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史1-宋复习题.doc

上传人:坚持 文档编号:3599287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服装史1-宋复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服装史1-宋复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服装史1-宋复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服装史1-宋复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服装史1-宋复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中国服装史第一章、先秦服装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传说中黄帝元妃嫘祖“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说明中国远古时期的纺织材料,既有葛藤、苎麻等剥制的植物纤维,也有在世界上相当一段时间中唯一拥有的( )A.丝绸 B.亚麻 C.涤纶 D.蚕丝 2、周礼中,帝王礼服上的 起着规劝帝王广纳言路的功用 A.冕冠上的“充耳” B.綖板前低俯 C.衮服上的绣黻(双兽相背形) D.衮服上绣绘宗彝3、提倡“被(披)褐怀玉”、“甘其食,美其服”服装美学思想的是( )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4、周代冕服中“玄衣而纁裳”,“纁”是指( ) A黑色 B白色 C绿色 D黄色5、周代“十二章纹饰” 中寓意

2、取其忠孝的是( )A藻 B山 C宗彝 D粉米6、春秋战国时期在服饰上主张“节用”、“尚用”的是( ) A法家 B儒家 C墨家 D道家 7、春秋战国时期主张胡服骑射的是( ) A赵武灵王 B齐桓公 C楚庄王 D晋文公二、填空题 1周代冕服的十二章纹中,日、月、星辰,取其(照临);绣山形,取其(稳重);绣龙形,取其(应变);绣华虫,取其(文丽);绣绘宗彝,取其(忠孝);绣藻,取其(洁净);绣火,取其(光明);绣粉米(白米),取其(滋养);绣黼(斧形),取其(决断),绣黻(双兽相背形),取其(明辨)。2、胡服是与中原人宽衣大带相异的北方少数民族服装。其主要特征是(短)衣、(长)裤、(革)靴或(裹)腿

3、,衣袖(偏窄),便于活动。春秋战国时期(赵武灵王) 在赵国推行胡服骑射,使赵国的军事迅速强大起来。3、先秦服装奠定了(上衣下裳)和(上下连属)等中国服饰的基本形制。24、从出土实物来看,两万七千年前北京山顶洞人已懂得自制(骨针),出现了缝制衣服的发端。三、简答题1、简述赵武灵王推举胡服骑射带来的启示。(1)新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方式的出现,要求服饰随之适应新的功能,这必然导致服饰形制的改变(2)传统文化习俗的改变是艰难的,不仅需要胆识,还要把握时机;(3)任何文化都是全人类共有的,没有国界,相互借鉴和取长补短必然会带来新的血液和发展空间。中国服装史第二章、秦汉服装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襜褕”是

4、西汉时出现,并在东汉时盛行的一种袍服,我们通常称其为( )A.直裾袍 B.圆领袍 C.旗袍 D.曲裾袍3、秦汉时期,承战国深衣式,西汉早期多见而东汉时渐少的服式是( ) A.直裾袍 B. 曲裾袍 C.司服 D.深衣4、冠作为朝服的首服,有严格规定。东汉孝明皇帝诏有司博采周官、礼记、尚书等史籍,重新制定了祭祀服饰和朝服制度。其中的“平天冠”即为( )的俗称 A.法冠 B.武冠 C.梁冠 D.冕冠5、东汉诸多式样的首服中,长冠又称A.平天冠 B.高祖冠 C.法冠 D.武冠7、汉代曲裾袍流行的时期为( )A.西汉早期 B.东汉时 C.西汉中期 D.东汉末期8、秦汉时期,男子以( )为贵A.曲裾深衣

5、B.袍服 C.绕襟深衣 D.重领深衣 二、填空题 1、汉代的法冠也叫(獬豸冠),为(执法官)戴用的。后汉书舆服志中记“法冠或谓之獬豸冠。獬豸,是指一种(神羊)。能别(曲直),楚王尝获之,故以为冠”。32、秦汉妇女的礼服仍承古仪,以(深衣)为尚,衣襟的绕襟层数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增加),下摆部分(肥大),腰身缠得很紧,衣襟角处缝一根绸带系在(腰)或(臀)部。3、禅衣为(仕宦)平日(燕居)之服,与(袍)式略同,(上下)连属,但无(衬里),可理解为穿在袍服里面或夏日居家时穿的衬衣。三、简答题 1、中国汉代首服有诸多式样,列举三种冠式并简述其功用。冕冠,俗称“平天冠”,为皇帝士大夫阶层的朝冠;长冠,多为

6、宦官、侍者用或贵族祭祀宗庙时穿带;武冠,武将所戴之冠;法冠,也叫獬豸冠,为执法官戴用;梁冠,也叫进贤冠,为文官用。中国服装史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服装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魏晋时男子服装以长衫为尚,衫与袍的区别在于( ) A.袍短而衫长 B.袍有袖而衫半袖 C.袍的面料厚而衫的面料薄 D.袍有祛,而衫为宽大敞袖2、魏晋时期在文人中逐渐兴起“褒衣博带”之风,下面对“褒衣博带”解释正确的是( )。A.好材料衣服宽带子 B.好材料衣服散开带子 C.大衣服宽带子 D.大衣服散开带子3、裤褶的穿着时代为( )A.汉代 B.魏晋南北朝 C.唐代 D.元代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各种巾、冠、帽中,在士庶之间流行的

7、是( )A.纶巾 B.小冠 C.高冠 D.幅巾 5、东晋画家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的人物多戴( )A.纶巾 B.小冠 C.高冠 D.漆纱笼冠 6、帔是始于晋代,而流行于以后各代的妇女饰物,形似( )4A.围巾 B.纱巾 C.披帛 D.饰带10、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曾提到过( )。A.羽扇纶巾之服 B.幅巾 C.乌纱帽 D.幞头二、填空题 1、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有典型意义的服装为(裤褶)与(裲裆),一时随胡人入居中原,对汉族服装产生了强烈的影响。2、漆纱笼冠是集(巾)、(冠)之长而形成的一种首服,在(魏晋)时期最为流行。它的的制作方法是在冠上用经纬稀疏而轻薄的(黑)色丝纱,上面涂(漆水),使之高高立起,

8、里面的(冠顶)隐约可见。3、魏晋妇女的服饰多承(汉)制,一般妇女日常所服,主要为衫、袄、襦、裙、深衣等。三、简答题 1、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融合在服饰上的具体体现。(1)这一时期的服饰经历了极大的变化;(2)北方少数民族改穿汉服;(3)南方人民在原来汉服的基础上也吸收了北方各少数民族服饰特点,将服装裁制得更加精美,更加称身合体;(4)传统的服装样式(包括深衣之制)在民间逐渐消失,胡服则成了社会上普通的装束;(5)纹样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枝蔓缠绕、行云流水似的汉制纹样逐渐被大量的具有塞外风情及西域特色的装饰纹样所取代,如葡萄纹、卷草纹、莲花纹、忍冬纹等。2、指出褒衣博带是哪一时期

9、文人所崇尚的着装风格,并简述其形成原因。它是魏晋时期文人衣服趋势 (1)一方面由于连年战乱,政治动荡,政权更迭频繁使得没有一个统一的服饰制度约束人们的着装。(2)思想意识上,腐朽的经学束缚被冲破,产生了玄学,它促进逻辑思辩的发展和理论探索的自由空气。5(3)政治上的失意使得许多文人选择了逃避现实,提倡人性对自然的回归。因此褒衣博带成为了这一时期的主要服饰风格,其中尤以文人雅士最为喜好。他们还以蔑视朝廷、不入仕途为潇洒超脱之举。表现在装束上,则是袒胸露臂,披发跣足,以示不拘礼法。中国服装史第四章、隋唐五代服装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幞头在唐朝是较为普遍的首服,它的功用犹如一个假发髻,以保证裹出固

10、定的外形,其式样较多,如高宗和武则天时加高顶部并分成两瓣,称( )。A平头小样巾 B. 武家诸王样 C.吴家样 D.曹家样2.( )亦称圆领袍衫,是隋唐时期士庶、官宦男子普遍穿着的服饰,当为常服。A对襟袍衫 B.偏襟袍衫 C.团领袍衫 D.襌衣3.唐代的舞服设计追求新奇,使观众获得幻觉一般的新鲜感受,有些舞服带有强烈的西域民族的风貌,例如我们熟知的( )的服装样式。 A宴乐舞 B.上元舞 C.霓裳羽衣舞 D.圣寿舞4.胡人是汉族人对北方民族的一种称谓,在唐初和盛唐期间,他们的服饰曾使唐代的妇女耳目一新,妇女着胡服成了当时的一种时尚,如( )就是当时女子外出时较喜欢的一种首服。 A幂 B.长冠

11、C. 瓦楞帽 D.凉帽5.隋唐时期男子着袍服十分普遍,其主要的式样是( )。A圆领袍服 B.交领袍服 C.绣袍 D.皂罗袍 6.唐代女子的襦服的领口常有变化,盛唐时代的( )襦服,初始多为宫廷、嫔妃、歌舞伎者所服,后来连仕宦贵妇也予以垂青。A鸡心领 B.直领 C. 圆领 D.袒领7.唐代的女子喜欢在背上搭披一条长长的帛带,有风时随风飘舞,下垂时似瀑布绕臂。服饰学上称其为( )。 A玉带 B. 银带 C. 披帛 D.帛锦 68.大翻领式的服装在唐朝时就曾流行过,当时这种式样主要是取自于以下哪一个少数民族?() A回鹘 B. 蒙古 C.维吾尔 D.壮族 二、填空题1.关于女子着胡服的形象,我们可从

12、石刻线等古迹中看到,她们大都头戴(浑脱帽)、身穿窄袖紧身(翻领长袍),下着(长裤),足登高靿(革靴)。2. 唐代妇女面部妆容中,有一种太阳穴处以胭脂抹出两道,分在双眉外侧,谓之(),传说源于魏文帝曹丕妃薛夜来误撞水晶屏风所致。3.三、简答题1.唐代的服饰在中国古代服装史上是最为灿烂的一章,请简述其原因。唐帝国承袭了中国历代的冠服制度,同时,又通过丝绸之路与和平政策与异域及异族同胞交往日密,广收博采众族之长,出现服饰史上的百花争艳的时代,其辉煌的服饰盛况是中国服饰史上的重要时期,也是世界服饰史上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唐代服饰之所以绚丽多彩,有诸多因素:首先是在隋代奠定了基础。隋王朝统治年代虽短,但

13、丝织业有长足的进步。至唐代,丝织品产地遍及全国,无论产量、质量均为前代人所不敢想象,从而为唐代服饰的新颖富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制度的鼎盛时期,国力强盛,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甚广。当时,唐代首都长安不仅君临全国,而且是亚洲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也是世界著名的大都会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人民充满民族自信心,与各国各民族人民广泛交往,对各国文化和服饰采取广收博采的态度,使唐代的服饰得以在一个更加广阔的文化背景上借鉴、吸收、发展相提高,无疑促进了服饰的更新与发展,因而得以推出无数新奇美妙的冠服。第三,唐代的文化政策开明宽松。诗词、书法、石窟艺术、工艺美术等空前繁荣,都在华夏传统

14、的基础上吸收融合,推陈出新。加之道教、儒教、佛教三教合一,唐代统治者在尊道、礼佛、重儒的同时,更鼓励三教自由展开辩论。三教并行不悖,不仅有力地促使道、释、儒三教相互吸收,而且造成宽松自由的文化氛围,人们的心中自然产生一种开放的宽容的文化心态:不以一教为尊,亦不必以自己的信仰去屈从于一尊意志,所以在唐代朝野弥漫着自由的文化空气,不断产生新的文化理念,这些都为唐代服饰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创作灵感。72.简述幂 和帷帽的异同。 幂 和帷帽都是妇女出行时不让路人窥见而遮蔽容貌的帽子。这种帽子多用藤席和毡笠做成帽的骨架。裱糊上缯帛,然后用皂纱缀于帽檐上,使之下垂遮蔽面目或全身。缀于帽檐上的皂纱称

15、为帽裙,幂 的帽裙长可障身,到永徽后,帽裙缩短至颈部,成为帷帽。帷帽四缘改为垂挂一圈网子,可不防碍视线。 幂 本事羌族的服饰,其功用是用来遮避西北风沙的侵袭,是实用性的装束。帷帽是幂 传入内地后改形而成,其功用就变为防范路人的窥视。3、简述“武德令”的内容公元 621 年,唐高祖武德四年,规定了有关上自帝王后妃,下至文武百官及其妻女的服饰制度,甚为完备,服装史称“武德令”这是自汉明帝恢复“礼制”以来及隋炀帝“宪章古制,创造衣冠”之后拟定的最完整最系统、最完备的冠服制度,在我国服装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规定“上得兼下,下不得拟上” “武德令”是唐朝统治阶级的服饰制度的准则,其影响一直波及宋、明各朝。

16、中国服装史第五讲、宋辽金元服装自测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宋代的服饰承袭唐代的款式,上为圆领或交领,下摆一横襕,以示上衣下裳的旧制。此袍服称为( )。 A襕衫 B.冕服 C.玄服 D.深衣 2.宋代官员上朝时多佩( ),它不仅是出入宫廷的证件,亦是显示等级的标志。A鱼袋 B. 玉带 C. 佩玉 D.金带3.宋朝官员的朝服用色有严格的规定,不同等级有不同的着色标准。赵普身为宋国的宰相位高权重,他上朝时应该穿( )的朝服。 A蓝色 B. 黄色 C. 紫色 D.绿色4.背子是隋唐时期流传下来的短袖式罩衣,宋代背子变成长袖、腋下开胯的长衣服。它是( )的用衣。 A老人 B. 男人 C. 妇女 D.男女

17、均可 8二、填空题1.(幞头)作为宋人首服,应用广泛,与唐代不同的是它由先前的软脚发展成各式硬脚,以致可以自由变形。2.宋代公服承袭唐代款式(曲(或圆)领大袖,下裾加(横襕),腰间束以革带,头上戴(幞头),脚登(靴)或(革履)。 3.宋代官员上朝时多佩(鱼袋),唐代时即作为出入宫廷的证件(鱼符),起始于秦代传达命令时从中剖成两半的(虎符),宋代己作为显示等级的标志了。三、简答题1、1、简述宋代女子服饰的特点1).服装以瘦、窄、长、奇为特点2).上衣多为对襟,覆在裙外3).下裳多以裙为主 4).服色多采用间色、复色,色调淡雅、文静5).衣饰花纹多为写生的折枝花2、简述宋代背子的特点。宋代男女皆穿,燕居时均喜服用,尤其盛行于女服中的一种服式。 以直领对襟为主,前襟不施襻纽。 袖有宽窄二式,衣长有齐膝,膝上、过膝、齐裙至足踝几种,长度不一。 有的左右腋下开以长叉,也有不开侧衩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