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ppt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351278 上传时间:2018-09-25 格式:PPT 页数:107 大小:16.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陈啸寅,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提 纲,绿色防控理念,植物有害生物防治的基本原则(植保方针)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它从农业生态系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国外流行称“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简称IPM),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2006年:“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2012年: “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现代植保理念:科学植保:把科学防控的理念贯穿于

2、防治全过程、各环节,全面提高植保基础研究、技术集成、推广应用水平,着力促进防控策略由单一病虫、单一作物防治向区域协防和可持续治理转变公共植保:明确植保公益性、基础性、社会性地位,强化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构建植保防灾减灾公共服务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促进防控方式由一家一户分散防治向专业化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转变。绿色植保:在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更加注重保护生物多样性,更加注重减少环境污染,着力促进防控措施由主要依赖单一化学农药防治向绿色防控和综合防治转变。,绿色防控指以确保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为目的,优先采取生态控制、生物

3、防治和物理防治等环境友好型技术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为害的行为。力争到2020年,全国绿色防控覆盖率达30%以上;示范区化学农药用量下降20%以上,农产品质量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明显改善。,绿色防控理念的理解,瓜果蔬菜,让有些病虫害不要进入,减少病源、虫源基数,减少发展和降低暴发成灾的几率,我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绿色防控技术,根据国家颁布的法令,设立专门机构,对植物及其产品进行强制性检验,以防止某些在局部地区发生为害的危险性病害、害虫、杂草种子随产品的调运和交流在国家或地区间扩散和传播为害;而对已传入的某种这类危险性有害生物,则采取强力措施及时扑灭,即为植物

4、检疫。,植物有害生物防治的基本方法,我省外来有害生物物种:杂草类:水葫芦、水花生、假高粱、加拿大一支黄花害虫:美洲斑潜蝇、烟粉虱、桔小食蝇、美国白蛾(稻水象甲)病害: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柑橘黄龙病、香蕉穿孔线虫,农业防治的具体措施,使用无害种苗,改进耕作制度,加强田间管理,水稻抗条纹叶枯病棉花抗棉铃虫及抗枯萎病蔬菜抗炭疽病、枯萎病、 病毒病,适时播种合理密植适时中耕科学管理肥水适时间苗、定苗,拔除弱苗 和病虫苗,选用抗病虫品种,植物有害生物防治的基本方法,水旱轮作,草莓水旱轮作实例草莓-菱角-草莓,10月草莓移栽5月上水菱角10月草莓移栽防治:草莓重茬病害、根腐病、立枯病、灰霉病等效益:草莓+菱

5、角(4000元),水旱轮作,调节播期,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适期迟播,避开小麦田一代灰飞虱成虫向秧苗迁移刺吸危害传毒番茄黄化曲叶病防治避开9月底到10月上中旬烟粉虱成虫迁移到苗期的高峰,10月上中旬开始播种;60目防虫网育无虫苗玉米粗缩病防治灰飞虱传毒关键期是玉米6叶期前,确保在小麦一代灰飞虱成虫迁移扩散期(5月20-6月15),玉米苗超过6张叶片或在6月15日开始播种,高畦栽培,利用声、光、热等物理因子或机械作用及器具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捕杀法诱杀法阻隔法汰选法热力法,物理防治,植物有害生物防治的基本方法,灯光诱杀,黄板诱杀,果园、露地与保护蔬菜地诱杀蚜虫、烟粉虱等害虫。,频振式杀虫灯,防虫网

6、阻断害虫的迁入与迁出,畦田覆膜措施阻止幼虫入土化蛹,切断害虫生活史,葡萄套袋阻止害虫侵入,遮阳避雨栽培防病害,阻隔技术,覆盖防虫网,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常用20目以上尼龙防虫网水稻秧田覆盖防虫网或无纺布,植物有害生物防治的基本方法,黄板、蓝板等色板诱杀:利用害虫对不同波长颜色的趋性而杀死害虫。,蔬菜大棚内的黄板,茶园黄板,不同颜色粘板诱杀蓟马,植物有害生物防治的基本方法,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代谢产物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即为生物防治。,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菌利用其他有益生物防治害虫利用昆虫激素和不育性防治害虫,捕食性天敌(包括瓢虫、草蛉、蜘蛛、捕食螨等),寄生性天敌昆虫,如赤眼蜂等寄生蜂,昆虫病原微

7、生物如白僵菌、绿僵菌,性诱剂诱杀:通过人工合成雌蛾在性成熟后释放出一些称为性信息素的化学信息素,吸引田间同种寻求交配的雄蛾,将其诱杀在诱捕器中,使雌虫失去交配的机会,不能有效地繁殖后代,减低后代种群数量而达到防治的目的。,性信息素迷向技术,田间释放高浓度性信息素,雄虫找不到雌虫,无法完成交配成功实例:梨小食心虫、苹果蠹蛾、小菜蛾优点:干扰正常雌雄交配,控制种群效果较好(迷魂阵)缺点:实施区域要有一定规模,苏南桃园示范应用梨小食心虫迷向技术,迷向技术主要通过在果园内悬挂迷向丝稳定释放高浓度的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影响雄虫对雌虫位置辨别,使其交配推迟或不能交配,有效卵大幅减少,虫口密度下降,从而达到

8、防虫的目的。使用面积以30亩以上连片果园为佳,面积越大效果越好。于3月下旬开始每亩使用迷向丝30-40根悬挂于树冠中上部,不同产品持效期有差异,一般分为3个月、6个月两种。2016年张家港在凤凰、杨舍等乡镇示范应用400亩左右,惠山区在阳山、洛社、钱桥等乡镇示范应用近1000亩,梨小食心虫迷向丝主要由中捷四方、百乐宝等公司生产提供。,性信息素迷向技术,释放捕食性天敌人工培育胡瓜钝绥螨,捕食朱砂叶螨、二斑叶螨,稻田养鸭,植物有害生物防治的基本方法,生物防治新技术-植物支持系统,蜜源植物:提供天敌补充食物、促进天敌增殖。如水稻田边种植花期较长的芝麻可以提高水稻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螟虫等害虫

9、寄生蜂的寿命、寄生能力和田间数量,有效提高天敌控制害虫的能力。储蓄(载体)植物:替代寄主,提供食物。储蓄植物系统是一个天敌饲养和释放系统,是有意在作物系统中添加或建立的作物害虫防治系统。如,田边种秕谷草、茭白插花种植等可以在非水稻生长季节保存寄生蜂和蜘蛛等。,生物防治新技术-植物支持系统,栖境(库源)植物:保护天敌(越冬、避难)。如稻田田埂留草为有益生物提供了食物、繁殖场所、越冬或夏眠场所,改善了天敌生存的微气候,在水稻收获或施药等农事操作干扰时为天敌提供了庇护所,有利于天敌种群的增长、维护稻田生态系统的平衡。 诱集植物:减少虫源基数、提供天敌食物。诱集植物一般比目标作物对靶标害虫有更强的吸引

10、作用,害虫被吸引后趋向诱集植物停留产卵或危害,从而减少对目标作物的损害。香根草吸引二化螟、大螟产卵,但其后代在香根草上不能完成世代而死亡,对水稻螟虫起到诱杀的作用,有效降低了田间种群数量及其危害。,即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化学防治具有防治对象广、见效快、效力高、使用方便等优点;同时也存在农药残留、残毒、伤害天敌、污染环境等问题,使用中需非常慎重。,植物有害生物防治的基本方法,农药以其快速、高效的特点,被广泛使用,并迅速发展,农药的使用,为及时有效控制重大病虫危害,保障农业丰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大水、大肥、过量用药的模式不可持续,加强化学农药的科学应用,一是坚持科学的防治策略对病害要立

11、足于预防的策略,在病原菌侵入前或在病害症状出现前开展防治-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主动出击”对虫害要立足于压基数的策略-稻飞虱 “治上压下”对多世代害虫应加大第一代防治力度,二是坚持适期防治按照病虫预测预报结果,进行适期防治。病害的防重于治,对害虫多数情况下应掌握在卵孵化高峰至低龄幼(若)虫高峰期用药。,加强化学农药的科学应用,三是交替使用化学农药一种化学农药,连续多次使用,病虫害很容易产生抗药性。杀虫剂吡虫啉由于在水稻上多年连续不当使用,致使稻飞虱产生抗药性,最高的地区达三百多倍,已不能在水稻上继续使用。要注意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交替使用,防止病虫害产生抗性。,四是坚持正确的方法使用农药不同病

12、虫害发生部位不同,要保证病虫害发生部位充分接触到药液,应注意使用适宜的水量和施药器械,既要防止药液因用量过大而流失,又要防止用量不足,病虫害发生部位接触不到药液。露地作物上部的病虫害宜选用机动弥雾机施药。封闭环境内使用烟雾法、粉尘剂、熏蒸法施药。露地作物幼苗期宜使用气流辅助式喷雾、防护罩喷施, 减少农药飘移。,化学农药减量工作,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实施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建立农企合作示范基地普及农药科学使用强化宣传培训引导,科学使用农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开展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协调的药剂防治技术,优先生物防控,优化防控策略。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规定用药,严格执行安全间

13、隔期,实行农药交替使用。如防治小麦赤霉病,在赤霉病菌对多菌灵抗性频率高达30-50%的部分地区,停用多菌灵等苯并咪唑类农药单剂,更换使用戊唑醇、氰烯菌酯等单剂或复配剂;防治稻飞虱,在对吡虫啉产生抗性地区,选用噻虫嗪、吡蚜酮、烯啶虫胺、氟啶虫胺腈、醚菊酯等单剂及复配剂。大力推广新型植保机械,提高机械作业效率,提高农药利用率。,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技术路径一是“控”,即是控制病虫发生危害二是“替”,即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高效大中型药械替代低效小型药械三是“精”,即是推行精准科学施药四是“统”,即是推行病虫害统防统治,新型高效施药机械是实现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目标的

14、关键因素,“控”,即是控制病虫发生危害 一般病虫害的防治适期只有35天,必须有作业能力足够的高效施药机械才能及时完成,才能较好地控制危害。“替”,即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已经发挥了重大作用,空间已不大 高效大中型药械替代低效小型药械空间巨大“精”,即是推行精准科学施药 只有通过提高施药机械本身的技术水平,才能实现精准对靶和精准施药,从根本上提高农药利用率。,农药利用率的基本概念,农药利用率是指单位面积内沉积在靶标上的农药量占所使用农药总量的比例。(实际就是沉积率)一般意义上是将整个大田作物视为靶标,农药沉积在作物上的部分,就认为是有效量。手动喷雾器的农药利用率一般在20%40%

15、。背负式机动弥雾机的农药利用率一般在30%50%。各类液泵喷雾机农药利用率不到15%。喷杆喷雾机农药利用率一般在50%左右。我们通常说我国目前农药利用率在35%左右,指的是针对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不同药械的总体平均水平而言。,土壤,流失,飘失,雾滴,植株,弹跳,液滴,喷雾中的农药归趣分布,喷 雾,中靶,脱靶,作物株冠层,弹跳,黏附,分散,脱靶,叶片,脱 靶,叶 片 捕 获,流 失,叶片持留,持留过程,流失过程,碰撞过程,利用率,国外的研究表明,从一般施药机械喷洒出去的农药只有:25%50%能沉积在作物叶片上不足1%的农药能沉积在靶标害虫上只有不足0.03%的农药能起到杀虫作用所以化学农药虽然

16、是高效的,但使用手段却是低效的。,农药的使用手段是低效的,影响农药利用率的因素,作物因素:生育期、叶片的形状、质地和角度等。一般在苗期较低,为15%左右,后期随着叶面积指数的扩大而提高,最多可到50%左右。禾本科作物如小麦、水稻、以及叶面蜡质层较厚的作物如苹果、柑橘等农药利用率较低。阔叶作物如棉花、油菜等农药利用率较高。,影响农药利用率的因素,药液因素:湿展能力和渗透能力等。气候因素:风力、风向、气流和温湿度等。,人为可控因素是提高农药利用率的关键,施药机械因素:包括雾化效果、雾滴大小、穿透性能和分布均匀度等药械的技术性能。施药技术因素:包括喷洒方式和施药液量等。,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国际上农

17、药使用技术迅速发展,由传统的高容量低浓度喷雾法向低容量高浓度喷雾法发展,喷洒农药正向着精密、微量、高浓度、强对靶性方向发展。大量应用低容量(LV)、超低容量(ULV)、控滴喷雾(CDA)、循环喷雾(RS)、防飘喷雾(AS)、气流辅助喷雾等一系列新技术、新机具,施药量大大降低,农药利用率和工效大幅度提高,利用率总体水平在60%以上。,欧洲施药机械及施药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上个世纪50年代左右 老式、落后的施药机械 大容量、粗放的施药方法 我国目前仍然处在这一阶段,第二阶段: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较好的药械,低容量施药技术普及应用 喷杆喷雾机采取150300L/hm2 风送弥雾机采取10

18、0150L/hm2每米树高 技术进步:减少了作物上的药液流失量, 显著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施药液量是最经济的措施,发达国家的技术人员已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施药技术研究,证实了减少施药液量,是提高农药利用率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作物叶片表面能够附着的农药雾滴大小和承载的药液量是有限度的,当喷洒量超过一定限度时,叶片上的细小雾滴会凝聚成大雾滴而滚落、流失,反而使叶片上附着的农药量急剧降低。,第三阶段:上个世纪80、90年代开始,高技术含量的喷头、先进的药械, 减少药液飘失的施药技术 防飘喷头、射流喷头、气流辅助喷雾技术、 循环喷雾技术的应用。 技术进步:显著减少药液飘失量,更有利于环 保的同时,提高农

19、药利用率。,第四阶段:现正研究并逐步应用,智能药械,精准施药技术 通过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的集成应用,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能根据生物靶标而自动对靶喷雾的智能施药技术。 技术进步:真正实现以有害生物为靶标, 从根本上减少农药施用量。,统防统治是实现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目标的关键因素,“统”,即是推行病虫害统防统治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是指具备一定植保专业技术条件的服务组织,采用先进、适应的设备和技术,为农民提供契约性的病虫害防治服务,开展社会化、规模化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控行动。 只有开展承包防治服务的专业化防治组织,才有通过科学用药和绿色防控手段,

20、减少用药防治次数,降低成本,实现可持续防控的迫切愿望。 只有专业化统防统治才能实现病虫害的可持续防控。,专业化统防统治成为近年整个植保工作最大的亮点,绿防技术体系集成与创新,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以作物为主线叶菜:黄板+防虫网+性诱杀+灯诱+生物农药+科学防治辣椒:防虫网+黄板+摘叶+生物农药+科学防治番茄:抗病品种+适期播种+防虫网+黄板+性诱杀+生物农药+科学防治黄瓜:抗病品种+轮作换茬+黄板诱杀+生物农药+科学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体系,药残检测保质保鲜市场准入对外出口,做好绿色防控三个关键:强化宣传强化示范 市场对接 推进绿色防控做到四个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项目扶持结合与科技创新和

21、推广应用结合与市场推动和品牌创建结合与区域治理和专业化统防统治结合,绿色防控实例,绿色防控实例,花生蛴螬防治玉米粗缩病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番茄黄化曲叶病防治烟粉虱绿色防控草莓红蜘蛛绿色防控,花生蛴螬防治-杀虫灯诱杀金龟子(核心技术)2007年,单灯峰期日诱杀虫3000头,每平米蛴螬30头;通过连续7年灯诱杀,田间蛴螬种群量明显减少,2013年,单灯峰期诱杀3头,每平米蛴螬0.3头。,杀虫灯诱杀,杀虫灯诱杀,性诱杀(金龟子),黄板诱杀,花生绿色防控示范区,玉米粗缩病,传毒介体灰飞虱传毒关键时间玉米苗期(6叶前)防治关键技术调整播期避虫,玉米粗缩病,水稻条纹叶枯病,传毒介体灰飞虱传毒关键时期水稻

22、苗期绿色防控关键技术(抗、避、断、治)1、抗病品种2、调整播期3、防虫网和无纺布阻隔4、科学防治,防虫网,防虫网,设施蔬菜烟粉虱绿色防控技术,培育无虫苗(禁止生产和育苗棚共用;防虫网阻隔;黄板诱杀;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应用)大棚防虫网(进出口)棚内黄板诱杀(早春开始)摘除老叶生物农药(苦参碱、阿维、甲维)化学防治(噻嗪酮、吡蚜酮、噻虫嗪、烯啶虫胺),摘除老叶控虫,辣椒烟粉虱越冬前后,若虫和伪蛹等主要在中下部几张叶片上,总叶12张时,下部4张叶片虫卵量占85%以上,摘除老叶,带出棚外。,摘除下部老黄叶,青椒叶背伪蛹、若虫,番茄黄化曲叶病,传毒介体烟粉虱传毒关键时期番茄苗期(花期前)防治技术关键1、

23、抗病品种2、调整播期(避粉虱高峰期)3、科学防治烟粉虱,番茄黄化曲叶病,草莓红蜘蛛绿色防控,草莓红蜘蛛(江苏危害草莓的主要为二斑叶螨)绿色防控主要技术:一是清洁田园。在草莓苗定植前清除大棚温室内的杂草。二斑叶螨寄主范围广,尽可能清除棚内杂草,拆除红蜘蛛寄主桥梁。必要时对周围环境植物和虫源进行药剂防控压低基数。二是无虫苗移栽。红蜘蛛随苗带入大棚是草莓棚室内的主要虫源。生产上要严格无虫苗入棚。要在无红蜘蛛危害的田块内繁殖种苗,在移栽前用高浓度、高剂量杀螨剂进行防治,做好带药移栽。三是重视花前防治。大棚草莓在开花前用杀螨剂进行防治,压低虫口数量。选择不同类型杀螨剂如螺螨酯、联苯肼酯、克螨特、哒螨灵等

24、连续防治2-3次。防治时注意轮换和交替用药。,四是适时释放捕食螨。胡瓜钝绥螨和智利植绥螨是二斑叶螨的天敌,一只胡瓜钝绥螨一天可捕食30粒红蜘蛛卵和5头成螨。释放时间掌握在草莓红蜘蛛发生初期,每棚(以300平方米计)释放胡瓜钝绥螨15-20万头(加智利植绥螨3000头),可有效控制红蜘蛛虫口上升速度并推迟严重发生期。释放捕食螨的时间很重要,过早释放因田间虫量太少天敌不能建立种群,过迟因田间虫量太大天敌控制效果差。如果田间虫量较高,需要先将田间老叶及虫量较高的叶片摘除带出棚外,用印楝素、苦参碱、鱼藤酮等生物农药或螺螨酯、联苯肼酯等低毒化学农药进行喷雾防治,间隔5-7天后喷施清水洗叶,待叶片凉干后再

25、释放捕食螨。,2017年全省农业重大技术推广优质粳稻全程安全用药规范化技术,技术概述:该技术立足区域病虫草害发生特点与用药现状,通过调整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地区水稻全生育期农药科学使用策略(前中后期的农药种类选择等),结合不同产区稻田安全药剂组合(强化了生物物理防治产品应用)及配套应用技术与器械(包括减少药物流失的助剂)等,并针对应用主体制订了安全用药操作规程(农药安全规范使用卡),在实施环节依托良好农业规范化控制,从而实现稻米优质、安全的目标。既可节省农业生产用工和农资成本,还可以提升稻米品质,保护环境,增加农民收益,市场前景广阔。相关的我国南方稻区优质粳稻质量安全管控技术规范已列入农业行业

26、标准计划,并通过同行评议。增产增效情况:增(保)产5%15.67%,减药18.7%35.9%,每亩累计节本增收22.6137.8元。,技术要点:1.核心技术全生育期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新策略。一是“用药关口前移策略”,即秧苗期病虫害防治用药前移至种子处理阶段;移栽后及分蘖期用药分别采用前移至移苗期与移苗后57天使用;齐穗后用药统一前移至破口齐穗期使用。二是“齐穗后零用药策略”,即加大孕穗期和破口期用药防控力度,杜绝齐穗后用药。三是“用药低残留策略”,全生育期只应用高效低风险农药,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全生育期用药组合。根据苏南、苏中、苏北三地区病虫草害发生特点与稻谷农药残留安全超标风险,分别制订相应

27、的用药组合。具体:苏南“3X+3Y+1Z”,苏中“3X+2Y+1Z”,苏北“3X+1Y+1Z”组合用药模式。其中“X”是针对种传病害及秧田灰飞虱等的种苗处理,“Y”是移栽后到孕穗期针对稻田草害、纹枯病及“两迁害虫”等的组合处理,“Z”是穗期稻瘟病等的总体防治组合处理。“3”、“2”、“1”分别为该阶段处置的次数。具体用药品种,根据当地病虫发生实际安排使用,因地制宜调整,总体施用次数不多于上述规范要求。,2.配套技术因地制宜优选抗(耐)病品种。选择当地示范成功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发挥地方优质稻种优势。物理与生态防控技术。清洁田园,工厂化、无纺布(防虫网)覆盖育秧技术,应用螟虫、稻纵卷叶螟性诱剂

28、诱杀害虫,种植蜜源植物涵养天敌,田埂种植香根草诱集螟虫等技术。肥水管理与健身栽培措施。农田深松,雨水灌溉,增加有机肥,控制化肥,合理群体。肥料运筹“提质量、减数量”,肥料种类选择商品有机肥、高效配方肥和复合肥等。适宜区域:全省粳稻种植区。,设施蔬菜连作障碍防控技术技术概述:蔬菜作物复种指数高,在设施栽培主产区连作现象十分普遍,许多蔬菜种类如马铃薯、番茄、黄瓜、冬瓜、白菜、萝卜、茄子、甘蓝等,极易发生连作障碍,在大多数情况下表现为病虫害蔓延和生理性障碍,出现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生育状况变差的现象。加快示范推广设施蔬菜轮作换茬、嫁接换根、水旱轮作,接种有益微生物,熏蒸,施用石灰氮和功能性生物有机肥

29、等措施,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抑制有害微生物发生和危害,较好地治理设施土壤连作障碍问题,促进设施蔬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技术要点:1核心技术土壤消毒。主要有石灰消毒、高温消毒、大水浸泡、药剂消毒、石灰氮处理等。石灰氮是目前常用且较有效的处理药剂,有粉剂和颗粒剂两种剂型,可根据土壤类型进行配比。一般每亩用石灰氮50-80公斤,与有机肥或粉碎秸秆600-1000公斤混合后施入。高温闷棚。蔬菜等作物收获后,清除棚室内植株病残体,集中销毁。将未腐熟有机肥料如牛粪、菇渣、切碎的秸秆等按1-2吨/亩用量施入土壤中,并均匀撒施石灰氮30-60公斤/亩。进行翻耕2-3遍,耕翻(25-30厘米),使土壤、有机肥

30、料、石灰氮充分混匀。大棚内进行灌水,使土壤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0%左右后覆盖地膜。封闭温室风口,进行高温闷棚处理,20厘米处的地温保持在50以上,闷棚25天以上。闷棚完成后,通风或晾晒12天,可移栽作物。,有益微生物接种。通过接种有益微生物来分解连作土壤中存在的有害物质,或接种一些有益菌根菌或其他有益菌酶在蔬菜根际形成生物屏障,或接种致病弱毒菌株以促进幼苗产生免疫机制。常用的接种种类有食线虫真菌、专性寄生细菌、根际细菌、放线菌、病毒、立克次氏体等。设施蔬菜平衡灌溉施肥技术。根据设施蔬菜不同生育期、不同生长季节的需肥特点,按照平衡施肥的原则,在设施蔬菜苗期、生长期、结果期等阶段进行合理施肥。同时,

31、选择适宜的灌溉设备,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要求,按需进行合理灌溉。,2配套技术选用抗病品种或砧木品种。优先选用抗根部病害的蔬菜品种或砧木,如盛东1号、盛绿3号黄瓜、金粉101、毛粉802番茄、齐欣1号西瓜等抗病品种。推广采用嫁接换根技术,利用砧木品种(黑籽南瓜、葫芦、白籽南瓜、新土佐、托鲁巴姆、赤茄等)强大的根系吸收能力和抗性,提高作物抗逆抗病能力。茄果类、瓜类蔬菜进行嫁接育苗,对黄萎病、枯萎病等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水旱轮作。可以采取旱生蔬菜和水生蔬菜或水稻接茬种植方式。2个月以上的浅水或湿润栽培,对治理设施土壤盐渍化,缓解连作障碍具有明显效果。,旱作轮茬。不同旱地作物

32、间进行轮作倒茬,通过与病原菌非寄主植物的轮作,减少土壤中病原菌数量、减轻土传病害的发生,如蔬菜-玉米轮茬、蔬菜-麦类轮茬,效果显著。专业菜区可按一定年限,选择营养要求、病虫害种类、对土壤理化性状要求差异较大的蔬菜种类进行菜-菜轮茬,如“冬菜-马铃薯/春玉米-大白菜”、“大棚西瓜/糯玉米-出口蔬菜”的轮作倒茬。灌水洗盐。空茬时揭去覆盖物,利用自然降雨或灌水淋溶,减少连作地块土壤表层的盐分积累。对于盐分较重的田块,灌水46厘米深,浸泡7天,将水分渗到深层,并及时排出浸水,晒土后耕翻耙平。注意事项:应优先采用农艺措施避免连作障碍发生。,蔬菜病虫绿色防控技术技术概述:通过将农业防治、生态控制、生物防治

33、、物理防治以及科学用药等单项防治技术进行优化集成,根据作物种类、生产方式、病虫种类、防治基础和技术目标制定因地制宜、简便易行的绿色防控组装与集成的配套技术。增产增效情况:蔬菜主要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10%以下,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减少2次左右,使用量减少20%,综合效益提高10%以上。,技术要点:将各种农业(生态)、物理、生物防治等非化学防治技术和科学用药进行有机协调和集成,形成简便易行、生产者容易接收和实施的技术。1.核心技术:轮作控病。针对枯萎病、黄萎病、根腐病、根结线虫等土传病害和连作障碍返碱严重的设施蔬菜和露地蔬菜,推广水旱轮作控病技术,控制土传病害;同时解决返碱严重的连作障碍,实现蔬菜可持

34、续发展。种植模式有水芹瓜类、草莓菱角、西(甜)瓜荸荠、旱作水芹莲藕、茭白茄子、水稻叶菜等。,冬春烟粉虱防治。抓好冬春季烟粉虱防治是控制全年烟粉虱发生的关键。重点抓好50目防虫网育苗、大棚通风口防虫网阻隔、无虫苗移栽、摘除下部老叶、黄板诱杀、棚内种植苘麻、葎草等诱集植物集中防治、棚周种植蓖麻等拒避植物驱赶等农业、物理和生态防控技术应用。使用苦参碱、印楝素等生物农药和保护利用瓢虫、草蛉、捕食螨和寄生蜂等天敌;揭膜前用吡蚜酮、噻嗪酮、噻虫嗪、烯啶虫胺等高效低毒化学农药防治,压低扩散基数。性诱杀和迷向性。针对露地叶菜鳞翅目害虫推广应用性信息素诱杀和迷向技术。性诱杀技术主要用于叶菜类鳞翅目害虫如斜纹夜蛾

35、、甜菜夜蛾、甘蓝夜蛾、小菜蛾等,通过诱杀大量雄成虫,控制子代种群数量。性迷向技术主要用于防治小菜蛾、食心虫等。,生物农药应用。通过使用病原真菌、细菌、病毒以及植物源农药防治病虫害。推广多杀菌素、短稳杆菌、乙基多杀菌素、苏云金杆菌、斜纹夜蛾多角体病毒、甜菜夜蛾多角体病毒、印楝素、苦参碱、甜核苏云金等生物农药防治菜青虫、小菜蛾、蓟马、斜纹夜蛾、甜菜夜蛾、二十八星瓢虫等,示范推广应用枯草芽孢杆菌防治甜瓜枯萎病、番茄青枯病。科学农药使用。示范推广应用氯虫苯甲酰胺、吡蚜酮、噻虫嗪、嘧菌酯等高效、低毒、低残留等环境友好型农药。严格执行国家禁用和限用农药规定,坚持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建立蔬菜农药使用档案,示范

36、推广蔬菜质量安全全程管控,实现蔬菜病虫防治科学用药、质量控制和农药残留追溯机制。推广使用烟雾剂、烟雾机、静电喷雾器。,2.配套技术:抗病(虫)品种选用。选择生产上抗耐病(虫)表现较好的品种,如冬秋温室推广应用抗黄化曲叶病毒病的东方美二号等番茄品种、青椒上选用大果168、墨秀等抗(耐)病毒病的品种、西瓜上选用小果型的早春红玉、特小凤和中果型8424等高产抗病品种、大白菜选用绿宝、津东中青1号、鲁白11等抗病品种、花椰菜选用农乐、丰乐等抗病品种。健身栽培技术。优化作物布局、培育健康种苗、改善水肥管理等健康栽培措施,并结合农田生态工程、作物间套种、天敌诱集带等生物多样性调控与天敌保护利用等技术,改造

37、病虫害发生源头及孳生环境,人为增强自然控害能力和作物抗病虫能力。,应时鲜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技术概述:主要针对桃、葡萄、草莓等主要应时鲜果,在规范开展病虫害监测调查的基础上,集成应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生态调控和应用环保型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根据作物种类、栽培方式、主要病虫种类、生产基础和技术条件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通过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达到三个目标:一是有效控制主要病虫危害;二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和用量,提升果品质量;三是保护果园生态环境,形成果园自然生态平衡。增产增效情况: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10%以下,化学农药施用次数减少2次以上,使用量减少20%以上,亩效益

38、提高10%以上。,技术要点:1.核心技术“四诱”技术。合理运用性诱、灯诱、色诱和食诱等技术控制果园害虫危害,通过昆虫性信息诱集与迷向技术防控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桃蛀螟、桔小实蝇、绿盲蝽、斜纹夜蛾、葡萄透翅蛾等害虫,通过灯光诱杀防控金龟子、透翅蛾、天牛、斜纹夜蛾等害虫;通过色板诱杀防治烟粉虱、蚜虫、斑潜蝇、蓟马等微体害虫;通过食诱技术防治夜蛾科类害虫、桔小实蝇等。清洁果园。通过冬季清园、药剂保护、捡除病虫果等措施,减少病虫越冬基数和菌源量。落叶后剪除果园内病枝残枝,及时带出园外集中销毁。冬季用石硫合剂或保护剂进行枝干涂白,控制园内菌源扩散与侵染,减轻早春防治压力。发生桔小实蝇的果园在冬天进行

39、土壤浅耕12次,通过耕翻灭杀越冬蛹。,地膜覆盖暗灌。实行膜下暗灌控湿,减轻园内杂草、病害发生,阻止地下越冬害虫羽化和向树上转移。果实套袋。疏果定果后采用专用袋实行全园套袋,物理阻隔病虫危害,改善果品外观品质。生物防治。一是果园生草涵养天敌,在果园种植黑麦草、三叶草、紫花苜蓿等植物,在改良土壤理化特性的同时,为瓢虫、草蛉等天敌昆虫提供有利的生活环境。二是人工释放天敌,人工释放捕食螨防治草莓、桔园红蜘蛛。释放异色瓢虫、赤眼蜂等昆虫防治果园蚜虫和鳞翅目害虫。三是推广乙基多杀菌素,苏云金杆菌、斜纹夜蛾多角体病毒、印楝素、苦参碱、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农药。,科学用药。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用足药量和水量,使用高效机械进行喷施,提高施药效果,注意药剂的合理轮换使用。严格执行国家禁用和限用农药规定,严格按照农药安全间隔期规定用药。,2.配套技术健身栽培。优化作物布局,减少不同品种果树混栽;采用宽行密植栽培方式,改善果园温光与通风环境;完善沟渠配套,提高果园排水降渍能力;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果树树势,提高自身抗病虫能力。设施棚架栽培。采用大棚或棚架等避雨栽培设施,避免植株及果实受雨水直接淋打,减轻园内病害发生程度。,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