陌生人。我以为,孩子对陌生叔叔阿姨的笑,在本质上,与对母亲的笑没有很大的不同,他只有这样的交流技术,更多交流方式还有待时间与经验去解决。读这封信,我更加感觉用成人的心态去解读孩子内心是件非常糟糕的事,因为这样总是能发现问题,也总是感觉到教育的重任,父母失去了平和的心境,孩子也失去了自由快乐成长的空间。父母的眼睛在建构孩子的问题,以为在教化甚至拯救孩子的时候,其实,可怜的孩子可能会慢慢地失去创造的能力,变得听话与平庸。对五岁以前的孩子来说,任何看似问题的行为对他的成长都非常重要,制止他的一些奇思妙想或古怪

22、行为,可能会令孩子的心身发展不顺利3.关注闪光点儿子总爱讨好人我是一个四岁九个月男孩的妈妈,有个关于孩子性格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的孩子没有主见,总是看大人的脸色行事,为了讨好别人而委屈自己。坦白地说,我的性格也是如此,很在乎别人的看法,孩子的性格有遗传的因素。因为深深地体会到这种性格带来的痛苦,所以想要我的孩子改变这种性格。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听取孩子的意见,比如讲故事时让他自己选择故事书;买东西时让他挑选,按他的意见买;吃东西、做游戏、出去玩时都征求他的意见,只要能做到就按他的要求去做。可我发现还是不能改变,他总是说:“妈妈喜欢我就喜欢”、“你说怎么着就怎么着”。效果不尽如人意。我觉得他这个年

23、龄是性7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想请你们帮忙,告诉我应该怎样做才能改变孩子这样的性格。需要说明的是:孩子的父亲性格暴躁,不仅对孩子,即使对我也是经常用命令的口气说话,有时威胁孩子“如果你不怎么怎么样,我就不带你去哪里玩”。是不是他的性格、说话方式也对孩子的性格有影响?我也劝过他,但收效甚微。我知道仅凭我一个人的力量帮助孩子改变性格很难,请你指点迷津!孩子是什么个性本身并不给孩子带来痛苦,带来痛苦的是父母对不同性格赋予的观念。快五岁的孩子正是开始学习判断、识别环境和自我行为的年龄,从发展的眼光看,孩子喜欢看父母或大人的脸色,听从父母做决定是天经地义的。这位母亲的烦恼来自于把自己对个性的评价投注到跟

24、孩子的关系中,在孩子身上寻找那些自己不接受的东西,担心孩子会有自己不喜欢的某些个性特征。往往是这样,越担心的事情越可能成为现实,因为担心本身可能存在一种心理驱动力,并缓慢地变成真实。其实,正是这位母亲过度的关注,并试图纠正孩子的行为强化了孩子类似的心理特征,孩子在一种标签下生活,就会用自我求证的方式发展出糟糕的个性来。成人关注孩子的眼睛,就像在黑屋子里用一支微弱的蜡烛去照,只能看见被我们的关注所照亮的东西,这些东西并不是孩子的全部。相反,由于这样的照亮会让孩子对自己的感觉被修正、歪曲,他会被自己为父母照亮的部分所制约,变得不自由起来。本来性格应该随着成长而变化流动,被关照着就会不自由了,固化了

25、,结果孩子就被这样“建构”了。其实,我们转个角度,用关注去照亮另一面,孩子很快就会忘掉他是这样的,而变得那样,变得对孩子的成长更有益。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自己决定,可以换一种方式来强化孩子,经常夸奖孩子喜欢作决定,并且孩子一旦作决定,总是很快地接受和赞同,并分享快乐,慢慢地,孩子就会喜欢作决定了。这里有两个原则:(1)不要评论孩子所作决定的好坏,先夸奖他作决定的行为;(2)孩子的决定可能错误时,母亲不要马上纠正,要等一等,问问孩子还有别的方法吗。有时候也可以让孩子体验失败,提高他对决定的判断力,鼓励他作新的更好的决定。母亲可能会说,“孩子从不作决定我怎么可以表扬他呢?”不,孩子说“妈妈喜欢我就喜欢

26、”就是在作决定,这是一个“狡猾”的决定,是不用承担责任、不会遭致批评的决定。对这位母亲来说,如果你觉得孩子没有作决定,可能是你被孩子蒙骗了。小孩子无处不在作决定,只是你不觉得那是决定而已。我个人认为更深的问题是人的观念,由于我们的文化认同某些性格特征,父母就期望自己的孩子养成那样的个性。个性的形成有很多的理论,如果选择基因8性格论,而不选择社会性格论,那么在自然状态下一棵梨树很难结出苹果来。当然,我们会想到嫁接,嫁接虽然可以结出与苹果类似的东西,但也不叫苹果,而是苹果梨。一个孩子的心理、性格是否发展健康,并不在于是什么样,而在于对自己个性的接纳程度,接纳程度决定着孩子对自己的满意度。从你的行为

27、看,不管动机是多么的想对孩子好,行为的结果是制造孩子对自己的不接纳、不喜欢。孩子由此产生的自我冲突有可能在他整个一生都余恨绵绵,有时还伴随一种深层的自我缺陷感。其实很多孩子对社会的不适应是文化造成的,我们过于强调一种文化观念,而忽视我们需要与更多的文化观念并存。心理学看来,在一个社会人群中,需要不同个性的人有机构成一个整体,即使牵制也是互补。如果大家个性都高度一致,社会不仅单调而且疯狂。看看“文化大革命”,看看德国二战前的社会,就可以理解。我们的社会需要不同性格的人,正如机器上需要不同的零件,每种性格对社会都是重要的。遗憾的是,我们的主流社会是否对每种个性都有积极的认同?是否提供了适合不同个性

28、的孩子生长的社会环境呢?当一个社会不能理性对待不同个性的时候,父母为孩子担心,想让孩子东施效颦是可以理解和同情的。不过,聪明的父母知道不喜欢孩子的天赋个性,等于逆水行船,喜欢孩子的天赋个性是顺水推舟。接受并喜欢孩子的个性可以帮助孩子完成自我认同并积极上进,最终比主流文化认同的完美个性者更杰出与成功。我们看到,没有哪个高智商、高度成功者、统治者是特别外向、开朗、热情的;相反,主导社会生活、文化、政治的那一群人大多都是内敛、沉稳、复杂的。我们要正确解读主流文化对孩子个性与行为的要求,让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学习适用的行为与言语的交往技术,而不是片面的期望孩子改变自己的性格。父母积极认同孩子的个性,同时又

29、帮助孩子学习生活中的社交技能,这样的教育可以让孩子避免陷入对自己的否定,他的内心会协调、平和得多。4.改译他的行为孩子知错不改我儿子现在五岁多,在幼儿园中班,他活泼好动,自尊心强,因为淘气、做事不计后果,大人总爱说他。说轻了,他不理;说重了,他马上会哭着说:“妈妈,我以后再也不这样了。”可过后他还做同样的事,说同样的话。我能感觉到他很想做个好孩子,很在乎别人对他的评价,特别在乎我对他的态度,经常问我:“妈,你爱不爱我?”“我是不是好孩子?”犯了错误不让说,只要一说他的缺点,就表现得很不耐烦,或者干脆说妈妈不爱他。他还会表述内心的矛盾,说:“我心里有两个人,一个让我做这件事,一个又不让我做这件事

30、。”幼儿园规定不让把小朋友捐的书带回家看,他就偷偷地放在内衣里带回家,对我说是他的好朋友送的。第二天我才知道,他的那位好朋友那天根本就没去。道理给他讲了不少,他也明白这样做不对。可过了几天,又把这本书放在内衣里带回了家,还说是那位小朋友送的。在家里喜欢上了他哥的东西也总是掖掖藏藏的。因为经常给他讲这样做不对,有一次,他问我:“妈妈,我长大了会不会变成小偷?”对于他的这些表现,我也常常反省自己,到底是孩子的问题9还是我的问题呢?孩子这样我真的好担心,他这样知错不改,我该怎么办?五岁的孩子处在价值自我评价阶段,他们想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如果父母、老师让孩子做好孩子不做坏孩子,那么孩子就会迫切地想

31、知道自己到底属于好孩子还是坏孩子。三到五岁是自我意识的萌芽阶段,孩子喜欢想象自己属于哪一类的孩子,但他们并没有判断的标准与能力。他们不能抽象地判断未曾做过的事是好还是坏,必须尝试着做,并通过父母、老师、同伴的语言评价去获得判断。不让五岁的孩子犯一些被大人看起来是明显的错误是不现实的,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基本上都在错误中成长。可以想象,五岁孩子的心在这两种评价中起落跌宕,有时自豪有时挫败。这样的心境会一直延续到学龄期,在那里他们可以获得一些行为指南。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孩子更聪明懂事一些,很多家长试图提前让孩子知道更多的正确行为方式,并天真地以为孩子被告知以后就应该记得。遗憾的是,这个时候孩子的

32、记忆更多是指向父母的情绪,很少关注父母的言语,更少关注父母的价值标准。所以,孩子读出母亲的表情,知道自己这一次又错了,至于为什么是错,心里还是糊涂。五岁孩子的思维是发散的,当父母用对与错这种二律背反的观念去引导他时,他的思维方式慢慢地会变得狭隘,以为世界就是两极分化的,不是对就是错,以后除了对错他不再能感知其他的东西。他内心的快乐、创造力、幻想与兴趣被压制,同时外部世界的丰富性、色彩和内涵也变得单调简单。为了成为好孩子,快乐和兴趣变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一定要正确。这种单调的价值判断系统,会限制孩子的思维发展,直到青春反叛期到来。如果很多信息告诉他世界并非如此简单清晰,处在正确与错误之间的边缘地

33、带过分地大,他就会处在长久的困惑中。在青春期他可以通过反向的情绪、行为来修正孩提时期被大人种下的谬误,重新整合自己的价值系统。常常是青春期前越规矩的孩子,青春期折腾越厉害,因为过于极端的信息要整合必然要伴随强烈的情绪。很有幽默意味的是,父母给予孩子价值观方面的教育越多,孩子成年后越可能出现反叛,尽管是一种充满内心挣扎的反叛。为什么会这样?心理学的解释可能是,孩子在成长中有一种背离父母的倾向,要独立,要通过否定父母的形象来摆脱内心对父母的依恋。而父母教导的价值观与父母的形象密不可分,教导孩子时容易像泼洗澡水一样把孩子好的价值观也给泼出去。像这个母亲面对孩子拿书回家的事,为了避免教育的困境,最好的

34、办法是改译孩子的行为,可以说:“老师是不允许把书拿回家看的(不是想占有,而是想继续阅读),你要把书还回去,明天在幼儿园里接着读。”母亲可以收起书,在第二天上幼儿园的时候托付孩子把书带着,并微笑着让孩子在自己面前把书交还给老师,给予及时的表扬,并说放学后妈妈要听孩子讲书中的故事,看他是否把这本书看完了。处理孩子的破坏行为或出错,只有两个原则。一是要孩子自己承担责任:让他把书交还老师。二是帮助孩子从错误中获益:仔细阅读这本拿来的书并回家给10父母讲述。要实现这两个目的,有两种方法。一是避免说孩子错了,更不能说“偷”这个字眼。因为这样的词极容易引发孩子的焦虑,感觉妈妈不喜欢自己。要说“不怎么好”,或

35、“这样不太好”,可以隐含一种委婉的责备。当然,首先还要把他的行为导向一个良好的动机,而非一种糟糕的动机,使他好的意愿被强化。二是要在孩子改变的过程中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让孩子觉得虽然自己干了件不太好的事,妈妈仍旧是爱自己的。本篇求助中,我没有读到母亲是如何纠正孩子行为的,只看到简单的批评和担忧,如果孩子用不当行为获取别人的书,父母虽然批评,却容许他继续拥有这本书,结果是非常糟糕的,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担心的!5.快乐疗法儿子动手能力差我有一件麻烦事要请教您。我儿子六岁多,贪玩好动,在学前班学习。老师常反映他的动手能力差,折纸、画画都比同学们慢。尤其是写拼音,做算术题就更慢了。别的同学一节课写两

36、篇,可他连玩带磨才写几行。无论老师怎么惩罚、吓唬,都无济于事。老师说他有多动症,对他束手无策。可我观察他不像,他性格和顺,从不因拔尖和同学们打架。他爱看书,识字量大,经常在班上替老师给同学们念故事书。并且每天都自觉地看半个多小时的书。老师教的拼音和算术题,他都会,可就是不爱动手写,多写一点,他就不想写了。我也采取过奖励的办法,甚至是打骂,都收效甚微。大道理他都明白,就是不愿写,好像是对写字没兴趣,嫌累。他小时候的爬行时间并不短。而且,我也从未像别的家长那样限制过他玩土,玩石子。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这样下去,一年级还能不能上?请您帮我分析一下,他像是写字方面有障碍吗?该采取什么方法引导、训练他呢

37、?对一个六岁孩子的行为作任何评论都还早,家长千万不要想方设法地给这样的孩子贴标签。我们必须看到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差别,同一个孩子在心智的各个层面,如思维、想象、运算、语言、动作、肌体反应、感觉、情绪等方面的发展也会有不同。这个个案里的孩子语言能力、运算能力、阅读识字能力都比较好,但运动协调或手的精细动作能力稍差,其实也是一种平衡,大脑机能把兴趣集中在其他方面,这一部分的脑功能发展就相应减慢。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其实,同样的差异在动物中也能很自然地看到,电影导盲犬可鲁中,一窝五只小狗也都各有各的行为特征。客观地说,手的精细动作能力与肌体的运动能力与智力一样,同样是重要的智力活动。哲学家康德说过:“手是外部的大脑。”对婴幼儿来说感觉运动是智力的起源,孩子的活动、游戏、语言可以促进孩子思维的发展,增进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从大脑神经结构来看,手的神经分布占大脑皮层近三分之一的区域,所以手的运动能力,尤其是精细活动能力可以促进这部分大脑皮层的发展,从而带动大脑思维能力、抽象能力、判断与运算能力、情感情绪等能力的发展。通常的情况是,手的运动机能高的孩子智力水平也高,当然不排除少数孩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