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时评2.24-3.28.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556909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DOC 页数:81 大小: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时评2.24-3.2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人民时评2.24-3.2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人民时评2.24-3.2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人民时评2.24-3.28.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人民时评2.24-3.28.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民时评:网友曝料、 纪委查案,肇庆模式值得推 2.24又一个根据网友曝料而查实的公费出国游事件! 2 月 17 日,名为“E 天新人”的网友在广东一论坛以出国考察还是出国旅游?为题发贴,曝光一段视频。视频全长 17 分钟,记录了一考察 团辗转南非、埃及、土耳其等国 14 天的游览行程,考察团的奢侈程度令网友感叹不已,引发网上热议。 2 月 22 日,广东肇庆市向媒体通报,国内外多家网站流传的广东肇庆市端州区区长谭日贵等 13 人前往南非等国旅游的视频,初步认定此行为公款出国旅游,决定免去涉案的谭日贵端州区委副书记职务,并责令其辞去端州区区长职务。 这是继江西新余、浙江温州“出国门”之后,又一

2、个网友曝料、 纪委查案、官 员落网的经典案例,网络监督的威力、网友反腐的热情再一次得以彰现。 回望此次肇庆事件,除网友“E 天新人”功不可没外,纪委的做法更是可圈可点。 反映迅速、主动应对。视频出现的当天下午,就有媒体致电肇庆纪委信访办,工作人员没有搪塞和回避,而是坦言视频中反映的内容的确来自该市端州区,且告诉记者纪委已对此事展开调查。通过随后的 报道,我 们获知,肇庆市委、市纪委按照市委书记覃卫东“要高度重视, 积极应对,查清事实,依纪依规作出处理”的要求迅速组成调查组,调查工作还得到了广东省纪委的指导。 调查高效、处理果断。日下午,肇庆市委就召开常委会,听取市 纪委对该事件的初步调查汇报。

3、随后,立刻做出决定:免去谭日贵端州区区委副书记职务,并 责成其辞去端州区区长职务;此案涉及的其他人员待进一步调查核实情况后再作具体处理;责成端州区参与此次公款出国旅游的所有人员作出深刻检查,并承担出国旅游全部费用;向全市通报对该事件处理的情况,做好整改,严格执行有关出国(境)管理规定。 举一反三、完善制度。经肇庆市纪委初步调查核实,该团是年月至月间由谭日贵领队,利用公款违纪出国旅游的,虽已是两年前的事情了,可这样的事件也许不是个案,也许以后还会发生。为此,肇庆市委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从这起事件中认真吸取教训,加强对各类出国考察活动的审核、管理和监督,健全制度,堵塞漏洞,坚决刹住用公款

4、出国(境)旅游不正之风;对弄虚作假、顶风违纪的,要坚决从严惩处。 肇庆市纪委在此次事件中的表现可说交了一份令公众较为满意的答卷。网上舆论趋于平和也证实了这一点。 众所周知,纪检监察机关肩负着反腐倡廉的重任,网络再好再强大,也不可能替代 纪检监察机关办案,更不可能 查处腐败官员。 实现网络监 督与纪委办案的有效对接,可 说是肇庆模式值得肯定、值得推广之处!联想到差不多与肇庆事件同时成为网上热点,此时依旧沸沸扬扬的云南“ 躲猫猫”事件,笔者认为我们不妨给网络降降温,媒体也好,网友也 罢,不要再把关注点放在网民 调查的是是非非上了,我们该追问 的是青年李荞明真实的死因!而能给出事件真相的,理应是司法

5、部门,而不是包括网民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 这可算是肇庆模式的又一启示吧。人民时评:“躲猫猫”是激活人大调查的契机2009 年 02 月 24 日 16:45 来源: 人民网-观点频道“躲猫猫调查 委员会” 触网刑事 侦察,在法律的“铜墙铁 壁” 前黯然收场,是必然,也是应然。以网友为主的民间调查 的“致命伤”,在于其法律地位的缺失带来的调查乏力和身份尴尬。法网面前,恐怕任何长效化、机制化的努力都 “插翅难飞”。 当我们把目光从“ 在现实中很无力 ”的网友转向人大的 “特定问题调查”,又会 发现,除了辽宁兴城、成都市锦江区等 见诸媒体的极个别“例外 ”,各级人大启动“特定问题调查” 的寥若晨星。

6、这一人大监督的“利器”被雪藏,原因何在? 一位长期从事人大工作的专家分析,我国“特定问题调查 ”制度的设计初衷,和人大的罢免权密切相连。按照我国的干部管理制度,罢免很少启动, “特定问题调查”就失去了意义。另外,在传统认识里,人大的“特定问题调查” 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兹事体大,故而少用。“特定问题调查” 就这样被束之高 阁,有待激活。 我国“各级人大委 员会监督法 ”第 39 条为“特定问题调查”设置了前提条件: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属于其职权范围内的事项,需要作出决议、决定,但有关重大事 实不清的,可以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那么, 针对公共舆论事件的调查,是否属于人大常委会的职

7、权范围呢? 公共舆论事件的酿成,大都缘自行政权、 审判权和检察权行使的不透明,而确保 这些权力正确行使正是人大法律监督的职责所在。既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法有明文,及时回应公共舆论事件,人大启动“特定问题调查”理所当然。再者, “特定问题调查”的制度设计者们当初难以预料的是,互联 网成为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对网上舆情漠然视之,可能引 发政府信任危机。和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一样,公共舆论时间同样“兹事体大”,完全 够得上“特定问题调查 ”的门槛 。 其实,我国的“特定问题调查”范围有待拓宽。英国国会的“国政调查权” 就涉及两类事件:一是对宣誓公职人员有 腐败行为或不当行为进行调查。如 1936

8、年对泄露预算秘密的调查。二是难以启动普通民事、刑事程序进行调查而又受到公众关注的重大事件,如 1966 年的煤矿灾难事件。在我国,比之于“自己调查自己” 、相对封闭的传统调查方式, “特定问题调查”更具公信力和开放性,因而更适合解答网络质疑。 换个角度讲,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公共舆论事件调查,为“ 特定问题调查”提供了新的制度成长空间。对公共舆论事件的调查未必都紧跟着罢免,人大常委会也未必一定做出相关决议、决定,这样 既有利于树立人大权威又阻力较小的好事,打着灯笼也难找。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只有及时启动、应用人大调查权,我们才能期 许这项权力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然,“特定问题调查”就像重量级武

9、器,应审慎使用。实施起来, “特定问题调查”的程序性和信息公布的及时性也有待磨合。这也提醒网友,面对社会热点问题,少一些跟 风炒作,多一份谦抑冷静。须知,制度的 发端与成长,不会来得那么轻巧,那么迅即。 “躲猫猫事件 ”,既折射出公众企盼“知情权、参与权 、表达 权、监督权”落到实处,又反映出政务公开有赖于进一步的制度创新。舆论风潮里,能否让“ 躲猫猫”超越“俯卧撑” 、“打酱油”,考 验着我们的智慧和勇气。人民时评:为什么贪官中“一把手”竟然占 44?2009 年 02 月 24 日 16:55 来源: 人民网-观点频道近日,中共武汉市纪委副书记陈材佑在全市纪监机关查办案件工作会议上指出,新

10、形势下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呈现违纪手段升级、利益形式多样、“ 一把手”违纪多发等三个新特征。会上披露, “ 一把手 ”违纪违法呈现明显增多的态势,2002 年以来,武 汉市因贪污、贿赂受处分的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一把手”占了 44。 在 贪官中,“ 一把手”所占比例几近一半,令人震惊,更引人深思。可以想象,这不是武汉的“个案”,一些地方、单位和部门大概也有类似情况吧。“ 一把手”身处关键岗位,肩负重要责任,他 们是清是浊,是正是邪,影响非同一般。要知“一把手” 与“二把手”、 “三把手”等副职的不同,以及“一把手”贪污、受贿时所具有的“ 优势” ,看看山西贪官武保安在由“二把手”升为“一把手

11、” 之明显变化,可知他当上 “一把手 ”后贪污、受贿真是日进斗金、财源滚滚啊!武保安在任山西省翼城县县长、 县委书记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大肆 卖官,被当地群众称为“卖官书记 ”。他当县委书记仅仅 8 个月,就受贿及拥有不明来源财产高达 500 多万元,阳泉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武保安有期徒刑 15 年。其妻王临风对武保安当“ 一把手”的感觉甚好。她说:“我爱人从 2003 年任翼城县委书记 后,在县里就是一把手,以前当县长时,没有感觉。在当一把手以后,明显地感觉到县委书记 与县长有天壤之别。 ” 好厉害的“一把手 ”!难怪有人明言 “当官要当一把手”。那么,要 问贪官中“一把手” 为什么竟然占

12、了那么高的比例,这要略作分析。 说到底,还是一个“权”字在作祟。在有些地方、单位和部 门, “一把手”掌握和行使的权力几乎是绝对的,是随心所欲的,也是缺乏监督、缺乏制约的。他们当“小国之君” ,以“老大”自居,不把副职搁在眼里,更不把群众搁在眼里,有些上级领导和纪检机关可能也被他们蒙蔽,只听他们的,信他们的。这些胆大妄为的“一把手”自视高人一头,开口 “这里工作我全面负责”,闭口“出了问题由我扛着”,强调“我是第一责任人”,从重大决策,到 鸡毛蒜皮,特别是人事任免,都是他“一句话”、“一支笔”,哪有什么发扬民主?何来什么群策群力?他们搞的是“ 一言堂” ,要“一槌定音” ;当的是“一霸手” ,

13、要 “一手遮天”。 试想,倘若这样的人当“一把手”,很有可能带坏班子,带坏一窝。湖南郴州出了包括市委书记、市 长、纪委书记、宣传部长在内的一窝贪官,分析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各人有各人的账,但同原市委 书记李大伦的 腐败关系密切。通常说“上梁不正下梁歪 ”,正是这个意思。 开展反腐败斗争,在有的地方推不开、没效果,直至成了“老大难” , “根”子可能是在“老大”, 难在 “老大” 。他 们 有的或许“ 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 ,惟恐“拔出萝卜带出泥”;有的本身就是巨贪,叫他们领导反腐败斗争,他会自己抓自己吗? 为了反腐败,最近有人提出要企业的领导“不想贪、不能贪、不敢贪”, 这自然也

14、适用于地方、单 位和部门的“一把手”。依笔者看,对于他们 想不想贪, 这姑且勿论,这是个人的觉悟问题、思想问题,重要的在于要叫他们不能贪、不敢 贪,想贪也贪不成,一贪就被抓,这就是个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督机制的问题。“一把手”举足轻重,关系重大,如果不解决好 这个问题,他 们干起坏事来将比一般领导厉害得多。人民时评:谁在惦记“卖完地皮卖户口”?2009 年 02 月 25 日 16:46 来源: 人民网-观点频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语言是鲜活的,是一 针见血、一 语道破的。比如对眼下有些地方已经进行的,甚至北京的某高校教授提倡的“ 买房子送户口”之举,有群众就谓之曰:“卖完地皮卖户 口” ,

15、讥嘲、否定之意溢于言表。 一些地方政府猛卖地皮即卖土地,已是无奈的现实了,以至于人们称之为“ 土地财政”,它的弊端深为人们诟病,一是 严重滋长了 GDP 崇拜,二是虚增了政绩滋长了官场假大空现象,三是对我国的土地存量造成严重威胁,等等。党中央和人民群众 对此深恶痛绝,这些年也在不断采取措施予以纠正。这里要说的,是最近“ 新兴”的“卖房子送户口” ,如果真的到处蔓延开来,会造成什么 结果? 首先的问题是:送户口到底是什么性质的问题?众所周知,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城乡二元体制至今严重存在, “户口”的“含金量” 迥然不同,“城市户口” 一“票”难求, 虽然近几年对此有改进有改革有松动,比如大量

16、 农民工进城带来一些城市人口实际构成的变化,但是,“ 户口” 仍在,差异仍在。问题还在于,在我国,“ 户口”是严禁买卖的, 买卖户口是违法犯罪行为!那么,买了房子就送户口, 这不是买卖 关系是什么?在房子买卖过程中的“配送”, 实际 也是买卖啊。因而,老百姓讥之曰“ 卖完地皮卖户口”,实在是一语道破天机!问题又在于:政府卖户口,道理安在? 接着的问题是:送户口会造成新的社会不公正不公平如何处置?如上所述,城乡二元体制是历史形成的,因而,“城镇户口” 是“值钱”的。没人拿城镇户口去换农村户口,没有人去买卖农村户口。越是大都市 户口,越 贵。这是因为 城镇的物质条件决定的,是明摆的事实。不知有些“

17、专 家” 想过没有?如何解决?还有一个问题,即,如果这买房送户口通行, 对于房地 产市场健康发展到底有何好处?目前来看,多卖房子对处于金融危机条件下的经济,可能有好处, 长远看,却是隐患,送完户口以后还能送什么?此其一。其二,这房市老是由政府抛头露面去“ 救”,房地产商到底在干什么?他们多赚出的钱哪儿去了?其三,一些地方政府老去救房市,这么上心,其他领域其他方面怎么办?能一视同仁吗?其四,老是拿公共资源去“ 救”房地产,实质上就是拿人民群众的资源去乱折腾! 有些事,“ 官方”可能太过强势,对权力的监督未必到位。就拿买房送户口来说, 说声做,就做了,也不想想;会不会就像当年猛卖地皮一样,弄得不可

18、收拾。不知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一些当官的那里究竟如何落 实? “卖完地皮卖户 口” 应当缓 行。人民时评:别放过那些不抽名烟、不戴名表的周久耕们!2009 年 02 月 27 日 00:23 来源: 人民网-观点频道南京市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原局长周久耕因擅自对媒体发表不当言论,特别是因为开会时桌上摆着名烟、腕上戴着名表,被人挂在网上,捅了出去,一时舆论哗然。网民的问题提了出来:他抽的名烟是 1500 元一条的“九五至尊” ,戴的名表 10 万余元一块,像他这样级别不高、收入不多的公务员怎么消费得起呢?既然媒体曝光了,周久耕就得被查查了。真是不 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他果然存

19、在用公款购买高档香烟的奢侈消费行为,江宁区委经研究决定免去其房产管理局局长职务。对网上反映的其他问题,纪检 部门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至于有无其他问题,有多大的 问题,这有待江宁区委的调查,相信不久即会水落石出。但有一条已经板上钉钉了,他抽的名烟是公款买的。这一条,就是违法乱纪。对周久耕来说 ,抽名烟、戴名表是 “引爆” 事件的“导火索”,名烟、名表成了 “催命符”,是猝不及防的 “飞来横祸”! 有必要探讨一个问题:假设调查结果证明周久耕是个贪官,可是,如果他不张扬,不 显摆,处处谨 慎待人,时时低调行事,不在大庭广众抽名烟、戴名表,那就不会在网上捅出去,光凭“对媒体 发表不当言论 ”,还会这样

20、被查处吗?恐怕不会,至少眼下不会。 这么说来,这纯属一个偶然事件;倘若无此偶然,周久耕仍在当局长。当然,按照事物发展变化中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说,偶然寓于必然之中,如果周久耕是个贪官,即使不抽名烟、戴名表,也必然会落马的。这就是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就是所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这样的 贪官确实也查出不少,他们不在这里露马脚,就在那里露马脚,早晚是跑不掉的。但比较而言,还是抽名烟、戴名表的落马机率大一些,当年,因 经济犯罪被处以极刑的沈阳原副市长马向东还在任上时,也曾经因为穿一套昂贵的名牌西装和皮鞋引起媒体注意,关于此人的种种说法,早在坊 间流传 了。 在笔者看来,反腐败,查贪

21、官,人们的眼睛不能只盯 住抽名烟、戴名表的官员,从而漏掉那些不抽名烟、不戴名表的官员。名烟、名表固然是蛛 丝马迹,但并非是判断的标准。要看到,不少贪官特别是级别 高的大贪官,可能不抽烟,戴名表的也不多,甚至可能连酒也不喝。他们 知道嗜烟酗酒不但 损害身体健康, 还影响政治生命。他们把政治生命看得甚至比身体健康还要重。当然,他们心目中的政治生命,无非是升官 发财而已。为此就得“作秀” ,态度显得朴实而虔诚,生活 显得简单而节俭。其 实,他 们“当面是人,背后是鬼” ,贪起来比那些平时张扬、显摆的贪官更 厉害,而且,不会像周久耕那 样当“二百五”,把可能引起 怀疑的贪腐证据摆到面上,叫人一抓一个准

22、。 笔者以为,查处抽名烟、戴名表的周久耕易, 查处不抽名烟、不戴名表的周久耕 难。特别是看看周久耕落马的前前后后,有些贪官已经引以为戒,把桌上摆的名烟、腕上戴的名表都换了下来,换得同自己的地位、身份、收人相符了,换得“同群众打成一片” 了。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他们换掉的只是名烟、名酒, 贪心并没 换掉。这提醒人们,监督的眼睛更要盯住那些不抽名烟、不戴名表的周久耕们。人民时评:知名国企高管“全军覆没”,谁之过?2009 年 02 月 27 日 14:07 来源: 人民网-观点频道日前,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中央企业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透露,中纪委最近查办了某知名国有企业集团高管 腐败窝案,李荣

23、融称该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绝大多数中层干部涉案,几乎“ 全军覆没”。据 报道, 这家知名国企名 为古井集团,目前,在 这起腐败窝案中,已有十名古井集团原高管领刑。由于以原董事长王效金为首的高管腐败链贯穿古井集团采购、经销 、广告甚至改制等各个环节,整个高管 层几乎被 “一网打尽”,成 为典型腐败窝案。(2 月 27 日新京报)从相关剖析报告分析,我们知道,古井集 团由于“一把手”独断专行,有关部门对高管人员疏于监管,规章制度形同虚设,致使腐 败渗透于生 产经营各个环节,最 终才出现了几乎“全军覆没 ”的局面。说到一把手腐败,我们并不陌生,这些年关于一把手腐败的新闻可谓多矣。有数据显示,2002 年

24、以来,某地因 贪污、 贿赂受处分的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一把手”占了 44。现实触目惊心。一把手腐败屡见不鲜,与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有关。上海市市长韩正谈到一把手腐败曾说,有了制度,就要切实维护它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不能造成制度在少数人特 别是“一把手”面前苍白无力。一些腐败案件,暴露出我们在制度建 设上有缺失,也存在制度 贯彻执行不严、落实 不够、监督不力的问题。痛定思痛,吸取教训,我们必须切实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是必须的,问题是如何发挥制度之效? 具体到这起集体腐败案,如果说一把手独断专行是症结所在,那么就该追问,是 现有制度不健全还是制度失灵、制度无力?

25、如果没有构建相应的制度,则需反思为何制度缺位?如果制度已在,则需反思制度 为何在一把手面前苍白无力?有没有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 这么多年来,我们在反腐方面的制度建设可谓繁复,反腐机构也可谓密实,但 为何一把手腐败仍然此起彼伏?说到底,仍是监督不够, 权 力没有得到有效制约,一把手的 权力太强悍了, 强悍到一言堂的地步。北京大学 教授李景 鹏在人治传统影响制度建设一文中指出,在人治政治中,人的意志往往通过权力表现出来。因此,意志高于一切便表现为权力高于一切。和权力相比,制度则是可有可无的。 显然,制度在一把手面前之所以 苍白无力,正在于一把手藐视制度,藐视监督,把制度当作 摆

26、设。 换言之,当一把手成了一霸手,在 这种语境中,哪有法治可言,自然是赤裸裸的人治,一旦一把手习惯于人治,就必然轻贱制度,再健全的制度也会被推翻。 此外,这一集体腐败案还有一点耐人追问,从一把手腐败为何蔓延到高管集体沦陷?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一些高管出于利益均占的心态,主 动要求适应潜规则,去迎合一把手,在利益驱动下,他们形成了息息相关的利益联盟,彼此感染、彼此 结盟。二是被潜规则。在面临腐败之前,他们也许有所担忧,但在一把手权力淫威下,他们不得不顺从。有人说,高明的下属应该同流而不合污,随波而不逐流,事 实上,这何其难矣,在权力“绑架”下,有多少人敢不乖乖就范?最终往往是随波逐流、

27、同流合污。之所以出现这类情况还是与监督不够有关,如果有 强大的监督和制衡,原本不想腐败的高管就会少一些被权力“绑架”的可能。 说到底,高管集体沦陷不是制度之罪,而是监督乏力之过。 监督为何乏力?这与公众无法深层介入有关,与现有的 监督机制失灵有关。一些时候,企 业的内部监督,或者同体监督,处于 濒于失效的状态,而公众难以洞悉其内,无法获悉详情,发挥监督之效。比如有多少人知道企业高管的薪酬?又有多少人获悉他们的权力运作?日前,中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兼国家预防腐败局局长马馼接受 记者采访时表示,预防腐败主要是加强对权力的监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权力公开透明,因为“阳光” 是最好的防腐剂。没错, 权力不透明,再好的制度也是白搭。人民时评:温总理和网民互动,一曲温暖的“网事”2009 年 02 月 28 日 14:42 来源: 人民网-观点频道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每年的这个时候,温 总理都要网上问政,了解网民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听取最真实 的声音。犹 记得去年闭幕后,总理接受记者采访时,动情地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