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近代史几个问题一、 世界近代史为什么以 1500 年为起点?1.世界近代史就是一部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向全世界扩张并由之在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和反响的历史,而导致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的一系列变化、一系列事件,几乎都与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有关.特别是地理大发现直接诱发了商业革命和西欧诸国的海外殖民扩张,对于西欧资本主义工业化起了最有力的催化作用.没有地理大发现,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更没有随之而来的世界历史向整体发展的根本转折.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发生在 1500 年前后,因此,以 1500 年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是合乎历史发展的客观实际的.2.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的历史,也就
2、是从地区隔绝向世界形成统一整体过渡的历史.只是随着地理大发现,西方国家的海外殖民扩张,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过去长期存在的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相对隔绝状态才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被打破,整个世界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才逐步形成为密切联系的、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的一体.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以 1500 年作为世界近代史的起点,也是适合的.3.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因此,世界历史近代与古代的分期断限,应该以有世界意义的重大经济形态变化为主要依据.1500 年前后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等,导致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引起了遍及世界各地区
3、的社会经济的重大变化.因此,以 1500年作为世界近代史的上限,是合乎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二、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1几个概念:生产力:人们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实际能力,它表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三要素是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其中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统称生产资料)。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关系,它表示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它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以及由它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其核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经济基础: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的总
4、和。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政治、法律等制度,以及同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如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哲学等方面的观点。2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决定着一切社会矛盾,它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两对矛盾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构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决定和制约着社会形态内部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另一方面,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反过来影响和制约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发展,生产
5、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最终解决,必须依赖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解决。3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过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以生产力为起点,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使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越来越不能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变革的客观要求又导致上层建筑领域的变革,并且只有通过上层建筑的变革才能实现生产关系的变革;新的上层建筑的建立,保证了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新的生产关系则促使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整个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从生产力发展到生产力解放的过程,实质上可以归结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从生产关系
6、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又到新的基本适合的循环往复,形成了生产方式依次更替、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变革和发展的历史。4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形态是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更替的原因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社会形态发展是由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来推动的。社会形态的变化总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并最终推动上层建筑和整个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依次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等社会形态的更替。三、奴隶贸易的兴与废1.奴隶贸易兴起的原因:美洲印第安人大量死亡、逃亡或
7、遭屠杀,造成美洲矿山、种植园的劳动力奇缺.贩卖奴隶可以赚取高额利润非洲黑人能适应热带气候下的劳动,具备种植热带作物的技术.2.奴隶贸易的概况:时间:开始于地理大发现后的 16 世纪初,18901891 年布鲁塞尔国际会议通过的禁止奴隶贸易总决议书,标志着大规模奴隶贸易被废止. 奴隶贸易前后持续了约 400 年.国家:葡萄牙人是最早的奴隶贩子,英国人是最大的奴隶贩子(由 16 世纪中期霍金斯开始),17 世纪贩卖黑奴的主要国家是英国和法国.掠买黑奴的主要手段:直接掳掠.商品交换.即先用武器和手工业品诱骗非洲沿海一些部落的酋长,挑起部落间战争,再用武器和手工业品从获胜方手中获取战俘.形式:三角贸易
8、.即载运武器和手工业品从西欧港口出发,到非洲后换取黑奴,接着把黑奴运到美洲贩卖,换取金银和物产,最后把美洲物产运回欧洲销售.一个周期约半年,可赚取 100-300的利润.3.奴隶贸易的影响:给西方国家带来了巨额利润,促进了西欧一些城市的繁荣.黑奴成为美洲农业特别是种植业的主要劳动力,促进了美洲的开发,为殖民者带来了大量财富,还为欧洲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这些因素为欧洲的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使非洲人口大减和劳动力缺乏,造成非洲农村凋敝,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因缺乏劳动力遭摧残,饥荒不断,成为“黑暗的大陆”.此外,还破坏了非洲人的伦理道德,挫伤了非洲人的进取心和创造力,使许多非洲国家部落瓦解,部
9、族、宗教矛盾尖锐,引起各国间民族纠纷不断,为西方进一步侵入和瓜分非洲打下了基础.4.奴隶贸易被废止的原因:两次工业革命开展期间,工业资产阶级需要采用新的剥削方法获取利润,要求在非洲占有殖民地的同时,利用非洲劳动力获取更高利润,认为奴隶贸易在经济上并不划算,因而反对奴隶贸易.废奴运动的发展从思想上为终止奴隶贸易奠定了基础.工业革命开展后,欧洲手工业者和农村小农大量失业和破产,他们和印度、中国等地的移民一起,缓和了欧美因废奴造成的劳动力紧缺状态,从而使奴隶贸易失去了市场. 美洲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破产是终止奴隶贸易的重要原因.例如,美国南北战争后废除了奴隶制,使奴隶贸易失去了一个最广大的市场. 美洲
10、黑人和非洲人民数百年的英勇反抗、不断起义沉重地打击了西方殖民者,加速了奴隶贸易的灭亡.问答题(九年级部分)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作用及影响: (多分值答三点 )( 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由 “蒸汽时代 ”进入“电气时代 ”,电器产品深入到生产生活多个领域;( 2) (此处可作汽车飞机的共同作用)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促进交通运输事业更大的发展,扩大了人们活动范围,加强了交流,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引起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力地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3) (政治经济上的作用)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
11、展。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2为什么说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在日常生活中 ,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给你或你的家庭带来了哪些好处 ?对此你有何感想 ?( 1)工业革命中 ,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制造,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2)好处: 电报、电话等信息传递工具的发明,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 电视机、照相机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洗衣机、电冰箱减轻了人们的家务劳动。( 3)感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 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3英国 权利
12、法案 和美国 独立宣言 在主要目的上有什么不同?在哪些原则上是一致的? 权利法案 是为了限制王权,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独立宣言 是为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一致:在宣扬资产阶级民主和权利上是一致的。4可以说,推动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有三大杠杆,即:政治革命、思想革命和科学革命。试就这三个方面各举两个事例,分别说明它们是怎样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 1)政治革命 :英国和法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 ,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从而促进了两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举其它如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俄国 1861年改革或日本明治维新也可以 )( 2)思想革命: 15、 16 世纪,
13、欧洲兴起了以人文主义为核心思想的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文化基础。 18 世纪,以法国为中心,启蒙运动兴起,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3)科学革命: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产生,自然科学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逐渐解放出来,获得极大的发展,而科学的发展,反过来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如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举其它事例也可)5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 “人 ”和 “世界 ”被发现的时代,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人被发现 ”指文艺
14、复兴运动“世界被发现 ”指新航路开辟 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以现实的人为中心,反对神权的人文主义思潮,冲破了封建教会的精神束缚,激发了人们的创造精神。 新航路的开辟 P61625概括指出从 14 世纪到 19 世纪初期,在欧洲历史上有哪些重大的事件在冲击着欧洲的封建秩序?文艺复兴运动、新航路的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对外战争、工业革命。6 “1640年革命和 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仅好似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产生了欧洲社会的新政治制度 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国和法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
15、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马克思( 1) 1640年革命和 1789年革命开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1640年,查理一世召集议会开会,筹集军费,议员们要求限制王权,掀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1789年 7 月 14 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2)材料中的 “旧政治制度 “和 ”新政治制度 “分别是什么?旧:封建专制制度 新:资本主义制度( 3)材料中的 “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是什么?为什么说 ”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 ”要求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权。因为它们打击和削弱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推动了欧洲历史的发展进程。7请根据下列提示举出相关的重要文献的名称。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
16、行了明确的制约 权利法案 宣告北美 13 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独立宣言 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人权宣言 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 1787年美国宪法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的资产阶级法典 法典 8新经济的出现是否说明美国已摆脱了经济危机?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美国进入了新经济时代,经济持续增长。一些人据此认为美国经济似乎已经超越了市场经济所固有的繁荣、危机、萧条、再度繁荣的周期性变化,永久保持美国经济的繁荣和稳定是可能的。但实际上,美国经济的这种新迹象只是现象而不是本质,它并没有使美国经济发生本质性的变化。作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的超级大国的美国
17、,仍然摆脱不了资本主义经济所固有的基本矛盾的影响,自然也无法摆脱经济危机。9从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要重视科技教育;经济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的生存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要注意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要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要抓住信息化带来的机遇,加快发展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等。10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从发展过程上看,五六十年代出现繁荣,七八十年代遭遇危机与通货膨胀,90 年代稳定发展, 21 世纪初又发生经济倒退,这显示了美国经济发展的周期性。从实力地位上看,尽管发展
18、出现波折,但美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仍处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前列,是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从主导产品上看,经过了传统工业到新兴工业再到信息产业的发展过程,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高。11经济全球化是怎样形成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有哪些?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高科技的推动下,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各国、各地区之间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从总体上看,世界经济逐渐形成了一个整体,这就是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面临的问题:合理利用资源、能源问题;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问题;控制人口增长的问题;开发利用空间、海洋问题;毒品蔓延、国际恐怖活动
19、猖獗、核武器扩散问题等。12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哪些利与弊?有利方面:对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发展民族经济是一个良好的机遇,抓住这个机遇,一定会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活力,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弊端方面:由于经济全球化发展速度过快,市场破坏作用膨胀,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以及我国的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等原因,又增加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难度。13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生产力的巨大促进作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往,提高劳动生产率,人们主要是依靠提高劳动强度,而在新科技革命的条件下,则主要是通过生产技术的进步、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不断提高来实现。因为整个生产力的提高主要依
20、靠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以,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当代科技进步已经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14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时中国正处在什么时期?为什么中国没有借此机会得到发展?在网络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之际,我们应汲取什么教训?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时,中国正处在解放战争时期及新中国建国初期。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刚开始时,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长期侵略和旧中国统治阶级腐败无能;建国后,帝国主义国家长期敌视、封锁,中国没发展科技革命的环境和必要的交流;受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影响,犯了严重的 “左 ”倾错误,没有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教育事业常受冲击,科技发展机会丧失。教训:要重
21、视知识、重视人才,抓住机遇,发展科技。15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三次科技革命给各国经济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对此,你得到何启示 ?我们要确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积极推进科教兴国战略,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扩大开放,跟上时代潮流,促进我国生产力出现飞跃发展。16你能比较一下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阶级,革命的任务和结果吗? 领导阶级:英国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美国是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主,法国是资产阶级。 革命任务:英国和法国是要推翻封建君专制,发展资本主义。美国是要推翻英国的殖民压迫,发展资本主义
22、。 结果: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美国建立起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联合政权 联邦政府,实行总统制,保留了黑人奴隶制度;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当时最大,最彻底的一次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17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何新特点?两次工业革命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哪些共同的影响?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哪些直接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特点:科技成果迅速应用到工业上,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开展,以美德为主;从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开始,推广到重工业、轻工业的各个部门。二次工业革命的共同影响:( 1)生产力的巨大进步。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拥有 “世界
23、工厂 ”的称号;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生产力高度发展,资本主义进入它的成熟期 帝国主义阶级。 ( 2)生产关系的变革。第一次工业革命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阵营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与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这是资本主义范畴内为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进行的生产关系的阶段性调整,它将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对近代中国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加强了海外殖民扩张,为开辟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级。帝国主义加紧侵华,先后发动了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
24、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发达国家有技术、资金,可劳动力太贵,资源缺乏;而发展中国家资源丰富,劳动力多,可技术落后,缺乏资金。你认为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发达国家可以利用自己的资金和技术优势直接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办厂;发展中国家也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招商引次,使丰富的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通过经济合作,实现资金、资源、技术、劳动力优势互补,使不同国家的经济共同发展。3世界史复习一、地理大发现古代丝绸之路与新航路之异同同:1、都是沟通东西方的商路;2、都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联系;3、都丰富了双方的物质文化生活 -宗教;4、都涉及海上交通;5、交往范围都包括欧亚非
25、三大洲异:时代:前者开通是在古代,后者是由封建向近代过渡时期;根源:前者是自然经济的发展,后者是商品经济大发展;直接:张骞出使西域,后者是商业危机促使开辟;路径:前者海陆兼有,后者海路;范围:前者欧亚非三大洲,太平洋和印度洋,后者增加美洲和大西洋交往方式:前者和平友好往来,后者血腥暴力侵略掠夺;交流内容:前者土特产品,科技发明(如造纸等) ,后者金银、劳动力、廉价商品原料等;结果:前者是双方受益,后者对西欧来说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对亚非拉来说意味着贫穷和灾难;世界意义:前者虽有交往但有限,后者则打破了相对隔绝的状态,使世界成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开始逐步形成。二、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比的进步之
26、处1、提倡科学、重视知识,肯定客观世界的规律性 -这就指出了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2、批判教权主义和专制主义 -从理论上彻底打倒了维系欧洲封建统治的合理性与根基;3、消灭王权、特权、封建等级制度 -就是把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消灭现实中的封建上层建筑;4、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 -为资产阶级描绘了未来世界的蓝图三、启蒙运动的表现1、政治方面 :反对君主专制、追求民主法制国家学说 -君主立宪、三权分立法律方面 -主权在民,社会契约人与人关系 -自由平等、天赋人权四、法国大革命三个派别对法国革命的贡献斗争对象:教会权威、等级制度、君主专制、封建权利义务、土地问题、外国干涉、资产阶级投机分子等。君主立
27、宪派:八月法令取消教会特权、没收教会财产;八月法令规定一切公民和财产均应纳税、人权宣言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权宣言体现了摧毁封建专制的要求、 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的国家;没有废除封建地租、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组织军队抗击普奥联军。吉伦特派:召开普选产生的国民公会,体现了平等;废除君主制,处死国王,成立共和国;在农村中按户分配公有土地,无偿废除没有领主的土地上的一切封建权利;取得瓦尔密大捷。雅各宾派:平抑物价,打击市场投机分子;镇压反革命,打击封建复辟势力;把逃往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农村公有土地按人口分配,无条件废除贵族地主的封建权利;粉碎外国干涉。2、经济方面:反对重商主
28、义,主张自由主义3、宗教方面:反对政教合一,实行宗教信仰自由4、科学方面:重视知识尊重科学,肯定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战后美国的政治建设和民主化1、目的:维护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利益;巩固国家统一2、内容理论 依据或原因 具体作用联邦制 解决 13殖民地与政府关系 加强集权,巩固统一三权分立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 防止独裁,奠定民主传统,稳定民主选举 卢梭人民主权说 把主权在民的理论付之实践,体现民主民主权利 天赋人权 确立基本的民主原则允许奴隶制 维护种植园主利益 违背平等,浓厚的种族歧视4工业革命一、工业革命前的世界1、政治 :封建制度受到冲击,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发生2、经济: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
29、主义经济得到发展3、思想:启蒙思想不断传播4、国际关系:早期殖民扩张,世界联系日益密切,资本主义发展,市场急剧扩大5、科学 :自然科学取得进步二、工业革命1、定义2、前提条件3、表现:工具的改进、动力的改进、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交通工具的进步、阶级关系的变化。4、不同国家开展工业革命的有利、不利因素(英法美德俄)三、工业革命后的世界1、经济: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资本主义发展迅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开始确立资本主义掠夺方式发展到商品输出;经济危机周期性的发生;人类对资源的依赖性与破坏性增加2、政治资本主义对旧势力的冲击进一步加剧,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主义
30、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由于资本主义剥削导致工人运动兴起3、思想自由主义思潮成为主流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民族主义进一步发展4、国际殖民体系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列强争夺战争激烈西学东渐局面形成5、社会生活现代化进程启动家庭关系生活节奏价值观念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一、马克思主义诞生前的工人运动1、兴起原因:工业革命造成两大阶级对立并促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资本主义剥削导致工人被迫斗争斗争形式:破坏机器评价:处于自发阶段,在政治上提不出独立的纲领2、发展:意识提高意识提高 -认识到两大节既得利益不可调和,要开展阶级斗争;认识到集体大罢工的重要性;认识到要有自己的政治纲领3、三大工人运动:事件:斗争
31、形式:罢工或起义评价:表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入自觉阶段结果:失败(原因分析)4、时代要求:工人运动要有科学理论作指导二、马克思主义诞生1、必要性:2、可能性:经济前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经济危机的发生为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本质及其发展趋势提供了可能;阶级前提: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及工人运动大发展(政治斗争,矛头指向) ;思想渊源:人类三大优秀文化成果()3、实践活动:深入工人群众,揭露分析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继承优秀文化成果,提出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义;指导无产阶级政党组建工作1847年共产主义者同盟4、共产党宣言发表阐明了基本原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社
32、会进步之间的关系)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指出了无产阶级的使命是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推动社会进步强调了无产阶级应该加强国际联合5、意义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为指导,社会主义蓬勃发展三、马克思主义诞生后的工人运动1、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第一国际条件:阶级基础;社会基础 1857年危机;马恩活动成立:性质:国际工人组织,是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意义:标志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组织程度提高规模更大、走向国际联合、有科学理论为指导、斗争目标更明确)2、武装夺权,建立专政的伟大尝试 -巴黎公社背景:国际方面 -工人运动有科学理论为指导,矛头直指资
33、本主义制度 国内方面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暴发:措施:政权建设、经济建设 -本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失败及原因:客观上敌人力量的强大;主观上四个没有 ;根本上是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意义:是伟大尝试,丰富了学说,为以后提供了经验美国内战一、内战前的美国1、通过独立战争建立了民族国家,组成了中央集权的联邦政府,领土不断扩张。 (结合地图说明)2、北部、西北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发展因素:领土扩张与西进运动;海外掠夺(东亚地区) ;工业革命的推动;移民的作用(劳动力和经验技术)发展表现:工业领域引用机器发明机器,工业总产值增长;农业领域商品化程度提高,农民分化和农业资本主义产生。发展障碍:劳动力不足、
34、工业原料不足、国内市场不统一、关税相对低(南方种植园经济造成的)3、南方奴隶制经济发展:发展因素:工业革命对棉花需求量大增,种植棉花有利可图。性质:依赖资本主义市场,是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组成部分,生产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增值财富,是一种商品经济。4、南北斗争激烈:争夺西部进一步控制国家政权;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矛盾焦点奴隶制的存废。5、奴隶制危机:奴隶数量减少,价格大涨,种植园经济投资相对增加,收益降低;奴隶起义增多,废奴运动高涨;共和党的崛起。二、内战1、南方目标:先搞分裂,进而以军事手段控制美国来维护奴隶制2、北方目标:避免分裂,维护联邦统一(进步的、应以肯定)3、实力
35、对比:北方占优4、初期战局:北方失利(分析原因)5、革命措施:宅地法和解放宣言(宣言表明了态度的转变,更坚决)历史意仪分析6、战争转折:葛底斯堡战役7、结局:南方投降,林肯遇刺三、内战后的美国1、维护了国家统一,避免了分裂2、废除了奴隶制,进一步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美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3、使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全部国家政权4、种族歧视依然严重,黑人依然受到不公正的待遇5、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巨大变革。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一、原因条件工业革命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提供了动力和物质基础廉价商品成为市场初步形成的直接中介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以拓宽市场掠夺原料先进交通工具提供了便利二、形成
36、1、含义:是指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广义上指世界范围内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狭义上指国际商品交易的场所和领域。2、形成:在资本主义侵略下,殖民地、半殖民地原先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被打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双方建立起了贸易联系且依赖性不断加强。3、表现:世界贸易总额的急剧增加普遍的国际分工(课本小字) ;多国之间经济相互依存互为市场;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发生;更多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三、影响为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攫取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丰富的脸颊原料、拓展利润更为丰厚的投资场所提供了方便,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各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
37、来深重灾难;客观上冲击了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思想观念,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进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加强了各国各地区的相互联系。亚洲革命风暴一、风暴成因1、西方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对亚洲的侵略目的:市场原料,利润等 方式:军事、经济(赔款、走私、两种输出)影响:丧失主权、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破坏了经济和生产;加重了负担;民族矛盾激化2、本国统治的腐朽 目的:维护封建统治方式:剥削、卖国、与外国侵略势力勾结镇压人民反抗 影响:激化了社会矛盾,是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二、风暴来临 1、时间: 19 世纪中叶前后2、袭击范围:印尼爪哇、阿富汗、印度、伊
38、朗、中国等地 3、袭击对象:本国封建主义和殖民主义三、风暴过后1、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遭到打击:中国:加速了清封建统治的崩溃;印度:英国殖民当局改变了统治策略2、 、亚洲国家进一步殖民地化半殖民地化中国: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印度:英国加强对一度的直接管理四、风暴特点1、来势猛、波及范围广2、肩负双重任务3、属于旧式的民族解放运动,但带有时代特点4、相互支援配合五、历史地位1、表明了亚洲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决心与勇气2、对欧洲革命运动的推动(成为 19 世界中期工人阶级的同盟军)3、失败为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教训5世界历史 (九年级 ) 专题一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考点 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时
39、间: 1640年一 1688年。 (2)主要经过:两次内战,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 1688年 “光荣革命 ”。 (3) 权利法案 的主要内容:对国王在经济、政治、宗教等事务中的权力进行了严格的限定,确定了国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基本原则,并对公民应有的权利做了明确规定。这种政治体制被称为 “君主立宪制 ”。 (4)历史影响:使英国确立了代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制度,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也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考点 2 美国独立战争 (1)时间: 1775年到 1783年。 (2)开始的标志:来克星顿的枪声。 (3)重要文件:
40、独立宣言 的主要内容: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4)战争的转折点: 1777年的萨拉托加大捷。 (5)后果: 1781年 10 月,英军司令康华利率英军在约克镇向华盛顿投降。至此,美国独立战争胜利。1783年,英美签署 巴黎和约 ,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6)历史影响: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的独立,建立了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考点 3 法国大革命 (1)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直接原因 (导火线 )是三级会议
41、的召开。 (2)革命爆发的标志 攻占巴士底狱。 1789年 7 月 14 日,巴黎人民起义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从此开始, 7 月 14 日后来被定为法国的国庆日。 (3) 人权宣言 的颁布。主要内容有:人们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的,不可剥夺的人权;公民应享有言论、著述和出版自由;法律面前公民一律平等;法律作为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皆可参与法律的制定。 (4)革命的进程: 1789年 7 月 14 日,革命爆发后,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斐扬派、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吉伦特派和代表小资产阶级利益的雅各宾派先后上台执政。 1794年 7 月27 日的 “
42、热月政变 ”,雅各宾派统治结束,标志法国大革命的结束。 (5)历史影响: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的一次革命,它不仅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而且动摇了整个欧洲封建社会制度的基础,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考点 4 美国南北战争 (1)战争的根本原因:工厂主与种植园主的矛盾, 即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与南方奴隶制度种植园 经济之间的矛盾。(2)时间: 1861年一 1865年。 (3)过程:林肯当选总统,南方发动叛乱,内战爆发,初期北方失利,林肯政府在 1862年颁布 宅地法 和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扭转战局,北方胜利。 (4)
43、历史作用:一是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二是美国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得到维护,为其后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又被看作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考点 5 俄国农奴制度改革 (1)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直接原因: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激化了国内的矛盾。 (3)时间: 1861年 3 月 3 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4)主要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可以自由选择职业,地主不得任意交换或买卖农民,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还能以用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耕地和宅旁园地,但农民只有使用权;农民须花钱向地主购买土地
44、的使用权;获得解放后的农民仍归所居住地区的 “村社 ”管理。 (5)历史作用: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也使国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对俄国摆脱落后状况,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但它浓厚的封建残余也影响了俄国的发展速度。 考点 6 日本明治维新 (1)改革的背景: 内忧: 19 世纪中期,日本是一个闭关锁国封建落后的国家,阶级矛盾尖锐。 外患: 19 世纪中期,日本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1853年,美国迫使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总而言之,幕府统治出现严重危机,国家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险。 武装倒幕运动: 1868年,倒幕派推翻幕府统治,为明治维新扫清了障碍
45、。 (2)改革的时间:从1868年起。 (3)目的:巩固明治政府统治,富国强兵,殖产兴业。 (4)主要内容:政治上废藩置县,废除武士特权;经济上,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 “皇军 ”,建立警察制度;社会生活上,提倡 “文明开化 ”,强制普及义务教育。 (5)影响:明治维新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使之摆脱了民族危机,1889年,颁布 大日本帝国宪法 ,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改革保留了不少封建残余,也逐渐走上了一条对外殖民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对亚洲和平产生了新的威胁。 专题二 世界三次科技革命考点 1 第一次工业革命。 (1)时间: 18 世纪
46、中期到 19 世纪中期。 (2)开始的标志: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3)重要发明: 1765年哈 格里夫斯发明 “珍妮机 ”,使人类直接参加劳动的 “手 ”被解放出来。瓦特改进蒸汽机,把人类带人蒸汽时代。 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1825年, “旅行者号 ”蒸汽机车试车成功,使人类的活动范围迅速扩大。 (4)工业革命的影响;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产生了现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个直接对立的阶级;人类迅速完成了从手 21232场向大工厂时代的过渡。 考点 2 第二次工业革命 (1)时间:发生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2)以电的发明和使用为标
47、志,电力取代蒸汽成为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 (3)主要发明有:爱迪生发明电灯等一系列电器。卡尔 本茨设计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莱特兄弟制造出人类第一架飞机, (4)影响:在经济上促进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社会财富迅速增加;政治上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逐步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文化上使西方国家开始逐步走上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道路。 考点 3 第三次科技革命 (1)时间:开始于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 (2)主要成就: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及航空航天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3)特点:科技在推动生产力的发
48、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作用;科技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专题三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考点 1 第一次世界大战。 (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879年,德国和奥匈同盟形成,后来,意大利加入,形成由德国控制的三国同盟。 1892年,俄国与法国签订秘密军事协定,后来,英国放弃 “光荣孤立 ”政策,在 1904年和 1 如 7 年分别与法国、俄国签订军事协定,最终形成 “三国协约 ”。这样,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帝国主义政治军事集团。 (2)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3)大战的导火线: 1914年 6 月 2
49、8 日发生的萨拉热窝事件。 (4)著名战役: 1916年发生的凡尔登战役,法德双方先后投入近百万人,激战数月,结果法军成功抵挡了德军的进攻,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伤亡人数最多的战役,共伤亡 70 多万人,历史上称之为 “凡尔登绞肉机 ”;此战之后,法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5)性质: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非正义战争。 (6)结果:从 1914年 7 月 28 日到 1918年 11 月 11 日,历时四年零三个月,以同盟国战败而告终。 (7)给人类的灾难:参战国共 33 个, 15 亿人口卷入战争,共 840万人阵亡, 2100万人受伤,支出战争费用共 2084亿美元。 考点 2 第二次世界大战 (1)20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