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人心理分析》岳晓东(香港).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535528 上传时间:2019-06-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名人心理分析》岳晓东(香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外名人心理分析》岳晓东(香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外名人心理分析》岳晓东(香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外名人心理分析》岳晓东(香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外名人心理分析》岳晓东(香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外名人心理分析 岳晓东(香港) 1中外名人心理分析系列之一:拿破仑被自信惯坏了的孩子拿破仑是法国人的骄傲,也是法国历史的悲哀。他一生大小征战百余次,大多攻无不破,战无不胜。他曾说:“在我的字典当中是没有 不 字的。“ 可拿破仑一生的悲剧就在于此。自信使拿破仑不断挑战命运拿破仑从小就好强善斗。小孩子时,他时常揍比他大一岁的哥哥约瑟夫,却先到母亲那里去告状,使约瑟夫再受母亲的一顿训斥。由于拿破仑的好斗勇猛,他父亲在他 10 岁时将他送到军官学校学习。拿破仑初到军校时,备受歧视,他没有别的办法对待他们,只有与他们打架。他虽身才矮小,势单力薄,却从不屈服,最后打出了同学们对他的敬畏。1789 年法国

2、大革命爆发,拿破仑积极投入这场革命。1793 年,面对王党分子的疯狂反扑,拿破仑被派往参加围攻土伦的战役。在这当中,他巧用炮兵,身先士卒,表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与勇气。拿破仑由此不断受到提拔,并一再创造军事上的辉煌。他曾先后出征意大利和埃及,多次创造以少胜多的战绩。拿破仑在早年生活中,相信自己胜过信上帝。在短短的五年内,他由一个默默无闻的炮兵上尉跃升为一个率领十数万大军的将领,靠的全是自己的战功,而不是任何人的提携。1799 年 11 月 9 日,拿破仑发动了雾月政变,解散了共和国的督政府,把权力交给自己为首的三位临时执政。拿破仑对国内加强中央集权,修订法律,控制与论,扩充军备,并坚厉打击王党分

3、子和雅各实派;对外征战不断,扩张领土。拿破仑在法国的崛起,极大地震撼了欧洲各国的王室。他们视法国大革命为洪水猛兽。1800 年英、俄、奥等国组成反法同盟,但拿破仑亲率两万兵马,出奇不意地翻越了法国与意大利交界的羊肠小道,一举击溃奥地利在意大利的驻军。同时,拿破仑又向沙皇保罗一世献殷勤,使他退出了反法同盟。奥地利的战败与沙俄的退出,使英国陷入孤立,最后不得不于 1802 年 3 月 25 日与法国签订亚眠和约 ,承认拿破仑在欧洲占领的疆土。这一系列胜利使拿破仑在国内的声望升到了极点,他被推举为法兰西共和国终身执政。自信使拿破仑梦想统治世界但拿破仑的梦想是成为法国的始皇,结果法国元老院又于 180

4、4 年 5 月 18 日正式授于拿破仑“上承天佑共和国法律制定的法国人的皇帝“ 称号,并于 1804 年 12 月 2 日在巴黎圣母院举行加冕盛典。当教皇庇护七世拿起皇冠准备戴在拿破仑头上时,他突然接过皇冠自己戴在头上,这一举动震惊了人。拿破仑胆敢在加冤时自戴皇冠,打破君权神授的传说。他到底什么时候知足?对这一点他自己也不清楚。用他的话来讲:“我不知道有什么极限,“只响往一个世界帝国,世界要求我来统治它。“拿破仑的野心膨胀使他不满足于登上法国皇帝的宝座,他还不大肆瓜分欧洲领土,把自己的兄弟与近臣分封到这些地方去做国王、大公。到 1810 年,拿破仑不仅是法国的皇帝,又是意大利的国王,莱茵邦联的

5、保护者,瑞士的仲裁人,西班牙,荷兰,那不勒斯王国,华沙大公国及其它附庸国的太上皇。而对于拿破仑的侵略行径,欧洲列强当然不会善罢干休。从 1806 年到 1810 年,共有三次反法同盟组成,随均告瓦解,但反抗总是不断。1812 年 6 月,拿破仑又率六十万大军征讨俄罗斯。俄军统帅库图佐夫元帅对拿破仑大军采取了主动撤退,坚壁清野的策略,并在拿破仑逼进莫斯科时焚城三日。这使拿破仑陷入了空前的困境,结果拿破仑的 60 万大军在天寒地冻及俄国正规军与游击队不断骚扰下彻底瓦解了,他只率 2 万 7 千残兵败将退回巴黎。在归途中,他说了一句深刻的名言:“伟大和荒谬之间就差一步“。可惜拿破仑无限膨胀的自信早使

6、他变成了一个荒谬的人物。中外名人心理分析 岳晓东(香港) 2拿破仑征战俄罗斯大败而归,敲响了命运的丧钟。1813 年春,俄、英、普、奥、瑞典等国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1814 年 4 月 6 日,在众叛亲离、大势的情况下,拿破仑终于签署了退位诏书,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之后一年,他虽潜回巴黎,再登皇位,与联军作战,但这只留下“滑铁卢 “的败绩。之后他被遣送到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度过他的余生。在那里,他在那里过了六年无聊至极的日子。据说还有人送了他一本中国的孙子兵法 ,看得他大为惊叹,悔憾没有早得到这本书。拿破仑自恋人格的心理分析拿破仑成也自信,败也自信。他一生的兴衰告诉人们:过分自信会导致自

7、恋。而自恋可使人分不清梦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梦想意志可以战胜一切。拿破仑的自恋使他陷入盲目自信的泥潭,过高估计自我重要性及个人能力,贪焚得不知天高地厚。拿破仑是一个被自信惯坏了的孩子。他不明白成功可以使人变得自信,也可以使人变得自负,而众望所归随时都可以变成众的放矢。所以,对于自己的屡屡得手,拿破仑没有危机意识,有的只是冲击意识。结果他战胜别人的次数越多,输给自我的机会就越大。拿破仑一生最大的悲哀就是打了太多的胜仗了,这使他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战争赌徒。拿破仑虽曾建立过赫赫战功,可他在历史的最后记忆却是他的“滑铁卢“ 败绩。这都是因为他太自恋了!拿破仑真正应该读的书不是孙子兵法 ,而是道德经 。

8、中外名人心理分析系列之二:恺撒被自我陶醉毁灭的人拿破仑曾说:“我一生只佩服凯撒,如果一个军官不知道凯撒,就不佩拿枪,更不佩拿指挥刀!但恺撒终是一个悲剧人物,这主要在于他太自我陶醉了。多姿多彩的人生朱理亚,恺撒于公元前 101 年诞生在罗马一个名门贵族家庭。他父亲曾出任过罗马大法官,叔父曾出任过罗马执政官,母亲则出自于另一个罗马执政官的家族。少年时期,恺撒就抱有远大的志向。他特别爱看亚历山大远征记,梦幻能成为像他那样的盖世英雄。19 岁时,恺撒与贵族之女克妮莉亚订婚。当时罗马的权贵苏拉出于策略上的考虑,想提拔恺撒作为青年贵族的代表,故为他另准备了一桩婚事。但恺撒不顾他的利诱与威胁,坚持与克妮莉亚

9、完婚,结果被迫出逃,连个人的财产和妻子的嫁妆都被没收。恺撒这种为维护个人信誉而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给他带来了相当的美誉。20 岁时,恺撒投身军旅,开始了为期十年的戎马生涯。这不仅增长了他的军事才干,也磨练了他吃苦耐劳的坚毅斗志。30 岁时,恺撒退出军旅,投身政治。他以高贵的出身,英俊的外表,丰富的社会阅历及巧言善辩的口才而很快赢得社会各界的重视,他还经常利用借来的金钱,大肆宴请对他有用的人,并很快赢得了慷慨大方的名声,这益增加了恺撒的自负感。40 岁,恺撒出任西班牙总督。在当时的罗马政坛,有两个著名人物,庞培和克拉苏。他们为了各其利益勾心斗角,并争向拉拢恺撒以为己用。后来恺撒与庞培和克拉苏达成秘

10、密协议,规定其中任何一方都不得单独执掌政权,而要三方协作。这样,恺撒正式跻身罗马政坛三雄之列。42 岁时,恺撒当选为执政官。任满后他出任高卢总督。在任内,他利用高卢各部落之间的矛盾与不和,积极进行分化拉拢,展开了一系列的战争活动,10 年中征服了大半个高卢及附近一些地区,掠得了数不清的战利品和几十万的战俘,他把这些战利品源源不断地中外名人心理分析 岳晓东(香港) 3送往罗马,使元老院的贵族们大喜过望。而在元老院发来的一封又一封贺表中,恺撒对自我的陶醉也在膨胀,他已不再满足于跻身于“罗马三强”之列,他要向亚历山大大帝看齐。恺撒 48 岁时,克拉苏对帕提亚作战,不料一败涂地,克拉苏本人也阵亡。由此

11、,恺撒的对手仅剩庞培一人了。公元前 52 年,庞培的亲信迈罗杀害了深受平民拥护并同情恺撒的保民官克罗狄,引发平民和被释奴隶的暴动。元老院的贵族们惊恐万状,连忙任命庞培为独一无二的执政官。庞培上台后,一方面残酷镇压暴动,另一方面也打压恺撒的势力。恺撒没有示弱,他亲率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挺进罗马。庞培虽也是身经百战的将领,却对恺撒的神速进军估计不足,结果不得不带领着一把元老院的贵族们逃往希腊。就这样,恺撒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罗马。之后两年,恺撒又转战西班牙,希腊等地,剿灭庞培的势力。恺撒在用兵中,很注重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特别是在法萨卢战役中,恺撒的兵力虽只有 23,000 人,却能一举击溃 5

12、4,000 人的庞培军团。庞培兵败后逃亡埃及。埃及国王托勒密十二世怕招惹是非即将庞培杀死,把其人头献给恺撒。至此,恺撒终于成了罗马的最高主宰。自我陶醉的代价56 岁时,恺撒返回罗马,受到人们空前的欢迎。他被推举为终身保民官,并被冠以“祖国之父”的称号。恺撒集军、政、司法大权于一身,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恺撒成了一个空前大国的无冕之王。他的名字成了尊严和权力的象征,他的雕像出现在罗马的大街小巷,他的亲信遍布帝国各级政府机构中,他的事迹被人们广泛地传诵着。恺撒从一个没落贵族一跃成为全罗马帝国最有权力的人物,功名已超过了他唯一的崇拜对象-亚历山大国王。他听惯了别人对他的颂扬之声,开始像帝王那样的发号施

13、令。恺撒的自我陶醉达到了顶点!可他不知道,就在他最陶醉的时刻,危险也正向他逼来。元老院的贵族们对他日益不满,暗中串联,阴谋刺杀恺撒,其中狄西摩斯.布鲁图还是恺撒最亲密的朋友。他们一致认为恺撒的存在已成为共和国的最大威胁,并于公元前 44 年 3 月 15 日,邀恺撒来元老院大厅议事,然后加以刺杀。恺撒没有死在对外征战中,也没有死在与两巨头的角斗中,而是死在一批朋友手中,这是他料所未及的。恺撒自负人格的心理分析从心理学上讲,恺撒之死与其自负人格甚有关系。这突出表现为:待人轻信,自以为是,喜欢听恭维之辞,对伤害过自己的人过分宽容。恺撒在早年处事还十分谨慎,但随着他功业的不断扩大及地位的不断提高,他

14、越来越丧失了对潜在敌人的警惕性而变得越来越自负。由于他的自负,恺撒只要自己对人宽容,别人就一定会作出善意的回报。但他没有想到,在政治斗争中,宽恕并非环环相报。恺撒也太相信个人的魅力与感召力了。他以为凭借他当时的权势,没有人敢挑战他的统治。可他没有想到,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破的。恺撒一生在对敌斗争绝少失算,这是他屈指可数的一次失算,可这次小小的失算却使他永久成为历史人物。恺撒太沉醉于自己的功名了,而这份自我陶醉使他放松了对政敌们的警惕。恺撒从一个没落贵族荣升到罗马最高统帅,用了整整 38 年。可他从罗马最高统帅到被刺,用了不到一年。恺撒一生发表过无数激动人心的演讲,可他说的最后一句话却是:“怎么,

15、还有你,布鲁图。 ”恺撒之死,给人留下太多太多的遐想了。中外名人心理分析 岳晓东(香港) 4中外名人心理分析系列之三:贝多芬自我激励的奇迹贝多芬是西方古典音乐中的恺撒。可有谁知道,贝多芬 25 岁时时患耳疾,45 岁时失聪。贝多芬的音乐给人带来了无尽的享受,可他却不能在生前享受到自己创作的作品。请注意这个天生的音乐家1770 年 12 月 6 日,贝多芬诞生在波恩市的一个音乐世家。他 4 岁时就会弹奏 管键琴,8 岁起就登台演出,并获得了音乐神童的美誉。10 岁时,他拜师于普鲁士最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聂费。12 岁时经聂费的推荐,到瓦尔物斯坦伯爵的宫廷乐队充任管风琴师助手,这是贝多芬“音乐仆役“生

16、涯的开始。17 岁时,贝多芬云拜访音乐大师莫扎物,受到热情的接待。莫扎特在听完贝多芬弹了几首钢琴曲子后兴奋地说:“各位,请注意这位年轻人,不久的将来他就会博得世人的称赞!”莫扎特还答应给贝多芬上课。可惜此后两个月,贝多芬母亲突然去世。对此,贝多芬父亲意志消沉,终日酗酒,贝多芬不得不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再次回到原来的歌剧院当钢琴师。19 岁那年,法国大革命爆发,贝多芬满怀激情地写了谁是自由人的合唱曲来表达他对自由与民主的渴望。后来,贝多芬通过人介绍,认识了李希诺夫斯基公爵。他很欣赏贝多芬的才华,收他为音乐仆役。贝多芬也很快以自己的即兴钢琴迷住了维也纳人,其音乐旋律时而如细水潺流,时而如惊涛骇浪

17、,时而如鸟语鸡鸣,时而如暴风骤雨。有人曾评论贝多芬的即兴曲“充满了生命和美妙”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30 岁时,贝多芬爱上了一个伯爵小姐朱丽叶,琪查尔迪,但她父亲嫌贝多芬出身低贱,硬是把女儿许配给一个伯爵。这给了贝多芬极大的精神刺激,据说他的名曲致爱丽丝就是在这段时间内创作的。失诧恋固然令他伤心,但更令他伤心的是他的耳朵开始发聋。他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写到:“我过着一种悲惨的生活要是干别的职业,也许还可以;但在我的行业里,这是最可怕的遭遇!”贝多芬曾竭力治疗,却无济于事,他搬到维也那乡下去疗养了两年。结果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恶化了,就连窗口对面的教堂钟声都听不到了。绝望中,贝多芬多次想到了

18、死。但是不甘心就这样离开人世,他坚信只有音乐才能拯救他。他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写到:“我要扼信命运的咽喉,不容它毁掉我!”贝多芬立志要在余生中从事音乐创作。从此,维也那的官延乐会少了一位出色的钢琴弹奏家,但世界乐坛却诞生了一位不朽的作曲家。贝多芬从 32 岁起开台音乐创作,在近两年的彷徨与探索后,他终于创作出第一部具有自己鲜明特点的作品第三交响曲 (英雄交响曲 ) ,其最突出的特点是音调跌宕起伏,时而沉静凝思,时而愤慨咆哮,令人情绪激愤。贝多芬创作英雄交响曲 ,本来是想献给拿破仑的,但他听到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加冕称帝的消息时,怒不可遏,愤而涂去原来的献词,而是把它改成: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大的

19、人物而作。贝多芬只有一个1809 年 10 月,法军占领信也纳,趋炎附势的奥地种贵族们争向占领者们献媚,其中也包括李希诺夫斯基公爵,他强迫贝多芬为法军军官弹奏钢琴听,这使贝多芬忍无可忍,他操起一只凳子向公爵扔去,并在当晚离开了伯爵家。行前留下一张纸条,上书:“公爵,中外名人心理分析 岳晓东(香港) 5您所以成为一个公爵,只是由于偶然的出身所造成;而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却是由于我自己。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却只有一个!”另一次,当贝多芬与歌德一同散步时,迎面撞见了皇后,太子和一群贵族们。面对他们,歌德立刻让路,而贝多芬则坦然地说:“让路的应是他们,而不是我们!”但歌德还是摘下礼帽

20、,躬身立在路旁,而贝多芬则背着双手,阔步向前。结果太子认出是贝多芬,连忙脱下礼帽向他致意,其侍从们也毕恭毕敬地分列两边,目送贝多芬挺胸而过。那次,贝多芬真正感到了做人的尊严。贝多芬 54 岁,创造出第九交响曲 (欢乐颂 ) 。他前后用了六年时间来创作、修改这部曲子。1824 年 5 月 7 日, 第九交响曲 首次在维也那卡德剧院演奏。贝多芬亲自指挥演奏,他既不看眼前的乐谱,也听不见丝毫的琴声。他全凭自己的记忆来指挥这场演奏。结果听众们兴奋若狂,不时爆发出热烈的喝采声,鼓掌次数多达五次!而皇族成员出场也不过鼓掌三次。贝多芬自励人格的心理分析从心理学上讲,贝多芬之所以在极度困苦的状况下,一再创作出

21、辉煌无比的音乐篇章,这于他的自励人格有极大的关系。自励人格的突出特点是能很快将生活中的压力转化为自我励志的动力,并在不断的奋斗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自励人格的人还很善于升华个人的精神痛苦,他们会把每一次生活挫折都当成个人成长的契机,从而磨练个人的意志。贝多芬的可贵在于他每每生活失意时,都会在音乐创作中寻求内心的平衡。例如,贝多芬因失恋而谱写出致爱丽丝 ,因向往自由而谱写出第三交响曲 (英雄交响曲 ) ,因失聪而谱写出第九交响曲 (欢乐颂 ) ,他的音乐创作都饱含对人生的深刻感受,又充满了激情。他最大的名言是“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他用一生的努力去向世人证明他有这个能力!贝多芬的可贵还在于他永远

22、傲视达官显贵,不因自己出身卑贱就去刻意巴结他们。他在音乐创作当中也突出体现出他的傲骨,他谱写的旋律可比惊涛骇浪,可如气壮山河,充满了个性特征。一个失聪之人,却能写出人类最动听,最振奋的音乐篇章,这是贝多芬自励人格的不朽传奇。中外名人心理分析系列之四:林肯乐观人格的典范林肯是美国历史的一个迷:他出身贫贱,却成为美国历史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他长像丑陋,却迷倒了千百万美国人;他因废除奴隶制而与南方作战,而他遇刺后南北双方都在悼念他。是什么力量使林肯享有这样的感召力?林肯的传奇人生1809 年 2 月 12 日,林肯诞生在肯塔基州哈丁镇荒郊一间泥土小屋中。他 5 岁时就开始帮助家里做活,9 岁时生母去世

23、,15 岁才开始读书。林肯上学时,读的书以圣经为主,用华盛顿与杰佛逊的字迹作为自己的练字模板,先后只接受了一年的正规教育,凭不断自学成才。长大之后,林肯梦想成为一名律师。他自学法律的知识,细心观察律师的辩论。有时候法庭开会,林肯会徒步走上十五、二十哩的路程,去听律师的辩论。为增强他讲话时的感召力,他还去教堂观察牧师说话时的口气与姿势。并田间干活时对着空地操练演讲技巧,直至最后成为一个称职的律师。中外名人心理分析 岳晓东(香港) 6林肯 24 岁时,结识了一位名叫安妮。拉特利奇的女孩。她是林肯一生中唯一爱过的姑娘。可惜她后来得了斑疹伤寒,临死前还呼着林肯的名字。林肯为安妮的死悲痛万分,几欲自杀。

24、这也使林肯开始情绪抑郁,并与此苦斗了三十余年!林肯 31 岁时,与出身名门的玛丽。托德结婚。玛丽受过良好的教育,能说一口流利的法语,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总统夫人。但在婚姻生活中,玛丽总是在挑林肯的毛病,斥责他的不是,搞得林肯情绪很压抑,可玛丽却帮助林肯当选了美国总统。对此,美国著名人际关系专家卡耐基曾评论:“如果林肯当初娶了安妮为妻,他会十分幸福的,但他不会成为 美国总统的:而林肯娶了玛丽为妻,虽婚姻很不愉快,却成为了美国总统。 ”朋友,如果你是林肯,你会选择哪条命运?林肯从 1834 年竞选公职以来,输掉了每次重大的竞选。特别是 1854 年与 1858 年竞选伊利诺期州参议员时,都是以相当近

25、的比差输给自己的竞选对手。1860 年林肯转而竞争美国共和党总统提名,结果获胜,并在同年 11 月当选美国总统。有趣的是,林肯的反奴隶制立场受到他父亲的全部亲戚,他母系和太太家系大多数人的反对。而南北战争爆发之后,他的大小舅子们全在南军服役。林肯就任总统期间,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对付南军的反叛,结果北军在战场中一再失手,直到后来林肯提拔格兰特将军才迫使南军彻底投降。四年的内战终于结束,奴隶制也被正式废除。然而,就在林肯可以松一口气时,他却在福特剧院观看演出时被人刺杀,时年 56岁。林肯的一生是在接踵不断的磨难中度过的。挫折是他的生活的主旋律,抑郁是他个人的大敌。但他还是挺过来,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26、林肯的可爱之处林肯身上有许多可爱之处。他从来不遮掩自己,当有人笑话他的父亲曾是个鞋匠,林肯笑笑说:“不错,我父亲是个鞋匠,但我希望我治国能像我父亲做鞋那样地娴熟高超。 ”林肯善于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表达最深刻的道理。他被人最常引用名言是:“你可以在任何时候愚弄某些人,也可以有时愚弄所有的人,但你不可能总是愚弄所有的人。 ”林肯虽生活坎坷,饱经挫折,却仍乐观地等待明天。纵观林肯的一生,他欢乐的时刻要远远少于悲痛与烦恼的时分,但他还在坚持不懈地拚搏。这一点就连他的对手都对手都对他敬佩不已。斯蒂芬,道格拉斯这个两次击败过林肯的竞选对手在评价老对手时说:“他是他党内强有力的人物,才智超群,阅历丰富;因为他

27、那副滑稽可笑和说笑话不动声色的模样,他是西部最优秀的竞选演说家。 ”南军总司令罗伯特。李将军也曾言:“林肯是他一生中最敬佩的人,尽管他们的政见不同” 。林肯的可爱还在于他虽在政界混打了多年,却不改其朴实无华的本色。林肯不是一个完人,有着许多毛病,但他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顽强的人,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一个通情达理的人。林肯入主白宫时,想的只是要推翻奴隶制,他没想到这竞会使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在当时,他曾十分耽心这样做会导致国家的分裂,但他不惜国家分裂也要推翻奴隶制,因为他坚信独立宣言的开场白:人生来平等。尽管林肯的个人生活很不幸,但他却使千千万万的老百姓获得了幸福。林肯乐观人格的心理分

28、析美国著名文学家爱默生曾评论林肯说, “他是一个没有假日的总统,一个没有睛日的水手。 ”那么,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林肯顽强地活了下来?从心理学上讲,是林肯的乐观人格使他在挫折面前不屈不挠,永不言败,直至获得最后的成功。林肯的乐观态度使他不因为自己出身卑贱就感到自卑,反以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一中外名人心理分析 岳晓东(香港) 7个木匠的孩子也可以通过个人努力成为美国总统。他的乐观精神还使他不因生活坎坷就自暴自弃,相反他在挫折中不断地吸取教训,以变得更加成熟聪明。更重要的是,林肯的乐观人格使他养就了那发自内心的幽默感,这不仅是他自我平衡的重要手段,也是他招人喜欢的有利武器。林肯在生活能力上虽是一个低能

29、者,但在乐观态度上是个优胜者。林肯是乐观人格的典范,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五句话是:“上帝一定很喜欢平发,不然他不会造就出这么多平民来。 ”中外名人心理分析系列之五:诸葛亮完美主义人格的悲哀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完人。他集智慧、忠恕、正直、谦洁于一身,是世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偶像。可惜,诸葛亮人格中有相当的完美主义品质,这使得他在处事务求尽善尽美,不容马虎,凡事放心不下,终而成为一个悲剧人物。这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情结表现出来。一、效忠以死情结依照陈寿之三国志卷 35诸葛亮传:章武三年春,先生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30、 ”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刘备白帝城托弧是中国代君臣关系的一出绝戏,这前一半戏是由刘备唱的,因为他巧言托孤,给人诸葛亮以无限的信任和尊重;而这后一半戏则是由诸葛亮唱的,他以实际行动实现了自己在刘备病榻前的誓言。换言之,刘备的一番临终之言使诸葛扣上 “效忠以死情结” 。它使得诸葛亮凡事必言不负先帝之托,不辱先帝之望。所以诸葛亮可以心甘情愿地夙兴夜寐,日现万机,意尤嫌不足。而当他听说司马懿评论他“食少事烦,岂能长久?”时,泣曰道:“吾非不知,但受先帝托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 ”可见诸葛亮“效忠以死情结”有多深。由此,诸葛亮早已将个人的生死置度外,只要是能做到

31、“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就报效这对先帝的一片忠心。如此算来,诸葛亮死在五丈原绝非偶然,他要以自己的死来实现两个目的:一是报答主公对他的无限信任,二是为后人树立一个榜样,激励他们去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诸葛亮的聪明,也在体现在对死的态度上。二、克复中原情结诸葛亮受刘备托孤之重,视克复中原为已之大任,经年用兵不断,虽皆无功而退,却仍矢志不渝。诸葛亮之所以坚定不移地追求克复中原之大计,也在于他怀有“克复中原情结” 。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好为梁父吟,以管仲、乐毅自许。诸葛亮虽在隆中躬耕陇田,却尽晓天下大事,他在寻找可以使自己施展抱负的主子,而这个人一事实上要性刘。而当时刘姓权势人物只有荆州刘

32、表,益州刘璋。此二人皆无大器之像。所以诸葛亮其实早已注意到了刘皇叔的存在,使其三顾而相见不过是想吊吊他的胃口,试一试他的诚心。一旦刘备表现出了其诚意,诸葛亮即以三分天下之大计指点刘备,使其顿有如鱼得水之感。于是一代君臣相依的楷模即这样出现了。其实诸葛亮期盼刘备之心一点不亚于刘备期盼孔明之心。诸葛亮辅佐刘备,志在匡扶汉室,一统天下。可惜刘备中道故去,于是克复中原的重任就全落在诸葛亮一人身。诸葛亮日夜图报答先帝之恩,经年在外作战,不能督教后主刘中外名人心理分析 岳晓东(香港) 8禅及自己的儿子诸葛瞻,使他们成为贪图安逸,纸上谈兵之徒。但在诸葛亮心中,中原一日不克,他一日就不心安。诸葛亮“克复中原情

33、结”之深可谓到了强迫意念的地步。可惜诸葛亮每次出兵都要绕道祁山,先攻长安而后望洛阳。而人们稍稍看看三国时地图便知,祁山一带不光山高路险,而且尽是不毛之地,周旋起来十分不便,根本不宜做长久打算。但诸葛亮还是不辞劳苦,八年间六出祁山,结果将自己的性命也答了进去。其实,若是刘备在世,也未必会有六祁山之举。诸葛亮出山是为了克复中原,匡扶汉室,病殁也是在克复中原途中。其“克复中原情结”之深,令人泣下。相比之下,东吴君臣,虽国势强过蜀汉,又据有荆州之战略要地,却从不言克复中原之事,而是随遇而安。由此,在东吴做臣子比在蜀国轻松得多。难怪诸葛瑾会有机会好好调教诸葛恪,结果父子皆成为东吴之权臣。诸葛瑾并不比乃弟

34、功勋卓越,但其子诸葛恪对东吴政坛怕产生的影响绝不是乃侄诸葛瞻所能相比的。也不知诸葛瑾、亮两兄弟九泉之下怎样讨论这件事情。三、云长文长情结诸葛亮死不瞑目之事是未能克复中原,而克复中原未成的根源之一在于关羽失荆州所产生的连锁反应。所以诸葛亮对关云长有一股说不出的失望感。云长性格逞强要胜,刚愎自负,傲上而不凌弱,终误大事。然而蜀营中却有一人从像貌到性格都神似云长,这就是魏文长。 三国演义第 53 回中介绍魏延出场时描写他“面如重枣,目若朗星, ”这与其第 1 回介绍云长出场之“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有雷同之处。而三国志卷 40魏延传中介绍魏延曰: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

35、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所以,魏延之为人与关习几近相似,加上文,云二字在古汉语中发音亦很相近,所以喊文长很容易使人想起云长。此外,诸葛亮平生办事以谨慎为本,最忌讳见那种口出妄言之人。关习贵为主公二弟,是名震华夏的大将,诸葛亮不得不敬他三分。而魏文长是后来之人,诸葛亮断无敬他之理。所以诸葛亮有机会就打压魏文长的气焰,潜意识中是在宣泄对关文长的怨恨。关云长不贯彻诸葛亮之“东各孙权”的策略,使之腹背受敌,失了荆州,使刘备、诸葛亮之克复中原,匡扶汉室之大计受挫。云长人之已死,不可追究,可文长说话办事有如云长复生,能不使诸葛亮心生

36、厌感吗?特别是诸葛亮每每出川,都要远涉祁山月余才能抵达渭水一带,而如荆州不失,蜀军由水道出川,不过十数日。可文长又偏偏不识相,屡屡提出要孤军奋入,且不谈其胜算把握如何就是其粮草供济也难保障,这岂不又是关公当初动不动言以五百小校而取大城池之狂妄吗?想到这里,诸葛亮能不烦恼吗?诸葛亮之云长一文长情结就是这般形成的,其天长日久必然对魏延产生一股说不出的厌感来。所以诸葛亮打压魏文长,其实也是在打击关云长当初的自傲气焰。诸葛亮明知蜀军除了自己当数魏延最有智谋,却在临死故意举魏延的敌对头杨仪做主帅,这分明是在逼魏延造反!想来这都是诸葛亮之云长一文长情结怕酿下的祸根。诸葛亮完美主义人格的心理分析千百年来,诸

37、葛亮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完美化身。但在诸葛亮的完美形象背后,业邮他几多难言的无奈。诸葛亮自知人寿有数,只能靠自己的行动来感化后人去继承他的遗志,这当是他最大的无奈。诸葛亮的完美主义人格使他做事务求尽善尽美,不容出半点差错,也不敢承担任何风中外名人心理分析 岳晓东(香港) 9险。他宁肯自己劳累致死,也不愿有一丝放松,更不敢大胆的放权于属下。这一切给诸葛亮创造了几多辉煌,却也使他蒙受了一些不该有的损失,丧失了一些大好的机会。可惜人们看诸葛亮只看其人格完美不看其人格缺陷。诸葛亮不是一个完人,这正如陈寿评论时所说:“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慢慢品吧。中外名人心理分析系列之

38、六:苏轼不可救药的乐天派旷古绝世的奇才苏轼是中国文学史商一位罕见的通才人物,但他的生活却也是罕见的坎坷曲折。他的诗忧国忧民如屈原,枯淡简朴如(陶)渊明,任情挥洒如李白,寓意深厚如杜甫,充满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体会。他的词作雄壮为骨,超逸为肌,开创豪放派词风。他的词之言志抒情,记游怀古,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也大大扩充了词的题材。他的散文气势充沛,行若流水,广搜博引,自然清澈,是唐宋八大家的佼佼者。他的画与北宋著名画家文同齐名,是“文湖州竹派”领袖人物。他的书法洒脱遒劲,独具风格,名列“唐宋四大家” (严真卿,柳公权,欧阳洵,苏轼)之列,又独占“宋代四大家” (苏轼,黄庭坚,米贳,蔡襄

39、)之首。此外,苏轼还在军事学,医药学,建筑学,水利学,语言学,音乐学,禅学方面均有极深的造诣。苏轼任职惠州,见当地缺医少药就采集中草药,合成剂、丸,为当地人救死扶伤。苏轼任职广州,引蒲洵水入城,解决了当地居民多年来饮水成苦的问题。苏轼任职徐州,率城民与水灾奋斗七十余日,终于使徐州免于水淹,后又组织修建徐州城堤。苏轼任职杭州,不仅兴建了苏堤,还发明了以瓦筒代替竹管之引水方法,使西湖免于成为一片水涸。苏轼还曾设计过帽子,酿过良酒,制作过一种特殊的千层饼,调过一种别具味道的汤。所以,北宋年间, “东坡帽” , “东坡酒” , “东坡饼” , “东坡羹” “东坡肉”等曾一度成为众人的追求时尚。苏轼以一

40、介书生,如此多才多艺是中国历史上旷古少见的。仕途经济异常坎坷可惜苏轼一生却充满曲折与坎坷。苏轼 21 年时与弟苏撤一同进京考试,一路通过举人考试,礼部考试与殿试,获进士及弟。当初宋仁宗在殿试二苏之后,高兴地对曹皇后说他为大宋朝找到了两个宰相之才,却无首辅之运,虽才高八斗,却总不得重用,或因作诗不慎,或出言直率,一再被他地政敌们抓住把柄,大做文章,害得苏轼在将近四十年的官宦生涯中,有三分之一得时间是在贬嘀中度过的。苏轼一生为官,曾出任过杭州,徐州,密州,安州,惠洲,颖洲,扬州的太守,也出任过兵部尚书,礼部尚书,中书舍人等朝廷命官,最后却在 62 高龄去任琼州(海南岛)别驾(就是知州的佐官) ,而

41、且将近做了两三年。以苏轼当时之官宦经历和文坛盛名去到天涯海角去出任如此位卑的小职,心中的不平可想而知了。苏轼的一生就是在这样的落魄不定涸怀才不遇中度过的,可他的成就又是非凡无比的。那么,是什么力量使苏轼如此地身居逆境而又自强不息?又是什么力量使苏轼能如此自容地应付官宦生活地沉浮?人们不禁要问。苏轼乐观人格地心理分析中外名人心理分析 岳晓东(香港) 10从心理学上讲,苏轼天生就是乐观主义者,他的人格中含有大量的达观品质和辨证思想。所以,对苏轼来讲,命运的起落只是人生的教科书,宦海的沉浮是其中的作业和考试。久而久之,苏东坡练就了一颗非同寻常的平常心,可以不因宦海经历而自暴自弃,不因生活颠簸就怨天尤

42、人。他永远以一份静心来面对世间的得失进退,永远以一份激情来化解人生的悲欢离合。这一切正如他的词句那样: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东坡苦中作乐的功夫也是古今少有的。无论生活怎样令他失望,他从未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人生得意时他可以筑一道苏堤,窗一代画风:人生得意时,他可以拢田种地,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千古佳句。 而他的东坡雅号,就是在黄州种地时苦中作乐编出来的。所以,苏东坡一生最大的成就不在于其大量的文学创作,不在于其字画的功夫,也不在于其修筑了苏堤,而在于其经年修炼的苦中作乐的功夫,这才是他留给后人最大的精神财富,也是人们世代敬仰他的本质所在。对此,林语堂自有一番

43、高论:“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酥所谓蛇的智能加上鸽子的温文。不可否认的,这种混合十分罕见,世上只有少数任两者兼具。这就有一位!苏东坡有魅力,正如女人的风情、花朵的美丽于芬芳,容易感受,却很难说出其中的成份。显然他心中有一股性格的力量,谁也挡不住,这种力量由他出生的一刻就已存在,顺其自然,直到死亡逼他合上嘴巴,不再谈笑为止。苏东坡最佳的一句名言,是他对弟弟说过的一句话:“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人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苏轼的人格魅力就在于此。中外名人心理分析介

44、绍之七:朱元璋被自卑作践的帝王凡是熟读中国历史的人都会发现:宋代的皇帝都已软骨病著称,而明代的皇帝则以疑心病闻名。在这里,我们来看看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疑心病是怎样作践了他。贫憎皇帝的诞生朱元璋的自我超越朱元璋出身赤贫,早年被迫为僧。庙里断食时又被赶出,四处化缘乞食。他在外游历了三年,饱尝了世间的冷暖人情,无比憎恨那些贪官污吏。所以当义军奋起时,朱元璋毅然脱下僧袍,投到郭子兴的部下,很快成为一名战将。由于朱元璋出身贫贱,又饱尝世间艰辛,所以身上全无尊贵骄横之气,又能体恤民情,因而深受部下的爱戴。朱元璋还很善于挖掘人才,使得自己身旁很快聚集了一批谋士,如李善长、宋濂、刘伯温朱升等人。他们为朱元璋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使朱元璋在推翻元朝统治的同时,也逐一扫除了在农民起义中兴起的其他豪强,如张士诚、陈友谅、方国珍、明玉珍等人,并于 1368 年建立了大明王朝。朱元璋由一个贫僧而终取天下,成为一代开国皇帝,这不仅由于他有着超乎一般起义军将领远见卓识与坚忍不拔的精神外,还由于他懂得挖掘人材,善抚人心。应该说,朱元璋作为一个领袖人物,还是很有能力的。他只念过几个月的私塾,又当了几年的贫僧,最后能一跃成为一个开国皇帝,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但作为一个开国皇帝,朱元璋之滥杀功臣也是绝无仅有的。滥杀功臣朱元璋多疑成癖朱元璋在开创天下时,尚能广招天下文人贤士于自己旗下,并放心任用自己手下的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