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57文言虚词.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518592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00057文言虚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000057文言虚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000057文言虚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000057文言虚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000057文言虚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王 楼 中 学 高 三 语 文 教 学 案-文 言 虚 词高三语文集体备课组 授课时间: 【知识梳理】一、一个一个地记忆。高中阶段应当掌握二三十个文言虚词。这需要一个一个地记忆。二、一组一组地比较。1例如, “之”和“其”之 其词性 类 别 解 释 词性 类 别 解 释第三人称(作宾语) 第三人称 (作定语或主谓短语的主语)人称代词第一、二人称(作宾语)人称代词第一、二人称(作定语或主谓短语的主语)代词指示代词 这代词指示代词 那 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表示揣测语气,大概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 表示反问语气,难道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 表示祈使语气中心语和后置定语间副词语气副词表示感叹语气结构助词中心语和

2、补语之间 假设连词 如果助词音节助词 起调整音节的作用连词选择连词 是还是* 动词 往,到去 助词 音节助词 起调整音节的作用“之”和“其”的相同之处在于都可以作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而且都可以作第三人称代词,也都可以用作第一、第二人称代词。但它们有明显的区别, “之”作宾语, “其”作定语和主谓短语的主语( “其”作句子的主语,出现较晚,也不常见 ) ;作为指示代词,它们也有分工, “之”主要表示近指, “其”主要表示远指。它们都可作音节助词,起调整音节的作用,但也有所不同, “之”主要用在单音节词之后, “其”主要用在句中。而“之”作结构助词, “其”作语气副词,则是它们更大的区别。又如,

3、“相”和“见”虚词 词性 类 别 解 释 举 例表示共同 共同、一起 (其妻与其妾)相泣于中庭表示交相 互相、相互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我)相副词表示单相(偏指一方)相当于“我” 、“你” 、 “他” 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你)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他)表示递相 一个接一个 往往而死者相藉也表示偏指 相当于“我”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我)见 副词表示被动 被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相”和“见”都可以作副词,而且有一个共同的用法,即偏指一方,但它们又有明显的区别, “相”可以偏指第一、第二、第三人称,而“见”只可以偏指“我” 。三、一类一类地掌握。对同是表示某一种语法意义的虚

4、词,可以一类一类地掌握。1例如,表示单独的范围副词词 意 义 举 例独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单单)特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只是)但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只)惟 转侧床头,惟思自尽(只)仅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观潮 ) (只)止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仅仅,只有)徒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只,仅仅)直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只是)第只,只是,只有,只要,但单,仅仅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黄冈竹楼记 ) (只,仅仅)2又如,词尾词尾 用法、意义 举 例然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尔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

5、也焉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几千万落乎形容词、拟声词、动词、副词的词尾,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3还有,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尔、汝、女、而、乃、若;子、君、公、吾子表高度的程度副词(最,极、很,非常):最、极、至、绝、殊、良、颇、甚、逼、大表全部的范围副词(全、都):皆、尽、咸、举、悉、具、毕、备、胜表短暂的时间副词(不久、一会儿):旋、寻、俄、俄而、俄顷、顷之、既而、须臾、斯须、少间、未几、无何表反问语气的副词(难道、哪里、怎么):岂、其、宁、庸、独、安、讵、何表假设关系的连词(如果、假使):如、若、苟、使、向、倘、即、脱、设、而、自、试、令、如使、翔实、竟使

6、四、根据语法位置确定用法。要根据虚词在句子中的语法位置,结合句意,确定其用法。1如“其”:作定语时,是人称代词“他(它)的” ,或指示代词“那” ;作主谓短语的主语时,是“他(它) ”;作状语时,是副词。2又如,以:词性 类 别 解 释 举 例 语法位置表示并列递进 而、又、而且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表示承接关系 而、从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表示目的关系 用来、以便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表示修饰关系 地 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因 因为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表示因果关系 果 因而、以致 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连词表示界限范围 以(东) 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后面跟着动词、形容词、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

7、和主谓短语。引出凭借依据 用、拿、凭 (廉颇)以勇气闻于诸侯引出涉及对象 把、与 今以钟磬置水中引出时间处所 在 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介词引出原因 因为 不赂者以赂者丧后面跟着名词、代词、名词短语。注意:“以”后面的代词被省略,不要误以为“以”是连词。如“可以一战” (曹刿论战 ) 。 “以”后面的代词被前置,不要误以为“以”是连词。如“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 ) 。【例题精析】一、完成下面的选择题。1与“一匡天下,不以兵车者”一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今以钟馨置于水中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 (刿)问:“何以战?” (2000 年上海卷)2下列句中“

8、为”字用法与另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是为何谷 B何为以公名之C以臣为愚 D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2004 年上海卷)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的题。 (2004 年春季上海卷)(伍)子胥入船,渔父知其意也,乃渡之千寻之津。子胥既渡,渔父乃视之有其饥色,乃谓曰:“子俟我此树下,为子取饷 ”渔父去后,子胥疑之,乃潜身于深苇之中。有顷,父来,持麦饭、鲍鱼羹、盎浆,求之树下,不见,因歌而呼之,曰:“芦中人,芦中人,岂非穷士乎?”如是至再,子胥乃出芦中而应。渔父曰:, “吾见子有饥色,为子取饷,子何嫌哉?”子胥曰:“性命属天,今属丈人,岂敢有嫌哉?”二人饮食毕,欲去,胥乃解百金之剑;以与渔者:“此吾前君之

9、剑,上有七星北斗,价直百金,以此相答。 ”渔父曰:“吾闻楚王之命: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圭。岂图取百金之剑乎?”遂辞不受,谓子胥曰:“子急去,勿留!且为楚所得。 ” 子胥曰:“请丈人姓字。 ”渔父曰:“今日凶凶,两贼相逢,吾所谓渡楚贼也。两贼相得,得形于默,何用姓字为?子为芦中人,吾为渔丈人。富贵莫相忘也。 ” 子胥曰:“诺。 ”既去,诫渔父曰:“掩子之盎浆,无令其露。 ”渔父诺。子胥行数步,顾视渔者,已覆船自沉于江水之中矣。注:执圭:春秋时楚国设置的爵位名,它是楚国的最高爵位。1下列句中的代词,指代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A求之树下,不见 之(子胥) B如是至再 是(歌而呼之)C此吾

10、前君之剑 此(前君之剑) D掩子之盎浆,无令其露 其(渔父)2下列句中“相”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A价直百金,以此相答 B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C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D富贵莫相忘也三、阅读下文,完成第 2226 题。(12 分)(上海卷)半野园者,故相国陈公说岩先生之别墅也。相国既没,距今十有余年,园已废为他室。而其中花木之荟萃,足以娱目;栏槛之回曲,足以却暑雨而生清风;楼阁之高迥,足以挹西山之爽气,如相国在时也。庚戌之春,余友杭君大宗来京师,寓居其中。余数过从杭君,因以识半野园之概。而是时,杭君之乡人有陈君者,亦寓居于此。已而陈君将之官粤西,顾不能忘情于此园,令工画者为图,而

11、介杭君请余文以为之记。夫天下之山水,攒蹙累积于东南,而京师车马尘嚣,客游者往往萦纡郁闷,不能无故土之感。陈君家杭州,西子湖之胜甲于天下。舍之而来京师,宜其有不屑于是园者;而低徊留连之至不忍以去,则陈君于为官,其必有异于俗吏之为之已。虽然,士当贫贱,居陋巷,瓮牑绳枢自足也;间至富贵之家,见楼阁栏槛花木之美,心悦而慕之。一日得志,思以逞其欲,遂至朘(jun 剥削)民之生而不顾,此何异攻摽劫夺之为者乎?然则,陈君其慕为相国之业而无慕乎其为国,可也!1本文第一、二段分别叙述了_和_。(2 分)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得一项是 (3 分)A半野园自相国逝世后即遭废弃,早已不复昔日胜景。B陈君久居京师,日久天长

12、,内心烦闷,想返回故乡。C本文是陈君通过杭君的介绍,邀请作者特意撰写的。D陈君在粤西做官时和其他平庸官吏的表现并不相同。3作者规劝陈君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2 分)4这是一篇讽喻文章,它在写作上的特点是。(2 分)5你对文中“一日得志,思以逞其欲,遂至朘民之生而不顾,此何异攻摽劫夺之为者乎?”这句话的思想意义有何评价?(3 分)答: 答案:一、1D 2B 解析:1题干和 D 项是介词,凭借;A 项是介词,因为;B 项是介词,用;C 项是连词,而。2ACD 三项的“为”是动词,分别解释为是、当作、是;B 项是介词,因为,“何为”是“为何”的倒装,即“为什么” 。二、1D 2B解析:1D其,代“盎浆” 。 2A偏指“你” ;B互相;C偏指“他” ;D偏指“我”1(2 分 )半野园的概况 (1 分)文章写作缘由(1 分)2(3 分 )C3(2 分 )希望陈君能够像陈相国那样,努力建功立业,而不要一味贪恋富贵生活。4(2 分 )如:委婉含蓄、借题发挥等5(3 分 )应有辩证认识:不要置民生于不顾,这在当时和现在都有积极意义;“得志”的“志”从历史的角度讲,有一定的局限性。(答对一点给 2 分,答对两点给 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