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名词.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552311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CB名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PCB名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PCB名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PCB名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PCB名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PCB 名詞介紹全球最大文档库! 豆 丁 DocI問:何謂SMT(表面黏著技術)? 答:表面黏著技術(SURFACE MOUNT THCHNOLOGY)簡稱 SMT,應用在電子產業上。隨著電子元件包裝技術之發展,不但電子元件更為迷你化,且極利於高速之自動化組裝。因此,印刷電路板零件之組裝作業方式,己漸由貫穿孔之零件插裝方式,改為表面貼銲之方式。應用 SMT可節省 70%的 PCB面積,成本將愈來愈低,品質及信賴度也將大為提高。 問:何謂增層法? 答:增層法(Build-up process)是用來製作高密度、小孔徑印刷電路板(PCB)的 一項特殊技術,日本 PCB業發展增層法已有十年左右,其技

2、術領先全球。傳統製 作多層 PCB的方式是將內外各層分別做好,再進行壓合而成多層板。增層法則大 為不同,以製作八層板為例,通常是完成四層板之後,再於上下兩面各覆蓋兩 層,而成八層板。 多層 PCB為了讓層與層之間的線路相通,必須鑽孔,最簡單的方式是多層板壓 合後,直接貫穿整片板子鑽孔(通孔) ,但若為了任兩層間的相通就鑽通孔, 其佔據面積太大,因此,有了盲孔(開口於某一表面,止於內層)與埋孔(完 全埋在內層間)技術出現,一般要求體積輕薄短小的電子產品,如行動電話手 機,其內部使用的 PCB均為盲、埋孔板。但是盲、埋孔板必須在各內層板製作同 時分別鑽孔,流程過長,半成品損耗比例也因而提高。使用增

3、層法製作 PCB,則 在增層的同時,以感光、雷射等特殊方式同時完成孔,盲、埋孔板的生產 流程大為縮短,成本因而降低。 增層法更大的好處在於能夠生產出更精細的 PCB。傳統方法的極限,PCB 的線 寬線距只能做到 44 mil(千分之一吋) ,但增層法則可精細到線寬線距 為 22 mil,同時也可大幅減小孔徑。目前所稱之高密度連結板(HDI board, 指線寬線距小於 44 mil) 、微小孔板(Micro-via board) ,孔俓5-6mil以 下,都必須用增層法製作。 問:何謂銀貫孔製程? 答:銀膠貫孔是用銀膠貫導通孔,製程是五道製程(線路、防焊、貫孔、防焊、文字),九道網板印刷,所以

4、目前台灣有在研發的廠商多為單面板起家的公司,如敬鵬;台灣銀貫孔板的最早量產公司是日立化成,通常銀貫孔板多用在 CD-R的 PC板,一片約可省一美金的成本。 MSL(Measling)白點原因分析:可能因壓合中膠片內的氣泡能趕出,而顯現不透明的白點。此外,如果膠片的膠含量 R/C偏低,或玻璃布本身的沾膠性 Wet Out不良,在經緯紗交錯的結點上,容易產生缺膠的現象而形成白點。另膠片如硬化不足亦會產生白點。 對 策:加強玻璃布的親膠沾膠(Wet Out)效果,並提高膠含量 R/C,如因硬化不足產生的白點亦可由增長硬化時間來解決。 WEP/RSV(Weave Exposure/Eesin Star

5、tvation)織紋顯露/缺膠原因分析:此二症狀的原因相當類似,只是影響的部分不同而已。若發生於表層,則可能因玻璃布未得到完整的覆蓋,而呈現出織紋顯露的型態。如發生於中層之內部時,則將形成局部缺膠現象。對 策:因 R/F偏高使得壓合時流膠過大形成的 WEP/RSV,可藉壓合條件來調整(如降低生溫速率、延後上壓、減小壓力時) 。至於沾膠性 Wet Out不良或R/C偏低造成的 WEP/RSV則須由上膠條件的修正著手(如增高 R/C、P/G 等)銀膏 Silver Paste 指由重量比達 70%之細小銀片與樹脂所調製的聚合物印膏,並加入少量高沸點溶劑做為調薄劑,以方便網版印刷之施工。一般板面追加

6、之跳線(Jumper)或貫孔導通,均可採用銀膏以代替正統 PTH,此等銀膠通孔特稱為 STH(Silver Through Hole)。本法有設備簡單、施工迅速、無廢水麻煩、導通品質不錯等優點,其電阻值僅 40m/sq。一般 STH成本不到 PTH的三分之二,是低功率簡單功能電路板的寵兒,常用於各種遙控器或桌上電話等電子機器。 全球 STH板類之生產多半集中在東南亞及韓國等地,所用銀膏則以日貨為主,如 Fujikura、北陸等品牌。近年來板面跳線多已改成碳膠,而銀膏則專用於貫孔是雙面板之領域。 “銀貫孔”技術要做到客戶允收並不簡單,常會出現斷裂、鬆動、及“遷移”(Migration)等問題。可

7、供參考的文獻不多,現場只有自求多福,以經驗為主去克服困難。特性阻抗 Characteristic Impedance是指當導體中有電子“訊號”波形之傳播時,其電壓對電流的比值稱為“阻抗Impedance”。由於交流電路中或在高頻情況下,原已混雜有其他因素(如容抗、感抗等)的“Resistance” ,已不再只是簡單直流電的“歐姆電阻” (Ohmic Resistance) ,故在電路中不宜再稱為“電阻” ,而應改稱為“阻抗” 。不過到了真正用到“阻抗 Impedance”的交流電情況時,免不了會造成混淆,為了有所區別起見,只好將電子訊號者稱為“特性阻抗” 。電路板線路中的訊號傳播時,影響其“特

8、性阻抗”的因素有線路的截面積,線路與接地層之間絕緣材質的厚度,以及其介質常數等三項。目前已有許多高頻高傳輸速度的板子,已要求“特性阻抗”須控制在某一範圍之內,則板子在製造過程中,必須認真考慮上述三項重要的參數以及其他配合條件。 細線與濕膜 由於乾膜光阻本身的平均厚度在 1.01.5mil之間,對水平輸送式蝕刻之上板面而言,會造成細密線區的“水溝效應” (Puddle Effect) ,使得所噴射新鮮蝕刻液的強力水點,打不到待蝕的銅面,而且連空氣中的氧氣也被阻隔。此“氧氣”的角色是協同將金屬銅(Cu0)氧化成可水溶的銅離子(Cu+) ,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氧化劑。氧化力減弱蝕刻不足將造成線底兩側之殘

9、足,成為細線工程的一大隱憂。至於另一種半氧化的 Cu+則很難水溶,常附著在線路腰部流速較低的側壁上,可當成護岸劑(Banking Agent) ,而使側蝕(Undercut)得以減低。 蝕刻液 為了降低水溝效應減少側蝕與殘足起見,5mil 以下的細線應儘可能將待蝕刻的銅層逼薄,同時也還應將抗蝕阻劑逼薄。如此一來除可避免積水而方便氧氣進入外,還可加速新鮮藥液更換的頻率,有效的排除廢銅液,逼薄 Z方向待蝕銅面上擴散層(Diffussion layer)的厚度,以增快正蝕減緩側蝕,使細線密線的品質更好。 濕膜光阻的平均厚度約為 0.3mil左右,在水溝效應方面遠較乾膜光阻有利,近年來在業者們不斷的努

10、力下,其針孔與解像(Resolution)不佳的缺失已逐漸改進。由於沒有較厚的直立側壁,故除在“線路電鍍製程” (Pattern Process)與蓋孔製程等外層板面場合無法施展外,其餘各種傳統內層板的酸性蝕刻都可派上用場。 【註】水溝效應(Puddle Effect):早期大面積鬆寬線路之蝕刻時,在下曾將此詞譯之為“水池效應” ,目前之細密線路宜改稱為水溝效應才更為傳神。接地層 Ground Plane(or earth plane) 是屬於多層板內層的一種板面,通常多層板的一層線路層,需要搭配一層大銅面的接地層,以當成眾多零件的公共回歸接地、遮蔽(Shielding)、以及散熱(Heats

11、inking)之用。 以傳統 TTL邏輯雙排腳的 IC為例,從其正面(背面)觀看時,以其一端之缺口記號朝上,其左邊即為第一隻腳(通常在第一腳旁的本體也會打上一個小凹陷或白點作為識別) ,按順序數到該排的最後一腳即為“接地腳” 。再按反時針方向數到另一排最後一腳,就是要接電壓層(Power Plane)的引腳。接地層與電壓層二者也稱為參考層,再與介質層及訊號線共同組成傳輸線,做為方波訊號的傳輸用途。 電鍍銅箔 E.D.Foil 是由一種特殊的高速鍍銅機組所製造的薄銅層,其中陰極為直徑 23m長度23m汽油桶式的柱狀不銹鋼空心胴體(Drum),所匹配的陽極多為不溶性的金屬。陰陽極之間極薄電解槽液,

12、其厚度不到 1cm,而其高溫電解液 60為 100g/l之硫酸銅,故在電阻甚低下其操作電流密可高達 1200ASF。如此在陰極胴體表面無縫鈦層表面,可高速鍍上一層頗厚的銅箔,並可隨胴體轉動下而能不斷的撕起,持續得到一面光滑而另一面稜線起伏柱狀結晶的大面銅箔。厚度以重量表示(1oz/ft2=1.35mil),常見者為 1oz與 0.5oz兩種。 經高速鍍銅所得之生箔(Raw Foil),還要再進行:? 毛面上增強附著力之電鍍銅瘤? 毛面 Thermal Barrier用之鍍鋅或鍍黃銅(R) 兩面鍍薄鉻;等三道後處理(Post-Treatment),使一則能完成更好的抓地力;二則能避免與純銅與高溫

13、樹脂的架橋劑 Dicy接觸而產生水分而爆板;以及能防污防銹等三種功能,才能成為可用的熟箔(Treated Foil)。 補強材 Reinforcements目前已量產之各式 PCB,除日本松電工的 ALIVN增層法板材,係另採杜邦商品 Thermount之不織布纖維外,幾乎所有板材都採用 E-glass玻纖布作為補強。此等玻纖布的製造是先從高溫 1200熔融玻璃漿的紡位(Bushing)中,同時擠出多支同一直徑的玻璃絲(Filament) ,之後經上漿(Sizing)處理的多根(200400)細絲,再經旋扭與纏繞即成為初步半成品之玻纖紗(Yarn) 。下游織布業者先將多股原紗平行排列成為經紗(

14、Warp,Machine,or Grain Direction;其寬度即為布寬,常見者為 51吋) ,並再一次上漿以減少穿織緯紗成布時的摩擦損傷。緯紗(Fill,Woof,Weft, or Cross Direction)的排列密度通常小於經紗。現行織布機多為高速無梭織法,最常做法為“單紗平織法”(Plain Weave) ,此乃由於尺寸安定性最佳之故。完成玻纖布後還要另作兩次高溫燒潔(Fire Cleaning)及矽烷處理(Silane Treatment) ,使與樹脂產生強勁的親合力,而在吸濕與劇烈漲縮時仍不至分離,才能成為基板可用之補強材。 LASER Structuring 雷射成線術

15、德國 Siemens 公司於 Productronia(1999.11 慕尼黑)大展中推出一種革命性的“細線” (12mil)專利製造技術,係將鍍銅完工的板面以“浸鍍錫”(Immersion Tin)處理,使裸銅面迅速長滿一層極薄由置換而得到的純錫層(約 1-3m) 。然後再利用一部很特殊程式化的 Nd雷射成像機(AS-100) ,將需進行蝕銅區域的表面薄錫層予以精密掃瞄而“燒掉” ,使露出待蝕的裸銅面。至於待保留的線路或接墊等表面之薄錫層則仍完好如初,隨後即可直接蝕銅及剝錫而得到精密細緻的裸銅線路。本 LASER Structuring法可省掉傳統影像轉移所需的底片與乾(濕)膜阻劑製程,不但

16、減化流程節省成本,而且也使得良率大大提升。其主要原因是阻劑厚度大幅減薄及排除曝光成像的“對準度”問題。對細線製作而言,將是玻璃底片(Glass Artwork)與雷射直接成像術(LDI)兩種昂貴製程以外的另一種選擇,據悉該特殊 AS-100雷射燒錫機之價格約在 US$50-60萬之間,似乎比起LDI來的還要便宜一些呢?不過根據此法,將先在歐、美、日等封裝載板(Substrates)業者中試用一段時間後,才會普及到大量產的台灣業界來。塞孔(Hole Plugging)的故事 1.早期外層板蝕刻前曾採塞孔法,類似乾膜蓋孔(Tenting)進行正片法(Plate and Etch)成線。彼時亦稱為填

17、孔(Hole Filling) ,因用後即棄故不太重視空泡。2.近年來為防止免洗助焊劑進孔,而對大型零件(如 BGA)肚底如啞鈴狀佈線之狗骨導孔(Dog Bone Via)要求綠漆塞孔,目前許多手機板不但要求全部塞孔,且已在滿塞度上有所要求。3.HDI在密集佈線(Wiring)要求下,大力推動墊內孔(Via in Pad,尚允許小酒窩 depussion)及墊下孔或孔上墊(Pad on Via,不允出現酒窩) 。尤其後者在成孔鍍孔後要求樹脂塞滿並削平(Planar)表面,以便再加化銅電銅的外蓋新生地而增加利用率。目前 IPC-6012在 3.6.2.15要求至少塞滿 60%。4.各內層可能有埋

18、通孔(Buried PTH)或埋微盲孔(Buried Microvia) ,若以RCC或膠片(P/P)進行壓與塞之雙重動作時可能會在孔頂面下酒窩,在下游後續製程中可能造成“裂蓋” ,故須先用樹脂塞平再做壓合製程。5.良好的塞孔其可靠度比裸孔更好,所塞樹脂以 UV硬化型較好,烘烤型常造成氣泡,孔內也可另塞銅膏而導通以取代鍍孔(如松下的 ALIVH)而品質與成本更好。多晶片模組(Multichip Module)是指一片小型電路板上,組裝多枚裸體晶片,且約占表面積之 70%以上者稱為MCM。此種 MCM共有 L、C 及 D等三型。L 型(Laminates)是指由樹脂積層板所製作的多層板。C 型(

19、Co-Fired)是指由瓷質板材及厚膜糊印刷所共燒的混成電路板,D 型(Deposited)則採積體電路的真空蒸著技術在瓷材上所製作的電路板。飛腳(Flying Leads)所謂“飛腳”是指軟板上蝕刻出平行排線後,再將其所附著的基材 Kapton也部份選擇性蝕掉(如利用 Plasma) 。得到裸露懸空的銅線後,再繼續鍍鎳金即可直接用以進行立體之互連,而結合在主板的鍍金承墊上,與晶片 Chip之打線十分類似,只是直徑較粗與省掉金線而已,此做法與 Tessera專利的 -BGA 十分類似。目前業界是將懸空的排鎳鍍上錫鉛層,然後再牽引焊接到主板焊墊表面,此種鍍錫鉛的“飛腳”業者稱為“錫手指” 。Tg

20、;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rue 玻璃態轉換溫度 是板材樹脂中的重要性質,指由樹脂常溫堅硬的玻璃態,在升溫中轉換成柔軟的橡膠板態此一轉換的溫度段,即稱為 Tg。正確的唸法是“TS of G” ,一般人只說成 Tg並不太正確,因為那是一段好幾度的範圍,而並非“某一度”而己。Tg 愈高表示板材愈耐溫而不易變形,其尺度安定性(Dem-ension Stability)也將愈好,且耐化性,耐電性也都愈好。Chip Interconnection 晶片互連 指半導體積體電路(IC)內心臟部份之晶片(Chip) ,在進行封裝成為完整零件前之互連作業。傳統晶片互連法,是在其各電極點

21、與引腳之間採打線方式(Wire Bonding)進行;後有“捲帶自動結合” (TAB)法及最先進困難的“覆晶法” (Flip Chip) 。後者是近乎裸晶大小的封裝法(CSP) ,精密度非常高。 V-1級 FR-4 FR-4(耐燃性積層板材) ,是以“玻纖布”為主幹,含浸液態耐燃性“環氧樹脂”做為結合劑而成膠片,再積層而成各種厚度的板材。 而所謂 V-1是指0.5 吋寬,5 吋長,厚度不拘的無銅玻纖環氧樹脂基材之樣本,以 45的斜向在特定火焰上燒燃後,即移開火源並測其延燒的秒數,待其全熄後再做續燒。連續十次試燒後,其總延燒秒數低於 250秒者稱為 V-1級的 FR-4,低於 50秒者稱為V-0

22、級的 FR-4。 Build Up(增層法) 、球狀陣列(BGA)、晶片尺寸封裝(CSP)、晶圓級封裝(Wafer Level)等載板及記憶體模組電路板等。另外,由於 Intel力捧Rambus DRAM,三星電機、大德電子、LG 電子、Simm-tek 及 Korea Circuit等大廠,也在此領域集中投資,企圖搶得 Rambus載板的市場。相對於多層印刷電路板(MLB)的加速成長,大廠紛紛積極開發先進產品,銀貫孔(STH)與銅貫孔(CTH)遂應運而生。目前大德產業將於 8月底前完成銀貫孔生產線擴線作業,9月末正式啟動,月產 15萬 m2。三星電機於 8月底在釜山新廠進行 MLB生產線的建

23、置,預計於 10月初啟動。LG 電子於 99年初開始進行 BGA載板生產線擴充,月產能約 2萬 m2,10 月起正式啟動,屆時將與三星電機同列南韓最大的 BGA載板廠。半導體用封裝用 PCB載板專業廠 Simm-tek也於 98年初投資興建新廠,並已投入生產,用以生產多晶片模組(MCM)載板等 CSP板類產品。摘自電子時報並整理 Continunity/Isolation” Testing (“連通性/隔絕性”測試) 電路板中“線路製作”品質的好壞,可用電性測試法(Electrical Testing)去做評斷,單一導線的品質是指其線寬與線厚之分佈是否均勻而言。凡所呈現的缺點如缺口、針孔、壓陷

24、、蝕陷等未超出允收上限者,該導線“連通性”品質謂之及格(見 IPC-6012之 3.9.2.1) 。但一般業者卻常濫用成負面說法的“OPEN TEST”,此詞其實只是要找出斷路或電阻值太高的缺口而已,對”連通性“品質檢查的真義表達不夠正確。 另外板面上導線之間其間距(Spacing)品質的好壞,可另用”隔絕性“品質(Isolation,見 IPC6012之(3.9.2.2)表達之。一般俗稱”Short 短路“測試,也是一種不甚高明的負面說法。甚至於還有人說成測絕緣阻抗”則更與“線路製作”的品質無關,只是想當然耳的隨便附會罷了,不太正確“Open/Short”Test實應改稱為”Continui

25、ty/Isolation“ Testing 才對ALIVH-為 Any Layer Inner Via Hole之簡稱。為松下電子公司所推出,免用機械鑽孔與 PTH及鍍銅孔壁之傳統互連(Interconnection)技術。由於其基材是由Aramid不織布含浸環氧樹脂而成,故可利用 CO2雷射燒成穿孔再填入導電的銅膏,成為可靠度與電性都更好的層間互連法。目前已在行動電話手機板與其它小型機器中使用。 PND ( Pits and Dents) 凹點及凹陷 原因分析:PND 是所有基板業者至今尚無法完全根絕的基本問題。任何顆粒如在膠片邊緣因?靜電所吸附之粉屑、鋼板上的殘膠、水垢、空氣中掉落粉塵、銅

26、箔之殘屑等,只要附著於鋼板上,最後便會產生不同形式、大小的 PND。對 策:立即有效的作法是找出有問題的鋼板,而加以重新研磨、清洗後才再上線使用。根本解決方法是儘量減少人員的接觸及暴露於空氣的時間。因此,疊置、組合及銅箔裁切等工作,必須於無塵室中以自動化方式進行。此外,加裝附有消除靜電之裝置、自動化疊置與組合系統、輸送線,以及維持工作場所的清潔,減少粉屑、灰塵之措施等,均為降低 PND的方法。抗撓強度 Flexural Strength 將電路板或基材板,取其寬 1吋,長 2.56吋(按厚度而定)的樣片,在其兩端下方各置一支點,在其中央點連續施加壓力,直到樣片斷裂為止。迫使其斷裂的最低壓力強度

27、稱為抗撓強度。此抗撓性強弱的表達,以板材之單位截面積中所能承受的力量,做為強度單位(Lb/in2)。抗撓強度是硬質再板材料之重要機械性質之一。此術語又可稱為 Flexural Yield Strength撓屈強度,其試驗條件如下: 標示厚度(吋) 寬度(吋) 長度(吋) 支點跨距(吋) 失利速度(吋/分) 0.030 or 0.031 1 2.5 0.625 0.025 0.060 or 0.062 1 3 1 0.026 0.090 or 0.093 1 3.5 1.5 0.040 0.123 or 0.125 1 4 2 0.053 0.240 or 0.250 0.5 6 4 0.106 樣片試驗規格(IPC-TM-650,2.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