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国大学说不.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534527 上传时间:2019-06-02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19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向中国大学说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向中国大学说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向中国大学说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向中国大学说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向中国大学说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序言 关于“大学危机”的断想(1)宋 强就中国的教育危机,也曾出过不少“警世恒言” 。但没有一本书,像本书这样否决得透彻。每个亲历者都能从这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并破解困惑所在。这部书让我涌起太多的联想。我对当代教育的疑惑,是从 21 世纪初我本人不断介入招聘和员工培训的感性经验中得来的。在 2000 年的时候,北京农展馆的招聘摊位上,看到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对人才济济,博士硕士“放低门槛”而由衷感奋。我太天真了,开始还以为这是一种繁盛的风景。而接下来的体验让我彻底失望。于是有了在本人主编的我为什么不要应届毕业生中的感言:沙滩起高楼,博导满地走,师专变师大,新瓶装旧酒。大学岂无恙?天公难抖擞 。

2、“天公难抖擞” ,并非一代人的罪错,所谓“品质滑坡” ,一定不是“一代不如一代”的过错,而是截然相反。罪错的根源在于哪里,本书给了答案。对于当代中国大学的评述,简言之:楼台宏丽,牌子空阔,内 o 荒漠,底蕴虚火。记得在一个不短的年代里,大学还算一处独立的纯净风景。如今,它是被我们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排挤了吗?非也!残酷的真相是,大学精英已经失去价值垂范意义,大学已经成为精神堕落的帮凶。在作家张者的小说桃李改编电视剧的研讨会上,有人说“这里面缺乏大学的典型性” 殊不知小说的成功就在于,里面的歌舞升平、蝇营狗苟恰恰准确反映了目前大学的“典型性” ,不过这个阴暗现实让许多还有纯真理念的人感到陌生而已。

3、记得 20 多年前,天津的大学生和当时的天津市领导对话,有学生问:“如何解决大学生进入单位以后才非所用的问题。 ”这位领导笑了,反问一句“你们大学生算人才吗” 言外之意,你怎么会出来这么“良好”的感觉?而现在,不仅“才非所用”这样一个不靠谱的前提荡然无存,我们分明看到了“比想象中更糟”的图景。有人激愤地问:现在的大学还是“大学”吗?那些博士硕士,按常理说应该是“饱学之士” 现在怎样呢?大学生还有读书人的特质吗?还存留有基本的阅读热情和对知识的痴狂吗?我亲耳听到南方的企业老板用很糙的语言说出的大学真相:“把技校生硬变成大学生。 ” 所以现在讨论大学问题,我认为定位分析的方式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从这

4、个意义上,我还不太同意“唯改革观”的说法:诸如“保守” 、 “僵化”等等,我们真的做到了“保守”吗(保守其实是一种非常卓越的品质)?从这个意义上,我同意本书的一个口号,要捍卫大学的某种尊严。我也曾亲耳听到中国的一位名师说出这样的颓废的话:“反正现在的孩子不读书,招研究生干脆招点儿漂亮的,也好养眼。 ”没有了“大学之道”的遵?,没有了基本的世道伦理。回溯钱学森一辈人的老路,对现在的涣散和无厘头局面备感悲哀。最近,朋友们屡屡说起这样的现状:青年人的苦闷,青年人的“惨世相” 。很多人抱怨:我们这个社会在抽自己的“底火” (四川话,意为把自己赖以延续的基础打灭)而不觉得危险,无情地摧毁年轻人的理想,吝

5、啬到不肯让年轻人看到希望。上世纪 80 年代,我们在境遇上再窘困,还有这个底气:跟女朋友吹嘘“明天将如何” ,博得女孩子一乐;我们还可以在乐观中消除烦恼,并且前进,因为在那个时候遍布着无穷的可能;我们还懂得拼搏,懂得知识积累上的“嫉妒” 。我们可以维持着精神上的“体面” ,有可能在岗位上得到赏识。如今睁了眼看,除了娱乐界,年轻人还算风景吗?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苦闷问题,诸如“蚁族” 、 “蜗居”之类,似乎可以把它们归咎于总体环境。但这样空泛了的抱怨,能解决问题吗?因此,本书的设问,就是未来成败的追问。而这样的追问,在若干年前是得不到重视的,因为大家还能混。而目前浮出水面的青年人的危机(比“信仰

6、危机”更可怕)序言 关于“大学危机”的断想(2),使得本书的剖析,成为比一切浮夸的“励志” 、 “奋斗”的青年创业板更务实更应当引起关注的时代病相诊断书。早就出现这样的叩问:大学的好日子要到头了吗?大学体制下延续 20 多年的舒坦日子,能否 来一个轮回,一个冥冥中的因果,一次否决,一次重生。眼前的这本书,就属于响亮的教育危世“急急如律令” ,属于“重生”前的叩门。“天”有病,人知否?2009 年的深秋,中国“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走了,留下了振聋发聩的诘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年的秋天还发生了一件事:在美国西北大学土木工程系拿到博士学位并进行博士后研究的涂序新,在这一年

7、6 月,作为浙江大学“1311 计划” 引进的 1000 名学术骨干之一回到国内。却在 9 月 17 日凌晨,从浙大综合楼跳下身亡。其遗书中写道:“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 ”也是在秋天,我认识了一个从大学逃出来的年轻人,他叫小路,并与小路有过一次长谈。这次交谈让我无比震惊地发现,在那个被称做“象牙塔”的大学校园里,有骄傲,也有自卑;有激情,也有颓废;有思考,也有苦闷;有奋进,也有彷徨;有上升,也有坠落。没有人会想到,历经千辛万苦进了大学的他们,会义无反顾地逃出大学。没有人会想到,大学四年之后,学生宿舍的墙壁上会写满遗憾乃至愤怒的话。没有人会想到,大学这个本该用思想的烛光引领学生前

8、行的殿堂,竟会成为许多年轻人理想破灭的地方。没有人会想到,大学这个最“富有想象力的传授知识”的地方,生产出的却是标准化的、同质的产品,许多人虽然拿到了大学文凭,却被职场一次次抛弃。没有人会想到,在大学这个被称做“象牙塔”的地方,会有沾满 臭的沽名钓誉,会有学术腐败的肮脏和污秽。没有人会想到,在原因本应该大师云集的大学,却有太多的教书匠,他们拿着陈旧的教材满堂灌,却不能点燃思想的火花,不能给学生创造的灵感和冲动。没有人会想到,在逃离大学的人群里不但有学生也有老师,他们以辞职向大学说“不” ,原因因却是“对体制的不适应,及不愿适应” 。带着这些疑问和“没想到” ,我走近中国的大学,我想知道,是这些

9、向大学说“不”的年轻人和向大学说“不”的教师太离经叛道,太另类,还是教育本身出了问题!我想知道“钱学森之问”的答案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英国历史学家 H.G.威尔斯曾告诫我们:“人类历史越来越成为教育与灾难之间的比赛。 ”我们有责任将关注的目光投向这场“比赛”的起点,借以参透中国大学的疮痍所在,进而寻觅疗救的路径。目 录第一章 钱学森之问/1病榻上的钱学森对前来探望他的温家宝总理坦诚建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第二章 以辞职的方式拒

10、绝/21陈丹青:“我之请辞,非关待遇问题,亦非人事相处的困扰,而是至今不能认同现行人文艺术教育体制?我深知,这一决定出于我对体制的不适应,及不愿适应。 ”陈丹青长达四年招不进一名硕士生。他在外语考卷上写下“我是知青,没有上过学,不懂外语” ,随即交卷。外语交白卷的陈丹青却被中央美院破格录取。第三章 被玷污的“象牙塔”/37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涂序新:浙江大学“1311 计划”引进的 1000 名学术骨干之一,为什么只工作了短短三个月就以跳楼自杀的方式决然而去?第四章 逃离大学/63而我们的大学,大多都是缺少感染力的大学,她既难以激起我们诗心的回荡,也难以引发我们对人类问题的思索

11、。她像一座庞大的专业工厂,在一条巨大的生产线上,怀着热情和梦想的年轻人被整齐地打造成同型、同质的产品。据悉,有媒体报道了退学网的消息后,退学网日浏量从几百人次激增至 1.1 万多人次。第五章 校园里的愤懑者/91“大学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问题。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听了十几门的课程,其中涉及了文学、历史、政治、法律、计算机,甚至还有一门有机化学。第六章 ?的“志愿”/109贫穷:让他们别无选择;资源:让他们别无选择。第七章 羸弱的选择力/139只有考上大学才有前途,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过好日子。大学像一个诱人的“馅饼” 。第八章 苦涩的“自救”/163有时候在外面遇见学生,拍着学生的肩膀连

12、声说“你好,你好” ,却叫不上名字。有人甚至尖锐地抨击现在的大学生是“有智商,没有智慧;有前途,没有壮志;有雄心,没有烈胆;有文化,没有教养;有知识,没有思想;有眼光,没有见识” 。而“硕士不硕,博士不博” ,也似乎不足为怪。第九章 他们对大学说不/185教育学硕士老周让 13 岁的儿子退学了,他说:“回去吧,咱们不玩这个游戏了。 ”他认为,真正的好老师,不仅授业,更会影响孩子的人格、品质和灵魂。他觉得现在的学校,这样的老师“十个里也难有一个,有一个,就比十个都强” 。第十章 回答“钱问”从教育开始/205一位著名教育问题研究专家指出,教育是基础的民生工程,社会各界对新任教育部长的关注,反映了

13、人们对目前教育现状的不满:一是学生不满意,二是教师不满意,三是家长不满意,四是用人单位不满意。第十一章 第三只眼睛看教育/211与“国际接轨”:80 年代的教师视讲坛为“圣坛” ,80 年代的大学生高举“小平您好”的旗帜;而现在的教授们要考英语和电脑?第十二章 声音/237钱学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刘道玉:“中国大学的问题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 乱 。 ”薛进文:“中国的研究生教育 20 多年就走完了美国 100 多年的路,实现了 赶美超英 的目标。 ”葛剑雄:“ 博士大跃进 就是一种明显的官场学术腐败。 ”第一章 钱学森之问(1)“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

14、才?”从 2005 年起,病榻上的钱学森多次问前来探望他的温家宝总理。对这个为什么,钱学森其实有自己的分析,他说,自己回国这么多年,感到中国还没有一所这样的学校(指他曾就读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 ,都是些一般的,别人说过的才说,没说过的就不敢说,这样是培养不出顶尖帅才的。我们国家应该解决这个问题。你是不是真正的创新,就看是不是敢于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而不是别人已经说过的东西我们知道,没有说过的东西我们就不知道。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死记硬背,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钱学森说:“今天,党和国家都很重视科技创新问题,投了不少钱搞什么“创新工程” 、“创新计划”等等,这

15、是必要的。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问题在于,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直是这个样子。我看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很大问题。 ”他进而声明:“我说的不是一般人才的培养问题,而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我认为这是我们国家长远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对如何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钱学森其实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首先要有创新的学风。他回忆自己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学习生活说:“创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可以说,整个学校的一个精神就是创新。在这里,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拔尖的人

16、才很多,我得和他们竞赛,才能跑在前沿。这里的创新还不能是一般的,迈小步可不行,你很快就会被别人超过。你所想的、做的,要比别人高出一大截才行。那里的学术气氛非常浓厚,学术讨论会十分活跃,互相启发,互相促进。我们现在倒好,一些技术和学术讨论会还互相保密,互相封锁,这不是发展科学的学风。你真的有本事,就不怕别人赶上来。 ”他认为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必须开阔学生的视野,鼓励学生学习各种有用的知识。他说:“当今的科学技术都不是小科学技术,不是爱迪生时代,可以关起门来一个人在实验室里搞发明创造。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专家、院士,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但是社会主义建设要进一步发展,不仅需要有大批的专家,更

17、需要能统率这些专家攻克重大难关,取得重大创新的帅才。 ”他认为目前大学将学科分得这么细,培养不出拔尖人才。他说:“我在加州理工学院本来是航空系的研究生,我的老师鼓励我学习各种有用的知识。我到物理系去听课,讲的是物理学的前沿,原因子、原因子核理论、核技术,连原因子弹都提到了。化学系的课我也去听,化学系主任 L.鲍林讲结构化学,也是化学的前沿。他在结构化学上的工作还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L.鲍林对于我这个航空系的研究生去听他的课、参加化学系的学术讨论会,一点儿也不排斥。 ”钱学森认为,学理工的要懂一点儿文学艺术,特别是要学会文学艺术的思维方式。科学家要有点儿艺术修养,能够学会文学家、艺术家那种形象思

18、维,能够大跨度地联想。他说,科学的创新往往不是靠科学里面的这些逻?推理得出来的,科学创新的萌芽在于形象思维,在于大跨度联想,它会突然给你一个启发。产生了灵感,你才有创新。灵感出来了以后,再按照科学的逻?思维,去推导、去计算,或者设计严密的实验去加以证实。所以科学家既要有逻?思维也要有形象思维。逻?思维是科学领域的规律,很严密,但形象思维是创新的起点。钱学森一生兴趣广泛,知识面很宽,他不仅是科学大师,而且在音乐、绘?、摄影等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在早年求学时他虽然学的是自然科学,但同时也学过钢琴和管弦乐,曾是上海交通大学 管乐团的重要成员。他曾师从著名国?大师高第一章 钱学森之问(2)希尧先生学习

19、绘?,而且成绩很好,得到高先生的表扬。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期间,钱学森曾多次驾驶一辆二手的老爷车, 着几位中国同学去波士顿听交响乐团的音乐会。为了听音乐会他宁肯节衣缩食,十分节俭地使用他打工挣来的钱。他常说,他在科学方面取得如此的成就,得益于小时候不仅学习科学,也学习艺术,培养了全面的素质,因而思路开阔。钱学森的父亲很懂得现代教育,他一方面让钱学森学理工,走技术强国的路;另一方面又送他去上音乐、绘?这些艺术课。钱学森从小不仅对科学感兴趣,对艺术也有兴趣,读过许多艺术理论方面的书,像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 ,他在上海交通大学念书时就读过了。他回忆说:“这些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

20、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我认为,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在科学上的创新是很重要的。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加以验证。 ”1991 年 10 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时,他致谢时特别说起他的夫人 著名声乐家蒋英对他的帮助,认为他的科学成就也要归功于夫人在音乐艺术方面给他的熏陶。钱学森认为要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必须有一个宽松的学术氛围。他说,他当年就读的加州理工学院给学者、教授们,也给年轻的学生、研究生们提供了充分的学术权利和民主氛围。不同的学派、不

21、同的学术观点都可以充分发表。学生们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学术见解,可以向权威们挑战。他说:“今天我们有哪一所大学能做到这样?大家见面都是客客气气的,学术讨论活跃不起来。这怎么能够培养出创新人才?更不用说大师级人才了。 ”他说:“今天我们办学,一定要有加州理工学院的那种科技创新精神,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2005 年 7 月 29 日,病榻上的钱学森对前来探望他的温家宝总理坦诚建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老是冒不

22、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他说:“我今年已 90 多岁了,想到中国长远发展的事情,忧虑的就是这一点。 ”2006 年 11 月 20 日,面对前来参加座谈会的 6 位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温家宝总理说:“有几个问题,一直在我脑海里盘旋。今天向大家求教。“去年看望钱学森时,他提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我理解,钱老说的杰出人才,绝不是一般人才,而是大师级人才。学生在增多,学校规模也在扩大,但是如何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这是我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 ”2009 年 9 月 4 日

23、,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时又一次谈起了这个话题,他说:“这句话他给我讲过五六遍。我理解,他讲的杰出人才不是我们说的一般人才,而是像他那样有重大成就的人才。如果拿这个标准来衡量,我们这些年,甚至新中国成立以来培养的人才,尤其是杰出人才,确实不能满足国家的需要,还不能说在世界上占到应有的地位。”2009 年 10 月 31 日,一代大师钱学森带着遗憾和忧思走了。可是他的“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诘问却像警钟般在人们的耳边回响。从 2009 年 10 月 31 日至 2009 年 11 月 6 日,各大网站上钱学森逝世的新闻跟帖数量均以万计,仅新浪博客中,打上“钱学森”标

24、签的博文就多达 67.5 万篇,大家议论的话题只有一第一章 钱学森之问(3)个 激赏钱老逝世前最后一次系统谈话批评中国最缺乏的是“创新型人才” 。此篇系统讲话发表于 2009 年 11 月 5 日的人民日报。人们在反思,一个有着 13 亿人口,大学、研究院所林立的泱泱大国,为什么出不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而英国剑桥大学仅三一学院就有 31 位诺贝尔奖得主。人们在反思,中国大陆获准授予学士学位的大学有 700 多所,美国有 1000 多所,可是美国拥有博士授权资格的高校只有 253 所,而我们却超过了 310 所。2008 年,我国培养出的博士人数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有如此多

25、的拥有博士授权资格的高校,有如此庞大的博士队伍,为什么我们国家仍缺少创新型人才,缺少像钱学森、钱三强这样的大师?为什么在今年季羡林、任继愈、钱学森、贝时璋等老一辈科学家及学术大师相继辞世后,许多人会发出 “他带走了一个时代” 、 “世间再无钱学森”的慨叹?对这些为什么,武汉大学原因校长刘道玉的解释是:“中国高等教育出了问题。什么问题?依我看,中国大学的问题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 乱 。 ”怎样一个乱法?他指出:“近 20 年内,高教领域里发生了太多事件,例如大学合并、教育产业化、建设一流大学、本科高速扩招、研究生数量急剧膨胀、专升本、学院改名、学术造假、教学假评估、建大学城运动、大学圈地运动

26、和建设豪华校园等。 ”他说,值得肯定的是,高等教育在数量上取得了进步,教育经费有所增加,办学条件也有所改善。到 2007 年,大学在校生已达 2700 万,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 23%,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部分省市已步入普及化的阶段。但是,片面追求高速度,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如教学质量严重下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研究生泡?化,学风浮夸和学术造假,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素质严重下滑,教育产业化或变相产业化愈演愈烈,大学中的铺张浪费严重,官本位越来越严重?华中师范大学原因校长章开沅在?在“折腾”中国的大学中描述这种乱现象指出:“在 跨越 的号召下,出现了弥漫全国的 升级 狂热。中专

27、升为大专,大专升为学院,学院升为大学,其实好多学校根本不具备升级条件。许多正规大学也不安于现有定位,甚至连 教学型与研究型 这样的双重身份都不满足,一定要往 研究型综合大学 蹿升;而已经具有 研究型综合大学 特殊身份的所谓 985 大学,又纷纷向 世界一流 狂奔。“大学的各系也不安于现有定位,纷纷争先把握这千载难逢的 升级 良机,于是好多系上升为学院,个别系还分身为几个学院。有些研究所也不甘落后,自行提升为牌号甚大的研究院。某些 特大 大学又在校、院之间设立学部,俨然泱泱 大国 气派。与过往相比,现在的大学管理机构名目繁多,层次重叠,越来越像庞大而又复杂的官僚机构,与原因先标榜的 精简、效率、

28、效益 的革新目标背道而驰。 ”而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的纪宝成,对目前高等教育存在的弊端有着更为切身的体会,对钱学森提出的“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也有着自己的认识。他认为目前国内高校里学术权的使用已经进入了三大误区。一是将学术权与行政权对立,将学术权片面理解为学者的权利,与行政无关,而事实上学术权也包括了许多与学术相关的行政管理权。二是学术权有行政化的倾向,高校普遍存在学术评价偏离甚至脱离学术发展方向的现象。三是学校资源配置行政化,相关行政管理者不懂学术规律,用行政手法对待学术问题,方式简单粗暴。 “我曾亲眼目睹一位年轻的处长把一位老教授教训得说不出话来。 ”纪宝成遗憾地说, “

29、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教师开始在意 位子 而不是教学质量。 ”为什么在意位子?因为位子跟房子、车子连在一起,因为在第一章 钱学森之问(4)学术权渐渐行政化的大学校园里,位子还跟话语权和行政权连在一起。当学术权行政化时,大学校园里主导性的力量是权利而不是学术。一位网友撰文指出:当一个处长可以对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吆五喝六时,学术已经一钱不值。渐渐地,学文的,没有了士子的风骨;学理的,没有了科研的精神与态度。大家满脑子想的就是怎么样去攀龙附凤巴结人,怎样做官,怎样发财?在这样的大学校园,怎么可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怎么可能有大师横空出世!学术上的民主和自由是创新的关键,而目前中国大学恰恰缺少这些品质。有

30、学者撰文指出:“鼓励与众不同,而不是人云亦云;鼓励独一无二,而不是 泯然众人 中国其实并不缺少这样的理想。1929 年,陈寅恪在他所作的王国维纪念碑铭文中就提出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但是,当下的大学,离这个理想不是近了,而是更远了。短视的实用主义教育盛行,不是把学生培养成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的人,而仅仅培养成一个专业工具。 ”盛行于大学的实用主义教育,使学生只为获得一块就业的“敲门砖”而学习,什么专业挣钱多就学什么专业。放眼望去,读了本科接着读研的,有几人是冲着学问去的?弄顶硕士帽或博士帽为的是出去找个多挣钱的工作,却与学问无关。盛行于大学的实用主义教育,使教师只为“饭碗”而教学。

31、一个仅将教职当做饭碗的老师怎么可能有激情、有想象力、有创造力?一个没有激情、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老师又怎么可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长期在钱学森身边工作的涂元季讲了一个故事。上世纪 50 年代,钱学森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担任近代力学系主任。有一年,近代力学系的学生毕业考试,钱学森出了一道题 从地球上发射一枚火箭,绕过太阳,再返回到地球上来,请列出方程求出解。时至中午无人答出,还晕倒了几个学生。钱学森说:“大家先吃饭吧,回头接着考。 ”饭后学生们重返考场,时至傍晚,全班只有几个学生及格。一场考试表明学生数学基础不牢,钱学森当时决定,全班推迟毕业,再学半年,主攻数学,打好数学基础。如今这个班里的很多学生

32、成了院士,忆及当年,都觉得那半年获益匪浅。这就是真正的老师!不但为学生传道授业,而且为学生插上能展翅高飞的翅膀。南京大学教授?健指出:“大学要把学生培养成和谐发展的人,而不是有用的机器。 ”他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说,大学教育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工具制造型教育,教给学生技能,让他们成为实用“工具” ;一种是人格提升型教育,把学习看成完善人格的高尚事情,培养出来的是“和谐的人” ,能分辨真假、善恶和美丑,成为公共知识分子。?健说,教育是“软”任务,它出问题,伤害在文化深层,破坏的是民族精神资源,不会马上看到,但影响未来。“今天教育中存在的问题,50 年后,我们和子孙后代将尝到苦果。 ”因为,愈演愈烈的实

33、用主义教育将会使整个民族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探索精神丧失殆尽。有人指出,大学是社会的一部分,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大学。功利主义盛行,只问“成功”不问手段的社会乱现象是实用主义教育的土壤。而这种盛行于大学的实用主义教育,只能培养出有专业水准的小市民,而培养不出科学家和学术大师,培养不出国学家和文学家。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下,一些大学刮起了“大跃进”之风。南开大学党委书记薛进文指出,中国的研究生教育 20 多年就走完了美国 100 多年的路,实现了“赶美超英”的目标。据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杨玉良透露, 我国硕士生招生数已从 1982 年的 10 778 人发展到 2007年的 360 590 人,年均增幅为 15.07%;博士生招生数从 1982 年的 302 人发展到 2007 年的58 002 人,年均增幅为 23.41%,大于硕士生招生数的增第一章 钱学森之问(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