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38改革教师文化建设的目标和途径.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518586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00038改革教师文化建设的目标和途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000038改革教师文化建设的目标和途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000038改革教师文化建设的目标和途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000038改革教师文化建设的目标和途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000038改革教师文化建设的目标和途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师文化建设的目标和途径 目前,我们武汉中学的教师文化建设已成学校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能否搞好教师文化建设关系到学校改革和发展能否顺利进行以及成败的大事。笔者认为要建设好学校文化,进一步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关键在于确定改革教师文化建设的目标和途径。只有确定好改革教师文化建设的目标和途径,才能搞好学校文化建设,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那么,什么是教师文化?为什么说只有革新教师文化建设才能搞好学校文化建设、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改革教师文化目标和途径是什么呢?其一、教师文化的特点一、教师文化的职业示范性 韩愈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明确指出了教师的职责

2、,即传授为人之道,传授知识,说得具体些,就是教书育人。教师活动的这一本质特点,决定的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强烈的示范性。所以,“师者,人之模范”。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的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教师主要用自己的思想、常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任何一名教师,不管他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不管他是自觉还是不自觉,他都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并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这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言,“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该是这种人。”高中教师的职业特点之所以具有示范性,还在于小学生善于模仿,具有强烈的“向师性”心

3、理。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对事物缺乏深刻的理解,又无一定的分析能力。他们善于模仿而不辨是非,感情充沛而易于激动;他们的心灵就如一张白纸,“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可塑性很强。这个时期,教师会成为学生模仿的中心人物。在天真的孩子眼里,教师具有某种权威性,甚至以为“老师说的”都是对的,教师的威信远胜于父母。许多教师发现,自己的一举一动,学生都在模仿,又因为是向教师学来的,往往就理直气壮地做下去。教师成为学生最可信赖的模仿对象。教师的示范性特征,几乎表现在小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在教学中,教师对小学生提出要求时,为增强学习的直 观性和规范性,使小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教师都先做示范。特别是在例题讲

4、解,实物演示,实验操作以及在音、体、美的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作用显得更加重要。此外,学生的良好习惯、品德、情操、人生观及世界观的形成,也有赖于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将会在学生心灵上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正如加里宁所指出的那样:“要知道,教育者影响受教育者的不仅是所教的某些知识,而且,有他的行为、生活方式以及对日常现象的态度。”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效果,是巨大而持久的。 无声的“身教”更胜于有声的“言教”,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学生的几十双、几百双眼睛盯着教师,谁也没有像教师这样受到严格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注重“身教”,为人师表,给学生以示范。总之,教师的示范是学生最直接

5、、最经常的表率,是引导和促进学生成长所不可缺少的手段。一、教师文化的独特创新性长期性和长效性如何理解教师文化独特创新性?笔者认为这是由教师角色决定的。教师角色的独特性决定了教师文化的独特创新性。对教师的独特新有不同的认识,有专家认为教师角色独特性在于:(1)知识的传授者;(2)父母形象;(3)课堂纪律管理员;(4)教师一个榜样;(5)心理治疗家;(6)朋友与知己;(7)替罪羊;(8)人际关系的艺术家。也有专家认为教师角色独特性在于:(1)教学者;(2)示范人物;(3)远景的鼓舞者;(4)教室管理者;(5)评鉴者;(6)职员;(7)少年团体的工作者;(8)民众的解说者;(9)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6、10)团体的建造者;(11)心理的催化剂;(12)心理卫生的工作者。总之,教师的角色必须以学生的利益为前提,强调专业的知识与技术,信守教育的理想、献身教育工作、参与专业决定、负起专业责任。教师的职业角色的独特性决定了教师文化的独特创新性 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赋予教师多种多样的职责、功能,要求教师根据社会不同方面的期望和要求,扮演不同的角色。这也决定了决定了教师文化的独特创新性。(1)传授知识的独特创新性 教师在教学中最首要的角色是知识的传授者,是一个发动、指导和评定学习的人。教师的特殊功能自然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扮演一个知识的传授者和信息源的角色。但教师应该认识到,传授知识不等于把知识直接告

7、诉学生,简单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应当在指导学生获取的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学习并发展各种能力,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如何组织教学,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应掌握有关的学科知识,而且应掌握传授这些知识的技能、技巧。 ,在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还应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发展每个学生的特长。(2)模范行为的独特创新性 “师者,人之模范” ,教师活动的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强烈的模范性。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和行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换句话

8、说,教师是学生最直接的学习与生活的模范和榜样。一个优秀的教师往往是学生崇拜和模仿的对象,他的思想、品行、情感、意志力、人格特征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直接影响学生将来的发展。那么作为学生的模范和榜样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呢?首先,教师要具备锐意进步的思想和高尚的品德;其次,要具备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专业素养;再次,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具有启发性、循序渐进,使学生容易接受;最后,教师要平等待人,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和爱护学生。总之,教师的新的模范和榜样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应该加强对自己以上几方面素质的培养。(3)班级组织的独特创新性学校的教学活动大都是以班级的方式进行的,教师领导

9、并指导着作为一个整体的班级,对他们施加影响。一方面,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因素的动态系统,起着主导作用的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需要师生之间积极地情感沟通。在这种复杂的动态环境中,如果没有教师对整个课堂的井然有序的管理,就不能保证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也就不会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与教学秩序,也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良好的班集体气氛,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班集体中受到良好的教育。许多研究证明,教师的不同领导方式和策略,班集体的心理气氛,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各方面的发展。(4)心理保健医生 教师作为学生的保健医生的角色,日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教师的根本任务是促

10、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全面发展的人应是身心两方面都得到健康、充分地发展。因此,教育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就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目前,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而在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本身占有重要的地位,心理素质的好坏影响着其它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因此,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就必须担负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这就要求教师要担当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的角色,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5)教育研究者 以前,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角色往往被忽视。现在,研究者的角色显得越来越重要。正如林崇德教授所提出的:“教师参加教育科学

11、研究,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 ”教师参加教科研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首先,教师投入教科研,懂得教育规律,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并对照自己的教育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进而运用到教学实际工作中;其次,有助于了解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科学研究的课题来自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际,它具有时代感、整体观和创新性,教师直接参加教科研,从中可以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创造出更新的教育方法和措施,适应新的变化,从而更直接地掌握教育工作的主动权;再次,中小学教师参加教科研,将进一步明确教育改革的实质,以科学的态度投入教改,更好地当好教改骨干,提高教育改革的质量。三、自然合作文化自然协作文化是

12、教师之间形成的交流、互助和支持。它是在一种自然状态下形成,不受学校行政权力的影响,也不受团体意志所迫。自然合作文化有以下特征:一是自愿。它是源自教师之间内心的需求,是一种自我的愿望,二是自主。教师自主地从事各种革新,或者实施自己信奉的或者预计受到同行赞赏的尝试。这就使教师主动地、自觉地凭借着自己的专业自信去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三是超越时空。由于自然合作是自发、自愿的产物,所以它并不局限于某一活动或者某一时间,在正规的或非正规的各种工作场合和日常生活中,都可体现自然合作文化;四是没有心理压力。在自然协作文化中,即使伙伴之间有不同的意见,也是非强迫性的争论和说服,即使遇到失败和挫折也不会受到外界的

13、讽刺和嘲笑。在自然合作过程中,伙伴之间的相互交流、讨论、帮助和支持,无形中消除了教师的孤独感和无助感。在自然协作文化氛围中,教师之间能接受、容纳不同的教育教学观点,会较快地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这种和谐的文化气息激发着教师对自身的职业产生依恋感、使命感和对学校的认同感。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自身发展正是需要这样一种自然的、开放的、动态的文化环境,而不能在封闭的环境中自生、在孤立的状态中自存。自然合作关系是我们值得追求的一种理想的文化状态,也是教师自我发展的最佳途径。所以,在学校的管理上要积极创设条件,在校内全方位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积极鼓励教师之间进行自然协作,这样在教师本身得到发展的同时,学校也

14、会随之发展。四、人为合作文化人为合作文化是由行政权力控制的,是被迫、被动实施的,且局限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如每学期学校要求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几次,听课几节,备课要达到什么要求,它是一种可以预测的且带有强制性的合作文化,它的目的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规定、具体的要求让教师重视学校的规划,完成教育教学计划。在人为合作文化中,教师的时间和空间被局限在由上级和学校设定与规划的教学目标与计划上。因为过多遭受来自行政指令的负荷,过于强调教师的服从,忽略了教师发展的主动性和自愿性,往往会阻止了教师自身在教育实践中的探讨、反思和批判,有时还会破坏教师之间形成的自然合作关系。人为合作文化虽然是一个临时的、肤浅的行政替代

15、策略,但是,在目前的学校管理中还是有着较强的调节功能,尤其是在不很正规的学校,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对正常学校教学秩序的建立和教学常规的落实有其积极的意义。在教师文化的四种类型中,如何利用好人为合作文化,从个人主义文化、派别主义文化中引导教师向自然合作文化转化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并付诸长期实践的一个重大的课题。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到底色,形成了教师文化独特的、具有传统的色彩。 1、教学的封闭性。在现代课堂教学中,每个教师都拥有独立的地位,都可以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教学事务,可以不与他人交涉,因此教师们就养成了不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的意识,教学具有较明显的封闭性。教师们不欢迎他人介入自己的课堂教学,

16、同事之间也往往不愿意去干预别人的课堂,没有学校的组织,教师自己也少听或不听别人的课,他们恪守“互不干涉”的原则。显然,这种封闭性的教师文化潜在地排斥开放与合作,使教师的教学趋于彼此孤立的状态。一般来说,一个教师接受了几年的专业训练,获得了教师的资格,走上教学岗位之后,就可以几十年如一日,用自己熟悉的教案周期性地讲授相同的内容,不同的只是学生一批一批地更换而已。2、教学的保守性。由于传统的教师工作依赖的是经验的积累,而不是专业智能的提升,因此教师也不希望自己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受到挑战,甚至改革,他们害怕由于变化而打乱原有的经验流程,于是只求稳定,不求革新,因而教师文化便呈现出较浓的保守性。教师文

17、化的保守性必然导致拒斥变革,教师团体的保守性也给整体的学校教育蒙上了保守的色彩,使学校成为一个保守的机构,教育改革的理想因而难以真正落实。教师文化的封闭性和保守性显然会对课程改革的推行造成阻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传统的教师文化都具有上述相同的特征。3、教师形象的神圣化。中国社会是一种礼俗社会,从孔子开始,人们把教师看得非常神圣,把作为教师专业象征的孔夫子被尊为“圣人” ,将教师抬上了圣坛,强调“师道尊严” ,尊重权威,重视人伦;教师形象被刻画为沉稳老练的“完人” 、君子,却缺乏情感,至少是不苟言笑,表达含蓄;要求教师对学生全面负责,保障学生全面发展,从洒扫应对进退到明人伦,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

18、下,真正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这样的教师文化对于教师的要求过多过全,教师承担的责任也远超过他们的能力和条件。4、教师是教学的中心。在传统教学实践中,教学是承传知识的过程,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活动,这种活动强调知识信息的传递,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学习是被动的。而教师是一代代按照他们被教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文化特性造成教师对于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改革活动的不适应和反抗。 二、革新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改革的根本为什么说革新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改革的根本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看。1、是由教师文化的特点决定的。前边我们讲了教师文化具有封闭性和保守性,这种特点决定它必然排斥变革。教师团体的保守性影响

19、整个的学校教育,使学校成为一个保守的机构。教师文化的封闭性和保守性对课程改革的推行造成了阻碍。可以想象得出,要全国成千上万的中小学教师心悦诚服地接受新课程、自觉根据课程改革的理念改变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确实有困难,需要一个过程,某一个教师或者几个教师对新课程改革表现不积极是正常的,这是整体的教师文化使然。正是因此,让广大的中小学教师认可新课程、全面提升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才显得尤为迫切。2、目前教师文化现状需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出现了一种企业大谈文化、教育大谈经济的一种反常现象,企业大谈特谈文化,开口闭口“企业文化” ,而教育界则提倡教育“市场化” 、 “产业化” 。有些学校用经济

20、手段管理,人为地把教师工作用张评价表分成若干子项、评分量化,尤其是师德,教师教学艺术都用分数来衡量,其结果使大多数教师刻板地围绕所谓评分细则去工作,谈不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更谈不上大胆地、创造性的工作了。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教师工作严重出现机械性、滞后性。再者,如今大多数教师是应试教育选拔出的,又长期困扰在“应试”的背景之中。有资料表明,目前教师中还存在师道尊严,在教育方法上存在满堂灌、满堂问等现象;在生活中,出现表里不一、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思想;在活动中,缺少个性特长,缺乏高雅情趣的现象也大为有之。因此,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师文化品位显得尤为重要。3、由于社会的需要

21、。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校已不能光靠围墙把各种社会现象排斥在学校之外了,教师们普遍感到五天的学校教育,在两天的社会和家庭教育面前“正负相抵”了,而人们却愈来愈把期望过多的寄托在教师身上,期望教师能在“家长或国家当局常失误的地方获得成功” 。因此,教师文化对社会和家庭文化不应只是去抵制、逃避或指责,而是去应对,去接受新生事物,去研究学生文化。 4、由于新课程带来文化冲突的需要。新课程强调学科之间的整合、融合,这给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教地理的教师去请教历史教师,教生物的教师得请教化学教师,这成为新课程实施中常有的现象,而这种学科之间的整合、融合,要求教师文化要多样性和复杂性,要求教师具备很高

22、的文化素质和业务能力,所以要求学校要重建和改造教师文化。5、由于新课程改革需要。从文化的视角来看, 新课程改革无疑是一场文化的较量,是一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学校文化与“以教师为中心”的旧的学校文化之间的较量。显然,为了成功推行新课程,需要倡导并扶植新型的学校文化。而学校文化的转型,其根本在于教师文化的革新。因为教师是落实课程改革理想的关键人物,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是课程改革的利益关涉者,是课程的实际解读者,任何课程改革只有经过教师的课堂运作才能转化为现实的教育效果。推行新课程,教师责无旁贷,教师文化对于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推行影响最大。 三、如何改革教师文化呢?1、要更新教育观念,充实教师的文

23、化底蕴。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注重自己的文化品位、内涵、气质与修养,加强个人文化修养。2、确立开放的、合作的教师文化。教师文化必须是开放的、合作的文化,才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师文化的确立,需要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也需要改革者与中小学教师通过长期的交流与磋商逐渐达成共识。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文化跟改革者倡导的新文化兼容,为改革的推行搭建文化的平台。 3、提倡尊重学生的学校文化。重视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应是教师文化的重要内涵,是教师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一要转变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的角色转变到伴奏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

24、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不是塑造他们。 ”二是明确职责。 “教师的职责现在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4、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和专业水准。要求教师具备以下教育能力,这是教师高素质的综合体现。具体包括:(1)具有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具有引导和研究学生的能力。 (3)具有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的能力。 (4)具有科研和创新能力,富有教育机智等。教师的专业水准对学校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课程改革不是单靠教学方法的改变所能奏效的,也

25、不是单纯的教材编写的作用。它意味着教师的课程管理的根本变革,而决定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就是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课程观、价值观的根本变革。教师不是单纯的书本知识的传递者,而是教材文化的创造者、课程文化的创造者。对于学科教师来说,首当其冲的恐怕是从变革学科观做起。当前,最需要做的是反思教学与行动研究,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 ,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它具有研究的性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 “学习型”教师。5、要注意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教师是一把尺子,一块基石,是社会衡量学校办学实力的尺子,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基石。教师形象是教师人品、学识

26、、能力和外表的综合外在表现。教师要塑造德高者的形象、博学者的形象、外在美的形象。德高者是指师德、人品的高尚,有良好的品德修养是教师形象的关键;博学者是指教师的教学、能力等业务素质要过硬、学识水平高,这是树立良好教师形象的极其重要的基石和主要内容。外在美是指教师的衣着得体、端庄,言谈举止文明,教师的外表形象是教师形象的载体,通过教师的文明的言谈举止,整洁、大方、得体、端庄的衣着和仪表,能将教师正直的人品、渊博的知识、高尚的追求等内在气质外化出来,从而转化为学生、社会对教师产生良好评价的形象效应。6、学校必须建设一支师德过硬的教师队伍,以形成良好的教风。教风是指教师的教学作风。教师在学校的主要任务

27、是教书育人,一所学校,教师的教风好,学校的教育质量就高,培养的学生的质量就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就好。好的教风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思想端正、师德高尚、学识水平高、治学态度严谨、敬业精神好、教育方法好等。三、创建教师文化的目标1、立高尚师德首先,教师要有敬业爱岗的精神,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作为一名教师,只有毫不动摇地肩负起祖国和人民交给的重任,他的人生价值才能获得充分的体现。教师的职业特点具有工作时间上的边疆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决定着教师要有勤勤恳恳、埋头苦干的精神。其他行业的职员可以“干完 8 小时,下班乐悠悠” 。教师为教育学生早上学、勤上学,则要以身作则;为做好课前准备,必须提早上班。我们见到

28、许多老师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常常利用下班时间、双休日和节假日家访、备课、辅导差生,批改作业,思考更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可以说,对于责任心强的老师来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上下班,上班固然好好工作,下班常常又是上班的延续;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工作场所,校内是“工场”校外何尝不是“阵地”?因此,好教师要安教、乐教、善教,具有艰苦奋斗、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教师职业具有既教书又育人的双重性特点,有别于其他职业的社会职责,这是教师敬业爱岗精神的核心。不少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卷进了应试教育的死胡同,只教书不育人,这是一种渎职行为。其实,育人与教书是有着因果关系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相机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明确

29、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理想,从而也推动着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更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因此教师在工作中要维系着学生的前途,着眼于祖国的未来,以正确的方向引导学生,以高尚的品德影响学生,以渊博的知识教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启迪学生,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达到既传授知识,又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和做人的道理。其次,教师更须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也是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所决定的。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 “备、上、批、辅、测、评” ,找学生谈心,组织班级活动,繁琐,平淡,周而复始。但只要教师献出一颗赤诚的心,抱着促学生成才,使家长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心愿,孜孜不倦,任劳任怨,顽强拼搏,矢志不移,就能赢得学生

30、的信赖,结出饱满的果实。当“桃李满天下” ,自己亲手培育的幼苗成长为国家的栋梁,这就是我们教师辛勤耕耘的最大回报和最好安慰。 “一身粉尘,两袖青风” , “照亮了别人,燃尽了自己”是教师无私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2、倾无限师爱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师表形象的核心,也是高尚的道德情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这是由教师劳动对象的能动性决定的。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是神圣的、崇高的,像严父,又像慈母。常言道:“严师出高徒” ,但这绝不是说我们做老师的要每天目无表情或板着脸孔对待学生,而是把培养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职责同关心爱护学生揉合在一起,把自己全部心血都倾注在学生身上。“以爱动其心,以

31、严导其行” 。也就是说,从爱护学生,使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出发,严格要求而不责备惩罚;有父辈的威信,更有大丈夫的胸襟,面向每一个学生,学习上给予辅导,微小的长处给予肯定,稍有进步给予表扬,遇到打击给予保护,遭到挫折给予安慰,犯了错误耐心教育,安排工作给予信任,让学生感受到真正的自我,从而消除紧张心理,缩短师生的距离,使教育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细如雨丝,以慈母般的爱去关心、感染和教育学生,让学生觉得可敬可佩,进而“亲其师,信其道。 ”魏巍幼童时喜欢、惦念,依恋“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蔡芸芝先生, “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 ,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

32、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以至于梦牵魂绕。蔡老师“爱”的教育是相当成功的,使自己在学生的印象中“象妈妈一样” ,对学生的影响深远。蔡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诚然,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要理智的。不能因为是差生,远离自己就漠然处之,甚至歧视、挖苦、体罚。相反,我们更应该“偏爱差生” ,要给予更多的爱,想尽办法帮助差生,因为差生正是缺少爱和失去爱的结果。3、重言传身教教师职业强烈的示范性,决定着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一是要重“言传” 。虽说“身教重于言教” ,但并非是说“言传”一无是处。通常情况下,学生都是听老师的,对老师崇敬,他们常常会说:“我们的老师就是这样说的” , “老师叫我们这样做的” 。

33、因此往往招来家长的嫉妒。在学生的养成教育中,教师教育学生“怎样做人” ,并告诉学生做人的道理,就是“言传” 。这就要求教师针对个性不同的学生把握说话的分寸,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说话的方式,或鼓励,或激将,或苦口婆心,或循循善诱,或幽默风趣,或委婉含蓄,在“言传”的过程中,还要做到热心,耐心和诚心。二是更重“身教” 。为人师表,是教师的优秀品质,也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少年儿童的模仿性特强,在与教师的朝夕相处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的“监视”底下并成为模仿的对象。可见,教师不仅在用自己的学识教人,而且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质育人,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事事处处严于律已,以身

34、作则,无论在思想品德,学识才能,言语习惯,生活方式和举止风度等方面都要以自己良好形象教育和影响学生。有一位班主任无声胜有声的“身教”事例,很值得一提。学校召开了“搞好环境卫生”主题校会,会后,这位班主任并没有对着学生喊破喉咙,提出“要这样,不要那样”诸多要求,而是一连三天挎着竹篮到教室检垃圾,结果,学生由好奇到被“点悟” ,地面上的纸悄杂物一天天减少,直至干干净净。这个例子进一步印证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教育家孔子说过的一句话:“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做新型教师新时期教师要对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促使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除了必须做到师德高,师风正外,还必

35、须做到师业精,师业精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具有高水平的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由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所决定的。一是要做一个全能型的教师。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教师应具备比教学大纲的规定还多许多倍的知识。教学科目对他来说是科学的基础知识。 ”换言之,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得心应手地进行教学,做一个“专才” ,同时,还必须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如懂得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以及富于时代特点的思想信息和科技信息,从而达到既融会贯通本专业知识,又广泛涉猎其他学科领域,扩大知识视野。这样,对学生在自己所教学科知识范

36、围内提出的问题,能比较深透地予以解答,对在自己所教学科知识范围以外提出的问题,也尽可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努力做一个“全才” ,成为学生心目中知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老师。二是要做一个创新型的教师。面对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力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教育呼唤着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人才,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真正视学生为有生命的人,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求索,积极思考,亲身实践,使强调思维的教学活动充满活力。另一方面,教师要从教书匠中走出来,不仅仅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的要求,还要能善于总结、勇于改革,不断探索教育工作的具体规律和有效方法,引出带规律性的知识来,而形成自己的教育观点、信念,树立起自己的教育思想,提出自己的教育创见,创出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