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一)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统一的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二)国体:人民民主专政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第一,在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上,参加国家政权的不仅包括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劳动人民之间的联盟,而且还包括了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是真正实现了绝大多数人的政治统治。第二,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明确地表示出人民民主和人民专政的辩证统一。第三,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主要表现在:领导者相同 、任务相同、目标相
2、同(三)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议行合一”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共产党领导(四)政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符合中国国情并有独特优势 : 有利于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利于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有利于保持国家稳定和社会安定 (五)民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中国国情: 分裂不符合各民族的意志早已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各民族互相帮助,共同繁荣(六)基层民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
3、提出必须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二、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民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一)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区别和联系:联系吸取了资产阶级民主中合理的、积极的因素区别经济基础不同、广泛性不同(二)社会主义的自由和人权社会主义的自由,是建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和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的自由。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权是历史的、全面的、具体的。人权的基础是生命的生存和发展,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人权。我国坚决反对“人权高于主权”的观点。(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改革政治体制中存在的弊端改
4、革那些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方面改革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含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项制度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的意义: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实行依法
5、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和基本方针根本任务培育“四有” 公民基本方针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坚持“双百”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四个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一)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提供了制度保障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实现先进性与广泛性要求的有机结合。为人民服务是对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要求。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客观要求国家和集体要重视和依法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构建社会
7、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意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一)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内涵第一,在我国,和谐同社会主义紧密相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互包含,相辅相成。(二)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第三,构
8、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目标的统一。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工作方针:坚持科学发展工作动力:坚持改革开放工作保证:坚持民主法治工作条件: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战略构想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神圣历史使命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一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1) 一个中国。(核心和基础)(2) 两制并存。 (3)
9、 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积极促谈,实现和平统一 。 (4)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关键靠中国人自己,任何国家无权干涉。 (二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第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保持港、澳、台地区的稳定和繁荣,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第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第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对和平共处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第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例。三、新时期的对台方针和政策(四个决不)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
10、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 ”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一、国际形势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发展 。(二)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第一,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和人民的共同富裕,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第二,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中华民族历来就是热爱和平的民族。第三,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二、独立自主的和
11、平外交政策 基本原则: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一)中国共产党的性
12、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 (二)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一,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正确方向,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使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二,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第三,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团结人民,共同建设美好未来。第四,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把全国人民组织起来、团结起来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三、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 (一)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3、的能力;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二)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始终抓好保持和发展党员队伍的先进性这个基础工程。紧紧围绕党的历史使命和中心任务来进行。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八)(1)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个制度) (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三权分立不
14、符合中国的国情。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3)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最高权利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协商制度是发扬民主,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作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制度。(4)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加强民族团结、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途径。28,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八)(1)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民主首先是指一种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
15、性,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政治保证,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紧迫性和长期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高度民主的差距还很大,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紧迫性。民主政治建设受各方面制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三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中,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4)尊重和保障人权(
16、07 年新加)重点 关注人权,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不是抽象的、绝对的,跟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经济发展、历史传统、文化结构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始终将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保障和发展人民的各项权利作为根本任务,并将生存权、发展权作为首要人权。29,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八)(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依法治国: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3)依
17、法治国的意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4)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九) (次重点)(1)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的重要战略地位。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决定了精神文明是重要目标和保证,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3)正确认识和处理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互相促进,有机结合。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证,
18、文化是支撑。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4)社会主义荣辱观(07 年新加)重点 关注“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是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党为提高人的素质、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而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
19、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导方针。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九) (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3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九)(1)思想道德建设解决整个民族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问题,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分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 。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思想道德建设分为:理论建设、理想建设、道德建设和纪律建设,首先要抓好理论
20、建设,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的根本;理想建设是核心,道德建设是主体内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2)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通过教育,发挥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科学技术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决定性因素。发展各项文化事业,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3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指导方针(九)(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以马列、毛邓为指导,坚持党路线和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
21、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四有新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必须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建设。34,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九)(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2)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提高相伴随的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
22、质文化条件越充分,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35, “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十)(1)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实现国家的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2) “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高度自治,和平谈判。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地区保持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一国两制”的前提。(3)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纲领(胡四点:一个中国,争取和平统一,寄希望台湾人民,
23、反台独分裂) 。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解决台湾问题。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具体化。胡锦涛同志提出了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坚持用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反分裂国家法 ,把我们对台的大政方针用立法的形式转化为法律。36,中国外交政策(十一)宗旨和目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的外交可以概括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一边倒,两个拳头打人,一条线一大片,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争取有利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和目标。加强和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外
24、交政策的立足点。37,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十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霸权主义的判断标准:外交政策。国际经济旧秩序是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国际社会中各国处理彼此之间关系的指导原则、规范和相应的保障机制。38,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十二)党的性质的这一表述,切合我们党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符合时代要求,有利于我们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25、义的根本保证。39,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十二)党的建设是我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社会主义时期党面临着执政、改革开放以及和平演变的考验。党的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着许多严重问题。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努力实现“三个代表”的要求。党的建设已经成为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改革开放兴衰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40,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十二)为何要改善党的领导:1 新形势、新任务;2 思想组织作风;3 教训;4 正处理基本矛盾。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
26、阶级。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的党员是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同时也应该把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不断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4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十二)(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
27、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 、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四位一体” 。42、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十二)(1)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2)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使各级党组织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3)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