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好项目实施方案:种植新项目,听说过树莓吗?.doc

上传人:您的****手 文档编号:3593340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扶贫好项目实施方案:种植新项目,听说过树莓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扶贫好项目实施方案:种植新项目,听说过树莓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扶贫好项目实施方案:种植新项目,听说过树莓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扶贫好项目实施方案:种植新项目,听说过树莓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扶贫好项目实施方案:种植新项目,听说过树莓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扶贫好项目实施方案:种植新项目,听说过树莓吗?树莓,可作为水果,也可进行深加工或入药,种植前景比较广阔。一吨树莓的价格相当于 30 吨苹果原料的价格,健康价值与经济价值相当可观。一、树莓的价值树莓果实营养成分丰富,易于人体吸收,能改善新陈代谢。树莓果纤维素含量高,有助于防治心脏病和糖尿病,降低胆固醇。树莓耐旱耐瘠,抗寒性强,在平地、庭院、丘陵山地、荒坡荒沟均可种植,对土质无特殊要求,可快速恢复植被,治理荒山,生态效益极高,是优良生态经济树种。而且树莓可用于酿造果酒,加工果汁、果酱、果冻,利用提取物制药、生产化妆品等。二、发展树莓的优势1.栽培简单树莓栽培简单,易于管理,适应性强,产果早,产量稳

2、定,见效快,病虫害少,果树修建简单。2.产果早树莓第二年即挂果,第三年进入盛果期,此后可丰产、稳产达1520 年,收益快。树莓一般每 667(一亩=667 平方米)可产10001500kg,非常稳定,而且树莓的病虫害很少,能够发展绿色食品。3.发展空间大,可发展全产业链树莓可以作为水果,也可以进行深加工,国际、国内市场都很大,外商在中国市场的需求很大。目前,世界市场树莓年需求量估计为200 万吨,缺口约 100 万吨,发展空间巨大。而且可以打造树莓全产业链,包括树莓鲜果、树莓汁、树莓茶、树莓含片等生产线,提高产值。树莓果园也可以用来发展生态旅游,大大增加效益。不过树莓后期管理比较复杂,不能使用

3、一般的除草剂,一但使用,苗就死亡,只能人工除草。三、树莓品种及种植根据果实颜色和生长特性不同,树莓可分为红树莓、黄树莓、黑树莓和紫树莓 4 种类型。根据结果习性不同,可将树莓分为夏季树莓和双季树莓,大多数双季树莓为红树莓和黄树莓。1.目前红树莓种植品种有两类:夏果型(采用夏季采果方式)和秋果型(采用秋季采果方式),红树莓是黑龙江省树莓的主要栽培品种。夏季采果方式和其他农作物生产错开,产量高,但是需要秋季埋土防寒、春季撤防寒土,比较费人工;而秋季采果方式不需要防寒,省工,但是和其他大田作物秋收冲突关于树莓的品种,现在有很多美国树莓、特大红树莓来历不明,不适合生产。2树莓的栽培技术要点(1)选种。

4、树莓果品有红、黑、黄、蓝 4 种颜色的品种,按照适地适种原则。(2)栽植方式。采用棚架矮化栽培,每亩约栽植 500600 株。(3)栽植时间。春季和秋季皆可,但春植比秋植的成活率高,春植在3 月上旬,秋植在 10 月上旬前后。(4)施肥。整地时间宜在栽植前半年进行。整地结合施底肥,宜施厩肥、堆肥、油饼、泥炭等固体有机肥料。栽前施用氮、磷、钾三要素的复合肥料,有利于幼树生长健壮,增强抗逆性。另外如中林 4 号(双季品种)、秋福(是目前我国东北地区最优秀的秋果树莓,适合基地大规模发展)等品种也可种植。树莓采摘四、树莓栽培地区东北、西北适宜红莓栽培,华北、黄河及淮河流域适宜红莓和黑莓栽培,长江中下游

5、、江南及西南山区适宜黑莓栽培。树莓可植于平地,也可栽于山坡、岩地。只要土壤疏松、富含有机质并有灌溉条件都可栽培。红树莓品种根蘖发生力强,利于繁殖、更新。五、最初进入这个领域应该怎么做当然了,只看到别人做的好、市场前景好是没有用的,必须得看一些现实的问题。从最开始选种、整地,育苗,定植,灌溉,采收,到分析树莓生长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大数据;既要吸取别人的经验,也要学会总结。我们要知道,能创业致富,不只是有资金、能吃苦,还要学会思考的创新,蛮干是没有用的。六、销售现在有一些地区是有一些中国树莓生产者联盟,这些联盟一般生产、加工都有,销售就不成问题,如果附近有一些加工企业也会比较好。等到做出一定规模,还可以跟媒体合作,推广树莓采摘自驾游和团购服务等等,或者和当地的农科院等达成战略合作。综合上述,在我国发展红树莓生产是可行的,并且具有极佳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但是要根据当地和自身的实际情况,慎重选择,不要盲目听从市场上一些夸大的言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资料库 > 党群管理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