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与宗教相似之处-真理大学数位学习系统.ppt

上传人:ga****84 文档编号:358214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4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休闲与宗教相似之处-真理大学数位学习系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休闲与宗教相似之处-真理大学数位学习系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休闲与宗教相似之处-真理大学数位学习系统.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休闲与宗教相似之处-真理大学数位学习系统.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休闲与宗教相似之处-真理大学数位学习系统.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七章,聖日、假日與紀念日,前言-,宗教與休閒,兩者之間總是有許多顯而易見的關係存在。在我們繼續討論這些關係之前,首先要來檢視宗教一詞的傳統定義: 宗教所關注是存在於超乎肉眼可見世界的事物,與哲學不同之處,在於宗教的施行是透過信仰與直覺,而非基於理性思維。此外,宗教的概念中通常包含有:單一神祉、多數神祉、永生的信念,或是創造世界的超自然精神實體,同時祂也治理世界、操控世界的命運、或是偶而在世界歷史中介入自然運行的過程。(宗教)亦包含有儀式、禱告、精神修練及日常生活行為應確實遵守的信條等概念,實用的、預期的及精神上的回報,以及人們對於上述神祉、信仰、信念所產生的內在自然需求(Stein,1966

2、)。,前言 -,從上述的定義看來,宗教可以視為是一種人們企圖用來瞭解超乎其觀察、驗證或認知事物的方式。就此一觀點而言,所有人皆有宗教信仰,因為人們或多或少,都會藉由各種不同的方式,表現其對於超乎肉眼可見世界存在事物的關注。無論是否身為組織化宗教中的一員,人們不僅受到宗教信仰的影響,也很有可能在人生的某些時刻,嚴肅地思考這些宗教信仰。,休閒與宗教相似之處-慶典,慶典(Celebration)在休閒與宗教之間的各種關聯中,身為兩者共同來源的慶典是最重要的。宗教信仰,帶給人們一種對於宇宙及人們存在宇宙之中的慶讚情感。此外,慶典也是從宗教中衍生而來,一種較為正式的儀式。舉例來說,聖誕節本是慶祝耶穌基督

3、誕生的節日,但是在今日,聖誕節也成為其他非基督教信仰所慶祝的節日。,休閒與宗教相似之處-慶典,瑞士籍天主教哲學家Josef Pieper(1952)曾言:舉行慶典的意義,是在確認人們對於宇宙萬物基本意義以及天人合一的歸屬感。藉由這種慶讚情感,人們得以懷著喜悅之情,來迎接自己在宇宙中的生活與所處的境地。 換句話說,只有當人們能夠心懷慶讚的情感時,休閒才有可能發生。這種對於休閒與宗教而言不可或缺的慶讚情感表達,是不能刻意藉由工作而產生。舉例來說,試著想想:你也許有這樣的經驗,當你外出參加慶典活動,即使事前有著仔細的規劃與準備,但是你就是無法在自己身上找到那種慶讚的情感。,休閒與宗教相似之處-慶典,

4、根據Pieper的看法,一場精心規劃的宴會,或是最瘋狂的追求享樂,其結果甚少是屬於自然發生的休閒。在人生某些時刻,在某些人的生活中,接受與慶讚人類身為宇宙萬物中一份子的能力是相當的匱乏。從這個概念而言,休閒是一種發自內心、由內而外的產物。Pieper相信人們不能強迫這種慶讚情感的發生,也不能隨時恣意獲得休閒的體驗。因此,只有那些沈靜冥想深思,或是放開心胸體驗的人們,才有可能獲得這種休閒狀態。,休閒與宗教相似之處-自由意志 ,無論是宗教的信仰與實踐,還是休閒的行為與價值皆是源自於個人的意志。就如Charles Brightbill(1960)所言:無論是宗教或是休閒,兩者皆將人類置於自身命運的中

5、心,同時兩者也彰顯個人至高無上的價值。因此,無論是就宗教信仰還是休閒利用的觀點,是沒有專家存在可言。,休閒與宗教相似之處-自由意志,然而,這並不是說社會中各種不同的力量,對於人們的宗教信仰、休閒價值與行為不會產生影響,而是說只有在個人願意去接受與選擇時,這些對於宗教或休閒方面的影響才會產生。一個人是無法被迫去接受任何宗教信仰,就像他或她是不能被迫去投入任何出於自願令人歡愉的活動。,休閒與宗教相似之處-整合,就廣義而言,宗教與休閒都存在有整合與包容的感覺。Gordon Dohl(1972)曾指出:休閒是構成人類文明過程中的整合(synthesizing)因素。也就是說,休閒能提供機會讓人表現出完

6、全的自我,而不只是呈現單一面向或某一層面。休閒活動就如宗教一般,提供相同的整合功能。 遊憩(recreation,通常被視為是leisure的同義詞),可解讀為再創造(re-creation)的意涵,其意義主要是指從令人精疲力盡的工作過程中恢復精力的治療過程。因此,透過遊憩可使人們回復、重建與重返原本或理想的狀態中。換句話說,遊憩的功用是在使人們重新恢復為完整的個體。,休閒與宗教相似之處-整合,有些時候,人們很難相信一項遊憩或是休閒活動具有整合的效用,因為在人們所受的教育中,休閒活動總是被視為次要的。然而,決定一項休閒活動是否有其意義的因素,並不在於活動本身所具有的特徵,而是在於個人對於活動的

7、信仰與領悟。 任何的活動都能使人們的生活更有意義,或是發揮整合的效用使生活更加完整。所以,總結來說,最重要的並不是參與何種活動,而是在於參與活動所產生的信仰(faith)。,休閒與宗教相似之處-整合,的確,對於那些在特定休閒活動中找尋到整體(wholeness)或是整合感覺的人身上,常常可以發現他們將所參與的活動視為是一種宗教信仰的特質。因此,有人信奉露營、攀岩、園藝或是燒瓷,將這些休閒活動視為跳脫日常生活的整合經驗以及值得慶讚的盛事。,休閒與宗教相似之處-個人幸福與自我實現 ,在某些假設前提下,宗教與休閒兩者也都呈現出追求個人幸福與自我實現的渴望。在此,所謂的假設前提是指將休閒視為一種心智的

8、狀態或是參與有價值活動的機會。休閒在這裡的功能是促進個人的發展。在現今社會中,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心如何利用休閒時間,不同信仰的宗教思想家,也開始傾向接受將自由時間視為是潛在心靈成長的時光。根據Robert Lee(1964)的看法,休閒的精神就是學習的精神,或是自我修養的精神。,休閒與宗教相似之處-個人幸福與自我實現 ,休閒提供培養更寬廣與更深入觀點的機會,讓人重新檢視身體、心理與精神的機會休閒也提供機會給予學習、讓人自由、讓人成長與自在表達,休閒也讓人放心休息與全面恢復,讓人重新完整發現生命的意義。 就這個觀點而言,休閒的概念無論是外在活動或是內在沈思兩個層面,都和宗教生活相當雷同。,休閒

9、與宗教相似之處-尋求真理 ,尤其是在現代社會中,宗教所傳達的一個基本部分就是尋求真理。當人們提及現代社會時,常使用一些用語,像是:高度發展的城市化、普及的識字率、普及的健康照顧、合理的工作安排、地理與經濟上的流動性以及民族國家權力的產生等。 其實,現代性(modenity)一詞所隱含的意義是一種思維方式,在此思維之下,除了將現代社會與它自身的過去做比較外,也同時與現今世界上尚未完成現代化或是未開發的社會做比較(MacCannell,1976)。,休閒與宗教相似之處-尋求真理 ,現代社會的人們,普遍存有一個共識,他們相信在生活較為樸實與單純的地方與時間裡,才能尋求真實與真理。因此,MacCann

10、ell認為現代社會的發展必定與現代大眾休閒活動,像是國際間的旅遊與觀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現代社會中的人們,將藉由休閒,尤其是旅遊的方式來尋求真理。,休閒與宗教相似之處-儀式,宗教活動與許多形式的休閒行為都包含有某些儀式。儀式一詞,可定義為一種形式上的傳統活動,藉由此活動,個人能夠對其所敬重對象所具有的終極價值,表達尊重與敬仰(MacCannell,1976)。雖說大部分正式宗教的儀式源自於現代化時代以前,但是許多藉由休閒活動而產生的儀式,則是相當現代的產物。 事實上,許多旅遊中安排有像是參觀紐約市的自由女神像或是倫敦市區西敏寺大教堂等儀式性的行程。同樣地,我們也能在其他像是運動隊伍的吉祥物

11、、空手道比賽前的表演或是美國小姐后冠加冕的場合中,發現儀式的存在。,聖日與假日-,在所有不同的文化當中,將特殊的日子訂為慶典之用,已經不是什麼新奇之事。而且,並非所有的節日都是源自於宗教的典故。舉例來說,西元321年,居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 the Great)明令訂定星期天做為是公定假日,但是其原因並非由於基督教信仰所致(Lee,1964)。人們並且相信唯有透過這些假日,才能確保眾神對於人們的照顧,或者至少能平息眾神對於人們的憤怒。,聖日與假日-,雖說有些假日是源自宗教的慶典,但是也有其他假日是源自於慶讚春天與豐收的嘉年華會。在原始的文化中,人們相信天上眾神會透過許多不同形式,

12、像是:天氣變化、自然力量或是收成的好壞等,在人世間顯靈。在這些文化中,人們訂定假日的功用是為了遵守和神之間各種不同的禁忌(taboos)或規定。,聖日與假日-,隨著文明的發展日益複雜與都市化,造成帝國的興起。同時,也伴隨著愛國主義與民族情感的產生。因此,假日所扮演的角色,逐漸增添許多慶祝軍事勝利、尊敬軍事或宗教領袖或是紀念國家發展歷史上的重大事件的色彩。在都市地區,假日原本扮演紀念特殊事件的角色逐漸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代表一段工作的結束以及提供遊樂的機會。,聖日與假日-,在十八世紀的歐洲,雖說每個星期的工作日是直到星期六晚上才結束,不過各個國家之間仍有許多不同的法定假日存在。舉例來說,在英國,人

13、們在一年一度的聖誕節、新年元旦及聖靈降臨週(復活節後第七個星期天之後的幾天時間,尤指該週前三天)期間,是不用工作的。雖然這些是每個英國人所共有的節日,但是由於不同城鎮間的城鄉差異,節日假期的長短有所不同。,聖日與假日-,此外,也有許多專門替社區節日所舉辦的特殊活動,像是:職業拳賽、賽馬及其他競技運動比賽。更甚者,當一些城鎮遇上馬戲團過境或是園遊會舉辦的時機,一般來說也是不用工作的。,聖日與假日-,對於某些男人而言,當時還有一個名為神聖星期一(Saint Monday)的假日。這種星期一不用工作的風俗不僅存在英國,也存在於法國、瑞典、比利時及其他地方。這些假日的產生也許是來自於一種對於雇主與新教

14、改革家的反抗,因為雇主們修改部分規定,取消許多源自中世紀的聖徒紀念日,結果導致勞工們努力創造屬於他們自己的假日。此外,神聖星期一也提供給那些在星期天喝的爛醉的勞工們,能夠有一整天醒酒的機會。,聖日與假日-,由於神聖星期一普及的結果,大部分的運動賽事,像是:板球比賽、職業拳賽、鬥獸比賽(animal-baiting)及賽馬等都是在星期一舉行,因為這些賽事的籌辦者清楚知道,大部分的勞工在星期一是不用工作的(Rybczynski,1991)。而參觀植物園及博物館的人數,也在星期一達到最高峰。 這個小假日(small holiday)的存在,不但為以後週休二日的實行做好準備。而且,也幫助旅遊業的普及,

15、因為比起原本只有一天的假日,連續兩天假期給予人們到更遠地方旅遊的機會。,聖日與假日-,在美國和加拿大,各種假日有著不同的來源典故,且發展到今日假日本身的意義與慶祝的方式也大大地產生改變。有些節日原本是用來慶祝愛國主義的(例如美國的華盛頓誕辰紀念日、加拿大的自治紀念日),有些是慶祝季節的(例如新年假期),或是慶祝宗教的(例如聖誕節)。除此之外,也有一些非官方訂定但有時被認可的假日,像是美式足球超級盃日以及地方或區域性的假日。在美國一些鄉村地區,獵鹿季節開始的第一天也是一個假日。,聖日與假日-,在北美地區,許多假日特有的慶祝活動,已經跟原本的來源沒有大多的關聯。美國人也給予別人一種對於這些假日沒有

16、多大興趣的感覺,不過這並不是什麼新發現。在1876年時,美國總統Grover Cleveland就曾觀察到,美國人民對於遵守國定假日沒有多大的興趣(Greif,1978)。,聖日與假日-,就某些人的感覺而言,聖誕節中有著太多聖誕老人、聖誕禮物及派對,感恩節無非就是大吃一頓,新年假期的除夕夜則是狂飲爛醉,其實對於選擇過不過假日或是如何慶祝假日的方法,在美國這個民主國家中,提供人們自由的選擇。此外,也由於相當多元的種族組合以及不同的經驗背景,美國人民所遵守的假日間彼此相去甚遠。,聖日與假日-I,儘管在美國社會中,不同的族群團體有著不同的假日,但是依據美國國會立法規定一年當中有九個的國定假日:元旦、

17、華盛頓誕辰日、陣亡將士紀念日(Memorial Day)、美國獨立紀念日、勞動節、哥倫布發現美洲紀念日(Columbus Day)、退伍軍人節、感恩節與聖誕節。從1971年開始,上述九個國定假日中的其中五個被訂定在星期一(華盛頓誕辰日、陣亡將士紀念日、勞動節、哥倫布發現美洲紀念日及退伍軍人節)。,聖日與假日-II,許多節日的重要性最初都是源自於宗教聖日,而後發展至今已經轉變成為帶有些許或甚至消失的宗教色彩。就以土撥鼠日(Groundhog Day,2月2日)為例,原來在歐洲是用來紀念聖母瑪莉亞受洗淨化的宗教節日,稱為聖燭日(Candlemas Day),但是傳到美國後則轉變成為另一個版本。由於

18、美國人相信如果在聖燭日當天是晴天的話,則冬天將一直持續下去。影響所致,聖燭日傳到美國後,就開始與土撥鼠的出現與否扯上關係(Greif,1978)。,聖日與假日-III,對於主要的假日與紀念日,無論在重要性及其意義上都發生了變化。在1900年代以前,公共的節日,像是:七月四日獨立紀念日、感恩節和聖誕節等,這類屬於闔家歡的節日相比較,除了有著更為盛大的慶祝場面外,也更能激起人們強烈的情感。 除此之外,尚有一些流行程度起伏變化的假日,包括:馬丁路德紀念日(the Birthday of Martin Luther King),在美國,其他次要的假日還有: 總統就職紀念日(Inauguration D

19、ay,1月20日) 國家自由日(National Freedom Day,2月1日,紀念解放宣言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等。,聖日與假日,然而,除了上述各項節日之外,還有一些由企業廠商及特殊利益團體所自行發起的特別節日,像是:國家起司節(National Cheese Day)或航空節(Aviation Day)等。隨著許多其他國家移民遷入美國所造成的人口變化,想要過個全國性慶祝的假日已經越來越不可能。就如墨西哥獨立紀念日(Cinco de Mayo)而言,此一假日對於墨裔美國人的意義就比越南裔美國人來的重要。 由於國家中組成人口日益多元之後,一些特定的假日與聖日,

20、逐漸成為社會中少數部分人們所慶祝而已。,聖日與假日,另一方面,在美國境內也因為日益複雜的組成人口,要想決定哪些日子是假日已經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對於回教徒而言,伊斯蘭教曆九月的齋戒期(Ramadan)絕對是比墨西哥獨立紀念日來得更加重要。 而就華裔美國人來說,對於新年假期的日期與慶祝方式,可是有著與美國人不同的看法。結果所致,就像其他部分的美國文化一樣,假日的慶祝將會變得越來越為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星期日還是安息日 - ,在美國社會當中,對於大部分人而言,星期日不僅是遵守基督教慣例休息的日子,也是從事休閒活動的日子。然而,這種專門訂出一天做為休息或是舉行宗教儀式的傳統概念

21、,則是在基督教創立之前就已經存在。早期猶太教徒從其他的日子中,訂出專門的一天做為安息日(Sabbath),用來代表上帝與以色列人所訂立的契約。,星期日還是安息日 - ,在安息日當天,必須停止所有的工作,禁止一切外出旅遊與商業交易,甚至當天所需的食物也須在前一天先行完成準備。然而,即使這些規定是相當的嚴厲,但是猶太人還是會以喜悅與歡愉的心情來度過這一天(Lee,1964)。因為安息日的訂定,使得猶太人更加深他們對於上帝的信念。而對於早期的基督教徒而言,星期日的來源典故是相當明顯。做為一個星期的開始,星期日是耶穌基督從死亡中復活的日子。然而,在早期,這些基督教徒延續猶太教徒的習慣慶祝安息日。而真正

22、開始把星期日訂為信奉上帝與休息的日子,則是逐漸演變而來。,星期日還是安息日 - ,在新約聖經中並沒有提出任何支持訂定星期日的根據,也沒有跡象指出,耶穌本人或是早期基督教領袖有將星期日,訂為是延續早期猶太教中安息日的看法。直到十六世紀的清教徒運動(Puritan movement)所訂定的主日(the Lords Day)才被解釋成為安息日,並開始有法律規定人們在這一天必須休息、保持平和寧靜及舉行宗教儀式。,星期日還是安息日-,在十七世紀早期的英國,星期日要上教堂做禮拜已經成為規定,但是這個慣例的訂立,並非是清教徒的功勞。在星期日除了做禮拜的其他時間中,人們可以從事各項運動、跳舞以及其他形式的遊

23、憩活動。清教徒對於這點相當的反對,因為他們深信根據舊約聖經中解釋,在星期日從事任何形式的遊憩活動都是相當不得體。,星期日還是安息日-,然而,清教徒這種態度受到英王詹姆士(King James)的挑戰,他在1618年頒佈運動詔書(the Book of Sports)。在詔書中宣布說:這是國王的恩典, 在神聖禮拜(Divine Worship)結束之後,善良的人民得以從事任何合法的遊憩活動,而不遭到干擾、阻礙與阻止。這些遊憩活動包括:男女皆可參與的舞蹈、男子射箭活動、跳遠、跳高及其他無害的遊憩活動。此外,像是五朔節遊戲(May-games)、聖嬰降臨週的麥酒活動(Whitson Ales)、摩利

24、斯舞(Morris dances)、搭建五朔柱(Maypoles)以及其他運動也不得遭受干擾(Dulles,1965),星期日還是安息日-,儘管有著如此多的限制法令,星期日還是逐漸成為既能從事社交與遊憩活動,也能上教堂做禮拜的日子。而且,隨著商業遊憩活動機會的擴展,實施星期日嚴格法案,開始對地方的經濟活動及人們的娛樂需求產生負面影響。畢竟,隨著日益加速的生活步調,加上越來越多投入市場的勞動人口,星期日已經逐漸成為逛街購物以及打掃做家事的日子。,休閒與組織化宗教-,組織化宗教對於休閒的影響可以從很多方面來探討。在某種意義上,宗教的理想與信仰,除了已經定義人類與至高無上的神祉間關係外,也明訂人類哪

25、些品德與行為是有價值,而哪些又是有罪惡。不管是否信奉宗教,通常這些宗教信仰皆會影響人們的休閒價值與行為。此外,組織化宗教也經常討論有關何種娛樂方式是真正具有價值這類的議題。,休閒與組織化宗教-,組織化宗教對於一般大眾的休閒活動仍能產生嚴格限制的影響,不過時至今日這種影響力和過去相比,已經減弱許多。就以嚴格的星期日法案(Sunday legislation)為例,這個法案在歷史上曾經先後影響過許多國家。根據此條例規定,所有從事商業娛樂活動的場所在星期日都必須歇業。後續的法案中更是規定在星期日關閉一切公共場所,禁止販賣報紙與香菸,甚至禁止在這一天刮鬍子。,休閒與組織化宗教-,然而,宗教對於休閒型態

26、還有另一種截然不同的影響,這種影響可從墨西哥鬥牛機構(Mexican institution of bullfighting)的例子中看出端倪。Kluckholn & Stodbeck兩人曾經為文描述到,典型墨西哥人對於所信仰的聖徒是如何的盲目順從,對於超自然力量又是如何的逆來順受(Kluckholn & Stodbeck,1961)。墨西哥人的這種態度也反映在他們的休閒活動中,其中,鬥牛就是一個例子。鬥牛士對於牛隻的主宰掌控以及鬥牛士希望其助手所表現出來的順從行為,都可以說是在強化墨西哥人那種特有的宿命心態(fatalism)以及順從態度(submission)。,在美國及歐洲國家,教會對於

27、遊戲(games)的態度向來是全然地反對,或是最起碼要嚴格管制,其中,教會對於機運遊戲(games of chance)是最為反感的。Kaplan(1960)認為,教會反對的原因在於這類遊戲中,人們的機運好壞是不能控制的。然而,從教會的立場看來,上帝的旨意絕對不是反覆無常的,祂所創造的是一套有著因果報應的宇宙秩序。這種根基於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宗教信仰,當然反對由機運擔任決定人類生活因素的觀點。,休閒與組織化宗教-,休閒與組織化宗教-,更確切的說法應該是當組織化宗教一方面設法取締某些形式的休閒行為時,另一方面又同時提倡另一些休閒活動。而要想把上述這些休閒活動一一陳述列表是不太可能的工作,不過概

28、略來說,在歷史上曾經遭到限制與反對的休閒活動不外乎以下七大類:,休閒與組織化宗教-,(1)戲院影片(2)酒類及其他毒品的消費(3)機運遊戲與賭博(4)跳舞(5)色情活動(6)遊手好閒(7)暴力或殘酷行為,休閒與組織化宗教-,早期移居美國的清教徒反對大部分形式的遊憩活動,即使到了今日仍有一些清教徒繼續保有這樣的態度。結果所致,人們也逐漸將原指清教徒的(puritan)一詞,用來形容那些反對享樂、故做拘謹的人。事實上,清教徒這種反對休閒與遊憩活動的態度,是由許多原因所造成。因為清教徒深信,唯有摒棄世間一切享樂才能獲得真正的精神價值。,休閒與組織化宗教-,此外,清教徒的行為也反映出當時社會階級間存在

29、的衝突。那些來自於低下階層的人們,對於他們負擔不起的富人享樂懷著憎恨與厭惡。因而這種對於擁有特權休閒階級的憎恨,很容易就轉化成為針對這些參與享樂休閒階級人們的譴責。許多移居北美地區的清教徒,深信人生而帶有原罪(original sin)。他們相信人一出生就是有罪的,並且延續舊約中對於罪行的態度,順理成章得出一個結論,人類是需要被懲罰的。於是,他們相信人類是沒有資格享受生活樂趣。,休閒與組織化宗教-,儘管組織化宗教持續不斷地施加壓力,試圖禁止某些形式的遊憩與休閒活動,但是在另一方面,也開始倡導另一些形式的遊憩與休閒活動。教會也慢慢地意識到,如果人們工作之餘的替代活動還是更多工作的話,教會一昧地反

30、對遊手好閒或是飲酒作樂是沒有多大好處的。尤其對於那些一天在工廠中工作十到十二小時的勞工來說,教會中有關禁止酗酒與遊手好閒的佈道只不過是耳邊風罷了。,休閒與組織化宗教-,漸漸地,教會也開始意識到,如果不能對於越來越多湧入都市地區人口,提供一些適應環境幫助的話,要想繼續推行教會的信念,實在是困難重重。如果教會要反對商業性遊憩活動,教會本身就不得不提供一些另類的選擇。於是到了十九世紀末期,教會開始不斷地推出各項遊憩與社交活動。此外,一些活動像是自備餐點晚餐、草莓嘉年華、摸彩活動、猜字遊戲、園遊會及運動競賽等,也成為教會活動的標準配備。,將休閒體驗視為宗教-,時至今日,有關宗教制度的許多不滿,主要是集

31、中在於太過理性、過度嚴肅僵化以致於缺乏慶讚情感(celebration)的論點上。宗教集會變得讓人厭倦,教堂裡也開始充斥著商業的氣息。許多宗教的典禮和儀式不是逐漸消失,就是反應那些屬於過去文化中不合時宜的過時習俗。,將休閒體驗視為宗教-,現存的組織化宗教,幾乎已經找不到合適的方式讓人們來表達其宗教情懷,於是開始出現三種嘗試填補這項缺憾的替代方案。 1.要回歸基督教的基本教義,並且回復往日的 宗教實踐。 2.從精神的角度出發試圖發現新的意義,這種 方式導致廣泛引起人們興趣的新教派產生。 3.尋求滿足的精神表達方式,就是要藉由一些 休閒的體驗或是活動來獲得滿足。,將休閒體驗視為宗教-,另一種被許多

32、人視為宗教的休閒體驗就是慢跑。慢跑對於許多人而言,是一種實踐宗教信仰的形式。對於這些人來說,跑步所產生的淨化心靈功效,絕對不亞於祈禱或告解。慢跑專家George Sheehan曾經說過,跑者的心靈昇華體驗通常發生在他所謂長跑的自我超越階段(transpersonal stage)。這個階段通常發生在開始跑步三十分鐘之後,此時思想狀態從沈思(meditation)轉變成為冥想(contemplation)原本對於外在事物的知覺,轉移到對於神聖事物的察覺。,宗教、休閒與後現代文化的顯現-,在逐漸顯現的後現代社會中,凡是能讓人相信的事物都稱做真理。因此,公關(public relations)與形象

33、(image component)便成為宗教組織所面臨的重要問題。在後現代時期中,人們所呈現的並非是不同派別間的信仰競爭,而是信仰者與非信仰者間的彼此爭鬥。,宗教、休閒與後現代文化的顯現-,在這個充滿象徵而混沌的宇宙核心中,存在著一個走向未來世界的進程,此進程的結果,眾所皆知,人們將生而擁有信仰的自由。只要人們願意更仔細地觀察,將能夠在後現代世界產生的觀念與事件中,見識一種嶄新情感的顯現這種情感所帶來的是一種以持續創造真理做為人類生活、政治議題以及人類演進核心的存在方式(Anderson,1990,p.xiii)。,宗教、休閒與後現代文化的顯現-,在現代社會中,人們開始認知到多重與矛盾信仰系統

34、同時存在的事實。藉由這種認知,人們更加強調對於真理的關懷。人們逐漸產生一種疑慮,懷疑所有的信仰系統是否都是社會建構的產物。 就真理的絕對觀點而言,科學家與基本教義派的宗教家是站在相同立場上。對於大部分的人而言,許多正確的事物以及決定何謂真理的基礎,均不能歸因於單一的方法、信仰系統以及實驗變項。,宗教、休閒與後現代文化的顯現-,在後現代社會中,無論是公共或是市場因素的考量,就各種組織而言,創造形象是相當重要的工作。人類已經進入後科學年代。也難怪幾乎所有的大型組織都將公共關係的建立視為是主要的工作之一。另一個與後現代時期相呼應的概念是滲透的自我(saturated self)。就如心理學家Kenn

35、eth Gergen(1991)的觀察,肇因於新興科技的發展,個人得以利用直接或是間接的方式,與更多數的其他人接觸並維持關係。這樣的發展將帶領人類進入一個社會滲透(social saturation)的境界,在這個境界中人們在自我的意識上與形成自我特色的方式,將大不相同。,宗教、休閒與後現代文化的顯現-,其他新興科技的改變,一方面完善人類的生活,一方面也造成認同的危機。在此情況下,當其他人加入自我概念之後,他們的慾望與我們融合為一。產生一種目標的擴張,這些目標包括:必要(musts)、想要(wants)與需要(needs)(Gergen,1991)。在這種情況的影響下,人們對於時間利用的需要感

36、,終將造成心理時間不足以及真理更加個人化的結果。,宗教、休閒與後現代文化的顯現-,後現代的生活中,有些人對於宗教教派所提供關於真理、事實以及上帝本質的絕對確信,開始產生質疑。對於某些人而言,從事休閒活動將逐漸成為追求真理與尋求個人重要事物的方式。休閒行為,因為強調意義的產製與對於未知事物的慶讚,將成為宗教體驗的同義詞。,開發中國家裡興起的宗教影響-,雖說許多現代化國家中的居民經歷上述的所謂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但是對於世界上其他擁有更多數人口的開發中國家而言,無論是基督教或伊斯蘭教,都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而且這兩個教派所宣教的內容,將超越過去只重視基本教義的宣傳,而有更進一步的發展。然而,在此演變的過程中,休閒活動將會受到更多的限制。,開發中國家裡興起的宗教影響-,全球化現象在後冷戰時期中發展出來,權力開始從長期佔有優勢的西方移轉至非西方國家的手上(Huntington,1996,p.29)。全球政治的發展,已經成為多元化及多元文明。時至今日,許多世界上重要的國家分別屬於不同的文明,而這些國家的現代化(modernization),絕非只是西方化(Westernize)。雖說在過去的四百年裡,不同文明之間是建立在對於西方文明的從屬關係上(p.51),但是現在這種從屬關係已經徹底崩潰瓦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