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善业道经》讲解文字版1.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554046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善业道经》讲解文字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十善业道经》讲解文字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十善业道经》讲解文字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十善业道经》讲解文字版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十善业道经》讲解文字版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这部十善业道经是释迦牟尼佛在龙宫讲的,当机者是龙王。当然,龙王与我们处在不同维次空间,事实上也确实有龙王。可是,我们还要懂得佛表法的意思。佛没有一句假话,也没有一句废话,句句皆真实。佛依二谛说法:随顺真理说真谛 ,随顺众生说俗谛 。佛恒顺众生,随喜功德 ,说真谛少,说俗谛多。说俗谛,大家好懂,于是佛用俗谛的方法来表显真谛的真理,这种高度的教学和说话艺术在佛经中处处可见。 娑竭罗是梵语,意思是碱水海 。大家都知道,海水苦。于是,我们就明白,佛其实是形容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生活在苦海中。娑竭罗正是形容五浊恶世 。龙代表变化,在这个世间,人情世故变化无常,我们从早到晚,妄念就是止不住,一会儿欢喜,一

2、会儿忧愁。你仔细省察一下,在这十二小时中,你产生了多少次的变化?龙代表苦海中多变的众生 ,佛用这句话警觉我们。如果说苦难社会里多变的众生 ,我们听了会难过,以为释迦牟尼佛在骂我们,而佛说娑竭罗龙王 ,我们听了却很欢喜。可是,自己要晓得,佛其实是在说我们。我们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子?佛说:【经】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我们每个人的观念思想不一样,因此造业就不相同,六道轮回以及人间种种苦乐果报由此而生。接著,佛再进一步讲:【经】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这正是华严经所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 这个道理很深,但确是真理。

3、谚语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每个人的面貌不一样,是因为每个人心里所想不一样,假如两个人的面貌相同,可知这两人的思想、德行、嗜好都大致相同。由此可知,六道众生的相貌决定不同,而阿罗汉的相貌也大都不相同。菩萨的相貌很接近,因为他们烦恼少,心地清净,但仔细看,也会有不同的地方,不仔细,则好像都相同。到成佛,心里一个妄想都没有了, 佛佛道同 ,相貌就完全相同。有同学问我:法师,您说佛的相貌完全相同,可是我看到的很多佛像都不同,这是什么原因?佛像是人造的,不是佛本来的相,人心不同,所造的佛像面貌自然不同。【经】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这是很深的道理,是随真谛而说的

4、事实真相。 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是把心法、色法,也就是精神的世界、物质的世界,真的看破了。 看破是彻底明白,明白后,当然放下 。放下什么?放下一切妄想、分别、执著。这几个字大家好懂,如果用佛经的术语,妄想是无明烦恼 ,分别是尘沙烦恼 ,执著是见思烦恼 。我们初学佛法,就从此地入门,学看破和放下。佛又告诉我们: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合起来看,能得的心不可得,所得的一切法也不可得,能、所俱不可得。初学的同学听到,认为佛教怎么这么消极?其实,这不消极,这是真正积极,因为知道一切皆不可得,所以自私自利的根就拔掉了。念头

5、一转,才知道人生真正的价值,就是为众生服务。为自己,一样都得不到,所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为众生,才能得到圆满的虚空法界,因为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一般人都觉得讲因果很消极,其实这观念错。真正明了因果才会真积极,佛法所谓的真精进。因果之不空,乃因果有三种现象不空。第一、因果转变不空,因会变成果,果又会变成因,刹那刹那在转变。第二、因果相续不空。第三、因果循环不空。有智慧的人明了后,就会应修善业 。这是真精进,积极为社会大众造福。释迦牟尼佛一生教学,没有一天休息过。现在有许多国家,五十几岁、顶多六十几岁就退休了,我今年七十四岁还没退休,还天天在讲经教学,你若说学佛人消极,那我早该退休了。诸位

6、仔细翻大藏经 ,从头到尾有没有退休两个字?佛菩萨教化众生,随类现身,随机说法,永远没有休息,永远没有退转。佛教菩萨修精进波罗蜜 ,哪会退转?消极或退转都不是佛法。其次,佛说:【经】汝观佛身,从百千亿福德所生,诸相庄严,光明显曜,蔽诸大众。这句是教我们细心观察,佛的大圆满智慧与福德相是从百千亿福德所生 。菩萨的妙色严净相,也是由修集善业福德而生 。乃至于世间国王、大臣、大富长者的端正庄严相貌,都是由修集福德所生,一般没有福德的人,都不能跟他们相比。我们要懂得这个因果道理。我们想过大圆满的生活,不修福积德,怎能成就?世间修什么样的福报最殊胜?佛告诉我们:舍己为人、为社会、为众生、为正法久住,这个功

7、德无比殊胜,福报也就无与伦比。问题是,我们要能相信,要肯干。许多同修在经典中读过这些经文,也听过这些讲解,可是就是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他们怀疑:如果我辛苦赚来的钱布施掉了,明天谁布施我?我今天供养别人,明天谁供养我?于是犹豫不决,不敢去做,佛陀的教诲就永远不能实现。我们看到古书上的记载,古时候有人做,但我们不敢相信,恐怕这些书大概是劝人为善的,未必真有这样的果报。这几年,我们在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做了一个实验。我们真干,决定没有怀疑,没有畏惧,佛教我们怎么做,我们就照做。做了之后,果然有效,而且殊胜。这两年来,东南亚遭受经济风暴,每一个行业的收入都减少了一半,许多还面临破产,佛门也受了很大的影响

8、,一般寺院道场的收入也少了一半。可是,新加坡佛教居士林不但没有受到影响,收入还月月增长。这是什么原因?我们把佛陀的教诲证实了!只要你认真努力去修因,果报自然来,你修财布施,你一定得财富,钱财自然源源不断而来。我们与许多宗教接触,常在居士林聚会。他们对居士林感到非常惊讶:你们的钱从哪来,怎会有这么多?李木源居士答覆得好:我们有后台老板!大家就追问:老板是谁?一定是个大富长者。 李居士告诉他们:我们的老板是阿弥陀佛,我们完全听从阿弥陀佛的教诲。 阿弥陀佛怎么教我们?无量寿经所讲的,就是阿弥陀佛对我们的教诲。我们接受佛的理念、教训、方法,全心全力修财布施,所以财富源源不断而来,不受外界的任何影响。我

9、们也修法布施,所以居士林上上下下都有智慧,每天至少有一千多人活动,都没有争论,欢欢喜喜,见面时都带笑容,所以到那里参观的人皆叹为稀有!真正做到了人和 。我们对于贫、老、病、苦的人,都全心全力的帮助他们,这叫无畏布施,果报是健康长寿。财富、智慧、康寿三种果报都非常明显,这就证明佛陀的教法真实不虚,我们不应再怀疑。这是团体兴旺的例子。至于个人福德的例子,我们看李木源居士。李居士在十一年前得了癌症,癌细胞扩散到内脏的几乎每一个部位,医生说他的寿命仅剩三个月。他在这个时候勇猛精进,万缘放下,一心一意为佛教服务,到居士林做义工,等待往生。他已经等了十二年,还没往生,再去检查,癌细胞没有了!这是把业力转变

10、成愿力,所以他是乘愿再来身,他的业报身十年前早已结束。我年轻的时候,一点福报都没有,看相算命的人都说我短命。学佛之后,我认真努力学习,依教奉行,结果命运改过来了。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这个身叫业报身 ,我们每个人,到这个世间来,都是为了酬偿业报而来。但是,聪明人遇到佛法,就应当把业报转变成愿力,这就是佛家常讲的乘愿再来 。不是死了以后再来,就在今生,要懂得转变。如何转?从前念念为自己,现在把这个念头断掉,念念为社会、为佛法、为众生,为别人超过为自己,以愿力超过业力。这个念头转过来了,就叫乘愿再来。你们想想,人家能转,我们为什么不能转?念头一转过来,就得大自在,前途一片光明,移民到西方极乐世界是真

11、有把握,多么快乐!世间人都怕死,但是修行人绝不怕死,因为他们明白,了脱生死,就不受后有。所以,修行人决定是随愿往生,心中一丝毫的恶念都没有,念念都与世尊的这一段教诲相应。千万不要像地藏菩萨本愿经所说的: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 若真如此,你所感得的果报是饿鬼、地狱、畜生,因果的转变、相续、循环会愈变愈差。凡是往下流转的,都是不懂因果的道理,才造作罪业。真正通达因果,要愈转愈殊胜的人,没有不断恶修善。具体的教学,无过于了凡四训 。 了凡四训流通得很广,是民国初年印光大师所提倡。印光大师他老人家建立的苏州弘化社 ,印了凡四训 、 感应篇汇编 、 安士全书的份量最多。我看这三本书的版权页,每

12、一版至少两万册,多则五、六万册,他印了几十版,概略的统计,印了超过三百万册!老和尚是净土宗的一代高僧,一生中所有信徒对他的供养,全都用在印经,不做别的事情。为何不流通佛教经典?弘化社佛经数量印得很少,每版一、两千册,最多三千册,三千册以上的很少。这三本书都不是佛经,为什么印的数量这么大?这引起了我的省思。我认真反省,才了解祖师的用心良苦。要救佛教,要令佛教徒都能得到佛法真实的殊胜利益,应当从深信因果、断恶修善开始。 了凡四训对于因果的理论与事实,说得非常透彻,所以印祖一生大量推动。 了凡四训 、 感应篇汇编 ,以及安士全书前面的文昌帝君阴骘文 ,帮助我们认识种善因决定得善果,造恶业肯定有恶报

13、,勉励我们断恶修善。善恶的标准就在感应篇与文昌帝君阴骘文 。这两本中国古德写的书都不长, 感应篇一千多字, 阴骘文七百多字,没有佛家的戒律术语,我们读起来容易理解,而且亲切,很有受用。这部十善业道经教我们怎样积德修善,可以做为感应篇的总结。【经】汝今常应如是修学,亦令众生了达因果,修习善业。不但我们自己常应如是修学,而且要帮助社会大众了达因果。了是明了、达是通达。了达因果的目的,使人人懂得断恶修善,不必等人劝勉,自己会发心修学。佛接著嘱咐我们:【经】汝当于此,正见不动。这句话非常重要。人不能没有正知、正见,就是你的思想、见解要纯正,不能有偏邪。有偏见邪见,行为就偏邪了,造作许多过失而不自知。正

14、知正见要靠接受古圣先贤的教诲才能建立,所以这是一个教育的问题。今天社会,会变成这个样子,就是知见不正所造成的。第一个不正的知见,是男女平等 。男女本来是平等的,但现在所讲的男女平等反而不平等。本来,男人有男人的事情,女人有女人的事情,平等的。以佛家的比喻来说,男人弘法,女人护法。但是,现在社会要平等 ,女人要做弘法,逼著男人做护法,结果弘、护都败,两败俱伤。今天的社会,没有圣贤出世,是因为没有贤妻良母,所以印光大师说:要世界太平、社会安定、人民幸福,这个大权操在女人手上。 女人真能相夫教子,就应该教儿女作伟人,不需要自己去做。自己去做,儿女反而不能成才。所以,喊男女平等 ,其实是破坏了真正的男

15、女平等,这是错误的知见。儒家教导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平天下就是世界和平 。世界和平是建立在国家政治的稳定上,国家政治的稳定寄托在家庭的美满,而家庭的美满寄托在夫妇的和合。所以,夫妻若不和,世界就没有和平。我常比喻:世界就像人的身体,国家像身体上不同的部位,家庭是身体的细胞,夫妻是细胞的核心。夫妻不和,细胞就坏,如果身上坏的细胞多,人就活不成。现在,离婚率这么高,社会活不成了,所以人家才说会有世界末日 。夫妻失和,导致离婚率高,是世界末日的第一个因素。要挽救世界,就要夫妻好合。男女为什么会结成夫妻?因为,结婚前,都看对方的好处,没看到缺点,样样都可爱,结婚后,天天看对方的缺点,一点

16、好处都没有,这才搞坏了。佛在此经教导我们: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 怎么落实?夫妻俩每天专看对方的善,专想对方的善,专念对方的善,检点并改正自己的不善,就永远和合,白头偕老。迷与觉、正念与邪念,分别就在此地。一念正觉,不但一生幸福,家庭美满,而且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世界和平,一念错误,夫妻不和,家庭破裂,就造成社会动乱,世界失和。所以,离婚的人都要堕地狱,因为他们把世界和平破坏了。结婚不仅是两个人之间的事,它关系到整个世界。古时候,两个人的结合,讲的是道义,不是感情。要顾及整个社会的安定和平,常常看对方的好处,并反省自己的过失。别人永远没有过失,过失永远在我自己,你能够这么想,就叫正知正

17、见 ,你才懂得常生欢喜心,广修福田。佛家讲的福田 ,正是从正知正见而生。我们出家人穿的衣服,叫福田衣 。去年,在北京历史博物馆,陈列有山东青州出土的一批佛像,是北魏时代所造的,距离现在一千七百多年。我看到毗卢遮那佛身上披的袈裟,有十法界的依正庄严图案,上面是佛,下面是地狱。我才明了:合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为一身,就是福田。 袈裟上的每个格子大小一样,代表平等 。这么多的格子代表不同的国土、族群、宗教、文化,表示了合一切众生之异同在一身 ,就是清净法身。不同的国家、族群、宗教,是一个我 、一体,丝毫差别都没有。这念头就生无量无边之福,所以福田从自心生。这件衣服裹在身上,就表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一

18、个生命共同体、是一个我、是清净法身。了知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与我是一、不是二,大慈悲心由此而生。有许多同修问我:法师,你与各个宗教往来,还帮助他们,这个思想从哪来,你为什么这样做?这个思想是从华严经来,是佛教我们这样做的。我是佛弟子,佛教我怎么做,我就应该怎么做。我们这件衣服,这一格是佛教,那一格是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统统是一家!我不帮助他,谁帮助他?迷了自性才有妄想、分别、执著,觉悟之后就是一家。我们帮助他们就是帮助自己,不帮助别人就是害自己。宗教中讲的爱,如神爱世人 ,是要世人知道:爱世人才是真正爱自己。 不爱世人,不晓得积德修福,一生不善的行业,来生堕三涂,是自己毁灭自己。真正

19、自爱的人,一定接受圣贤的教诲,把自己的境界提升,升到天堂,乃至极乐世界。佛弟子心地清净、平等、真实,看世、出世间一切法都平等,个个第一,没有第二。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每一位善知识的成就都第一。 楞严经二十五圆通章,二十五位菩萨向释迦牟尼佛报告自己的修学法门,个个都说第一,没有说第二的。个个都第一,这就健康。像我们身体,每一个器官都第一。眼见第一、耳听第一、鼻嗅第一,没有第二的,身体就健康。如果眼看第一,耳不行、耳第二,鼻不行、鼻第三,这个人就生病了。如果差别大的话,连命都保不住。个个都第一,如果不是第一的人,我们就要帮助他,成就他第一,好比我们身上有些细胞病了,我们得想办法帮助它们恢复原

20、状。同一个道理,社会有些人迷失了自性,不知道辨别善恶,我们就有义务和责任去帮助他们。帮助人要懂得方法。佛教菩萨生活、工作、与大众接触,有六个原则,叫六波罗蜜 。波罗蜜是梵语,意思是圆满。六种圆满中,第一个是布施。布施,就是为一切众生服务。我们今天做社会福利工作,就是为社会服务。服务的项目无量无边,最重要的,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如果没有这一条,所服务的项目再好,都只能救一时之急,不能帮助他们自立更生。一定要帮他们觉悟,他们才能永远离苦得乐,没有破迷,他们自己不能离苦得乐,时时刻刻还需要人帮助,就很痛苦了。所以,释迦牟尼佛从事于教学的工作,是在慈悲救世中,做最根本、最彻底、最圆满、最究竟的帮助一切

21、众生离苦得乐。第二个是持戒,即守法。帮助别人也得要有规矩,如果不懂规矩,纵然想帮,人家很难接受,所以一定要懂礼,一定要守法。其他四个圆满是忍辱、精进、禅定、般若,都是为成就布施波罗蜜的。佛教导我们四摄法 ,是人与人交往时,必须遵守的四种法则。知道四摄法意义的人不多,如何落实就更少了。落实是从夫妻开始。夫妻不和,或家庭破裂,就是不懂得四摄法,若懂得四摄法,你就过佛菩萨的生活。第一、布施。先生有没有为太太服务?太太有没有为先生服务?以真诚心为对方服务,就是四摄法的布施。第二、爱语。出自于内心,真诚、清净的关怀。第三、利行。我们的所作所为,对于对方决定有好处,没有危害。第四、同事。共同生活在一起,小

22、而夫妻,大而全世界。我们与其他宗教交往,就是本著佛陀的教诲。首先行布施,其他宗教若有所需,我们应该帮助。今天,所有的宗教都办了许多社会慈善福利事业,像医院、养老院、孤儿院、学校。办这些事业需要钱,我们如果送其他的礼物不见得能适用,但钱最实用,所以我们送钱,赞助他们的社会福利事业。我们曾拜访每一个宗教,所赠送的都平等。有许多人来找我麻烦,责备我:法师!同修们给你的供养,你为什么拿去送给外道?我说:我没有送给外道,我是做佛法的慈悲事业。 他说:你明明送给基督教、印度教,怎么不是外道?我说:你心里有外,才叫外道。外道不是他,是你。你的心里有内、外,自己就是外道,自己还不知道。自己是外道,看别人都是外

23、道。如果以社会的眼光来看,我们佛教要不要办养老院?他说:要。 我说:要不要办孤儿院?他说:要。 我说:要不要办医院?他说:要。 我说:你拿钱来。 他拿不出来,不说话了。我说:人家办得好,我去投资,没有错。他办的现成事业,我拿一点钱去投资,就变成我有股份在其中。他办的就是我办的,自他不二,何乐而不为?我不必操一点心,他就已经办成功了,我投资没有错误。 心量太小,妄想、分别太严重,怎能作佛?不但佛做不了,烦恼也断不了。天天在生烦恼,天天在苦难中过日子。佛经上常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你连个基督教、回教、印度教都不能包容,你还能包什么虚空法界?我们要学佛拓开心量,认知世间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不

24、同的国家、任何人做的事业,只要是对社会众生有真实利益,就是我应做的,我必须全心全力去帮助他们。最近在新加坡,回教要买一个校址。他们办了一间学校,办得很不错,但校址是租的,现在屋主愿意卖,他们钱不够,来找我。我跟李木源居士商量,集合九个宗教共同来筹款,结果成绩很可观。他们原本希望我们帮他筹七十几万,但这次筹款竟超过了一百万!九个宗教统统都帮助他们。社会福利事业是我们共同的,不要分彼此,不要分国土,不要分族群,不要分宗教,大家都是一家人,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人民幸福。所有宗教的根本,就是仁慈、博爱 ,所有宗教的共同目的,无非是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转凡成圣而已。我们有这样的认知,就

25、叫正知正见。世界所有宗教都是一家,我们佛门的宗派,当然更是一家。 金刚经告诉我们: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如果我们赞叹自己的法门,轻视别人的法门,这就犯了自赞毁他戒。把这个戒律引伸,把意思扩大,我们要是诽谤别的宗教或族群,也算犯了自赞毁他戒。佛菩萨都是尊重赞叹别人,自己谦虚卑下。佛这样教,我们应当这样学才对。如果佛教的是一套,而我们做的又是另一套,我们就背师叛道,就有罪了。【经】龙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这句是本经最重要的开示,不仅是释迦牟尼佛教导一切天人大众,同时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教化众生的根本法门。教化的对象,可以说圆圆满满地包含了十法界的有情众生。我们对这段开示要特别认真

26、思惟和学习,果然能把它落实在生活中,这一生何愁不成无上道?念佛的同修都知道,念佛法门叫易行道 。所谓易行道,是和其他法门相比而言。可是,你如果把它看得太容易,就误会了,因为实在讲,念佛法门并不是很容易。净宗法门,是依念佛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些人不大喜欢听到往生 ,我们于是换个名词, 移民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样大家就欢喜了。移民到西方极乐世界,条件是信、愿、行三资粮。 行就包含十善业道,大家往往疏忽了这点,以为行仅老实念佛即可。佛号如果不能与十善融成一片,不能往生,这就是古人常说的: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 世尊在经教中告诉我们,西方极乐世界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西方世界是至善圆满的境界

27、,人、物、法皆善,没有分毫不善夹杂,所以我们如果不认真努力修善,念佛不能往生。这是净宗同修要特别留意的。如果有人不想往生,仅仅希求在一生当中得到殊胜的人天福报,还是要从修善积德做起。菩萨有一法:不多,多了我们没法子学,一法就很简单。这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一切诸恶道不仅指地狱、饿鬼、畜生。六道若与十法界比,六道还是恶道,十法界若与一真法界比,十法界也是恶道,所以恶道是相对的讲法。恶道详细的意思,是天台宗智者大师所说的:百界千如 。智者大师告诉我们,每一法界中都有十法界,换句话说,每一法界都有诸恶道苦 。但在此地,恶道尤指三恶道。【经】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佛在此地教导我们:昼夜

28、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你的心善、念头善、行为善,决不会造作恶业,当然也就能够永离一切恶道苦。【经】令诸善法念念增长。这就是积德修善、积功累德。 这一句话,佛家、道家、与儒家都说,是过去中国三教共同的理念。【经】不容毫分不善间杂。这是我们要特别留意的。我们修行,知道要断恶修善,但为何功夫不得力?为何每天还在烦恼中过日子?多数同修没有认真作反省,只会怨天尤人,这不能解决问题。问题出现时,聪明的人决定会把症结找出来,然后把它改正,这样问题才能解决。我们修行的症结,就是在修学善法当中夹杂不善。祖师们讲经时常常比喻:杯子盛著甘露醍醐上好的饮料,可是里面夹杂了一点点毒药,喝了不但不能养生,还要送命

29、。我们今天修学一切善法不能成就,就是夹杂了不善。一定要懂得改正过来,决定不容许再掺杂不善。不善的念头就是自私自利,不善的思想就是贪、嗔、痴、慢,不善的事就是杀、盗、淫、妄,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常常夹杂这些,就是我们的致命伤。今天,在这讲堂中的同学,无论你是老修行,或是第一次来听讲的,你能在这里坐上两小时,把经听完还不想离开,佛在经上说,你是善根深厚之人。什么叫善根深厚?你的善根不是这一生种的,而是多劫之前就已经修学佛法,并且生生世世都在培植善根。佛在无量寿经上告诉我们,阿阇王子与五百大长者,听了释迦牟尼佛介绍阿弥陀佛的功德庄严,非常欢喜,每个人都发愿我将来成佛时,也要像阿弥陀佛一样。 佛看了很欢

30、喜,并告诉大家,他们这帮人过去生中曾经供养四百亿佛。由此我们就能体会到甚么是善根深厚。我们在座的同修,大概都有这么厚的善根,过去生中曾供养过四百亿佛。而供养超过四百亿佛的善根之人,更大有人在!是哪些人?听了这部经后, 立即发愿要求生极乐净土,亲近阿弥陀佛的人。阿阇王子只发愿将来成佛时和阿弥陀佛一样 ,还没有立即发愿求生净土,所以他们的善根远远比不上我们。为什么我们无量劫来遇佛、闻法、修行没能成功?原因就是夹杂不善。这个问题严重!夹杂不善的根,就是自私自利,自己的利益不肯放下。只要与自己的利害有冲突,佛陀的教诲就忘得一干二净,烦恼习气完全现行,这是夹杂著大量的不善,不仅是毫分 ,我们不能成就的原

31、因就在此地。这一生中,如果真想得生净土,亲近弥陀,我们决定要从根拔除不善,决定没有自私自利,决定不沾名闻利养,决定不起贪嗔痴慢,晓得这些对我们只有害处,没有好处。看到别人做好事,我们生欢喜心和赞叹心。 好事就是对社会、对一切苦难众生有好处的事。我们如果有力量,要全心全力帮助他们,成人之美,决定没有嫉妒。如果看到别人做好事,我们生嫉妒,或看到别人有成就,怕别人超过我,我们障碍他,你就夹杂不善。你若夹杂不善,那就跟过去生一样,这一生不能成就,只是在善根中再加一点而已。什么时候你不再夹杂毫分不善,你就成就了!我二十六岁初学佛时,第一部看的经是丁福保居士著的六祖坛经笺注 。我看了很欢喜,非常佩服惠能大

32、师。惠能到黄梅礼拜五祖忍和尚时,忍和尚问他:你到这地方来,想求什么?他说:我来求作佛。 这就不是普通人!你去打听问问,普通人到寺庙中烧香拜佛,求什么?都是求平安、求发财、求升官这类的,从来没听说过来求作佛的。佛氏门中,有求必应。 惠能既然求作佛,真的就作佛了。五祖遇到这样的学生,非常欢喜!但是佛门中也是龙蛇混杂,良莠不齐,嫉妒障碍在所难免。真正的一个特殊人物,免不了要遭人嫉妒,所以五祖就用个障眼法,把他当作一个普通人,说:好!你到槽房去做工。 打发他到厨房做粗活,分配舂米劈柴的工作给他。惠能接受了,掉转头要走的时候,又跟五祖说了一句话:弟子心中常生智慧。 如果我们今天遇到祖师,一定和祖师讲:弟

33、子心中常生烦恼!惠能常生智慧,我们常生烦恼,这就是善根福德之不同。如果你的善根福德现前,你在日常生活当中就常生智慧,不生烦恼,你这一生中唯一的愿望是作佛,与诸佛一样广度苦难众生。现在我们总算搞清楚了:修行之不能成就,就是夹杂不善。净土法门的善恶标准,是依无量寿经第三十二到三十七品。这段经文,世尊以无尽的慈悲,将五戒十善的形相,修学的方法,以及业因果报,说得很详细,所以我们选这段经文作为晚课。净宗的早课不念楞严咒和十小咒 ,因为念这些咒语依旧打妄想,依旧夹杂,不能得利益。古人能得益,现在人不能,所以课诵不能不改。我选了无量寿经的第六品四十八愿作为早课读诵的经文。读这段经文,是要学阿弥陀佛的心愿,

34、使我们的心同阿弥陀佛,愿也同阿弥陀佛。晚课念第三十二到三十七品,五戒十善这段经文,是让我们认真反省:佛讲的教诲,我这一天做到了没有?佛教我应做的善,我有没有做到?佛教我不可以做的恶,我有没有触犯?早课是提醒自己,晚课则是反省和忏悔。要依照佛的教诲改过自新,天天求改进。改正错误就是进步,务必要天天改进,把我们的不善减少。断除当然不容易,但是一定要减少。年年减少,月月减少,天天减少,果然真干,十年、八年后,就不再夹杂毫分不善。功夫有成,不但不善的言行没有,不善的念头也没有,丝毫的不善都没有了。这个时候,你自己就晓得,念念行行之中,都与诸佛菩萨感应道交,你能感受到诸佛的护念。像慈母爱护儿女,儿女知道

35、母亲真爱我,母亲真喜欢我 ,你就能明显的感受到诸佛的爱护。我们今天没有法子感受,是因为夹杂了不善,所以产生了障碍。这些话说来容易,做起来却相当困难,但这种难度可以克服。佛讲:登天难,求人难 ,我们想生天不容易,求人也不容易。但是,不夹杂丝毫的不善,既不是登天,也不是求人,而是自己的事,只要自己真正发心,肯克服自己的妄想杂念,就可以做到。果然做到,就超凡入圣,善法就念念增长。【经】是即能令诸恶永断。诸恶是恶道的苦因与苦缘,因与缘都断掉,恶的果报就消失, 离苦得乐就现前。所以,佛教我们断除恶因与恶缘的教学理念,符合现代人所谓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佛法不但不违背科学,而且超越科学多多。【经】善法圆满

36、,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恶道苦断了,善因与善缘成熟,善果当然现前,就是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诸佛菩萨及余圣众在哪里?原来就在现前。佛在经上常说: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 于是,你心目中看到的芸芸众生,原来皆是诸佛菩萨圣众。也许你听不懂,很难转得过来。前面,佛在这部经中,一而再、再而三的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 你的心想达到纯善时,一切境界都随之转变,诸佛菩萨就在眼前。从前,心中夹杂不善,怎么看都看不出来,现在,丝毫不善都拔除了,就愈看愈明显,诸佛如来与诸上善人确实是同聚一会。说到究竟处, 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是佛陀随顺俗谛而说的方便语, 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才是真谛。我们要把毫分不善拔除才能见

37、到真谛,如果还掺杂不善,就见不到这个境界,只是听说而已。我们要问,有没有人见过这种境界?宗门与教下都有。禅宗景德传灯录和五灯会元的公案,以及教下的祖师大德传记,我们就能体会,他们真的做到了,真的契入这个境界。我们自己好好努力,加一把劲,也能在现前契入这个境界。诸位要晓得,在今天,能契入祖师大德所契入的境界,我们的戒、定、慧功力,其实超过他们很多!何以见得?这些祖师大德们,如果生在今天的社会,未必能契入。今天的大众,烦恼习气比过去的人重了不知道多少倍,而外面五欲六尘的诱惑,也加了千万倍,诱惑力太大太大了!在这种环境中,你还能觉悟,还能不掺杂丝毫不善,你的功夫肯定比他们高。所以,你在现前这个世间,能契入境界,古来的祖师大德没有不佩服、不赞叹、不尊重你的。我们要好自为之,决定不随顺自己的杀盗淫妄、贪嗔痴慢等烦恼习气,决定要随顺佛陀的教诲。学佛没有别的,就是学佛的存心与行为。【经】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学佛的同修和许多宗教的信徒,都承认人有前生和后世。在外国,他们用催眠术,让一个人在催眠状态中说出他的前世,有从人、畜生、还有别的星球上投胎来的,有许许多多的记录,所以其他宗教的神父、牧师、传教师也都肯定,佛法讲的六道轮回是真的。我们要修善法,来生才能得人身。善法中掺杂少许不善,大概百分之十以下可以,超过百分之十的不善,人身就得不到。就像醍醐,前面比喻过了,掺杂一点点毒药,如果量很微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