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高考基础科历史必记.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535830 上传时间:2019-06-0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本概念—高考基础科历史必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基本概念—高考基础科历史必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基本概念—高考基础科历史必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基本概念—高考基础科历史必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基本概念—高考基础科历史必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考基础科历史必记(zsyijun 编)古代中外历史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概念:最早的国家和制度 分封制和宗法制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是公元前 2070 年建立的夏朝,从此“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后来商灭夏,主要的政治制度是内外服制度。分封制是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以分封王族为主,建立的诸侯国,扩大了周人的势力范围,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但存在分裂割据的隐患。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度为核心(特点) ,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为分封制。它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夏商周三代是一种部族国家,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

2、部族(血缘) 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春秋时期,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楚王问鼎”等现象反映的实质是商周以来的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概念:秦的统一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 郡县制公元前 221 年秦统一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分裂割据的局面,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次大统一。秦创立的以皇权专制为核心(特点) 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其中郡县制有效地防止了地方分裂割据,巩固了国家统一,奠定了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基础。3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概念:汉唐宋元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表现 汉唐宋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斗争的表现在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过

3、程中,汉代武帝通过设立中朝决策削弱相权,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北宋设“二府”“三司”不断分散相权。但元朝变三省为中书一省,权力有所集中。在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a.汉初的郡国并行导致了“七国之乱”;平叛后直到汉武帝,才通过推恩令最终解决了王国问题。b.唐朝中叶因节度使权力过大引发的“安史之乱”,导致了唐后期的藩镇割据,最终演变为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c.北宋派文臣任州郡长官,设通判监察;它的中央控制地方财赋的措施,基本解除了地方势力对中央政权的威胁。d.元代实行行省制度,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概念:丞相制度的废除 内阁 军机处明太祖罢中书

4、省,废除 1600 多年来的丞相制度,权分六部,从而解决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其后形成的内阁虽然权力大到“票拟”,但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因此不过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清雍正帝为西北军务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标志着皇权专制(专制主义) 发展到顶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绵延了两千余年,从根本上说是封建自然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二古代中国的经济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概念:铁犁牛耕 曲辕犁 千耦其耘 小农经济 井田制 封建土地私有制 土地兼并 租佃制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从春秋战国起,铁犁(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牛耕(农用动力的第一次革命)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

5、方式。唐代曲辕犁的使用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土地私有的出现,小农经济在应运而生,从此在古代中国占据主导地位。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主要经营方式(也是小农经济赖以存在的基础 ),经营的目的是自给自足。井田制是西周时期实行的一种土地国有制度,其本质是国王代表整个贵族占有土地的土地私有制;春秋时期逐步瓦解,战国时期彻底废除,土地私有制确立。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是地主私有土地占主导地位。地主通过土地兼并不断扩大地产;对此,北魏和隋唐时期采用均田制加以限制,但从宋代起,国家“不抑兼并”。租佃经营出现于战国时期,宋代起成为仅次于自耕

6、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明清时期普及全国;它使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佃农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2手工业的发展概念:冶金、纺织、制瓷生产的发展 手工业经营形态冶金:商周时期是青铜时代的繁荣时期。春秋时期人们掌握了冶铁技术(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冶铁技术的国家);南北朝时又发明了更先进的灌钢法。纺织:养蚕缫丝是是我国的伟大发明;汉代时丝绸远销欧洲,有了“丝国”之称;唐代出现缂丝技艺。宋元时期棉纺织业迅速发展,元代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使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明朝时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制瓷:瓷器是中华民族祖先的伟大发明,东汉晚期出青瓷,南北朝出白瓷;唐代瓷器开始大量出口,取代丝绸成为中

7、华文明的新象征;宋代有了“瓷都”景德镇;元明清时期是彩瓷生产时期。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夏商周时期官府垄断手工业。春秋战国起,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等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并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私营手工业自明中叶以后逐步占据主导地位。3商业的发展概念:古代商业的发展概况 城市发展的特点商业概况:a.商朝出现职业商人,西周“工商食官” 。b.春秋战国出现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打破官府垄断。c.隋唐出现长安、洛阳、扬州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市,海陆丝绸之路空前繁荣。d.北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集镇、夜市兴盛,元代出现纯纸币流通。e.明清商业市

8、镇兴起,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劳动力商品化,许多地域性、行业性大商帮形成。周秦至唐的城市布局实行坊市制,商业贸易受官府的严格控制。宋代城市突破坊市的界限,出现街市;时间限制也被打破,出现夜市;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增。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概念:资本主义萌芽 重农抑商 海禁与闭关锁国明中叶以后,在江南经济发达地区出现工场手工业,它是为购买劳动力增殖利润而进行的商品生产,并以自由雇佣劳动为特征,这就是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但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重农抑商政策始于商鞅变法,后被历代封建王朝延用,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封建社会初期推行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明清

9、时期强化则严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发展,限制了大规模工业化变革。明清两代政府颁布“海禁” 政策,禁止商民私人出海贸易;清朝更是闭关锁国,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渐失开辟世界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概念:百家争鸣及诸子百家 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其中诸子百家最主要的有道家、儒家、法家、和墨家,而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是儒家思想,道家学说构成了 2000 多年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百家争鸣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大

10、变革。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其中包含了民本思想;他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当今建立和谐社会具有现实意义。孟子将孔子的“仁” 发展为“仁政,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 的思想,被称为“亚圣”。荀子也提出“君舟民水” 的著名观点,他另一个命题“ 制天命而用之 ”具有唯物主义的思想,他是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概念:黄老之学 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初黄老之学占主导地位。汉武帝时,董仲舒发展儒学,形成新儒学体系。他的“天人感应”和“春秋大一统” 的思想以及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有利于汉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的巩固,得到

11、汉武帝的全面肯定和采纳。从此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导地位。3宋明理学概念:三教合一 程朱理学 朱熹及“格物致知” 陆王心学 王守仁的“致良知理学是儒学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其两大流派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它们都以“理”和“天理”为核心;但求“ 理”的方法上,前者主张“格物致知”,后者主张“发明本心”“致良知”;他们的本质意图都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南宋的朱熹是仅次于孔孟的儒学思想家,他的学术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很大。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概念:批判性特点 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衰落,是明清之际思想批判产生的根本原因。明朝思想家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

12、整个正统思想,追求个性解放,是反封建思想的先驱。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中,谴责君主是“天下之大害”、主张“工商皆本”的是黄宗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是对顾炎武思想的归纳,他和王夫之都主张“经世致用”。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科技成就概念:天文历法、数学、农学、医学的突出成就 四大发明及其传播和影响天文:战国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中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唐代僧一行主持实测僧一行长度,是世界历史上的第一次。元代郭守敬设计“简仪”,比欧洲同类仪器早 300 多年;他编订的授时历是中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数学: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国家。东汉的九章算术 ,标志着我

13、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体系形成。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数,这一成果在世界上领先了 1000 年。农学: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明朝的徐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他的农政全书体现了农书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先进性。医学:战国编撰、西汉成书的黄帝内经奠定了我国中医学理论的基础。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临床治疗学的理论基础。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四大发明主要经阿拉伯人传入西方,其中活字印刷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指南针运用于航海,为地理大发现和世界市场的开拓提供了条件。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

14、的发展概念: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书画汉字演变的基本脉络经历了由商周的甲骨文到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的过程。中国自古“书画同源” ,自觉的书法艺术和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都从魏晋时期开始出现,当时著名的书法家是东晋的王羲之,他的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东晋的顾恺之是中国画史上第一位有作品可考的画家。唐代是楷书的盛世,代表人物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草书是诸书体中艺术性最强的一种,在唐朝的杰出代表是“颠张狂素”。唐代还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鼎盛时期,盛唐画风的代表人物是“画圣” 吴道子。此外隋唐时期,敦厚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宋代文人山水画发展为独立的画种,而风俗画是当时画

15、坛的最大亮点,其最具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作品是北宋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 。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3文学成就概念:诗经和楚辞 汉赋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 “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唐朝的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是唐诗繁荣的重要条件。宋词的两大流派是婉约派和豪放派。元曲由散曲和元杂剧合称而得名。明清小说由唐代的传奇、宋元的话本发展而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崛起、扩大是小说繁荣的原因;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第一次把商人作为歌颂的对象加以描写;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丰碑是清前期的儒林外史 。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16、概念:元代杂剧 昆曲 京剧的崛起中国古代戏曲成熟的标志是元杂剧, “元曲四大家”中最著名的是关汉卿。明朝时形成的昆曲在 2001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京剧是乾隆年间徽班进京和道光年间“徽汉合流”的产物。同光年间,京剧走向成熟,迎来第一个繁盛期,涌现出“同光十三绝”;后来成为全国流行的最大剧种。五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雅典民主政治概念:希腊文明的开端 城邦 雅典民主政治的历程 雅典民主政治机构 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古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源头,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是希腊文明的开端。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的

17、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城邦特征是小国寡民,独立自治,公民政治。主要政体形式有民主制、贵族制和君主制等。最著名的城邦是实行贵族制的斯巴达和实行民主制的雅典。梭伦改革把雅典引上民主的轨道。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在雅典确立起奴隶制民主政治,他实行的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方法是“陶片放逐法”。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所有合法公民参加的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民主运作的新方式有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2罗马法概念:古代罗马政体的演变 十二铜表法 万民法 查

18、士丁尼民法大全 罗马法的地位和影响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公元前 6 世纪末;它也有公民大会,但最高的权力机关是元老院,掌握决策权。罗马共和国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是平民斗争的结果,但本质上仍然维护贵族利益。该法的产生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是罗马法的渊源(罗马的基本法) 。公元前 27 年屋大维实行元首制,罗马进入帝国时期。伴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原来仅适用于罗马公民的“公民法” ,发展为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万民法”。从 3 世纪开始,罗马法进入整理和提炼的阶段,最终形成严肃的罗马法体系;集中的代表是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皇帝时期的法律汇编,即民法大全 。它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形成

19、。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为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立法提供了范本。6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概念:泰勒斯 智者学派与普罗塔哥拉 苏格拉底希腊最早的哲学是自然哲学,代表人物泰勒斯。公元前 5 世纪,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智者学派产生,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思想的最初体现。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认识你自己”、 “知识即美德”是他的至理名言。近代中外历史一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概念:文艺复兴的兴起 文学三杰与十日

20、谈 美术三杰 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 新教 加尔文14 世纪文艺复兴兴起于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意大利,实质上是一次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主要冲击天主教的思想束缚,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短篇小说集十日谈(贯穿人文主义思想 )的作者薄伽丘与但丁、彼特拉克并称为文艺复兴前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是全盛期的艺坛三杰。兴起于德意志的宗教改革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它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被恩格斯称为“第一号资产阶级革命”。改革所创新教与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马丁路德是 16 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倡导者、路德教的创立人,他

21、的九十五条论纲揭开宗教改革的序幕,他的因信称义说实际上否认了天主教皇的权威。加尔文(法) 是“ 欧洲宗教改革的的第二位伟大人物 ”,他的先定论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2启蒙运动概念:启蒙运动的发展 理性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的思想及其影响兴起于英国的启蒙运动 18 世纪在法国发展到高潮,它以理性为核心,是欧洲历史上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思想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最大的不同是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他的思想对 18 世纪的欧洲产生巨大影响。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的核心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后来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

22、本原则。二人都主张君主立宪。卢梭主张“社会契约” 和“ 人民主权 ”,反对君主制度,是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德意志的康德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哲学家,他强调以人为本,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的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二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新航路的开辟概念:历史背景 东航和西航 地理大发现的影响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而 15 世纪“西欧人的发财梦做得很是时候”说明当时已具备海外探险和扩张的客观条件。首航好望角的迪亚士和最早到达亚洲的达伽马都是葡萄牙王室支持下的东航。西班牙王室支持下的西航中,哥伦布最早发现美洲

23、大陆是在 1492 年,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全球逐渐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概念:荷兰殖民扩张的手段 “海上马车夫” 英国殖民扩张的过程及其结果 “三角贸易”17 世纪上半叶荷兰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英国自 16 世纪末起,先后打败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到 18 世纪下半叶最终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在以黑奴贸易为中心的“三角贸易”,英国成

24、为 18 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奴隶贩子。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它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也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3工业革命概念:产生条件和珍妮机 蒸汽动力 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工厂制度 电气技术 内燃机 新通讯手段 垄断组织 世界市场的形成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必要前提是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确立,直接和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日益扩大。工业革命的显著特征是机器生产取代手工操作,最早采用机器生产的部门是棉纺织业,18 世纪 60 年代珍妮机的问世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瓦特的“万能蒸汽机” 使工厂突破自然条件的限制,加快了工业化步伐,是工业革命中影响最深远的成

25、就。它也推动交通运输业的革命,人类进入铁路运输的时代。工业革命开启了工业时代,使工厂制度成为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并推动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突出的特点是科学成为技术进步最重要的推动力;最显著的成就是电力的广泛应用,这使人类历史跨入“电气时代”。 应用技术上的重大成就是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它推动了石油工业的迅猛发展和陆空交通工具的重大发明(汽车飞机) 。通讯技术也取得多项突破(电话电报)。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垄断组织形成,同时影响到全球人类共同体的面貌。19 世纪末 20世纪初,通过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通以及武力威逼等方式,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三欧美代议

26、制的确立与发展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概念:议会制度的形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权利法案 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责任内阁制 1832 年议会改革13 世纪中期议会制度的形成是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条件。1640 年爆发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最终以“光荣革命” 的形式完成革命任务,是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政治保证。1689 年的权利法案 ,使王权受到议会的限制,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从人治转向法治。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王是“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行政的监督权。责任内阁制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内阁由议会选举获胜的多数党组成;其领袖担任内阁

27、首相,手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是事实上的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阁员对外必须全体一致,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1832 年议会改革,使工业革命中迅速壮大的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席位,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概念:邦联制的美国 美国 1787 年宪法 总统制和联邦制 美国内战独立初期的美国面临既要加强中央集权、又要确保共和政体的新问题,1787 年宪法因此而生。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确立了美国民主共和政体。宪法的联邦制原则反映了联邦政府与各州的权力结构,既赋

28、予政府强有力的权力,也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有利于地方的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分权制衡原则是宪法的核心原则;该原则使国家权力一分为三(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彼此相互制约与平衡。其中总统权利使联邦的行政权保持强有力的地位,是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所以美国的政治制度被称为总统共和制。宪法规定国会议员和总统由民选产生,这体现了宪法的民主原则。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概念:法国的共和历程 法国 1875 年宪法 德意志统一 德意志帝国 1871 年宪法自法国大革命期间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起,共和制与君主制反复较量。1871 年成立的第三共和国于 1975 年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

29、国宪法 ,共和制度最终得以确立。法国 1875 年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议会。众议院由成年男子普选产生,参议院间接选举产生;总统由议会两院联席会议依绝对多数票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法国总统和内阁掌握行政权,共同向议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德意志长期分裂状态,严重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从 1864 年到 1870 年普鲁士王国先后发动三次王朝战争,实现民族统一。这不仅解决了德意志的民族统一问题,也是一场结束封建割据的革命,但却保留了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传统。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

30、,君主立宪制在德国确立。皇帝是国家元首,由普鲁士国王世袭,拥有广泛的权力;首相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皇帝和首相真正掌握国家最高权力。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但任何法案须经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1 共产党宣言概念: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 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和 19 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要原因。1842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即科学社会主义) 的诞生。 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

31、原理,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2巴黎公社概念:巴黎公社发生的偶然性、首创性及其历史地位1871 年巴黎工人在祖国处于危难关头、本身遭到临时政府进攻的情况下发动革命,因此革命具有偶然性,客观上实践了共产党宣言中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巴黎公社的革命首创性体现在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革命实践,丰富了 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五近代世界科学技术1经典力学概念:伽里略 牛顿和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伽里略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他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这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1687 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提出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

32、定律等,建立起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经典力学体系。这是人类对自然规律进行的第一次理论性概括和总结,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2进化论概念:达尔文及其物种起源1859 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建立起生物进化理论,掀起生物学领域的一场革命;这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大事,是对神学创世说的有力挑战;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巨大震动。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概念:瓦特 电力的发现和发展瓦特制成“万能蒸汽机” ,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由此而来的交通运输业革命首先在美国取得突破:1807

33、 年汽船问世;1814 年世界上第一台火车机车在英国试运行成功。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电力作为新能源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理论基础。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是电力被应用的开始。爱迪生的众多发明推动了电力的广泛应用。电力的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彻底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六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1840 年至 1900 年间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概念: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扩大市场,以禁烟为由,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战败的中国被迫于 1842 年同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

34、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条约中最能反映英国发动战争的本质意图的内容是五口通商、关税协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自此中国的领土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中断,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 年英法联合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1860 年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求和。其间中国先后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外国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 资政新篇是中国

35、最早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1894 年日本挑起对中国的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接受马关条约 。这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其中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的规定标志着列强对华侵略从商品输出进入到资本输出的新阶段,沉重打击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19 世纪末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汇集成“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的兴起说明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900 年八国联军发动侵略战争,占领天津,攻陷北京。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联军胁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条约除去巨额赔款之外,其他各款突出反映了列强侵略中国的政治要求

36、,其中“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者加入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一条,标志着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从此,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辛亥革命概念:兴中会与中国同盟会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成立 临时约法 清帝退位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辛亥革命的成果孙中山成立的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它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中国同盟会的创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从此有了统一的政党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起义爆发并取得胜利,史称“辛亥革命”。全国十几个省响应起义,宣布独立;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1912 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3 月颁布的临时约法 ,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辛亥革命是是一场“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中国 2000 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