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中山一中 2011 届高三第二次统测政治试题第一卷(选择题,共 48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2010 年 10 月 10 日三连十寓意“十全十美”, 不少新人认为此日结婚婚姻幸福美满,对这个吉祥日子更是垂涎已久,打算在这一天和心爱的另一半共结连理。8 月份以来,咨询出国旅游蜜月结婚的新人就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近三倍,不少旅行社根据这一情况做足了文章,抢滩蜜月市场。新人的做法体现了:A.唯物主义的思想 B.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C.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D.辩证法思想,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上述材料中,
2、旅行社抢滩蜜月市场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切从主观意识出发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了辩证法 从客观精神出发A. B. C. D.3. 阿凡达 是一部运用 3D 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创造了超过 27 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 3D 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 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 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A. B. C. D.4. 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茶文化的展示让许多游客叹为观止。一位美籍华人欣赏了茶艺表演后,感叹道:“太精彩了!这一表演让我们享受到了美,也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茶文艺博大精深。”这反映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优秀文化在交流与借鉴中
3、创新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优秀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5.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该诗句可以体现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文化具有继承性 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A. B C. D.6.温家宝在 “世界读书日”说,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这表明读书 ( )A.可以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 B.作为一种文化活动能够塑造人C.是人们享用文化的表现 D.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7. 截至 2009 年 10 月,我国已有昆曲、端午节等 29 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4、,跃居世界第一。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A B. C. D.8.文化是人们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电视、手机报、电子书等新媒体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催生了数字出版等新的文化产业。这说明,技术是文化创新的不确定因素 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多样性产生的根源 推动大众传媒发展的基础A. B. C. D.9. 近年来,中国民乐在欧洲的主流音乐厅多次上演,为欧洲听众带去了充满中国韵味的音乐享受,受到了较高的评价。这表明A.
5、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10. 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 22 个民族的人口在 10 万以下,有的不足 5000 人。由于人口较少民族的核心文化区范围小,其文化传承的状况堪忧。面对这一现象,当务之急是A.提高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能力 B.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C.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D.加强与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11. 当前,在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过程中,广东省重点打造“岭南文化、活力商都、黄金海岸、美食天堂”四大品牌。这表明A. 地域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 B.地域文化都是在本地域独立形成的C.地域文化之间
6、没有共性 D.中华文化在性质上是全国地域文化的总和12. 为了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宣部、中组部等 11 个部门联合组织了“双百”人物的评选活动。2009 年 9 月 10 日,评选出了 100 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任务和 100 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所以要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因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公民追求的最高道德目标A. B. C. D. 13. 图 11 的寓意启示我们,思想道德建设必须A重视家庭美德建设 B加强社会公德建设C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D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紊质 14. 近年来
7、,我国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树立来自基层、来自群众的道德楷模,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我国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是因为它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能提供精神动力和正确价值观,决定社会发展进程和方向体现了先进文化性质和前进方向,有利于培育“四有”新人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A B C D15. 当前,文化市场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同时,也出现了“娱乐化” “低俗化”的倾向。针对这种现象,在文化消费时我们应当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选择个性新潮的文化价值取向发展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A. B. C. D.16. 电影建国大业是新中国成立 6
8、0 周年的献礼作品。该片一经播放,就引起极大反响,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这说明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先进文化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呼声文化形式创新是实现文化繁荣的根本途径弘扬主旋律的文艺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A B C D17. 图 7 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题决定的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18徐悲鸿偏爱画马,听马蹄得得,看马迎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心仿佛在和马一同驰骋。这表明,作为对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的艺术作品A.受到
9、艺术家生活环境的深刻影响B.源自于艺术家的技艺和艺术天分C.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 D.取决于艺术家的执着努力和勤奋19. 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预计于 2011 年 8 月发射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A B. C D20. 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 “人之岁月精神
10、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 ”其二, “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 ”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C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21. 右图漫画你的心境所体现的哲理是A.人们在意识指导下自发改造客观世界B.意识是脱离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C.意识在特定条件下决定和控制客观对象D.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22. 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C.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樵人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23. 漫画
11、赛跑启示我们在成长道路上要 A.发挥主观能动性,锲而不舍 B.尊重客观规律,循序渐进C.明确人生目标,锐意进取 D.增强竞争意识,自立自信24. 甲、乙两位同学就物质概念进行了辩论。甲说:“物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 ”乙说:“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对甲、乙两位同学的说法,在你看来评价正确的是A、前者正确,后者错误 B、前者错误,后者正确C、两者各自片面地强调了一个方面,都是不正确的 D、两者都是正确的,前者是就哲学上的物质而言,后者是就具体物质而言的中山一中 2011 届高三政治第二次统测试题答卷姓名: 班级: 登分号:第一卷(选择题,共 48 分)1 2 3 4 5
12、 6 7 8 9 10 11 12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第二卷(主观题,共 52 分)25、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各材料所体现的问题。 (32 分)材料一:神医代代有,2010 年特别多。从靠“祖传秘方”打天下的张悟本,到推行道家养生的李一,都靠着“养生” 的招牌而暴得声名。他们把一个又一个的普通食品,包装成“灵丹妙药”粉墨登场,疯狂敛财。这些养生大师语不惊人死不休,跟现代医学“对着干”。医学界指出“多喝牛奶可补钙” , “养生大师 ”却毫无根据地说“牛奶是给牛喝的,喝多了致癌”,不少听众信之,从此“戒奶” ;张悟本主张把吃出来的病再吃回去,
13、食疗就可以了,不用打针吃药;李一道长认为“养生是道文化的一个核心养生即为养道”,这种观点与道教追求长生不老修道成仙一脉相承。(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3 分)材料一中李一道长的观点是属于什么哲学思想,该哲学思想的基本观点是什么?(4 分)材料二:“养生大师” 们带着另类的观点登录卫视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媒体, “传道解惑”,声名鹊起,然后敛财;卫视也乐于包装这些大师,增加收视率,扩大广告收益。事实上,在每一个“养生大师” 的背后,都有一个营销的团队,精心策划着“大师”的各项活动。(2)结合材料一、二,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7 分)材料三:2010 年 9 月 15
14、日, 南方周末报刊发了要大师,不要大巫师的文章。文章提到:“中央让各部委司局官员去大学选课进修。官员们什么课程选得最多?北大开出的周易智慧 。 ”文章评论道:“如果不注意与大世界的交流,还真要担心这些中坚力量学了没有推演法的周易智慧 ,为了制造更多的希望大师,把经费都拨给打着自主创新 、 发扬民族文化旗号的张悟本或李一道长这类大巫师。 ” (3)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材料三中要大师,不要巫师的“评论观点”加以分析。(9 分)(4)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为解决材料中反映的问题,提出你的看法。 (9 分)26、阅读材料,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 分)材料一:2009 年 11 月 25 日召
15、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气候变化,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和长远发展。为此,会议决定,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是,到 2020 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45%,到 2020 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 15%左右;通过植树造林和加强森林管理,森林面积比 2005 年增加 4000 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 2005 年增加13 亿立方米。这是我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我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巨大努力。(1)结合材料一,从辩证唯物论和认识论角度分析我国应该怎样在“节能减排”方面发挥主观能动性? (
16、8 分)材料二: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进入上世纪 80 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会使地球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对此,人类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经历了长期的探索过程: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讨论的;到了上世纪7080 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与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气候变化问题才引起了大众关注,上升为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问题;至上世纪 90 年代,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经济发展、环境与资源、能源、科技研发等领域内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2009 年 12 月
17、,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就应对气候变化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 ,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重要而积极的成果。(2)结合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说明人类是怎样追求和发展真理的?(12 分)中山一中 2011 届高三政治第二次统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5:BCBAC 6-10:BBCBC 11-15:ABBBD 16-20:DCCBB 21-24:DBCD二、主观题25.(1)材料反映了一些所谓的“养生大师”打着养生的招牌、违背科学骗钱害人,表明人们的文化生活中有阴影,落后文化寻机蔓延,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 (3 分)李一道长的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世
18、界的本原和主宰,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4 分(如果学生答唯心主义相关知识,可得 2 分)(2)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2 分 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一些人和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社会利益,传播落后文化,生产落后文化产品。3 分 这些落后文化及其产品借“祖传秘方”的名头,打着“养生”的招牌,具有欺骗性,易被人接受。2 分 (3)造就文化大师,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站在世界文化的前沿,吸收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与大世界交流。对于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对
19、于打着“发扬民族文化”旗号的落后文化,要加以剔除。我们要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防止把经费拨给张悟本之流,防止上当受骗。 (以上答案每点 3 分,共 9 分)(4)国家对于人们的文化生活不能放任自流,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对于打着“养生”招牌和“祖传秘方”来骗钱害人的“大师”要绳之以法。文化生产单位、媒体、个人要增强社会责任感,遵守法律规范,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个人要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泪,增强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
20、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以上每点 3 分,答出 3 点即可得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适当给分,本问总得分,不得超过 9 分) 26 (1)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节能减排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高度重视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节能减排的目标必须要根据我国的国情。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推动实践的发展,节能减排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和发展认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节能减排要树立正确的认识,节能减排的目标必须符合我国的国情。 (以上答案每点 2 分,共 8 分)(2)对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现象的认识由科学家讨论到哥本哈根会议达成有关共识,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说明追求和发展真理以实践为基础。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认识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是一个在不同观点争鸣中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类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在实践和认识的循环往复中获得的,说明真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的不懈追求和永恒的使命。随着实践的继续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将不断深化和发展。 (每点 3 分,共 1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