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ppt

上传人:ga****84 文档编号:356264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1.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格拉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苏格拉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苏格拉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苏格拉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苏格拉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二 东西方先哲,古希腊的先哲,【课标】 简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古典文化的辉煌时代,希腊人民在奴隶制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古代西亚和埃及优秀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具有希腊民族独特风格的文化。古典文化是古希腊文化的繁荣时期,史称希腊古典时代。,古典文化的辉煌时代,雅典的兴起希波战争,经济的繁荣,民主政治,思想的解放、学术与文化的繁荣,雅典的衰落伯罗奔尼撒战争,哲学的顶峰,真理与自由的殉道者,“认识你自己”“哲学的创造者”,“美德即知识”全部兴趣集中于道德哲学,“助产术”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启蒙思想家的先驱

2、和战友,苏格拉底(BC469-399)西方哲学的开创者,柏拉图与理想国,生平,出生名门,所处时代,伯罗奔尼撒战争,追随名师,苏格拉底,知识链接,苏格拉底是对柏拉图影响最大的人,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思想深受苏格拉底的影响,以至于他一生创作的绝大部分对话,都以苏格拉底为主要发言人。,柏拉图称苏格拉底是“我曾知道的所有的人中最聪明、最正派、最优秀的人”。苏格拉底的死使柏拉图长期厌恶民主政体,他因此离开雅典,开始长达12年的游历生活。,苏格拉底之死,柏拉图与理想国,生平,出生名门,所处时代,伯罗奔尼撒战争,追随名师,苏格拉底,游历四方,返回雅典,创办学园,知识链接,阿卡德米学园,概况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

3、,集知识传授、学术研 究、政治咨询、培养学者和政治人才于一体。,目标培养理想国的统治者哲学王。,课程 算术、几何、天文。 方法对话形式、自由讨论。 理念全面、和谐、发展。,特点 政治思想的“集散地”、重视自然科学,影响世界第一所综合性大学,或者至少是 大学的萌芽;成为传播柏拉图思想的 基地;培养了众多人才,为后来欧洲 文教、科技、哲学等发展奠定基础。,柏拉图与理想国,思想,(1)哲学思想,知识链接,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柏拉图认为,人类可以通过感觉认识到的各种具体事物,总处于不断衰败变化中。在这些变化的具体事物背后,始终存在着一种完美的、不变的东西,柏拉图称这种东西为“理念”。例如世界上有白猫、黑

4、猫、花猫,柏拉图认为,之所以有“猫”这个理念,是因为神创造了本质的“猫”,而且只创造了一只,其他的都是模仿。,唯心主义理念论,知识链接,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一群囚犯被囚在洞穴中,手脚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动,只能背对洞口。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他们就认为影子是真实的东西。最后,有一个人挣脱枷锁并逃出洞穴。他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于是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变愚蠢了。他们坚持,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柏拉图想

5、借此告诉我们,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过是那白墙上的影子而已。不懂哲学的人只能看到那些影子,而哲学家则在真理的阳光下看到外部事物。,柏拉图与理想国,思想,(1)哲学思想,唯心主义理念论,(2)政治主张,理想国,世界由两部分构成:理性+感觉,理性世界(理念):真实、完美而永恒感性世界(具体事物):虚假、残缺而变幻,理念先于物质存在,知识是人先天固有的,知识链接,柏拉图的政治主张,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他政治思想的基础。 所谓“理念”就是城邦最初的样子,或是它的最初原型。柏拉图认为,城邦衰败的最主要原因,是“原型” 被历史尘封,导致世风日下,道德沦丧、行为失范。要唤起人们对本真城邦“理念”的“回忆”,

6、就必须在城邦“原型”即 “理想国”的指导下,改造现实的城邦,使之重新回到稳定和秩序的轨道上来。,请阅读教材思考:提问一:“理想国”的目标是什么?提问二:“理想国”的三个阶级是如何划分的? 按美德分为统治者、武士和劳动者提问三:“理想国”的基础是什么? 三等级各安其位、各司其职,正义与幸福,柏拉图与理想国,思想,(1)哲学思想,唯心主义理念论,(2)政治主张,理想国,理想国家的构成:统治者、武士、劳动者,国家统治者:哲学王,最早的乌托邦,评价:为改变当时希腊民主政治体制的弊 端、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而提出, 给人们启发;终成乌托邦。,知识链接,法治国,柏拉图“理想国”的社会分工建立在等级划分的基础

7、之上,所以这是一个存在阶级差别的社会。在这种情况下,权力必然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但是在这些渴望并争夺权力的人当中,又有多少人符合 “哲学王”的道德标准呢?晚年的柏拉图历经政治的风风雨雨,终于也认识到这种“理想国”存在的缺陷,于是,他开始着手设计“第二等理想国”“法治国”。,他开始承认法律在城邦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如果一个城邦没有好的办法让统治者变为一个哲学家,或是让哲学家成为国王,则法治仍旧比人治好,实行法治的国家虽不能称为最好的,却可以被称为“第二等好”的。,强调“德治”,强调“法治”,柏拉图与理想国,评价,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 K.R.波

8、普,柏拉图其对西方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他对真理孜孜以求的精神值得学习,他的思想是值得人类永久珍惜的宝贵遗产。,知识链接,柏拉图名言,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知识是精神食粮。尊重人不应胜于尊重真理。开始是工作的最重要部分。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无论如何困难,不可求人怜悯!我们若凭信仰而战斗,就有双重的武装。,随堂小测,1他的政治学说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中乌托邦主义的传统。这个人是(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莫尔 D圣西门2. 柏拉图的生活时代恰逢中国处于( )A西周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朝3. 柏拉图认为世界的本源是( ) A.道 B理 C理念 D物

9、质4. 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是( )A.先验论 B.理念论 C.理想国 D.唯心论,C,B,C,B,探求真知的亚里士多德,生平,出 生,求学雅典,离开雅典(柏拉图死),成为亚历山大王子老师,马其顿征服希腊,重返雅典创立学园,再次离开雅典,逝 世,知识链接,亚历山大大帝,马其顿国王,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东征西讨,建立起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恒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横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 。传播希腊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开启了希腊化时期。重视学术事业,地理学家绘图,博物学家收集标本,工程师帮助攻城。有意识的促进欧亚文化融合,建都巴比伦,与波斯人通婚,死后帝国一分为三。,“人类的守护者”,知

10、识链接,帝王之师,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重返雅典。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受到了很多的优待,除了在政治上的显赫地位以外,他还得到了亚历山大和各级马其顿官僚大量的金钱、物资和土地资助。他所创办的吕克昂学园,占有阿波罗吕克昂神庙附近广大的运动场和园林地区。在学园里,有当时第一流的图书馆和动植物园等。他在这里创立了自己的学派,这个学派的老师和学生们习惯在花园中边散步边讨论问题,因此名为“逍遥学派”。据说,亚历山大不仅为他的老师提供的研究费用,还为他提供了大量的人力。他命令他的部下为亚里士多德收集动植物标本和其他资料。,探求真知的亚里士多德,对真理的追求,尊师而不盲从为真理而勇于争辩,知识链接,尊师而不盲

11、从,“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非常热爱自己的老师,柏拉图去世之后,他写了一首情真意切的挽歌,赞颂其师是一个“坏人甚至无权称颂的人”。然而,亚里士多德并不盲目崇拜自己的老师,他虽然受到老师的巨大影响并将后者的许多思想继承下来,但他的著作中常有对老师观点的严厉批评。这种批评在柏拉图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以至于柏拉图经常善意地称他为“小驹”,这个称呼的来源是因为小驹吃足了奶就会乱踢它的母亲。正是这种不迷信、不盲从、敢创新、善开拓的精神,使亚里士多德在学术研究上做出了前无古人的贡献。,知识链接,为真理而勇于争辩,亚里士多德不仅不盲从自己的老师,而且勇于同当时许多著名的学者进行

12、争论。他和同样研究修辞学的伊索克拉底学派商榷,和主持柏拉图学园的斯伯西波斯辩难,和主张苦行的哲学家论争。学术争鸣是学术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商榷和争辩,亚里士多德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他的学术思想,同时也扩大了他的学术影响,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出生,思考,而后死去。”海德格尔,探求真知的亚里士多德,思想主张,(1)哲学思想,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知识链接,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亚里斯多德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渊博学者,哲学是他最擅长的领域,哲学至他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的哲学认识就是从批判柏拉图的理念论开始。他在形而上学中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

13、,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识。他把柏拉图的理念比作一种拟人的神灵,正如神是神化了的人一样,理念则不过是永恒化了的自然物体。,柏拉图认为世界上只有一棵本质的树,其他的都是模仿的,而亚里士多德则说:“树就是树,由种子长成,结出果实,离开实实在在的树,仅仅是头脑中的树的概念又有什么意义呢?”,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柏拉图理念论的根本错误在于它把理念看作离开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实体,即把事物的一般和个别割裂开来。亚里士多德认为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而不是理念。亚里士多德的批判从根本上揭露了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及其实质,他最终抛弃了柏拉图的唯心论,而确立了这种二元论,即世界是由物质世界

14、和精神世界共同组成的。这在哲学发展史上有重大意义。但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不彻底,因为他在对待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上有时正确,有时糊涂,他并没有把他的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底。,知识链接,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探求真知的亚里士多德,思想主张,(1)哲学思想,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唯物主义二元论,(2)逻辑学,三段论,亚里士多德在史上最著名、影响最大的是他的逻辑学。直到现在,人们公认他是逻辑学专门研究人的思维形式和规律的学科的创始人。德国思想家康德把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定名为“形式逻辑”。其逻辑学著作由他的注释者汇编成书,名为工具论。书中主要论述了演绎法,为形式逻辑奠定了基础,为逻辑学的发展带

15、来深远影响。,知识链接,三段论,他把论证分为“从个别到普遍”和“从普遍到个别”两种过程,前者是归纳法,后者是演绎法。其中,他着重研究和总结演绎推理的一般原则三段论法。,亚里士多德把推理步骤表示为包含字母符号在内的一些三段论图式,下面就是一种基本的图式: 如果所有的B是A(大前提) 并且所有的C是B(小前提) 则所有的C是A(结论) 这种三段论式的推理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个判断构成,其中包含A、B、C 三个概念。,知识链接,三段论,大前提是所有动物都会死,小前提是所有人都是动物,结论是所有人都会死。大前提是凡人都会死,小前提是苏格拉底是人,结论是苏格拉底会死。,2000年上海高考历史题大前提

1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而产生的小前提:罗斯福新政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结论: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个三段式的推理属于(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知识链接,三段论,2001年上海高考历史题下列推论盛行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大前提: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小前提:17年来,资本主义在各个领域全面复辟结论:所以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这个推论()A大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B大前提正

17、确,小前提与结论错误C小前提正确,大前提与结论错误D大、小前提与结论都是错误的,知识链接,三段论,探求真知的亚里士多德,思想主张,(1)哲学思想,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唯物主义二元论,(2)逻辑学,三段论,(3)政治思想,法治优于人治,政体分类有两个标准:1.政体的宗旨2.政体的形态(执政的人数) 一人 少数人 多数人正宗政体 君主 贵族制 共和制变态政体 僭主制 寡头制 平民政体,知识链接,法治优于人治,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政治思想有何区别?,柏:等级和谐观,基于社会成员的等级划分。亚:提出了自由民内部平等的杰出思想。但他又承认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等级差别把公民分为极富、极贫和中产阶级。这是这

18、位逻辑学大师正义论存在着的逻辑矛盾。,极富者品性“逞强放肆、至犯重罪”极贫者品性“懒散无赖、易犯小罪” 中产阶级品性懂得节制,少野心,有公认的中庸美德,知识链接,法治优于人治,亚里士多德认为革命和内讧的根源在于不平等。,那么,他与柏拉图的法治观又有何区别呢?,最好政体中产阶级执政的共和政体,法治优于人治,法治应该包括两重含义:一是法律受到普遍地服从,这就是守法,这是实现法治的关键;二是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是良好的法律,这是实现法治的前提。,知识链接,法治优于人治,他与柏拉图的法治观区别在于:柏拉图强调人治,即哲人统治,只是在他的理想得不到实现的情况下,他才提出法治的观点,但他忽视了法律的性质,

19、只强调了应该守法,而忽视了如果法律本身就是恶法,那也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法治。而亚里士多德则一方面强调了不管是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都要守法,另一方面还强调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应该是良好的法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法治。,探求真知的亚里士多德,思想主张,(1)哲学思想,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唯物主义二元论,(2)逻辑学,三段论,(3)政治思想,法治优于人治,(4)伦理学,中道理论,所谓“中道”,意即中庸,他认为宇宙间万物过了不好,不及也不好,在太过与不及之间就是最好。比如他说勇敢是怯懦和鲁莽的中道,勇敢并不是什么都不怕,有些该怕的东西就应该怕,不怕就是鲁莽,太怕就是怯懦,都不好,它的实质就是要求人们在实践

20、生活中应该以“理性”为行为准则,4.伦理思想:,“中道理论”,想一想: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提出了“中庸之道”的思想。这难道是巧合吗?两者的中道学说有何联系与共同点,又有何区别呢?,同:()德性的一致:孔子把“中庸”和亚里士多德把“中道”,都看作是至高的美德。()理性的一致:孔子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均主张适度原则,不走极端。()知性的一致:孔子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都共同反对折中主义,反对将“过”和“不及”简单地调和或折中。,异:()前提不同:中庸以个人服从传统社会道德为前提,而中道则是以个人意志自由为前提的。孔子的儒学理论的全部主张,最根本的就是维护上

21、下有序,德布礼行,和睦平均,社会稳定,以达天下归服的社会秩序,也就是后儒阐释的“王道”。礼是实现这种政治主张的最好的方法,其具体体现为对中庸的追求。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选择原本就是人的一种高度自主的活动,因为人都有自由的意志。()标准不同:中庸的标准是礼,而中道的标准是“正确的理性”。()归宿不同:中庸寻求的是“致中和”,要求将正确的原则、思想等妥善地加以调和,使它们互相补充,互相制约;而中道寻求的则是公正.,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顺应灵魂三个部分提出三种教育:体育德育和智育。他认为体、德、智三者象物质和形式的不可分离,互相联系,亚里士多德是最早论证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 在教育史上,他最先按照儿童

22、身心自然发展的顺序来确定教育年龄分期。“体育应先于智育”,“躯体之注意应先于心灵之注意”。对道德品质教育,他把重点放在道德习惯的形成上,注意培养勇敢的品质。,Aristotle,伟人的评价马克思:“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古代最博学的人”黑格尔:“人类的导师”罗素:“第一个像教授一样地著书立说的人”,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没有一个人能全面把握真理。 最初偏离真理毫厘,到头来就会谬之千里。 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是在于生存。 真正的美德不可以没有实用的智慧,而实用的智慧也不可以没有美德。 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的过失是最大的痛苦。

23、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是善。 亚里士多德,嫉妒者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折磨他的不仅是自己本身的失败和挫折,还有别人和成功! 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他要么是一位超人,要么是一个鄙夫,要么只是禽兽,要么是个神。 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如果彼此交换,还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有另一种思想,而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就各有两种思想。 亚里士多德,我们学习了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思想,可以看出他的思想确实是博大精深,那么他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有哪些呢?,(1)建立了多个学科的学科体系。他在逻辑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中都留下了许多开创性的著作,留下了丰富的遗产(2)

24、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以“三段论”为核心的逻辑学成为一切科学的工具;伦理学中的“中道”理论成为人类和谐社会的润滑剂;政治学中的“法治”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3)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他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积极进取、探求新知,古希腊三大著名哲学家思想对比,注重对人类社会的认识,突出人文精神,提出“认识你自己”,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提出“理念”是世界的本原,是欧洲建立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第一人,是集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学者,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物质、精神世界不可分割,敬鬼神而远之,革

25、命原因在于不平等、法治优于人治,以礼治国,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刑杀、人治,中道理论,中庸理论,教学方法别具一格,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启发式教学,对比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位思想家的主张,哲学思想,敬鬼神而远之1、敬:怀疑鬼神的存在2、远: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1、唯心主义,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反映2、研究物质世界只能获得不确定的“意见”,而不能获得知识,1、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可分割2、物质世界值得研究,尽管认识中有错误,但也有真理成分,伦理思想,中庸,伦理学主题:正义,中道,治学、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启发式教学、当

26、仁不让于师等,即重视政治的研究,又重视自然科学知识,1、教学方法别具一格2、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讲述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主要活动,分析其功过。学习目标:1. 了解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主要活动:打败王军取得内战胜利、处死国王查理一世、颁布航海条例和就任护国主。2. 评价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功过。教学建议:1. 通过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政治和军事活动,突出其对于革命进程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2 .教师可适当补充克伦威尔从君主专制的坚决反对者到独裁的无冕之王的转变过程,以使人物评价有充分的事实依据,帮助学生理出克伦威尔的转变轨迹。3. 教师

27、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要将克伦威尔的所作所为置于当时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大时代环境中,进行历史地客观地评价。,问题探究 在中西文化史上,孔子和柏拉图是东西方的文化巨人。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孔子和柏拉图思想的异同。,相同之处:1)时代背景:两人都处在天下大乱的时代,面临相同的问题。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仁学”和“理念论”;2)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3)两者都比较重视统治者的作用,并且都最终倒向人治。,不同之处:孔子的仁最根本的标准是天下和国家的利益,面对分裂要求建立一个统一开明的贵族政体;而柏拉图只立足于雅典城邦而非整个希腊国家的统一,孔子的视野要

28、比柏拉图的宽泛得多。,二、主要思想,1.哲学:,指出柏拉图理念的最大弱点(与柏拉图相比,两者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有何区别?)确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形而上学(研究、解决的13个问题),2.生物学:,对动植物进行分类、解剖研究,3.物理学:,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4.逻辑学:,至今学术界的权威三段论,5.伦理学:,中庸之道(态度、方法和人生境界),三、亚里士多德对后世思想文化的影响,(1)建立了多个学科的学科体系 在逻辑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中都留下了许 多开创性的著作,留下了丰富的遗产。(2)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以“三段论”为核心的逻辑学成为一切科学的工 具;伦理学中的“中道”理论成为人类

29、和谐社会的 润滑剂;这些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3)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科学探索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精神永远激励着后 人积极进取、探求新知。,Vs,Vs,相同(生平经历):都对知识孜孜以求,在文化上颇多建树。都怀着济世救人的热情,将自己的政治思想付 诸实践。都热衷于教育事业,他们创立学校,广招门徒, 著书立说,为文明的传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社会环境(决定因素)时势为其提供经济和文化基础教育条件(主导作用)师从名师,宽松的学术环境个人因素(主体作用)勤奋好学,科学探索,广泛游历,总结,亚里士多德把论证分为“从个别到普遍”和“从普遍到个别”两种过程,前者是归纳法,后者是演绎法。 他对归纳法的作用

30、是肯定的,但他着重研究和总结了演绎推理的一般原则三段论法。他把推理步骤表示为包含字母符号在内的一些三段论图式,下面就是一种基本的图式: 如果所有的B是A(大前提) 并且所有的C是B(小前提) 则所有的C是A(结论) 这种三段论式的推理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个判断构成,其中包含A、B、C 三个概念。,【助读资料】,甲:你有狗吗? 乙:有。甲:狗有儿子吗? 乙:有。甲:那么它是爸爸喽? 乙:是的。甲:它是你的狗吗? 乙:当然。甲:那么它是你的爸爸了?,柏拉图乌提戴姆斯篇,大前提:猫科动物包括老虎小前提:非猫科动物不是老虎结 论:,与猫科动物无关的任何东西与老虎无关,大前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

31、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而产生的 小前提:罗斯福新政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结论: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这个三段式的推理属于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2000年上海高考历史题),C,(2001年上海高考历史题),下列推论盛行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大前提: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 产阶级的矛盾 小前提:17年来,资本主义在各个领域全面复辟 结论:所以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这个推论()A大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B

32、大前提正确,小前提与结论错误C小前提正确,大前提与结论错误D大、小前提与结论都是错误的,D,相同:两者均强调“恰到好处”,反对两极不同: 亚的“中庸之道”是伦理观的一个方面,与其政治观 认识论是一体的; 孔子的“中庸之道”是出于礼法,没有更多的哲学思考. 亚认为“中道” 核心是一种美德,是对激情的控制和支 配,不能完全消除,不能放纵,应该舍弃其两端而取其 中。 “中道”是相对的,受时间地点条件的制约, 因人因环境的差异有所不同; 孔子认为“中道” 核心是仁,更多是从圣人的角度强调 如何做,没有指出为什么做,强调的是一个“度” “过犹不及”,有初步的辩证法思想.孔子没有否定两端 是不好的.,“中

33、道理论”,1.御医之家的出身对亚里士多德的影响表述不 正确的是 ( )A. 使其有机会出入王宫,接触广泛的文化知识 B. 为其一生中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物质基础 C使其具有良好的古代生物学、生理学素养 D为其将来的从政打下良好的基础,D,2.“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这句话是谁的 名言 ( ) A孔子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3.柏拉图经常称亚里士多德是小马驹(小马驹吃足了奶就会踢它的母亲),其意思是指亚里士多德( ) A敢于挑战权威 B不赞成柏拉图的主张 C忘恩负义 D求知欲强,D,A,4.下列著作属于亚里士多德的是A理想国 B形而上学 C国家篇 D论语5.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表述正确的

34、是 A两人都出生在贵族家庭 B都生活在社会转型时期 C两者都主张以德治多 D两人都提出“中庸之道”,B,D,下列推理属于哪一种情况? 大前提:我国古代社会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 共同组成的 小前提:“金”是我国北方女真族建立的政权 结论:金军南下客观上加快了社会的发展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 B.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C.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 D.大前提、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2002年上海高考历史题),B,简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学习目标:1简述柏拉图生平事迹:师从苏格拉底、出游四方,

35、从事办学和著述理想国。 2简述亚里士多德的生平事迹:在柏拉图的学园里就学,出任马其顿宫廷亚历山大王子的教师和在雅典讲学。3了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4体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中所透射出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教学建议: 1. 本模块的教学目的更多的是从历史教育的角度而并非是从哲学专业的角度,这里切忌将课程内容挖掘地过深,超出高中生的认知水平,要指导学生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有一些较多的了解即可。2. 教师可联系必修1“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一课,温故知新,带领学生简要回顾古代雅典的社会状况,突出他们所处的特殊环境,作为与东方先哲比较的依据。3. 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开展小活动,查找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名言警句奇闻轶事,让学生更深刻生动地体会到两位先哲的光辉思想。4. 注意引导学生比较东西方思想家在对于问题的本质及思考问题的角度等方面有那些共同点和差别,从而引导学生感知和认识到人类文明在生成过程中的多元性,培养学生为了真理而不懈追求的精神。5. 以列表或探究的方式,比较东西方先哲们对于世界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及思想文化领域的贡献。比较东西方先哲思想的共同点和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