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产业集群发展现状.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512676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5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产业集群发展现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浙江产业集群发展现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浙江产业集群发展现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浙江产业集群发展现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浙江产业集群发展现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杭州市高级技工学校 2005-2006 年度科研成果汇编1 1浙江产业集群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作者:浙江财经学院 戴科成 2008-08-02 查看次数:1358 期刊时间:2008 年 5 月 摘要浙江产业集群的发展,主要是以原生性为特点的,本文试图通过对浙江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的分析,以期能对浙江的产业集群的发展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并提出了对浙江产业集群未来的发展有用的政策和建议。1、鼓励技术创新,加快产业集群的升级,将现代科技融入传统产业,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2、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引导企业间适度竞争和良好的合作,完善制度建设;3、加强扶持力度,塑造一些有区域影响力的知

2、名品牌,提升产品档次;4、引入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企业的经营,用现代化的经营管理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大企业。 关键词产业集群; 可持续发展; 竞争力 美国哈佛大学的波特教授把产业集群定义为:在既竞争又合作的特定领域内,彼此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政府和其他相关机构(例如大学,规则制定机构,信息咨询机构,职业培训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等)的地理集聚体。从意大利的传统产业集群,到美国的硅谷、印度班加罗尔的信息产业集群,大量的实践都证明,产业集群正在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着世界各地的经济增长。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如何,正成为衡量一个经济体,或者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

3、。浙江作为我国产业集群现象最活跃的地区,其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也直接关系到浙江的整体经济的活力。 一、浙江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浙江是我国产业集群最集中的地区,有调查显示,在浙江省内的 88 个县市区中,有 85 个县市区形成了 800 多个产业集群,其中年产值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有519 个,总产值近 6000 亿,平均每个县有三个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分布于机械制造,纺织,电器,制衣制笔,医药等175 个大小行业。表 1 中列举了浙江省主要的产业集群分布状况。浙江产业集群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实力强大。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统计,全国 532 种主要工业最终产品的产量,浙江有 336 种进入前十名,占总

4、数的 63%,56 种特色产品的产量居全国第一,109 种产品居全国第二。 表 1 浙江主要产业集群分布状况 地区 主 要 产 品 杭 州 机械、电子通信、家用电器、医药、服装、家纺(余杭区)、丝绸、汽车零配件(萧山) 宁 波 服装、家用纺织品、针织品(象山)、棉纺(余姚、慈溪)、电动工具、石化、机械、模具、玩具、塑料制品、汽车配件、水暖设备 绍 兴 纺织品、五金、服装(诸暨)、袜业(大唐镇)、领带(嵊州)、轴承、家具、劳保用品、化学纤维(绍兴县)、印染、化工、纺机(新昌) 嘉 兴 化学纤维、丝绸、皮革(海宁)、箱包、服装、经编、羊毛衫(桐乡) 湖 州 童装(织里)、服装衬布、丝绸、建材、转椅

5、、竹产品(安吉)、服装加工温 州 鞋业、服装、低压电器(柳市) 、打火机、标牌(苍南) 、眼镜、塑编(萧江) 、电子元件(虹桥) 、汽摩配件、钻头 台 州 铆钉(三门) 、塑料制品(椒江)彩灯(临海) 、化工、汽摩配件(玉环) 金 华 家纺、小五金(永康) 、磁性材料(东阳)、量具、服装、针织、建材 丽 水 微型电机、农产品加工、缝纫机(缙云) 、中密度纤维板 衢 州 建材、机械、轴承、变压器、化肥 舟 山 海产品加工、海洋医药、麻纺、机械 杭州市高级技工学校 2005-2006 年度科研成果汇编2 2浙江的产业集群是以原生性为特点的。原生性产业集群是指依靠地方内生力量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较好

6、地结合了本地的要素禀赋优势和历史文化因素,其发生发展经历了一个自然选择与演化的历史过程,具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原生性产业集群一般具有根植性,共生性,不易移植性的特点。从表 1 中浙江产业集群的行业可以看到,浙江的产业集群主要是集中于传统产业,很多靠的都是工商业传统和企业家的精神而成长起来的。产业集群的发展完全是自发的,由市场力量推动、按利益最大化原则不断地整合、衍生、裂变而成的。其资金以本地民间资本为主,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有极强的本地化倾向。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与地方社会、文化、政治等的联系紧密。很大一部分的特色产品全都源于本地的手工业文化,因而所形成的产品产业链也较为完善。例如,温

7、岭摩托车制造集群涵盖了摩托车所有零部件、模具,整车等的生产与销售,产业链贯穿原材料供应、产品生产、加工、组装、销售等各个阶段。产业链中的每一环节均形成大量企业的集聚,企业之间分工明确细致,价值链紧扣,分工的专业化程度高,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紧密。 二、浙江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浙江产业集群的这种原生性的特点,虽然具有根植性强,共生性好,不易移植等的优点,但是其缺点和问题也是很明显的。不处理好这些问题将会极大的阻碍浙江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 1、企业规模小、创新能力差、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浙江产业集群的特点之一就是产业链的每一环节都形成大量企业的集聚,而这些企业一般都规模较小。虽然有经

8、营灵活,风险小等优点,但是大量的中小型企业一方面受资金不足的制约,另一方面也缺乏企业的创新意识,往往难以产生产品的创新。产业集群多是以低成本为基础的聚集,不少产业还停留在模仿、低价竞争阶段,创新能力与竞争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低。近年来,集群内片面依赖模仿的意识虽然已经淡化,逐渐转向创新,但总体而言,研发投入仍显不足。集群内企业间由于有较多的知识溢出, “模仿” 等现象,造成创新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加上创新的成本高、风险大,因而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其创新积极性受到打击,从主观上减少了创新的可能。 “过度模仿”常使创新产品供应在短期内达到饱和,并迅速转为恶性竞争,创新企业来不及享受创新带来的利润,

9、也难以形成合理的进入壁垒,导致集群缺乏核心竞争力,造成“一流设备、二流管理、三流产品”的现象。 2、产业集群内市场环境不规范,竞争环境不理想 由于多数集群企业仍然是小作坊式的企业,内部缺乏必要的组织协调能力,也缺少合适的营销网络和手段,造成企业压价竞销、偷工减料等无序竞争现象。同质产品企业,同质的配套企业间要互相竞争,在产业链构成及不断延伸过程中,同类企业的恶性竞争难以避免,结果是低价优势成为了产业集群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唯一的核心竞争力。这一方面带来外部市场反倾销的阻碍,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柠檬市场”的形成也会对产业集群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浙江的

10、金华火腿就是因为少量的“柠檬”产品而严重损害了金华火腿的声誉,影响了集群的发展,其市场急剧萎缩,几近消亡。3、产业层次低、缺乏品牌意识、缺少有影响力的品牌 有影响力的品牌,不仅意味着产品的销售更顺畅,更有市场竞争力,更意味着丰厚的回报,巨大的利润空间。但是培育一个品牌需要很大的前期投入,并且也存在着相当大的风险。浙江产业集群中很多都是面向海外市场的,接受外贸定单,为国外厂商做贴牌生产,只停留在委托组装(OAM)和委托加工(OEM )阶段。从这一角度看,似乎培育自主品牌一方面没有必要,另一方面要和国外运作良好的成熟品牌进行市场的竞争存在很大的风险。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有影响力的品牌能使产品更有竞争

11、力,提升厂商的利润率。国内厂商进行贴牌生产,只拿到了部分加工费,国外厂商的品牌却赚取了产品利润的主要部分。比如,制造一个芭比娃娃,国内生产企业只赚 20 美分,而另外的 20美圆却成了美国公司的利润。 4、很多集群属于资源消耗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受资源环境的严重制约 从表 1 的浙江产业集群的行业分布可以看出,浙江的产业集群大多属于资源消耗型和劳动密集型,真正意义上的知识、技术密集型的集群还比较缺乏。而传统产业中的创新也不多,主要靠的是劳动成本的优势进行粗放式的经营,在成长过程中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严重,在一定地区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也比较严重。随着2007 年以来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产品的价格优势

12、减少,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增加,不少地方企业的依赖资源和劳动力的经营难以为继,如绍兴的纺织企业,高达 20%的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这种以资源消耗大和劳动力密集形成的产业集群一旦资源价格上升以及该地区的劳动力成本增加,则其集群的竞争力有可能会很快的丧失。土地、资本等要素供给不足,杭州市高级技工学校 2005-2006 年度科研成果汇编3 3使用成本升高,成为块状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环境治理压力增加,使印染,纺织,石化等对环境高污染的行业发展受到限制。 5、家族企业的局限性,缺乏现代化的经营管理 浙江产业集群的本土民营企业占绝大多数的情况决定了经营时所用的是家族企业为主的企业制度。这一制度虽

13、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交易费用,但当企业规模进一步增大时就体现出其局限性,企业家的精神不能代替经营管理上的知识和经验,家族企业制度也不能代替现代公司制度。集群内的家族企业主要靠人缘、血缘、地缘、风俗习惯等非正式制度联系起来,其管理上正式的制度和规则比较少。这种非正式制度虽然会给交换活动带来一定的方便,但其结构比较松散,对成员的约束力不强。当企业范围扩大,资源流动的量和频率增加之后,非正式制度就会显现出它的缺点,需要靠正式的现代化的企业制度来进行弥补。 三、推动浙江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鼓励技术创新,加快产业集群的升级,将现代科技融入传统产业,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 针对浙江产业集群内企业规

14、模小,创新意识不强的弱点,政府应该加强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方面的扶持力度,比如在税收制度上对企业的研发进行鼓励,提供优惠政策。在企业研发设计,人员培训,研究机构设置等方面积极介入,努力为企业搭建一个包括集群企业、研究机构、高校在内的研究和创新的平台,促进企业,研究机构,高校之间的互动,加强人才的培养和交流。用现代科技对浙江的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从单一的同质产品价格竞争,逐步转变为差异化的质量,服务竞争。加快产业集群的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2、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引导企业间适度竞争和良好的合作,完善制度建设政府应该维护好市场的经营秩序,工商,质检,卫生等部门要积极执法,行使好

15、管理和监督的权力,确保市场健康有序的竞争,防止企业间的恶性竞争。鼓励企业间的分工和合作,引导和扶持一批规模和实力企业,作为带动和提升整个集群品质的中坚和骨干力量,促使产业集群的模式由零星式向网络式转变,进而发展成为多核式或者轮轴式,形成企业间的良性竞争,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促进技术的创新和更为合理的分工。3、加强扶持力度,塑造一些有区域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提升产品档次 积极实施品牌战略,这不仅包括在国内市场上推广自有品牌,为消费者提供品牌产品和服务,也包括改变现有的大量的贴牌生产的状况,在国际上建立起有竞争力的自主品牌。鼓励错位竞争,打造不同层次的品牌集群。鼓励企业塑造自己的品牌,在扶持企业品牌

16、的同时,政府也能主动的建立自己的地方品牌,如产地标识等。在这类产地标识的使用授权上严格把关,严防“柠檬” 品进入市场,破坏品牌形象。力图使产业集群由委托组装(OAM)和委托加工(OEM)阶段向自主设计和加工( ODM)和自主品牌生产(OBM)阶段升级。 4、引入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企业的经营,用现代化的经营管理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大企业 通过规范和整合,引导本土的民营企业由家族制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加强立法和制度完善的工作,为民营企业做出这一转变打下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制度的基础。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制度和优惠措施等,促使集群内部的优胜劣汰,调整集群内的企业网络,实现企业间的并购来减少

17、企业数量,整合企业产能规模,增强单个企业的实力,进而培育出具有竞争力的集群龙头企业。【参考文献】 1胡建绩、陈海滨.促进产业集群衍生的关键“软因素”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 2005, (3). 2谢先达、周春蕾.浙江传统产业集群升级问题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06, (11 ). 3郑健壮、杨强.浙江“产业集群”的产生演变、竞争优势及对策研究J.金融管理与研究2004, (6). 4窦娜娜.浙江与青岛的产业机群模式比较研究J.特区经济 2007, (2). 5周虹、王陆庄、戴宇伟.内源型与外源型产业集群升级比较J.浙江经济 2006(3). 6刘春朝.浙江产业集群风险规避和持续成长对策研究J.

18、 特区经济 2007(2) . 【作者简介】戴科成(1982。8-)浙江杭州人,本科毕业,在读研究生。浙江省的产业集群得益于改革开放,是自下而上的企业家精神和自外而内的投资相结合的产物。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调动了广大经营者的投资热情,使得浙江的民营经济、个体经济、私有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他们为了共同利益,在本地形成专业化分工的竞争和合作关系。其中,较为典型的有,温州鞋革和服装、绍兴(县)印染和织造、乐清低压电器、萧山化纤、海宁皮革、嵊州领带、永康五金、永嘉纽扣、桐庐制笔、诸暨袜业等区域产业集群都已经发展得相当不错,而且他们也正在朝着国际化的道路演进,有些甚至还发展了自己的集群品牌,如嵊州

19、领带。但是从区域创新网络角度看,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和高校(院所)之间的关系仍然比较松散,缺乏沟通,产业鸿杭州市高级技工学校 2005-2006 年度科研成果汇编4 4沟还很深,学科壁垒也很高,智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造成技术创新的动力减退,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匮乏。浙江产业集群的基本现状、影响因素及发展对策研究 2005 年 02 月 03 日 11: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浙江产业集群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经济地理现象。实践中,浙江这种集聚的产业组织及其空间形态呈现出了较高的经济价值,尤其是它在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完成资本积累、并进而提高区域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产业集群已成为理论

20、界和实践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全面分析浙江产业集群的现状,准确认识浙江产业集群的比较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把握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对于推进浙江产业集群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浙江产业集聚的基本状况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本文把产业集群、产业群和产业集聚(industrial agglomeration)作为基本相同的概念)是在既竞争又合作的特定领域内,彼此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政府和其它相关机构(如大学、研究机构、智囊团、职业培训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等)的地理集聚体。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创造了上百个具有专业化分工协作特点、年产值

21、几十亿乃至上百亿的产业集群。据省经贸委调查,2003 年,全省工业总产值在 10 亿元以上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有 149 个,工业总产值合计 1 万亿元,约占全省制造业总量的 50%;其中,产值 50 亿元以上的有 35 个,100 亿元以上的有 26 个,200亿元以上的有 6 个。从专业化类型看,有绍兴的轻纺产业群、海宁的皮革产业群、嵊州的领带产业群、永康的五金产业群、永嘉的纽扣产业群、乐清的低压电器产业群、桐庐的制笔产业群、诸暨的袜业群等等。这些星罗棋布的产业群已经成为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的生产和创新基地。在本文,将从行业的角度,以行业区位集聚的状况来分析浙江的产业集聚状况。(一)产业集聚测度

22、的方法由于产业集群往往具有跨(行政)区域和跨行业的双重特点,这使产业集群的经济统计工作难度加大,也因此难以判断它在何种空间尺度上具有经济价值。尽管如此,这并不影响从行业和区位的角度研究浙江产业集聚状况在宏观上的积极意义。产业集聚测度理论性强,技术难度大。本文借鉴国内外有关专家测量产业集聚程度的方法基尼系数法来研究浙江产业集聚的现状与发展。洛伦茨(M.Lorenz)在研究居民收入分配时,创造了洛伦茨曲线。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依据洛伦茨曲线,提出了计算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统计指标基尼系数。Keebleetc.(1986)将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用于测量行业在地区间分布的均衡程度。克鲁格曼(Krugman

23、)(1991 年)杭州市高级技工学校 2005-2006 年度科研成果汇编21 21计算了美国 3 位数行业的区位基尼系数。Amiti(1997)计算了 EU 十国的 3 位数水平的 27个行业的基尼系数及五国 65 个行业的基尼系数,以检验 EU 国家在 1968-1990 年期间的工业是否更为集中了。南京大学教授梁琦(2003)用基尼系数研究中国工业的区域集聚程度。行业区位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的统计含义是:洛伦茨曲线下凹的程度越小,基尼系数越接近于 0,说明行业的空间分布比较均衡;反之,洛伦茨曲线下凹的程度越大,基尼系数越接近于 1,说明行业的空间分布比较集中,或者说,行业的地方化程度较高

24、。基尼系数是一个从宏观上反映每个行业在区域范围内分布集中还是分散的很好的度量指标,我们可以根据其计算结果从总体上了解和把握浙江产业布局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目前,产业集聚是经济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但从宏观角度把握浙江制造业的区位分布状况的较少。也有人从宏观角度考察浙江制造业的集中状况,但那是从行业垄断角度考察的,其“集中度指标”与区位基尼系数反映的集中度完全是两个概念。(二)浙江工业的区位集聚状况以产品销售收入作为测算指标,1998-2003 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的区位(92 个县(市、区)基尼系数分别为0.549、0.554、0.548、0.552、0.538 和0.544。从浙江工业区位基尼系

25、数及其变动状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浙江工业的区位集聚程度较高。基尼系数衡量分布均衡程度的一般标准为:基尼系数在 0.2 以下表示高度平均;0.2-0.3 之间表示相对平均;0.3-0.4 之间表示较为合理;0.4-0.5 之间表示差距偏大;0.5 以上为差距悬殊。近 6 年,浙江工业的区位基尼系数虽有变动,但均在 0.5 以上。总体上看,浙江工业的空间集中度较高,区位分布差距悬殊。浙江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近年来,浙江工业区位基尼系数虽有起伏,但呈下降态势,工业区位基尼系数从 1999 年的 0.554,2001 年 0.552 降低到 2003年的 0.544。介于基尼系数反

26、映分布差异程度的精确性和灵敏性,区位基尼的降低,表明浙江在实施“八八战略”,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行业看,除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和其它制造业以外,其它行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均高于全部工业,这说明浙江工业行业的空间集中度高于整个工业,几乎所有的行业均处于比全部工业更高的集聚状态。1998-2003 年,浙江 29 个制造业大类行业基尼系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681、0.694、0.692、0.695、0.702 和0.702,呈逐步抬高的态势。全部工业区位基尼系数的逐步下降和工业行业区位基尼系数的整体提高,表明浙江工业、工业行业的区域结构不断优化。木材加工及竹、藤、棕

27、、草制品业是浙南工业经济总量较小的地区的重点行业,全省范围内区域分布比较均衡,基尼系数较低,杭州市高级技工学校 2005-2006 年度科研成果汇编22 22与现状比较吻合。(三)制造业行业的区位集聚状况由于浙江绝大多数行业都处于高度集聚状态,对于所有县(市、区)的区位基尼系数的分辨程度不高,为此,本文计算了各制造业大类行业产品销售收入前 30 个县(市、区)的区位基尼系数(见表 1),并以此作为衡量行业集聚程度的依据。因为烟草加工业和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分别只涉及 6 个和 26 个区域,其基尼系数不具有比较意义,不纳入本文分析范围。从计算结果中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浙江制造业大类行业中,基尼系

28、数最大的是化学纤维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基尼系数均在 0.7 以上。事实上,这三个行业也是产品销售收入居前三位的县(市、区)的产品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比例最高的行业,前三个县的产品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比例分别达到 63.3%、62.4%和 65.6%(见表 2)。2、浙江制造业大类行业中,基尼系数最小的是普通机械制造业,基尼系数只有 0.303,说明该行业在产品销售收入居前的 30 个区域中分布比较均衡。分布比较分散的行业还有金属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等行业。这些行业产品销售收入居前三位的县(市、区)的产品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比例在 25%以下。3、2

29、7 个制造业大类行业中,基尼系数在0.7 以上、0.6-0.7 之间、0.5-0.6 之间、0.4-0.5 之间和 0.4 以下分别有 3 个、3 个、12 个、1 个和 8 个行业。按照基尼系数的衡量标准,66.7%的行业处于高度集聚状态,3.7%的行业集聚程度较高,29.6%的行业空间分布比较均衡。4、从浙江产品销售收入 500 亿元以上的11 个主要行业看,处于高度集聚状态的有化学纤维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纺织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处于较高集聚程度的有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行业空间分布比较均衡的有塑料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

30、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和普通机械制造业。(四)制造业行业区位集聚程度变动状况近年来,浙江制造业行业的区位集聚程度有所变动。从 1998 年到 2003 年基尼系数变动幅度和变动百分比看:基尼系数提高 20%以上、提高 10-20%、提高 5-10%、保持在-5-5%之间和降低 5%及以上分别有 3 个、4 个、6 个、8个和 6 个行业,分别占行业总数的11.1%、14.8%、22.2%、29.6%和 22.2%。总体上看,多数行业的空间集聚程度有所提高。从区位基尼系数变动状况还可以得知,1998 年区位集聚程度已经较高(基尼系数大于0.5),到 2003 年空间集中度又有较大程度提高的有食品制

31、造业,饮料制造业,纺织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杭州市高级技工学校 2005-2006 年度科研成果汇编23 23集中度有较大程度降低的有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998 年区位集聚程度较低(基尼系数小于0.5),到 2003 年空间聚集程度有较大程度提高的有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空间分布进一步分散的有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表 1 1998-2003 年制造业行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年份

32、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变动食品加工业 0.390 0.445 0.482 0.441 0.469 0.508 30.3食品制造业 0.515 0.527 0.544 0.543 0.536 0.558 8.4饮料制造业 0.582 0.629 0.656 0.669 0.699 0.706 21.2纺织业 0.549 0.547 0.547 0.573 0.597 0.587 6.9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 0.430 0.429 0.419 0.371 0.321 0.342 -20.5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 0.501 0.528 0.550 0

33、.554 0.564 0.575 14.7木材加工竹、藤、棕、草制品业 0.581 0.590 0.588 0.556 0.541 0.596 2.5家具制造业 0.562 0.605 0.652 0.649 0.595 0.567 0.8造纸及纸制品业 0.505 0.527 0.500 0.530 0.494 0.507 0.3印刷业 0.530 0.531 0.525 0.561 0.559 0.525 -0.9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0.594 0.578 0.605 0.584 0.572 0.535 -9.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0.284 0.307 0.352 0.374 0.

34、382 0.381 34.0医药制造业 0.498 0.488 0.495 0.503 0.501 0.538 8.0化学纤维制造业 0.726 0.693 0.682 0.696 0.736 杭州市高级技工学校 2005-2006 年度科研成果汇编24 240.724 -0.3橡胶制品业 0.646 0.663 0.639 0.588 0.598 0.618 -4.3塑料制品业 0.338 0.338 0.343 0.367 0.393 0.398 17.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0.394 0.399 0.394 0.366 0.369 0.341 -13.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0.626

35、 0.647 0.658 0.641 0.632 0.619 -1.1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0.556 0.555 0.512 0.515 0.489 0.501 -9.8金属制品业 0.301 0.307 0.294 0.326 0.341 0.339 12.4普通机械制造业 0.357 0.355 0.317 0.327 0.305 0.303 -15.0专用设备制造业 0.340 0.356 0.352 0.361 0.382 0.346 1.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0.478 0.548 0.564 0.541 0.522 0.515 7.6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0.431 0.43

36、5 0.467 0.440 0.429 0.455 5.7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0.650 0.630 0.622 0.641 0.669 0.702 8.0仪器仪表及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0.535 0.562 0.613 0.587 0.574 0.619 15.7其他制造业 0.439 0.482 0.469 0.442 0.372 0.386 -12.0表 2 1998、2003 年制造业行业产品销售收入前三个地区产品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比重(单位:%)1998 2003 变动 地区食品加工业 28.9 37.2 8.2 普陀区、北仑区、定海区食品制造业 42.3 42.4 0.1 江干区、

37、上城区、余杭区饮料制造业 46.3 62.4 16.1 江干区、越城区、绍兴杭州市高级技工学校 2005-2006 年度科研成果汇编25 25县纺织业 43.0 50.5 7.4 绍兴县、萧山区、越城区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 29.5 25.0 -4.5 平湖市、鄞州区、诸暨市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 31.8 39.2 7.4 海宁市、萧山区、鹿城区木材加工竹、藤、棕、草制品业 43.0 46.9 3.9 嘉善县、德清县、临海市家具制造业 40.6 41.1 0.5 萧山区、南浔区、安吉县造纸及纸制品业 36.1 40.9 4.9 萧山区、富阳市、海曙区印刷业 37.9 36.6 -1.

38、4 苍南县、江干区、海宁市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42.3 36.9 -5.4 鄞州区、宁海县、北仑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20.8 25.8 4.9 萧山区、上虞市、莲都区医药制造业 28.7 33.7 5.0 椒江区、拱墅区、新昌县化学纤维制造业 62.4 63.3 0.9 绍兴县、桐乡市、萧山区橡胶制品业 57.8 51.2 -6.6 上城区、秀洲区、江干区塑料制品业 19.7 25.0 5.3 龙湾区、诸暨市、温岭市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4.1 19.2 -4.9 桐乡市、长兴县、余杭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53.8 51.6 -2.2 拱墅区、北仑区、龙湾区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9、 41.0 33.3 -7.7 诸暨市、永康市、江北区金属制品业 18.7 23.3 4.6 萧山区、永康市、余姚市普通机械制造业 23.4 17.3 -6.1 下城区、鄞州区、上虞市专用设备制造业 20.2 杭州市高级技工学校 2005-2006 年度科研成果汇编26 2622.4 2.2 绍兴县、北仑区、椒江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36.6 41.3 4.7 萧山区、温岭市、北仑区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27.5 31.0 3.5 乐清市、慈溪市、余姚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57.4 65.6 8.2 西湖区、奉化市、江干区仪器仪表及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38.4 52.5 14.1 西湖区、绍兴

40、县、鄞州区其他制造业 29.8 21.4 -8.4 路桥区、临海市、义乌市二、影响浙江产业集聚的因素分析浙江产业集聚从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开始,主要依靠民间力量,在市场机制作用下逐渐形成。经过快速发展,目前已经进入稳定增长阶段。现阶段,浙江产业集群具有数量众多,以中小企业和传统产业为主、以“专业市场+工厂”为主要经营模式,以特色工业园区为新的地理组织形式等特点。同时,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近年来浙江制造业行业的集聚程度也有所变动。本文认为,影响产业集聚及其集聚程度变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空间布局受要素禀赋的影响。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某一地区的要素禀赋决定该地区适合于发

41、展什么样的产业,尤其是那些生产条件受自然资源约束的行业。浙江虽然没有中西部地区的自然要素禀赋,但也有部分行业的集聚受自然资源的影响。以农副产品为依托的食品加工业的进一步集聚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案例。该行业是制造业行业中空间集聚度提高较快的行业。事实上,这正是沿海有关地区凭借海洋资源丰富的区位优势,大力推动的结果。2003 年,普陀区、定海区和北仑区食品加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比重为37.2%,比 1998 年提高了 8.2 个百分点,提高幅度在各行业中居第 3 位。2、高技术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较高。高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其产品具有技术复杂、生命周期短、附加值高,研究开发费用大等特点,所以,高技术产业的区位一般趋向聚集于具有基础设施完善、智力资源密集、信息灵通、生活环境良好、交通通讯便利、金融市场发达的地区。良好的环境可以吸引高级人才,发达的金融市场有利于形成风险投资。科学基地效应促使高技术企业聚集在大学或科研基地附近,以便于获得知识资源,包括高技术成果,技术的咨询和指导等等。以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要集聚区域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设备制造业的集聚及其集聚程度变动状况也体现了上述特征。3、出口状况变动是影响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驱动下,制造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