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第一课时 质量守衡定律教学目标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质量的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守恒的原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能推测物质的组成。提高学生实验、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的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学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品质及合作精神;使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变化的物质 ,即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渗透物质不灭定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重点、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运用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复习提问:在
2、前几章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哪些化学反应?反应文字表达式氯酸钾 氯化钾 氧气氢气 氧气 水氢气 氧化铜 铜 水引言:这是我们学过的化学反应(指投影),对于化学反应你知道了什么?思考讨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分子种类、物质状态、颜色等发生了变化;原子种类、元素种类没发生变化;对于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原子数目是否发生变化存在争议。引入: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有同学说改变,有同学说不变,意思不统一,那么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探讨。设计与实施实验:讨论:根据实验目的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交流设计方案评价设计方案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哪些方案是科学合理的,哪些需要改进,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
3、极主动地参与实验设计过程。1实施实验:同学们的设计方案是可行的,可以进行实验。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检查纠正学生实验操作中的问题1依照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和测定的实验数据。2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3汇报实验结果引导学生从实验内容,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发生变化汇报实验结果同学们的实验结果是巧合,还是具有普遍意义?汇报:1实验内容22实验结果反应前物质总质量(烧杯试管两种溶液)_g,反应后物质总质量为_g。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_。3演示实验演示: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1观察记录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为_g,反应后物质总质量为_g。2书写反应文字
4、表达式3实验结果分析: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_。总结:思考:通过以上几个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科学家曾做过大量实验,无数实验都证明: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相等。这是化学反应遵循的规律。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板书课题)提问:哪位同学试着回答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讨论: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原因问题讨论: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化学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投影: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认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反思研究过程:通过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的探讨,你有哪些收获?总结:对于今天的学习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同时也发现了自
5、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中相信大家会做的更好。第二课时 化学方程式教学目标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在“质”和“ 量”两个方面的涵义,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的两个原则;通过练习、讨论,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一种方法最小公倍数法;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究及合作精神。重点: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及写法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教学过程:提问: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2从微观角度解释守恒的原因3依据实验事实写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设问:这个文字表达式能表示物质的变化及变化的条件,能体现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吗?导入:化学反应要遵循质量守
6、恒定律,那么在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又能反应质量守恒这一特点呢?有,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另一种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 讲述:什么是化学方程式,它有哪些涵义?怎样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是本节课要认真探究的问题。一、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提问:碳+氧气二氧化碳C + O2 CO23讨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此式能否体现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回答:(因上式左右两边各原子的种类没变,数目相等)用已有的知识认识新问题引导:既然此式可体现质量守恒定律这一特点,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我们可以用“=”C+O2=CO2讲述:化学上就是用这样一种既可表示反应物,又可表示生成物还能体现
7、质量守恒定律的式子来表示化学反应的,这样的式子,化学上称为化学方程式 提问:这个式子与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有什么不同? (1) 化学式代替名称(2)“” 变为“=”启发学生进行比较,进一步明确化学方程式与文字表达式的区别根据学生回答给出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并板书,重点词做标记 二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提问:根据 C+O2 点燃 CO2 化学方程式(1)你能说出这个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吗?讨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一定存在着质量关系,各物质间存在什么质量关系呢?(根据化学式可计算式量)计算各物质的式量是多少? C + O2 = CO2 12 162 12+162 1
8、2 32 44 再现式量计算使学生理解通过式量可以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讲解:通过式量可以找出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提问:这正是一个化学方程式所能表示的含义,你能总结出化学方程式有哪些涵义吗?(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提问:如何读出这个化学方程式 讲解:“+” ,“=” 在化学方程式中的意义与数学上的含义区别开 三、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设问:对于任何一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否只要写出化学式就可以了?练习:请写出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问题:分析学生写的各种可能的式子可能写出的情况有(1)P+O 2P2O5(2)P+O 2PO2(3)P 2+O5P2O5(4)
9、4P+5O22 P2O5分组讨论(代表回答) (1)符合实验事实但不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2)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而违背了客观事实,凭空臆造成生成物 PO2 (3)为使左右两边各原子数目相等而改动化学式(纯净物组成是固定的。各元素原子个数固定,不能任意改动)(4)符合事实又可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引导:分析从两方面考虑 (1)是否符合实验事实 (2)是否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课文:P71 4讲述:我们是在 P+O2P2O5的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系数 4、5、2 使得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这个过程叫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这一步体现了什么? 回答:体现质量守恒定律讲解:如何对上式进行配平呢?配平的目
10、的是什么?如何使左右两边 P、O 原子数相等,改角标行吗?添系数,系数如何添?(学生讨论思考)这里所用的配平方法称为最小公倍数法。 练习: 1Al+O 2Al2O32H 2+O2H2O 设问:如何有步骤的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呢? 指导阅读:课本第 7172 页 总结: 1、写化学式 2、配平 3、注反应条件及箭号“”“”模仿练习:请按步骤写出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要求:(1)3 个步骤KClO3KCl+O22KClO32KCl+3O22KClO3=2KCl+3O2(2)练习过程中总结每步的记忆要点 讲解:结合实例讲明“”和“”两符号的意义及使用注意事项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
11、们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循的原则,初步学会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第三节 化石燃料及其利用教学目标:1、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不可再生的重要自然资源。2、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通过对煤和石油综合利用的化学工业原理的了解,认识化学在解决人类资源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资源意识。3、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境认识。4、了解选择燃料要综合考虑的因素。教学过程:引入:海湾战争中的一个片断,任何一场战争的爆发都是有原因的,海湾战争的爆发是为了海湾战争实质上是一场石油的争夺战。可见,石油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自然资源,它与煤和天然气
12、一起,被人们称为化石燃料。这节课,我们就以“化石燃料”为题,共同来讨论、学习、了解化石燃料的昨天、今天、明天。讲解:同学们知不是知道:为什么我们把煤、石油和天然气称为化石燃料呢?“化石”二字意味着什么?他们能被称为化石燃料是因为他们的形成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历经了上亿年。刚才我们回顾了化石燃料的昨天。经过了漫长的等待,我们终于等来了化石燃料。在今天化石燃料正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社会的文明、科技的进步。5煤既是动力燃料,又是化工和制焦炼铁的原料,素有“工业粮食”之称。工业界和民间常用煤做燃料以获取热量或提供动力。世界历史上,揭开工业文明篇章的瓦特蒸汽机就是由煤驱动的。此外,还可把燃煤热能
13、转化为电能进而长途输运,火力发电占我国电结构的比重很大,也是世界电能的主来源之一。煤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通过气化、焦化和液化等过程转化成多种材料。但是,煤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 CO2(温室气体)、烟尘、SO2 等有害气体,严重污染环境。利用石油中各种化学成分沸点的不同,可以将石油通过一个大的分馏塔,一一分离开来。我们常见的汽油、柴油和煤油就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石油还可以用来制造基本的化工原料,如甲烷、乙烷、乙烯、苯等,这些产品经过聚合之后可以用来制造塑料、橡胶、合成纤维、清洁剂、肥料等工农业产品和生活用品。石油产品的使用也会造成大气污染,如汽车排出的尾气中含有燃油燃烧生成的 CO、SO
14、2、NO 等有害气体。天然气是一种生态型能源或理想的城市能源。可以利用天然气发电、城市居民生活用气、压缩天然气汽车及其它化工工业。目前我国正在实施“西气东输”工程,以缓解东部地区燃料紧张的困境。请大家解决一个问题,打开书 p99,活动天地。思考我们如何选择一种合适的燃料? 化石燃料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为了加快社会的发展,人们正在“疯狂”地开采和使用燃料。但是这儿又存在一个问题,化石燃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他们是不可再生的资源。面对当前社会对化石燃料的需求量这么大,化石燃料所剩的储量又这么少的困境,那我们应该怎么办?根据我们已有的知识,你认为哪些能源可以替代化石燃料
15、? 课后反思:化石燃料是生活和生产中常用的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对于学生来说也并不陌生。但是学生对化石燃料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能燃烧层面上,部分同学知道一些化石燃料的成分,对化石燃料如煤、石油的综合利用知道的不多。因此,本节课从课前准备到课堂教学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学生自学、收集资料、分组整理资料、完成课件、相互交流等形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国情教育,使学生对能源、环境这些关系全球未来命运的共同问题有一定的认识,使学生正确认识国情、重视环境保护、注意节约能源。本节课在实施中,需要教师有较强的宏观调控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锻炼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多花时间去研究学生的特点、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外学习是课堂学习的延续,是课堂学习的补充。随着学生的成长,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学校教育应该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由课堂逐渐转到课外,最终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终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