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馬勒(Margret S. Mahler)的分離與個體化(separation / individuation)理論,深刻地看見嬰兒與母親的互動部份資料引自客體關係與個體心理學Michael St. Clair 著 陳登義 醫師譯,依附理論強調的是親子之間的連結,分離與個體化理論則強調親子之間的界線,依附與分離一樣重要自體與客體的交互發展歷程,客體關係,外在他人的內在意像化並賦予慾力(libido)而形成他人不在場而在場的一種關係,兒童精神症,早發性嬰兒自閉症:無依附病童過度地孤立與冷漠、精神上未分離。兩歲以前共生性精神症:不願分離緊黏母親、身體上不能分離、精神上未分化。三至四歲。沒有界線的現
2、象,父母入侵心理世界,媽媽說現象!,自閉期( 0-1月):內在生理需求,不夠成熟。刺激屏障。有許多反證指出,新生兒的主動反應。(A. Bergman, 1999)用客體關係的立場來講,這頭一個階段是無客體的。瑪勒保留了弗洛依德對原初自戀的概念,而這正常自閉期間則是絕對原初自戀症之一。嬰兒逐步獲得一點點模糊的覺察,認為需求的滿足是無法由它本身來完成的,必須是來自自體之外的某些地方。,共生期( 1-5月):魔術共生,一體的幻想。全能感:世界與願望的一致性。母親的感知。愛的客體的意象和身體與精神自體的意象是從愈來愈增加的愉悅(好的)及不愉悅(壞的)的本能與情緒經驗浮現出來的。嬰兒逐漸發展出一身體意象
3、,而這內在感覺乃形成自體的核心。這些感覺仍是自體感覺的具體成形點,圍繞著它而形成一種自我認同的意識感(Mahler & Furer,1968,p.11)。,從生物移轉到心理生物,這很可能在三個月大時就產生了,因為記憶遺跡的存在可容許開始有學習而不僅是制約的心理形式。在這早期階段中,關於內在與外在自體與他人的分化尚未存在。我還未與非我分化清楚。客體關係的層級是屬前客體,但是在模糊的兩元單一體之內於母親身上的投注是一項攸關重大的要點,從那裡乃形成所有接下來的人類關係;這個階段所遺留的痕跡會跟隨著我們一生,孵化期( 5-9月):心理功能(辨識探索),依賴成熟、後仰檢視母親、陌生人焦慮。分化與身體意象
4、大約四或五個月大時,正是共生期的最高峰,嬰兒展露出似乎意味著分離個體化過程的開始。嬰兒會把它的身體和母親稍為隔開,並且藉發展出動作技巧從她膝蓋滑下來在她腳邊嬉戲以便開始和她分道揚鑣。大約七到八個月大時,嬰兒開始出現一種視覺上回頭檢視母親的型態以便作為定向點,這意味它開始從母親處做出身體與精神分化的一個重要徵象。,孵化會延遲或早熟,如果孩童有很強烈且不舒服的共生關係,那麼他可能提早孵化,很快進到分化期以逃避那不舒服的共生關係曾描述過一個小男孩,他並沒有從母親處得到足夠的共生性的情緒供給,他似乎能夠延長那共生關係而他自己和他的母親有時間去趕上。如果這個共生期太過讓他喘不過氣時或太過侵犯性時,那麼這
5、個分化就會產生各種程度不一的障礙。,探索期( 9-12月):爬行練習,母親隨侍在側。孩童愈來愈會冒險地離開母親,並且非常沉浸在自己的活動裡,似乎會忘卻了母親的存在。會有週期性回復到母親身上以求情緒的“再充電”(refueling),一種身體或情緒上的接觸。有些母親和她們的小孩似乎看重獨立的功能而可以就近給予再充電;也就是說,他們透過言語的方式維持聯繫與接觸,別戀期(12-15月),世界充滿了機會與新奇。與世界戀愛了。發展自體。,我”(“I”)的清楚心理,爬行,然後走路,身體上離開母親,這些能力在“我”(“I”)的清楚心理再現中扮演著一個重要角色。實踐階段大約是在一歲半左右可以自行走路時達到極點
6、此階段的學步小孩似乎最是相信他們自己的全能,這是衍生自他們自以為享有母親親神奇能力的自覺16到18個月大的期間,是發展上的一個主要關鍵點,此時學步小孩是處於自體的一理想化狀態的高峰,孩童和世界的甜蜜愛戀,直立走路且不需協助是人類個體化中最偉大的一步。直立的姿勢給孩童一個對世界全新的觀點自戀是達到一個高峰,但卻很容易面臨洩氣。此期間孩童的特質是自戀性的投注在他們的功能發揮上,在探索他們那膨脹的世界上,以及他們對跌倒的無動於衷。情緒高昂也來自避開了跟母親間的融合和涉入。逃開及被突襲、得到保證母親仍然會要抓住小孩似乎是學步小孩要形成自主性的方式。,復合期(15-24月):對媽媽重表興趣,跌跌撞撞,自己沒有魔法。世界的痛楚,帶來懷疑與分離。猶豫、掙扎、不講道理而煩人。母親的溫和在場。或是權力糾結。發展客體。,永存期(24-30月):形成永存的客體,物體永存認知能力的出現。客體永存的概念也發展出來。將媽媽的形象內化。並賦予慾力而形成客體關係。,安全基地Be present To be Not to 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