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新农村建设中社会事业发展问题的调查与建议 时间:2009-04-07 08:45:33 -按照市政协关于就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调研的通知的精神要求,我们第三课题组围绕我市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问题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深入调查研究。期间,我们先后听取了大冶市政府、阳新县政府、市教育局、市文化局、市卫生局、市体育局、市广电局等部门的有关情况汇报;还深入大冶茗山乡、阳新太子镇以及王英镇谷保村进行认真调研,察看了各乡镇学校、文广站、卫生院以及村级卫生室、图 书室、党员活动室,得到了第一手资料,并走访了部分农户,广泛听取了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的主要情况以及建议和意见报告如
2、下。 一、我市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状况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级社会事业行政主管部 门、广大社会事业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我市农村社会事业工作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方面一是“普九”工作达标并不断得到巩固加强。大冶市、阳新县分别在 1997 年、1998年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达标,全面提高了农村基础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二是建立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大冶市、阳新县积极配合农村税费改革,全面落实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系统人、财、物整体上收到县级政府管理。人事、财政、计划、城建、土地等相关责任部门各司
3、其职,密切配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三是妥善解决了农村教师工资问题。大冶、阳新采取“转一批,辞一批,退养一批,返聘一批”的办法,对在岗的民办、代课教师全部进行清理整顿,两地民办教师转公办教师 94 1 人,退养教师 1 9 7 人,返聘教师 2 8 2 7 人。解决了大量民办、代课教师的去向问题,弥补了公办教师的不足。四是规范了农村中小学收费行为。我市将规范农村中小学的收费行为纳入全市教育收费的整体工作当中,实行收费“一把手”工程。同时,通过建立公示、督办检查制度,规范农村教育财务管理,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收费行为的宏观监控, “一费制”得到了较好的落实。(二)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方面一是建立了较为
4、完善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大冶市、阳新县建有县(市) 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每个乡镇有卫生院,每个村建有卫生室,有的办得比较好,农民群众都能就近获得医疗服务。二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过去很多农民是“小病拖、大病扛、扛不过去见阎王”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以后,农民平均住院率由过去的 2.4上升到 4%。可以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党和政府为农民办的惠及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德政工程之一。大冶市、阳新县均列入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 ,农民参合率达到了 7 2以上。三是建立了城市医疗卫生机构对乡镇卫生院建设对口支援制度。城区二级以上医疗卫生单位分
5、别对口支援大冶市、阳新县 9家(大冶市 4 家、阳新县 5 家 )卫生院。四是推行了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建设。大冶市、阳新县对所有村卫生室实行“机构统一管理,人员统一调配,药品统一配送,业务统一指导,财务统一核算”的“五统一”管理。(三)农村文化体育广电事业发展方面一是文化队伍不断壮大。我市现有专业农村文化工作人员近 800 余人,2 个县级专业文艺团体,农村业余剧团 30 多个,还涌现了一支规模可观的“文化专业户”队伍。二是农村文化设施日臻完善。目前,我市拥有全省一流的县级图书馆大冶市图书馆(建筑面积41 OO 平方米,总投资 5 lO 万元) ,全市 3 1 个乡镇文化站建筑总面积达到 16
6、800 平方米,还有 20 多个乡镇建有影剧院,总面积超过 3 万平方米。三是地方文化体育特色鲜明。如大冶保安的石雕艺术、汪仁的布烙画、大箕铺的鼓书艺术、陈贵的舞龙舞狮、殷祖的园林古建、毛铺的竹编、阳新的布贴画、龙港的红色文化等,逐步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氛围。在体育方面,经济条件较好的乡村和学校,体育事业发展势头良好;四是“村村通”工程初见成效。98 年我市启动了行政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在一期工程中,阳新县完成了 294 个广播电视盲村的建设任务,大冶于 99 年实施市网下乡工程,各机关对口扶持,采取部门扶一点、乡镇出一点、财政返一点、广电部门补一点的方法,自筹资金 100 万元,完
7、成了 41 个广播电视盲村的建设任务。2004 年,我市又全面启动了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目前已实现了全市所有乡镇的光纤联网建设到位。(四)农村计划生育方面一是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深入人心,农民计划生育的自觉性不断提高;二是超计划生育户主逐渐减少,出生男女性别比趋近合理;三是计划生育管理水平日益提高。女儿户老有所养的问题正在着手解决。二、存在的问题(一)农村教育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教育投入不足,公用经费严重短缺。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农村义务教育的两项重要资金来源,即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同税改前比,仅阳新县中小学正常收入减少 4700 万元,通过转移支付补充 1128 万元,省拨公
8、用经费 608 万元,实际减收约 3000万元,而农村中小学校的公用经费由学杂费、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构成,税改后,由于教育经费来源构成上发生了变化,致使农村中小学校公用经费支出相对降低,生均教育经费和生均公用经费大幅度下降。二是“普九”债务问题严重,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影响。目前,我市农村“普九”债务总额为 14369.6 6 万元,其中大冶市 4281.75 万元,阳新县 10087.9 万元。 “普九”债务总额构成为政府负债 3316.67 万元,村组负债 1914.70 万元,教育行政部门负债 688.82 万元,中小学校负债 8449.47 万元。巨额“普九”债务形成后,学校无
9、力偿还,严重影响了中小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三是教师编制严重缺乏,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根据省定编制标准测算,大冶市缺编1444 人,阳新县缺编 4176 人,导致中小学课程开不齐、课时开不足、教师跨学科任教等现象出现,聘用的大批代课教师队伍也很不稳定,目前代课教师的工资大冶市每人 350 元月,阳新县每人 400 元月,既无养老保险也无医疗保险。农村和边远地区中学物理、外语、计算机、体音美等学科教师严重短缺,几乎没有科班出身教师。国家规定从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课,阳新县除县城实验小学、二小外,农村小学专职外语教师为零。全县专职信息技术教师也不到 10 人,课程无法开设。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均低于国家平
10、均水平,教师的年龄结构也非常不合理,大冶市 50 岁以上的教师 912 人,占教师总数的 15;阳新县公办教师中,40 岁以上的占 55。存在“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的不正常现象。四是学校的办学条件较差,不利于学校管理和学生安全。大冶市还存在危房 48 万平方米,需要危改资金 1700 万元;阳新县目前仍有危房 79 万平方米,需要危改资金 3000万元。特别是当前国家大力提倡的寄宿制学校建设,尤为缺乏建设资金。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学生班额标准为普通中学每班 45 人,小学每班为 40 人。大冶市、阳新县 83 所初中平均班额 76 人,12 所高中平均班额 71
11、人。阳新实验中学平均班额为 7 8 人,该校高中最大班额 105 人,初中最大班额 103 人。这种超级大班现象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五是初中阶段学生辍学率高,高中阶段发展严重不足。调查发现,大冶市、阳新县目前初中阶段的辍学率超过了国家规定的年辍学率控制在 3以内的标准。在现有的学历教育中,一方面,80的农村孩子上不了大学,而另一方面,学校又往往把升学教育作为教育工作唯一追求的目标,而且少数升了学的学生再也不回本地了,农村教育成了离农教育,而回乡参加生产劳动的中小学毕业生,又在心理、劳动技能上缺乏准备,结果是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由此而产生了厌学情绪,辍学外出。从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高比例来
12、看,城市的升学率从 1985 年的 40到了 1999 年的 55,而同期农村则从 22%下降到 19%。目前,农村高中阶段入学率仅能达 53,每年有大量的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学,在一些地区,初中毕业生不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甚至高达 70%。(二)农村医疗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信用程度不够。新型合作医疗按传统观念定位在农民“互助共济” ,且每个人只有 30 元钱,保障能力非常有限。农民最讲实际效果,过去合作医疗反反复复,使农民对现行合作医疗是否能健康、长久运行存有疑虑,这样客观上造成了“向农民收费难,让农民满意难” ,参加比例上不去,使新型合作医疗基金风险加大。二是新
13、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对农民的吸引力不够。现实 25左右的报销比例对部分温饱型、贫困型农民来说又缺乏吸引力。报销医疗费金额比例过低的实际状况与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还有较大差距,而且普遍认为报销门槛过高、手续过繁、时间过长、程序过多,这些都直接影响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巩固和提高。三是农村卫生机构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较差,房屋简陋,设备陈旧。阳新全县 16 家卫生院 2000 元以上医疗设备仅有 149 台(件) ,其中有 78 台(件)购于上世纪,有 11家卫生院的 X 光机为上世纪 80 年代产品,近半数卫生院缺乏常用检验设备和常用手术器械,太子卫生院在用的唯一一台 B
14、超机还是由医院职工集资购买。四是农村医疗卫生人才缺乏。整个阳新县乡(镇)卫生院中,第一学历为本科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仅二人,且医务人员整体业务素质不高,难以适应农村卫生医疗工作需要。大冶茗山乡妇科中级以上医务人员全部外流,科室名存实亡,茗山孕妇的产前保健工作已无人去做,2005 年就有 325 名婴儿全部在附近乡镇卫生院或是大冶市医院出生,这样不但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而且给母婴的生命安全带来了隐患。五是计划生育中存在“有钱有权的超生、痴呆傻瓜超生”和计划生育法执行不到位现象。(三)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中的问题一是文化经费投入不足。按照湖北省创建文化先进县(市)有关文件要求,用于文化事业的经
15、费不得少于当年县(市)财政支出的 1,而大冶市只达到 0.5左右,近两年虽略有增加,也仅达 0.7,阳新县则更少,一些乡镇在地方财政预算中,有的干脆不将文化经费列入预算,有的甚至对文化事业根本就不投入,致使乡镇文化站开展活动举步维艰。二是文化设施落后。许多乡镇文化站,现有文化设施十分陈旧,活动器材老化,利用率下降,有的文化站十几年来没有新添图书和新建文化设施,文化活动室和部分场所被挤占,导致农村文化阵地丧失。大冶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 4000 多件,其中 33 件国家一级文物,其馆舍仅是 200 多平方米的旧舍。而阳新县 16 个乡镇文化站建筑总面积仅 6300 平方米,其中黄颡口、大王等 4
16、个站因县财政未拨资金,乡镇政府挪用资金或占用站址,造成有机构无设施的现状。三是文化干部队伍不稳定。乡镇文化干部缺少学习机会,业务素质偏低,全市乡镇文化站干部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寥寥无几,加之工资福利待遇偏低,造成部分乡镇文化干部不安心于文化工作,导致人才青黄不接。四是文化产业不旺。我市农村文化产业缺乏规划,方向不明,难以上规模、上档次,无法形成优势项目、拳头产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文化的发展。房头宗派、抹牌赌博、封建迷信等歪风在某些地方有所抬头。五是农村体育氛围不浓,体育场所建设不够。(四)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中的问题一是乡镇广播电视机构的管理体制不顺。目前,阳新的乡镇广播电视站与文化站合并
17、,归所辖镇政府管理。据调查,市县广电系统、文化系统以及乡镇对这种作法均不满意,认为这种体制制约了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影响到村村通的工程建设。二是工程建设资金不足。国家按每个自然村一万元、返盲行政村五千元的标准,已将设备器材发放到位,但目前我市地方财政的配套资金不到位,特别阳新是革命老区也是国贫县,经济基础薄弱,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进度和进程质量。广播电视部门没有自己的专杆专线,基本上附挂在电信杆、电力杆上,在向自然村延伸时,在杆路、线路的资金上的缺口就更大了。三是入户率不高。我市农村经济基础较差,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不一致,有线网络到行政村后,自然村农民入户率不高,不足以网养网,给有线电视网络的
18、有效运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三、建议与对策(一)进一步加大义务教育法的宣传落实力度1、确保义务教育法定投入到位。各级政府要严格执行教育法和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规定,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加大预算内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确保年初预算安排和全年预算执行结果均实现预算内义务教育经费拨款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的要求。2、确保各项义务教育转移支付资金落实到位。要严格执行鄂政发200326 号文件规定,保证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的比例应不低于固定性转移支付的 60,农村税费改革固定转移支付给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危房改造的比例不得低于 10%;确保省财政农村
19、义务教育政策性转移支付补助资金落实到位,专项用于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困难,包括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公用经费、2004 年以后新产生的 D 级危房以及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等问题;确保省财政对贫困县(市) 农村中小学按每生每年 30 元的标准给予的公用经费转移支付补助资金落实到位。县级财政部门必须将上级义务教育转移支付资金足额落实到中小学校,保证本级财政已安排的义务教育经费不减少,杜绝出现“上进下退”的现象。3、确保各项义务教育专项资金落实到位。近几年来,为了支持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央和省级财政设立了多项专项资金,包括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资金、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
20、资金、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资金、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专项资金、特殊教育专项资金、青少年活动基地建设专项资金、教师干部培训经费等。对这些专项资金,政府要严格按照资金的用途和范围,切实做到专款专用。4、加大教育监督检查力度。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严肃财经纪律,坚决制止挤占、挪用、浪费和违规使用教育经费的现象。市有关部门每年要组织对义务教育经费、义务教育转移支付资金以及专项资金的落实和使用情况进行重点抽查,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不力,转移支付不到位,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地方,要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5、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21、。建立农村教师年度编制报告制度和定期调整制度,要从农村教育的实际出发,将自然减员编制主要用于引进师范类专科以上学历毕业生或取得教师资格的非师范类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以其他理由占用或变相占用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鼓励城镇教师和大学生到乡村从教,建立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制度。联系有关院校,通过远程教育、短期培训等多种形式,对当前紧缺的英语、信息技术、体音美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专职教师队伍素质。 6、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议县级政府尽快将职业教育纳入全县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规划新建中等职业学校或职业教育中心,落实职业教育发展经费,把职业教育学校和高中学校招生统筹安排,加快职业教
22、育发展。推进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增设农村创业和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的课程内容和技能培训,大力开展农村初中的“绿色证书”教育,使学生掌握一至两门直接服务于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技能。(二)进一步建立完善农村医疗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和监督体系一是大力推进农村医疗机构改革。在县(市) 或更大范围内公开招聘乡镇卫生院院长,实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任制。二是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人才素质。加强乡镇卫生院医生学历教育,大力培养技术骨干和后备人才,建立一个引进和吸纳医疗专业人才的有效机制,吸引医学院校毕业生和城市医务工作者到农村基层卫生单位工作和支农,以缓解农村医疗技术人员的匮乏局面
23、。三是加大对农村卫生医疗机构资金投入。要加强农村卫生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等硬件建设,通过转移支付、财政投入、调剂等手段落实经费,保证最基本的诊断和检测设备的到位,以增强农村防治重大疫病和医疗救助的能力。四是继续做好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要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灵活地推行合作医疗政策,如先行推进大病统筹等。加强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的建设,确保机构和人员的经费,加强对合作医疗基金的管理工作,监督定点医疗机构提供优质、价格低廉的卫生服务,简化合作医疗报销手续,进一步方便农民就医,严格控制不合理的医疗费用及药费价格标准,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五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计划生育法。在新农村建设中建立和完善计划生
24、育社会保障体制,搞好计划生育管理和监督。(三)进一步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一是长远规划,目标明确,解决好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问题。农村文化工作是提高农民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工作,以经费投入、设施网络、文化活动和文化消费等为基本构成。政府要根据实际,制定出合理的长期规划和近期安排,明确目标,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文化扶贫,着重解决好农民“看戏难、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二是利用优势,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农村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广泛的文化市场,农民有强烈的文化需求,要正确引导农村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深入发展民俗文化、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积极创建民间艺术之乡、特色文化之乡。农村的发展需
25、要文化,而农民居住分散成为农村文化发展的难题,为此,以民间艺人和文化工作爱好者为主培植农村文化大户,是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繁荣农村文化的有效办法。三是完善设施,抓好农村公益性文化体育活动。加大农村公益性文化体育阵地建设力度,保证文化站、篮球和乒乓球体育活动场所等经费投入,使其能承担安排电影的放映、中介民间性文艺团体组织的演出,定期组织农村的文化体育活动,培养和发现民间民族文化和工艺。四是提高文化体育干部素质,强化管理队伍。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部分不懂群众文化业务或文化素质偏低的干部进行学习和培训,真正做到文化专职干部专职专用。同时,对现有的文化站干部,要经过文化主管部门的业务考试,发放合格证书,做到持证上岗。其次,文化站进人要从艺术院校大中专毕业生中择优录用。乡村学校要引进专职体育教师,夯实基础体育教育。(四)逐步建立以县级广播电视网络为中心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新体系各地要按鄂政办发200516 号文的要求通过行政、经济等措施,整合县、乡、村广播电视网络,逐步建立以县级广播电视网络为中心、乡镇广播电视站(有线电视站)为基础、村广播电视室为信托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营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