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复习题AB型题第二章第四章.doc

上传人:坚持 文档编号:3563219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27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复习题AB型题第二章第四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生理复习题AB型题第二章第四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生理复习题AB型题第二章第四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生理复习题AB型题第二章第四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生理复习题AB型题第二章第四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章A型题1 对单条神经纤维而言,与较弱的有效刺激相比较,刺激强度增加1倍时,动作电位的幅度:EA 增加1倍 B 减少1倍C 增加2倍 D 增加0.5倍E 不变2 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 +和K 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 DA 膜在安静时对K 通透性大B 膜在兴奋时对Na +通透性增加CK 易化扩散的结果D 膜上Na +K 泵的作用ENa +易化扩散的结果3 在同一静息电位水平条件下决定锋电位高度的是膜内外:BAK 浓度比 BNa + 浓度比CCa 2+ 浓度比 DMg 2+ 浓度比ECl - 浓度比4 当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称作膜的:EA 极化 B 去极化C 复极化

2、D 反极化E 超极化5 人工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浸浴液中的K 浓度,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CA 不变 B 增大C 减小 D 先增大后减小E 先减小后增大6 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DA 动作电位 B 阈电位C 肌肉收缩强度或腺体分泌量 D 阈强度E 静息电位7K 通道的阻断剂是:AA 四乙(基)胺 B 河豚毒C 新斯的明 D 箭毒E 阿托品8 不属于原发性主动转运的是:EA 肌浆网钙泵对Ca 2+的摄取B 壁细胞分泌H +C 钠-钾泵转运Na +D 钠-钾泵转运K E 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9 能引起动作电位,但幅度最小,这种情况见于:BA 绝对不应期 B 相对不应期C 超常期 D 低常期E 正

3、常期10 在刺激持续时间无限长的情况下,引起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是:CA 时值 B 阈强度C 基强度 D 阈下刺激E 阈上刺激11 神经-肌肉接头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是:AA 化学性突触传递 B 局部电流C 非典型化学性突触传递 D 非突触性传递E 电传递12 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递质是:BANE (去甲肾上腺素) BACh (乙酰胆碱)C5 -HT(5-羟色胺) D 多巴胺E 血管活性肠肽13 相邻细胞间的电突触传递的结构基础是:AA 缝隙连接 B 间隙大于50nm的连接C 间隙大于100nm的连接 D 终板连接E 间隙大于80nm的连接14 骨骼肌的肌质网终末池可储存:CANa

4、 + BK +CCa 2+ DMg 2+EAch15 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的耦联因子是:AACa 2 BNa +CMg 2+ DK +ENE (去甲肾上腺素)16 神经细胞的阈电位是指:BA 造成膜对K 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B 造成膜对Na +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C 造成膜对K 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D 造成膜对Na 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E 膜对Ca 2+通透性减小的临界电位17 对静息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DA 主要与K 外流有关,其数值接近于K 的平衡电位B 膜内电位较膜外为负C 其数值相对稳定不变D 各种细胞的静息电位是相等的E 细胞处于极化状态18 关于主动转运,

5、错误的是:BA 又名泵转运 B 依靠载体蛋白的协助C 逆浓度差或电势差进行 D 消耗能量E 主要转运无机离子19 关于钠泵的论述不正确的是:BA 又称Na +-K+ATP酶B 排出K 摄入Na +C 对细胞膜内、外K 浓度变化敏感D 一次转运排出3个Na +摄入2个K E 转运Na +-K 过程是耦联过程 20 与单纯扩散的特点比较,易化扩散不同的是:CA 顺浓度差转运B 不消耗生物能C 需要膜蛋白的帮助D 是水溶性物质跨膜转运的唯一方式E 是离子跨膜转运的唯一方式21 细胞膜的主动转运是借助于膜上:CA 载体蛋白的耗能过程 B 通道蛋白的耗能过程C 泵蛋白的耗能过程 D 受体蛋白的耗能过程E

6、 泵蛋白的非耗能过程22 常用的钠通道阻断剂是:EA 筒箭毒碱 B 阿托品C 四乙(基)胺 D 异搏定E 河豚毒素(TTX)23 组织兴奋性降低,组织的:DA 静息电位值减小 B 动作电位减小C 刺激阈减小 D 阈强度增加E 反应性增加24 在绝大多数细胞接受阈下刺激后,细胞立即先发生:CA 极化 B 复极化C 去极化 D 反极化E 超极化25 有机磷农药中毒时,骨骼肌肌无力、肌束抽搐主要是由于:CAACh 释放减少 BACh 释放增多C 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D 胆碱酯酶活性增强E 终板膜上的受体增多26 在神经-肌肉接头中消除ACh的酶是:EAATP 酶 B 单胺氧化酶C 磷酸二酯酶 D 腺苷

7、酸环化酶E 胆碱酯酶27 骨骼肌中能与Ca 2+结合的位点是在:DA 肌动蛋白 B 肌球蛋白C 原肌球 蛋白 D 肌钙蛋白E 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28 静息时细胞膜内、外的Na +和K 浓度差的维持有赖于:BA 膜上ATP的作用 B 膜上Na +-K+泵的作用CNa +、K 易化扩散的结果 DNa +-K+交换E 膜对Na +、K 单纯扩散29 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去极相有关的主要离子是:DAK + BCl - CCa 2+ DNa + EMg 2+ 30 下列有关局部电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A 细胞受阈下刺激时产生B 有短的不应期C 电位的幅度随刺激强度而变化D 电紧张性扩布E 可以总和31

8、沿单根神经纤维传导的动作电位的幅度:AA 不变 B 不断减小C 不断增大 D 先增大后减小E 不规则变化32 终板膜上的受体是:CA 肾上腺素能受体 B5- 羟色胺受体CACh 受体 D 多巴胺受体E 组胺受体33 组织的兴奋性处于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为:AA 零 B 无限大C 大于正常 D 小于正常E 等于正常34 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锋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BA 相对不应期 B 绝对不应期C 超常期 D 低常期E 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35 人体内O 2、CO 2、NH 3进出细胞膜是通过:AA 单纯扩散 B 易化扩散C 主动转运 D 入胞作用E 出胞作用36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膜是属于

9、:CA 主动转运 B 单纯扩散C 易化扩散 D 入胞作用E 吞噬37 物质在膜蛋白质帮助下,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通过细胞膜的过程是属于:BA 单纯扩散 B 易化扩散C 主动转运 D 入胞E 出胞38 肠上皮细胞由肠腔吸收葡萄糖,是属于:CA 单纯扩散 B 易化扩散C 继发性主动转运 D 入胞作用E 主动转运39 氨基酸进入一般细胞的转运方式为:AA 易化扩散 B 入胞C 单纯扩散 D 吞噬E 主动转运40 下列属于主动转运的是:DA 安静时K 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转运B 兴奋时Na +由细胞外进入细胞内,同时伴有Ca 2 由细胞内转运到细胞外C 葡萄糖由细胞外液进入一般细胞DNa +由细胞内向细胞

10、外转运,同时伴有K 由细胞外转运到细胞内E 肌浆网终末池的Ca 2 进入胞浆41 离子被动跨膜转运的动力是:CA 电位梯度 B 浓度梯度C 电-化学梯度 D 钠泵供能E 自由运动42 与单纯扩散相比,易化扩散不同的是:CA 顺浓度差转运 B 温度升高时扩散量增加C 需要膜蛋白质的“帮助” D 不消耗能量E 是脂溶性物质跨膜转运的主要方式43 以下关于易化扩散的叙述,错误的是:AA 在可兴奋细胞,Na +和K 跨膜转运的方式均为易化扩散B 在一般细胞,葡萄糖通过易化扩散进入其中CNa +和K 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是由高浓度侧转运到低浓度侧D 载体膜蛋白质与被转运物之间有高度特异性E 通道蛋白质

11、的物质转运也是有特异性的44 下列不需要消耗ATP的过程是:CA 肌肉的收缩过程B 肌肉的舒张过程CK 由细胞内到细胞外DNa +由细胞内到细胞外E 葡萄糖进入小肠粘膜细胞45 细胞内、外正常的Na +和K 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DA 膜在安静时对K 通透性大B 膜在兴奋时对Na +通透性增加CNa +、K 易化扩散的结果D 膜上钠-钾泵的作用E 膜上ATP的作用46 以下关于钠泵生理作用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BA 钠泵能逆着浓度差将进入细胞内的Na +移出膜外B 钠泵可顺着浓度差使细胞外的K 转入膜内C 由于从膜内移出Na +,可防止水分子进入细胞内D 钠泵的活动造成细胞内高K ,使许

12、多代谢反应得以进行E 钠泵的活动可造成膜两侧的离子势能贮备47 以下关于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CA 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B 在动作电位的去极相,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外正内负C 动作电位的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D 动作电位的大小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E 不同的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值都相同48 大多数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AA 细胞内高K 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 有通透性B 细胞内高K 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 +有通透性C 细胞外高Na +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 有通透性D 细胞内高Na +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 +有通透性

13、E 细胞外高K 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 有通透性49 细胞膜在静息情况下,离子通透性最大的是:AAK BNa +CCl - DCa 2+EMg 2+ 50 在正常细胞外液条件下,当细胞膜达到K 平衡电位时:EA 膜两侧K 浓度梯度为零 B 膜外K 浓度大于膜内C 膜两侧电位梯度为零 D 膜内较膜外电位相对较正EK 跨膜净移动为零51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相中,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BAK BNa +CCl - DCa 2+ EMg 2+ 52 神经细胞在产生动作电位时,去极相使膜电位接近于:CAK +的平衡电位 BNa +与Cl -的平衡电位CNa +的平衡电位 DK 与Cl -的平衡电位E

14、有机负离子A 的平衡电位53 锋电位由顶点向静息电位水平方向变化的过程叫做:CA 去极化 B 超极化C 复极化 D 反极化E 极化54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接近于:CA 钾平衡电位B 钠平衡电位C 静息电位绝对数值与钠平衡电位之和D 静息电位绝对数值与钠平衡电位之差E 超射值55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超射值接近于:BA 钾平衡电位B 钠平衡电位C 钠平衡电位和钾平衡电位之和D 钠平衡电位和钾平衡电位之差E 锋电位减去后电位56 阈电位是指:DA 造成膜的K 通道突然开放的临界膜电位B 造成膜的K 通道突然关闭的临界膜电位C 超极化到刚能引起动作电位的膜电位D 造成膜的Na +通道大量开放的临界

15、膜电位E 造成膜的Na +通道突然关闭的临界膜电位57 阈电位是:AA 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B 引起超极化时的临界膜电位C 引起局部电位的临界膜电位D 引起动作电位复极的临界膜电位E 衡量兴奋性高低的指标58 当刺激强度稍低于阈强度时,刺激可兴奋组织将:BA 不引起任何反应B 引起呈电紧张性扩布的局部兴奋C 引起呈衰减传导的动作电位D 引起可传导的局部电位E 引起可传导的动作电位59 关于局部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DA 局部电位随刺激强度增加而增大B 局部电位随扩布距离增大而减小C 局部去极化电位的区域兴奋性增高D 不存在时间与空间的总和E 它是动作电位形成的基础60 具有局部兴奋特征的电

16、信号有:DA 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 B 神经干的动作电位C 锋电位 D 终板电位E 后电位61 下列有关同一细胞兴奋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EA 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B 传导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也出现动作电位C 在有髓纤维是跳跃式传导D 有髓纤维传导动作电位的速度比无髓纤维快E 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62 下列关于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BA 幅度随刺激强度增加而增加,直到全部纤维都兴奋为止B 幅度随刺激频率增加而增加C 距刺激电极越远,潜伏期越长D 距刺激电极远处,可记录到多个波E 与单根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一样,可双向传导63 当神经冲

17、动到达运动神经末梢时,可引起接头前膜的:BANa +通道关闭 BCa 2+通道开放CK 通道开放 DCl -通道开放ECl -通道关闭64 运动神经兴奋时,与囊泡释放量呈正变关系的是进入轴突末梢的:AACa 2+数量 BMg 2+数量CNa + 数量 DK +数量ECl -数量65Na +跨膜转运的方式为:CA 单纯扩散 B 易化扩散C 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 D 主动转运E 主动转运和单纯扩散66 参与细胞膜易化扩散的蛋白质有:AA 通道蛋白质 B 受体蛋白质C 泵蛋白质 D 免疫蛋白质E 酶67 关于细胞膜物质转运的叙述,错误的是:AAO 2和CO 2通过肺泡膜是易化扩散B 大分子蛋白质进入细

18、胞的方式是入胞CNa +由细胞外进入细胞内是易化扩散D 葡萄糖可经易化扩散进入细胞ECa 2+由胞浆回收入肌浆网是主动转运68 兴奋通过神经-肌肉接头时,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使终板膜:BA 对Na +、K 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B 对Na +、K 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C 仅对K 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D 仅对Ca 2 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E 对乙酰胆碱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69 相继刺激落在前次收缩的舒张期内引起的复合收缩称为:BA 单收缩 B 不完全强直收缩C 完全强直收缩 D 等张收缩E 等长收缩70 肌肉收缩滑行现象的直接证明是:AA 暗带长度不变,明带和H带缩短B 暗带长度缩短,明带

19、和H带不变C 明带和暗带的长度均缩短D 明带和暗带的长度均无明显变化E 明带和暗带的长度均增加71 如果一条舒张状态的骨骼肌纤维被牵张,则出现:CA 明带长度增加 B 暗带长度增加CH 带和明带长度增加 D 细肌丝长度增加E 粗肌丝长度增加72 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可使:DA 乙酰胆碱释放增加B 乙酰胆碱释放减少C 胆碱酯酶活性增加D 胆碱酯酶活性降低E 骨骼肌终板处的乙酰胆碱受体功能障碍73 生电性钠泵可使膜暂时发生超极化,出现:EA 负后电位 B 局部电位C 阈电位 D 锋电位E 正后电位74 三碘季铵酚和银环蛇毒的共同作用是:BA 能影响递质的释放B 能阻断递质结合于突触后受体C 能阻断突

20、触前动作电位D 能水解神经递质E 能模拟抑制性神经递质的作用75 与正后电位的时间过程大致相当的时期是:DA 绝对不应期 B 相对不应期C 超常期 D 低常期E 有效不应期76 在前负荷固定条件下,使肌肉缩短速度达最大值时,后负荷应为:EA 无限大 B 过大C 中等程度大 D 过小E 为零77 在神经-肌肉接头处,囊泡释放可因细胞外液中什么离子浓度升高而被抑制:BACa 2+ BMg 2+CNa + D K+ECl -78 使神经-肌肉接头传递能保持11的关系,胆碱酯酶清除乙酰胆碱的时间应不大于:DA40ms B10msC5ms D2msE0 .5ms79 重症肌无力患者的骨骼肌对运动神经动作

21、电位的反应降低是由于:CA 囊泡内ACh分子减少B 突触前末梢对镁的电导增大C 可利用的突触后受体数目减少或功能障碍D 突触后受体的转换率增加E 微终板电位减小80 将肌细胞膜的电变化和肌细胞内的收缩过程耦联起来的关键部位是:EA 横管系统 B 纵管系统C 肌浆 D 纵管终末池E 三联管结构81 给骨骼肌连续多次的阈上刺激可使肌肉产生:BA 单收缩 B 复合收缩C 等长收缩 D 等张收缩E 先等长收缩继而产生等张收缩82 肌细胞中的三联管结构指的是:BA 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肌小节B 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终末池C 横管、纵管和肌质网D 每个纵管及其两侧的横管E 每个纵管及其两侧的肌小节83 下列关

22、于有髓纤维跳跃传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EA 以相邻朗飞结间形成局部电流进行传导B 传导速度比无髓纤维快得多C 不衰减传导D 双向传导E 离子跨膜移动总数多、耗能多84 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后,兴奋性周期变化的顺序是:DA 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B 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低常期、超常期C 绝对不应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D 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E 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85 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不包括:DA 动作电位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的深部B 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导致终末池Ca 2+释放C 肌浆中的Ca 2+与肌钙蛋白结合D

23、 肌浆中的Ca 2+浓度迅速降低,导致肌钙蛋白和它所结合的Ca 2+解离E 当肌浆中的Ca 2+与肌钙蛋白结合后,可触发肌丝滑行86 肌肉的初长度取决于:BA 被动张力 B 前负荷C 后负荷 D 前负荷和后负荷之和E 前负荷和后负荷之差87 刺激阈值通常指的是:CA 用最小刺激强度,刚刚引起组织兴奋的最短作用时间B 保持一定的刺激强度不变,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作用时间C 保持一定的刺激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不变,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D 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刺激强度E 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最大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88 下列生理过程需消耗生物能能的是:EA 维持静息电位的K

24、 外流B 引起动作电位去极相的Na +内流或Ca 2+内流C 形成动作电位复极相的K 外流D 肌膜动作电位引起终末池释放Ca 2+ E 肌质网摄入Ca 2+89 关于骨骼肌收缩机制,下列哪条是错误的: CA 引起兴奋-收缩耦联的离子是Ca 2+B 细肌丝向粗肌丝滑行CCa 2+与横桥结合D 横桥与肌纤蛋白结合E 肌小节缩短90 下列关于神经细胞兴奋传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CA 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B 传导的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来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也出现动作电位C 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传导距离增加而衰减D 传导速度与神经纤维的直径有关E 传导速度与温度有关91 受体的化学本质是:BA 脂质 B 蛋白质C 糖类 D 核酸E 糖蛋白92 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是:EA 肌原纤维 B 细肌丝C 肌纤维 D 粗肌丝E 肌小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