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政村规模调整调研报告范文随着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不少有条件的农民朋友开始掀起了迁居城里的大潮,村中居民出现了大量的空缺,而党和国家对“三农”的投入逐年在增加,为了有效降低村级运转成本,优化班子结构,从根本上解决部分村资源少、财力弱、发展慢等问题,政府应适时地提出调整行政村规模这一决策。从 11 月 29 日起,我们利用三天时间去 16 个乡镇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下乡走访和座谈,与当地村民及部分乡镇主要负责人进行了深入接触,以及外地行政村规模调整的成功经验,形成以下调研报告。我们希望,通过这份调研报告,能给县委、县政府在调整行政村规模方面提供切实可行
2、的建议。一、xx 县行政村的现状特点行政村是我国农村最基层的单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废除了“政社合一” 、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体制,公社改为乡镇,生产大队改为村,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应当肯定,农村改革开放以来,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在宣传贯彻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团结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深入,面对如何加快人流、物流、信息流集聚,推进城镇化进程,优化农村资源配置,降低农村建设及行政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等一系列时代课题,现行的行政村逐渐呈现出某些不相适应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
3、特点: 1、行政村数量多,管理幅度偏大。xx 县 20 个乡镇共有 x 个行政村,平均每个乡镇有 33 行政村。其中,义合镇行政村最多有 69个,行政村偏多给乡镇党委和政府对农村工作的高效领导和管理造成了一定影响。2、行政村规模小,居住分散。据统计,xx 县共有 x 个行政村,其中 200 人以下的行政村就有 x 个,占全县总村数的 x%;200-500人的行政村有 x 个,占全县总村数的 x%;500-1000 人的村 177 个,占全县总村数的 x%;1000 人以上的村有 56 个,占全县总村数的x%。并且,农户居住较为分散,房屋、闲基地等占用土地多,土地的利用率低,耕种地荒芜多,造成土
4、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加上外迁农户多,真正住在本村的人越来越少,如义合镇高石硷村村户口登记 172 人,现仅住 40-50 人;50 多人的马川乡高焉村现在仅住几人。3、基础设施差,共享率不高。由于村数多、财力有限,加上各部门在工作中考虑平衡需要,投入村级基础建设的经费,过于分散,使不少村的水、电、路、文化、卫生等公共设施难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同时,村与村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建设问题,如有些距离很近的两个村都搞了自己的村阵地建设、自来水设施、电视信号测转台等。这种状况既耗费了本来就十分紧缺的建设资金又降低了公共设施的共享率。4、村级组织战斗力不强。为谋求相对便捷的致富道路,当前村里有较高文化、有
5、一定的市场经济头脑、敢于开拓的村民大多外出务工经商,况且村子规模小,人口少,大大缩小了选人用人范围,直接影响到村级班子的整体素质。即使勉强配备村级领导班子,也往往存在着干部年龄老化、文化科技知识低化、管理能力弱化的问题,薛家峁镇郝家山现长年居住的只有 3 人,有的村子常驻人口平均年龄达 60 岁以上,尤其是老人离世,由于人员匮乏,入土也非常困难。不能有效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和领导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虽然,近年来村干部的待遇有了明显改善,但本村人口基数小,报酬还是普遍偏低,所有工作积极性得不到有效激活,在工作上往往侧重于“守业” ,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另外,据我们调查,部分乡镇的村干部经常外出
6、打工的占 1/3 还多,尤其在偏远乡镇表现更为突出。5、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这些村因缺少集体建设资金,使村干部一般处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这种状况一方面导致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吸引力不强;另一方面群众面对家乡“山河依旧、面貌难改”的状况,往往失去发展和建设的信心。6、大村比小村更加稳定。比如在农村低保、救灾救济等救助资金的评审中,部分小村往往考虑家族利益和个人关系而有失公平,相反大村却更能体现公开、公平和公正原则。尤其在每次的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小村子里只要个别人有情绪、玩伎俩,就容易影响到整个村委会换届选举,有的还形成群体上访。二、xx 县行政村规模调整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必要性众所周
7、知,行政区划体制是国家为了对社会实行有效管理,根据一定的原则将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个层次的区域单位,并设立相应的各类行政管理机关的一种制度。行政村作为我国农村最基层的单位,虽然它的管理是以村民自治为主,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本身又可以看作是行政区划体制内涵的发展和延伸。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行政区划,一般都遵循政治、经济、民族平等、精简统一高效这四个原则。政治原则主要是要求有利于国家进行民主管理,确保社会长治久安。经济原则主要是要求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有利于缩小各地的经济发展差距,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族平等原则主要是要求有利于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富裕。精简、统一、高效原则主要是
8、要求做到机构设置少而精,有利于政令畅通、统一,人员精干,行政效率高。这些原则要求正是我县行政村规模调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行政区划体制也在不断地变革,贫困地区行政村的规模也同样需要不断地调整、完善。这就在理论上找到了有力的依据。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我县行政村规模调整还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需要。1、它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需要。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的改善,很大程度取决于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是否坚强,是否有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从 xx 县
9、目前村级组织的现状看,村级组织服务功能不健全,凝聚力、号召力和吸引力不强,村干部工作效率不高、精神状态不佳等问题较为突出。而通过适度调整行政村规模,有利于拓宽选人范围,配强配好村级领导班子,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有利于精简村干部队伍,减少村干部职数,节约村级财务支出,降低政府运行成本;有利于盘活集体资产,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因此,调整行政村规模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需要。2、它是优化农村资源配置的需要。如何盘活本地资源,发挥资源的最佳效益,更快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追赶先进地区,是摆在我县广大干部群众面前的一项紧迫
10、的首要任务。越是欠发达,越要利用有限的资源办大事、办好事。适度调整扩大行政村规模,能在更广阔的地域共享各类资源,促成资源、经济、人文三者之间的融合,降低空间成本和生产成本,实现各类资源优势互补。可以优化重组原先各村分散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信息、土地等存量,集中建设一批受益面更广、意义更深远的基础设施项目,避免或减少重复性建设,提高公共设施的共享度和利用率;可以节约用地,节约资金,更好地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发挥 1 加 1 大于 2 的聚合效应。比如现在正在进行或已经进行了的村卫生室及村阵地、饮水工程等建设,大小村都要建。可有部分村人口确实很少,但是作为一个村子就得有一些项目,有一些投
11、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行政成本及资源的浪费,因此,调整行政村规模是优化农村资源配置的需要。3、它是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奔小康进程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城镇化和行政村调整是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发展小城镇,有利于解决现阶段农村一系列深层次矛盾,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城镇化作为农村现代化的必备条件之一,对于我们 xx 县来说,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任务更加紧迫。适当调整行政村规模,一是有利于扩大建成区域村、中心村规模,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
12、;二是有利于推进扶贫迁村,促进边远山区人口向中心村、小城镇合理、有序流动;三是有利于发挥小城镇对乡镇企业的聚集效应,增强区域经济的幅射带动能力,从而促进我县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三、推进 xx 县行政村规模合理调整的建议、措施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与群众利益关系密切,情况比较复杂,工作难度较大。因此,必须坚持“事前、事中、事后”工作的连续性、准确性、稳定性。对此,我们有如下几点建议:(一)在开展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时,主要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加强组织领导。要把行政村规模调整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确保人员、精力、时间三到位。要组建精干高效的工作班子,明确人员分工,落实工作责任。
13、要考虑多方因素,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精心部署各阶段的工作任务。2、深入宣传引导。首先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调研工作,在主观方面,主要要摸清村干部群众的思想疑虑以及对调整工作所持的态度,我们了解的情况如下:部分村干部表示,调整行政村规模是大势所趋,自己会服从党的政策;另一部分村干部则谈到,调整行政村规模在一定形式上会引起矛盾,因为长期生活习惯形成的村规民约及家族派系等,有的村子之间本来存在着一定的历史矛盾;马上要面临 2011 年村委会换届选举,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形成各选各的村干部,甚至会进一步激化矛盾;一部分村干部从自身利益考虑,担心并村后自己能否在新的村子中担任负责人,自己的工资收入会受到影响
14、。从客观方面讲,若要调整,就要摸清拟调整村的人口数量、山林土地面积、自然资源、集体资产、历史沿革、风俗习惯、基础设施、未来规划、社会治安、宗族宗教、特色或支柱产业等情况。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宣传,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利弊,提高村干部群众对调整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使他们的思想自觉统一到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上来,统一到脱贫致富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上来。3、坚持因地制宜。要走出“合并越多,效果越好”的误区,不搞一刀切。要尊重民意,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充分体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从实际出发,宜并则并,宜撤则撤,不宜调整的不要硬性调整。在操作中,可参照以下几种情况,向村民提
15、出调整建议:一是通过调整可以明显促进优势互补,加快发展的;二是平时村与村之间关系密切,地理位置相近、交通比较方便的;三是历史上曾经属一个村的;四是邻村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悬殊的;五是数个相邻村人口、面积规模都较小,村级集体经济十分薄弱,又无发展潜力的;六是多数人口已经向中心村、小城镇转移或计划实行扶贫迁村的;七是居住环境特别恶劣、调整后有利于经济发展和便利群众办事的。4、依法规范办事。行政村规模调整要以有关法律、上级文件为依据。调整方案经过多数村民或户主通过后,以乡(镇)人民政府的名义向县级人民政府上报行政村规模调整方案的请示,内容包括调整后的村名、村址和户数、人口等,并附有村民或户主赞同签字
16、情况的会议纪要。要依法选好配强村党支部、村委会领导班子,建立健全村调解配套组织。同时,要制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按照档案移交的有关规定,做好文书档案、会计档案、土地承包档案等村级档案的移交,确保档案完整,促进新村规范化建设。(二)在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过程中,主要需解决好的几个热点、难点问题:1、山林、土地承包权问题。在行政村规模调整过程中,与农户利益最直接、关系最密切的就是山林和土地的承包权问题。我们从村民代表处了解到,农户对此最为关心,也最敏感。如果处理不好就不能取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甚至也会僵化调整工作。从 xx 的实际看,一般来讲,农户已经承包经营和原村集体经营管理的山林、耕地应该维持现状不变,稳定和完善现已完成的土地承包关系,以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