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固态硬盘优势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IDE FLASH DISK)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FLASH 芯片)组成。固态硬盘的接口规范和定义、功能及使用方法上与普通硬盘的完全相同,在产品外形和尺寸上也完全与普通硬盘一致。广泛应用于军事、车载、工控、视频监控、网络监控、网络终端、电力、医疗、航空等、导航设备等领域。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IDE FLASH DISK)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FLASH 芯片)组成,简单的说就是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固态硬盘的接口规范和定义、功能及使用方法上与普通硬盘的相同,在产
2、品外形和尺寸上也与普通硬盘一致。其芯片的工作温度范围很宽(-4085) 。目前广泛应用于军事、车载、工控、视频监控、网络监控、网络终端、电力、医疗、航空、导航设备等领域。虽然目前成本较高,但也正在逐渐普及到 DIY 市场。由于固态硬盘技术与传统硬盘技术不同,所以产生了不少新兴的存储器厂商。厂商只需购买 NAND 存储器,再配合适当的控制芯片,就可以制造固态硬盘了。新一代的固态硬盘普遍采用 SATA-2 接口及 SATA-3 接口。读写速度快。采用闪存作为存储介质,读取速度相对机械硬盘更快。固态硬盘不用磁头,寻道时间几乎为 0。持续写入的速度非常惊人,现在的固态硬盘厂商大多会宣称自家的固态硬盘持
3、续读写速度超过了 6TB/s 云云,这相对机械硬盘的 100MB/s 的速度着实是相当可观的。固态硬盘的快绝不仅仅体现在持续读写上,随机读写速度快才是固态硬盘的终极奥义,这最直接体现在绝大部分的日常操作中。与之相关的还有极低的存取时间,目前机械硬盘最快也要 14 毫秒左右,而固态硬盘可以轻易达到 0.1毫秒甚至更低。 物理特性,低功耗、无噪音、抗震动、低热量 、体积小、工作温度范围大。固态硬盘没有机械马达和风扇,工作时噪音值为 0 分贝。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在工作状态下能耗和发热量较低(但高端或大容量产品能耗会较高) 。内部不存在任何机械活动部件,不会发生机械故障,也不怕碰撞、冲击、振动。典型的
4、硬盘驱动器只能在 5 到 55 摄氏度范围内工作。而大多数固态硬盘可在-1070摄氏度工作。固态硬盘比同容量机械硬盘体积小、重量轻。 这些优势机械硬盘都不具备,固态硬盘比机械硬盘还要耐用,更低温、更抗震、更便携。因此固体硬盘才能广泛应用于军事、车载、工业、医疗、航空等领域。 容价比低。这里指的是容量和价格的比,相比固态硬盘,机械硬盘的容价比的确低得没话说。曾经机械硬盘 1TB 价格在 700 元左右,平均 0.36 元/GB。目前 128G 固态硬盘在淘宝网上的价格已经降至 750 元左右,且价格还将持续会下降。 寿命限制。固态硬盘闪存具有擦写次数限制的问题,这也是许多人诟病其寿命短的所在。闪
5、存完全擦写一次叫做 1 次 P/E,因此闪存的寿命就以 P/E 作单位。34nm 的闪存芯片寿命约是 5000 次 P/E,而 25nm 的寿命约是 3000 次P/E。是不是看上去寿命更短了?理论上是这样没错,但随着 SSD 固件算法的提升,新款 SSD 都能提供更少的不必要写入量。再来一个具体的例子,一款120G 的固态硬盘,要写入 120G 的文件才算做一次 P/E。普通用户跨正常使用,即使每天写入 50G,平均 2 天完成一次 P/E,那么一年就有 180 次 P/E。大家可以自行计算 3000 个 P/E 能用几年,相信到那时候,固态硬盘早就被你换成别的什么新奇玩意了。固态硬盘漫长艰
6、辛的发展历程 1956 年 IBM 公司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块硬盘 1968 年 IBM 重新提出“ 温彻斯特” (Winchester)技术的可行性,奠定了硬盘发展方向 上世纪七十年代 StorageTek 公司(Sun StorageTek)开发了第一个固态硬盘驱动器 1989 年 世界上第一款固态硬盘出现 2006 年 3 月 三星率先发布一款 32GB 容量的固态硬盘笔记本电脑 2007 年 1 月 SanDisk 公司发布了 1.8 寸 32GB 固态硬盘产品,3 月又继续发布了 2.5 寸 32GB 型号 2007 年 6 月 东芝推出了其第一款 120GB 固态硬盘笔记本电脑 2008 年 9 月 忆正 MemoRight SSD 的正式发布,标识着中国企业加速进军固态硬盘行业 2009 年 SSD 井喷式发展,各大厂商蜂拥而来,存储虚拟化正式走入新阶段 2010 年 2 月 镁光发布了全球首款 SATA 6Gbps 接口固态硬盘,终于突破了 SATAII 接口 300MB/s 的读写速度极限 2011 年 SSD 的容量完成从 32G 到 256G 跨越,读取速度高达 500MB/s。2012 年 美光以 164 美元的价格在聚便宜开始争夺中国市场。本文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