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燃料特大型空气分离设备》编制说明.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3573809 上传时间:2019-06-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制燃料特大型空气分离设备》编制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煤制燃料特大型空气分离设备》编制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煤制燃料特大型空气分离设备》编制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煤制燃料特大型空气分离设备》编制说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煤制燃料特大型空气分离设备》编制说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空气分离设备能效限额 第 2 部分:内压缩流程设备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一 工作简况1 任务来源本项目是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工信厅科201770号文) ,计划编号 2017-0469T-JB,项目名称“空气分离设备能效限额 第 2 部分:内压缩流程设备”进行制定,主要起草单位:杭州杭氧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应完成时间 2019 年。2 主要工作过程起草(草案、调研) 阶段:2018.08。杭氧股份组织人员查阅相关资料、调研等前期工作,于 2018 年 7 月完成小组讨论稿的编写。根据各方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于 2018 年 8 月形成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征求意见阶段:20

2、18.09.132018.10.31。3 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本标准由杭州杭氧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国家能源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制油分公司、国家能源集团神华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负责起草。主要成员:孙 健、李政辰、姚蕾、王立、邱利民、周宽章、刘尚进、阚丽丽、戴齐、马国红、郭中山、王战军、姜永、祝铃钰、司云飞、袁良正、王欣荣、雷雳、陈小康、党伟。二 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1 编制原则本标准的编制遵循“面向市场、服务产业、自主制定、适时提出、及时修订、不断完善

3、”的原则。在结构编写和内容编排等方面依据 GB/T 1.1-2009 的规定进行编写。在确定主要技术指标时,综合考虑生产企业的能力和用户的利益,寻求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充分体现了标准在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合理性。2 主要内容2.1 总则2内压缩流程空气分离设备为化工、氮肥、冶炼等行业提供必需的有较高压力的氧气、氮气、仪表空气及工厂空气等,是这些行业的关键成套设备,与其他形式的空分设备相比,内压缩流程分离设备的工艺流程、设备配置等有一定的复杂性、特殊性,用户对空气分离设备的能耗要求也逐步提高。为促进较高能耗空分设备的淘汰,同时提高新建、扩建空分设备的生产门槛,进一步限制落后、促进节能,提升空分行业

4、节能水平、管理水平,促进企业节能增效,现制订本标准,规范内压缩空气分离设备的能效限额。 本次标准编制结合了国内先进空分技术和最新的国家、行业标准等,主要编制内容如下:2.2 本标准的结构本标准分为 6 章,即:a) 范围;b) 规范性引用文件;c) 术语和定义;d) 空气分离设备能效计算;e) 空气分离设备能效等级;f) 能效等级评价。2.3 关于“第 1 章 范围”本标本标准规定了氧气产品纯度大于或等于 99.6%,氮气产品氧含量小于或等于 10-5(体积分数)的空气分离产品能耗计算方法和单位综合能效限额。本标准适用于氧产量不小于 20000m/h,采用低温法分离空气制取以氧、氮为主的空气分

5、离产品的空气分离设备,产品氧气采用液氧泵增压后复热气化的内压缩流程,且增压机为空气介质。2.4 关于“第 2 章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所涉及的规范性引用文件均为现行的国标、行标、规范,以及空气分离设备能效限额 第 1 部分:外压缩流程设备。2.5 关于“第 3 章 术语和定义”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标准,G B/T10606 、 JB/T XXXX.1 界 定 的 术 语 和 定 义 适 用于 本 文 件 。32.6 关于“第 4 章 空气分离设备能效计算”4.1 空气分离设备能效计算原则本节明确了空气分离总能耗包括:空压机能耗、冷水机组或预冷机组能耗、空气预冷系统水泵能耗、纯化系统再生能耗、低温

6、液体泵能耗、膨胀机辅机能耗、增压机或循环压缩机能耗、膨胀机制动发电机回收功率(取负值)。不考虑空冷器、产品压缩机等外围系统能耗。外围的能耗脱开,有利于对空气分离设备能耗的分析比较。另外,本节明确了空气分离产品产量、纯度及电机功率测量的相关规定。4.2 空分设备能效计算方法本节给出了氧气当量、空气分离设备总能耗、实际当量单位制氧能耗及空气分离设备能效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基准当量单位制氧能耗。4.2.1 本公式体现了“当量”的概念,即将主导产品气氧之外的其他压力等级气氧产品、液体产品、氮气产品通过能耗相等的原则,折算为消耗相同能耗的氧气量。4.2.2 由于在计算初期, 是一个未知值,因而通过式(2

7、)和式(4)GOe的迭代计算可以得到较准确的 ,迭代计算需要一个初始值,为了能更快地2实现迭代计算收敛,初始值可以采用表 1 的数值 ,表 1 中的数值为该等级初2GOe内压缩空分的单耗近似值,不在表 1 中的不同压力的 初始值可采用插值计2算。为 1.05,由分离功和液化功组成,其中分离功为空分的分离功统计值初2LOe0.4,液化功为液化设备的液化功统计值 0.65。为 0.65,大型空分分离氧的同时,氮也得到了分离,因而在此不考虑初2LN分离功,仅考虑液化功,液化功为液化设备的液化功统计值 0.65。为 0.9,由液化功和冷损组成。大型空分分离氧的同时,氩也得到了初LAre分离,因而在此不

8、考虑分离功,仅考虑液化功以及为了生产氩采用的氩精馏塔、氩工艺泵贡献的冷量损失。液化功为液化设备的液化功统计值 0.7,冷量损失统计值为 0.24因氮气的压力而异,采用经验公式能够更加客观地描述氮气的能耗初iPGNe贡献情况。此时不考虑氮气的分离功,仅考虑 的压缩功,压缩功的计算采iPGNe用经典的等温压缩公式,其中效率采用统计值,增压机采用 0.68。常压氮气产品接近大气压力,此系数不考虑此股氮气。为空分产常压氮气的影响系数,考虑到下塔大量抽取氮气产品时,是初GNe否生产常压氮气将影响空分的提取率,于是设定此系数,当下塔抽取氮气产品大于 0.5氧气产量的流量时,此系数为 0.01,体现了常压氮

9、气产品对装置提取率的影响。4.2.5 表 3 给出的基准当量单位制氧能耗为现有内压缩流程空气分离设备常用流程计算均值,可为相似规格的空气分离设备间进行性能的评估比较。表3 中数据按原料空气压缩机、增压机、汽轮机三大机组整机效率计算,进口三大机组的整机效率约为 0.720.75,与国产机组相比,效率约高 58%。为体现标准的普适性,因此表 3 中数据计算时,取整机效率为 0.68.4.2.6 本公式通过实际当量单位制氧能耗与基准当量单位制氧能耗的比值得到空气分离设备的能效,从而体现该套空气分离设备的能效水平。2.7 关于“第 5 章 空气分离设备能效等级”5.1 空气分离设备能效的测定本节明确了

10、空气分离设备实际能耗的测定方法。5.2 空气分离设备能效等级由于氮、氧产品比例及液体产品比例不同将影响塔内回流比,进而影响空气分离产品提取率,从而对空气分离设备能耗产生影响,因此本节针对不同的产品结构,对空气分离设备的能效等级进行划分。2.8 关于“第 6 章 能效等级评价”本章根据市场上现有内压缩流程空气分离设备能耗数据统计,对能效等级进行分级评价,约 50%现有产品可达到节能产品标准。三 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分析无四 标准涉及专利的说明5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到目前为止还未涉及到专利与知识产权的有关问题。五 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内压缩流程空气分离设备作为

11、国家大型装备制造业支柱产业的重要配套组成部分和关键装备、也是新能源转换与利用设备。内压缩流程空气分离设备是多系统多部机的复杂高科技集成体,国内设计、生产制造的内压缩空气分离设备在各行各业非常广泛使用,需求量也越来越多。制定内压缩流程空气分离设备能效限额标准,有利于规范市场,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中国的空分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推动新技术在内压缩流程空分设备中的发展与应用,提升空分行业节能水平,促进我国工业气体行业平稳有序、可持续发展。带动上下游企业技术进步,促进节能减排发展。促进企业节能增效,提高竞争力。标准实施后将敦促企业不断采取可靠的节能手段节能降耗,达到企业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12、通过标准的实施,促进尚存较高能耗空分设备的技术改造,大量节约能源。同时提高新建、扩建空分设备的准入门槛,进一步限制落后设备、促进节能。六 与国际、国外对比情况本标准没有采用国际标准。本标准制定过程中未查到同类国际、国外标准。本标准制定过程中未测试国外的样品、样机。本标准水平为国内先进水平。七 在标准体系中的位置,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协调性本标准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协调一致。八 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无九 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建议本标准的性质为推荐性行业标准。十 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建议本标准批准后 6 个月开始正式贯彻实施。十一 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无。6十二 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无。空气分离设备能效限额 第 2 部分:内压缩流程设备制定工作组2018 年 8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