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强化训练.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531248 上传时间:2019-06-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强化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四单元强化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四单元强化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四单元强化训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四单元强化训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岳麓必修二第四单元强化训练(共 3 页,不含答案)1岳麓必修二第四单元强化训练青岛二中 2011-2012 学年度第四学段1造成下图所示的公私经济成分比例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三大改造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国营企业改革2右图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国家经济面临困难国家处于战争时期存在个人崇拜现象A B C D 3与右图主题一致的标语是A “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B “亿万人民亿万兵,万里江山万里营 ”C “主观能动性无限,巧妇能为无米之炊 ”D “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 ” 4下列是对 20 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情况的分析,不正

2、确的是年份比重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1952 年 191 15 07 69 7181956 年 322 5349 73 0 71A1952 年分散的私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B合作社经济不是公有制的经济C到 1956 年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D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最为彻底5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不包括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长春一汽建成投产 C党的八大胜利召开 D国民经济实行调整6下表是 19571962 年中国粮食出口和进口情况:(单位:千吨)年份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出口 20926 28834 4

3、1575 27204 13550 10309进口 1668 2335 20 663 58097 49230下列关于该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1959 年,中国粮食生产取得大丰收,故出口多,进口少B19571962 年,中国处于经济困难时期,故粮食出口越来越少、进口越来越多C19 61 年,中国共产党积极纠正 “左”倾错误,大量进口粮食以满足国内需要D1962 年,国民经济虽逐渐恢复发展,但形势依然严峻,故粮食出口少而进口多7我国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产值之间的比例,1960 年是 218:261:521;1962 年是333:303:363。这种比例关系的变化反映出A知青下乡促进农业大发展 B中国实

4、现了工业化目标C中央彻底清算了“左”倾错误 D国民经济凋整政策成效显著岳麓必修二第四单元强化训练(共 3 页,不含答案)28 “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 ,横批“综合平衡” 。这是周恩来 1962 年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联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方针路线的通俗注解A “一化三改”过渡时期总路线 B “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C “以钢为纲,全面跃进 ” D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9下图反映的是中国 20 世纪 50 年代至 80 年代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 C 到 D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民公社化运动 B “大跃进”的影响C国民经济的调整 D自然灾害的影响10新中国各个历

5、史时期的宣传画浓缩着不同的时代特征,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 B C D11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这表现在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 实现工作重心转移采取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A B C D122010 年元旦,凤凰卫视采编部总监吕宁思谈到“元旦献词”时说:“中共中央机关报的元旦献词或者元旦社论,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曲折变化的见证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思想的记录。 ”下列是某位同学整理的部分元旦献词标题,其中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1949 年:将革命进行到底 B1958

6、 年:为全年产钢 1000 万吨而努力奋斗C1967 年: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 D1981 年:在安定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国民经济调整的巨大任务13以下有关十一届三中全会表述不正确的是A召开于 1978 年底 B使国家的政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代C作出在农村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式开辟14有学者指出,新中国成立 60 年来人口流动的特点是前 30 年基本上是由政府主导或者控制的人口流动,后 30 年多是相对自由的流动。这从侧面反映了A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丧失 B经济体制的巨大转变岳麓必修二第四单元强化训练(共 3 页,不含答案)3C城乡差别的消

7、失 D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15右图是某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时使用的一幅照片。照片摄于 1980 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前,红旗轿车旁的牌子上写着“在不影响我处工作情况下,观众使用车照一次收费二角” 。若给该照片配一标题,最合适的是A市场经济春风劲吹 B网络炒作败坏风气C计划经济坚冰初融 D思想超前有损体制161979 年 3 月,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建台以来的第一条商业广告:国产幸福可乐。同时,美国也宣布可口可乐将重返中国大陆市场。依据所学判断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民族产业面临挑战 B中国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 系 D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1720 世纪 80 年代初,邓小平谈到:“建国以后

8、,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总之,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 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上述材料反映的实质是A 由于“人家封锁”给我们带来了困难 B 我们曾长期实行“闭关自守 ”而导致困难C “人家封锁”和我们“闭关自守 ”都是错的 D 必须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18有 15 家丰流媒体征集的“改革开放 30 周年 10 大流行语”分别是“下海” 、 “下岗再就业” 、 “农民工” 、 “白猫黑猫论” 、 “上网” 、改革开放、 “北京奥运” 、 “炒股” 、 和“雄起” 。 第个流行语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法宝,它是A南方谈话 B市场经济 C入世

9、D中国特色192011 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 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 的部分主题词摘要时期 主题词“一五” (1953-1957) 自力更生、工业增速“二五” (1958-1962) 大跃进、赶英超美“六五” (1981-1985) 走向改革开放“八五” (1991-1995) 小平南巡、改革潮涌“九五” (1996-2000) 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十五” (2001-2005) 指令性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十一五” (2006-2010) 改革开放、坚定不移中国青年报对从“一五” 到“ 十一五”主题词的概括,反映出我国 经济建设指导方针出现过“左”倾冒

10、进错误 经济发展环境经历了从被封锁包围到与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的变化 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A B C D 20邓小平曾如此解释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为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岳麓必修二第四单元强化训练(共 3 页,不含答案)4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开发的主要背景是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环太平洋经济圈崛起C中共十四大召开,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11、21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中国政府做出这一决策时面临的状况是A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开始转向城市、国企B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历史终结论 ”喧嚣C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正在进行一轮姓“资” 、姓 “社”的争论22下列某城市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这个城市又是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该城市是A上海 B厦门 C广州 D汕头23.根据表中信息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9611985 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时间 年均增长率()19611962 4.319631965 11.119661970 4.019711973 3.519

12、741975 6.519761980 5.119811985 8.1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根据表中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9611985 年三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具体时间段,并分析其原因?指出我国 19611985 年这一时间段实行的经济体制的不同。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战争结束后,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他居然能够柱着拐杖走动了!”结果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材料二: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 30

13、年代的时候,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的轨道岳麓必修二第四单元强化训练(共 3 页,不含答案)5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及国内几,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三: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这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想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我们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高

14、级阶段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说的是俄国的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为什么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3)为什么邓小平说“列宁的思想比较好”?“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是指什么?从中可以看出这一体制的根本问题是什么?(4)据材料三并

15、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中共汲取苏联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采取的重大措施(至少三项) 。(5)简要指出上述三则材料在经济手段上所体现出的相同之处和本质区别。岳麓必修二第四单元强化训练(共 3 页,不含答案)61.【解析】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公有经济占绝对优势,联系所学,应是三大改造,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 年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答案】A2.【解析】材料中图片信息较容易判断,当时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材料中“节约”等信息反映了中华传统美德;“闲时吃稀,忙时吃干,平时半稀半干,

16、-”反映了国家经济面临困难,渴饱得不到解决;“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等信息可以反映出当时存在个人崇拜现象,本题选 C项。材料中不能反映国家处于战争时期,这一说法也与史实不符。【答案】C3.【解析】图片反映的是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惟妙惟肖的展示了那个荒唐时代的荒唐事件。C 项盲目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图片的主题一致。从图片(“大跃进”时壁画)上的文字“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 ”可知,反映是五十年代大跃进的历史现象,而 C 项正是大跃进时期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鲜明反映的时代标语。 “宁要社会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 “亿万人民亿万兵,万里江山万里营”是文革时期的标语; 而“时

17、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的标语应是出现在改革开放后。AB 都是“文革”的口号,C 是 “大跃进” 的口号,D 是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的口号。本题与其说是考历史,毋宁说是考语文。【答案】C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大改造及其相关内容。A 项,可以从个体经济 718的数据可以看出是正确的;C 项中,1956 年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分别占比 322 和 5349可以看出 C 项的提法是正确的。D 项中,从资本主义经济的占比是 0 可以得出 D 项的结论是正确的。合作社经济应该是公有制的经济,所以 B 项的提法是错误的,故选 B。【答案】B5.【解析】本题考查“一五”计划。 “一五”计划的内容是“一化三

18、改造” ,长春一汽属于“一五”计划期间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重要成就,A 、D 都属“ 一五”计划内容,故排除;党的八大召开于 1956 年,在“一五”计划期间(19531957) ,故 C 错;国民经济调整实行于 1962 年,不在“一五”期间,故选 D【答案】D6.【解析】B 项“19571962 年,中国处于经济困难时期”与史实相符合, “故粮食出口越来越少、进口越来越多”与图表反映相符合,排除 B。C 项“1961 年,中国共产党积极纠正左倾错误” 与史实相符合, “大量进口粮食以满足国内需要” 与图表反映相符合, 排除 C。同理,排除 D。而A 项中的“1959 年,中国粮食生产取得大

19、丰收 ”与史实:1959-1961 年我国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不符,故选择 A。【答案】A7.【解析】题干中 60 年、62 年农轻重比例最大的变化在于重工业比重下降明显,结合 1960 年的八字方针,可知选择 D 项。【答案】D【答案】A8.【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 1960 年农村经济制订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D。【答案】D9.【解析】分析材料 CD 段指 1960-1965 年城镇人口数呈下降趋势,联系所学,AB 两项可排除,AB 项时间上不相符,本题主要原因应选 C 项,面对当时严重的经济困难,1960

20、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1961 年对国民经济正式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从 1962 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城镇人口当时的下降与国民经济开始的调整有密切关系。【答案】C岳麓必修二第四单元强化训练(共 3 页,不含答案)710.【解析】四个图片分布反映改革开放、文革、三大改造、大跃进,即可判断选择 B 项。【答案】B11.【解析】采取“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八字方针的调整是在 60 年代,不符合题意。【答案】C12.【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 1967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故 C 项错误。所以此题应该选择 C。

21、【答案】C13.【解析】1978 年 12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式开辟,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由此揭开序幕。它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光辉标志。据此 C 项不正确,十一届三中并未就家庭联产承

22、包责任制作出相应决定。14.【解析】把握时代特征,新中国成立 60 年,前 30 年即是 19491979 年,后 30 年则 19792009 年,实质题干的时间信息是改革开放前后,显然由政府主导或者控制,这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体现,而自由的流动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体现。AC 说法错误,D 项与题意不符合。【答案】B15.【解析】根据材料 1980 年时间信息,可排除 AB 两项,1992 年南方谈话和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A 项可排除; 90 年代网络逐渐发展起来,B 项也可排除。D 项说法错误,材料所述的经济现象不涉及损害体制。本题选 C 项,本题所述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23、,计划经济坚冰初融。【答案】C16.【解析】本题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的时间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依据时代背景,正确选项为D。C 项是一迷惑项与陷阱,注意政治对经济的反作用。【答案】D17.【解析】分析材料,牢牢抓住“实质” ,小平同志所述反映了我们必须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促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答案】D18.【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改革开放特点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中国改革开放决策转变就在于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实事求是的根据中国国情,并结合国际政治经济的发展形势,从实际出发,走出了一条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答案】D19.【解析】

24、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 1958 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符合;二战后由美国封锁到经济全球化符合;有一五计划到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符合;由经济建设追求高速度的左倾错误到尊重经济规律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符合。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B。【答案】B20.【解析】浦东开发是在 1990 年,中共十四大召开是在 1992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 2001年;经济的发展需要稳定的政治环境,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是在 1989 年。21.【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浦东的开发开放是在 1992

25、 年,邓小平南巡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党的十四大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D。岳麓必修二第四单元强化训练(共 3 页,不含答案)8【答案】D22.【解析】1842 年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改革开放后 1980 年开放的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是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本题选 B 项。【答案】B23.解题思路本题围绕农业命题,但能力考查侧重于图表的观察和解读能力。第一步是读懂表中内容,从表中数据可判断出农业总产值增长的高峰:第一次 60 年代,即 19631965 年,原因在于经历三年困难局面后

26、,国家注意对经济政策的调整。第二次是 70 年代,即 19711975 年,原因在于文革中周恩来、邓小平对经济的整顿。第三次是 80 年代,即 19811985 年,正直改革开放之初,国家对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答案(1)19631965 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最高,原因是国家调整了农业政策,改变了“大跃进”给农业带来的困难局面;19711975 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较高,原因是“文革”初期国民经济遭到严重,1971 年后先后经过周恩来、邓小平对经济的整顿,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左倾错误,有助于经济的恢复;19811985 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大幅提高,原因是国家对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27、制,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2)以 20 世纪 70 年代末(1978 年)为界,之前严格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之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24.解题思路本题跨度较大,涉及两个国家的多种经济政策。材料一注意抓住“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就不难判断是新经济政策。材料二注意抓住时间(30年代)和“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 “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可以得知是“罗斯福新政” 。材料三是我国在改革计划经济体制过程中对市场和计划的作用的认识问题,体现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历史趋势。

28、答案(1)新经济政策。原因: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的关系来发展生产,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工农联盟。(2)罗斯福。原因:因为他开创了资本主义世界国家干预经济时代。 (或他在经济改革的过程中同时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 。(3)因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放弃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从俄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找到一条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斯大林体制;以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否定了价值规律,排斥商品市场,阻碍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或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忽视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经济特区的设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开发浦东等任意三点。(5)相同点:都把市场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不 同:社会制度的不同(或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不同)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