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人讲新闻】 今日说法选题如何挖掘深度战例生动啊 今日说法前制片人钱蔚谈选题策划 我们今天主要讲两个方面:一是采访前的选题的策划,二是前期策划中的采访与拍摄设计。如果有时间的话在后期制作和编辑的层面再简单沟通一下。 我要举的很多例子都是这几年今日说法的一些实例, 今日说法的节目形态可能跟我们很多在座的编导们所制作的法制节目的形态不太一样,但是据我所知全国各地的法制节目,很多都是以一个短片为核心报道元素的,不管是什么样的形态,我们的很多法制节目都需要讲一个七八分钟甚至二十分钟的法制故事,这样来看今日说法这个模式操作的成功和失败的这种教训应该有一定的共同性。 我先讲两个我们操作中的小故事。其中一
2、个故事是,有一天我审了一个编导的片子,这个片子主题做的是医疗事故,这个故事是这么讲的:一个小孩子突生疾病,家人打了 120,送到了贵州省宏伟医院,到了这家医院以后发现医院的条件不好,甚至小孩耽误了两个小时,才上了手术台,在这两个小时过程中家长非常着急。上了手术台以后,小孩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救治流血过多死亡了。在这以后,家长就跟医院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医疗事故纷争。医疗事故的审判是很常规的,都是一些常规的环节,双方展开拉锯战,最后终于判医院败诉。节目的最后,我们编导说这个医院非常不负责任,在此之前的一两天我们发现,这个医院已经死了两个人了,这小孩是第三个,他们都是家长在发现孩子生病以后打了 120,都
3、是被救护车运到了宏伟医院,都是因为宏伟医院不具备这个治疗条件耽误了治疗,所以死亡了,活生生的生命就这么消失了。这个故事的概要,主题是医疗事故。但是我已经把一些结构性的扣儿埋在了故事里面,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发现。 我们当时审完这个节目以后,我套用一句 CCTV 著名的主任陈虻的一句话,对编导说:我看完整个节目我认为你现在可以开拍了。陈虻的对编导经常用的很尖刻的一句话,你的节目我看完了,我认为你可以开拍了。编导实际上把这个节目的主题全部给糟蹋掉了。固然医疗事故是一个做了很多年还能不断发掘新意的话题,但是编导没有发觉这个选题当中最大的悬念点和最大的主题点根本不在医疗事故了,在编导最后两分钟的感慨:编
4、导在这个孩子死了以后已经发现这孩子死亡前两天已经有三个孩子死亡,三个孩子都同样是打了120,同样打 120 以后,被同样的救护车送到了同样一家医院,同样因为这家医院没有医疗条件延误了上手术台的时间死亡。这里面有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为什么碰到急救的时候打 120 都是这家医院过来,而为什么贵州省所有的 120 一拨全是这家医院出车,为什么没有治疗条件的医院能获得 120 的特权。由此我们调整了采访主题,不再做常规的医疗事故报道,而集中打在 120 问题,顺着 120 这个问题发掘下去,我们发现全国的 120 存在太多的问题。可以说是今日说法去年进行的这个报道,揭开了一个全国性对 120 报道的热
5、点。大家发现 120 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是高度垄断,有的是承包制,有的根本不具备条件,有的只有定点两家医院。北京的 120 比较规范,中心统一调配,距离近的医院出车。在很多中小城市 120 成了聚宝盆,而在这背后就是很多人的生命代价。 据此,我们调整了方向从新设置了这个结构。第一层故事是:打 120,救护车送到医院,因医院没有床位而死亡,简单概括后进入第二个高度悬念层面:很奇怪前两天有几个孩子同样原因死掉,把这个片子最具悬念的地方提出来,然后进入最具全面的事实调查,揭开谜底:这个地区的 120 全部这家医院去接,再调查,这家医院没有条件为什么他们接,这背后有什么,并详细展开这个孩子进驻的
6、过程。片子播出之后,在全国引起非常大的反响,央视包括新闻调查 、 整点新闻 、 道德关注都派出记者采访这个 120 的问题,因为大家发现一个新的领域。 今日说法也对这个做了好几期的报道。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故事。一个选题,什么是最大的卖点,什么是最具悬念的卖点,什么是最具生命力的卖点,什么是跟脉搏一起跳的卖点,如果你找不准的话一个栏目不可能有崭新的面孔。我们很多编导都知道一个话语,核心就是故事,你如何随着时代脉搏的跳动来开掘你新的卖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选题策划的问题。这是我们栏目操作的一个实例。 还有一个实例也是我们编导报选题讲的故事:有一天武汉公安接到一个举报,说是武汉有人在私造烟花爆竹于是检查
7、这个工厂。由于执法人员对爆竹不太了解,在检查过程当中不幸把整个工厂的非法爆竹全部引爆,引爆之后几个公安都牺牲了。于是公安部门就把非法制造烟花爆竹的人逮捕了,这个人提出要公安赔偿:我们家的房子都被炸了,公安要赔偿这个损失。公安想,他虽然是一个服刑犯人,他也有得到赔偿的权利,他也有跟国家公共机关打官司的权利,所以就赔了。按照我们栏目的程序,每一个申报选题的记者都要接受我们的审问。我们说,你用一句话概述这个故事的卖点。我们的记者这么概述:这个体现了一个服刑犯人的权利,他可以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赔偿。我说这本是一个让我们几个制片人热血沸腾的选题,但是这样一个十段的选题让你糟蹋成了一个六段选题。 我们就跟
8、他重新调整了故事脉搏,分成几个层次来讲这个故事。第一个层次:主题是警察英勇执法,犯罪分子狡猾奸诈,突出他制作烟花爆竹的恶果,这是为后面的主题铺垫。先讲警察英勇执法,烟花爆竹者制造多少烟花爆竹,我们警察多么英雄等等。第二层:警察在执法过程中殉职,我们一定要拍出警察英勇殉职之痛苦,渲染母亲失去儿子,战友们失去自己身边最好的伙伴,尤其是同时去的几个警察,眼看着自己的伙伴在工作中牺牲的那种痛苦的心态。第三层:本来是一个警察正当执法的故事,突然间已经入狱的嫌疑人提起赔偿,面对罪犯的赔偿要求,大家可以想象警方和执法者的感受:不接受,愤怒,以及观众对那种警方的感情放在一起,再进入下一个层次:很多人接受不了,
9、但是法律自有法律的公道。怎么个公道法,法律要权衡,到底烟花爆竹是怎么爆炸的,是它本来就会爆炸还是警方在正当执法中的不慎引发爆炸的。我们在前面情感铺垫充足的情况下,法律的力度一下子就体现出来了。同情归同情,但是任何人都要静心地面对法律事实和证据事实爆竹本来不会爆炸,因为警方执法中的错误不慎引爆爆竹,给一个公民的房子都炸掉了,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法律非常冷静的权衡,警方应该有什么责任,警方很冷静地面对赔偿。这是我们法律节目最追求情和法、情理法理、感情线和法律线的冲撞,这种冲突的题材,如果简单的处理成一个犯人有得到赔偿的权利,犯人有跟公共机关打官司的权利,就把题材内在紧张的张力就削弱了。在高度情感
10、的张力下,来弘扬法律的理性,这是任何法律节目最企求的一个境界。 这个选题具有内在张力,情感的巨大力和法律的理性的巨大力量两者有强烈的冲撞。按照我们的话来说是一个十段位的选题。这个节目还在编,我们相信能编出一个非常漂亮的题目。 选题的策划,并不是一个很神秘的东西,它就是对一个选题的各种卖点,各种元素进行一个准确把握的过程,法制选题是千差万别的。 今日说法虽然是一个高度模式化的栏目,每天都是一个法制故事,每天都是权威说法,但是这个法制故事却是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不同的选题的内在的逻辑是不一样的,不是说每个选题都要卖一样东西。我们常常问记者你想卖什么东西,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才能开拍。有的法制选题
11、它卖的是深刻,比如我刚说的这个例子,是情感和理性高度的矛盾。有的选题卖的是情感的气势,论深刻没有太多的深刻性,但是它处理故事能处理得荡气回肠,能把这个故事的悬念处理得高潮迭起。有的选题能处理得非常新锐,它涉及到国家最新最前沿的问题,如果能处理的很新锐是一个很大的卖点。有的选题可以卖新闻重大,故事性不强,也谈不到深刻性,但是一个重大的新闻,是百姓高度关注的问题。 法治进行时更倾向于公安定位,它在卖侦破悬念和现场感方面做到了极致。 法治进行时作为一个老牌法制节目,他们目前最可卖的东西,就是侦破悬念感和高度的现场感。定位准确,是法治进行时在北京市场,全国市场取得巨大成功最本质最关键的原因。 法律节目
12、千差万别。所谓策划,解决的就是一个选题问题。一个选题应该卖什么,以及如何围绕着你想卖的东西,组织你的调查段落和编辑段落。 现在做选题策划,实际上是越来越难了。比如马家爵案件的报道,我们刚开始是这么设计的,我们在案发时派出两队记者,分别去马家爵在老家和高校。我们很清楚的意识到,马家爵案破的时候是我们报道的时机。和新闻部硬碰硬根本碰不起,新闻部门的新闻机制是社教部门不能比的。所以必须要走我们的特色路线。我们预先做了很多的工作,马家爵的消息在海南一出来我们记者马上就去了,到了海南。我们就形成了三路记者组合的规模。新闻部门的人现派记者,到海南岛和广西,等来到云南的时候,我们广西云南记者组已经回来了。等
13、我们海南记者的一回来,因为新闻部门是传送回来的,我们是坐飞机带素材回来的,所以比新闻频道晚了一天。那几天马家爵的报道铺天盖地,我们再苦苦地探讨这个就事倍功半了。所以我们栏目做了一个决策,凡是碰到新闻部门全部频道去拼抢直播,全部各栏目上新闻的时候, 今日说法完全可以不派记者,我们就使用编辑的力量,采用一个媒体拼盘的方式。我们分析媒体报告的一致性和冲突性,最后得出我们总体结论。 如何形成节目中的独家视点,这是一个栏目都没有解决的问题。千万不要以为法制视点是法制节目的独家视点。因为任何栏目操作的时候首先不会放过法制,很多栏目都在做法制题材,没有人把法制的视角留给法制栏目。所以我们坦率地说,寻找独家视
14、角是今日说法的一个困惑。原本我们很平静,我们可以走第二、第三落点。现在却发现这很难成立。过去所谓的独家视点,就是你要说出一个令人震惊的观点,现在可能独家视点需要调动组合的力量,就是编辑的力量,通过组合和编辑在思路中体现独家视点的力量,这个问题现在还是没有解决。但是这肯定是我们法制节目制胜的一个方略,没有方略的话我们的选题开掘永远是无法跟很多栏目正面竞争的。 信息组合的方式是选题策划的另一个要点。本来很多选题报题的时候觉得很单薄,就依靠这个信息组合使选题可以成立。所以我认为,所谓的独家性,有时候已经不是采访的独家性,甚至不是观点的独家性,而很可能是信息组合的独家性。可能是谁组合玩儿得漂亮谁可能就
15、有生命力。因为已经选题已经不可能独家占有了。从今日说法的发展来看,以前我们独守法制资源,中央台就此一家法制栏目,案件没有人跟你抢。而现在这个局面不存在了。以后组合的力量将是一个很重的力量。 我举一个例子,在选题当中怎么运用组合的力量。我们编导报了一个劳工偷渡以色列的选题。单纯这个选题根本成立不了,因为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内容:两三个人想出国发财,没想到被蛇头偷渡到以色列做非法劳工,在以色列遭遇惨重,然后终于回国了。我们栏目在选题策划会上有一个要求:一个选题,我们论证到记者能基本成立才让他走,要论证到能给 60 分,按这个选题策划拍出来有 60 分了记者才可以出发。这个选题惟一的东西就是这几个人的口
16、述,他偷渡的生活已经没有材料展现了,在国外的生活也采访不到相关的引证,公安部门那边没有采取行动,蛇头没有破案。我们栏目是用组合的力量把这个素材救活的:第一个元素是:请当中的一个当事人到演播室来口述他所有的偷渡过程和当时在村里面偷渡很广泛的生活状态。第二个元素是:我们要求记者不管能不能找到蛇头,都要早一天去,因为村里面偷渡非常普遍,对偷渡村进行调查,展现这个村那么多人为了发财,产生了错误的观念要出去。但是有这个元素还不够,我们还需要第三个元素:记者跟以色列驻外记者联系,请他在以色列搜集一些图片,用当地的报刊报道呈现非法劳工的悲惨经历,此外还有第四个元素:采访国家有关部门,请他们展现一个合法的海外
17、用工,是怎么出境的。 选题的开掘法制记者必须掌握的一个真功夫。选题的开掘有背景的开掘,独家视角的开掘,信息组合力量的开掘,是一种是多元开掘模式。而可视性也是法制节目选题必须注意的问题。一个法制节目,不生硬地要求我们每天都要做出意义。比如说前一段时间,北京杀人的案子,我们结构上不做更多要求,首先把这个故事侦破过程做得好看。作为日播栏目,作为市场上的栏目,也许有时不必关注意义,也不必纠缠背景,而将注意力放在可视性元素上。 以上我们所说的这几种选题开掘模式相互涵盖的,它仅仅是提供一种思路和视角,拿到一个选题的时候,至少我们可以从这几个角度去想办法,怎么救活这个选题,怎么把第六段选题变成十段选题。法制
18、栏目的选题策划实际上就是一种从多方面去发掘故事,首先主题是什么主题?哪个是最大主题?卖什么主题?卖单主题还是卖多元主题?如果卖多元主题,是三个主题平均使用力量,还是一个作为主结构,其它主题是一个辅结构? 解决完主题问题,还要解决一个故事问题,你到底卖怎么样的故事?你怎么通过故事化的方式叙述这个主题?怎么讲这个故事?故事之后,还要解决一个人物问题,你用什么样的人物作为故事人格化代表?然后呢,你用什么样的情节来阐述人格的命运和人物的故事,戏剧冲突的手段,突出情节的张力?实际上选题策划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毫不神秘,但是要做好是非常困难的。 我们再来谈一谈前期拍摄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向大家推荐一本
19、书,华夏出版社出版新闻报道与写作 。这个是我最近刚发现一本书,它从操作层面上出发,讲得很具操作性。说到前期拍摄呢,可以说很多问题是今日说法之痛。如果作为一个老栏目, 今日说法长期以来一直在塑造拍摄的质量,但是没有能力实现得很好。面对很多批评意见,我们欣然接受,这几年以来, 今日说法是着眼于大市场的观点,我们的选题策划、前期拍摄、后期推广,都只以说法为卖点来提高收视率,而没有从媒介品质上,力求对今日说法做总体性的提升。比如说新闻调查 ,它就是以媒介品质为最大卖点的一个栏目。 新闻调查很多拍摄理念、程序和技术规范都与我们不一样。它具有更严格的新闻学本体的特点,因为它每个栏目有每个栏目的特点,今日说
20、法这几年收视率上是非常成功的,央视的排名一直在六、七名这个档次,收视率上应该说是很成功的。在拍摄规范上,我们是基本忽略了媒介基本品质的要求的,这一点是我们的惭愧,今天不妨拿出来,不管是惭愧也好,成功也好,教训也好,我们都可以讨论一下。有的东西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而且现在不准备改变,因为现在面对最大的问题,保持我们市场份额的问题,这是我们一直是必须高度追求的目标,所以目前我们服从这个主目标,为此只能牺牲辅目标。 关于前期拍摄,我准备说三个问题:首先简单讲一下采访问题;第二简单讲一下什么是故事,以及如何拍故事;第三我想讲一下今日说法前期拍摄,前期拍摄怎么进行模式化处理。 新闻报道与写作这本书对采访入
21、门操作性技巧写得非常深刻: 第一,不要在采访开始时一下子就提尖锐的问题,相反打破坚冰,解释你是谁,你正在做什么,为什么你要找他,说几句奉承话听上去很有效果。 第二,采访分为开放式问题和闭合式问题两种,开始的问题通常应该是开放式问题,从消息来源最熟悉的问题开始,提一些采访对象与你共同态度的问题,营造一种开放的气氛,不要一开始就闭合,用开放性问题转移敌人注意力。 第三,仔细观察并且倾听,采访对象的反映怎么样。他看起来是知无不言还是藏有秘密。他讲一个故事的时候可以打断他,问一个小问题,或者仅仅试试他的反映,你得仔细观察并倾听。 第四,通过你的问题,从采访开始就要引导敌人进入你设计好的思路,最好引入你
22、的思路。在逻辑上应该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在提一个尖锐问题之前,应有两三个问题做铺垫。不能像法拉奇,他可以第一个问题就问尖锐问题。他一般都采访国家领袖,第一个问题把人家吓了一跳:据说你们国家很腐败,我想请你告诉我腐败到什么程度。当然你不是法拉奇,没这份就别提这个问题。 第五,要不断提醒自己,内容是否已经足够,要补充什么,导语该怎么写,怎么切入,跟原来的设计思路会不会改变。 第六,不要忘记问关键问题。 第七,不能回避令人尴尬的问题。在问完了你想出来的全部问题后,问尖锐问题的时机就会到来。 第八,不要回避幼稚的问题。要让采访对象知道你也有笨的时候,你也不是无所不至,即使你做了准备工作,你肯定有不熟悉
23、失误的和笨的地方,这样采访对象会很高兴的填补这种差距,他的警惕性降低马上会跟你说很多。 第九,养成追问的习惯,比如:说你的意思到底是什么?你为什么会那样呢?通过追问使采访对象不断往下说下去。 第十,有时候改变一下谈话节奏会有助于采访。例如突然将你的笔记本放在一边,营造一种问完了的假象,突然对一个不相关的问题表现极大的兴趣,但是在做完这个戏以后一定要再回到敏感的问题,一个突然的停顿是非常有用的,当采访对象说了一段话以后,如果你面带暧昧的笑容看他几秒钟会使他不安,这种不安会使他不假思索地说出很多关键的内容。 第十一,千万不要因为采访对象说无可奉告便放弃那个问题,那仅仅是攻坚战的开始,你可以表现得好
24、像是误解了他的话,稍稍改换措词后重新提问。如果他依然拒不开口,你可以表现得他误解了你。第三次的时候假装他不会拒绝这个问题,根据他的拒绝提出一个令人为难的结论。 第十二,偶尔你最好的采访可能来自采访对象认为采访已经结束的时候,当你要说再见的时候,采访对象经常会放松下来,说出一个根本没有事先准备的话,因此在离开大门之前都要保持警觉。美联社的记者就说,采访的宝石可能在笔记本合上之后才到来,根据工作经验我发现在这个时候获得的东西可能比在采访的时候获得的东西还要多。 以上这是这个采访的几个入门的要点。这本书也是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系的教材。 今日说法节目里面罕见好的采访,这正是我们多年非常痛心的地方。新闻界
25、的采访很见功力的, 今日说法的记者有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今日说法的片长很短,容不下大量的同期,最简洁的方式就是解说词,所以罕见采访能力强的好记者。经常节目做成以后,平面媒体已经报完了,电视媒体把它又叙述了一遍,毫无好奇心,毫无置疑感。有时候我问记者:你提一个问题的时候你好奇吗?如果不好奇干吗还要提问?你都不好奇观众能好奇吗?你都没有期望值观众能有期望值吗?这的确是非常要害的问题,因为好奇心和置疑这两点我认为是新闻记者最基本的素质,没有好奇心,没有置疑的那种感受,根本无法做记者。真正的记者两个最基本的素质,请大家记住,一个好奇,说起来很简单,没有好奇心的人你绝对不是好记者,一个置疑,太过于相信事
26、实,不会置疑事实的人不是好记者,无数好报道就是这么置疑出来的,在传统教育体制之下,我们习惯什么于相信,我们记者出去以前看了平面媒体的报道了,他带着先入为主的观念找自己想要的东西,走一圈之后就完了,他根本不带着好奇心的感觉,感受一下这个案件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个人物到底真正是什么样的状态,这个事到底为什么会这么走向,他失去了这个好奇心,失去了这个置疑感,这在今日说法发展过程中将是一个重大的障碍,我们会把今日说法记者的采访培训放在很重要的日程,采访解决不了,永远不能成为一个好记者。 在新闻学经典的理论当中事实是要分类的。第一是当事人事实,当事人怎么给记者说事实,当事人怎么告诉记者事实,这是当事人事实
27、。第二是证据事实,证据展现事实是怎么样的事实,这个脚印有多大,暗示这个案犯多高。第三是记者事实,第四客观事实。很多时候我们可能达不到客观事实,尽管客观事实是我们所追求的,实际上我们在很多的新闻报道中,我们告诉观众的只是记者事实,未见得是客观事实。记者事实是我们是根据这些不同的事实手段得出一个记者对真相的判断,很可能是一个伪事实。我们要区分几种事实层面,今日说法里面经常有的错误,就是把当事人事实当成客观事实。采访中把王大妈说的事实当成记者事实告诉观众了。所以在记者采访回来以后我们纠正了很多次:你可以说,从王大妈的采访来看,当时她说她打了五场官司;从王大爷的角度来看,王大爷认为,王大妈这个纯属怎么
28、样;从他们流下来的文件看到什么。采访中一定要分清楚那些是亲眼目睹,哪些是别人说的,哪些是当事人事实,不能把当事人事实偷换概念成为一个记者事实,否则整个报道的客观性就损失殆尽。 前期拍摄中,采访是基本功的基本功。不管是任何形态的法制栏目,纪实的也好,娓娓道来的也好,庭审的也好,娱乐化的也好,人物短片也好,采访都是最基本的功夫。 第二,我想说一下什么是故事,采访中如何发现故事。我们记者出去采访的时候,出去拍摄的时候,必须知道哪些东西构成故事元素,做新闻的和做专题的差别在什么地方,拍摄的着眼点着力点在什么地方,这些问题不解决的做出来就是一个大新闻稿。我觉得我们在做法制报道的时候,也要鉴别什么是好故事
29、,怎么设计故事的拍摄。 比如说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有一个朋友他拍一个纪录片的时候,他跟踪一个主人公大概是国际友人马海德。他跟踪马海德夫人到浙江拍一个传记片。因为他到浙江以后浙江新闻晚上要发一条新闻,浙江新闻台的朋友就跟他说,你拍专题的肯定拍特别多,你拍见天下午的仪式我就不拍了。拍完后把带子给新闻部的朋友了,他晚上打电话说你拍的什么东西,我拿你的东西根本剪不出一条新闻。他给他的素材有两盘带子,一个仪式一共拍了 90分钟,为什么 90 分钟的专题里面却剪不出一条新闻?这就是我们这个社教中心的主任高峰在艺术片的审美意识一书里面写到的故事。在这个故事生动的阐述了什么是新闻拍摄,什么是故事拍摄。对于马
30、海德这夫人这样一个欢迎仪式,新闻要排东西是时间、地点、人物,哪些人参加了仪式,都要把前面的领导晃一圈,整个会场有多大,到会人晃一圈。然后整个仪式的程序是什么样的程序,先是谁讲话,后是谁讲话,最后又怎么给马海德夫人什么样的待遇,什么样的程序,要求得非常非常清楚。这是新闻的必须的要素。而高峰拍的什么东西呢?他是做纪录片的,他整个仪式用了大量的镜头,中景、近景、特写,拍了马海德和他儿子相互搀扶着走入会场的场景,大部分表现的是颤抖的手,风中飘舞的白发,大部分是拍感情的,他虽然拍了整整两盘带子,但是新闻部的同事却剪不出一分钟的新闻。这个故事把新闻和纪录片的差异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个故事我经常给我们的记者讲
31、,咱们做专题的有专题的拍摄手法,不是元素拍到了就行了,而是元素要有情绪,元素要有铺垫,元素有元素心理的展示,背景的拓宽。 高峰在这本书里面还写了另外一个故事,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社教中心的主任特别喜欢抽烟,高峰说他有一天这只手在家里干活被扎了出血,这个手指出血出得很厉害。他下楼去医院,这个下楼去医院这个过程看似一个很平淡的故事,但因为我们这个高峰主任是特别喜欢抽烟的人,他已经下楼了,却想到:我要去医院,去医院我要等着看病,我哪离得开烟呢?一边手指血流如注,一边跑上楼拿烟去了。一个烟民生动的故事就出来了。这就是一个好故事,他把一个人物的性格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了。这两个例子对做电视有非常大的启蒙意义,
32、一个是告诉我什么是新闻,什么是专题,一个例子告诉我什么是故事。 法制节目前期拍摄的时候,你要搞清楚你是用专题的方式拍摄讲述你的故事,不是简单的新闻拍法,同时你还要清楚什么是故事,什么是故事的主题之笔。在我们的栏目里面,记者拍了很多农民打官司的节目。我自己也拍过一个农民打官司,当时我曾经有一次从农村回来以后回到县城了,第二天准备回北京了,我突然觉得这个片子不过瘾,为什么不过瘾,我在想一个问题,我拍完农民打官司了,我并没拍到它的判决书,有一个巨大的好奇在我心浮现了:他把判决书放在哪了?一个农民第一次遭遇官司,第一次跟法律打交道,我想看他把判决书放在什么地方了。一个重大的好奇就吸引我第二天又回去。当
33、时我记得我们走了四个小时的路程拍这个问题。四小时以后到村口,我终于拍到了自己非常开心的一个段落:我问他你判决书放在什么地方我看一下,他一下就兴奋起来了马上说我带你去看。他带我穿过他们家的楼,他们家三层楼,农民家的这个房子好几层进深。到了三进以后,从一楼到二楼,二楼到三楼,到最里面的一个房间,最里面一个房间是套间,最里面的屋子,这个屋子里面只有一张床,什么都没有,从床下拿出一个大箱子,小箱子里面是一个藤箱,里面是纸箱,有一个小木箱,终于判决书拿出来了,同时跟判决书放在一块的是钱,他们家孩子的城市户口,他们家孩子的成绩册。这个让我兴奋不已:农民那么珍视合同,那么珍视法律,你们当官的干吗去了,一个长
34、镜头,带我们找合同这个长镜头,我剪片子都留下了,这是过瘾无比的镜头。 后来我们播出以后,有记者做一个农民因为合同打官司的案子,我把这个故事说给他听,他于是也拍农民找判决书给他看。但他这个没有像我拍的那么珍惜,拍开箱子拿判决书一点感觉都没有拿出来。我看过以后说:这是你自己放的吧?他说你看出来了。我问他你展现农民珍视合同珍视法律难道没有别的手段了吗,我又启发他,什么样的故事可以抓,后来他终于跟我说,太可惜了,为什么,这个农民在田头的时候给他背判决书,当时他没开机。这个农民是个安徽的农民,在田头背判决书的时候,用一个质朴的语调背法律文书是多有张力的一个画面。他是什么学理,小学没毕业,他能把判决书背出
35、来,而我们却没有拍。所以前期的设计,真是宝中之宝,但这种设计当然必须是真实的。 前期故事拍摄,抓什么样的元素,这是跟记者的新闻素质与人文训练是密不可分的。有的画面要靠性格才能抓来。在前期拍摄中,抓什么样的东西最有张力,抓什么样的东西构成故事元素,这是每个法制记者在出发的时候和在现场的时候都必须解决的问题,我自己曾经也做过尝试,我拍一个农民群体打官司。如果我只讲一个群体的故事根本记不住里面每个人是谁,这个故事就毫无张力。那次拍的时候我就把这个群体的人做了一个分类,我设定中间一个是领导者。他是这些农民中惟一的小学毕业生,我把他当作村里的知识分子来拍,采访他的时候全在船上,因为是水乡,用划船这种轻盈
36、和他划船的自由境界展现村里知识分子的独有的智慧。 第二个人是在农民群体遭遇一审失败的挫折的时候站了出来的人物。这个人的采访全部用黄土地做衬托,然后他的出场全用锄头声作为背景。第三个人是叛徒,打了一半官司走了,就不打了,我就特意把他放在他们家一个光线半明半暗的角度。三个人物性格一下子就出来了。所以前期拍摄采访,一定要靠记者的匠心去设计,你把人怎么放?你把这个核心拍他的什么部位?展现他什么性格?这都是有讲究的,千万不要以为所有人板凳一坐,对镜头采访。人物场景根据人物的性格来设计,这才能够做得鲜明。 还有一个问题,也是我们栏目存在的问题,拍得太干净,剪得太干净,干净流畅让你讨厌极了,毫无生命力量。举
37、个例子,我们的记者做了一个土地的案子,这是我们栏目绝对独家发现。2 千亩土地被政府非法征地,非法占用。采访中有这么两段,征地的政府不愿意出面,而用一些公司的名义抢夺农民的土地。同时这些公司用什么样的名义去征地呢?盖宿舍楼。但是这些公司 90公司不存在的,政府造假文书,工商局查不到根本不存在。记者非常干净地把事实讲出来了。改片子的时候,制片主任跟他讲,应该把结论过程化,把结论悬念化。那么漂亮的悬念段落,为什么那么轻率地把结论给观众了呢?变成另外一个片子,政府说不是他们征地,记者对这个情况进行调查,记者先打电话,我们现在看到的征地表上填 A 公司的电话,打过去说这个电话号码不存在,然后打邮电局说没
38、有存在这个电话号码,A 公司很清楚了。再打 B 公司,其实都很简单,去工商局一问就清楚了,但是这样就没有悬念了,这是一个重大的悬念之笔,让观众看:A 公司怎么假的?B 公司怎么在工商局查不到?C 公司这个注册地点根本没有这条街,怎么填这条街上?不断出现新的问题,悬念层出不穷,最后说 90都是假的,那么漂亮悬念的一个段落就成立了。我们拍得太干净这个东西,90公司就假的一句话,就把真正的故事都牺牲了,只能看到理性的力量,看不到调查过程的力量,看不到顶点感性力量的渲染,就是因为它太干净了,不懂得什么叫故事,不懂得什么叫悬念。 还有比如征地的公司的名目是盖办公楼,但仅存几家真实存在的公司,这家只有 8
39、 个人,这家只有 14 人。 F 公司是真的, F 公司当时以建宿舍楼的名义要下这块地皮的。但记者发现 F 公司才有 5 个人,这样一下子幽默感就出来了。这个过程的推进,剪得不要那么干净,不要那么漂亮,多点悬念感,晚一点儿解密,从容一点儿。这个片子一下片的非常非常好看了,所以我觉得什么是故事,故事怎么拍?拍时怎么设计?抓住哪些放大?核心段落怎么作为你的总结路线,这都是前期拍摄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前期拍摄根本不清楚,故事元素是什么东西?你不清楚这个故事怎么组织素材的话,那你拍出来的可能是白开水一样平淡的。 今日说法的片子大量的白开水,很多段落设计来的,当然设计不要违背新闻真实,包括我们去 A、B
40、、C、D 四个公司,分四个手段揭穿假公司都是设计出来的,故意使用了几种不同的手法,解密 A 假,B 假还不够,C 也假的,C 假还不够,D 也是假的,这样的话故事人物全部出来了,所以前期拍摄中,带有设计理念去拍故事太重要了。不设计就随便去拍的话,带不回来好东西的话,这是前期拍摄第二个问题。 最后我再非常简单讲一下第三个问题:我们认为基本的电视表现手法都是不神秘,就那么几种。每个栏目都在用组合的方式来完成最基本的表现手法,有的栏目组合 A、B,有的组合 B、C ,毫不神秘。 新闻调查最强两点,第一点是采访,这构成整个 新闻调查的脸面和品牌;第二个是新闻调查的空画面是最优秀的,规整之至,都是最好的
41、摄像,只要一看画面知道是这个栏目。 今日说法不一样,走的是轻盈一路, 今日说法宁可牺牲一点品质,要让自己的步履轻盈,所以我们把前期拍摄模式化,我们要求记者做一种操作规程,出去拍故事的时候,你必须使用以下几种手法。作为一种强制性的规范,甚至摄像记者也必须执行。 第一是采访,采访无需赘言,每个节目都需要采访。 第二空话,我们切忌无意义空话,很多空话是毫无意义的,不能使用无意义的空话。 第三个大量意境画面和写意镜头的使用。 今日说法目前的一个特点是,它是介于新闻和专题之间的栏目,允许我们用写意镜头和意境镜头。用这点来补我们的采访。 第四是说法的一个看家宝纪实段落。纪实段落的运用,这是任何栏目都需要的
42、。但是在拍一些过去式的案情里面,记者为了省事不再追求纪实段落,简单采访回来就交差了。我们的运作规程和模式要求记者必须有纪实段落。也可以自己营造这些段落,通过不违反新闻手法的段落,双方当事人我们力求营造双方当事人见面的氛围。比如说对已经过去的事实,我们力求采取一切还原现场的方式,但是到现场的时候,不是第一现场了,因为时间已经不是第一时间了。 今日说法有个拍摄风格:一定要把当事人拉到现场去复员。当时我在这儿,歹徒在那儿怎么样,后来我到了这儿,当事人是什么样的情况,.一定要当事人力求复员现场的感受,想办法用电视化的手法,去复员现实感,尤其是第一现场,这构成今日说法拍摄模式很经典的一个部分。 谈到纪实
43、采访这一块,还有一个问题面对常规不接受采访怎么办?这一点来说,因为纪实需要对方配合,接受你的采访,我们现在目前面对如果有人不接受采访这种情况,我们也形成一套操作规程。比如说我们要求记者,找不到第一当事人你去找第二、第三。你一定找到代表人物。有一个记者在我们指导下,在深圳拍摄一个实录,他拍全方位寻找对方,对方不愿意接受采访的过程。当事人状告一个死去孩子的母亲,他告这个孩子的母亲赔偿他的车,因为交通道路责任人是孩子,司机没有责任,为了捍卫这个合法权益,让孩子母亲赔他的车。事件一出来,整个深圳市沸腾了。记者的全程记录追寻当事人的过程,今天答应记者采访,不愿意出面了,明天说好了,又躲了,全部记录下来以
44、后,片子又深刻了,展现的是一个人,目前的伦理道德环境背景下,面对合法权益的,对法律一种挑战。所以我们要求必须做到全过程的实录。 我们如果找不到对方,要尽可能用对方的静物说话。法制记者必须注意的一点就是要学习用档案说话,用笔录说话,用静态的物件说话。这是必须过关的一个本事,他在口录上怎么说,他在记录上怎么说的,你必须寻找到对方的一切痕迹,让对方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第五就是情形再现。我们今日说法有一个基本的质量要求,重意境的情理再现,比如打架的时候表现双方的动作,我可能拍门的颤抖,月光下影子的这种动作,我绝对不会傻乎乎就拍两个人在打。 以上这五种模式要求给我们帮了很大的忙,使我们节目讲述的手法相对
45、鲜活,使收视率有了强大的保证。在前期拍摄过程中,各个栏目根据自己不同的情况不同的要求,把拍摄手段进行模式化处理,这可以使记者熟练掌握各种拍摄手段以后形成一种概念,一种模式,随手拿来可以用。 我们今日说法节目制作的三个阶段:选题策划,前期拍摄和后期编辑,今天讲前两个阶段,尤其第二个阶段,前期拍摄的前期采访问题,设计故事的理念,谈了说法几种所谓的拍摄故事模式和处理手段。法制化节目千差万别,但是有一些最基本的共性还是一致的。只要看今日说法就知道我们面临的问题可能是我们很多法制节目面临的共同问题,竞争太大了,创新的动力不够了。下一步法制节目怎么走,怎么赢得在各个法制栏目中的竞争,和与其他的栏目竞争,这可能是我们大家共同面对的课题。 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些经典语言 一个选题,什么是最大的卖点,什么是最具悬念的卖点,什么是最具生命力的卖点,什么是跟脉搏一起跳的卖点,如果你找不准的话一个栏目不可能有崭新的面孔。我们很多编导都知道一个话语,核心就是故事,你如何随着时代脉搏的跳动来开掘你新的卖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选题策划的问题。 选题具有内在张力,情感的巨大力和法律的理性的巨大力量,两者有强烈的冲撞。 选题的策划,并不是一个很神秘的东西,它就是对一个选题的各种卖点,各种元素进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