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佛說入胎經今釋 1前前 言言“講 到 人 道 生 命 的 來 源 , 我 們 要 再 抽 出 大 寶 積 經 卷 五十 六 的 佛 為 難 陀 說 出 家 入 胎 經 , 也 就 是 佛 說 入 胎 藏會 。 一 兩 千 年 來 , 古 人 從 來 沒 有 把 這 部 經 當 作 重 點 來 研 究 ,大 家 也 都 沒 有 留 意 。 其 實 這 是 很 重 要 的 , 它 涉 及 心 物 一 元 尤 其 以 人 為 本位 的 生 命 的 大 科 學 。 同 時 和 氣 脈 的 變 化 、 習 氣 的 轉 化 , 都 有關 係 。 一 般 人 學 佛 都 想 超 凡 入 聖 , 但 是 自
2、 己 身 心 改 變 不 了 ,科 學 性 的 生 命 來 源 弄 不 清 楚 , 那 麼 不 管 你 怎 麼 修 道 、 打 坐 ,都 是 白 費 。 所 以 我 希 望 在 座 能 有 同 學 發 心 , 根 據 原 文 把 它 寫成 白 話 ; 同 時 再 配 合 現 代 醫 學 的 資 料 , 把 它 們 摻 和 起 來 , 對於 人 本 位 的 身 心 科 學 來 說 , 是 非 常 有 意 義 的 事 。 ” 上 面 是 一 九 九 四 年 六 月 間 , 南 懷 瑾 老 師 在 “身 心 科 學 ”這 個 系 列 講 座 中 , 講 解 入 胎 經 時 , 所 作 的 提 示 。
3、 基 於 這個 原 因 , 筆 者 “困 而 行 之 ”的 作 了 這 個 嘗 試 。 試 著 在 懷 師 精闢 的 開 示 下 , 把 這 部 入 胎 經 與 現 代 醫 學 結 合 , 同 時 配 合一 部 分 傳 統 中 醫 的 概 念 。 其 中 現 代 醫 學 的 西 醫 部 分 , 要 感 謝 婦 產 科 權 威 黃 昌 發 醫師 所 提 供 的 資 料 與 指 導 。 同 時 感 謝 潘 庭 松 先 生 協 助 圖 片 之 處理 ; 以 及 王 澤 平 、 吳 美 珍 、 周 明 珠 、 賴 月 英 、 謝 錦 揚 諸 位 女士 、 先 生 , 百 忙 中 抽 空 代 為 校 稿
4、 , 並 提 出 寶 貴 意 見 。 此 書 排 版 中 , 因 緣 際 會 , 恰 逢 周 勳 男 先 生 應 香 港 國 際 文教 基 金 會 之 邀 , 就 胎 養 與 胎 教 作 專 題 講 演 。 勳 男 先 生 致力 於 心 理 學 研 究 多 年 , 相 關 著 作 等 身 。 融 匯 古 今 中 外 各 家 學說 , 相 互 比 類 發 明 。 於 近 代 心 理 學 領 域 中 , 獨 樹 風 格 。 承 其 佛說入胎經今釋 2俯 允 , 將 胎 教 與 胎 養 講 稿 賜 下 , 以 光 篇 幅 , 實 為 讀 者 之幸 。 又 蒙 其 不 棄 , 為 序 勉 勵 , 在
5、此 一 併 致 謝 。 在這個嶄新的嘗試中,個人覺得受益不少。慚愧的是,由於在修證,以及醫學方面的宥限,書中的不足之處,全由筆者自負其責;同時冀望高明不吝賜予指正,藉收拋磚引玉之效,則更為所盼,是為幸甚! 佛說入胎經今釋 3光中化緣癡情子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注 1】在劫比羅城多根樹園,與大比丘眾無量人俱。爾時,世尊有弟,名曰難陀,身如金色,具三十相,短佛四指。妻名孫陀羅,儀容端正,世間罕有,光華超絕,人所樂見。難陀於彼纏綿戀著,無暫舍離,染愛情重,畢命為期。【注 1】梵文 Bhagavat 的譯音,又譯為薄伽婆。就是中文“世尊”的意思。【譯釋】釋迦牟尼佛有個弟弟,名叫難陀。從小,在哥哥耀眼
6、的光輝下,他沒有引起太多的矚目。事實上,他也是一表人材,那古銅色而泛著光澤的肌膚,襯托著端正的五官、挺拔的英姿,比釋迦牟尼佛高昂的身軀略矮三寸,只要不和那長得無懈可擊的世尊站在一起,任誰都要打心底贊上一聲,好個美男子。至於他的夫人孫陀羅,是全國聞名的絕色美女,不論她在哪里露面,總是吸引了數不清的人,想要一睹那千嬌百媚的風姿。夫妻兩人纏綿緋惻,恩愛逾常,相互許下了生生世世、永結連理的誓言。世尊觀知受化時至,即於晨朝,著衣持缽。將具壽【注2】阿難陀為侍者,入城乞食。次至難陀門首而立,以大悲力放金色光。其光普照難陀宅中,皆如金色。於時難陀便作是念:光明忽照,定是如來。 令使出看,乃見佛至。即便速返,
7、白難陀曰:世尊在門。 聞此語已,即欲速出,迎禮世尊。【注 2】年長的出家比丘稱呼年輕的出家比丘為“具壽”;年輕的出家比丘稱呼年長的出家比丘為“大德”。 佛說入胎經今釋 4【譯釋】一個鳥語花香的季節,佛在劫比羅城的多根樹園裏,帶領著一大群的出家弟子們修行。世尊知道這個弟弟的出家因緣差不多到了。於是第二天大清早,就披上袈裟,拿著缽盂,叫了個年輕和尚,原本是他堂弟的阿難,一道去城裏乞食。走到難陀的家門口,釋迦牟尼佛停了下來,無限慈悲的放出金光。頓時,難陀的家中,不可思議的就籠罩在一片祥和燦爛的金光裏。正在屋裏和孫陀羅卿卿我我的難陀,忽然看到這神奇的瑞相,心想,一定是成了佛的哥哥來了。興沖沖的趕緊起身
8、,一邊忙著披上衣服,一邊吩咐僕人快去看個究竟。僕人趕到門口,果然見到世尊慈祥肅穆的站在一片光中。匆匆的行了禮,又趕緊跑回屋裏通報主人。難陀一聽,滿心歡喜的,就要趕著出外迎接。時,孫陀羅便作是念:我若放去,世尊必定與其出家。 遂捉衣牽不令出去。難陀曰:今可暫放。禮世尊已,我即卻回。 孫陀羅曰:共作要期,方隨意去。 以莊濕額,而告之曰:此點未乾,即宜卻至。若遲違者,罰金錢五百。 【譯釋】孫陀羅眼見出家成道的世尊,竟然來到家門口,施展神通,放出金光;而自己丈夫對這位兄長,又如此傾倒。一股不安的直覺湧上心頭,丈夫這麼一去,多半要被拐了出家。如膠似漆的恩愛,怎麼割捨得下。一陣心酸,禁不住的淚水就如雨而下
9、。哭哭啼啼的,怎麼也不放難陀出去。難陀被嬌妻哭得不忍,忙不迭的好言寬慰著說:“你不要擔心,出家成道的哥哥難得光臨,我總得出去接駕。行了禮就馬上回來,絕不會耽擱的。 ”一邊說著,一邊溫存的為孫陀羅擦拭滿臉的淚水。孫陀羅這才勉強放開了難陀,拿起自己的胭脂膏,點了一滴在難陀的額上。半是憂慮,半是嬌嗔的說:“既然你這麼說,我就依了你。可是不許你和他多說話,這點胭脂沒幹之前,你 佛說入胎經今釋 5就得回來。如果耽擱了,要罰你五百錢。 ”此情可待成追憶難陀曰:可爾。即至門首,頂禮佛足。取如來缽,卻入宅中,盛滿美食,持至門首。世尊遂去,即與阿難陀。世尊現相,不令取銖。如來大師威嚴尊重,不敢喚住,複更授與阿難
10、陀。阿難陀問曰:汝向誰邊,取得此缽?答曰:於佛邊取。阿難陀曰:宜授與佛。答曰:我今不敢輕觸大師。默然隨去。 【譯釋】阿難陀對嬌妻的約法,滿口應承下來,然後忙不迭的趕到門口,見到久未晤面,已得大成就的兄長-釋迦牟尼佛,正安祥肅穆的站在一片光中。難陀情不自禁,畢恭畢敬的跪了下去,照印度當時禮拜出家人的規矩,頂禮了世尊。然後起身,接過世尊手中的缽盂,三步並作兩步的跑回屋裏,盛了滿滿一缽最精緻可口的飯菜。為了趕在胭脂沒幹之前,回去向嬌妻報到,又連走帶跑的捧到門口。正要恭恭敬敬的送到世尊手上,世尊忽的一轉身,邁開步子走了。 難陀弄不清怎麼回事,愣住了。好在看見出家的堂弟-阿難還站在門口,趕緊把這一缽盂豐
11、盛的飯菜,往阿難手裏送去。 已經轉身過去的世尊知道了,又運用隔空傳音的神通,吩咐阿難,不要接過這缽飯菜。阿難遵照世尊的吩咐,不肯從難陀手中接過這個缽盂。 難陀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很想把出家成佛的兄長叫住,問個究竟。但是懾於如來神聖肅穆的威嚴,又不敢貿然開口。情急之下,只得再一次把這缽飯菜,求阿難收下。 阿難知道了世尊的心意,就問難陀:“方才你是從誰手裏, 佛說入胎經今釋 6取走這個缽孟的呢?”難陀答說:“世尊。” 阿難於是說:“那就是了,你既然從他手裏拿的,照佛家規矩,你就得再親自送回他手上,這才是供養的禮數。” 難陀急得叫苦連連:“哎呀,究竟怎麼回事啊!原本歡歡喜喜的出來見他,怎麼搞成這樣!也
12、不知怎的,每次見到世尊,我就沒了主張。他轉身走了,我也不敢叫住,生怕冒冒失失,觸犯了他。罷了,罷了,這件事你既然幫不上忙,我也就不勉強了。” 難陀無可奈何,只好硬起頭皮,不聲不響的跟著世尊,一步一步的,就走到了多根樹園。 園子裏古樹參天,一陣陣清風,間或傳來幾聲鳥叫和蟲嗚,洋溢著一股離塵出世的氣氛。只是難陀一路苦惱著嬌妻的約法,所以對這座令人心曠神怡的道場,也就好像視若無睹。 世尊至寺,洗手足已,就座而坐。難陀持缽以奉,世尊食已,告曰:難陀,汝食我殘不?答言:我食。佛即授與。【譯釋】終於,到了寺裏。只見世尊對他還是不理不睬,自顧自的清洗了手腳,然後盤腿而坐。坐定後,這才不慌不忙的從難陀手裏接過
13、那缽飯菜。 難陀總算把一路捧著的這缽飯菜交了出去,真是如釋重負,好不痛快啊!可是不知怎的,碰到世尊,他似乎就傻了,整個人呆呆的,把缽交給世尊後,他就這麼愣在原地站著。 過了一會兒,釋迦牟尼佛吃好了,缽裏還剩了些飯菜,他就轉過頭問身邊的難陀:“你吃不吃我剩下的飯菜?”難陀一聽,忙不迭的回說:“吃,吃。”恭恭敬敬的把缽捧了過來。裏面的飯菜早就冷了,心裏又焦慮的牽掛著孫陀羅。可憐的難陀,根本食不知味,就胡亂把那些剩菜剩飯,三口兩口的塞進肚裏。 佛說入胎經今釋 7無可奈何發落去難陀食已,世尊告曰:汝能出家不?答言:出家。然佛世尊昔行菩薩道時,于父母師長及餘尊者所有教今,曾無違逆。故得今時,言無違者。即
14、告阿難陀曰:汝與難陀剃除鬚髮。答曰:如世尊教。【譯釋】世尊等難陀把飯吃完了,就問他:“你能不能出家呢?”這突如其來的一問,問得難陀一頭霧水。自己正要回家,怎麼問起出家?他錯愕茫然的朝世尊望去,只見這位成佛的尊長,洋溢著一片肅穆祥和的氣氛。沒敢多加思索,難陀隨口就說:“好,我出家。”釋迦牟尼佛聽了,點點頭。同時讓他明白,歷來的佛祖們在還沒有成就之前,都非常努力的行菩薩道。對於父母師長的教誨,都牢記在心,不敢輕易違背。作了這番叮嚀後,就交代阿難,準備為難陀剃度。即覓剃發人,為其落發。難陀見已,告彼人曰:法今知不?我當不久作轉輪王。汝若輒爾剃我發者,當截汝腕。彼便大怖,裹收刀具,即欲辭出。時,阿難陀
15、便往白佛,佛便自去,詣難陀處問言:難陀,汝不出家?答言:出家。是時,世尊自持瓶水,灌其頂上,淨人即剃。便作是念:我今敬奉世尊,旦為出家,暮當歸舍。 佛說入胎經今釋 8【譯釋】沒多少功夫,剃頭的師父來了,把布包解開,裏面是一樣樣剃頭的道具。難陀再也忍不住了,破口大駡:“你給我看清楚了!你知道我是誰嗎?我是王位的繼承人,我很快就要作轉輪聖王了。你敢動我一根頭髮,小心我把你的手給砍了。”剃頭的嚇得趕緊裹起布包,沖出門口。正要跑開時,世尊來了。原來,阿難在門口聽到難陀的叫駡,早已飛快的跑去稟報世尊。世尊沒有生氣,也沒有指責,只是平和的問難陀:“你不出家了嗎?”難陀一看到世尊,只好又硬起頭皮說:“出家。
16、”釋迦牟尼佛於是親自拿起水瓶,把水倒在難陀頭上。剃頭師父這才戰戰兢兢,把難陀的頭髮剃了。難陀坐在那裏,眼看一撮撮黑亮捲曲的頭髮掉在地上,好不懊惱。孫陀羅在家不知急成什麼樣了!怎麼辦呢?為了對世尊的尊重,頭只好剃了。事到如今,姑且就白天出家,晚上再溜回家去吧!主意打定,就乖乖的坐在那裏落了發。 佛說入胎經今釋 9一進佛門歸不得既至日晚,尋路有行。爾時,世尊于其行路,化作大坑。見已,便念:孫陀羅斯成遠矣,無緣得去,我今相憶,或容致死?如其命在,至曉方行。憶孫陀羅,愁苦通夜。【譯釋】好不容易捱到天黑,僧團都睡熟了,難陀終於躡手躡腳的開溜了。世尊早已知道他的打算,這時又施展神通,在他回家的路上變了一個
17、大坑。難陀一路摸黑,到了這裏,忽然碰到這個摸不到邊,又見不到底的大坑,心想慘了,老天怎麼如此作弄人啊!和孫陀羅一別,難道就再也見不到面了嗎?對嬌妻的掛念和焦慮,簡直無法忍受,真是五內俱焚,痛苦得好像就要死過去了。他心裏默默的念著,假如天亮時,自己還活著,到時候再回家去吧!爾時,世尊知彼意已,告阿難陀曰:汝今宜去告彼難陀,今作知事人。即便往報:世尊今爾作知事人。問曰:雲何名為知事人?欲作何事?答曰:可於寺中撿校眾事。問曰:如何應作? 佛說入胎經今釋 10【譯釋】世尊知道了他心裏的盤算,沒等天亮,就叫阿難去找難陀,叫他做寺裏的“知事人”。所謂“知事人”,也就是現在寺裏的執事。阿難照世尊的指示,果然
18、找到了滿面愁苦的難陀。難陀聽了阿難的傳話,幾乎暈了過去,有氣沒力的問:“什麼是知事人?做些什麼事呢?”阿難告訴他:“就是在寺裏照顧一些大大小小的事。”難陀聽了,還是一頭霧水的追問:“到底做些什麼具體的事呢?”答言:具壽,凡知事者,若諸比丘出乞食時,應可灑掃;寺中田地,取新牛糞,次第淨塗;作意防守,勿令失落;有平章事,當為白僧;若有香花,應行與眾;夜閉門戶,至曉當開;大小行處,常須洗拭;若於寺中陰損壞處,即應修補。聞是教已,答言:大德,如佛所言,我皆當作。【譯釋】阿難於是逐項解說,“譬如:比丘們出去乞食的時候,你就負責留守,灑掃寺廟的裏裏外外;地上如果髒了,你就拿些沒有臭味的新牛糞,把它塗抹乾淨;注意防守門戶,別把東西丟失了;如果政府方面的官員來了,記得告訴主事的比丘;如果有人供養香花,就把它安放了供眾;晚上休息時,關好門戶;每天清早,再把門窗打開;大大小小的走道,經常清洗乾淨;寺裏有損壞的地方,就趕緊修補。”難陀聽了,實在無奈,只好說:“大德,既然是佛的吩咐,我一定照辦。”於是又拖著千斤沉重的步子,隨著阿難,回到寺裏。時,諸比丘於小食時,執持衣缽,入劫比羅城為行乞食。於時,難陀見寺無人,便作是念:我掃地了,即可還家。遂便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