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分子原子元素化合价质量分数的计算6课时.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555633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5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单元分子原子元素化合价质量分数的计算6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3单元分子原子元素化合价质量分数的计算6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单元分子原子元素化合价质量分数的计算6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3单元分子原子元素化合价质量分数的计算6课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3单元分子原子元素化合价质量分数的计算6课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时间:2010 年 第 周 星期 第 节 编号:1班级:九年级 教师:王川课题:分子教学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以及分子的真实存在, 记住分子的概念和 分子的基本性质。2.初步学会用分子的观点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3.记住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4.通过分子概念的形成和对分子基本性质的了解, 培养学生推理和抽象思维能力。5.通过物质的纯与不纯的相对性,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辩证地思考问题的方法。教学重点 1.分子概念的理解和应用2.通过对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 逐步培养学生辩证统一的思维方法。教学难点 对分子概念的理解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课时安排 第一教

2、时:分子 第二教时:混合物和纯净物补充:1.酒精和水的混合物实验 2.氨分子的扩散及与盐酸作用教学过程新课引入1.设问:世界是由形形色色的物质构成的, 但物质本身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2.举例说明:物质的无限可分性,导出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结论,引入新课。讲授新课 板书课题: 2-1 分 子一、出示本 节课学习目标 (小黑板)二、物质都是由相应的粒子构成的。1.用日常生活由分子运动引起的现象,引起学生思维(课本 P25 内容)演示实验:酒精体积(含品红)水的体积酒精与水混合后的 体积(为什么)。 实验 2-1碘的升华与凝华思考:上述不同现象的发生,从表面看起来,好像是互不相关的,也是不容易解释的。

3、那么,这些现象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呢? 能否用同一知识给予解释呢?2.学生阅读课文(P26 第 2 小节)指名学生归纳书本内容所要说明的问题。小结: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三、分子与物 质变化的关系设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时,分子将如何变化呢?演示实验:1.氨水与酚酞的作用(给 学生作必要说明)2.氨分子扩散从一烧杯扩散进 入另一烧杯中( 装有酚酞溶液在两个烧杯上罩上一个大烧杯)3.用注射器吸入氨气, 然后注入含有酚酞试液盛有水的烧杯中.4.向实验 1 中滴加稀盐酸思考:1.氨分子作扩散运动属什么变化?氨分子在扩散运动中,其化学性质是否改变?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2.氨水

4、与盐酸作用之后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了,这是为什么?由得出什么结论?3.请你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阅读:课本 P26 倒第 2 节内容,然后指名学生回答上述三个思考题。小结:1.氨分子扩散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变不可分。氨分子与盐酸作用化学变 化 分子本身改变可分。2.导出“分子 ”的概念四、分子1.“分子 ”的概念22.分子的性质(充分利用本节课 列举的有关分子运动的事例及实验,引导学生想像出不同状态的物质其中无数粒子在不停运动的景象。 )利用氨分子的扩散实验,引导学生归纳出:分了体积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与热能的关系) 分子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

5、相同。利用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变小, 归纳出:分子间有间隔(物质三态的变化)阅读:课本 P27 内容讨论:课本 P27 讨论题小结:分子的特征教学后记:3时间:2010 年 第 周 星期 第 节 编号:2班级:九年级 教师:王川课题: 原子的构成知识目标: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2、初步学会根据 实验现 象,来推导原子的组成3、能 够根据相 对 原子质量求算相对 分子质量4、逐步建立物质 无限可分的观点教学重点、1、从微观 角度来理解化学反 应的本 质;2、相 对质 量的计 算 3、原子的构成教学过程:讲述:构成物质的微粒可以分成原子、分子、离子等。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么原子

6、又是有什么构成的?原子学说的提出者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一种极其微小,不可分割的微粒。对于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原子的结构到底如何的问题,科学家进行了长达近一个世纪的研究、探讨、论证。展示:汤姆生发现电子的阴极射线的实验过程,并介绍枣糕型原子模型展示:卢瑟福的 粒子散射实验( 粒子,即氦原子的原子核)现象:绝大部分的 粒子沿着原来的行进方向,没有发生偏转;少部分 粒子的运动方向有所改变;甚至有极少数的 粒子有很大的偏转,甚至是 180 度。提问:请大家来解释一下这种现象的原因?讨论:这种现象,汤姆生的原子理论 是无法解释的,因此作 为汤姆生的学生,卢瑟福提出了自己的原子模型的设想:他认为原子中,原子核

7、居于中央,它集中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以及几乎所有的质量,而电子带负电,在核外很大的空间内作无 规则的高速运动。解释:因为原子核外有很大的空间,几乎是空心的,所以大部分的 粒子能够很顺畅的通过;因为 粒子粒子带正电荷,原子核也 带正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由于斥力的原因,所以有少数的 粒子会有偏转;而因为金原子中原子核存在,而且体 积小, 质量大,所以只有很少的机会与 粒子相碰撞,并且能反弹。提问:原子带电吗?为什么?回答:原子本身不带电,由于原子核与电子两者所带的电荷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呈电中性。设问:物质可以分为原子、分子、离子,分子能分为原子,原子又能分 为原子核与电子,那么原子核能

8、不能再分了呢?卢瑟福同样通过 粒子散射实验,将金原子改为氮原子,发现了原子中含有质子,经过其他的科学家的不懈努力,终于发现原子核中由 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而中子不带电。小结:1、原子的构成情况:原子核外电子原子核质子中子(在核外作高速的无规则的运动)(居于原子中央)42、电 性关系不带电的微粒:中子、原子(分子);带负电荷的微粒:电子;带正电荷的微粒:原子核、质子3、电 量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因是中子不带电);质子数= 电子数(原因是原子不 带电)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质子数 =电子数4、质 量关系:m(原子)=m(原子核) +m(电子) m(原子核) 原因

9、是一个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 由于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很小,使用不方便,提出一个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相对原子质量:一种碳原子(质子数为 6,中子数为 6 的碳原子)的质量的 1/12 作为基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个基准的比值。公式表达式:Ar(原子)= 12/( 某 碳 原 子 )( 某 原 子 )m引申:相对分子质量: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Mr(分子)=Ar(构成微粒的原子)例题:求出水的相对分子质量Mr(H2O)=2Ar(H)+Ar(O)=2116 18教学后记:5时间:2010 年 第 周 星期 第 节 编号:3班级:九年级 教师:王川课题: 元 素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元

10、素的存在,形成元素的概念,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2.学生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并了解地壳中、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3.使学生形成“世界是物 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4、指 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重点 元素的概念难点 元素符号的书写教学方法对比探究、合作 讨论相结 合的启发式教学法教 具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 原子是不是一个实心体?原子内还有哪些微粒?从上表里,你发现 了什么“怪”现象? 交流讨论小结:1、原子中的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都是 1,这样的原子都是氢原子。2、原子

11、中的质子数都是 1,而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不同,是不同的氢原子。引出概念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反思升华 质子数为 1 的一类原子,称为 。反思升华 质子数为 6 的一类原子,称为 。质子数为 8 的一类原子,称 为 。学生自由发挥,回答问题。学生发现原子结构上的异同之处。学生们发言。学生阅读。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复习前一课题的旧知识。让学生接触元素的特征。了解学生们的发现。进入本节的学习重点。元素的概念的运用。巩固元素的概念。延伸思考 一种元素是不是只有一种原子?目前已发现的元素有一百余种,那么原子的总 数是不是也只有一百余种呢?是大于、小于还是等于该数目呢

12、?引导阅读 P71 图 4-4学生思考,并讨论 。学生阅读课本。层层递进发问,让 学生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培养自学归纳能力,使学生形成“世界6P72 资料,与地壳中的排位元素 进行对比。归纳小结 地壳中各元素按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创设情景 如何表示指定的元素呢?a、元素名称(中文) 。b、元素符号(国际 通用)。从 P73 资 料及表 4-3,找一找元素符号书写的特点。元素名称造字的规律。讨论小结 元素符号书写的特点;元素名称造字的规律。课堂练习 (一)课堂练习 (二)课堂练习 (三)(正确答案的呈现:播放红桃 K 口服液、钙片广告录像,碘缺乏症的动画 FLASH)。小结升华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13、,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布置作业 P75 1、2、3、4P72 活动 与探究学生合作式学习,归纳问题的要点。分小组同时计时(3 min)竞赛,看看哪个小组写得既对又快。从化学式判断物质的元素组成。回忆日常的生活知识、电视广告, 获取答案。学生看大屏幕投影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完成作业。是物质的,物 质是由元素 组成的”认识观。加强自学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练习元素符号的书写。巩固对元素符号的认识,使学生意识到元素在地壳里以单质或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世间万物由元素组成”。了解人体营养健康与元素息息相关。活跃课堂气氛 。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利用课外时间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

14、理信息的能力。板书设计课题 2 元素、元素的概念。、地壳中和生物细胞中主要元素含量。、书写元素符号的要求。、元素名称造字的规律。教学后记:7时间:2010 年 第 周 星期 第 节 编号:4班级:九年级 教师:王川课题: 离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原子核外 电子是分层排布的。(难点)2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重点)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 图涵义及原子最外 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 过想象、猜想探索证明归纳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2观 察 l18 号元素的原子 结构示意 图, 归纳小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 质的关系。3探

15、究分析 NaCl 的形成过程,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 认识离子是构成物 质的一种粒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微 观世界学习的兴趣。2唤 起学生 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教 师富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作品科普小论文漫游原子世界,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附文:我是一个小小的电子,我在原子里围绕着原子核不停地转动,虽然空间很大,但我和我的同伴总想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可是原子核 这个小老头很有能耐, 虽然只占原子的一丁点空 间,里面却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 ,质子带正电 ,正好把我身上的负电深深吸引。2设问 :原子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 的呢?它们能否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呢?二、引导 探

16、究核外 电子的排布1 学生猜想: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2学生交流:向你的同学说一说你想象中核外 电子如何运动?83探究证 明假设 :阅读课本图文。(把图 49“ 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 制作成挂图,借此引导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理解 电子分层排布)4归纳结论:核外 电子是分层排布的。5教 师启 发:科学家在探索原子核外电子运动时,也 经历了假设、猜想的阶段,然后通过科学的手段、借助先进的仪器进行实验测定、检验 而得到真理的。那么 电子为什么有的排在第一 层?有的排在第二层?各电子层上电子数目有什么规律?(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后, 进一步启发学生对电子排布的通想,提醒学生到高中后还会有更深入的

17、研究,有 兴趣的同学可自己查阅有关 资料)6学 习原子 结构示意 图表示的意义 :7练习 巩固:向你的同桌说一说下列原子 结构示意图的意义:8展示挂图:1 18 号元素的原子 结构示意图。学生 观察、互相讨论、归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化学性质稀有气体元素 8 个(He 为 2) 比较稳定金属元素 少于 4 个 不稳定非金属元素 多于 4 个 不稳定9教 师设问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8(He 为 2),达到稳定结构,故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金属元素原子和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未排满,要趋向稳定,怎么样才能达到目的呢?(制造探究情境,诱导学生下一

18、步的探究)三、探究离子的形成1、提供信息:钠 与氯气反应生成 氯化钠。 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 图。2、学生表演:两个学生通过观察原子 结构示意图,分 别扮演销原子和 氯原子(头上贴元素符号,身上贴最外层电子数目的“ 电子” ),其他同学当裁判。(表演的形式活泼而又巧妙地考查了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理解,学生热 情高涨地参与,课堂活跃起来)3学生讨论 ;要趋 向稳定结构的钠 原子和氢原子该如何变化来达到稳定呢?设计一个方案。(生 动的情境、求知欲的驱 使,学生 积极设计 多种方案:氯原子的最外层电 子中三个电子转移到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使双方最外 层电子数平均,分别为 4。氯原子的最外层七个电

19、子转移到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使双方达到稳定结构。 钠原子的最外 层一个电子转移到氯原子的最外 电子层上,使双方达到 稳定结构。这样,较 好地暴露了学生的原有思维 ,有利于教 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点 拨引导,对于方案,教师要让学生分辨生活中的平衡与化学中的稳定的区别;对于方案、,教 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 经验出发,分析发生这两种情况的难易程度)4学生表演;两个学生和同学们一起研究各方案,选择最佳方案:把 “钠原子”身上最外层的那个“电子”贴到“ 氯原子 ”身上。“ 钠原子” 因失去一个 电子而变成 Na+,“氯原子 ” 因得一个电子而变成 Cl-,由于静电作9用而结合成化合物 NaCl。(直观活泼

20、的表演把枯燥、繁难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学生自然对原子与离子的概念有了初步的区分,也为原子得失 电子的规律埋下伏笔)5师 生分析:(一边分析,一 边板书 )6引 导提 问:离子是怎 样形成的?什么叫离子?如何区 别阳离子和阴离子?离子符号的书写应与原子有什么不同?四、小结练习 ,诱发 思考1小 结:在本 课题 ,我 们学了什么?2练习 :课本习题 。教学后记:10时间:2010 年 第 周 星期 第 节 编号:5班级:九年级 教师:王川课题: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式的涵义。2熟 记常 见元素及原子 团的化合价。 3能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21、4了解相对分子 质量的涵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 量进行有关简单计算。教学内容:一、化学式反映了物质的组成1、化学式(formular ),就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纯净物组 成的式子。提出的依据: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不同的物质组成不同2、化学式所表示的含义(一般包括宏 观和微观角度)微观上:表示某物质;表示该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宏观上: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或者一个原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还可以表示一个分子的构成情况我们以水(H 2O)为例说明化学式的涵义 以 H2O 为例表示一种物质 表示水这种物质宏观表示该物质有哪些元素组成的 表示水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表示该物质

22、的一个分子 表示一个水分子微观表示一个分子里有多少个原子 表示一个水分子中由 2 个氧原子和 1 个原子构成表示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Mr(H2O)=2Ar(H)+Ar(O)=2+16=18表示物质中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2:1质量表示物质中各种元素的质量比 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83、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周围的数字的意 义如 aRbc a 表示有 a 个这样 的微粒b 表示一个微粒中有 b 个原子或原子团c 表示一个该离子中 带有 c 个正( 负)电荷如:3H 2SO4二、简单化合物的命名1、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命名根据元素的名称,从右往左读作“某化某”。如 NaCl 读作“氯化钠” ,ZnO 读作“氧化锌”,Fe 3O4读作“ 四一个硫酸分子中含有 4 个氧原子一个硫酸分子中含有 1 个硫原子一个硫酸分子中含有 2 个氢原子3 个硫酸分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