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昆曲研究.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556796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京剧昆曲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京剧昆曲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京剧昆曲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京剧昆曲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京剧记得小时候,看爷爷奶奶把电视调到一个咿咿呀呀不知在唱些什么的频道,我总是不满地抢过遥控器,不愿听。等到长大了,才明白那是京剧,中国的国粹,却仍是不甚喜爱。直到一些流行歌曲中融入戏曲的元素,猛然发觉那婉转的唱腔别有一番风味。即使我从不知道歌曲中的戏曲是否地道,还是无可救药地爱上了戏曲。再后来,看过张国荣出演的霸王别姬 ,京剧便在我的心中于一系列戏曲间脱颖而出,我会不自觉地在小时候爷爷奶奶爱看的电视频道前驻足,渐渐的萌生了研究京剧的想法。 (有一句成语叫做“打破沙锅问到底” ,而我对于一个问题,常常是由“底部”问起,也就从“根”追溯,找到起源,顺藤摸瓜,一点一点地了解,所以我最先研究的便是京剧

2、的起源。 (以上太抒情了吧)若是要一个外国人说中国的戏曲,他最先想到的必然是京剧(京剧是国粹) ,然而实际上京剧的历史才短短两百年,远远比不上其他剧种。京剧缘起于四个地方的剧种:一是原来流行于安徽省一带的徽剧,二是流行于湖北的汉剧,三是流行于江苏一带的昆曲,四是流行于陕西的秦剧,又叫梆子,算得上实实在在的“大杂烩” 。清乾隆末期,四大剧种交流融合,并加入了一些北京地区的元素,经过演变才形成了如今的京剧。京剧成为国粹(前面需不需要伏笔?) ,历史上有名的慈禧太后可算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功臣。京剧刚诞生之时,并不大被人喜爱,甚至有人称之为“乱弹” 。可当京剧传入宫廷,慈禧太后就被这种“乱弹”深深吸引

3、。慈禧太后是谁?垂帘听政,权利如何大?说到底,皇帝只不过是个傀儡,慈禧太后说好,谁敢说不好?戏子的地位在当时空前高涨,慈禧赏起钱来是一大把一大把毫不吝啬的,封起官来也是说一不二从不犹豫的,你要是讨得她老欢心(这里会不会太贬低京剧了) ,区区一个国粹的名头得来还不是易如反掌的。京剧经历清朝晚期的发展,已经在北京乃至全国有了很多的爱好者。清朝灭亡之后,大量的清朝贵族和官员都还在当时的北平,他们终日里以声色怡情度日,少了京剧可是度日如年,这也就为京剧的极盛铺好了台阶。偏巧在这个时候,一有求二有应, “四小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出现了。他们代表了京剧旦行艺术的最高成就,也成就了中国京剧最

4、黄金时期。毛泽东主席也十分热爱重视京剧,他给中国戏曲研究院题写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题词;还曾对梅兰芳扮演的白素贞的扮相有过如下评论:“梅先生很会扮演,你看通身是白,唯上额头一个红缨,银妆素裹一点红,美极了!” (PS:怎么觉得那就一老色狼 无视之。 )如此细心,自是因为京剧敲开了这他那一刻戎马一生的心盛极而衰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京剧自然也不能例外。任是毛主席如何爱京剧,最终仍是被“四人帮”所蛊惑,发动了理事十年的浩劫“文化大革命” 。 期间不但禁演了大量的优秀传统剧目,并且封杀甚至打倒了一大批优秀的戏曲演员以及梨园名家,致使许多传统剧目失传乃至灭绝,损失惨重。此后京剧艺术萧条一时,改革

5、开放后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埋没了京剧,虽然它成为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却不怎么被现代的年轻人所接受喜爱,反倒是一些外国人学起来兴致勃勃,有模有样。京剧所包含的四大剧(话语与之前有重叠) ,其中历史最悠久的非昆曲莫属了,昆曲发源于十四、十五世纪,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戏种的发源于此) 。现在的京剧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和昆曲曲牌,可以说京剧和昆曲的渊源之深,让我们在了解京剧的同时,不得不把昆曲拉出来呼应着讲一讲。昆曲的形成共经过了三步改革,宋、元以来,中国戏曲有南、北之分,南曲在不同地方唱法也不一样。元末,顾坚等人迈出了第一步,他们把流行于昆山一带的南曲原有腔调加以

6、整理和改进,称之为“昆山腔” ,为昆曲之 雏形。第二步出现在明朝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的声律和唱法进行了改革创新,在“昆山腔”的基础上融入北曲的特点,造就了昆曲。最后昆山人梁辰鱼,继承魏良辅的成就,对昆腔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改革,让昆曲以清唱的形式出现。也许包容了南北两派的唱腔正是昆曲成为百戏之师的原因,之后的戏曲多多少少都有昆曲的痕迹。昆曲是百戏之母,许多京剧的曲目都是从昆曲中移植的,而且历史上在昆曲没落的时候曾经有大部分剧目“昆腔改皮黄”,即由昆曲改为京剧。但这并不意味着 “昆曲= 京剧”!即便昆曲是京剧之母,京剧与昆曲还是有许多不同之处的。首先,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享受着国

7、宝级待遇,作为中国人,可以说没有不知道京剧的。而昆曲恐怕就没有这么大的优势的,直到 2001 年 5 月,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昆曲的社会地位才有所提升,引起了关注。 其次,昆曲与京剧的区别不仅仅停留在唱腔、调式、剧本等方面,更重要的是:昆曲作为我国古典词曲艺术仅存的活化石,其蕴含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价值是京剧及其他任何剧种所无法比拟的。 之所以说昆曲具有活化石的价值,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保留了中国传统曲牌体的创作和演唱特点,是保留下来的研究中国古典戏曲的唯一活体。然后,再在文学性方面作一比较。昆曲的剧本多为“传奇” ,少数是“杂剧” ,是正统的中国戏曲剧本构成

8、的形式,作者多为文学家、剧作家或知识分子;京剧是俚俗的剧本,传统剧作者多为社会中下层,姓名有的不可考。就唱词方面而言:昆曲的唱词是曲牌体,由长短不规则的句子构成;京剧唱词是五字句或七字句,也有变体到十字句,有着源自说唱文学的痕迹。昆曲是一首一首的歌曲,曲牌名称虽有一样的,但曲调随字的四声阴阳不同而变化;京剧是所谓板腔,由少数十分单调的曲调原型(主要只有西皮及二黄两种,是上下句的说唱文学套上音调而构成,音乐非本质,本质是吟哦)加以几个变型,型式少,调子往往听来千篇一律。而且,昆曲是中国古典歌剧,而京剧不是歌剧,是来自说唱曲艺的“说唱剧” ,它唱的不是歌,而知识唱“话” (这是从本质而言) 。昆曲

9、的音阶大部分是五声音阶,少部分是七声音阶构成;京剧则由七声音阶构成。昆曲的语言是中州音韵的国语,有些演员喜用深度苏州方言化的语言进行演唱;京剧则以国语为主,有些有湖广音。 再从表演艺术方面比较。昆曲的主奏乐器是曲笛(加上属于节奏乐器的拍板) ;京剧的主奏乐器是京胡。昆曲基本上是随着唱腔而有舞姿,每个乐句甚至字词都有由代代传下来的固定身段及表情来表演出来;京剧在传统上是呆站着唱,有动作的时候是不唱的。在武戏中尤其可以看出来。京剧在武打时是纯武打,到开口唱时整个舞台就沉寂下来,只有唱者在开口唱。昆曲则是边舞边唱,舞(打)得越热烈,唱得也越激烈。总的来说,昆曲与京剧,各有特色。昆曲行腔优美,以缠绵婉

10、转、柔曼悠远见长。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讲究。场面伴奏乐曲齐全,以声若游丝的笛为主奏乐器,使昆曲音乐以婉丽妩媚,一唱三叹著称。由于表演艺术的全面发展,脚色行当自然越分越细,如老生分副末、老外、老生;小生分官生、小生、巾生;净分大面、白面、二面、小面;旦分老旦、正旦、作旦、刺杀旦、五旦、六旦、耳朵旦等。各行脚色都在表演上形成自己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式。这些程式化的动作语言,在刻画人物性格、表达心理情绪、渲染戏剧性和增强感染方面,形成了昆曲完整而独特的表演体系。但因发展途中剧目锐减,表演凝滞,缺乏新鲜气息。加之格律过分谨严,文辞古奥典雅,使昆曲脱离群众,步入困境。而

11、道光以后,昆曲虽在新兴城市的上海支撑一时,但待到光绪时徽班、京班相继南下,昆曲难与匹敌,遂逐渐衰落。京剧是典型的北京地方戏,它源于安徽的徽剧,后与湖北的汉剧、陕西的秦腔(梆子)和江苏的昆曲相互吸收、汇合、融化演变而形成,是歌舞、说唱、杂技的综合艺术形式。它的特点之一,就是对时间、空间的巧妙特殊的处理方法:室内、室外、花前、月下、沙场驰聘、大河行舟、都通过演员象征性的动作来表现。演员手持马鞭,以轻盈的舞步跑几个“圆场”,就表示剧中人纵马奔驰了几十里、几百里。数名兵士,几名将军,代表成千上万的军队;他们在舞台上变几个队形,兜几个圈子,则表示出兵远征;两个或几个演员的打斗表演,则表示战场上激烈的厮杀

12、搏斗。 其装扮也具有独特风格。首先是讲究戏衣“行头”描龙,画风,色泽鲜艳。式样多依据唐宋元明数朝衣服的样式制成。剧中角色穿什么衣服,均有特定的规矩。不分朝代、不分地区、不分季节,均照此穿法。基本上依明制,按人物身份、职业,分别着蟒、官衣、褶子帔等,大都宽袍长袖;劳动人民穿茶衣、老斗衣、袄裤等;武将扎靠,民间勇武则着紧身的包衣、包裤、夸衣等。京剧化妆,各种角色均有一定的谱式,净、丑勾画各种脸谱,以示忠奸善恶。生、旦浓妆重抹,也近似脸谱。 京剧剧目中,除人物很少的小戏外,凡是人物比较多的戏,总是很注意各种角色的互相搭配,使全剧呈现出斑斓艳丽的色彩。各种角色的唱腔与表演,都按各自的规范互相区别。 它

13、有严格固定的程式。主角上场先念引子,两句、四句不等;再吟咏定场诗四句,概括全剧主题,渲染气氛。然后,自报姓名、籍贯、身世,或介绍与其它角色的关系等。之后,其它角色继而上场。角色说白后,将最后一字声音拉长,有时一抖袖,或一笑,谓之“叫板“于是伴奏者即拉出“过门“,角色开始演唱。角色在舞台上的所有举动,都须按音乐板眼和固定的程式进行。例如:头如何动法,身体如何转法,手足如何移放,股肱作何姿式,以及饮茶、饮酒、吃饭睡卧等都有其特定的表演方式。 过去,戏剧界常说“千斤话白四两唱” 。京剧也不例外,总以说白为主,必候偶有感触时方起唱工。或为叙景而唱、或为情急而唱、或为叹息而唱、或因悲痛而唱、或感慨而唱、

14、或因想念而唱、或因愤恨而唱、或因恐惧而唱等等;为了不使观众厌烦,说与唱一般不重复。 京剧唱腔的使用是根据剧情需要,以及角色的喜乐哀怒决定的。例如“二簧”宜于庄重及稍悲戚;“反调”用于悲痛;“西皮”用于潇洒快乐;“四平调”用于玩耍。至于板眼大致为:一般的用原板;深思长叹的用慢板;急剧气怒的用快板;得意卖弄的用二六板等。唱时,嗓音亦有区别,如花脸须用宽嗓,表现人物雄壮粗鲁;生角须用本嗓,表现文入规矩文雅;旦角须用小嗓,表现女子细微、柔媚的感情。 其动作多由古代舞蹈衍化而来。角色在舞台上的动作,谓之“身段” ,也可以叫“舞式” 。角色出台有音乐伴奏,有一定的姿势、板眼。各种角色的走法也不同。如粗鲁莽

15、撞的人行走,多用大步,故花脸的步法讲究阔大;文人走路多庄重稳慢,故生角的步法讲究方圆稳练;女子行走多细步袅娜,故旦角的步法讲求漫稳柔媚。 与昆曲的衰落不同的是,京剧的剧目,远比昆曲多出许多。以演历史故事为主,传统剧目就约有 1300 多个。而 50 年代以来,新编剧目也将近 100 个,其中将相和 、 霸王别姬 、 白蛇传 、 群英会 、 空城计 、 贵纪醉酒 、 二进宫 、 拾玉镯等流行甚广。并且自民国八年首次赴日本演出以后,京剧不断出国访问演出,50 年代后尤为频繁,对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此后国家大力提倡和发展京剧事业,不断地举行广播、电视大奖赛和推举观众喜爱的演员等活动。为

16、京剧敞开大门,从此,京剧被冠上了“国粹”的名号,妇孺皆知。 虽然,二者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其带给我们,乃至整个中国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就举京剧的例子来说吧: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蕴藏着浓厚的文化思想。然而,当今校园流行音乐 盛行,歌星,超女大受欢迎,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文化也多元化的发展,传统文化能不能在青年学子心中站稳脚跟,他们是否有心去感受和体会国粹的魅力?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与历史的积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它的博大精深值得广大有知识,有抱负,有热情的青年学子去发掘与体验。京剧与大学在某些方面具有互补性。大学作为莘莘学子求学探索与攀登的殿堂,需要

17、具有更高内涵和素养的文化来丰富和完善;京剧艺术作为一种高雅文化和艺术,需要更多的高技术人才和精英去诠释与传承它。因此,让一群有知识素养的大学生在高雅的殿堂研究高雅的艺术具有深沉的意义。就文化而言,京剧本身具有相当的教授作用。京剧在多年的传承与发展当中也在相应的完善,从古至今,蕴涵了我国古代一些具有育人功能的道德观念与价值观。礼,仪,仁,信,无不给于广大学生深刻的思想教育与人文教育。京剧演出的背景多采自古代,或王朝霸业,或经典情感,或生活佚事,无论是腐败横行,鱼肉乡里的情节,还是宏图难展,遭受怨恨的故事,都能让我们身临其境,带着疑惑和探究的心情剖析时代与历史的变迁。京剧的创作,发展及传承富有一个

18、时代特有的思想,无论来自自然,社会,还是人际交往中必备的方法技巧,都深蕴其中。它富有的文化精粹都需要我门去汲取与升华。尤为重要的是,京剧作为一种纯文化,对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和谐校园有很大影响。总之,国粹对大学生树立人生观,加强人文教育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十分大的影响。爱因斯坦曾说过:“物理给我知识,艺术给我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所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 ,国粹作为一种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京剧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审美情趣的精髓,京剧能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演员的精湛演技和道具都是美的体现。它有益于引导学生去发现美,鉴赏美,从而提高他们的感受美,和理解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雅

19、艺术的审美情趣。京剧能培养学生的才能。广大学子 赏艺术的同时,也会对艺术工作者产生由衷的赞叹和佩服,从而产生学习和创造的激情。戏外看京剧,看的是伶人往事。京剧发展的二百年,也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最流离动荡,风雨如晦的二百年。“外侵内斗两世纪,沧桑巨变二百年”。那时社会地位“低下”的艺人们虽然也有梨园昧事,但主承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艺坛正气。京剧大家谭鑫培的悲壮,梅兰芳的傲骨,程砚秋的情愫他们的行为和作为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的风骨和精神。京剧融小溪而汇成江海,泽雨露而织就彩红,是当之无愧的国粹。不只是京剧,昆曲,还有许许多多的剧种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体会。我们需要感受的并不只是文化上的震撼,更是贯穿他们发展的一种精神。让精神贯彻到我们的成长中,让文化真正的成为我们的底蕴,让(编不出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