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529152 上传时间:2019-06-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初中数学论文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数学课堂文化的重建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主渠道,但是,课堂教学改革究竟要改什么?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绝不仅仅是观念、模式、方式、行为的变革,即教学活动本身的改革,它首先而且主要是课堂文化的重建。数学课堂文化的重建是改革的最终目的和根本任务。课堂文化是教师和学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是课堂教学的“土壤” ,是课堂教学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元气” ,是课堂教学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没有数学课堂文化的重建,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必将走向形式化、最终无功而回。初中数学课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而数学又是比较难的科目,大多数学生都会在数学课上遇到困难,所以数学课堂文

2、化对学生的影响特别大。下面我将从数学课堂教学范式的转变谈谈数学课堂文化的重建。一独白式教学文化向对话式教学文化转化独白式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中经常一讲到底,不断重复重点内容,反复强调学生可能出错的地方,缺少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学生多听少讲,思维产生惰性。在这种教学文化的潜移默化中,学生都变得沉默寡言,思维呆板,反应迟钝,只会模仿不会创新。对话式教学是指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启发引导学生探究问题,阐述观点。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种文化的的熏陶下,学生的主体意识进一步强化,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敢思、敢想、敢说、敢做,在学生争先抢答的活动中,培养了创新意识,提高发现、归纳、总结的能力。案例

3、1 现在我以浙教版数学教材八年级下3.1 频数与频率的教学片段为例。这是我校一名老师在全市新课程教学展示中担任的一节课。她先在学校进行了试教。下面我将她的试教和公开课的一些片断进行对比,来体会独白式教学文化和对话式教学文化。执教者的试教片断 1:师:大家知道跆拳道吗,它的级别与参赛者的什么有关?生:体重。2师:老师打算在班级中也进行一次比赛。老师对下面 20 位同学的体重作了调查。(幻灯片显示了 20 位同学的体重)并出现了一张体重与级别的对应表,如体重 36-40 级别 36 ;体重 40-44 级别 40等。师:人们在作决策时,有时更需要了解有关数据的分布情况,为了反映数据在某个范围内的分

4、布情况,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新的特征数频数(出示课题)画外音:这时提出频数与上面的跆拳道有何关系,人们又在作什么决策。让学生和听课老师莫名其妙,教师一个人自言自语,她想干什么?片断 2:师:这组数据的最大值是多少?这组数据的最小值是多少?这组数据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多少?生:最大值 56 ,最小值 36,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 20(这种师生问答并不是对话式教学,思维含量极低)师:我们把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称为极差,极差反映的是这组数据的最大范围变化。师:要知道这 20 名同学参加每个级别的人数分别为多少,我们要进行分组,怎么分呢?(同桌讨论,请同学代表发言)画外音:讨论什么呀,参赛规则不都在吗,

5、就照着它分组呗,这样的师生对话是形式的对话,没有实质的作用片断 3:根据规则分好组,画好图,老师又讲解了临界点,频数、频数表等概念师:从这张频数表,我们能清楚知道这 20 个同学参加 36级别的人有多少了。画外音:忙活了半天,就为了这个啊,还不如刚才直接数呢,要什么频数、频数表啊,临界点与 36级别也没关系啊所以当老师小结时问:制作频数表的意义是什么?全班同学面面相觑,哑口无言。(这绝不是意外,这是意料中的意料)点评: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搞了半天不知道今天要干什么。教师自己一讲到底,把书里的几个概念讲解好,就以为完成了教学任务。课堂变成了“一言堂” ,这实质是课堂文化的专断现象。学生的主体地

6、位根本没有得到体现。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开发,只3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以至于为什么要学习这个内容,学生根本不知,到底学了点什么也稀里糊涂。为了防止这样的“意外”再次发生,必须让整节课有质的变化,经过改进就有了下面一节课。执教者的公开课片断 1:师:大家知道跆拳道吗,它的级别与参赛者的什么有关?生:体重。师:对,级别是根据体重制订的。老师打算在班级中也进行一次比赛。我对下面 20位同学的体重作了调查。 (幻灯片显示了 20 位同学的体重)师:请你们帮我制定一个比赛规则(四人一组,小组讨论,2 分钟)生:分成几组一起比赛,每组采用循环赛。生:比赛两个人规定时间为 10 分钟(学生制订了较为详

7、细的规则)点评: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创设一个能自由展示的舞台。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语言是积极的片断 2:师:如果崔聪聪(56 公斤)和顾宇航(36 公斤) 一起比赛,比赛公平吗?为什么?生:不公平。生:一个太胖,一个太瘦,力量悬殊。师:为了使比赛相对公平,该怎么办?生:体重相近的放在一组,分成几组。师:好。如何分组?如果 2一组,该分几组?(思考 2 分钟)生:10 组师:怎么求的?生 1:找到最小的数,2,2往上推(速度较慢)生 2:找到最大数和最小数,两数相减,再除以 2(速度快)教师根据生 2 的回答和学生一起讨论得到了最大值、最小值、极差、组数、组距的概念。4点评:任何概念的

8、得到都是由教师和学生讨论而来的,都是根据需要而产生的,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片断 3:师:如果老师只能请 6 个裁判,那怎么办?生:减少组数?师:如何减少?生:扩大组距为 4师生一起分组:36-40 40-44 44-48 48-52 52-56师:这样分组有问题吗?生:有,44、48、56 放哪里?(有些学生的体重是 44、48、56)师:这些数据数学上叫做边界值,如何把边界值放入表中,怎么办?生:变表中的边界值,比实际数据多取一位小数师生重新分组,把数据都填到相应的表格中。点评:教师所提问题正是学生最想知道的,学生通过教师引导,感悟到分组、极差、频数、频数表等都是由于人们的需要产生

9、的,都是根据自己的讨论、思考得到的。学生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人。问题的解决绝大多数是由学生完成的,教师只是适当点拨。这种师生互动的对话式教学形成师生共同参与探究,情感相互交融的良好氛围二记忆式教学文化向思维式教学文化转化记忆式教学是指教师教学中轻过程,重结论,不重视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只让学生记住书本的定理定义,然后模仿老师的解题过程尝试做题,再达到熟练的程度。在这种教学文化中,学生只会一味的模仿与记忆,思维僵硬,缺乏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思维式教学是指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对这些知识进行有意识的建构与反思,体会其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数学思维、数学精神。在这种教学文化的浸染中,学生乐于探求事

10、件的来龙去脉,并有意识的用自己的思想去分析,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 2 在全等三角形教学中,常常会碰到两个三角形满足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条件。类比三角形全等的其他判定,我们把两个三角形满足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现象叫做“SSA” 。据我所知,多数教师一般只引导学生作图了解5“SSA”的两种图形,然后再加一句“SSA”是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大家记住哦!我觉得本题还可作更深入的探究,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1.操作:四人为一组,每个人都画ABC,使 AC=5,AB=8,B=30,用叠合法判别你们所画的三角形是否全等?学生通过画图叠合归纳出“SSA”的性质,这样的两

11、个三角形可能全等,也可能不全等。2 (1)探究:在两个直角三角形中,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2)制作两个同类型的锐角三角形,使“它们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 ,然后剪下两个锐角三角形,检查两个锐角三角形是否能够重合?你能说明理由吗?(3)两个钝角三角形中,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3归纳:归纳出在哪种情况下, “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的定理?把你的新定理写出来。点评:整个解题过程不是对“SSA”新定理简单的复制记忆。在学生动手操作并检查两个三角形是否重合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机会。教师不仅

12、要注重学生是否找到了问题的规律或等式,更应关注学生是否进行了思考,而后两个探究性问题,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整个过程激活学生强烈的探索热情。通过探究活动得出“SSA”的新定理(模型)三接受式教学文化向感受式教学文化转化接受式教学是指重教师的讲解分析、知识传授,轻学生的实践体验、自主探究,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文化包围中,知识只是被动的接受,学生的思维被压抑,潜能被禁锢。感受式教学是指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感悟新知识,体验新结果,在头脑中对事物重新选择、组织和建构。在这种教学文化的气氛中,学生学习更加主动,情感更加丰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得到提高。案例 3 下面

13、“平行线”一节课的教学片断的设计,体会接受式教学文化和感受式教学文化接受式教学文化氛围下的设计:我将直接告诉学生:“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然后和学生6一起找不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有些并不平行。所以平行线定义中必须要加“在同一平面内” 。感受式教学文化氛围下的设计:我通过在黑板上摆小棒,得出:“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有的同学看了书后马上反对,我则“坚持错误” ,要求学生拿出事实依据来,学生兴趣很高,通过实际操作(把小棒竖起来摆弄) 、小组讨论,跟我据理力争,我终于“认输”。点评:学生通过主动探究活动,感悟到此定理缺少条件,需加“在同一平面内” 。学生获

14、取了知识,增强了立体空间观念,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自信和科学的探究精神。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关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而动手操作就是这样一个平台,是感受式教学的一种手段。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把学生推到思维活动的前沿。通过感受式教学,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了解知识发生、发展及形成的过程,也使学生探究能力得到提高。我们对教学旧范式的批判,反驳和证伪,并不是对它全盘否定,而是站在时代的高度,从更高的认知层面上对教学规律和特征进行更为深刻的描述,以新范式整合涵盖旧范式的合理成分,所以说,新范式是对旧范式的扬弃、升华与发展,从而使

15、教学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和境界。没有批判就没有继承,批判者才是真正的继承者。当然,数学课堂文化的构成还包括教室文化(物理空间) ,要使教室体现出崇高的教育意义和审美价值;班级文化(社会环境) ,要使同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活伙伴;纪律(规则)文化,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但学生也该有严明的纪律,做事情要遵循事物本身的规则;精神文化,使学生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要重建课堂文化,充分发挥课堂文化的教育功能,努力让数学教育在每个学生的身上有更多的沉淀和积累,并作为个人文化底蕴中不可缺少的基石,伴随他的一生。课堂文化的渗透是一个长期的内化过程,需要我们做出不懈的努力。参考文献71. 杨梅. 渗透数学文化 构建新型课堂. 中学数学教育 2006,32. 边边角问题的探索.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6,4 3. 郭岗田. 数学课堂教学要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中学数学教育 200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