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环境现状论文中国能源现状论文金融危机环境下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针对金融危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一些举措,以希望为中国外贸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出相关的建议,加快中国经济的发展步伐。 关键词:金融危机;对外贸易;现状;对策 近年来,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混合形式的危机。这次全球金融危机最初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2006 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2007 年 8 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一、中国对外贸易现状 1.进出口贸易额方面。在 2008 年 10 月 20 日,也就是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的一个月后,国家统计局公布了 20
2、08 年前三个季度的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中,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 19 671 亿美元,同比增长 25.2%,比上年同期加快 1.7 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 10 741 亿美元,增长 22.3%,回落 4.8 个百分点;进口额 8 931亿美元,增长 29.0%,加快 9.9 个百分点。贸易顺差 1 810 亿美元,同比减少 47亿美元。前三季度,实际使用外资金额 744 亿美元,增长 39.9%,比上年同期加快 29 个百分点。 到 2009 年 1 月 22 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2008 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公告中提到,进出口全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第四季度增速回落较多
3、。全年进出口总额 25 616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17.8%。其中,出口 14 285 亿美元,增长 17.2%;进口 11 331 亿美元,增长 18.5%。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 2 955 亿美元,比上年增加 328 亿美元。受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国际初级产品大幅下跌等因素影响,第四季度进口同比下降 8.8%,出口同比增长4.3%。全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 923.95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23.6%。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 1.95 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27.3%。 通过上面数据可以清楚的看到,虽然 2008 年进出口在 GDP 中仍然占据很大的比重,但是第四季度的进口变成了负增长(同比
4、),出口则增速锐减。第四季度,由于西方国家有大的节日“圣诞节”的存在,一般来讲,出口企业在第四季度通常会有很多的“圣诞订单”,这些订单在很长的时间内是维系出口企业的重要的利润来源,占企业全年销售收入的很大的比重,这份订单的缩水,无疑会让本来就举步维艰的企业雪上加霜。 中国商务部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9 年秋季)中提到,2009年前三季度,全国进出口总额达到 15 578 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20.9%。其中出口 8 467 亿美元,下降 21.3%;进口 7 112 亿美元,下降 20.4%。累计贸易顺差 1 354.8 亿美元,减少 26%。10 月份当月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
5、1 975.4 亿美元,同比下降 10.7%;其中出口 1 107.6 亿美元,同比下降 13.8%;进口 867.8 亿美元,同比下降 6.4%;月度出口值连续第 4 个月超千亿美元。 2.进出口商品类别方面。从商务部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9年秋季)可以看出,2009 以来中国外贸运行情况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前三季度,大宗能源资源商品进口量保持较快增长,其中铁矿砂进口量增长 35.7%,原油增长 8.2%,初级形状的塑料增长 30.6%,大豆增长 12.8%,但 7 月份以来大豆进口过快增长势头出现逆转,9 月当月进口量下降 33.5%。受扩大内需带动和加工贸易下降趋缓影响,机电
6、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年初大幅下降后,第二季度以来趋于好转,前三季度机电产品进口 3 459 亿美元,下降 16.8%,高新技术产品进口 2 174 亿美元,下降 18.1%,降幅均已低于进口总体降幅。 受益于提高出口退税率等政策措施,加上需求弹性相对较小、国内竞争优势明显,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降幅明显低于出口总体降幅。2009 年前三季度,服装出口 785 亿美元,下降 10.2%;纺织品出口 431 亿美元,下降 13.7%;鞋类出口 209 亿美元,下降 5.6%;家具出口 177 亿美元,下降 8.5%;箱包出口 92 亿美元,下降 9.7%;玩具出口 56 亿美元,下降 11.3%。
7、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年初下降幅度较大,但随着国际市场需求有所回稳,出口信用保险和信贷等支持力度加大,降幅逐步收窄。前三季度机电产品出口 4 964 亿美元,下降 19.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2 558 亿美元,下降 17.7%。其中第三季度分别下降 16.9%和11.5%。 3.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贸易情况。前十大贸易伙伴中,对美国、日本等国出口降幅持续低于出口总体降幅。2009 年前三季度对美国出口 1 573 亿美元,下降 16.9%,其中对日本出口 698 亿美元,下降 18.8%。对香港地区、东盟的出口降幅近几个月也明显收窄,已经低于出口总体降幅。前三季度对香港地区出口下降 20.6
8、%,对东盟下降 16.1%。但对欧盟以及俄罗斯、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出口下降幅度仍然较大,前三季度分别下降 24.1%、48.9%和 37.3%。同时,自欧盟和美国进口分别下降 9.2%和 12.4%,均明显低于进口总体降幅。 4.国际经济形势方面。国际经济形势依然严峻,主要经济体失业率继续攀升,美国 9 月份失业率达到 9.8%,创 1983 年以来新高,欧元区 8 月份失业率升至 9.6%,创欧元区诞生以来新高,日本 8 月份失业率 5.5%,也处于十年来高位。金融危机导致居民财富大幅缩水,美国等国家居民储蓄率持续上升,制约居民扩大消费。受传统行业产能过剩和新兴行业尚未形成规模投资的影响,投资
9、需求自主增长动力不足,国际市场需求短期内显著回升的难度很大。贸易保护不断加剧,摩擦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明显增多。 二、金融危机下中国外贸出口企业面临的困境 首先,外贸企业出口的坏账不断增加。在全球金融市场环境急剧恶化,银行间市场混乱,大量金融机构宣布破产的情况下,贷款规模收缩导致国外企业流动性资金减少,现金链断裂影响支付,并将引起连锁反应。由于此次危机,进口商若要求把信用证支付改为托收支付,即期付款改为远期付款、拖延付款,甚至赖账,则出口商将无能为力,由此必然造成中国外贸企业出口坏账的增加。其次,外需不足。中国是高储蓄、低消费的国家,经济主要依赖于国外需求,而美国占中国出口贸
10、易中的 50%,美国国内需求下降极大地抑制了中国的出口,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美国需求下降还导致全球对外需求降低,使中国产能过剩问题更为突出。 三、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 1.政府层面。为了使外贸企业更好地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政府应继续在信贷融资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促使各金融机构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底下,加大对规范外贸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大对规范外贸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改善外贸企业的授信以及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业务;进行有选择性地扩大授信转授权的品种范围,采用灵活的承兑、贴现、授信开征等多种融资形式,支持外贸企业的发展。 2.调整产品结构,加强外贸企业技术的创新。金融危机主要是对低端产品产
11、生影响,而对于中高档的影响相对来说就比较小,因此,外贸企业应把低端的产品结构往中高档方向调整,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加大自身技术改革创新的投入与力度,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将产业链向着设计、研发、品牌、服务、营销等环节延伸,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盈利空间,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尽量减少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作为应对危机的主体,很多中国出口企业开始思考如何通过转变经营思路,来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寻找新的出路。中国空调龙头企业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女士表示,企业要渡过金融危机,更重要的是靠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她说:“企业自身应该要加强自身的竞争力。这个竞争力就是你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我觉得有领
12、先的技术,优质的服务,用自己的信誉、诚信来赢得这市场。我觉得在面对金融危机方面对于格力电器来说不是个问题。” 中国乐器行业的龙头企业广州珠江钢琴集团和格力电器的选择如出一辙,广州珠江钢琴集团每年钢琴产销量超过 8 万台,被国际上认定为“全球最大的钢琴制造商”。在欧美主要出口受阻的情况下,其产销量仍然保持稳步增长。去年 110 月,其利润总额同比上升 30%以上。公司董事长黄伟林先生介绍说,他们的销量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的:他说:“我们 2008 年通过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多高品质、高档次的产品,使经销商和客户都乐意接受我们的产品。现在美国三大最主要的琴行经销商基本上都是我们的客户,他们采购的钢琴
13、50%以上都是我们生产的。” 3.有效化解贸易摩擦。次贷危机恶化成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壁垒会增多,贸易保护措施会更加频繁地使用,中国的外贸摩擦也会进一步增加。为此,我们应该及时做好应对措施,加大对外经贸的交涉力度,有效化解中外可能出现的贸易纠纷。大力推进出口多元化战略,在继续巩固和深化发达国家市场的同时,加强与新兴市场国家的经贸合作。 4.适度降低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近年来,中国的贸易依存度在逐年上升,2008 年,中国的贸易依存度高达 60%以上,远远高于美国的 22%和日本的27.7%。过高的贸易依存度对中国的经济增长风险很大,一旦国际市场环境恶化,本国经济将会受到剧烈
14、冲击。韩国的外贸依存度略高于中国,次贷危机发生后,韩国的进出口下降幅度已经达到惊人的两位数。为了减少外部环境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我们需要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减少经济增长对外部需求的过度依赖 5.扩大内需且转出口为内销。扩大内需是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核心策略。在第 104 届广交会上,很多参展商已经深切感受到大宗外销订单比往届大幅减少。在全球经济增速减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出口企业开始采取“出口转内销”的策略,期望能借国内市场渡过难关。而企业能否迅速调整生产方向,由出口转向内销将是企业应对贸易保护的重要出路。 由于消费层次和习惯有别,中国的出口和内销商品长期以来在性能、特点
15、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不过,随着近年来中国消费能力的增强,这些差异正在逐渐抹平。拥有绝对实力,尤其是技术实力的出口型企业转战内需并不困难,但并不是所有出口企业的转型都如此顺畅。一方面外销产品需要根据市场要求转型,另一方面国内市场某些行业的不规范和竞争的惨烈,也使他们顾虑重重。从前100%的外销企业,从事内销存在很多困难,一是品牌,二是渠道。同时对国内市场的运营模式很不熟悉,收账款是很大的问题。“出口转内销”对企业来说,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外贸企业转向内需市场,还需多方政策和措施配合。 参考文献: 1商务部.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9 年秋季)R. 2王宁.金融危机对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的影响与对策J.中国外资,2009,(3). 3刘烨.金融危机中看中国对外贸易探讨J.中国经贸,2009,(6). 4薄文宾.浅谈金融危机对中国外贸的影响J.中国集体经济,2009,(8). 5宋玲霞.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对外贸易出口企业的影响分析J.东南亚纵横,2008,(12).责任编辑 刘娇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