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特色的民宿发展调研报告台湾的民宿从宜兰和花莲等地出发,俨然已经成为了台湾风土人情的名片。很多去台湾游历的大陆人士也纷纷感叹台湾民宿的特色和主人文化带给客人的温馨感受。而大陆近几年的消费升级在旅游行业体现得淋漓尽致,大家出行时纷纷选择更有情怀的民宿入住。不管民宿的情怀和质量如何,牌子倒是都树了起来。资本市场、消费市场、宣传舆论,都对民宿予以了热情拥抱。网上对于民宿的解释是:利用自用住宅空闲房间,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产活动,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提供旅客乡野生活之住宿处所。如果这是民宿,那莫干山住的那么贵的“民宿”又是啥呢?好像行业对民宿究竟是什么也没有定论,有人叫
2、精品酒店,有人叫非标住宿产品从 2015 年开始,国务院就发出了很多积极发展客栈民宿、非标住宿等业态的这样的一些指导意见,习大大也多次提出“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2016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数次提出“美丽乡村”、“大众旅游”。各项政策都为大陆的民宿热加了一把政策红利。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的呼声从不同的层面推动了民宿作为一个行业又体现出了“中国特色”。多快好省大干快上的推动民宿行业快速发展。尤其是江浙一带,气候宜人、周围消费力量强劲,成为了民宿行业发展中的排头兵。但大陆的民宿,在表现形式和运营模式上和日本、台湾地区的模式都不一样。那么民宿在中国大陆的发展有什么样的一种中国特色,我们为什么称之为中国
3、特色?由于大陆民宿具有如此多的中国特色,所以我们并不能完全套用国际上一些民宿的标准,来鉴定中国的民宿产品。如果用三个关键词来形容这种产品的特色,可以总结为选址小众化,运营非标准,产品体量小。在全国各地的民宿产品供应中,整体来说民宿具有规模小、选址精、特色强的特点。但是民宿在哪些方面体现还有不足呢?除了 20%经营不错的民宿外,70%以上的民宿都有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问题。甚至,很多还存在着误区和盲点。设计至上的误区很多民宿都是设计师处于对作品的偏好所做的产品,非常注重外在的形态。其中不乏有一些跟风者甚至把莫干山的知名民宿的样子,照搬到其他一些地方去,形成这种形似神不似的效果。但是消费者对于这种形态
4、已经产生审美疲劳,所以消费群体对于民宿内核的追求正在不断地提升。把民宿的功能只局限在了住宿功能上民宿不仅仅是住宿,譬如台湾或者日本那么那边的民宿更鼓励的是接地气的活动,甚至是说结合当地的人文、当地的乡村特征去展开的一些活动,但是我们的大陆民宿大多数在这方面做的应该说是相当有限的,把民宿的功能只局限在了住宿功能上面,这个也是一大盲区。台湾民宿的成功秘诀是多元化、接地气和有创意。反观大陆的大多数民宿产品,在民宿的“主人文化”上明显薄弱,“大同化”的产品在众多样式一样的民宿之间,就显得没有竞争力。缺乏了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同质化的民宿慢慢地也将难免变成另一种形态的“标准化住宿”。所以,团队共同打造的氛
5、围是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民宿的发展固然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但若采用的仅仅是粗放型的、不可持续的、低效益的开发模式,是否最终能守得住这绿水青山?可以看见,民宿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对当地文化的尊重、宣扬和保护,同时带动劳动就业,鼓励更多的外出务工者返乡,并促成外来文化与在地文化的融合。未来市场整体趋势会以百花齐放的态势为主,其中发展比较优秀的个体会逐渐实现规模化和品牌化,进而进行扩张和品牌管理的输出,包括品牌特许加盟和全权委托管理两种形式。从需求和供给角度上说,未来几年消费者对这一类产品的需求将维持比较强劲的趋势。与此同时,在住宿业市场,民宿也将是一个很大的投资热点。在这种形势下,供给会进一步的增加,在热点地区可能会出现供给过度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