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复习备考材料.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527304 上传时间:2019-06-02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29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战后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复习备考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二战后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复习备考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二战后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复习备考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二战后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复习备考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二战后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复习备考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战后国关史名词解释(一)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1945 年 9 月 2 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是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胜利。它对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主要的影响是使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变化。1、首先,它造就了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美国登上了世界资本主义霸主的宝座。由于战争没有在美国本土进行,美国不仅没受到多大的损失,还利用出售军火发了战争财,经济力量空前发展。战争还刺激美国军事力量的膨胀。大战结束后,美国在世界各地拥有军事基地,还垄断着原子弹。2、其它帝国主义国家降为资本主义二流国家。德意日作为战败国,经济、政治上遭到了毁灭性打击。英法

2、受法西斯侵略影响,国力大大削弱。经济上依赖美国,使美国乘虚而入,逐渐开始了对西欧的控制。3、苏联作为政治、军事强国崛起,两极格局形成,美苏由战时合作迅速转为冷战。大战给苏联造成了严重损失,经济损失达 4850 亿美元,人口死亡 2000 万。苏联对二战胜利做出了最大的贡献,扩大了社会主义的影响。随着二战胜利结束,东欧和亚洲先后出现了一些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越出了一国的范围。4、给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可能性和更加现实的道路。英法等殖民主义国家陷于战争,大大削弱,各被占领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许多国家相继独立。5、一方面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另一方面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二战后世

3、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军事需要促进了科技发展,如原子弹的研制成功。40 年代末起,美国便发生了技术革命。这也使得科技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空前明显。二、试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对外政策苏联在二战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战后国际威望大大提高,成为政治和军事大国,为恢复战时严重受损的经济,保障自身安全,苏联采取了安全保障战略。总体上对美英不干涉美英事务;在苏联控制的东欧不准美英干涉,杜鲁门上台后,苏联采取妥协的态度避免矛盾尖锐。1、强调维持大国合作,主张把战时同盟维持到战后,以苏美英三大国合作为基础,赞成建立联合国。主张联合国必须有力;必须坚持大国一致原则。2、重视在东欧建立保卫苏联安全的屏障

4、。二战期间斯大林就想把历来对苏联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东欧变为自己的控制范围。雅尔塔体制便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产生的。战后,苏联帮助东欧国家加速政权建设和经济发展。东欧诞生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受历史传统影响,犯了一些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的错误。在东欧国家强制推行苏联模式拖累了各国的经济。3、严惩法西斯侵略国家使之不能东山再起。主张根除法西斯势力,促进民主与和平,防止新战争的产生。4、在远东地区重新安排。收回页库岛,占领日本北方四道,加强在远东的纵深防御。这些政策旨在巩固胜利成果,维持和平环境和雅尔塔体制,保住东欧,顶住美国;对西欧和亚洲各国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则只在不导致美苏军事冲突的限

5、度内予以一定的支持。随着美国逐渐挑起了冷战,苏联采取相应的积极防御方针,立足于准备一场新的战争的到来。1947 年后成立了情报局;在德国问题上,与美国爆发了第一次柏林危机;在经济上针对马歇尔计划,实行莫洛托夫计划;在军事上扩大军队编制,并加紧研制核武器,55 年建立华约组织,与美国开始了针锋相对的较量。美苏争霸成了国际关系的主流。三、美国遏制理论的提出1946 年 2 月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给国务院一份长达八千字的电报,全面分析了战后苏联的理论、意图、政策和做法,并提出了相应对策。1947 年 7 月,凯南在外交季刊上发表苏联行为的根源一文,分析了苏联行为根源和对外政策目标,进一步公开

6、阐述了八千字电报的内容和观点,从而提出了一整套“遏制苏联”的理论。凯南遏制理论有两个要点:一是“重点防御”。主张对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区分主次/对主要地区死守不放,如大西洋共同体的国家和地区;地中海和中东各国等。而对此要地区在迫不得已时应准备放弃,提出要避免“把手伸得太长”,以免美国自己无力承受。二是认为苏联并不想对西欧、日本等国军事出击,威胁只是政治和心理上的。因此,主张从经济援助下手,以美之长攻苏之短,进行和平演变,分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阵营。他特别主张:马歇尔计划应由欧洲主动提出,包括复兴德国;对苏联和东欧也要提供经济援助;改变对日政策。凯南的遏制理论是从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军事的

7、实际能力出发的,适应了当时美国统治集团的需要。杜鲁门政府实际上采纳了遏制政策。遏制理论对战后初期美国对苏战略和政策的确立和执行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杜鲁门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四、印巴独立与克什米尔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革命风暴席卷整个亚洲。印度也掀起了要求推翻英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的新高潮。英国为维持在印度的殖民统治,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竭力在印度各民族、各教派、各党派之间挑拨离间,制造分裂,引起印度国内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的仇恨不断激化,伊斯兰教徒和印度教徒冲突不断。1947 年 6 月,英政府宣布了蒙巴顿方案,将印度分割为巴基斯坦国、印度联邦和王公土邦三部分。同年 8 月,印

8、度与巴基斯坦正式分治。之后,大多数土邦并入印度。导致印巴分治的原因有很多:1、是印度人民直接、长期反对英殖民主义的结果。印度历史上爆发过数次大规模的反英斗争。2、是英殖民者在印度地区长期推行“分而治之”政策的结果。3、也是历史上印度地区民族冲突和教派冲突的结果。4、经济因素是导致分裂的根本原因。印巴分治使英国在印度的经济利益基本上未受削弱,却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形成了一些争端,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克什米尔问题。克什米尔原是印度北部的王公土邦,穆斯林占人口大多数。根据蒙巴顿方案,土邦可自由决定加入印度还是巴基斯坦,或是保持独立。印度利用印度教王公所控制的克什米尔议会宣布并入印度。但这违背了蒙巴顿方案

9、中大多数人口为穆斯林的地区应划归巴基斯坦的原则。因此,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始终未能解决。印巴两国为争夺克什米尔的主权,在 1947、1965 年爆发了两次大规模武装冲突。经过几次战争后,巴基斯坦实际控制了克什米尔约 2/5 的地区,约 100 万人口;印度控制 3/5 地区,人口约 400万。五、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与第一次中东战争巴勒斯坦问题自产生之日起就成为世界的热点一直至今中东地区也因此成了世界上多年动荡不安的地区。巴勒斯坦原先的居民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犹太人的祖先是希伯来人,由阿拉伯半岛的南部迁至巴勒斯坦地区,并建立国家。后来罗马帝国占领巴勒斯坦,对犹太人实行迫害政策,迫使犹太人流亡世界各

10、地。公元 7 世纪,阿拉伯人政府巴勒斯坦,逐步完成了阿拉伯化和伊斯兰化。19 世纪以来,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运动的影响下,流亡在世界各地饱受其时的犹太人发起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鼓励犹太人回到巴勒斯坦重建国家。一战后,巴勒斯坦成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美为控制巴勒斯坦地区,破坏阿拉伯各国民族解放运动,就支持犹太复国主义,挑起宗教和民族矛盾。二战期间,希特勒迫害犹太人,也刺激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美国不断排挤并逐渐取代了衰落的英国的地位,支持犹太人大搞反英排阿运动。英国将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讨论。联合国通过分治方案,决定结束英国的委任统治,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由于在土地面积分配不公,引起阿

11、拉伯各国的强烈反对。英国支持阿拉伯国家联盟反对联大决议。1948 年 5 月 14 日英国结束委任统治,以色列国当天下午宣告成立。美苏立即予以承认。阿盟各国出兵反击,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由于美国的压力,英国停止支援阿拉伯国家。以色列在美国支持下,很快掌握了战场上的优势,并向阿拉伯国家大举进攻,迫使各国签订停战协定。通过战争,以色列不仅没少领土,反而侵占了两万多平方公里土地,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区的五分之四,致使大批巴勒斯坦难民流落在各阿拉伯国家。联大决议中的阿拉伯国家始终没有建立。战争结束后,以色列在美国支持下,不多县嘎拉博国家侵犯,阿拉伯各国不断反抗,中东陷入长期的动荡和冲突。第一次中东战争使巴

12、勒斯坦问题更加复杂,民族、宗教、历史问题纠缠在一起。直至今日,巴勒斯坦问题仍看不到解决的迹象。六、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万隆会议,即第一次亚非会议,于 1955 年 4 月 18 日至 24 日在印尼的万隆开幕共有来自亚洲和非洲的 29 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会议召开的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遭到严重削弱,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2、亚非许多国家仍处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统治状态,他们面临着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的共同任务。3、中国、朝鲜在朝鲜战争中取得胜利,印度支那人民抗法战争的的胜利,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气焰。亚非国家以独立的姿态走向国际舞台。过程:

13、1、首先是一般性发言阶段,大多数国家表达了反帝反殖的共同愿望。表示希望加强亚非国家的团结。但伊拉克、土耳其等国手美国挑拨,把矛头指向中国和共产主义。对此,周恩来总理重新准备了发言稿,提出了著名的“求同存异”原则,阐明了中国的立场和态度,为会议的成功奠定了基础。2 然后是分组讨论阶段,各国代表分成经济、文化、政治委员会三个小组进行主体讨论,虽然争论很激烈,但在求同存异的原则指引下,最终达成了协议。3、1955 年 4 月 24 日,会议通过最后公报,是会议取得的巨大成就的总结。影响:1、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召开的讨论自己的命运和问题的会议,这本身就反映了亚非国家

14、发生的深刻的历史性变化。2、开创了亚非国家友好合作、共同奋斗的局面,增进了各国的了解,推动了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3、万隆精神,即亚非国家为反帝反殖,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建立和发展友好团结合作关系,维护世界和平而求同存异,共同斗争的精神成为指引第三世界国家团结奋斗的指针。七、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对外政策调整从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到 60 年代后期,美苏关系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赫鲁晓夫上台后,面对着复杂的国际形势:冷战气氛浓厚,美国广泛建立军事包围圈,德国和柏林问题亟待解决,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赫鲁晓夫不仅对国内政策进行了许多调整,对外政策方面也有很大变化。他分析了时代的特点,提出了“

15、三和”路线,即“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三个口号,并作了解释:和平共处是苏联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也能和平共处;和平竞赛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体系的竞赛,社会主义体系必将取胜;和平过渡,指社会革命的形式有多种,暴力和内战不是改造社会的唯一途径。在“三和”路线指引下,1、苏联开始解冻同西方国家的关系。解冻的重要标志是 1955 年 7 月,苏美英法四国首脑的日内瓦会晤,以及东西放在战争遗留问题上一系列协议的大成。同年 9 月同联邦德国建交;12 月,苏联从奥地利撤军,承认奥地利的中立地位。2、调整了同东欧国家的关系,纠正了斯大林的一些错误。主要体现在改善苏南关系的

16、事件上。1955、56 年双方相继发表贝尔格莱德宣言和莫斯科宣言,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3、开始向第三世界大力渗透。56 年进入埃及,60 年渗入古巴,60 年代又向非洲南部渗透,想通过经济、军事援助扩大苏联的影响。赫鲁晓夫的对外政策调整是从实力地位角度出发继续同美国抗衡。在此前提下表现出一种灵活性,向西方发起了所谓的和平攻势,顺应历史的潮流,有一定的正确性。但对其它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进行了许多干涉,大国沙文主义依然存在。八、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过程、影响20 世纪 5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是战后中苏关系史上最不友好的时期,双方由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发展到两国关系的恶化又到全面的对立和对抗,

17、甚至发生了边界冲突。导致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1、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赫鲁晓夫对斯大林全盘否定,引起中国方面的异议。关于战争问题,中国坚持帝国主义就是战争的原则,苏联认为在核时代,战争是可以避免的。赫鲁晓夫提出了“和平过渡”问题,中国坚持通过暴力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观点。2、国家利益方面的冲突。赫鲁晓夫试图把中国纳入苏联的战略轨道。苏联要求中国的对外政策服从于苏联的对外政策,对中国反击印度在中国边境上的入侵表示不满。苏联在边境和领土问题上挑起争端和冲突,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过程:1958 年苏联无理要求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企图从军事上控制中国。这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损害,因此遭到中国坚

18、决拒绝。1959 年 6 月,苏联撕毁协定,拒绝供给中国原子弹样品和有关技术资料。同年 9 月,苏联在中印边界冲突问题上,公开发表偏袒印度的声明,将中苏关系破裂公诸于全世界。1960 年开始,中苏关系进入全面恶化时期,苏联单方面撕毁经济合同,撤走了全部专家,给中国的建设造成严重困难。在意识形态方面极力攻击中国。在国际上竭尽全力孤立中国。1962 年,在新疆地区进行大规模颠覆活动。1965 年,苏共在莫斯科召开 19 国共产党分裂会议,中朝等 7 国拒绝参加,中苏关系全面破裂。1969 年 3 月,两次入侵珍宝岛地区,挑起边界武装冲突。影响:1、公开分裂了社会主义阵营,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可乘之

19、机。2、使双方付出了沉重代价,为准备军事对抗花费大量资金。3、使中国适时调整了对外政策,推进了中美在这一时期建交。4、暴露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使其在对外关系中处于被动。九、60 年代非洲独立运动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外部原因有:二战使殖民主义大国普遍衰落,为非洲独立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亚非会议 1955 年的巨大成功,加强了非洲各国的团结;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鼓舞了斗志,战后出现许多社会主义国家支持同情非洲。内因有:非洲社会经济的发展;战争教育了人民,培养了革命力量。非洲人民提高了民族觉悟;出现了民族主义的政党;泛非主义,也就是非洲黑人的民族

20、主义的发展。其发展过程大体分为 3 个阶段。其中 1958 至 60 年代末是独立运动空前高涨时期。1960 年,17 个国家独立,当年被陈为非洲独立年,此后许多英属殖民地相继独立。1963 年非洲统一组织的建立,是非洲各国人民反帝反殖长期斗争的胜利成果。1963 年 5 月,31 个非洲国家首脑举行会议。5 月 20 日签署了非洲统一组织宪章,非洲统一组织宣告成立。根据宪章规定,非洲统一组织的宗旨是促进非洲国家统一与团结,协调非洲国家在政治、外交、经济方面的合作,从非洲根除一切形式的殖民主义,解放尚未独立的非洲领土。阿尔及利亚人民武装斗争的胜利和刚果民族独立运动都是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历史上的光

21、辉篇章,沉重打击了殖民主义。60 年代末非洲独立国家增至 41 个。直到 1990 年,非洲国家全部独立,宣告了殖民统治在非洲的结束。60 年代非洲独立运动发展的特点有:1、为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由分散走向联合。2、泛非主义思潮的广泛传播。为非洲独立运动提供了指导思想。3、虽然政治上摆脱了宗主国的控制,但是经济上还受殖民主义者的控制。4、属于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性质,具有反帝特点,但并不彻底的反封建。战后国关史名词解释(二)十、戴高乐独立自主外交政策1959 年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成立,戴高乐任第五共和国第一任总统。他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其核心是在维护民族独立、国家利益的基础上恢复法国的大

22、国地位,使法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的作用。政策提出的背景:1、战后法美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法国在经济、政治上受到美国的限制,希望能有同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2、国际格局发生变化的结果。美苏冷战使法国感受到安全的威胁。3、戴高乐个人同美国关系不好。美国二战期间没有支持戴高乐,使其怀恨。其政策基本内容有:1 促进法国外交上独立自主。反对美国的霸权,维护民族的独立,谋求法国的大国地位。主要反对美国大西洋联盟的霸主地位。1966 年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戴高乐认为美国灵活反映战略是与欧洲盟国脱钩,对美国保卫欧洲的能力表示怀疑。认为法国在北约中有损法国的国家利益。主张建立三位一体的核力量。1960 年试制成

23、功第一颗原子弹。2、加强法德合作,推动两欧的联合。戴高乐认为德国的分裂及美苏对峙对德的控制使德国不能成为法国的威胁,而且欧洲联盟的建立也不能缺少法德。1963 年法德签订法德合作条约,实现历史上的和解,推动欧洲一体化的发展。3、调整改善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1964 年中法建交,法国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对苏联既保持警惕,又希望建立缓和谅解的合作关系,扩大法苏经贸合作,通过向苏联靠拢摆脱美国的控制。4、非殖民化的问题,使法国赢得有利的国际地位。戴高乐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对维护法国的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提高国际地位,推动两欧联合和世界多极化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戴高乐独立自主外交政策雄心很

24、大,经济不足是其弱点,不可能使法国从根本上改变其国际地位。十一、尼克松主义提出的背景、内容及其实施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战后美国历届政府所实行的一套全球战略已无法照旧执行下去。1969 年 1 月,尼克松就任美国第 37 任总统。他为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提出了一整套新的对外战略,即所谓的“尼克松主义”。背景:1、美国实力地位的下降。经过五、六十年代的朝鲜、越南战争,美国元气大伤。由于美国长期巨额的军费开支,导致美国财政状况恶化;国内还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爆发了大规模群众性反对越战运动和黑人民权运动;美国工业总产值在资本主义世界的比重于战后初期相比大大下降。而苏联实力地位有所

25、增强。2、两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3、第三世界的崛起,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打乱了美国的全球部署。内容:提出“伙伴关系”、“势力”和“谈判”作为尼克松主义的三根支柱。其涵义是,美国继续从实力地位出发,通过对话和谈判稳住苏联;承认西欧、日本同美国的平等地位,即“伙伴关系”,来获得盟国的支持,牵制苏联;同时利用中国同苏联的矛盾制约苏联,使美国在外交上有更大的主动权。在战略方面提出了“现实威慑战略”。在核武器上以“充足论”代替“优势论”。把“两个半战争”变为“一个半战争”。分担负担的防御方针。实施:1、军事方面:开始削减军费。开始削减军队。对海外驻军削减。2、在外交方面:

26、结束越南战争。在战场上,美国连遭失败,损失严重,在 1973 年 3 月 29 日从越南撤走了所有的部队,实现了从越南脱身。主动打开同中国的关系。在中苏关系恶化的情况下,1972 年 2 月,尼克松访问了中国,发表了上海公报,打破了中美关系的坚冰。调整同西欧、日本的关系。与它们建立“伙伴关系”,寻求共同发展。缓和同苏联的关系。从 1972 至1974 年,美苏首脑频频互访,签订了许多限制核武器、促进经济技术合作的协定。这样,美苏关系在 70 年代进入了缓和时期。战后国关史名词解释(三)1、埃维昂协议又称阿法协议,即由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的协议。1962 年 3 月 18 日,有阿尔及利亚共和

27、国临时政府和法国政府的代表在法国东部埃维昂城签订。1830 年,法国入侵阿尔及利亚。1905 年,阿尔及利亚全境沦为法国的殖民地。阿尔及利亚人民为了摆脱法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斗争。1954 年 11 月至 1962 年 3 月在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的领导下,阿尔及利亚人民经过 7 年半艰苦的武装斗争,终于迫使法国同意谈判,以结束阿尔及利亚战争。1962 年 3 月 718 日双方在埃维昂经过几轮谈判,签署法阿协议的总声明,惯称埃维昂协议。协议主要内容有:自 1962 年 3 月 19 日 12 时起,在阿尔及利亚全境结束军事行动,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人民有权行使自决

28、权,成立一个独立和主权国家,承认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为“合法新政治组织”;36 个月之内,举行公民投票,决定阿尔及利亚是否独立;在此之前的过渡时期,阿尔及利亚的行政管理权移交给临时行政委员会,该委员会的成员由双方政府同意的阿尔及利亚人和法国人担任;法国 3 年内分批从阿尔及利亚撤出全部军队,但保留米尔斯克比尔的海军基地,租借期 15 年,同时在一定期限内保留其他军事基地。协议中还列有双方实行经济和文化合作的方案,法国承担向阿尔及利亚提供为期 3 年的经济援助,后者同意仍留在法郎区内。法国公司保持在阿尔及利亚的石油租借权,并可以优先取得新租借地。同年 7 月 3 日,阿尔及利亚进行自决公民投票

29、后宣布正式独立,结束法国在阿尔及利亚 133 年的殖民统治。2、艾森豪威尔主义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冷战时期提出的一项对外政策。50 年代,在中东和北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势下,为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对中东的影响,艾森豪威尔于 1957 年 1 月 5 日正式向国会提交一份关于中东问题的特别咨文。其中心思想是“中东出现的真空必须在俄国人近来之前由美国来填补”,要求国会授权他在中东实行“军事援助和合作计划”。3 月 7 日美国国会通过决议。3 月 9 日由艾森豪威尔签署生效。决议宣称:保持中东地区国家的独立和完整关系到美国的重大利益,授权总统动用 2 亿美元,给这些国家以经济和军事援助:美国可在

30、这一地区使用武力,以对付所谓“国际共产主义的武装侵略”。1958 年 7 月,根据艾森豪威尔主义,美国出兵黎巴嫩,干预该国国内事务。3、巴鲁克计划由联合国原子能委员会美国代表伯纳德巴鲁克于 1946 年 6 月 14 日提出的一项计划,亦称为原子能管制计划。其主要内容是:设立原子能发展总署,作为国际原子能监督机构,管制原子能的发展和利用,甚至包括原料生产,任何利用裂变材料来发展原子弹的违反管制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制裁;该机构可以派遣代表到各国“观察”,以确保有效的管制;该机构不受大国一致原则的约束,联合国常任理事会无否决权;在机构确立有效管制后,停止核武器生产,并销毁一切现存核武器。同年 12

31、月 30 日,联合国原子能委员会表示同意该计划。由于这一计划要求先建立有效的管制,然后处置现存核武器,所以并不能确保销毁现存核武器,这势必有利于美国保持核垄断地位。这是巴鲁克计划的目的和实质内容。为此,苏联在 1946 年 6 月 18 日提出反建议,要求首先缔结一个国际公约,缔约国首先应承诺在任何情况下不得首先使用核武器的义务,然后在公约生效后 3 个月内,销毁现存的一切核武器。但美国在同年 7 月 1 日在比基尼岛进行了战后第一次核试验,表明美国对该计划并无诚意。4、超越遏制战略美国总统布什制定的新的对苏政策。1989 年 5 月 12 日,布什总统在得克萨斯农业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讲话,提

32、出其政府经过三个多月的回顾和审议所制定的新的对苏政策。布什称之为“超越遏制”战略,宣称它是“美国战后对苏政策的彻底改变”,标志着“美国外交政策将进行哲学思想的变革”。“超越遏制”的主旨是积极同苏联发展关系,加强美苏合作,促使苏联逐渐实现“自由化”,把苏联拉进“国际大家庭”,使其融合到国际社会中来。超越遏制是鉴于国际格局发生新变化而作出的政策调整。布什上台伊始,即指定其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罗伯特盖茨组织国务院、国防部、中央情报局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专家成立专门小组,就美国对苏政策进行全面的审查和评估。布什正是根据该小组提交的对苏政策审查的报告而宣布“超越遏制”战略的。这一战略强调,今后美国和北约组织

33、对苏政策的主要重点将转向更多地同苏联的公开性和经济改革打交道。在对苏保持警惕的同时,充分利用当前国际形势的缓和,发挥美国的相对优势,抓住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所提供的历史机会,运用经济、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手段,特别是以经济援助为诱饵,用“和平演变”的方式,最终改变苏联制度的基础,使苏联同过去的政策彻底决裂。对苏联国内,促使其实现政治多元化和经济自由化;对外,要使苏联采取不干涉主义,重新回到世界秩序中来,成为国际体系中的正式成员。要使苏联的这种变化不受苏联某一个人的观点、权力和在位时间长短的影响,能长期巩固下来。5、大规模报复战略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推行的一种军事战略。侵朝战争的失败使美国政府

34、意识到自身力量的局限性,要在世界各地维持庞大的地面部队在经济上力不从心。1953 年艾森豪威尔担任美国总统不久即着手制定“大规模报复战略”。1954年 1 月 12 日,国务卿杜勒斯发表演说,公开而详尽地对大规模报复战略进行阐述。他宣称,美国目前的基本决定主要依靠一支庞大的报复力量,它能够用我们选择的武器与我们选择的地方马上进行报复。这一战略主要把赌注押在核武器上,主张削减常规兵力,重点扩充导弹核力量和战略空军,在外交上提出要执行比杜鲁门的遏制政策更有利、更主动的“解放”政策,即把社会主义国家从共产党的领导下“解放”出来。该战略建立在美国具有核垄断和核优势基础之上。随着核垄断地位的丧失和苏联核

35、力量的迅速增长,美国自己也被置于核武器的威胁之下。60 年代初,该战略为“灵活反应战略”所取代。战后国关史名词解释(四)6、卡特主义美国总统卡特 1980 年 1 月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的一项对海湾地区的政策声明。鉴于苏联军队于 1979 年 12 月侵入阿富汗,卡特在这份咨文中警告苏联不要利用伊朗和阿富汗的动乱作为借口,谋求实现苏联长期以来企图获得一个温水港的目标。他声称:“外部势力攫取控制波斯湾地区的任何企图,都将被看作是对美国根本利益的进攻。对于这种进攻,美国将使用包括军事力量在内的任何必要手段,予以击退。”这一声明被称作卡特主义。它是对尼克松主义以来美国推行避免卷入局部的地区性冲突政策的一

36、种修正。1991 年 1 月爆发的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与伊拉克之间的海湾战争,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卡特主义”的延伸。7、里根主义美国总统里根 1986 年提出的美国对外政策纲领。1986 年 3 月 14 日,在题为自由、地区安全与全球和平的外交咨文中,里根修正以往美国提供援助以是否反共为标准的做法,提出反对任何形式(不管它来自左的还是右的)暴政的政策。里根认为,苏联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已陷入困境,第三世界的局势发展对美国有利。美国应采取对苏联强硬政策,“以低烈度的战争”方式支持亲苏国家中的反政府武装活动,甚至可以采取军事行动直接介入反政府活动不明显的亲苏国家,支持那里的“自由战士”,以便将苏

37、联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所取得的政治和军事进展“有限地推回去”。对于第三世界中的亲美“独裁政府”,要施加影响,促其实行“民主化”改革,避免因内部动乱而为苏联所用。里根主义是美国推行强权政治的典型表现,其目标是要在苏联力量衰弱的形势下,与其争夺第三世界。在此项对外政策纲领提出前后,美国促海地独裁者杜瓦利埃和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垮台的做法,以及对利比亚总统卡扎菲的空袭,可以看作是里根主义的实施。8、灵活反应战略美国在 60 年代推行的军事战略。1959 年由美国前陆军参谋长马克斯韦尔泰勒上将倡导,60 年代初为肯尼迪政府采纳。由于核垄断地位的丧失,艾森豪威尔政府奉行的大规模报复战略对美国造成“瘫痪性影响”。

38、1961 年肯尼迪政府上台后制定“灵活反应战略”,抛弃大规模报复战略中片面依赖核武器的观念,规定应当建立多样化的军事力量,即在发展核武器和导弹的时,加强常规兵力,增加在常规战争中使用的空军和海军力量,扩充陆军,以便能打各种类型的战争,包括常规战争、核战争、特种战争、局部战争和世界战争,它以常规战争作为到处挥舞的“剑”,以核力量为“盾”,打算以足够的非核部队同时在欧洲和亚洲分别同苏联和中国打两场大战,并在其他地方对付规模不大的、称为“半个战争”的紧急情况。这就是所谓的“两个半战争”。为了修改灵活反应战略,1965 年约翰逊政府提出“逐步升级战略”,它是灵活反应战略的具体化。美国侵越战争的失败,宣

39、告灵活反应战略以及逐步升级战略的破产。9、日美安全保障条约1951 年 9 月 8 日日本与美国在旧金山美国陆军第六军司令部签订的军事同盟条约。1952 年 4 月 28 日生效。该条约由前言和 3 条正文组成。主要内容有:日本承认美国在日本驻扎陆、海、空军;驻日美军为维护远东和平与安全和保障日本的安全,应日本政府的请求,可用武力镇压内乱和暴动,以及对付外来的武力攻击;美军驻扎日本的条件照日美两国间的行政协定规定。此条约不仅构成规定日本从属美国的法律依据,而且使美国可以在日本几乎无限制地设立、扩大和使用军事基地。其后,日美为加强两国间的军事同盟,从 1958 年起,就修改条约问题进行谈判,并于

40、1960 年签订新安保条约。新条约与旧条约相比,在实质上没有多大变化。删去旧条约中关于美军帮助日本政府镇压内乱和暴动等条款。规定遇有武力攻击日本以及日本国内的美军基地时,日美双方应共同对付并采取行动等。新条约有效期为 10 年。1970 年到期后,日本政府通知美国政府,宣布自动延长。10、日中和平友好条约1972 年 9 月,中日两国恢复邦交。从 1974 年 1 月开始进行缔结和平友好条约的谈判。因“反霸条款”问题,谈判拖延下来。1976 年福田赳夫出任首相,鉴于美国亚洲战略的转变和苏联威胁的增加,把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作为对外方针之一。中日两国经过共同努力,在 1978 年 8 月 12

41、日,由中国外交部长黄华和日本外务大臣园田直在北京签署含有“反霸条款”内容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条约除前言外共有五条,主要内容是:第一条“(1)缔约双方应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2)缔约双方确认,在相互关系中,用和平手段解决一切争端,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第二条:缔约双方表明,任何一方都不应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或其他任何地区谋求霸权,并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第三条:缔约双方将本着睦邻友好的精神,按照平等互利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为进一步发展两国间的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促进两国人民的

42、往来而努力。第四条:本条约不影响缔约各方同第三国关系的立场。第五条规定:条约有效期为十年,十年以后,在宣布终止以前,将继续有效。同年 10 月,邓小平副总理前往日本进行友好访问,于 23 日交换条约批准书,自此条约开始生效。中日和约的签订,为两国长期稳定和和平友好关系奠定了基础。它不仅对中日两国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有利于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战后国关史名词解释(五)11、三环外交由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提出的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外交战略。其主旨是企图通过英国在与美国、英联邦和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三个环节中的特殊联系,充当三者的联结点和纽带,以维护英国的传统利益和大国地位。1948 年时处在野

43、地位的保守党领袖丘吉尔提出了三环外交的概念。他说“当我展望我国未来时,我感到在自由和民主国家中存在着三个大环。第一环自然是英联邦和英帝国极其所包括的一切。其次是包括我国、加拿大和其他英联邦自治领土在内,还有美国起着如此重要作用的英语世界。最后就是联合起来的欧洲。这三个大环同时并存,一旦它们连接在一起,就没有任何力量或力量的结合足以推倒它们,或者敢于向它们挑战。现在假如你们想象一下,你们就会看到,我们是在这三环中的每个环里都占有重要地位的唯一国家,事实上我们正处在三环的连接点上”。丘吉尔的这一外交思想,就是试图以英美特殊关系为基础,希望法、德和解,恢复欧洲均势,并利用原有的殖民地体系,挽救和恢复

44、在二战中被削弱的英国的国际地位。乃是一个国力日趋衰微的大国在外交战略上的一种无奈选择。它表明,英国外交既想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又试图在变化了的环境中不与其传统的利益观决裂。然而英国政治家们在推行“三环外交”的过程中,始终背者“世界大国地位”的沉重包袱,不能不面对实力有限与战线过长的矛盾。这也是导致英国外交战略不得不逐步收缩,从大国全球外交逐步朝重点面向欧洲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三环外交”曾对英国外交政策产生重大影响,战后初期的工党政府基本上奉行这一外交政策思想。12、四月提纲即 1964 年 4 月发表的罗马尼亚工人党关于国际共产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立场的声明。1962 年后,国际共运中,主要是苏

45、中两党之间的论战趋于激化,并扩大到国家关系的各个方面。罗工人党坚持维护国际共运团结的立场,决定尽自己的努力调停中苏分歧。1964 年 3 月,以党中央政治局委员、政府总理毛雷尔为团长的罗党政代表团访问中国、朝鲜和苏联,向中苏双方陈述他们关于停止论战的愿望和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些基本观点。在调停没有取得成功的情况下,罗工人党扩大的中央全会于 4 月 22 日通过,并于 4 月 26 日发表的上述声明。它被迅速译成英、俄、西、法、德等文在国外散发。声明在全面阐述该党观点同时着重强调党和国家关系中的独立自主原则,认为“经济一体化”、“劳动分工”等不符合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准则,认为“由于社会主义建设

46、的条件的多样性,不可能存在统一的模式或处方,谁也不能为别的国家或别的党决定是非”。13、索南费尔特主义1975 年美国政府提出的对苏联、东欧的外交方针。1975 年 12 月,福特政府的国务院顾问索南费尔特在伦敦美国驻欧洲大使会议上发表讲话,阐述美国的对苏联和东欧政策。他认为美国“无法防止苏联作为一个超级大国出现,我们所能做的是对发展和使用这个力量的方式施加影响”;认为目前苏联和东欧存在着“不自然的关系”,主张东欧在苏联强烈的地理政治影响下实现较大程度的自治,既能满足他们的保持民族性的需要,又不会引起苏联的反应。美国可以用最惠国待遇和信贷政策来使苏联争着到我们美国市场采购。他认为,应该争取使苏

47、联、东欧国家不至于迟早会发生爆炸而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这个讲话反映此时美国政府对苏联、东欧政策的实质,在于承认苏联的超级大国地位,同时利用苏联的弱点,从经济上套住它;承认苏联在东欧的势力范围,以换取苏联不再向西欧扩张和引起美、苏战争;美国保住自己的势力范围,稳定欧洲局势。14、西欧联盟成立于 1955 年 5 月 6 日,由布鲁塞尔条约组织扩大而成,是英、法、西德、意、荷、比和卢森堡七国组成的一个政治和军事联盟。1946 年布鲁塞尔条约签订以后,法、比、荷、卢等国多次提出加速西欧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建议。英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拒绝这些建议,引起美国和西欧各国不满。英国对 1950 年法国外长舒

48、曼提出的煤钢联营计划亦反应冷淡。美国决定支持西德与西欧其他四国实现经济一体化。布鲁塞尔条约组织五国决定撤消西方联盟总司令部,使英国失去“西欧防务一体化”的领导地位。但是,美国加紧武装西德,又引起法国的疑惧。英国利用法国担心西德过分强大而需要英国充当中介人的机会,兜售“艾登计划”,即修改布鲁塞尔条约,吸收西德和意大利参加。1954 年 9 月 28 日10 月 3 日,在伦敦召开外长会议,讨论加强和扩大布鲁塞尔条约及西德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问题。10 月 2123 日,继续在巴黎开会。10 月 25 日,签定巴黎协定,其中关于西欧联盟的文件主要内容是:一、原布鲁塞尔条约五国邀请西德、意大利加入经

49、过修改和补充的布鲁塞尔条约;二、原条约序言中有关“采取万一德国侵略政策复活时所认为必要的措施”一句,该为“采取必要措施,以促进欧洲的团结并鼓励其逐步统一”。三、布鲁塞尔条约协商委员会改称西欧联盟理事会。四、规定各成员国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防务的分摊额的最高限度,以及成员国在欧洲大陆的国内防务部队和警察部队的人数和军备;五、联邦德国保证不在它领土之内制造原子武器、化学武器、远程火箭、导弹和 3000 吨以上水面舰只、战略轰炸机等。六、英国保证,将继续在欧洲大陆保护由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统辖的四个师和第二战术空军连队。关于西欧联盟的文件于 1955 年 5 月 6 日生效。翌日,七国外长在巴黎举行会议,正式宣告西欧联盟成立。15、“新边疆”美国总统肯尼迪 1960 年 7 月在洛杉矶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演说中提出的政治口号,后被历史学家用来称呼其国内施政纲领。在接受提名演说中,肯尼迪说:“我们今天站在新边疆的边缘。这是 60 年代的边疆,充满吉凶难卜的机会和危险的边疆,充满希望而又遍布威胁的边疆。”他要求美国人民必须准备作出牺牲来面对“一系列需要应付的挑战”。执政后,面对日益恶化的经济形势,肯尼迪采用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坚持刺激经济发展的方针;从1961 年起,他通过区域发展条例和开发阿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