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名著阅读中 运 用 “微课程”模式教学的 实践 研究 结题报告 天台白鹤中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一)提出的背景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课堂 45分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弊端越发明显,尤其是在中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与此同时,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微时代,微课程这用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起初是作为学科课程的补充,为增加学生学习机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设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程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天台县教育局技术中心紧跟时代的脉搏,于 10中下旬发文: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县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教学能力,促进教育 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帮助教师了解“微课”教学模式,促进中青年骨干教师教
2、学成长,推动学校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决定举行有关“微课”制作大赛的通知。我心中泛起了涟漪,大胆尝试,设想把微课程引入名著阅读教学中。因此,有了本课题的孕育。 正信息化的迅猛发展 ,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传统的教育模式、课堂教育结构及学生的获知途径已经不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如何站在大数据时代的前沿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探索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教育途径是当前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 “微课程 “的出现为我们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探索教育发展之路搭建起 教育均衡发展的平台。 (二)提出的现实意义 语文名著阅读的教学,一直是困扰语文老师的难点。 当前中考指挥棒下的语文名著教学几乎成了食之无肉、弃之有味
3、的“鸡肋”。不但学生对名著阅读困惑很多,而且教师名著阅读教学上也感到困难重重。那就是我从教十多年来,带过的学生一届又一届,为什么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却一届不如一届?按理说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学生的学习条件也相应的一年比一年改善了,而他们的语文水平反而有下降的趋势呢?带着这个困惑,我 对我校七年级 400 多名学生作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令我吃惊:真正养成读书习惯的初中生 不到 5%;有 8%的学生居然不知道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更不谈其他现当代名著和外国名著 ;有 72%的学生爱看一些如老夫子乌龙院的漫话书,名著一拿起来就烦 ;大多数学生获得名著的信息是通过电视、电脑等媒体,真正接触原著的很少看到
4、以上数据,我的困惑也就不难解开了。 大家大都知道,书籍在人的一生中有多么重要的地位,特别是那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中外名著,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么精辟的论述啊!“读名著就如同和许许多多的名人作家聊天。” 虽然,我们很少有机会与这些名作家真正坐在一起,但我们可 以通过他们的作品来了解他们的思想、境界、为人处事,从而用以指导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也有人说:“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命运和前途”,我认为这句话 2 一点也不假。 由于课时所限,我对待名著,往往是蜻蜓点水式笼统地讲讲,效果基本为零。新课程标准提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
5、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 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认读能力、理解能力、感受能力、鉴赏能力。而名著这样大部头的书 ,常常有着一般文章所没有的深厚内涵 ,需要学生调动所有的知识积累和能力储备 ,对 其进行整体地把握和思考 ,对学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而传统的名著教学,由于受课时限制,很难做到从大处引领,从细处指导。微课程恰恰弥补了这些不足,因为它时间很灵活,可以因时因地学习。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现代社会对教育的全新要求,网络化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教育模式。“微课程”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就成为了现下最高效的教育模式,发展前景很乐观。尝试微课程课题,只是教育的冰山一角。 二
6、、课题界定与研究现状 (一)课题概念界定 1、什么是“微课程”? 普遍意义上理解,“微”就是小,轻微,与课程连在一起,当是微言大义 了。这种课程模式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展开精彩地讲解,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教与学的过程。这个设计不可能只有一个教学点,多个微课组合成微课程。同时还包含相关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学生反馈等。 囊括微学习和微内容等方面 微学习处理相对较小的学习单元以及短期的学习活动。一般来说微学习指的是微观背景下的学习,比如教育和培训。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微学习可以被理解为一个隐喻,指的是微观方面的各种学习模式,概念以及过程。微内
7、容主要和学习内容方面相关。微内容一词 1998 年 最初被尼尔森等人使用时,指向的是一种用以描述宏内容的短小扼要的摘要形式的东西,比如 Email 的主题句、网页的标题介绍、元数据描述词等这一类的文本。随着 Web2.0 的先驱者们对网络内容构成趋向的深入理解,微内容一词被赋予了新的认识和语义特征。微内容可能来自一封邮件、一则网络新闻、一个即时短信、一篇刚更新的博文、一句 twitter 里的碎语、一段土豆网上对一本新书的评论、一个 Wikipedia 中新增的词条、 7Flickr 上的图片、一段Youtube 上的视频、甚至只是一个 Facebook 中好友留下的电话号码 2、与传统课的区
8、别 它教学时间更短,一个微课只有 3 到 8 分钟;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可以学习;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必因为个别学生延误整体的进程。与传统课相比,这是一种移动的学习平台,师生沟通更顺畅,学习更具趣味性,能更好地提升学习效果。 概括起来,有这么几方面的不同: ( 1) 、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活动中某个问题、话题在一段时间内的积极关注,不断追问、反思,持续进行改进尝试的自发研究行为。 ( 2) 、完全是出自教师自身需要,是教师应对“专业困境”的积极姿态,具有“属己”特性;课题产生于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靠自己 解决,服务于自身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专业能力发展。 3 ( 3) 、 微课程 应当具体
9、可感,小得贴近教师自身和自己的教育教学,便于解决,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 4) 、在 课程安排 上显得很灵活,不受任何限制,时间可长可短;教师可以“我的 名著 ,我做主”。 ( 5) 、 微课程 与教师当前的教育教学融为一体,直接指向有效教学和本班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 ( 6) 、 微课程的制作 既可以凭个人独自完成,也可以由年级组、办公室成员或同一个班级的老师协作完成。 ( 7) 、 微课程片段的选定 是个体的探索,更需要同伴互助,需要学校的支持、引领和贴 身服务。 ( 8) 、 微课程的教学行为 是一种默会的、多元、富有生成性的行为其成效在很多时候是无法瞬时显现的,难以进行量化考证
10、。 (二)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0 世纪 80 年代,微课程概念在美国被率先提出,戴维彭罗斯教授首创 1 分钟课程模式,完成了传统意义上一堂课的教学容量。因它是时效性,很多人参与尝试,之后逐渐流行。 其实,在国外,也早已经有了 “微课程 ”( Microlecture)这个概念,它最早是由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 .彭罗斯( David Penrose)于 2008 年秋首创的。胡安学院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法明顿市,学校创建于 1956 年,是一所两年制综合性学科大专学院。目前,圣胡安学院不仅开设有相关专业的大专和证书类课程,而且还开设有相关专
11、业的网络在线课程。不仅如此,戴维 .彭罗斯还是桑盖德高等教育技术服务公司( SunGard Higher Education )的课程设计师。后来,戴维 .彭罗斯被人们戏称为一分钟教授( the One Minute Professor)。 微课程这个术语并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形式化成的、 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高等教育记事报介绍说,这些大约只有 60 秒长度的展示带有具体的结构,它们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一分钟长度)的演示。戴维 .彭罗斯把微课程成为 “知识脉冲 ”( Knowledge Burst)。 教授们准备的课程少则个把小时,长则几个小
12、时,甚至更长。要将这些课程压缩 60秒钟的东西,这实在是一项艰巨无比的任务。对于有兴趣的老师,不妨依照戴维 .彭罗斯的五步来建设自己的微课程,在教学中加以尝试。戴维 .彭罗斯建议采用以下五步来完成 1 分钟微课程的开发。 2、国内研究现状 在借鉴 国外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我国一些城市学校首先开始了对微课程的初步尝试和探索。但从总体上来看,这还是一个暂新的课题,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基本上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所以我们课题组成员是摸着石头过河,探索路上的困难是在所难免的。 梁乐明等在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 -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一文中,通过对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微课
13、程网络学习资源的设计进行比较分析,构建了能有效促进学习的微课程设计模式,包括前端分析、微课程要素与设计、评价与反馈等环节。这一设计模式的提出为设计制作 语文名 著 微课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黄建4 军等在论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一文中阐述了微课程的教学设计,包括选题设计、时间设计、教学过程结构设计、资源设计和教学语言设计等。 以上阐述表明我国对微课程的教学设计模型的研究较少。 我们课题组 微课程的设计制作将更多由 自己 根据教学需求选取恰当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制作一节全新的微课程对 我们课题组 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需要加强教师的各项设计操作技能培训,以提高微课程的质量。 通过内容分析可知,当前
14、文献主要研究微课程在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面的应用。微课程是网络时代的新型 教育资源,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给教师的专业成长带来了发展契机。因此,微课程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 归纳总结,借助微课程这一工具,可以将隐性成果显性化、显性成果标准化、研究成果传媒化、科研门槛草根化,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 以上是本课题组老师 从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个性化学习角度阐述微课程的应用。微课程教学目标明确,知识点凝练,讲解清晰易懂,形式活泼新颖,因此每一节微课程都是一个丰富的学习资源。如何将这种教学资源整合到具体学科的常规课堂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 激发学生思考,借此提高课堂教
15、学 效率,将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 一线教师已在课堂教学中将微课程与具体的科目相结合进行实践研究,目前这种研究的层次比较浅,微课程是否适用于所有的课程,适用于哪些课程哪些教学内容,还需进一步实践检验。 三、研究目标 1、投石问路,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要“跟学生学”,“如果不知道他的环境,不知道他的能力,不知道他的需要,那么,你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导他”。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认识和发现学生的需要,并施以适宜的“阳光”和“养料”,使学生有学习的兴趣,从 而产生乃至爆发自身求知潜能。此外教师要学会灵活使用教材,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
16、,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寓教于乐,学生的学习效果将不言而喻。 2、化整为零,降低大部头名著阅读的难度,使学生愿意读名著。 每次读一本书之前,我都给学生做个导读,介绍作者情况、书的主要内容、主要写法,告诉学生一些读书方法,如精彩和重点部分精读,其他内容略读。尽可能降低阅读难度,使学生愿意读名著。 3、点石成金,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教育境界。 圣陶先生的看法是, “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 ”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 “教 ”学生 “学 ”,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 4、将微课程这种教学模式广泛应用到
17、语文教学中,提高语文教学的总容量 。 在深入实施新课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之际,大力倡导、研究并实施教学改革,既保证有一定水准的教学质量,又能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让学生乐学会学,教师能教善教,实现师生共同发展,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改革的理想追求。 所谓的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 较大容量的真正理性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5 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所以,提高教学有效性是促进发展、减轻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表现。 将微课程这种教学模式
18、广泛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提高语文教学的总容量,这种教学方式应运而生。 四、研究内容 (一) 、调查我校七年级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 通过个别谈话,窥见部分学生对课外名著阅读的兴趣不高,这显示了在学生中间缺乏阅读名著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们对阅读名著的喜欢程度低,也就意 味着他们不会或很少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这些名著。实际上从应试教育中走来的学生都对学习抱着这样一种错误的认识 他们认为上学读书便是读课本,学习也是针对课本,上课读课本,课外也是读课本或针对课本的分析资料和复习资料。他们长久忽视以致根本忘记了课外书籍阅读的需要,他们几乎不看什么课外书籍;部分同学的脑海里认为课外阅读就是打发时间,
19、是一种休息而不是学习,因此他们宁愿选择一些轻松的读物,如漫画书、杂志、武打书,而不考虑读后是否有所得;同时社会的快速发展,电视计算机的飞速普及也导致了音像制品对文学作品的冲击。影视作品大 量替代了文字阅读,人机交流大量替代了人与文字的交流,社会浮躁心理也影响着学生,使他们越来越不能静下心来阅读名著了。中学阶段正是青少年长知识长才干开始确立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那么,面对中学生的实际状况,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引导学生阅读名著?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由于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里度过,功课及各种辅导班的学习或家教挤占了课余的时间,对社会的接触和认知又比较少,因此中学生对严肃深刻的名著接触较少,
20、较多学生喜好武侠、言情、漫画这些读物。也可以说,七年级学生的阅读大多停留在个人色彩浓厚的小圈子中。这 些书阻碍了他们热爱和欣赏高雅的、富有民族特色的图书与文化。导致一些比较好但又比较深奥的名著等课外读本受到冷落 。 微课程教学将是一面镜子 。 (二) 、掂量“微课程”应用于语文教学的尺度。 在实验之初,估计会遇到两难的局面:一方面,教师若指导过度,微课程视频泛滥,微课程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辅助教学。另一方面,若教师指导不到位,学生的学习活动又会杂乱无章、盲目无序,从而无法完成学习任务。如何处理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阅读之间的关系呢?我们课题组将展开认真研究。初步摸索了以下行之有效的方法:第一,在教学
21、方法上“循环探究,逐 步深入” ,先将正本名著内容划分为几个大问题,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和微课程教学形成一个先散后聚、不断聚散的交替循环过程;第二,将微课程教学的相关内容延伸至名著以外,对学生而言,可以先查阅现当代名家对自己所要读的名著的一些评论、观看影视片等;对教师而言,需要课前认真备课,预见微课程制作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课中随机应变,课后注意反思和总结。这些不仅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任务的扎实完成,也有利于教师在微课程实践中不断完善教学。 比如 我在 西游记 中以“ 大闹天宫 ”与“ 小圣施威降大圣 ”为教学内容,利用思维导图制作了“微视频”,制 定了“学习单”,在上课的过程中借助精心制作的微视频,
22、学生在课前对所学的内容有了较好的自学。翻转的课堂中则颠覆了以前教师讲、学生听的常规,此时的课堂学生成了真正的学习主人:课堂是他们交流课前学习的舞台,课堂为他们打开了求疑解答的大门,课堂成了他们拓展思维的空6 间在这里,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在这里,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达成自我的目标;在这里,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发展的航标。而教师也真正成为了一名组织者、指导者。在教师的组织下,小组学习卓有成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错误得到了及时的纠正,思维的空间得到了拓展 ,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孩子们眼里,这个课堂是活跃的、不受拘束的,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了知识,在趣味活动中、在小组合作中拓展了
23、知识。孩子们还认为课堂里的小组学习使他们的学习更有效,小组的交流可以集思广益、相互帮助,事半功倍。全新的理念,清晰的指导,有效的学习,无限的拓展,让我们的孩子在知识中徜徉。 尺度收放自如。 (三) 、营造校园微课程研究的氛围 虽然我课题组本次实验的对象是七年级,但营造浓郁的校园微课程氛围,对本次微课程的尝试是很有促进作用的。作为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角色意识,树立教师即研究者、教 室即研究室、教研组即研究组的观念,教育科研并不是少数教育专家的专利,每一个教师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探讨微课程教学的的具体开展方式,开辟多样化的研究途径;逐步建立校本微课程研究的保障机制,从制度、时间、条件、指导督促、交流
24、合作等方面为校本微课程研究创造宽松的环境。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学校,都是双赢的。 我校总是走在改革与发展的前列 , 对教师 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学校 需要专业化人才,更需要创新型、复合型、合作型、个性化人才。语文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强化学科课程所缺乏的教育内容,要为语文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开辟 语文教学改革的新天地,使语文学习不再局限于教室、课堂。而与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注重在实际情境中,在社会实践中,在生活体验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欲望,提高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及身心诸因素的和谐发展。 微课程研究 在我校正如火如荼 (四) 、评估“微课程”辅助教学
25、的价值。 微课程辅助教学可以成为教师引领学生利用学科知识、结合生活经验、进行主动探究式学习。在微课程学习中,微事件切人、个性化创作、合作性开发、准项目研究和共享式展示的学习策略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激活了学生的创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实现了学生的成功愿望,使学习成为一种“可及、可做、可成、可乐”的趣活。 .微事件切入 :在生活经验中提升认识新课程要求名著教育要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这就要求教师走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结合之路,引领学生将课堂学习的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的直接经验结合起来,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阅读名著不再仅仅是知道几个人物,而将陶冶他们高尚的情操,树
26、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 。 具体我将从以下几方面 评估“微课程”辅助教学的价值 : A、在名著略读课上 “微课程” 的作用 1.课前复习 根据学生已有 的知识基础和新知识所需的衔接知识点设计制作好“微课程” ,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先看此 “微课程” ,为新课做好准备。 2.新课导入 教师根据新课知识点设计新颖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制作此 “微课程” 。在开始上课后先让学生看此视频。 3.知识理解 教师对本节重难点做点拨,精彩片段引导学生反复观看。在学生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后一起看此视频。 7 4.阅读习题巩固,教师设计好少而精的习题并制作好 “微课程” ,用于巩固本节知识。 B、
27、 “微课程” 在学生自主阅读中的应用 现在网络通讯的发展和微机的普及已经使自主 学习成为可能,教师把学习中的重点和疑难问题制作成 “微课程” ,上传到网上,学生便可以随时点播学习,其优点有一下几点: 1. “微课程” 短小精悍,一个议题,一个重点,都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设计,非常适合学生自学。 2.时间和地点可以选择,有很大的自主空间,只要有学习的愿望即可实现。 3.适应不同的学生,视频播放快慢课一调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的自己的基础和接受程度控制视频的快慢。 4.由于视频可以反复播放,使那些平时反应慢的又羞于发问的学生能够从容的反复观看,较好的解决了后进生的转化问题。 5、探究如 何
28、制作实际适用的“微课程”视频。 微课程因为主题小,每一节都相对独立,可以有效地嵌入并帮助做强学校已有的系统,我课题组要做 “名著阅读教学 “,可以提升全校此专题教学的质量。我们初步预想分四个过程:专题的选择并实现再创造;制作 PPT(参考微课程制作几个基本技术指标),设置播放速度、时间、加入音乐,加入版权页(主编、作者、制作、音乐、图片、系列等);转为视频文件;申报出版(待磋商)。 (五) 、反思 “微课程”教学的得失。 用“我口”说“我心”,在微课程研究的过程中,反思是贯穿始终的。 微课程研究是一种基于教师 个体自主思考的合作研究,合作研究的前提是教师个体的自主独立的思考。微课程研究既需要教
29、师与同伴之间、教师与校外专家之间的合作,也需要教师个人的独立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意见。这种“发表”既包括在各种报刊上的公开发表,也包括了教师与同伴之间或教师与专家之间面对面的对话。教师的“发表”是重要的,所有的合作研究都以教师个人将自己的意见发表出来为前提。教师要善于用个性化语言或实践性语言,说出自己的心得体会,讲述自己的教学故事,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喜悦或困惑,这就是用“我口”说“我心”。 五、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以七年级名著内容为依据,根据学生的实际行动,不断调整微课程内容。 围绕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目标,积极探索名著阅读教学实施与评价方式的创新,及时发现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切实提
30、出解决方法。 2、个案研究法。 以七( 7)班许康敏为研究对象,跟进了解她的名著阅读进程。个案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描述、解释和评价:对某事物或现象加以清晰的刻画和描述,提供给一系列用来再创情境和内容的陈述,给读者一种对情境中内在的意义的感受;对于某些特殊现象的解释,研究者在现象中寻找模式:在教育评价中运用个案以便为教育决策者和实践者提 供信息,帮助他们判断政策和决策的优点和价值。个案研究法最显8 著的特征是描述客观世界的真实故事,而且大多是以纯粹客观的态度,运用归纳的方法,所以说,个案法所得的材料比较科学准确,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3、经验总结法。 记录点滴收获,形成阶段性成果。根据本课题的研究
31、内容与目标,关注研究过程与成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以期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可借鉴和推广的实践性成果资源。 4、观察调查法。 研究过程中,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观察学生微课程学习的效果。观察学生的行为、态度和情感。它是不通过提问或者交流而系统地记录人、物体或 者事件的行为模式的过程。当事件发生时,运用观察技巧的市场研究员应见证并记录信息,或者根据以前的记录编辑整理证据。成功使用观察法,并使成为市场调查中数据收集的工具,则必须需要如下条件:首先是所需要的信息必须是能观察到并能够从观察的行为中推断出来的;其次是所观察的行为必须是重复的、频繁的或者是可预测的;第三是被调查的行为是短期的,并可获得结果的。
32、六、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 1、确定研究班级和研究对象(七年级十个普通班全体学生),制订方案,落实人员,明确分工。 2、查找相关文献资料,语文组探讨交流,语文名著教 学现状进行分析。 3、对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微课程引入语文教学的兴趣指向。 4、设计开题报告。 (二)实施阶段 1、课题组成员按照各自分头开始工作,同时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微课程的资料。 2、分篇目做出一些实际可供学生学习的微课程,成员之间相互切磋、研讨,详细记录和分析实验过程中的各种资料。 3、广泛开展校级示范研讨课,请更多非语文组的老师参与进来,检验微课程模式在名著教学中应用的效果,使今后的研究能够有的放矢。 (三)总
33、结阶段( 2014、 10-2014、 12) 1、整理各种相关研究资料,设计 出今后可供推广的名著阅读教学微课程模式。 2、汇编七年级上下两册名著微课程教学案例。 3、完成本课题教学论文的撰写。 4、课题结题评估。 七、成果及创新点 (一) 本课题的 成果 1、回收调查问卷 491 份 ,完成问卷反思与分析一份。 2、撰写教学案例 多个,其中一岁的小鹿导读设计,获县评比二等奖。 3、 完成 微课程教学设计 若干, 踏花归去马蹄香 侧面描写送县参评。 4、名著微课程教学论文 浅谈“微课程”在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 获县一等奖市二等奖 。 9 (二)本课题创新点 时下微课程概念本身还比较新,和名著教学相 结合,也还在探索阶段。 本课题通过合作小组的建立,小组制度建设的保障,以“微课程”的形式进行名著阅读,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情绪,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促使他们积极阅读名著,并以具体的评价操作来检阅学生的阅读质量与水平,从而为教师的有效名著阅读教学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式。 因此,选题比较新颖,也很有研究价值。加上名著教学可以分片段进行,也比较适合微课程这种教学模式。就让本课题组成为白鹤中学语文组第一个吃螃蟹的组吧。成果希望与大家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