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6 年全国高考理综( )化学试题评析试题详析及点评6、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化合物,降温使其固化得到的晶体属于 ( )A、分子晶体 B、原子晶体 C、离子晶体 D、何种晶体无法判断【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了三种晶体类型的性质。【解析】常温下呈气态的化合物,其固化成晶体时形成的不可能为原子或离子晶体,因为这两种晶体均有较高的熔沸点,只有分子晶体在常温时才可能呈气态。另外,原子和离子晶体在气态时微粒为原子或离子,不可能为化合物,若为化合物,必须为分子才可能。答案:A【点评】这一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双基的掌握程度,属于较易题目。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其单质
2、的熔点一定越高B、 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C、 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它的沸点一定越高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单质的沸点一定越高【命题意图】本小题主要考查了元素周期律的知识。【解析】A 项,同一主族,若为金属元素,则基单质的熔点反而越低,以碱金属为例;B 项,同一周期,原子半径越小,其位置越靠左,其非金属性越强,金属性越弱,越容易得到电子,难失电子;C 项,同一主族的元素氢化物,沸点一般受其分子间作用力影响,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其沸点越高,而分子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则越大,但 N、O、三种元素的氢化物分子间存在氢键,故这三种氢化物的沸点反而最高;
3、D 项,对于稀有气体,结构相似,原子序数越大,分子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也越大,故沸点越高。答案:D【点评】本题较好的考查了考生思维的全面性,属于中等难度的题目。8、用 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0.5 mol Al 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1NAB、标准状况下,11.2 L SO3 所含的分子数为 0.5 NAC、0.1 mol CH4 所含的电子数为 1NAD、46 g NO2 和 N2O4 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 1N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对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的理解【解析】A 项,0.5 mol Al 变成 Al3 时,共转移电子数为 1.5
4、mol,即为 1.5 NA;B 项,在标准状况下 SO3 为固态,而只有对于气态物质,在标准下其摩尔体积才为 22.4 L/mol;D 项中因 N2O4 的摩尔质量为 92 g/mol,故 4.6 g NO2 与 N2O4 的混合物的物质的量应小于 1 mol,即分子数应小于 1NA。答案:C【点评】阿伏加德罗常数在历年高考中均有考查,属于热点,在复习中应重视。本题的易错点在于标况下SO3 的状态问题;另外本题也可采取排除法来进行解答,属于较易题目。9、把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D )A、1:2:3
5、B、3:2:1 C、6:3:1 D、6:3:2【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电解有关计算。【解析】由于电解过程发生了电子转移,由电子守恒来考虑较为简便,已知:Al 3 Al,Mg 2 Mg ,K K,要析出 1 mol 金属单质,则分别需要转移电子数为 3 mol、2mol 、1 mol。已知题中转移电子总数相等,则 n(K):n(Mg):n(Al)= : : =6:3:2;D 项符合条件。答案:D【点评】利用电子守恒法解题是中学化学中很重要的一种方法,注重对思维方法的考查是 06 年高考的一个亮点;另外,因三者的化合价分别为+1、+2 、+3,考生则想当然的认为其比值为 3:2:1,从而导致出错,考
6、查了考生思维的深刻性。10、浓度均为 0.1 molL1 三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没有沉淀的一组溶液是 ( B )A、BaCl 2 NaOH NaHCO3 B、Na 2CO3 MgCl2 H2SO4 C、AlCl 3 NH3H2O NaOH D、Ba(OH) 2 CaCl2 Na2SO4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离子之间的反应。【解析】A 项,有反应:HCO 3 +OH =H2O+CO32 ,Ba 2 +CO32 =BaCO3,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沉淀;C 项中:Al 3 +3OH =Al(OH)3,Al 3 +3 NH3H2O= Al(OH)3+3NH4 ,NH 3H2O 与 NaOH
7、均不足,故有 Al(OH)3 沉淀存在;D 项中 Ba2 +SO42 =BaSO4,也有沉淀生成,而 B 项中各离子间不发生反应。答案:B【点评】本题是对于离子间的反应由定性转向定量考查,能力要求高了,要以后的学习中需注意。本题属于较易题目。11、在 0.1 molL1 CH3COOH 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 3COOHCH 3COO +H , 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B )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加入少量 NaOH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加入少量 0.1 molL1 HCl 溶液,溶液中 c(H )减小 D、加入少量 CH3COONA 固体,平衡向正
8、反应方向移动【命题意图】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对勒沙特列原理的应用。【解析】A 项,加入水,促进电离进行,即平衡正向移动;B 项,加入少量 NaOH 固体,增大了 OH 浓度,与 H 反应,使 c(H )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项,加入 HCl 溶液,增大了 c(H ),平衡逆向移动,但最终溶液中 c(H )较原来变大了;D 项,加入少量 CH3COO Na 固体,增加了 c(CH3COO )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 B 项正确。答案:B【点评】这一道典型的理论题目,平衡条件的改变(加水、加酸、加碱、加有关盐) ,使平衡发生移动,将电离与平衡结合到一起,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属于较易题目。12
9、、茉莉醛具有浓郁的茉莉花香,其结构简式如下所示: 关于茉莉醛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D )A、 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能被氢气还原 B、 能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 C、 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D、不能与氢溴酸反生加成反应【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有机物常见官能团性质的掌握。【解析】茉莉醛中所具有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CHO 及苯环,故该物质可能具有的性质即为上述官能团的性质之和,故 A、B、C 均满足条件,而 D 项明显不符合题意。答案:D【点评】掌握好中学有机化学常见官能团性是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无论有机物有多么复杂与陌生,只要抓住其官能团,问题便可迎刃而解;本题属中等难度的题目。13、
10、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 pH=1,c(Al 3 )=0.4 molL1 ,c( SO42 ) =0.8molL1 , 则 c(K )为 (C )A、0.15 molL1 B、0.2 molL1 C、 0.3 molL1 D、 0.4 molL1【命题意图】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计算。【解析】电荷守恒是解本题的关键。因 pH=1,则 c(H )=0.1 mol/L,则由电荷守恒可得:n()=n( ),即有 c(H )V+3c(Al3 )V+c(K )V=2c(SO42 )V,即 c(K )= 2c(SO42 )3c(Al 3 )c(H )=20.8mol/L30
11、.4 mol/L0.1 mol/L=0.3 mol/L答案:C【点评】电荷守恒方法是中学化学必须掌握并熟练运用的一种方法,是解有关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重要的方法;本题属于较易题目。26、(9 分)X 、Y、Z 和 W 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满足以下条件: 元素周期表中,Z 与 Y 相邻,Z 与 W 也相邻; Y、Z 和 W 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7。请填空:(1)Y、Z 和 W 三种元素是否位于同一周期(填“ 是”或“否”):_理由是_;(2)Y 是_,Z 是_,W 是_;(3)X、Y、Z 和 W 可组成一化合物,其原子个数之比为 8:2:4:1。写出该化合物
12、的名称及化学式_。【命题意图】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理解与应用。【解析】在短周期元素中,其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所在的族序数。因 Z 与 Y、Z 与 W 相邻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7,则说明三者的族序数之和为 17,故只能为第 VA 族、第A 族、第A 族,即 5+6+6=17,而 4+5+6=16,5+6+7=18,均不为 17,故 Y、Z、W 不可能位于同一周期内,又因 X、Y、Z 、W 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 Y 应为第 VA 族元素,Z 为第A 族元素,W 与 Y 同主族且 W 在 Y 的下一周期,即Y 是 N,Z 是 O、W 是 S,又因 X 原子序数最小,且形成化合物中数目
13、最多(为 8 个),故 X 可能为 H。化合物为(NH 4)2SO4。答案:(1)否,若三者处于同一周期,则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不可能为 17 (2)N O S (3)硫酸铵 (NH4)2SO4 【点评】熟悉周期表的整体结构及元素位置与结构之间的关系是解这类题目的关键。如主族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数 (O、Ag 除外) ,另外,注意题干中的限制条件,将会使题目的考虑更加容易。本题属于中等偏下难度题目。27、(15 分) 置换反应的通式可以表示为:单质(1)+化合物(1)=化合物(2)+单质(2)请写出满足以下要求的 3 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所涉及的元素的原子序数都小于 20;6 种
14、单质分属 6 个不同的主族。【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短周期元素中常见单质与化合物的性质及有关置换反应规律。【解析】短周期元素中所常见的单质有:H 2、C、N 2、O 2、F 2 、Na 、Mg 、Al、Si、S、Cl 2;置换反应无非有以下几种类型:金属金属,金属非金属,非金属金属,非金属非金属,由上面分析,金属之间的置换不可能发生(因 Na、Mg、Al 太活泼,一般采用电解法来制备 ),则有金属非金属,如 2Mg+CO2=2MgO+C,2Na+2H 2O=2NaOH+H2 ,2Al+6HCl=2AlCl 3+3H2;非金属金属:适用于热还原法如 H2还原 CuO 等,故不合题意。非金属非金属:
15、如 2F2+2H2O=4HF+O2 答案:)2Mg+CO 2 =2MgO+C 2Al+6HCl=2AlCl3+3H2(或 2Na+2H2O=2NaOH+H2) 2F2+2H2O=4HF+O2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短周期元素中单质的性质及有关化学反应规律。要做好这类题目,平均学习中应注意加强对知识的积累与归纳,掌握规律,提高思维的有序性,不可想到哪里答到哪里。本题属于中等难度的题目。28、(15 分)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请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上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1) A 是制取 CO2 的装置。写出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16、程式:_(2) 填写表中空格:( 请在答题卡上填写)仪器 加入试剂 加入该试剂的目的B 饱和 NaHCO3 溶液 C D (3) 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4) 试管 F 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_【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考生对常见仪器的使用及 Na2O2 性质验证。【解析】因 A 是制备 CO2 的装置,故 A 中反应为:2HCl+CaCO 3=CO2+CaCl2+H2O,通过 B 中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首先想到其有降低 CO2 的溶解度作用,因此 B 装置为洗气瓶,CO 2 中的杂质气体为 HCl,则不难得出 B 是为了除去 C 火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C、D
17、中有一装置肯定是用来作 CO2 与 Na2O2 反应制 O2 的反应器,因这种情况下固体与气体的反应不可能完全进行,肯定会有一部分气体没有完全反应即制得的 O2 中混有 CO2 气体,因此在检验 O2 之前必须除去 CO2,故 C 为 O2 的发生装置,D 为除去 CO2 的洗气瓶;至此,本题装置分析完成。当 F 收集满 O2 后,将 E 中导管称出水面,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取出试管并倒转,立即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木条复燃,则证明试管中收集的气体为O2,进而证明 Na2O2 是供氧剂。答案: (1)CaCO3+2HCl=CaCl2+CO2+H2O (2)仪器 加入试剂
18、加入该试剂的目的B 饱和 NaHCO3 溶液 除去 CO2 气体中混入的 HCl C 过氧化钠 与 CO2 和水气反应,产生 O2 D NaOH 溶液 吸收未反应的 CO2 气体(注:C 中实际加入过氧化钠和石棉绒的混合物,这里只要求学生填写化学试剂)(3)2Na2O2+2CO2=2 Na2CO3+O2 (4)把 E 中的导管移出水面,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姆指堵住试管口,取出试管,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内,木条复燃,证明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点评】本题作为物质性质验证实验,原理是中学阶段常见的,装置也是中学常见装置,前几问应不会太困难,但最后一问较难得满分,因学生表述问题时不够准确、
19、精炼,表达能力也是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本题属于中等难度的题目。 29、(21 分)萨罗(salol)是一种消毒剂,它的分子式为 C13H10O3,其分子模型如下图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化学键,如单键、双键等):(1) 根据右图模型写出萨罗的结构简式:(2) 萨罗经水解、分离、提纯可得到纯净的苯酚和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请设计一个方案,说明苯酚、碳酸、水杨酸的酸性依次增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 同时符合下列四个要求的水杨酸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种。 含有苯环; 能发生银镜反应,不能发生不解反应; 在稀 NaOH 溶液中,1 mol 该同分异构体能与 2 mol NaOH 发生反应;
20、 只能生成两种一氯代产物。(4) 从(3)确定的同分异构体中任选一种,指定为下列框图中的 A。写出下列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 ,并指出相应的反应类型。 AB _,反应类型:_ B+DE _,反应类型:_(5) 现有水杨酸和苯酚的混合物,它们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n mol。该混合物完全燃烧消耗 a L O2,并生成 b g H2O 和 c L CO2(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分别写出水杨酸和苯酚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可用分子式表示) 设混合物中水杨酸的物质的量为 x mol,列出 x 计算式。【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了有机物中官能团COO及CHO 的性质及有关
21、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有关酸性大小比较的实验设计。【解析】由分子模型分析,由 C 成四价不难分析出其结构简式为: ,对于不同物质酸性大小比较,可采用其强酸制弱酸的原理来分析;即水杨酸制备 C 火,CO2 又能与苯酚钠溶液反应生成苯酚;若满足题给 4 个条件:有苯环、有醛基、有 2 个酚羟基,苯环上有两种一氯代物,故可以为 或 ,而 有 3 种一氯代物, 也有 3 种一氯代物, 也有 3 种一氯代物,故满足条件的只有 和 两种同分异构体;AB,显然是CHO 被还原,即 B 为 ,属于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AC,显然是CHO 被银氨溶液氧化,C 为 ,D 为 ;因 B 中有OH,D 中有COOH,在浓硫酸和加热条件下,发酯化反应,当然也 A 用来 表达。(5)有关反应方程式可略,若水杨酸的物质的量为 x mol,则苯酚的物质的量为(n x) mol,n(O 2)= , n(H2O)= ,n(CO2)= mol,由 C 守恒,可有:7x+6(nx)= ,即 x= 6n,或由 O 守恒可有:3x(nx)+ 2= + 2,x= 或由 H 守恒可有:6n= ,则 x= 6n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