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浅析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财政政策刘 伟中文摘要:2007 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其影响逐渐波及中国,中国为维护地区经济稳定与发展,采取了必要有力的财政政策,有力的维护了国家经济利益,为亚洲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敲。文章分析了此次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的影响,以及中国财政政策的应采取的应对措施,并对中国财政政策未来走向进行了分析预测关键字:美国次贷危机 经济影响 财政政策 应对措施 分析预测引言始于 2007 年 4 月的美国次贷危机,目前已经演化为席卷美国、影响全世界的金融危机。中国作为一个正在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国家,自然也无法置身度外。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各行各业的经济都产生了
2、或多或少的影响。那么,如何才能消除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那么这就需要我国自身采取措施,积极主动地解决由金融危机带来的各种问题。作为宏观调控主要手段之一的财政政策自然得加入到这场经济战争中,为我国安全度过危机提供保障。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宏观经济现状分析,即金融危机对我国各行各业的影响。2从整体层面上分析一下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我们可以看一些数字,首先看出口问题,从去年 11 月份进口开始出现负增长,去年 10 月份下降了 2.2%, (PPT 放映)这是 2001 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12 月份下降了 11%,今年 1 月份下降了 29%,这个影响是非常大的。再看看财政收入
3、,从 10 月份开始,全国财政收入出现负增长,11 月份也是下降的,12 月份有所增长,但是到今年前三个月依然是负增长。再看一下经济增长速度,如果中国经济没有遇到这次全球金融危机,我们原来预定的目标也是要控制通货膨胀,防止经济过热,也是在有意识的加强宏观调控,实际上从 2007年的三季度开始 GDP 增速就开始下调,2008 年第四季度的调整是非常猛烈的,到去年第四季度 GDP 的增长速度下滑到 6.8%,因为去年第三季度还是 9%,从 9%下滑到 6.8%,这中间差了 2.2 个百分点,这对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来讲这种下滑是非常迅猛的。今年一季度的数字今天刚刚公布,GDP 增收继续下滑到 6.
4、1%,去年四季度是 6.8%,今年一季度是 6.1%,这个 6.1%是不是今年的底,现在很难说,因为我们的目标是“保八” ,我们希望这个 6.1%是底了,如果二月份仍然是 6.1%的话,那问题可能就比较大了,那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加大调控力度,这是金融危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下面分别从我国三大产业看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危机对我国第一产业的影响。金融危机对农业、农村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4 个方面:一是农产品价格全面下行。3二是农民工就业困难。三是优势农产品出口受阻。四是乡镇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困难加大。总得来说,金融危机对“三农”的影响有四个特点,第一这次金融危机对农民增收的影响要比农产品生产的影响
5、要大,第二对外出农民工的影响要比在家务农的影响比较大,第三对出口加工度比较高的农产品比出口加工度低的农产品影响大,第四是对沿海地区的影响要大于对内地的影响。金融危机对我国第二产业的影响2008 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工业的影响逐渐显著并且加重。工业增速大幅度地回落。从去年 6 月份 16一路下滑,到去年 11 月降到 5.4,12 月降到了 5.8。今年 1、2 月份已经公布,合起来是 3.8,扣除日历天数的影响,大体在 5.2,仍然没有走出低谷。金融危机对我国第三产业的影响第三产业大多是服务业,包括旅游、酒店、通信、银行业等等。行业的复杂性导致金融危机对它们的影响也不同,单总的来说
6、,中国经济形势不太好,失业的人多,找不到工作的人也多,人们收入减少,能在家里解决吃饭问题就尽量在家里解决,减少去酒店,餐厅等地方消费。三、金融危机发生后暴露我国经济制度的缺陷,主要分析财政政策应对机制的局限性。4(一) 、财政政策对经济的作用机制。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它对我国经济的调控作用非常有效并且有用。1、财政政策的概述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
7、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2、财政政策的种类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增加国债、支出大于收入,出现财政赤字来实现: 紧缩性财政政策(又称稳健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 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3、我国财政政策的基本手段国家预算。主要通过预算收支规模及平衡状态的确定、收支结构的安排和调整来实现财政政策目标。A、财政赤字影响货币供给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和赤字规模5大小有关,但更主要的还是取决于赤字的弥补方式,即向银行透支或借
8、款来弥补财政赤字。B、财政赤字扩大总需求的效应凯恩斯主义所奉行的财政政策是运用政府支出和税收来调节经济。在经济萧条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C、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一般是指财政赤字对私人消费和投资所产生的排挤影响。当政府因支出庞大产生预算赤字时,一般需发行公债向公众借款。税收。主要通过税种、税率来确定和保证国家财政收入,调节社会经济的分配关系,以满足国家履行政治经济职能的财力需要,促进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公平分配。财政投资。通过国家预算拨款和引导预算外资金的流向、流量,以实现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调节产业
9、结构的目的。财政补贴。它是国家根据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和一定时期的政策需要,通过财政转移的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对农民、企业、职工和城镇居民实行财政补助,以达到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和社会安定的目的。 公债政策。作为一种财政信用形式,公债最初是用来弥补财政赤字的。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公债已成为调节货币供求、协调财政与金融关系的重要财政手段。财政立法和执法。是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对财政政策予以法律6认定,并对各种违反财政法规的行为(如违反税法的偷税抗税行为等) ,诉诸司法机关按照法律条文的规定予以审理和制裁,以保证财政政策目标的实现。 财政监察。是实现财政政策目标的重要行政手段。即国家通过财政部门对国营企业事
10、业单位、国家机关团体及其工作人员执行财政政策和财政纪律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二) 、我国现行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的局限性。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以社会上存在着一定数量的闲置资源为前提。也就是说,这部分闲置资源依靠市场力量不可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必须依靠国家的力量,运用国债的形式,才能得以有效的利用。但是经济资源的总量究竟是有限的,伴随着经济不断扩张,资源的瓶颈约束迟早是会到来的。假如累计的财政赤字和累积的发债规模已经很大,而扩张性财政政策受惯性影响又收缩不下来,财政从金融市场筹集过量资金,就有可能导致经济过热,引发通货膨胀。因此,经济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积极财政政策不可能长期实行下去,换句
11、话说,从长期看,我们仍然必须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况且,从理论上说,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积极财政政策本来的定位是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短期性的总量失衡进行反周期调节,调控的对象主要是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关系。四、应对措施(一) 、我国财政政策决策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7财政政策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在政策决策时,应具备国际视野,又要立足我国实际,兼顾近期与中长期的不同需要,充分发挥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各项调控目标。简言之,此轮积极财政政策决策至少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问题。1、积极财政政策要有长远打算。1998 年 2 月,针对亚洲金融危机蔓延之势,党中央
12、、国务院提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一直持续到 2004 年,我国经济才开始进入新一轮的上升周期。7 年间,除减税、收入分配等政策调控以外,中央财政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 9100 亿元,安排国债项目资金8643 亿元,拉动银行贷款和各方面配套资金等逾 2 万亿元,主要投向农林水利和生态建设、交通通信、城市、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农网改造,以及教育、文化、卫生、旅游等基础设施建设,较好地兼顾了城乡、区域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比较妥当地处理了近期困难化解与中长期发展之间的关系:当前,我们面临的考验比上一轮金融危机有过之而无不及,出口、消费与企业投资都受到明显削弱,除房地产和汽车市场之外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的
13、培育与发展也不是短期可以做到的。此轮积极财政政策究竟要实行多久,恐怕不是两三年的事,我们要有长期“作战”准备与长远打算。2、我国财政的压力承载能力有多大?当前,全社会都在热议“四万亿投资”之事,除此之外还有扩大消费与促进出口等一系列措施要实施,所有政策的核心无非是减收增支。处处要钱,钱从何来?财政收入毕竟是有限的,而且首先8要保吃饭与稳定,其次才是建设与发展。从名义上看,我们仍具备一定的发债空间,财政风险也处于可控状态之中,但从现实进一步深入考察,业已存在的基层财政困难、多种变相的地方政府债务以及其他隐生的资金缺口等因素,缩小了我国财政的压力承载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出路到底在哪里?我们必须跳出
14、常规思维,求变图新方能成功应对。要点在于:一是中央发行建设性国债的期限要在十年之上,而且要避开上一轮积极财政政策所发国债的偿债高峰;二是谨慎对待地方政府发债问题,绝对不能一哄而上;三是大力挖掘潜在财源,壮大财政基础;四是将现有的财力用在刀刃上,务求取得实效;五是千方百计地撬动社会资本, “众人拾柴火焰高” ;六是进一步完善财政体制与制度,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3、全面准确地理解财政政策的内涵。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财政就是“收收支支” ,这是一种非常狭隘的财政观。实际上,财政是治国理政的基础, “收收支支”只是外在表现。各级政府各部门的决策都包含着财政要素,其行为举措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最
15、终的财政绩效。因此,我们应该树立大理财观,即政府财政管理每个机构与个人都有责任,而且要借助法律与制度予以贯彻和落实,并基于此实现业务管理创新与财政良眭循环。如果不具备这一视野或理念,很可能带来不可估量的困难或损失。综合上述三个方面考虑,此轮积极财政决策受制于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与国内经济形势的改善,我们应有长期准备与长远打算,9对于由此给财政带来的压力需要通过多种渠道予以化解,让政府有效发挥作用,让各部门各单位有效发挥作用,让市场有效发挥作用,是此轮积极财政政策的核心之所在。(二) 、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的财政政策选择当前,经济增长下滑的威胁正一步步逼近我国。这一局面的形成,既有周期性原因,也有结
16、构性原因;既有国际影响,也有国内因素。是综合因素叠加的结果。通过主动的政策选择,从需求、供给、制度改革等多个角度入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协调配合其他调控政策,在稳固外部需求的同时更加注重扩大内需,我们一定可以成功应对当前复杂局面的考验。 1、近期可以采取的扩大内需的财政政策举措。找准政府投资的切入点,对冲经济“发动机”的减速。美国早期的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把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与改善投资环境结合起来,为撬动社会资本投资与激发市场活力创造条件。实施促进产业升级、自主创新与延长产业链条的财税政策,培育与壮大民族工业和关键技术行业。树立科学的消费观,正确引导与促进国内消费。2、在有效稳
17、定外部需求的基础上积极有序地转换出口结构及外向型发展战略。在外贸主体多元化的今天,国际市场需求是客观存在的,是一个国家不容忽略且不可放弃的发展动力源之一。从市场微观层10面看,只要出口有利可图,企业就具有扩大出口的动力,这是出口企业生存发展的现实基础。当然,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在对待外部需求问题上必须正确处理外需规模与结构两大问题,尤其是结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反而会殃及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当前,我国面临着外部需求下滑的不利局面,此问题的根源与国际金融危机有关,更与我们的出口结构亟待调整有密切关系。出口结构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自然选择所形成结果的具体体现,它的优化调整势必也将是一个相对长期
18、的过程,而且不是政府单方面可以在短期内实现的,需要坚持以企业和市场为出口结构调整的主体,政府可借助“市场倒逼”机制,给企业和市场适当加以引导,使政策引力和市场压力形成合力。在出口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出现群体性经营困难与大面积失业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危及社会稳定和长期的经济发展,政府有责任予以干预与救助。3、中长期可供选择的财政政策选择。坚持公共资源公益化,反对泛市场化。资源、地产和垄断性的公共服务都是一国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对其征收租金和资源税,是一个国家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能否解决民生问题所需资金的重要选择。在我国,房地产的物业税尚未开征,不少资源以市场化的形式运营管理,没有被市场化的资源行业的社会分红比重有待提高,垄断性的公共服务所固有的潜在财政性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流失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削弱了国家财政的实力,也使得民怨难止,社会不和谐因素累加。比如,一些城市的出租车司机