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贸组织新一轮回合与环境问题谈判(二)摘要 贸易与 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国际贸易中的热点问题,世贸组织新一轮回合谈判将把这一问题列入议题。就贸易与环境问题谈判的背景和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对谈判的前景进行预测,从而提出中国首次正式参加世界贸易组织多边回合谈判在贸易与环境问题上应持的原则和对策。中国在世贸组织中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必须更多地从本国国内经济安全和企业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和制定对策,在贸易与环境问题上也不例外。在谈判中,我们既要与世贸组织其他发展中成员在具有共同利益的问题上密切配合,但同时在涉及到某些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双边问题上同样应据理力争,以维护自身的利益。(中经评论北京)三、贸易与环境问题谈
2、判的前景目前发达国家对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关注远胜于发展中国家。这一次多哈部长会议中欧盟要求讨论环境问题的呼声最高。美国由于政府更迭,小布什的共和党政府与前民主党政府所关注的利益集团有所不同,因而态度比西雅图第三次部长会议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但仍对欧盟的提议表示赞同。而发展中国家则反对将环境纳入世贸组织谈判。因此,在贸易与环境问题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冲突的基本格局没有变化。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强烈反对将贸易与环境问题纳入世贸组织谈判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坚持认为环境条款将有可能成为发达国家继反倾销、反补贴措施之后又一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借口,而发展中国家则又将成为这种条款的最大受害者。事实上1994 年关贸
3、总协定第 20 条“一般例外”原则中的 b 项和g 项条款就已经起到了这一作用。这从美国与墨西哥之间的金枪鱼争议案、美国与巴西和委内瑞拉之间的进口汽油争议案以及美国与印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和泰国等国之间关于小龙虾的争议案中即可证明。另外,比如在热带森林资源的开发问题上,发达国家规定来自原始森林的产品不能向其出口,这也遭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强烈反对。贸易与环境的争议问题主要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产生,其主要原因就在于:首先,发展中国家由于出口创汇能力较弱,大多数是初级产品的净出口国。随着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的价格下降,他们为维持原有的出口收入水平而不得不扩大出口数量,这其中主要是为了满足发达国家
4、的生产和消费需求而被迫开发资源,从而面临着贸易导致的荒漠化的威胁。发达国家却还动辄以环境保护为由对其进行贸易限制和制裁。其次,发展中国家由于工业基础薄弱,产品精加工、深加工能力不强,出口产品中初级产品或浅加工产品仍占较大比重,这种粗放型出口不仅耗用大量自然资源,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不利,而且也容易成为发达国家环境措施的实施对象。比如泰国和菲律宾从 20 世纪 60 年代起到 80 年代初成为世界的主要木材出口国,但同时却失去了其 90的森林资源并最终成为了圆木的净进口国。第三,发达国家虽然总体关税水平下降较大,目前平均为 34,但由于存在关税高峰和关税升级,特别是关税升级对初级产品、中间产品
5、和制成品实行从低到高的关税税率,实际上对发展中国家形成以初级产品为主的出口格局起了一种诱导作用,即不鼓励发展中国家出口加工产品,这也不利于发展中国家更有效地利用他们的资源。第四,贫困、债务、就业压力和技术落后等构成了发展中国家实行环保措施的严重障碍。第五,由于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致使发展中国家成为“污染地区” ,一批污染密集型产业纷纷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造成其环境恶化。第六,发展中国家由于收入水平较低,对环境的偏好不同,导致对环境的要求低于发达国家的居民,从而较少采用环保措施。或者由于本身就具有环境资源的比较优势,因而其出口产品成本较低,具有较强的价格竞争力,这本是十分正常的,
6、但由于对发达国家国内相关工业构成威胁,从而成为贸易限制的对象。第七,某些发达国家在贸易与环境领域运用单边主义原则,推行“绿色”贸易保护主义。以前有学者认为,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工业发展的结果,研究重点主要放在污染的治理上,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是与发达国家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性质的环境问题,它恰恰是由于不发达所造成的。 ”令正因为如此,发展中国家往往在面临两难选择时会优先选择发展而不是环境,但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因此,新一轮回合中贸易与环境问题的谈判成功与否将主要取决于发达国家是否有诚意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在环保方面所面临的问题,这其中包括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环保技术转让以及对发
7、展中国家开放市场以增加其制成品出口机会等措施,而不是借环保之名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实行重重限制。事实与理论分析都证明,出于环保目的而实施的贸易限制或制裁并不一定有利于保护环境,不如其他一些直接针对污染的政策有效。相反,扩大市场准入和增加经济技术援助将形成“构成效应”和“ 技术效应 ”,有可能对环境保护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如贸易自由化有可能改变投入要素的相对比例,收入提高后对较为清洁的服务的消费增多,以及治理污染的承受能力和愿望增强,这些都将导致更好的环境保护。而更先进。更清洁的环保技术的转移扩散将有利于提高环保水平,其他新技术则可能节约能源与其他投入,从而减轻伴随着经济增长而产生的污染气环境库兹
8、涅茨曲线 (EKC: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说明,在环境恶化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倒 U 字型关系,即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某种形式的环境恶化是不可避免的,但不断增长的收入最终会产生一种提高环境质量的动力。因此,如果发达国家的本意真是为了保护全球环境的话,目前就不应老在贸易与环境问题上做过多的纠缠,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而是应该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方面做更多的工作,以促进其经济增长,使其产生保护环境的内在动力,从而拉平 EKC 曲线,避免走发达国家在其早期发展阶段所走过的老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降低恶化环境的代价。现在一些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动
9、辄以贸易限制相威胁,似乎全球的环境问题都是发展中国家造成的,而实际上类似于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正是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累积的恶果,发展中国家才是真正的受害者。因此从“污染者付费” 原则出发,发达国家理应对发展中国家进行补偿,以此作为发达国家积欠的污染成本。但是,由于新一轮回合仍将采取“一揽子协议”的形式,即正像有的学者所说的“在所有的事情达成协议前任何协议也达不成”,因此贸易与环境领域最终协议的达成还将取决于其他领域的谈判进展情况,这将增加其谈判成功的难度。另外,美国作为最大的贸易国,其政策取向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谈判的成功与否。但从美国政府对外政策的走向尤其是美国在京都议定书问题上一意孤
10、行的做法来看,美国今后在贸易问题上采取“以我为主”的单边主义行动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从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有关贸易与环境问题的争议案几乎都与美国有关可见,美国对这一问题一直十分关注,这也将加大谈判成功的不确定性。四、中国在贸易与环境问题谈判中的对策中国已经入世,并将于 2002 年开始参加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这将是中国首次作为正式成员加入到世界贸易规则的制定之中,而不是以往被动地执行别人定下的“游戏规则” ,因此这一轮回合谈判将对中国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七大贸易国,在世界贸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入世后,不少人认为中国将成为发展中国家的领袖或代言人而与发达国家相抗
11、衡,也确实有不少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寄予厚望。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世贸组织毕竟不是联合国。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发展中成员在世贸组织中虽然也有联合的一面,但更多的是作为彼此独立的经济利益体而存在。因此中国在世贸组织中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必须更多地从本国国内经济安全和企业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和制定对策,在贸易与环境问题上也不例外。在谈判中,我们既要与世贸组织其他发展中成员在具有共同利益的问题上密切配合,但同时在涉及到某些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双边问题上同样应据理力争,以维护自身的利益。1应反对在贸易与环境问题谈判中采取大国关起门来制定规则,再由小国来参加的做法,必须充分尊重发展中国家的意志和愿望。以前关贸总协定曾
12、规定不能同时召开两个会议,但世贸组织却废除了这一条,有时甚至同时召开两个以上的会议。富国当然可以同时派人来参加,但穷国特别是一些非洲国家却无力派出这么多人手,也无力负担参加世贸组织会议的高昂费用,结果以前很多协议或决定是在非洲国家缺席的情况下作出的。中国可以在这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避免世贸组织在贸易与环境问题上成为“富人俱乐部”而使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一些最不发达国家被进一步“边缘化”。2应要求发达国家更大地向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给予更多的市场准入机会,并与经济援助和环保技术转让相结合。只有发达国家认真履行乌拉圭回合达成的各项协议,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一些敏感区域真正降低和取消关税和非
13、关税壁垒,以消除贸易限制和贸易扭曲,同时积极帮助发展中国家掌握先进适用的环保技术,才能帮助发展中国家真正解决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促进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21 世纪议程指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单独实现这个目标,但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建立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全球伙伴关系,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3建议对世贸组织现行协议中有关贸易与环境问题的规则进行修改,使其含义明确,不至于产生歧义。同时,仍应坚持非歧视性原则,特别是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否则又将产生一种灰色区域,给某些国家留下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后门。4 建议建立对违反贸易与环境规则的相关行为的惩罚机制。鉴于环境保护问题的
14、重要意义,应在世贸组织规则中建立对违反贸易与环境规则的相关行为的惩罚机制,以对付“搭便车者”,并与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相配合,从而保障其规则的有效实施。但必须确保这一惩罚机制是在多边的基础上实施,以防止某些国家单边使用这一手段而形成新的贸易保护主义。5在谈判中应“合纵连横”,掌握主动。目前,虽然发达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目标基本一致,但美欧日之间由于各自的政治经济利益不同而在环境外交方面各有不同的政策重点。如欧盟和日本比较注重帮助发展中国家推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而美国却更多地是以自身经济利益为重,在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境技术与提供资金援助等方面态度消极,甚至附加苛刻条件。因此在谈判中应针对不同的国家制定不同的谈判策略,可以尽量与欧日协调立场,增加与他们开展合作的可能性,争取对美谈判的主动。(国际贸易问题,莫莎) 石彬 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